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核心论文范例

经济核心论文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1

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能够使得学习者、工作者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工作的效率。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业务水平、盈利水平,同时还关系到企业的盈亏。另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社会人在终身时间内都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促使其他能力的发展。因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职业核心能力一项难能可贵且十分重要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通过对一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发现,当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普遍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认知水平不高,也就是说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没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实用经济数学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没有认识到实用经济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实用性,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没有感到该学科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用处。因而,严重的缺乏积极性。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实用经济数学中的建立

由上述可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尤其是高职类的学生发展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当下的许多高职院校内,本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都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在实用经济数学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如何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却成为了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笔者在此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而做出一些贡献。

1.数学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结合

就笔者看来,要想提高实用经济数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就要将实用经济数学中的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教材中,或者是教学的过程中,添加关于数学的职业方面的实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时刻的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

2.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数感”的训练

“数感”,即对数学的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体地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运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作出有用的策略。在职业核心能力不同等级标准的训练中,培养一个人的数感是指能够从数字信息中以数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对数字以及数量关系的把握,筛选适当的方法,对数字实施运算,从而得出结论并展示运用于实际工作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实用经济数学是一门比较奇妙的学科,它能够使得生活中、工作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序,并在经验的积累中形成一定的规律。而数感的培养,能够很好的将职业核心能力运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职业核心能力很好的应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教师、校方等等。以上只是对职业核心能力几个方面且比较浅显的研究。所以,以上所提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在实用经济数学中的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需要高校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语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2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3

(一)经济效益范畴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所费的劳动量>所得使用价值量,即“得不偿失”。在此情形下,人类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第二,所费的劳动量=所得使用价值量,即“得失相当”。在此情形下,人类虽能勉强生存,却得不到发展。第三,所费的劳动量<所得使用价值量,即“得到效益”。在此情形下,人类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发展。这就强制性地要求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只能出现第三种情形。不仅如此,还要力求所费的劳动量尽可能小,所得使用价值量要尽可能大,这才能不断缓和上述“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进而才能加速社会发展。这对矛盾,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客观必然性不等同于现实可能性。

(二)经济效益范畴存在的现实可能性

在现实生产劳动中,有着不同的生产者,且其生产组织、生产资料规模与效能、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生产过程与社会结合等,往往很不相同,其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所形成个别价值当然就“不一样”。但相同产品在市场上只能按一种价值(社会必要劳动耗费)进行交换,社会所承认价值则是“一样”。因而任何生产者都必须力争降低个别的劳动耗费,从而取得竞争优势。这对“不一样”与“一样”的矛盾,不仅仅是现实,而且具有进行计算和比较的现实可能性。

(三)经济效益范畴的实质

对上述经济现象中“有限”与“无限”矛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不一样”与“一样”矛盾的现实可能性进行理性认识,于是就总结出了经济效益这一范畴。其实质是在合乎目的共同生产中,以最小劳动消耗量和劳动占用,取得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量。请注意,在这一定义中,除出现前述的劳动消耗量概念外,为什么又多出劳动占用这个概念?因为生产总是不间断进行的,从而必须经常占用一定的劳动资料及货币资金等。假如劳动占用多了,虽然它不是一下子全部被消耗掉,但却意味着有些财产物资被呆滞起来,不能投入到其他生产领域。因此,生产一定成果尽可能占用较少的资金或物资,有其独立的经济意义,这也是表明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方面。日本很早就有了无仓库工厂。在对经济效益范畴实质进行认识时,有必要强调两点:其一,经济范畴也是理论,即其背后都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如经济效益的追求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之下进行的;同时,还必须对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分配,才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资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它又同物质利益分配存在着内在必然的逻辑联系。其二,由于经济效益问题的极端严肃性,使它成为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并使经济学界流行着两句话:一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最大”与“最小”的学问;二是一切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效益问题。

二、当前,我国提出经济效益增长的现实意义及可能性

(一)提出经济效益增长的现实意义

之所以现在我国提出经济效益增长的课题,这是因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的“有限”与“无限”矛盾而引起的。先说一说新的“有限”问题。有人说过,通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得到了包括“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等的“改革红利”。所谓政策红利,指的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通过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换来经济的增长,等等。然而,时过境迁。就所谓政策红利而言,随时间的推移,原有改革政策的边际效益正在下降。其原因是什么?也有人曾经说过,通过以往的改革,已使我国的思想和利益多元化、信息复杂化、公务员懒惰化、需求膨胀化,以及出现了既得利益群体等。这就使得现在哪怕是一项小改革,也可能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反对的、质疑的、看笑话的、挑刺的、声东击西的;另一种人,即所谓的“聪明”人,一般不敢触及,怕自己受伤倒下。特别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出现,让它们放弃既得利益,比触动它们的灵魂更难。这样,就会使新的改革政策的出台经常遇到困难,或是要付出更高成本,甚至会撞在前进的墙壁上。这表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寄希望于具有一般性政策号召及所带来的红利已经有相当的难度。至于人口红利,据国家统计局所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早就进入了老年化时代。我们已经看到和听到,因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产生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春节后的用工荒,以及有些企业员工的罢工事件等问题。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我国人口红利的基础不复存在,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即进入了经济学界所说的“刘易斯拐点”。上述说明,虽然今后通过深化改革,还会有“改革红利”的释放,但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依靠政策的红利已经相对“有限”。再来看看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新的“无限”的问题。经改革,我们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虽都有极大提高,但仍然不富裕。比如,现时我国的国民收入只是韩国的大约四分之一。如果要达到韩国水平,至少得把年增长率保持在8%,并要花费20年的时间。正因为不富裕,人民群众对物质需求仍然有许多新的期盼;又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所谓“新四化”尚在行进中,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再如,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保证国家安全,急需增加国防经费;此外,每年有好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及其他方面的青年结婚需要住房,有相当多的人盼望改善居住条件,等等。这些均表明,老百姓的物质需求仍然存在着“无限”的问题。问题就是矛盾。以上所述的改革红利相对“有限”与群众新需求“无限”的新矛盾尖锐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破解新矛盾的方法是什么?中央已明确指出,再不能走靠一般性号召、拼资源、破坏环境和依靠廉价劳动力,并以GDP的增长论英雄等老路;相反,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放权简政、公平分配、调结构、保质量、增效益的轨道上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认为,当前所提出的经济效益增长具有很好的现实针对性。

