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探究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探究

摘要:在我国,事业单位肩负着社会服务的主要职责,是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结构,事业单位虽不隶属于国家行政,但在某些方面也代为行使一定的政府职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财务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风险分析,从国家政策和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对策,旨为相关研究和有效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是确保社会公共服务部门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稳健性来说,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事业单位基本工作职能,更好地达成财务管理的预期目标,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来说,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强化建设与执行,能够确保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提升事业单位经营绩效,增强政府公信力。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进入深化发展的时期,财务风险依旧不断增大,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还有一些漏洞和空白,因此,合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这些财务风险问题的有效防范措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

事业单位是由国有资产支撑运转,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和卫生等具体工作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管理,但属于法人实体,其服务性和公益性特征突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不特定时期内,脱离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一般来说,变动程度越大,则风险就越大,反之亦然。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风险包括投融资风险、核算和支付风险以及人员风险这三类。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可能出现在财务管理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使事业单位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给单位内部的绩效管理形成阻碍,同时造成程度不一的经济损失。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征

要了解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征,则需要首先厘清主要的财务风险来源和表现形式。第一是投融资风险。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型、部分拨款型和企业化管理型,主权性筹资主要由财政拨款和事业性服务组成。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导致在其他领域中投资受限,有些事业单位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长期项目中,运营周期长,回收时间慢等,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出现。另外,事业单位对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实验设备采购等超预算投资,也会给正常运营资金带来压力,出现财务风险。第二是核算和支付风险。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存在一系列的业务操作风险,包括事项处理、数据核对、事后监督凭证、印章和密码管理疏漏等等所产生的风险,还有财务人员在运用新的会计政策,在会计工作程序上出现偏差,以及单位主管人员的预算决策失误等,都会给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在预算安排,由于对管理经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承载结构分散、内容不全、数据不足等状况,以及轻重缓急的把握不够,有些项目大量挤占资金,使预算资金失去平衡,造成违规支付的财务风险。第三是财务人员道德风险。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还有传统模式的阴影,对财务人员的入口把关不严,导致部分人员道德素质不够,业务能力不稳,再加上单位对专业人员的选拔任用,教育和培养缺乏科学性和规范管理,使得财务部门的整体业务和道德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求,从而存在一定的人员素质风险隐患。通过对以上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别和表现形式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首先,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主要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偶然性。包括社会参与对公共服务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事业单位在现实环境下很难预期风险的出现,风险的存在往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其次,财务风险的复杂性主要是因为,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存在模棱两可的现实状态,事业单位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形成财务管理的复杂性。由于对国家财政投入的专项资金匹配不合理、使用不到位,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最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风险产生环节的不确定性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受到内部人力、制度、资源、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造成某一个或多个环节面临财务风险,影响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给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影响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投入的预期效应,影响政府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一)财务基础工作。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对于资金的需求逐年上涨,国家的财政拨款也相应提高,这些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有些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划,以致专项资金不能用在关键领域,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再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得不足,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会计工作者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或者管理观念、工作技能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比如,财务报表的信息收集与归类不够细化,信息化应用和大数据数据分析比较不足,存在多种失真的空间,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无法确保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隐患的增大。

