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基础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基础英语”的课程要求及特点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基础英语”课程被定义为“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由该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更要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由于“基础英语”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该课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该课程教学时间较长。“基础英语”课程要在大一和大二为期四个学期中开设。其次,该课程每周上课次数较多。一般来说,许多高校“基础英语”这门课在一周都至少都有三次,有的学校还多达四次。此外,每次上课都有两小节课。再次,该课程占的学分较多。因为“基础英语”要开设四个学期,每个学期的课时也比较多,这就使得该课程所占的总学分也增加了。最后,该课程涉及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因为“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所有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听、说、读、写、译这些综合英语技能的培养都被包含其中,这也给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基础英语教学的现有问题

1.课程方面。

由于“基础英语”的基础地位,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所学的主干课程,这门课程每周上课的密度和强度比较大。这样设置的初衷是想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可因为该课程时限较长,密度大,加上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基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有些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有时甚至会有学习倦怠感。其他一些开办时限较短、课时较少的课程,有的学生反而觉得更新鲜有趣。

2.教材方面。

在“基础英语”的教材选择方面,目前国内的本科院校大多选择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系列教材。客观上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所选择的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英语原文,而且主题多样。可是,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而言,教材的内容有些偏难了。比如,笔者跟学生交流时,有不少学生反映,现在所学的教材上的文章与高中所学的课文相比,现在的课文难度跨度较大,要完全理解课文,尤其是对文章里面的长难句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此外,因为教材内容都是英语原文,涉及到许多文化知识,如宗教、文学、政治等。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在涉及到文化知识的课文内容时,不能全面理解某一处以及全文涉及到的深层次含义。最后,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经典的英语原文,相对而言对于当前喜欢时尚的大学生缺少一定的吸引力。

3.学生方面。

目前,“基础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有:①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存在这个现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相差较大,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扎实,英语水平相对也比较高;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和水平则处于中等;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和水平比较差。在学习“基础英语”时,对于不同英语基础和水平的学生而言,教材都是一样的。②有些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差、对教师教学模式的不认同,以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也缺少积极性。③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由于“基础英语”的教材内容有一定难度,而且设计的内容又比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有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师方面。

对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基础英语”这门课程也一样。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基础英语”这门课程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然而,有些教师自身的英语基本功还有待加强,知识面也比较有限,课件制作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有些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要么选择偏难的,要么选择偏容易的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学生更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再次,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以及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复合型英语人才不仅仅是指具有应用英语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恰当。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这就使得“基础英语”课堂缺少相应的学习活动,学习氛围也比较沉闷。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厌学厌教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这样下去,何谈提高教学效果?

三、可行的相应对策

1.加强学生英语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建议在大一入学时进行英语摸底测试。这样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的薄弱处,不断提高其英语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体味英语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英语”课程的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兴趣都提高了,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2.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比如,教师可以选择课本中的不同内容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讲课的内容,也才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极大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鉴于新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在上“基础英语”时,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以及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些英语教育专家也强调英语专业应该致力于培养英语、人文通识型人才,同时要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问题的小组讨论、辩论和展示活动,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与课文主题相关问题的实地调查研究等,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他们对该课程也会越有兴趣,理解文章时也能更深入。

4.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高中英语教学,“基础英语”这门课程也是如此。由于该课程的学生培养要求以及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该课程的期待,这就对课程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教师本身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课件制作水平等。此外,该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ECHO(即拓展性的、合作性的、人文性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就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课余,教师应该多阅读、多练习,多向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学。鉴于“基础英语”这门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改进其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不断提升。

作者:彭南英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