(二)经济效益增长的现实性

为回答这一问题,按历史唯物论的原则,应先实事求是地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一下我国的经济效益状况。(1)从历史上看。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参观了日产公司在神奈川的工厂。当介绍人说到每个工人一年平均生产94辆汽车时,邓小平说,“这要比中国排名第一的长春汽车厂,多出93辆”。后来,邓小平还说了中国再不改革,就会有被开除球籍这样的话。(2)从现实上看。也可以让数字来说话。下面之所以用2006年和2007年的数字,是因2008年至今发生世界性金融危机,可比性较差。2006年,美国上市公司百强公司,利润率为7.4%;而中国上市公司的百强公司,利润率为4.6%,相差近三个百分点。或者说,我国的利润率,约为美国利润率的62%左右。2007年,美国上市公司的百强公司,利润率为8.1%;而中国上市公司的百强公司,利润率为4.3%,相差近四个百分点。或者说,我国的利润率,只有美国利润率的53%,即一半多一点。据上述有关数据,笔者曾经做过进一步计算。2011年,中国五百强企业总营业额有36万多亿,如果利润率平均增加1个百分点,盈利总额将净增3600亿。上面说到,我国利润率与美国比,相差约3至4个百分点,假如我国赶上美国的水平,仅五百强企业盈利总额将净增1万多亿(4×3600)。如果是这样,我国的军事费用、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和保障性住房所需资金等都将不是问题。经济效益的历史与现状均表明,我国的经济效益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差距就是增长潜力和空间。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管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及唱歌和跳舞的好坏,最终都会反映到经济效益上。也就是,当前提出的深化改革,最终都会落实到经济效益是否增长上,它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对此,不进行全面探讨,仅讨论经济效益同会计的关系,以及如何充分发挥会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等问题。

三、正确认识经济效益与会计的关系,充分发挥会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也就是经济效益的增长离不开会计;反之,经济效益的讲求,促进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前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的计算与衡量离不开会计;二是会计还可以能动地为经济效益增长服务。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经济效益的计算与衡量离不开会计这个话题。经济效益这个范畴,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来自前面所说的经济生活现实,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时,必根据其质的规定性,找到能表明经济效益大小或是优劣的计算和衡量方法,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否则,一切都是“胸中无数”。前面还说过,经济效益范畴的背后,所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商品经济总是社会化的大生产,通过生产实现经济效益以后,还必须通过分配这一环节在国家、单位、个人等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分配,以满足各方消费的需要,这才能充分调动各方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性。怎样才能进行科学、公平的分配,这同样需要建立在对经济效益的准确计量与衡量的基础上。由于经济效益计算与衡量中的劳动耗费、劳动占用、劳动成果等所包含因素众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加上因物质利益多元化使不同利益主体所持的立场不同,并会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而奋斗,从而使经济效益的计量与衡量可以有不同角度和表现形式。下面主要介绍笔者曾提到过的经济效益的四种基本表现形式:

(一)财务效益

所谓财务效益,是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通常用利润额来表示。因现行规章及会计核算方法存在局限性,这种表现形式不可能剔除不公平竞争环境,如产品定价明显不合理、原材料进价不合理等所产生的转移性效益。也就是财务效益是企业已实现的创造性效益及得到的转移性效益二者的代数和。其中的转移性效益是非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产物。现有的会计模式所提供信息,基本上属于这种表现形式。

(二)经营效益

它仅仅指企业的创造性效益,即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实在在增加的社会财富或提供了服务的效益。如通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完善服务而增加的效益均属于此类。财务效益与经营效益之间的差别部分就是转移性效益。

(三)现金流动效益

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就是现金流动效益。于企业来说,资金营运的畅通无阻是至关重要的。如有的企业,账上有很多利润,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出现了所谓盈利性破产。因此,现金流动效益也就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视为企业效益的一种表现形式。上述三种形式,从空间上看,属于企业微观上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国民经济效益

