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例6篇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1

一是三者都是受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绿色、循环、低碳等经济思想的影响,是对交通运输与人类、自然关系重新审视探索的结果,也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严重发生危机问题的自我反省和正本清源改进的结果。二是三者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出发点,以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为理论依据,处理资源与环境问题,为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协调交通运输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三是三者具有相同的人类交通运输活动和自然世界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系统观,相同的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发展观,相同的节约、高效、清洁的交通运输生产观,相同的适度、循环的交通运输消费观。四是三者都主张改变传统交通运输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五是三者都是要成为生态交通运输,提倡的是交通运输活动应成为生态化过程的实践理念,都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发展模式,绿色交通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支撑低碳交通运输、导向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循环交通运输发展和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有共同点,但在核心内涵、理论基础、涉及领域、评价标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不同点。一是绿色交通运输的出发点都可归结于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交通运输的主要内涵,低碳减排是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产生低碳交通运输的根本性要求。二是三者主要针对的分别是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对应的理论基础分别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三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解决问题是一种点对点的映射思路,讲求着眼问题,从问题直接入手,是一种“自上而下”地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方案,而绿色交通运输解决问题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思路,针对交通运输环境问题追溯而上探究交通运输经济社会产生的负外部性。四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绿色交通运输范畴可以包含一切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交通运输发展形态和模式等,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五是相对而言,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两者的评价指向具体、明确,可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交通运输生态效率和交通运输碳生产力来评价其发展水平,而绿色交通运输评价一般较难,通常要采用交通运输绿色GDP核算方法,通过计算交通运输绿色GDP占整个交通运输GDP的比重衡量绿色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二、本质、特征和核心

1.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交通运输与其他行业一样是产生于人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之前,没有将绿色、循环和低碳作为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条件宽松,排放比较任意。但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产生了发展模式必须转换的决定因素:二氧化碳排放有了限量,其排放权成为稀有资源。1997年84个国家、2009年183个国家(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共同约定,在2050年前将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并据规则将总量分与各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特征是“三低、三高”不能简单片面地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解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三低”仅仅代表的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和低碳,但不能完整准确地代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念内涵一定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和“发展”四者概念内涵的有机统一。除了“三低”外,还有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的“三高”,“三低、三高”的特征能完整体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零碳交通运输”、“负碳交通运输”的代价高昂,理论上有探讨的价值,但目前推广实施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经济的可行性。只有认识了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三高”,意味不减或可持续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资本的总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才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的动力。3.核心是提高碳生产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交通运输的碳生产率:交通运输碳生产率=交通运输制度×(交通运输产值/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公式高度概括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碳生产率,揭示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成为理清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的基本分析框架。由此公式可见,提高碳生产率有3条途径:增大分子、增大系数和减少分母。公式中的分子是交通运输产值,其增加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加行业人力资本、推进行业产业升级、优化交通空间布局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分母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其降低的基本途径有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交通生活等;系数是交通运输制度,其提高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交通运输制度变革和创新,在增加交通运输产值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制度包括交通运输的法律、政策、组织、文化等制度。

三、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途径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2

关键词:城市森林;低碳城市;碳汇能力;徐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3103

1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世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着眼于“源”上的减少,二是着眼于“汇”处的吸收[1]。所谓在“源”上的减少,即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低碳型、循环型的物质经济,建设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发展公共交通,倡导资源回收利用和绿色消费等途径来减少碳排放[2,3];所谓在“汇”处的吸收,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来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目的。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质的转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积极扩大碳汇是成本较低的减碳途径。因此,本文以徐州市为例,以增加城市碳汇能力为出发点,探讨了城市森林的建设途径。

