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碳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探讨

碳中和下碳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探讨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安徽省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但是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背景下,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亟需升级。论文在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最后提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碳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气候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且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类意识到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安徽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决策部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造成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通过产业的升级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20 世纪,日本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控,成功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引入。因此,碳中和目标下安徽省如何利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 世纪初,经济学家庇古最早研究了环境与税收的理论问题,并且通过环境污染案例进行了分析。Wallace E. Oates(1995)提出国家在制定污染税收政策时,必须在优化原有税收制度的基础上,控制环境的污染量,最后提议将企业污染税纳入国家的公共收入。进入 21 世纪,国外学者对环境税收、绿色税收、碳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James Randall Kahn等(2006)认为低碳税收政策的完善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问题,是制约 碳 排 放 的 重 要 措 施 。 Herman R.J.Vollebergh(2008)以荷兰税收改革为例进行研究,将与能源相关的税种确定为绿色税收,具体分析直接税与间接税政策对碳减排的效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政策,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相关税收规定。安体富(2011)认为税收政策对实现产业协同、促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张国兴等(2014)、梁俊(2014)、胥加存(2014)等为了减少污染排放量,提出了要制定环境税收措施,规范排污权和环境补贴。公兵等(2014)通过实施钢铁企业优惠信贷政策,促使企业积极减排降污。左丹(2015)选取我国 29 个省区的税收和减排相关数据,利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以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税收政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及对于降低碳排放量等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依据。将这些理论运用于中国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尤其要考虑到我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各省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的发展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以东,江苏以东,毗邻浙江、江西,西邻湖北、河南,北部位于华东腹地,是南北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990 年之前,以第一产业为主。因为身处“不东不西”的过渡地段,导致安徽省前期只能通过第一产业即农业实现缓慢发展,虽然在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经过市场化的调整,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上升,与前两者相比,第三产业几乎处于停滞阶段。②1991-1997 年,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增长,在最顶峰甚至高达 48%,这是前所未有的比例。同时,第三产业逐渐得到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代表,而第一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务农人员外出打工等问题发生锐减。最终于 1997 年完成了“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③1998-2004 年,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随着现代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飞速,逐步缩小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甚至一度反超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的占比仍在逐年下降,这使得安徽省产业变化为“三二一”结构。④2004 年至今,回调至“二三一”结构。受各方利益驱动,导致安徽省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近几年不断飙升,工业投入的占比不断上升,令安徽省的工业产业来到了另一个顶峰,现已超过第三产业,占比接近 50%,此格局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虽然“创新”的热潮来临,第三产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但还是以人口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同时,第一产业依旧呈下降趋势,使得安徽省的总体产业结构又变回了“二三一”的模式。由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可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发展至“三二一”,又回调至“二三一”,且最后稳定在“二三一”这种产业结构上,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在现如今碳中和背景下是欠妥的,这就使得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安徽省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防止过大的经济波动影响本省的预期发展。

3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整体水平较低

第一,目前安徽省的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推进,制造业行业中低廉的劳动力以及较大的生产规模换来的只有较低的生产总值,这也是我国制造业的通病。第二,安徽省的产业政策不够完善,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为了弥补结构上的劣势,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而制定的,但安徽省的产业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全省的优势,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并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经济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安徽的工业生产效率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安徽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低下。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仍以家庭为单位,在机械化使用水平和规模上存在滞后性;其次,在农业的收益上,整体水平较低,此外,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也不够规范。在第三产业方面,安徽省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较为缓慢,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比较低,这导致安徽省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2 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

自 2011 年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推行,安徽省的高耗能企业明显减少,发展速度也逐年放缓,但其中以煤炭开采、石油炼焦和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产业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10%,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仅仅占本省工业生产总值的 4%左右,这要求高耗能产业向创新型工业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对安徽省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3.3 产业结构失衡,缺乏自主创新

一方面,安徽省现在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显然缺乏优势,且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过于缓慢,同时,第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合理,其发展仍以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教育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产业为主。安徽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接近 50%,且主要依靠的是一些传统行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制约全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十四五”规划为安徽省带来了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新机遇,但企业的自主创新过于依赖国家扶持政策的优惠条件,实质上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品牌建设及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安徽省企业创新转型工作的开展。

3.4 产业间缺乏良性竞争,各行各业的关联性不足

传统制造业在安徽产业结构中占比大,核心竞争力强,同时,一些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缓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产业间容易形成断层,缺乏良性竞争。而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不明显,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深入,行业间的关联性不大。长时间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容易造成安徽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同时,极易造成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局面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

4 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针对产业整体水平低、工业生产高耗能以及缺乏自主创新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以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见图 1),并对未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一些期望。通过碳税政策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具体路径有:通过调整征税方式、征税范围,从资源税、环境税和消费税  个方面三箭齐发,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倡绿色健康环保型发展模式。扩大资源税计征的范围,建立资源税率调节机制。确保现行的环境税规范化、系统化,加大排污收费等方面的立法和执行力度。在消费税上,强调低碳环保,通过税制改革,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通过碳税政策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具体路径有:营改增和税收优惠。通过持续深化营改增改革,避免重复征税,减轻服务等行业的税收负担,调动其积极性。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加大中小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从税收角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通过以上路径,确保安徽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

5 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5.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只有加强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待遇,逐渐形成代代相承的工匠精神,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现状,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变,才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目的。

5.2 完善碳税政策,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建立针对不同企业的碳排放量基准,对于低于这个基准的企业,政府可以对企业实行税收的减免政策,同时,可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此外,应当建立绿色企业名单,并定期进行公示,这有利于低于碳排放量基准的企业切实获得经济收益和社会认可。而这也将倒逼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转型与升级,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5. 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培养产业革新精神

在全球微笑曲线中,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基本上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大多数企业为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进行代工生产,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资源却收益甚微。而拥有良好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无疑收获了比缺乏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多的效益,付出的成本和资源也更少。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需要培养产业创新精神,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加快安徽省产业改革创新的步伐。

5.4 促进产业良性竞争,增强产业关联性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如小微企业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低碳环保目标的同时,促进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产业间实现良性竞争,增强产业的关联性。同时,加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速传统产业的革新升级,以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新的重点方向,助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6 结语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双碳”目标,安徽省要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建立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低碳工作。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碳税与产业结构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碳中和下安徽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安徽“二三一”结构的不合理性,本文提出了从资源税、环境税和消费税  个方面三箭齐发,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从营改增和税收优惠两个路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通过“降二升三”的碳税政策,实现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通过碳税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安徽省在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确保实现“双碳”目标。

作者:范佩霞 赵甲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