企业国民经济效益指的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计算与衡量企业的效益,属于宏观经济效益。它与财务效益、经营效益相比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立场不同。企业国民经济效益的立场是企业生产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计算上扩展到真实的价值量变化;而财务效益和企业经营效益,考虑的只是企业本身的盈利水平,计算上局限于实际的资金流入流出方面。第二,目标不同。企业国民经济效益的信息主要用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如价格政策、利率政策、财税政策等,主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而财务效益的信息主要用于财务利润的初始分配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及个人利益;经营效益的信息则主要用于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决定企业自负盈亏的数量界限等方面。第三,计算方法不同。在计算企业国民经济效益时,可以不考虑税金、上缴利润和补贴等项目,因为它们属于从企业到国家或从国家到企业的转移性收支项目;而财务效益的核算是把工资、利息、税金、上缴利润看作支出项目,把补贴看作收入项目;经营效益核算虽也不考虑税金、上缴利润和补贴等项目,但它却要利用其他指标反映转进或转出的转移性效益。第四,核算基础不同。企业国民经济效益核算时,是以接近社会价值(商品价值)的影子价格作为其计算基础;而财务效益的核算是以现实的、已发生的市场价格作为其计算基础;经营效益核算则要以生产价格作为其计算基础。同时,各种不同形式经济效益的计算,其使用的汇率和利率也应有所不同,如使用官方汇率、影子汇率、实际利率和影子利率等。此外,在计算企业国民经济效益时要利用机会成本。无论经济效益采取何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使用价值量、劳动占用量和劳动消耗量的计算与比较等。在价值量还不能加以直接计算的条件下,通过会计核算各种方法所形成的货币指标,就可以把不同形式的劳动占用量、劳动消耗量和使用价值量全面反映出来,进而可以综合地反映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这是其他核算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有人才说,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经济效益计算。

四、经济效益的增长,要求构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效益的计算与衡量上,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又是怎样进行物质利益分配的?对这些问题,要不要进行反思?当然值得反思!这既有思想政治路线问题,又有科学与否的问题。改革前,不承认国家、企业和职工有利益上的差别。在思想路线上认为,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既是国家的,也是人民的,有国才有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等。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指导下,前面所说的企业财务效益被认为是企业经济效益唯一表现形式,并据以进行分配,即实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分配政策。这种分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已众所周知。通过改革,最大进步之一是承认国家、企业和职工可以有利益上的差别;分配上除了按劳取酬外,还有按资和按技术进行分配等。但它是否就没有问题呢?事实表明,在国家与企业、各行业和职工之间各应得多少的问题上,仍然把财务效益当成经济效益唯一的表现形式并据此进行利益分配已不适时宜,容易出现经济利益明显倾斜于一方的所谓“分配不公”的现象,并诱导出许多社会问题。先看分配不公的现象。如现在所出现的、属于全民所有的国家各种矿产资源,被少数人所控制,以及因价格和利率等产生了所谓转移性效益被不合理占用就是例证。其结果是产生了茅台毛利率超九成,2013年商业银行利润超万亿(平均每天赚28.5亿),巨大利润流入私人口袋,进而形成豪富阶层及官二代和富二代等现象。据2014年7月25日新浪网有关资料,标志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9。再看因“分配不公”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上面所说的基尼系数如果超过0.4就能引发暴动等社会矛盾的爆发。如在我国,大多数人产生了被剥削的感觉,并诱发出一种有人所说的极端不平衡的心态:人家住新房,我为什么住不起?人家一年好几次出国游,我为什么出不去?为平衡自己的心态,有很多人希望少付出而得到高收入,或是幻想一夜之间能暴富,从而使造假成风,甚至有人认为用偷抢会来得更快,使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等。这再次说明会计信息不仅有经济后果,而且有社会效应,绝对不是纯技术。分配反作用于经济。只有克服分配不公,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才能促进全面的、有质量的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此,重要任务之一是必须深化会计改革,构建与经济效益的计算与衡量要求相适的会计核算模式。下面就这个模式提出五点初步设想。

(一)因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要求企业经济效益

计算与衡量必须有相应多种表现形式,进而要求重新确立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经济效益计算的多种形式,要求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形成财务效益的企业经营资金运动方面,而是应扩展为经济效益形成和分配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特定方面。如形成现金流动效益的企业现金流动及其结果方面,以及形成国民经济效益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所作贡献方面等。

(二)会计实体成为多样化服务对象的经济效益主体

笔者认为,企业只是形式上的会计主体。实质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应该是:由不同空间(甲企业、乙企业……)、不同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及类别(财务效益、经营效益、现金流动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等)经济效益构成的统一体和分裂体。比如,对下面两笔经济业务,可以从不同的经济效益主体进行会计记录。

(三)重新确定会计运行目标

会计系统要按照计量、报告、分析和控制经济效益形成、分配过程的内容及要求作为运行目标。

(四)实行多样化会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会计目标,要实行多样化会计方法。总的要求是:准确计量,科学报告和切实提高多种形式的企业经济效益。

(五)实行会计工作规范的多元化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4

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要构建“理实互促、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不过分强调科学体系自身的完备。课程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经济法》课程内容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体系、忽视考证能力培养等一系列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考试,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些考试的科目中都有《经济法基础》、《经济法》课程。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师应主要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中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设置《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这要求授课教师要做针对性的调研,了解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侧重于考证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还应加强应试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合理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积极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会计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会从事哪些涉法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法律知识的重组,打破一贯的学科体系。根据会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学生要用到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等;企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票据法、破产法等。以上内容中,有些属于经济法领域,而有些属于民商法体系。因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的内容应不限于经济法学科的体系范围,还需要包括民商法中的相关法律制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满足会计专业人员工作的需要。授课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司法会计专业人才。

