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例6篇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1

关键词:碳关税;出口;高碳产业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21-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全球气候日益变暖,这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危机后的欧美发达国家却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提出要对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

一、碳关税的含义

碳关税,指一国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一般认为碳关税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于2007年1月提出,呼吁欧盟国家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避免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遭受不公平竞争,矛头直指美国。此后继任总统萨科齐多次重申碳关税的提议。紧随着法国人的脚步,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开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碳关税。

表面上看碳关税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维护全球气候安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质上是欧美发达国家借发展低碳经济争取世界经济话语权制衡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一种贸易壁垒。尽管目前发达国家“碳关税”仍然正处于策划或制定阶段,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碳关税”逼近带来的巨大威胁。

二、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依靠高投入、粗放式、消耗大量资源所带动。200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0年,中国的排放量为90亿吨,美国为52亿吨。虽然就人均排放量来说中国的6.8吨,比美国的16.9吨少很多,但已超过世界平均值。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一半以上属于高碳产业,如机电、建材、化工、钢铁等,一旦开征“碳关税”,短期来看严重影响企业成本、利润以及出口。

按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价格(45美元/吨CO2),中国企业每年将增加约550亿美元额外负担,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关税将从目前3%~4%的水平上提高约14个百分点,出口成本大大增加,提高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一些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如服装、机电行业将无法承受。以美国来说,若征收30美元 /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1.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6%。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全球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量将削减1/5,而大陆的纺织品将是重灾区。

与此同时碳关税还间接带来了国内就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欧美国家的碳关税的征收将引起更多国家的效仿,发展中国家的报复性反击,这进一步恶化了出口环境,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

(二)积极影响

从长远来看,其实对中国收碳关税的征收不一定都是坏事。碳关税的征收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高耗能、高污染、高碳行业的生产及出口,寻找更多的清洁能源;全力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把新能源、高科技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中国传统的很多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短期内要赶上困难很大,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意味的是机遇。据《斯特恩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市场可达5 000亿美元,从普通的LED灯泡,到清洁能源,低碳产品市场都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京都议定书》实行的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就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或限排义务,但这不代表我们能置身事外。后京都时代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碳问题的探讨中,参加国际性的协商与谈判,成为国际规则的参加者和制定者,争取对中国有利的发展机会。

(三)利用WTO机制保护

碳关税违背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要求任一缔约国的政府措施,应对来自其他缔约国的输入货品给予与本国产品相同的待遇。而碳关税则是采取关税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与自由贸易原则相对立。最惠国待遇要求一缔约国对来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来自或运往所有其他缔约国的相同产品,不能以生产过程的不同而认为是“不相同”的产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征收不同的碳关税,也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一旦真正遭遇碳关税,可将违反WTO协定的碳关税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争端解决程序,重建公平的贸易环境。

(四)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中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国,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决定了他们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发起国。我们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应注意调整中国出口贸易的地理方向,扩大向新兴市场的出口,以分散风险。

(五)提供政策扶持、提高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是WTO明确赋予成员及其企业的权利,是不违反WTO协定的合法措施。中国出口退税制度始于1985年,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但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运用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实现真正的“零税率”,对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并不公平。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要继续保持外贸的稳定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帮助企业消除“碳关税”影响。

(六)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低碳技术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遭遇了各式各样的非关税壁垒,碳关税也只是一种新的表现方式。突破这些壁垒最根本要苦练内功,从企业自身做起。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努力研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一旦能走在低碳技术创新前列,碳税或许蕴藏着新的商机。

参考文献:

[1] 夏先良.碳关税、低碳经济和中美贸易再平衡[J].国际贸易,2009,(11).

[2] 谢来辉.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税:新的贸易壁垒[J].国际贸易问题,2008,(2):65-71.

