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赏识教育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赏识教育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包括以赏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与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氛围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赞美。获得赞美,同时会获得自我的满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改变自己的行为,再次得到社会肯定性评价。被他人赏识是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如果把赏识渗透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中,课外阅将不再成为教师的逼迫式阅读。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赏识教育的助力,让学生从为教师读,转变为自己读。用赏识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有趣,读得有收获。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课外阅读则是学生进行“厚积”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利于学生语言感知力、表达能力及鉴赏力的提高,进而达到“薄发”。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十分明确,不仅对阅读的数量进行了要求,而且将阅读实践提升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高度。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实际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牵绊,常常重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学生课内的作业负担过重,课外阅读时间不够、缺乏阅读环境,学生周围充斥着电脑游戏、手机网络媒体的干扰和刺激,存在着不用动脑思考即可获得愉悦感和获得感等低价值的刺激,在网络游戏面前,阅读不再有吸引力。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常常是被动地获取知识,等待教师的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课外阅读能让他们获得自主的选择权,在教师的推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目,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感受语言,让各种信息碰撞、渗透、积淀,学生通过课外可以逐步自主建构自己的文化,从而在自主阅读中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三、基于赏识教育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以赏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积极心理学指出,人依赖于社会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的体验,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因此,班级中也可以通过营造书香环境,如设置图书角等为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氛围。由教师牵头,让学生利用校本课,在课程上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书。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主动进行推荐,同时也要肯定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让学生有更大的信心继续阅读下去[3]。在这样的氛围下,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上来一试,说一说自己的推荐。因为不仅能获得教师的赞赏,还能得到全班学生的掌声。

(二)以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以书交友。依托班级图书交流会,开展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一本书有了共同语言,刚开始只有三五个爱阅读的学生相互借阅,相互交流。教师根据情况及时介入,通过奖励和鼓励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走近学生,更是用实际行动肯定了他们阅读交流的行为。教师书面的交流评价,更能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亲近感。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写作笔记或名句摘抄,教师在阅读后写下对学生摘抄语句的鼓励,也可以表达对所读书籍的喜欢,或者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介绍,师生之间的赏识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满足感和亲近感。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积累、智力发展,乃至情感与审美的延伸。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以赏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爱与自由。

参考文献:

[1]刘桦洋,张相乐.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69-17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贾丛荣.小学生(高段)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32):41

作者:余霄 单位: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