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培养既懂会计又懂法律专业知识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经济法》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挑战。长期以来,《经济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对理论的讲解,脱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的探索。优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直在法律类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现实问题中搭起一座桥梁,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各教师在《经济法》课程中大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案例教学法大多未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教授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大多是法学专业的老师,所以他们在案例的选取上往往出现缺乏与会计专业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现象,而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引导,所以导致案例教学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些问题就要求首先教师要正确地选择案例,选取一些能够和会计工作实际相关的案例,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且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是他们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比如,一个案例可能涉及经济法多个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因为知识有限不可能看得很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把各方面的知识、问题分析全面,提高一个案例的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的效率,解决课时不足的难题。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运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是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延伸,目前已在司法会计专业一些课程中运用,《经济法》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财务部门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动漫方式展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下,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例如,在学习《票据法》的过程中,可以模拟银行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模拟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从事票据的填写以及票据的“贴现”“、承兑”“、背书”等业务。角色扮演法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轻松自如地进入“角色”。

加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运用社会实践法。现在职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老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分配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社会实践法是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学校可以邀请一些长期在法律领域从事经济法工作的和在企业一线从事会计专业工作的专家来校,请他们为专业建设和《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咨询和指导,加大本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其次,学校应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已经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几乎都是注重单纯的会计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法律能力特别是经济领域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尤其是司法会计专业应探索与一些律师事务所、企业内法律部门建立联系,建立相应实习基地,让学生掌握以后从事会计和管理工作将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在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与企业进行项目的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赢机制”。#p#分页标题#e#

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5

正所谓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包含在企业员工身上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技能、劳动素质、科技水平等[2]。人力资源本身就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然而我们的企业若要发展、立足,就必须以这些特性为基石。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在实践热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体现出创新理念。相反的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要提升该企业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合理的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人力、财力、物力等),其只有一个最终目的: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社会上的占有率,最终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人才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载体,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内部的人才进行有效的掌控和调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一定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固定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出发,充分的认识并要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1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企业若要稳定平稳的运行、发展,人是必不可少的载体。然而这个载体必须是要来自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合理的规划、开发正规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的发掘出各岗位上合适的人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按照企业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对企业组织在以后变换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的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的预测,并且还要制定有效的策略,从而确保其需求,最终促使组织以及个人实现长远的利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其人才的流动也逐渐变得随意、频繁起来,为了要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规划好人力资源以及优化内部结构等显得十分的重要。

2.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2.2.1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

所谓绩效管理就是以企业员工为中心的一项干预活动。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提升员工的绩效来改善组织的绩效。那么,企业要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呢?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且还要健全对员工的考评制度,同时还要认真的执行。公正公平、民主的给予员工实绩考核。其次,要根据员工所考核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奖励和惩罚,同时还要将此作为员工在各个岗位上的调整和升降依据。合理的、有效的、民主的绩效管理,不仅能调动员工内部的科学竞争和自我的约束,还能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综合实力。

2.2.2建立健全企业的用人制度

面对日益加强的外部竞争环境,在企业的内部需要实力全新的竞争理念,且还要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促使其适应市场的对人才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在管理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用人机制上要采取公平的竞争制度,对员工的组合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为企业的人力提供宽裕的、充足的资源。

2.2.3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本源主要在于人才,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若要留住人才,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人才的激励的机制。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方面的激励:包括工作岗位上的福利、员工的绩效工资等;企业文化的激励:主要是包括了企业中的团队精神激励、企业发展的远景激励等;职业发展前景的激励:主要包括了员工专业和职业的发展等。

2.3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进行合理的优化

2.3.1对员工的培训制度进行完善

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最好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企业不仅要加强对一般员工和新进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对企业内的高层、管理层、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进行培训。除此之外,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合理、有效的结合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和素质;加强对重点人才、特殊岗位、紧缺人才、岗前以及职业再教育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培训,在培训期间切记: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利益要合理的坚固,最终要实现双赢。

2.3.2构建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方式:定点、定期的培训;强制性的培训;委派式的培训以及开放式的培训等。

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培训是企业长期的工作,为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企业内部可针对重要岗位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可制定强制性的培训计划,要求工作人员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培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可挑选人才实施公派培训。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6