[3] 马岚.撕掉“碳关税”外衣[J].经济研究参考,2009,(60):18.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2

截至2013年11月底,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启动已近半年。自首批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计划实施以来,除深圳提出强制性的约束指标外,其余仍以企业自愿参与为主。

碳交易可能带给试点城市高排放企业一定的成本压力,投入成本与交易规模并不完全成正比,且国内企业普遍缺乏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这导致企业“人市”(参与碳交易市场)意愿不足。而碳交易市场运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点地区企业的接受和准备程度。

11月的《CDP2013中国报告》指出,“面临2015年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挑战,无论是试点省市企业,大型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只有尽早开始排放信息的整理、分析研究和公开报告,才能在这场碳交易的严峻挑战中做好准备,在碳交易市场中成为合格的交易主体。”

多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碳计量和碳交易专业人士认为,尽管碳交易至今进展有限、程度不一,但考虑到国内外减排环境及趋势所向,企业仍需要为迟早到来的全面碳交易做好准备,否则可能失去先机,处于被动地位。碳交易市场进展缓慢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并强调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推进减排工作更有效地进行。规划并且指出,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有望在2013年底启动实际交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期透露。11月18日在华沙举行的第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他进一步表示,国内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中有5个可能要开始进行交易。

但即便如此,目前的碳交易市场进度已慢于预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广东等7省市早在2011年10月即被确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直到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这项试点工作才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至于推进工作不尽理想的缘由,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交易投入的成本和交易规模不完全成正比,其所带来的效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在后期全国碳市场建立或区域碳市场建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经济学人智库(EIU)能源编辑Martin Adams认为,“由于公司对碳交易缺乏了解和参与热情,加之交易选择有限以及缺少金融机构,可以断言中国新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能还会受到实际交易不足的困扰。”

链接

碳交易

全称“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目的是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简单地说,就是多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从少排的企业那里购买配额。碳交易与碳税等行政减排手段相比,具有减排效果确定、更能针对特定行业、灵活性更强、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减排积极性等特点。

以目前唯一启动实际交易的深圳市为例,有635家工业企业和200家大型公共建筑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为首批受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的年排放总量超过3000万吨,占深圳全市碳排放量近40%。但自6月18日上线至今,深圳碳市场整体交易量仅约12万吨。企业“入市”意识不足

CDP(碳信息披露)全球首席运营官Frances Way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强调,“面对碳交易,中国企业继续不断提升碳信息披露并意识到管理碳排放的益处是至关重要的。准确地计量与披露是建立有效的碳市场的前提。”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碳交易市场的当然主体,国内企业的参与意愿攸关全局。但企业并不清楚,全面的碳交易以及为此付出的碳披露、碳减排行动能够为自身带来怎样的机遇,被动地回应或等待又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根据CDP面向国内企业的2013气候变化调查问卷,碳交易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将因此加大碳计量与碳披露的力度,强化减排计划和行动,从而迎来相应的政策变化机遇、物理变化机遇以及其他机遇。

回复问卷的32家企业认为,显而易见的政策变化机遇包括:碳排放交易机制,即全国范围内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建立将促进企业发掘隐形碳资本,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产品碳标签以及效率相关法规和标准,这将有效增强能效高且注重环境保护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其他的一些主要机遇表现为企业声誉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等。比如,消费者将更加关注高能效和低碳足迹产品,企业通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商机和声誉。

对碳披露与减排的认知缺乏,则完全可能造成上述机遇向风险的转化,增加企业运营和管理成本。例如,尽管国内目前还未开始征收碳税,但对于一些能源类跨国集团,在相应征收碳税国家开展业务将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另外,消极的减排意愿将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从而减少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CDP中国项目主任李如松向本刊记者介绍,回复问卷的32家企业中仅有3家表示参与了相关的碳排放交易,1家未表示参加,其他没有回答。而这家表示没有参与的企业,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都没有参与碳交易的计划。

集中于金融、能源以及工业领域的回复企业中,均只有4家识别出了问卷所设的全部风险、机遇。具体到碳计量与披露,只有2家披露了其范围――与范围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数据,1家提供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核算方法以及相应数据。

寻找驱动力

2013年及今后,部分低碳试点省市终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的酝酿以及逐步实施也都预示着,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在此情况下,国内企业更加需要为“入市”做好准备。相较于前述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意识,企业同样有必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式或工具、平台,从而稳妥地推进碳计量与碳披露,为“入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就碳计量与碳披露开展企业和行业间协作,建立起有效、互利的交流平台很有必要。众多负责节能减排以及参与碳交易市场准备工作的企业人士表示,他们需要找到理想的沟通与学习平台,逐步培养并建立起自己的碳交易团队。