2城市森林的碳汇能力

全球目前有四大碳汇,一个是大气、一个是陆地、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森林。据IT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t的CO2,其中1.15万亿t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所以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4],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利用太阳能,吸收CO2,放出O2。园林植物的呼吸作用虽也消耗O2,释放出CO2,但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比其呼吸作用所消耗的O2要多得多,所以植物是天然的“吸碳制氧工厂”。相关实验证明,每公顷阔叶林每年大约吸收360kg碳当量,每公顷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930kg碳当量,林木每生长1m3,平均吸收1.83tCO2。此外,城市森林还可以通过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间接减少碳的排放,所以说,绿化就是固碳,造林等于减排,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

3徐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徐州市的造林绿化工作一直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前列,尤其近年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郊区大力开展荒山绿化美化工作,在市区加大新、老城区园林绿化力度,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到2011年,徐州市森林覆盖率为30.86%, 位居全省第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7%,绿地率达41.06%,人均公园绿地达13.29m2,在改善城市生态条件、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历史、规划和建设理念等因素影响,城市森林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3.1山地森林以侧柏纯林为主,生态结构稳定性较差

据统计,徐州市山地森林中纯林面积占到有林地面积的98%,大多数山地森林以侧柏纯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调节功能差,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防火等森林生态安全隐患较大,为防治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间接增加了碳的排放。

3.2养护管理粗放,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徐州市山林大部分为20世纪50年代所种植,现已到中龄期。由于侧柏林密度过大,林内通风透光不好,加上经营管理粗放,导致下部枝叶干枯严重,枯枝条已占枝条总长70%~80%,树叶集中树冠表层,仅占树冠15%~20%,林相衰退,生态服务功能低等问题已经显现。据调查,云龙山50年生的侧柏林,胸径平均8~10cm,树冠平均冠幅不足2.3m,树木平均高度5.45m,树冠平均高度3.35m,而同龄林孤立木胸径为20cm左右,冠幅、树木高度、树冠高度分别可达4~5m、10m和5~6m,林分质量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其“碳汇”能力的发挥。

3.3市区树种配置单一,单位面积绿量低

据统计,徐州市园林绿地中共分布有植物54科,179种,其中乔木84种、灌木76种、竹类7种,藤本12种,而徐州市域分布有植物 82科,429种,物种丰富度指数仅为0.42,低于建设部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中要求的0.5的标准,说明徐州市园林绿地植物的丰富度偏低。近年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虽注重了植物多样性的丰富,但受苗源等因素制约,树种配置比例仍不合理,并且出现了许多街道、广场树种雷同的现象。此外,由于新建绿地多,新植树木比例高处于缓苗期、树木生长不健壮等原因,单位面积绿量尤其是叶面积指数低。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树木的叶绿体进行的,叶面积指数低,导致光合作用差,吸碳释氧能力也随之降低。

3.4立体绿化普及率低,绿化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

尽管近年来徐州市在推广城市立体绿化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厂矿、居住区发展立体绿化、筛选推广立体绿化植物等,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实施难度大等原因,城市立体绿化率低,大量的绿化空间如屋顶、立交桥、墙体等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量的提高。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盖军元,等:基于增强碳汇能力的城市森林建设探讨园林与景观