1学术合作变化态势

学术期刊作为国内外各领域学者发表最新成果、开展学术讨论、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术期刊中的学术论文也是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为了从整体上研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合作情况及其历史演化,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构建的中国人文社科科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产出的统计数据源。从2000年至2014年,该库共收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期刊794种,收录学术论文183万余篇,涉及作者267万余人次。由于该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动态调整该库的收录期刊范围,该库中历年的期刊数量和论文数量会有小幅波动,因此下文在研究学术合作时,为了便于对比研究,主要采用学术合作率指标进行分析。从整体来看,2000-2014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作者合作率为32.37%,机构间的合作率为12.02%。分年度来看,论文作者合作率从2000年的22.28%上升到2014年的40.37%,提升了1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4.34%;在机构合作率方面,论文的机构合作率从2000年的7.27%上升到2014年的14.73%,保持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的机构合作率最高,达15.55%,年均增长率为5.1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近些年的学术成果产出方面,学术合作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通过学术合作来促进学术成果产出与创新,学术合作已经成果促进学术产出和提升学术创新力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加清晰的研究和对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术合作特征及其演变,本文采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中的期刊分类标准[23],将该库中790余种学术期刊分为包含“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冶在内的23个学科大类,并重点对除综合性学科期刊之外的22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合作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术合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2000-2014年的学术论文合作情况来看,心理学的论文作者合作率与机构合作率均最高,分别为86.52%和40.35%,文学的论文合作率最低,其作者合作率为10.91%,机构合作率仅为3.71%,从学科内部来看,2000-2014年间语言学的作者合作率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民族学与文化学和哲学,其作者合作率在这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均在6%以上,特别注意的是,法学学科在过去十年间的作者合作率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约为0.59%,这一现象值得深入分析。此外,在基于论文作者所在地区的地区合作率方面,相比而言,体育学的地区合作率最高,达12.44%,其次是心理学,其地区合作率为11.20%,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地区合作率也相对较高,约在4%左右,其余学科地区合作率相对较低,均在3%以下,这一指标表明这些学科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或相对比较优势,其他学科的作者合作率较高但是地区合作率较低,表明这些学科主要是地区内作者之间的合作,学科研究优势比较集中,集聚性明显,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的研究优势也在逐渐变化,有关这一问题将在后面详细探讨。通过对比22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大类的论文作者合作率和机构合作率可以发现,人文类学科的学术合作率一般低于社科类的学术合作率,这也充分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科特性,社科类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相对人文类学科而言更加需要学术交流与合作,其学术创新更加依赖于不同学者或不同机构间的学术交流,相关部门在进行科研管理和学科资源配置中需要针对特定的学科开展相关的规划和部署。

2学术合作与学术影响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来看,学术合作可以使合作者之间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在思想上互动交流和互为促进,从而可以激发出更加广阔的研究视角、更加多维的研究思路、更加新颖的研究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术合作对于科学研究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单篇学术论文来说,其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较难以测度,但是从刊载论文的期刊整体来说,论文的学术质量是期刊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的根本保障。因此,本节对期刊的学术影响与期刊刊载论文的学术合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揭示学术合作与学术影响间的关系。基于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的期刊评价结果,该报告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了分级评价,从社会各界的反映来看,其评价结果中核心及以上级别的期刊其学术质量与影响普遍高于一般期刊,以此为前提,本文将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对期刊学术合作情况与学术影响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将该报告中的733种学术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类,并采用其评价时间段内的论文数据为统计样本,通过对期刊所刊载论文的学术合作情况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期刊的合作论文比,并采用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学术合作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学术合作与学术影响间的关系(表1)。在T检验的结果中,p值(双侧sig值)分别为0.012、0.000和0.002,均小于0.05,说明统计样本中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两组数据的学术合作指标平均值有无明显差异,从该结果也可以看出,期刊的学术合作率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在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作者合作率、机构合作率和地区合作率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期刊中学术合作论文所占比例高于非核心期刊,学术合作对学术研究与创新能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学术合作能促进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其次,结合学科特征来看,通过对比各个学科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学术合作指标,可以发现合作指标在不同学科内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表2,截取部分进行展示)。其中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等学科的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在学术合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这些学科的学术影响与学术合作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等学科的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学术合作方面表现无显著差异,从上文合作率指标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看出这些学科更多的是以独立研究为主,此外,法学的作者合作率、社会学的地区合作率、语言学的机构合作率等学科的部分指标上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存在显著差异。从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学科的学术合作率不同,其对该学科的学术影响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评价,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度量,同时管理部门对不同学科的支持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段,以便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科活力,促进学术创新与发展。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7

