互联网金融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

互联网金融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步入普惠时代,这给金融学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改革金融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互联网金融产品纳入教学;任课教师应多参与金融实践,充实教学案例库;引入金融APP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具体互联网金融产品交易,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金融产品;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

金融学是金融专业学生推开专业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范畴、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以及货币的供需与调控。纵观该课程,理论强,实践弱,重宏观缺微观。故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兴趣不高。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普惠金融产品大规模兴起,一些传统金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不符合当前实情。同时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幅提升,如何通过金融产品来阐述金融理论,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成为金融学课程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许多一线教师均认为,将金融产品引入金融学课程教学是必要的。袁凯认为教学内容应紧贴时代前沿,应从加强学生实践等方面入手[1]。余秀英则认为可借鉴“商学院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扮演导演角色,教学内容以现实金融生活问题为对象,以讨论式教学为主[2]。丁杰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将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入教学[3]。汪连新提出教学方式上应更注重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4]。杨秋海认为教学手段应网络化[5]。纵观各位一线教师观点,金融学课程内容应紧跟时代前沿且要微观化,教学方法应案例化并采用体验式,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能动性,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教师如何根据本专业学生需求,将理论教学与金融产品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都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将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3级金融工程专业165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教师个人2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7年的实盘交易经历为基础来探究以上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加速,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新型产品加速推出,先后出现了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等新型金融产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不仅是网络购物的重要支付方式,也是居民理财生活的重要组成。P2P网络借贷则是为中小企业融资另辟蹊径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为产品研发提供支持的新型大众融资方式。纵观这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普惠性、小微化是其典型特征。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典型代表的传统金融,其服务对象是高端客户、大型客户,小微客户的融资十分困难。故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金融的服务对象、服务群体、服务性质和服务特点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而目前金融学教课书仍是以传统金融为基础,阐述其理论、性质和特征,与当代金融已有差距。根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3级金融工程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结果,35%的学生认为,教材与现实差距太远是其上课无精打采的最主要原因。较多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教材内容的滞后,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有待拓展与更新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学生能接触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这对教学便有了新的要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99%的学生希望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案例的关注重点:一是案例的真实性,55%的学生希望案例是真实的;二是案例的时效性,20%的学生希望案例是时下案例;三是案例的典型性,16%的学生希望案例代表性强。从学生需求来看,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教学案例库中不仅要有经典案例,还要有丰富的教师自身实战交易案例,更要有当下最新案例。教学案例库必须及时更新与拓展。(3)体验式教学平台有待拓展体验式教学平台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还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模拟交易是一个重要的体验式教学平台,可让学生了解金融基本要素,但很难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根据深圳某证券公司金融创新业务部的调研结果可知,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通过模拟交易来实现,只能通过实盘交易。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风险较小、门槛较低、学生可参与的金融实盘交易产品。例如第三方支付、余额宝为首的各种宝宝类产品、P2P及众筹产品。通过这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让学生切实理解信用、利息、收益与风险的互动关系。

二、教学改革方向

从当前学生和金融企业的需求来看,金融学教学内容应倾向于微观化、产品化。在互联网金融兴起背景下,如何将金融产品与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根据笔者课程教学实践与个人的交易体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更新教材内容,将互联网金融产品列入教学

从学生需求来看,他们希望能学到贴近时代的金融产品知识,88%的学生认为有趣的金融学课堂必须有现实的金融产品。而目前教材内容主要以宏观金融理论为主,金融产品介绍匮乏,故教师在教学中须加以补充。补充的内容可包括传统金融产品(股票、期货、证券投资基金、期权和信托)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宝宝产品”、众筹和P2P网络借贷),其中要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为重点,并根据教师交易经历进行选择。2014年余额宝萌芽且快速兴起,受到大众欢迎。笔者本人也参与了该产品的交易,故在教学中以余额宝为例,介绍了什么是余额宝,余额宝的收益和风险,如何进行余额宝的交易,最后总结了余额宝的优势(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及其所体现的金融关系。在此次课堂上,学生精神抖擞,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本次课后约有30%的学生参与了余额宝交易,且常与教师探讨收益变化的原因。

(二)丰富案例教学库,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偏好案例教学,关注案例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典型性。关于案例真实性的调查,90%的学生希望案例是教师自身交易经历,10%的学生(均是男生)希望是自身交易经历。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任课教师须多参与金融实践,充实案例库。教师可实盘交易的产品有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第三方支付和宝宝类产品,且要以时下流行的低风险、低门槛的金融产品为主。二是教师须浏览每日金融市场信息,建立金融市场信息库,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政策动态、金融大事件等。这些及时的市场信息将为学生学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政府监管、市场问题与趋势提供现实依据。三是案例库中也要有学生交易案例,具体获得方式如建立专业学习群,教师要常与学生分享教师个人的交易经历,引导学生参与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交易。

(三)运用金融APP,进行金融产品教学

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APP大规模涌现,让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随地感受信息对于金融产品价格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可运用东方财富通、大智慧、天天基金等金融APP。运用金融APP,一是为学生了解金融产品提供工具。金融APP操作比较复杂,教师通过课堂在线演示,介绍其基本操作方法。教师通过一个学期在线操作东方财富APP教学后,约有90%的学生基本能自行熟练操作该软件查看金融产品。二是通过金融APP,学生可直观感受金融产品价格(如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的变化以及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例如要全面体现利率及其价格变化,可通过东方财富APP展示银行间拆借利率及其变化、国家利率调整及其时间和TF1406价格走势与原因。通过金融APP,不仅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及其变化,也可让学生掌握查询利率及其变化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参与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交易

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也希望能参与金融实践。我们建议学生参与一些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让其理解信用、利息等基本金融要素,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了解国家货币调控的机制与原理。综合学生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学生参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有余额宝、众筹、证券投资基金,不赞成学生参与股票、P2P网络借贷。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要素和货币宏观调控,引起学生对金融产品的关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P2P贷款平台和股票风险较大,是学生无法承受的。学生可能因一次失利,引起其对金融的反感;同时也会让学生过分关注投资收益,而导致其学习精力分散。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步入普惠时代。服务小微、服务大众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现代金融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性质已发生明显改变,这给金融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加入具体金融产品以及选择金融产品的方式、方法;教师参与金融实践,现身说法;引入金融APP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具体互联网金融产品交易,提高实践能力。历经两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到课率大幅提高;上机实践中学生能很好地运用东方财富APP查找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信息与和金融数据;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优良率大幅提高,由约20%提高到约60%;作业中约有20%的学生能写出专业的金融分析报告,且学生操作金融软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要开展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还要有很强的实盘交易能力。所以如何提高教师实践经验与能力成为教改的重点和难点,值得更进一步去探究。

作者:李文辉 孙红果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系

参考文献:

[1]袁凯.反思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30-431.

[2]余秀英.“国外商学院模式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4):116-120.

[3]丁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的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2015(7):70-71.

[4]汪连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89-191.

[5]杨秋海.新时代下《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