4建设城市森林,增加碳汇能力的主要途径

4.1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山体、水体,完善城市森林

系统绿化用地不足是城市森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缓解城市森林建设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的矛盾,在城市绿化用地选择时,应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山体、水体,采矿废弃地等一些不宜用作其他建设用地的土地用来绿化,这样既可缓解城市绿化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的矛盾,又可为自然山体水体提供生态屏障,还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徐州市荒山绿化工作近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但尚有9000hm2荒山,这些山体大部分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为此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树种,采取灵活多样的造林手法,使荒山披上绿装,与此同时,对现有纯林应进行逐步改造;长期的矿山开采,给徐州市留下2000hm2的采石宕口和大量的采煤塌陷地,对此可以通过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等方式,将其改造成为人工湿地、生态绿地等绿色开敞空间,如在采石宕口区,可根据其岩性、土壤养分状况等因素和景观要求选择耐贫瘠、耐干旱的植物品种,利用喷播、立体绿化等方式使其尽快形成人工植物群落;对于常年水深在0.5m以下的塌陷地,可以建设为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疏通城市现有水系,改善水质并营造滨河森林绿地,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湖泊、水库等连为一体,构成城市绿色廊道,连接各类绿色斑块,共同构建林水一体、城乡一体、充满活力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2合理配置植物,增加城市绿量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据“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测试表明,对二氧化碳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指单位叶面积年吸收二氧化碳高于2000g的植物)主要种类有:柿树、刺槐、合欢、泡桐、栾树、紫叶李、山桃、西府海棠,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以及凌霄、山荞麦等藤本植物;而悬铃木、银杏、玉兰、杂交马褂木、樱花,锦带花、玫瑰、棣棠、蜡梅、鸡麻等植物则相对较低。因此,为提高城市森林的碳汇能力,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尽量选择高吸碳的树种,就徐州市而言,建议多选择以下树种:栾树、柿树、紫叶李、海棠,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等。此外,还应注意森林结构的构建,建设以地带性分布的林木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模式,争取结构上空间上效益最大化。

4.3大力发展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屋顶绿化、坡面绿化、阳台窗台绿化、篱笆与栏杆绿化、柱体桥体绿化(立交桥、高架路、轻轨等)、堡坎绿化等形式,在这些区域,只要条件允许,即可进行垂直绿化,如栽植具有吸附、攀缘性质的植物(常用的有地锦、木香、紫藤、扶方藤、蔷薇等),形成大面积的绿色帘幕,给墙体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在楼顶平台可砌花池栽些浅根性花卉、草皮或低矮的灌木丛,形成一片片“空中花园”。

4.4推广节约型城市森林建设理念

提高城市森林的碳汇能力,要求在城市森林建设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少建体现“形象工程”的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色块、花卉,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和亮化工程,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阴地,保留自然山体和河湖水景在城区的位置,提高城市森林单位面积的绿化功能和吸碳功能。

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还应努力推广节力、节财等建设技术措施。在节力上主要是尽量减少动迁规模,间接减少资源浪费;在节财上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在建设中坚持做到不主张大量外来树种、大树和名贵树种进城、推广节水技术,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4.5加强城市森林的养护管理,提高城市森林质量

任何物质的更新都需要重新消耗资源和能源,被更新物质的循环使用也需要再次消耗能源。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林分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可以间接地节约资源和能源[2]。

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一是要摒弃“重建轻管”观念,把经营管理作为保证城市森林景观长久生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二是经营管理资金到位,根据养护管理标准安排养护资金,不能借“节约资金”之名降低养护费用;三是制定养护管理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及植物的生长习性,及时做好现有山林的抚育更新和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让那些叶片和植株最大限度地吸收CO2,释放出O2,对建设低碳城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群元,喻定权. 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17~19.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挑战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15-02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这些都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之路"指明了方向。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正确认识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二、中国的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沉重负担。

三、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2008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在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一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目前我国国民的日常饮食,是以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而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体型、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但由于目前国民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转变。因此,低碳饮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过相信随着人民大众普遍认识水平的提高,低碳饮食将会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该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国的低碳之路.中国产经新闻.2010.3.12

2.杨金贵.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中国低碳网,2010.3.11

3.张坤民,潘家华.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态旅游学》是许多旅游院系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综合考虑当前这一领域的问题和背景后,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新趋势的课程新框架,现提出来供交流探讨。

一、整合生态旅游教材内容

近十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时尚和流行的名词,国内一批学者也相继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为各相关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教材。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卢云亭和王建军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学》[1],全书共十章内容;由严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生态旅游学》[2],全书共二十章内容;以及张建萍主编,2008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 [3],全书共十三章内容。这些著作内容虽有简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资源和评价、规划与开发、游客与市场、管理与发展等几个部分编排。这几个部分从前至后的逻辑安排,同时也是旅游专业中几乎对每一种业态教学的普遍体例,学生对每个部分的相近知识已经有较多的学习积累。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几部分的生态旅游教材教学内容:第一,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二,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三,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第四,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市场,第五,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多视角的生态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显低碳旅游前沿热点