近10年来我国CSSCI核心期刊载文量出现了持续下降现象(见图1).自CSSCI核心期刊产生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大致呈现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9年,其特点是载文量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从1998年的67805篇增加到2009年的150069篇,平均每年增长7.49%;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载文量持续下降,2019年载文量为119866篇,平均每年下降2.22%.经济管理类论文发展规律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有期刊基本相同.经济管理类论文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9年,载文量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从1998年的21607篇增加到2009年的48102篇,平均每年增长7.55%;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载文量持续下降,2019年载文量为32397篇,平均每年下降3.88%.在人文社会科学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载文量下降是不正常的.根据教育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发经费为54.63亿元,研究人员为425939人,2018年研发经费为190.54亿元,研发人员为764235人,平均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3.31%和6.02%,均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由于广大高等院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产出的主要力量,在人文社会科学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无论是CSSCI期刊论文还是经济管理类期刊论文均同步下降,这进一步说明其中包含着人为的因素,是一种异常现象.研究学术期刊的信息密度及其测度问题非常重要.所谓学术期刊的信息密度,就是单位版面内期刊学术论文知识和信息量的平均大小.在学术期刊版面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载文量下降意味着论文篇幅变长,总体上反映了期刊信息密度的下降.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只局限于宏观层面,对于微观而言,决定单篇论文信息量的完全是其内容,与篇幅长短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载文量下降背景下,研究期刊的信息密度测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补充完善现有学术期刊信息密度测度指标的不足;(2)分析信息密度指标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丰富学术期刊评价理论;(3)有利于防止人为降低信息密度现象,稳定载文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学术期刊的信息密度最早是指每个印张的平均论文数量.199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其中信息密度是指每个印张刊载结构、概念完整的文章数量的多少,规定信息密度在5篇/印张以上才可评为优,低于3篇/印张则列为不合格.这项规定当时对于期刊载文量增加有显著影响,随着这项规定逐渐被废除,一直到2009年前后,这种影响才逐渐消除.当时对信息密度的界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何英、李育琪等通过对版心尺寸进行修正进一步优化了版面信息密度评价指标[1].孙景峰认为学术期刊的信息密度是测定期刊输出能力和生产率的一个基本依据,是评价期刊有用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每印张论文数量并不科学[2].李晓红、冯保初指出过分强调信息密度,限制论文篇幅,影响论文完整性,不利于阅读和引用,对学术风气也有不良影响[3].赵均认为信息密度不能作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的定量指标来使用,但是用作定性指标还是非常有意义的[4].王蔚良、陈咏梅认为文章的长短与其学术质量没有一个必然关系,不同学科和不同体裁的论文篇幅也有差异[5].针对近年来学术期刊出现的载文量下降现象,李睿认为论文的核心在论证,所以应该关注论证质量,而不是刻意增加篇幅[6].许力琴、顾黎等认为载文量减少而页码不变,会使期刊的信息密度减少,从而渐渐演变成虚肿的、隐形的“亚健康”状态,一些期刊通过压缩载文量、做小分母来增加影响因子是不对的[7].鉴于信息密度存在的问题,方润生提出了科技期刊有效信息密度的概念,分析了科技期刊有效信息密度、期刊目标、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8].史春薇、赵杉林等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介绍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的概念,分析了产生无效信息的原因,主要有中英文摘要过长、推导过程太详细、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介绍过多、科研背景介绍过多、参考文献过多和图表加英文标题[9].李世涛认为论文的学术水平高,出版周期短,可读性强,信息含量就高,编辑的责任感和高素质是扩大信息量的保证[10].曾绍伦、陈于后等研究了信息密度指标与已有期刊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密度指标与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和篇均页数均呈现负相关关系[11].从现有的研究看,关于信息密度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早年国家提出信息密度考核规定后不久,一些学者开展的相关领域的研究,随后此类研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近年来期刊载文量的下降,学术界重新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对于单纯用每印张论文数量衡量信息密度的作法,学术界总体上持反对态度,认为其不能很好地反映信息密度,其负面效应较大.还有一些学者从广义有效信息密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分析,但缺乏定量研究.总体上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1)摈弃每印张论文数量作为信息密度指标,却没能提出更好地反映信息密度或有效信息密度的指标;(2)在载文量异常下降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引入期刊有效信息密度考核指标,以防止载文量异常下降现象日趋严重;(3)如果设计出期刊有效信息密度考核指标,有必要分析其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该指标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作进一步的讨论.本文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引文数据,根据期刊扩散情况、关键词数量和载文量,提出一个新的反映期刊有效信息密度的指标———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然后分析其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

2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提出的原因及其原理

2.1近年来期刊载文量下降原因及危害分析

期刊载文量持续下降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为了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是用学术期刊过去两年在统计年度的被引次数除以载文量.由于分母是载文量,因此人们误认为只要筛选出优秀论文,另外适当降低载文量,就能提高影响因子.这是影响因子操控现象之一,是不道德的.法拉加(FalagasME)和阿莱克西欧(AlexiouVG)系统归纳了影响因子操控的行为,包括学术宣传、引用干涉、拒绝消极研究、增加综述论文、喜欢合著者多的论文、拒绝隐藏摘要研究、发表热门话题论文、喜欢名家论文等等[12].俞立平、宋夏云等基于情报学期刊的研究发现,载文量与影响因子无关[13].刘晨霞、张昕等对涉农类科技期刊的研究发现,对载文量较小或较大的期刊而言,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正相关,对载文量中等的期刊而言,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呈负相关,但拟合优度并不高[14].降低载文量是否能提高影响因子,本质上取决于学术期刊是否能够筛选出优秀论文.如果学术期刊因为载文量的限制剔除的那些论文已经达到了发表要求,那么降低载文量不仅不能提高影响因子,反而有可能降低影响因子.如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很快,期刊稿源非常丰富,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非常高.而我国目前即是这种状况,作为具有一定研究质量的CSSCI核心期刊,其论文录用率总体偏低.撇开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不谈,人为降低载文量还会带来其他负面效应:(1)迄今为止,通过载文量操控影响因子的行为主要存在于中国,国外尚未见报道,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声誉;(2)在相同版面下,人为降低载文量牺牲了期刊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也是学术期刊缺乏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单篇论文而言,在保证论证完整性的前提下,论文篇幅加长并不能增加信息量,信息密度反而会降低;(3)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办刊资源和办刊能力总体上比较丰富,如果说2009年论文达到高峰时办刊资源尚显不足的话,那么经过10年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根本改善.人为降低载文量,本质上是对办刊资源的一种浪费.