(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其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通过良好的预算管理,将资金支出与目标计划联系起来,在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与结果考核的过程中,对资金使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监督工作,建立统一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目前来说,只有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实现了全面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仍然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惯性思维,预算编制人员多为财务人员,专业性不足,编制过程随意性大,缺乏数据依据,准确性较低。这导致单位发展重点与预算执行产生较大偏差,存在一些无法对接的矛盾。再加上预算评价部门缺位、内部审计和社会监督弱化等问题,导致监督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浮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轻则出现重要项目资金不足,重则发生信息失真、账目做假等问题,增大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组织机构为了更好地执行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高效利用,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减少舞弊和其他风险行为,设计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作用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权力意识强烈,预留过大的个人决断空间,导致资金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严肃性认知不足,没有设立内部控制部门,与业务、纪检等部门的联系不够,协调性差,无法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另外,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流程不够规范,岗位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兼岗现象,信息化建设不足等等问题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内部控制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四)资产投资管理不规范。事业单位履行事业职责,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外,国家准许事业单位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之内进行对外投资,这是整合利用国有资产收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看部分事业单位,大多存在投资风险和投资风险隐患,投资管理薄弱,资产利用率不高,给国有资产安全带来一些损失,资产游离于账外是事业单位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单位将账外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并且对外投资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上;有些单位本来已将实物资产对外投资,但固定资产长期不下账,这些模糊的财务权益隐藏着极大的资金风险。比如某事业单位进行额外的经营项目,包括固定资产300余万元,累计投资1000万元,组建食品饮料公司,该投资资产占本单位的资产比例近50%,但在历时5年间没有做相应的财务处理。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不强,资产对外投资后,没有及时通知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核销,财务人员本身缺乏资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未对长期搁置的资产进行清查和盘存,使事业单位资产结构审查存在盲区。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升财务基础工作水平。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财务工作有效开展,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保障,一切财务会计工作都要符合《会计法》和相关会计行为准则。其次,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能力,财务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教育和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简单培训的形式和口号,而要和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相结合,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他们充分了解、及时识别财务管理活动中尚未暴露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判断能力。对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环节,要运作有序、规范合理,财务管理所应对的全部财务信息应尽可能地真实完整,注重数据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后,培养财务人员应用专业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的能力,包括从数据上充分估计、基本评价风险的检测能力;财务人员正确处置常规风险和意外风险事项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提升财务基础工作能力,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性及实用性。

(二)加强预算实施力度。首先,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具有日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强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实施。将收入与支出均纳入预算体系进行编制,严格遵循《预算法》的条例,根据上年、当年以及下年的财政数据、政策变化和增减因素进行仔细测算,不虚报不瞒报,财政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非税收入、经营收入等等都要完整纳入预算收入编制体系,提前做好审批备案,保证收入来源和内容准确性。支出预算编制时,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进行核定,充分考虑单位各个部门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划,做好项目轻重缓急的统筹安排。比如,“公用费用”支出纳入相对应类档进行综合定额测算,项目支出则要进行充分论证与审核,对项目进行细化分析,明确支出内容与方向,实行滚动管理。其次,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推广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技术层面上,将会计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对接。这样可以对预算实现有效监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一旦预算执行出现偏差,包括时间偏差和假金额偏差,则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提醒,将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产生更大程度的背离,确保预算执行均衡,合乎计划。最后,预算考评与审计监督。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方式,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现目标进行评估,包括财政性结余、总资金使用数/预算批复数,以及预算全过程的有效性等等。在预算执行和评估的应用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提高单位预算执行率。在审计监督方向,加强财政监督与社会监督。重视基础数据收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各部门报送的数据,据此建立基础信息库,实行数据与资料更新制度,对基础信息做好动态实时管理。加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覆盖面,杜绝现金支出,提高资金监控力度。同时,对本单位的财政业务活动进行常态化审核,确保单位的财务状况客观公正、合理合法,收支真实有效。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提高服务意识,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这决定了事业单位必须以服务为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强化财务风险体系建设。事业单位应依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或部门,强化风险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绩效机制,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职业发展与风险管理挂钩,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财务工作业务能力,建造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估体系,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四)规范资产投资管理流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财产,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原则基础上,进行投资要进行相应的程序管理。首先,立项进行民主讨论,充分做好论证及可行性分析;其次,单位领导层对项目可行性分析进行审核,整体决策后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最后,按程序进行资产投资,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确保账目清晰准确,切实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结语在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不是从事物质生产,但在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对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以及行政机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样化。虽然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但预防风险、识别风险、降低风险,是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目标。事业单位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加大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徐萍.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控领域的应用[J].商讯,2020,201(11):48+50.

[2]龚雷.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7):114.

[3]张艳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识别与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20,509(12):93–94.

[4]楚冬梅.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538(03):164–165.

作者:徐蕾 单位:通辽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