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

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

【摘要】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特别提到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办好网络教育。应该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增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职业教育;网络教育;产教融合;信息化;应用型

一、教育主导技术融合的新型育人理念

职业教育资源库就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落地项目,引导职业教育走向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境界,它既是基本教学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的集成,又是先进的在线教学与学习系统。职业教育资源库的优势就在于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也是教育部大力推动立项建设这一项目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趋势下,“互联网+”职业教育有两种境界。一是在技术主导下“追着技术走”和“跟着技术变”,引进和使用五花八门的技术成果。二是教育主导下的技术与教育融合,将技术优势与教育规律和特点相结合,使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尤其是那些国家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其理论和实践的复杂性都对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双语教学为抓手推动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学被列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观测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无疑在如何服务社会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教育中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为此,双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双语课程得到了快速推广。高职教育注定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事外。而且部分高职院校一旦双语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效则可以助推其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提高其国际知名度。高职教育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锻炼学生外语沟通能力,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加速国际化人才培养。双语课程可帮助学生学习外国文化,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构建使用外语独立阅读和国际沟通的基础,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知识和技术。学生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可直接了解本专业外国的发展动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有助于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满足我国各行各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三是适应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愿意来华学习文化、语言和知识,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愿继续留下或来华学习和工作。大学必然是他们的首选。为此,高校双语课程将起着无可替代的传播作用。四是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有助于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教育向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学校向国际化迈出必将首先获得先入优势。优秀的双语教学将显著提高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三、经济学基础双语教学法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关注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构建以实践本位为教学出发点的教学内容体系,梳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避免模式化并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弱化与高等数学相关的一些论证及推导,或者改为用相对容易的数学知识去进行适当程度的推论。由于经济学基础理论性较强,教师应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生硬的经济学名词,在使用英语案例教学时应该尽量多地选择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金融,政治方面的素材进行解释,这样方便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也可以从专业角度培养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新闻解读和故事说理让学生感受经济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给思维活跃的对口生源学生提供一个表达参与的平台。其实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选择的科学,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增加师生互动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鼓励学生使用英文教材而教师采取中文授课的教与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是经济学基础双语教学改革的亮点。比如名词解释,翻译,新闻阅读理解等形式都是很科学的方法。同时可尝试增加案例分析主观题的比重,减少数学推导题的比重。我校正积极通过内培外引造就一支过硬的双语师资队伍并编写出相关双语教材。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经济学思维能力。多布置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作业,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口语作业和小组作业一并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从而改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面。

四、总结

2017年9月经济学基础立项为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双语精品课程,我们继续在为高职双语教学添砖加瓦。高职教育办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双语教育是其中的一条主线。作为高职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要尽全战线之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人才,积累更多人力资本,提供更强人力支撑。通过互联网精品课线上线下教育搭建起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夏新燕.《经济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

[2]万强.《管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

[3]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江文静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