部分碳盘查机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上述领域国内已有不少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如北京、上海、深圳的碳交易平台。另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推出关于碳交易的专业培训课程,针对行业内及地区间企业的评估、引介项目也不断出现。

其次,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碳交易、碳减排相关的政策激励措施将鼓励、引导国内企业“走得更远”。这些政策涉及税收、信贷、市场准入等诸多领域,甚至可能是基于政府和社会层面的正面倡导和认可。

据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官员介绍,绿色信贷就可能是极具推动力的政策领域。据了解,在11月初举行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国内29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签署了绿色信贷共同承诺,表示要积极践行绿色信贷。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3

“上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客观需要,更是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动选择。”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长唐忆文研究员说。

低碳经济对上海经济

形成四大挑战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估算,到2020年,上海能源消费需求将比2008年增加50%以上,因此能源消费低碳化是必然选择

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消费的高碳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将重新调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规则,对全球政治、经济、投资、贸易、消费、能源等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并引发全球生产力布局的全面调整,从而把全球化引向全新的发展轨道。

“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许多结构性的矛盾,面临环境资源等诸多约束。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使上海转变发展方式更显迫切。”

唐忆文认为, 低碳经济对上海经济发展带来四大挑战。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从规模扩张向服务提升转变。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无法依赖于运输规模的无限扩张,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通过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占据全球物流网络的枢纽地位。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能源建设从常规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

2008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已经突破1亿吨,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5.2吨标煤,接近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煤炭消费量达到5498万吨,石油消费量达到1952万吨,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82.8%,是上海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估算,到2020年,上海能源消费需求将比2008年增加50%以上,因此能源消费低碳化是必然选择,上海必须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能源建设步伐,增加外来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采用新技术推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应用,提高能源系统效率。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产业发展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在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服务业用能占31.6%,工业用能占58.7%,其中钢铁和化工两大行业就占了工业用能的66%。也就是说,降低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关键是要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一是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据测算,服务业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可以降低GDP能耗0.7个百分点。二是要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提高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控制高能耗产业盲目扩张。

低碳经济要求上海制度模式从适应创新向变革创新转变。

低碳经济模式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次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各种权益的深刻变革,因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和变革以适应低碳发展的要求。低碳制度创新包括法律、政策、政府管理等各方面的变革。

在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关键,要权衡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处理好利用战略性机遇实现后工业化阶段跨越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充分考虑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在财税制度、干部考核机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创新。

低碳经济是上海转型的必然选择

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要素资源和信息集聚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争取尽早改变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为中国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赢取话语权

唐忆文说:“应该看到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与上海调结构、促转型,发展服务经济、提升城市功能的目标是高度吻合的,所以不能把发展低碳经济简单作为一种外部压力,而要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带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是以对碳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必然转向以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这将从根本上降低“碳足迹”,并极大缓解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使人类社会彻底摆脱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对人类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前景的约束。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最有可能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是:新型材料工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等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量大面广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服务业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机遇很可能需要一系列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和集成创新。上海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影响深远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等领域有所提前准备。

低碳经济带来碳金融市场发展机遇。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交易市场逐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新贵。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超过1200亿美元,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的预测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超过石油市场的规模。巨大的市场机遇,以及由此衍生的碳基金、碳货币、碳指数等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有专家认为,一国货币的崛起,通常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计价和结算绑定权紧密联系,从19世纪“煤炭―英镑”、“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碳合约―X”,演绎了一条国际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崛起路径。

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四个,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大利亚的澳洲国家信托(NSW)。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在项目总数、已注册项目、已签发项目上分别占据了全球的55.5%、53.9%和45.8%,但是在定价权上却缺少影响力,主要被买家和中间交易商所控制。

为此,上海要进一步发挥要素资源和信息集聚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争取尽早改变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为中国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赢取话语权。同时,争取形成一个新的金融市场服务领域,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低碳经济带来城市建设高度化发展机遇。