2.2简单用论文篇幅来衡量信息密度的缺陷

传统采用每印张论文数量衡量期刊信息密度之所以受到学术界反对,主要有以下原因:(1)学术论文的信息量或者知识含量主要是由其内容决定的,论文篇幅虽然某种程度上能反映一定的问题,但毕竟有限;(2)人为限制信息密度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人为延长论文的长度,降低信息密度;二是将长篇论文分为两篇,同样降低信息密度;三是缩小论文长度,表面上能提高信息密度,但可能导致论文论述不够全面,影响论文质量.不管什么方式,都是强行用形式来影响内容,均不可取;(3)期刊信息密度受学科发展速度影响,此外不同学科期刊的信息密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宜一概而论;(4)用传统论文篇幅指标衡量信息密度,信息密度并非越大越好,如果精简过多,导致论文难以看懂,这也影响了信息和知识传播,本质上还是会降低信息密度;(5)我国学术期刊属于准公共物品,论文篇幅本质上应由作者和学术共同体决定,作为期刊主管部门,本不应加以干预,除非学术期刊出现市场失灵现象.综上所述,不宜直接采用载文量、论文平均篇幅、每印张论文数量等简单指标衡量学术期刊的信息密度.

2.3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原理

(1)期刊关键词视角对于某一学术期刊而言,关键词数量越多,说明其涉及的领域越广阔,拥有的信息密度越大.当然不同期刊的办刊风格不同,有的期刊在某一相对较窄的领域内展开研究,拥有较少数量的关键词,有的期刊在相对较宽的范围内研究,拥有更多的关键词.从研究问题和话题的角度,一般而言,拥有更多关键词的期刊信息密度较大.当然,关键词也只是衡量信息密度的一个方面,两篇论文关键词相同,长度相同,信息密度也可能相差较大,完全取决于论文内容,由于尚没有很好的指标能直接反映内容,所以本文暂时从关键词的视角进行一些探索.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指标———关键词指数KW,即用期刊关键词数量除以载文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期刊,其关键词数量总体上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做到同类可比,即在评价时注意必要的细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个问题.(2)期刊论文扩散视角期刊后,从被引用期刊角度也可以反映其信息密度.弗兰森(FrandsenTF)提出新扩散因子(NewJurnalDffusionFctorsoia,NJDF),即用期刊被引用刊数除以期刊载文量[15].一般而言,期刊后,引用其论文的往往是同学科的期刊,此外还有一些相近学科的期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由于中国学科分类相对较细,因此引用期刊所跨学科相对就会多一些.比如美国将经济管理学科分为一个学科———经济学与商学,而我国分为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许多分支学科.不同期刊的办刊风格、选题范围、重点内容相差较大,某一期刊论文被引用刊数越多,说明该期刊覆盖的学科领域越大,研究内容越广泛,相对而言就拥有更高的信息密度.之所以不用扩散因子表示信息密度,因为扩散因子是期刊每100次引用所涉及的期刊数,从引用角度看,许多引用信息是重复的,难以衡量信息密度.(3)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提出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关键词指数、新扩散因子与载文量同时衡量信息密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本文基于并联电路的原理,采用调和平均数来计算期刊信息密度因子.关键词指数、载文量和新扩散因子均可以用来测度信息密度,前两个是来源指标,第三个是引用指标,三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大小,但是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晰,传统加权汇总的评价方法并不合适,因此采用并联电路计算电阻的原理来计算其共同效果即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大小是合适的.由于期刊信息密度因子计算时,原始指标关键词指数、载文量和新扩散因子的量纲并不相同,因此,首先要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极大值方法进行标准化:

3研究数据与实证结果

3.1研究数据

本文以2019-2020年版CSSCI核心期刊中的70种经济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的引文数据,可以检索到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期刊关键词数量、被引刊数、载文量,这样可以计算关键词指数和新扩散因子,进而计算出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为了分析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检索出影响因子、h指数.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必须界定同一时间范围,因此本文载文量时间范围为2016-2017年,被引量即统计年度为2018年.

3.2实证研究结果

3.2.1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计算

经济学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排在前面的期刊是«经济纵横»«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研究»«现代经济探讨»«中国工业经济»等.作为经济学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经济研究»排第3位,主要原因是其新扩散因子排第8位,载文量排第10位,但关键词指数不高,仅排66位.在传统的CSSCI评价中«经济研究»肯定排在第一,但这主要是从期刊影响力角度进行排序的,本文排序不一致,恰好说明信息密度因子提供了期刊的一些新的信息.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描述统计如图2所示,其均值为0.149,极大值为0.205,极小值为0.083.有趣的是,在许多文献计量指标并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JarqueGBera检验值为1.147,p值为0.564,不能拒绝正态分布的原假设,即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服从正态分布,这是作为评价指标的一个较好性质.

3.2.2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指标,综合了关键词指数、新期刊扩散因子和载文量3个指标,而这3个指标又都与期刊的载文量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对“载文量”数据的过度性(或冗余性)使用依赖,有可能会降低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评价效果.如果载文量指标统计比较复杂,这个问题当然需要重视.但是载文量作为文献计量学的基础指标,界定清晰,统计相对简单,不会带来统计误差,因此不会带来对关键词指数、新期刊扩散因子统计的影响。其次,有必要分析关键词指数、新扩散因子和载文量的关系,或者其原始信息提供能力.在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构成要素中,关键词指数、新期刊扩散因子中的载文量都在分母上,与关键词指数、新期刊扩散因子负相关,而载文量指标作为一个单独的指标,是正向的.这样两个指标负相关,一个指标就是载文量自身,是正向的,正负指标共同作用会产生一定的稀释效果,从而降低了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载文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词指数和新扩散因子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不高,为0.153,关键词指数与载文量负相关,相关系数也不高,为-0.348,新扩散因子与载文量也是负相关,相关系数也较低,为-0.369.相关系数同时有正有负,总体相关度不高,说明这3个指标均能提供独立信息,冗余信息较少,是理想的评价构成要素.

