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

如何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

摘要: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对幼儿全面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十分重视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本文试从情感、创作、表现力、趣味性这四方面分析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幼儿音乐教育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以幼儿音乐学习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应与游戏结合,在游戏中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此途径,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而且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深刻。

关键词:情感;创作;表现力;趣味性

孩子天生好动,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在音乐活动中他们能够自由自在享受体验音乐,音乐活动带给儿童的愉悦性和感染性,能够激发、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情感教育、儿童的创作能力、儿童的表现力以及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这些能够培促进儿童的全面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积极探索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策略是势在必行的,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

一、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不能单一重视音乐活动的表现技能,而是要培养、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的选材上,不仅要选择教材上的内容,更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音乐,创设歌唱情境,促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歌唱,努力引导幼儿的情感内涵,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熏陶。教师和孩子互动,共同获取思想情感上的良好共鸣。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用节奏感较强的《幸福拍手歌》让幼儿根据歌词来进行相关身体部位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互动,集体进行相应动作,也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情感,将幼儿音乐与集体游戏相结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如在演唱《我的好妈妈》这首经典儿歌时,教师可以扮演妈妈,幼儿和教师一起完成演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幼儿扮演孩子,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在表演过程中,使幼儿得到情感的体验,懂得应孝敬父母,体验到父母的辛勤劳动以及对孩子的关爱,从中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

(二)充分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

在组织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创作过程是她们表达情感,对音乐理解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应该极力开发幼儿富有个性创造力的表达,避免一板一眼的歌唱表达方式和过于严谨的技能技巧。每个幼儿都有她们的独特性,往往这种不同点更能体现出幼儿先天富有创造力的特性,我们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音乐的熏陶和培养,得到美的体验。有些幼儿从小就有艺术的潜质,对于这些具备艺术天赋的幼儿更应开发她们的艺术天赋,有针对性的培养。给幼儿创造条件,提供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给予想象的空间,要积极鼓励幼儿用不同音乐形式大胆地表达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每个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会展示出她们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她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所有幼儿应一起分享他们创造所带来的愉悦。在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过程中,要为幼儿创设展示音乐表演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提高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

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儿能够大胆表现参与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且在长期的活动中,幼儿得到很好的参与,且表现力也会逐渐发展。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幼儿表现、感受音乐的审美能力,努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体验到个人表达、创造、参与音乐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律动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对这些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听音乐进行活动创作,有一定的表现力。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课题教学模式,转变角色,不能传统地指挥幼儿,而是要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与幼儿和谐融洽地交流和相处,双向发展,互相合作学习。在长期的活动中,教师应慢慢寻找经验,不断总结、交流、调整,教师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是组织者,幼儿才是设计者,但教师也可以有目的地提示一些活动策略,激发幼儿的表现力,逐渐形成最适合幼儿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

(四)提升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趣味性

寻找生活中的节奏。音乐节奏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找音乐节奏,运用生活节奏来设计音乐活动。通过节奏动作的模仿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节奏。运用生活材料进行配乐创作。现实生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乐器,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配乐创作,组织开展音乐活动。为此,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寻找自己生活中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例如,杯子、碗、玻璃瓶、筷子、汤匙等,并让幼儿将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自己敲打出声音,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声音爱好和倾向选择生活中的材料来进行配乐。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敲出声音来教学生如何辨别有规律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让幼儿在生活化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色和节奏,锻炼,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集体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能够将音乐与游戏动作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欣赏音乐作品,学会音乐演唱技能。游戏化的音乐活动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具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集体游戏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与配合,运用尤其将班级所有幼儿带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根据歌词来进行相关身体部位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集体根据歌词进行相应动作能够增强动作对幼儿的吸引力,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将幼儿音乐与集体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拓宽音乐学习范围,运用多样化的音乐节奏、音乐材料和生活中的音乐资源根据幼儿的音乐基础和现状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跟随相关音乐开展身体动作,在游戏中体验音乐节奏,增强音乐活动参与的愉悦感,积极享受音乐活动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二、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的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很多,其中情境创设法、示范模仿法、直观提示法、联想仿创法是常用的方法,这些都是根据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特点所采用的方法。(1)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为了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真实性,让幼儿投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常用故事、美工、多媒体等手段。比如歌曲“小红帽”,可以创设小红帽给外婆送糕点,在路上碰到大灰狼,以及战胜大灰狼的情境。(2)示范模仿法:示范模方法是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比如具体的歌曲学习,节奏练习等,教师先为幼儿做示范教学,幼儿在模仿中学习这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是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3)直观提示法:当音乐活动中涉及一些动物或者一些动作的操作,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用图片、手工制作、肢体动作等表达,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4)联想仿创法:这种方法对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有作用的,在音乐活动中极力推荐此方法,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三、结语

幼儿参与音乐教育活动过程,是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我们的宗旨不是让幼儿学会音乐知识,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而是在组织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感悟音乐,从中获得快乐,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许卓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李咏云 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