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四个方面,将发展低碳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基于当前低碳旅游的实践发展和形势要求,因此在生态旅游学教材内容教学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学内容。除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之外,主要还考虑到以下原因: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同是关注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内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应对气候变化趋势,强调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够量化、更具科学性,在实践中能够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实际推进、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国尚无低碳旅游相关专业内容,本院系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知识空白区;作者近两年来关注这一领域,并与人合作编写了国内首部相关著作 [4],该书以汇总国内外相关资料、技术、运作模式和实操案例为目标,既是一个工作指南,同时也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适于学生对此领域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因此,主要按照该书的内容章节,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现状评估”解决基础概念和认识问题,重点阐明低碳旅游概念、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估算旅游业对降低碳排放的贡献,阐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势与意义,并对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的能耗状况、节能减排现状及潜力进行初步评估,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现存问题与降减途径进行分析阐述。第二部分“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与主要措施”解决发展背景及政策体系问题,主要对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五大领域组成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政策框架进行了介绍分析。第三部分“景区节能减排及低碳化发展的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景区低碳循环发展问题,阐述了循环型低碳景区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及运行流程,分析循环型低碳景区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示范低碳景区的发展思路与具体途径。第四部分“绿色饭店节能减排途径与案例”解决餐饮饭店业绿色集约发展问题,介绍了绿色饭店的概念与特征、饭店节能减排的意义、饭店节能减排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饭店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制订计划、技术控制及制度安排推进饭店节能减排的途径,介绍相关标准、扶持激励等政策措施并对饭店的绿色能源管理进行了案例性介绍。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及案例”解决旅游城市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阐述低碳旅游城市相关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对低碳化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战略和途径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途径与案例”解决旅游企业绿色环保创建和评定问题,简述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介绍绿色环球21、ISO14000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认证体系,对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思路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关领域低碳发展”从概念、内涵特征、主要方式、技术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绿色旅行社、绿色旅游者、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资模式借鉴”解决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主要是介绍并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和领域在低碳化发展中成熟的融资政策和模式。

三、经由实践提升理论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学生对生态旅游的实感非常欠缺。由于对实际情况认识的欠缺,学生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发展中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对生态旅游“保护、发展与分享三者一体”的概念内涵认识不深刻。

为加深学生对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组织了一次全体学生的外出实习。综合考虑交通、安全和实习地点的典型性,选择了北京郊区门头沟的爨底下村和灵山风景区的两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沟域生态为基础、以明清风格的村落景观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灵山景区则是以山地生态景观为主要吸引的风景区,二者地理相近、类型有别但都可属于生态旅游范畴。出发之前,要求学生从旅游专业尤其是从生态旅游的视角,对实习地进行综合考察和独立思考,在实习体验结束后,又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课。课间,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加深了对两个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两个旅游区都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作为旅游吸引,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爨底下村以村委组织旅游公司收取门票、投入进出村的道路等设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参与食宿接待,这一发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整体接待质量的提高,又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得到旅游发展的实惠。对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复杂性的认识,对生态旅游概念中关于如何保护、怎么发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实际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作者引导,学生对灵山景区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登山线路的多样化安排以及与爨底下村的资源整合、周边旅游点产品组合等问题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结

总结起来,对《生态旅游学》的创新教学实践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过对《生态旅游学》各版教材的比对和整合,让学生了解了这一分支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生态旅游”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低碳旅游的教学,学生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计算和景区、饭店、城市等实践领域的低碳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以“高星级酒店的低碳化运营”为题,还面向全校举办了一场开放性的学术沙龙;最后,实习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方面深化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论深入的兴趣。从对生态旅游这一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都在随着实践而发展,因此对于专业教学而言,也应该随着时展和实践需求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5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所教课程,探索在本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光呼吸;教学;探索

