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

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

【内容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2016 ~ 2018 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研发投入强度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技术人员投入对于滞后期企业财务绩效指标显著正相关,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对于滞后期财务绩效的指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医药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财务绩效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医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愈发关注,投入在医疗方面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在 2016 ~ 2018 年这三年中,以生物制药为主的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10. 05% 、10. 58% 、11. 17% ,财务绩效连年攀升。然而部分 药 企 仍 停留 在 对 于药品的仿制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就导致了国内新药自主知识产权的落后。因此,促进医药企业加强对于新型药品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药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假设

创新研发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动力,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财务绩效,而创新能力主要源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由此提出假设 1: 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医药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于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研发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越多,对于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均会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由此提出假设 2: 技术人员的投入与公司财务绩效正相关。企业的核心仍然是以人为本。招募高素质的员工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劳动效率,增加企业的整体规模效益。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水平。由此提出假设 : 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与财务绩效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江苏省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2016 ~ 2018 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择研发投入强度( TEC) 、技术人员比重( ITP) 、学历占比( BDA) 作为解释变量,选择净资产收益率( ROE) 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企业规模( SIZE) 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为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重,研发投入强度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技术人员比重为技术人员人数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学历比重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企业规模为企业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和变量选择,本文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在 7. 8% 左右,最高的达到了 4. 79% ,最低为 - 128. 4% ,各企业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从技术人员占比来看,平均水平为 22. 96% ,最高 90. 1% ,最低 . 818,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从研发强度来看,均值为 10. 88% ,最高值和最低值差距很大,说明行业内的研发投入、科研强度参差不齐。同样的,本科以上员工占比在 . 18% 左右,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不同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在时间序列上,2016 年 ~ 2018 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一般在 5% 以上,且稳中求升,说明医药行业整体的自有资产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较好。技术人员占比先降后升,整体在22% 左右,说明企业技术人员占比比较稳定。研发强度可以看出明显的下降,说明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变低。本科以上员工占比在 % 左右,基本没有变化,也比较稳定。

( 二) 相关性分析。根据变量的 Pearson 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如表 1 所示) ,只有研发强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 1%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在 1% 的显著水平下,研发强度是与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由滞后 1 期的相关系数结算结果可知,技术人员占比、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在 1% 的显著水平下,研发强度与滞后 1 期的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在 5% 的显著水平下,技术人员占比、本科以上员工占比与滞后 1 期的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技术人员占比相关性较强。由滞后 2 期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可知,研发强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 5% 的显著水平下,研发强度与滞后 2 期的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 三)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当期的回归结果显示,在 5% 的显著水平下,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观察其标准化后的系数,研发强度系数为负,可能原因是当期研发的投入并不会迅速带来回报,通常情况下研发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同时技术人员与本科以上人员占比系数为正,可能原因是技术人员的占比与本科以上人员占比的提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财务绩效的提高。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显示,在 5% 的显著水平下,技术人员人数占比、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技术人员人数占比、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的占比系数为正,即与滞后 1 期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可能是因为此时的研发已有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为可以提高财务绩效,技术人员占比与本科以上人员占比的提高会在本期内对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滞后两期的回归结果显示,在 5% 的显著水平下,技术人员人数占比、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技术人员人数占比、研发强度、本科以上员工占比系数仍然为正。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和当期的财务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企业在研发中的投入比例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技术人员投入对于滞后期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能够提升企业总体的创新意识,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良,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企业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对于滞后期财务绩效的指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表明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医药制造行业应当注重并优先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创新意识。

( 二) 政策建议。一是应当完善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储备体系,做到重视人才、爱惜人才,让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互相交流合作,让知识充分流动起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建立国际化的视野,借助于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把握国际范围内的行业动向,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二是应当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从长远角度看,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应当在保证内部资金合理周转的情况下,合理增加研发投入力度,优化企业的研发机制,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三是企业应当提高无形资产的创新、持有率与效用。医药企业应当对无形资产加以重视,在管理和利用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以有效地将这一资源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张敬明 是晶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