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碳锁定性,一旦建成就决定了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碳排放水平。“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新城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加快大浦东和大虹桥的开发,城市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和布局要更加强调系统优化和生态保护,城市建筑要更加强调节能环保和经久耐用,城市交通要更加强调公交优先、合理组织和低碳运输工具的应用,从而实现“低碳、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因此,上海在城市建设中要高举低碳的旗帜,努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要从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材料应用等各个环节,全面注入低碳理念,把碳减排控制在城市建设的源头上。

低碳经济带来国际化水平提升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全球共建的基础上,随着全球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将日益密切。上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将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在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初步作出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承诺,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上海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新机制,不断推进上海的国际化进程。一是要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同时积极输出节能环保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全球资源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低碳规则制定,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为上海的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走上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涉及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以及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上海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建立在新的发展要求与新的发展形势之上,也是建立在相关工作已经有序开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结合上海实际、凸显上海特色。”

在唐忆文看来,低碳经济涉及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以及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按照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结合上海的城市特征,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可从以下五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

构建低碳能源。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针对上海资源状况,重点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提高天然气的比重,2008年上海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不到1%,天然气仅占4.4%,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扩大外来电的规模;

二是加强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推进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积极发展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IGCC)、碳捕获、封存和商业化(CCS(U))应用,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IGCC示范工程;

三是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要在发展智能电网上走在全国前列,并积极发展分布式供能。

加强节能减排。

要大力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的节能减排,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工业领域,通过高效节能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等。在建筑领域,通过全过程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环节,创建和实施低碳建筑规范;在建筑施工环节,推广节能施工新技术,降低施工能耗;在建筑使用环节,实施低碳建筑标识。在交通领域,优化交通模式、提高公交比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促进轨道、铁路和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的发展,提升运输装备技术等级,推进低碳运输工具的应用。

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从广义来讲,低碳产业包含为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低碳化生产而进行的所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创新,几乎覆盖所有的产业领域。从狭义来讲,低碳产业更聚焦于能源领域和材料领域。在发展低碳产业上,上海除了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外,还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能源服务产业。截至2008年底,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17%,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到8%,可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同时,结合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能源服务业,包括工程服务、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以及绿色金融服务产业。此外,原材料工业基本上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要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的技术进步,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同时原材料工业又是其他制造业的基础,对其他产业的产品寿命、性能都极具影响,为此要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原材料产品的性能质量,使全社会生产的产品更加低碳化,并大力发展材料工业的循环利用。

实施生态碳汇。

所谓碳汇(Carbon Sink)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上海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可进行生态碳汇的森林、绿化、水系、湿地和农田等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上海更要高度认识生态建设和保护对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加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湿地保护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上海要进一步加强绿化工作力度,挖掘各种潜力,增加绿地面积;进一步加强水系污染整治,争取全面恢复市域水系的水生态;进一步加强生态湿地、生态岸线的保护和修复。

推进组织保障和政策法规的制定。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推进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并将是一项长期和艰难的工作,有必要尽快明确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以及具体的推进部门,组织、协调、落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还要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法规。首先,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把低碳发展理念体现到规划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其次,尽快出台指导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第三,加快研究制定一揽子的政策、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四,根据全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纲领,制定分区域、分行业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率先建设低碳经济实践区。

建设低碳经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上海发展低碳经济,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此建议在虹桥商务区、临港新城、崇明先行推进建设低碳经济实践区,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这三个区域在高端商务区、新城区和生态保护区中具有典型意义,对全市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和企业开展低碳试点。

倡导低碳生活。

生活中的碳排放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直接使用能源造成的碳排放。上海生活用能占全市能源消费的1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3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生活用能还将有很大的增长需求,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增长,因此亟须倡导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低碳生活方式。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张家口市;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地处河北西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张家口市经济发展一直过多地依赖于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不优,经济效益、发展活力有待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托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锐意调整改革,使张家口市经济结构较过去有了明显变化,经济活力有所增强,但目前距离建成以创新性、融合性、聚集性和可持续性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又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的窘境。如何利用好张家口市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条件,抓住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冬奥两大机遇,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和优化升级,关系到张家口市推进“四型经济”、加快绿色崛起和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一、低碳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遵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型能源等途径,最大限度降低传统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如今资源趋紧、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一致诉求。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深化,低碳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论。