TeachingexplorationofphotorespirationinPlant physiology

CUIXing-gui(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Hebei053000,China)

【Abstract】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is imperative.This article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course, explor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teacher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process ,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est,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photorespiration; teaching; exploration

作者简介:崔兴国,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25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9-01

光呼吸是指植物绿色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的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1],又称为乙醇酸氧化途径,是光合作用一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植物呼吸代谢的一条重要途径。就如何把交叉、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的光呼吸讲授清楚,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

1立足与光合作用的联系认识光呼吸的发生

充分备课,找准切入点,是新内容顺利引入的关键,学生已明确光合作用碳同化过程,卡尔文循环(C3循环)是所有绿色植物固定CO2的途径,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结合CO2的羧化反应由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催化,正是由于此酶具有既可催化羧化反应还可催化加氧反应的双重催化活性,决定了RuBP与O2结合发生加氧反应产生乙醇酸的必然性,即发生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光呼吸和C3循环具有共同起始物质RuBP,共同的基金项目: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编号:jg2012020)

起始部位叶绿体,共同的催化酶Rubisco。Rubisco处于光合作用的光合碳还原和光呼吸的光合碳氧化2个方向相反但又相互连锁的循环反应的交叉点,反应环境中的CO2和 O2 竞争Rubisco的同一活性部位,二者的相对浓度决定了Rubisco羧化酶的羧化作用与 Rubisco 的加氧酶的加氧作用其相对速率。按照这一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乙醇酸的氧化过程,发现经过一系列变化乙醇酸转化为3-磷酸甘油酸(PGA)又进入C3循环,而且过程中释放的CO2可被C3途径作为原料重新利用,使学生对光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赖、相伴发生的认识明确。

2列举与线粒体呼吸的区别明确光呼吸的过程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植物正常的呼吸作用又称暗呼吸或线粒体呼吸,引导学生将两种呼吸的区别一一列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和记忆。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应条件,顾名思义光呼吸是在光下才能发生;暗呼吸在光下、暗处均可进行。(2)反应部位,光呼吸在绿色细胞的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中进行;暗呼吸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进行。(3)呼吸底物,光呼吸是乙醇酸;暗呼吸是糖类。(4)代谢途径,光呼吸虽然需要在三种细胞器完成全过程,但它只有一条生物氧化途径,而暗呼吸有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循环、乙醛酸循环和乙醇酸氧化途径。(5)能量变化,光呼吸过程消耗ATP和NADPH;暗呼吸产生ATP、NADPH和NADH。课堂上边提问边讨论,引导学生对比学习两种呼吸的特点,学生反应积极,兴趣高昂,效果很好。

3全面评价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从光呼吸的定义明确看出其呼吸的本质,光呼吸过程需要消耗ATP和NADPH、释放光合作用碳同化固定的CO2,据测定C3植物的光呼吸可损失已固定碳素的30%,甚至更高,应用14C标记显示其释放的CO2还是来自碳同化新近合成的有机物,对植物是一种浪费,对增产是一种障碍。哲学思想认为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既然在空气中绿色植物光呼吸不可避免,定有其积极意义,教师趁势带领学生“历数”光呼吸对植物的“好处”吧。教材中主要从回收有机碳和消耗多余能量保护光合器官两方面体现其重要性,这里需要明确,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同化力会在碳同化过程中及时用掉,只有在强光、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下才会出现光反应形成的同化力超过碳同化的需要,造成叶绿体内NADPH形式增多,NADP+形式不足,使得光激发产生的高能电子传递给分子氧机会增多,从而形成过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氧)这些化学性质活泼的自由基,会破坏叶绿素和损伤光合膜结构,而我们正在讨论的光呼吸过程恰恰能消耗同化力,据计算每释放1分子CO2需耗损6.8个ATP和3个NADPH,当然可以降低超氧自由基的形成,从而保护光合器官。除此之外光呼吸生物氧化过程中涉及多种氨基酸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如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羟基丙酮酸等,对绿色细胞的氨代谢具有补充作用,另外光呼吸氧化分解乙醇酸,避免了乙醇酸积累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全面评价光呼吸的生理功能,辩证思维,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摆脱孤立静止的和片面的思维方式,掌握知识更加灵活。