3.2.3文献计量指标与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关系

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影响因子、h指数、载文量的关系如表4所示.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419,与h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07,与载文量的相关系数为0.633.信息密度与影响因子相关度较低,说明其能够提供除了期刊影响力以外的其他信息.h指数是一个兼顾影响力和质量的指标,其与信息密度相关度较高,说明信息密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信息密度与载文量相关度中等,这是因为信息密度计算时已经包括了载文量因素.

3.2.4独立样本t检验

(1)影响因子高低对期刊信息密度的影响

将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最高的为«经济研究»,影响因子为18.793,最低的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影响因子为2.643.大致根据30∶70的比例进行分类,影响因子高于7的期刊有20种,据此将期刊分为高影响因子期刊与低影响因子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均值为0.159,低影响因子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均值为0.144,两者相差不大.独立样本t检验值为1.928,p值为0.058,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影响因子与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无关,这一点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所占地位比较重要,而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其不相关,这是作为评价指标的一个非常好的性质.

(2)h指数高低对期刊信息密度的影响

将h指数由高到低排序,最高的为«经济研究»,h指数为66,最低的为«劳动经济研究»,h指数为11.同样大致按照30∶70的比例进行分类,h指数高于30的期刊有21种,据此将期刊分为高h指数期刊与低h指数期刊.高h指数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均值为0.173,低h指数期刊信息密度因子的均值为0.138.独立样本t检验值为5.446,p值为0,拒绝原假设,说明高h指数期刊的信息密度均值大于低h指数期刊.

(3)载文量高低对期刊信息密度的影响

将载文量由高到低排序,继续大致根据30∶70比例进行分类,发现2016-2017年载文量超过300篇的期刊共有18种,最高的是«税务研究»,载文量为615篇,最低的为«世界经济文萃»,载文量仅为76篇.18种高载文量期刊的平均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为0.175,剩下的52种低载文量期刊信息密度因子均值为0.139.独立样本t检验值为5.410,p值为0,拒绝原假设,说明高载文量期刊的平均信息密度要高于低载文量期刊的平均信息密度.

4结论与讨论

4.1学术期刊信息密度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近10年来我国CSSCI核心期刊和经济管理类期刊的载文量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这在人文社会科学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是不正常的,其主要原因是影响因子操控问题.学术期刊试图通过控制载文量来提高影响因子,但这样做牺牲了期刊的知识和信息量,浪费了办刊资源,而且目前通过载文量操控影响因子现象主要出现在中国,这非常不利于我国学术期刊界的整体形象,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2信息密度因子可以用来测度期刊的信息密度

本文采用新扩散因子、关键词指数、载文量3个指标标准化后进行调和平均来反映信息密度,这3个指标之间相关度较低,能够提供独立原始信息.基于经济学期刊的数据,综合采用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的研究表明,期刊信息密度因子与影响因子不相关,与h指数和载文量正相关,能够提供除期刊影响力以外的信息密度信息,并且期刊信息密度因子服从正态分布,是一个较好的期刊评价指标.

经济核心论文范文8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学年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提升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学年论文;创新能力;经济学专业

0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能力体系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学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经济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诸多环节的培养来实现,本文重点探讨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的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

1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创新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能自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培养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能力是指能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学年论文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确定研究题目,界定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经济学专业学生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抄袭严重等问题,既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也不能很好体现经济学专业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导致毕业生素质下降且精力投入不足;高校的认知不到位和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经济学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短期突击训练效果很难见效,应靠长期的积累来提高。学年论文在学生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模糊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末进行。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学年论文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学生对学年论文也很不重视,低年级学生习惯通过考试来取得学分,对撰写学年论文感觉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学年论文。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严重不足,平均每名教师要指导30名以上学生的学年论文,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师不堪重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严重不足,数据库无法满足学生撰写论文的需求,尤其是国外数据库缺乏;图书资源数量有限,学生能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环境因素

就业率和考研率成为当前衡量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论文及其质量无人问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对论文很不重视,只要能通过就行。对于那些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因研究生招生对本科论文也不够关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以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甚至有些学生将学年论文的写作当成负担,敷衍了事。

3.2高校本身的因素

高校自身的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把学年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年论文工作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年论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制度中空话套话太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和明确的标准,使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未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高校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如果对学年论文要求太高,会导致许多同学难以正常毕业,将影响到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常出现对学生学年论文放低要求。

3.3教师方面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不断开设,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面临职称评定等多重压力,这将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的质量。由于高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出现重课堂教学,轻学年论文的导向,导致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指导,这都影响着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4学生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只关心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各种证书,使得学生认为学年论文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要能顺利通过即可。同时,学年论文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足,且很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训练,缺乏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

4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4.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开展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首先,将学年论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从出题选题、过程监管与成绩评定等环节来确保论文质量;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年论文组织工作,妥善安排学年论文的工作流程与时间,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写作能力;然后,论文题目应难易适中,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意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自己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加强过程管理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年论文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过程管理的完善对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专业特征,统筹规划,从命题选题,师资配置,论文规范,学生纪律,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应加强学年论文过程的监控,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4.4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结语

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莫旋 阳玉香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周景坤,章胜晖.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J].对外经贸,2013(1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