国际经验证明,低碳经济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耦合关系。一方面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发展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现实需要。不同产业的能耗和污染程度不同,第三产业能耗最低、污染最轻,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能耗最高、污染最重。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以节能环保为导向调整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之合理化、生态化;二是低碳经济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条件。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运用低碳技术改进生产条件,优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能及开发利用新型能源以达到降耗减排、提升效益的目的。低碳技术是包括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建筑新材料技术等在内的技术族群。将低碳技术融入到传统产业体系中,突破传统产业的技术锁定,可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产业升级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体系的转型和重新整合。在现代条件下,产业升级内在包含了对原有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的重点发展,同时产业升级也必然引起人们的产业意识、生态观念及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体制方面的巨大变迁,可以说,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低碳发展的“治本”之路。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业升级是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动态过程,其在内涵实质、目标任务、方法手段、政策措施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任务是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并实现经济效益增长。

二、张家口市产业低碳升级的优势和劣势分析(S+W分析)

三、张家口市产业低碳升级的机遇和威胁分析(O+T分析)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创新;低碳生活方式;消费

当前,社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激发了快速发展―高碳排放矛盾的滋生。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的恶化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环保,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为了防止环境的持续恶化,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建立在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知识的低碳经济。

一、深刻理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与机遇

(一)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又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技术和设

备相对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例将达到20.7%,超过美国(20.1%)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好处

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都是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带动系数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既有利于完善能源结构,又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和举措

低碳经济为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选择。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节能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等工作做起,与国际开展更多的合作,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四方面:

a.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b.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c.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d.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启动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活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2010年已完成节能减排的总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我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 年底,我国风力发电增速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累计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同时也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00 万kW.h的目标;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生产大国。

二、理性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一)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但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根据对人均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近似倒U 型的曲线关系,而我国正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已超过13.3亿,在今后15年内将以年均800万~1000 万的规模增长,目前人均GDP 为4300 美元左右,且人均收入水平在持续提高。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但我国社会正处在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必然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

(二)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三)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另外一个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中小型制造企业所占比重大,能源效率低,节能减排的能力不足,大部分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碳排放强度大,存在着大量的落后产能。尽管我国出台了比较严厉的措施以促使企业提高能效,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效率始终不高,重复性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中小企业在保障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对其节能减排工作应当给予更多技术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2]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26―28.

[3]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7.

[4]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4―19.

碳中和带来的机遇范文6

尽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进程充满坎坷,但降低碳排放、拯救地球共有家园仍是各国基本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我们有理由期待,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将创造出一个更加清洁、绿色、蔚蓝与和谐的新时代,其影响之深远将超过蒸汽机、电网和互联网的发明所带来的改变,使人类发展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 低碳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中艰难复苏。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次危机都会催生出一种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并在新技术、新经济的引领下走向复苏。1974年爆发第一次能源危机后,日本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和节油汽车工业,在1980年汽车销量超过美国;1990年第二次能源危机后,美国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带动全球网络经济的兴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威胁,要求各国把促进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结合起来,把实现绿色复苏、绿色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低碳技术、清洁能源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就业增加,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从本次危机中走出的新引擎。 低碳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因为低碳经济产业覆盖面广,具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力支撑经济复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涉及广阔的产业领域,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工业节能与减排、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在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化的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换代,而且会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以及为这些产业提供配套或服务的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要求高,需要大量的投资。为满足节能减排目标,企业必须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增加对新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为推动低碳经济,政府也会大力增加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投资。这种持续的、规模庞大的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拉动力量。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将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低碳经济要求人们转变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传统消费方式,实现绿色消费,从而加速消费品的升级换代。伴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还将催生新的消费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车、绿色家居等,这些新的消费需求也将成为低碳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解决自身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其战略动机正是抢占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制高点和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导权,利用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不仅是巨大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历史经验证明,当一种新经济模式出现时,也是世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时机。例如,我国抓住信息革命带来的时代机遇,在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绿色革命为我国在全新的经济竞技舞台上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