4拓展知识了解降低光呼吸的途径

作为农业科学基础的植物生理学诞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要服务于生产实践,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已经明确C3 植物为高光呼吸植物,C4植物为低光呼吸植物,有实验表明降低C3植物的光呼吸能大幅度提高产量[2],目前人们致力于降低光呼吸的研究主要方面一是增大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密闭的温室容易做到,相对较难做到的是大田环境提高CO2浓度,应注意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深施碳酸氢铵肥料既补充氮素又释放CO2;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多分解有机物释放CO2;利用植物秸秆发酵产生CO2的方法经济有效。二是寻找有效的光呼吸抑制剂。如亚硫酸氢钠、异烟肼、2,3-环氧丙酸等,可降低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乙醇酸转变为乙醛酸,在大麦、水稻等植物试验有明显增产效果[3]。三是采用生物技术,培育高光效植物品种,利用转基因方法,将C4途径的关键酶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编码基因导入C3植物使之成功表达,发挥C4途径固定CO2的PEPC对CO2的高亲和力,成为目前育种的一条新途径。课时所限,课堂上不能展开太多,将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渗透到具体教学内容,旨在诱导、启迪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有关资料,丰富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6

关键词:高碳能源 低碳经济 低碳化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而且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变化。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以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为特征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煤炭利用方式和节能减排措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遏制温室效应的要求,实施经济发展低碳化势在必行。

1.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和分析

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的决议, 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被定义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指出它是利用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更好生活质量及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机会。

2.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并处于工业化的重化工业阶段。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的23.6亿tce上升到2010年的32.5亿tce。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不仅占主导地位,而且是以高碳性更强的煤炭为主。煤炭差不多占到70%,石油只占到20%,天然气只有3.5%。在二次能源电力的消费中,燃煤火电占到77%,水电占到20%。所以如何使我国从高碳经济走向低碳经济,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命脉。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据中国能源研究会2011年2月25日公布,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我国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几年一直高速上升,1999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908.61百万公吨,到2008年已增加到了6533.55百万公吨。

综上所诉,出于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绿色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高碳能源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从高碳能源走向低碳经济,已经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能源行业的必经之路。

3.我国从高碳能源走向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随着对低碳经济转型的研究发展,目前诸多研究成果和战略被提出以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比如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战略、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升级等方式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大体都是围绕着碳减排、碳吸收、碳利用和低碳技术等几个方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下面是本文总结的几种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3.1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开展宣教工作,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低碳经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经济系统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碳排放转型,树立新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观,促进消费意识创新,使消费者主动接受低碳消费理念。

3.2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或调整能源战略。在三种化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能源。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走低碳经济的关键。

3.3激励低碳技术创新,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提供低碳经济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研发核心与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技术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通过提高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的技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3.4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低碳产业。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能源情况,构筑具有我国地方特色的现代低碳产业体系。一是推动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的低碳化改造,降低煤电排放二氧化碳的比重。鼓励煤炭清洁生产,重点支持绿色高产高效的低碳产业发展。

4.结论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使经济发展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目前我国面临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同时这也是良好的机遇,努力实现从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对保持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申宝宏,赵路正,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途径分析[J].中国能源,2010:32(1)

[2]张玉卓.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煤炭清洁转化的前景[J].中国能源,2008:4.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