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摘要】笔者将信息化资源运用到《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六步教学法,依托蓝墨云班课、仿真软件、微课等资源,展开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六步法;项目化;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量的教学资源成为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网络化教学资源以其丰富性、便捷性、直观性等特点日益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学习者对资源的获取途径很多,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使用较少,内容不够直观,微课、视频资源较少,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笔者以《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为例,重构课程体系,实现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技能,任务实施过程中重视各小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5S操作职业素养。每个任务利用蓝墨云班课、仿真教学软件及微课、微视频等相关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拓展的教学活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资源结合起来,采用六步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化被动为主动学习。

1课程设计方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是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拖动,低压电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普通机床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改造等知识和技能。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原有的章节式学习,将课程内容重组为4个项目,19个任务。利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及蓝墨云班课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任务驱动为主导的项目化教学探索。

2教学案例

2.1资讯阶段。课前老师通过蓝墨云班课任务:陕西机床厂接到一个订单,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作为技术员。现在需要设计一台X62W型铣床,首先需要设计它的主轴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为满足铣床顺铣和逆铣两种工作方式,要求主轴电动机正反转。教师利用云班课学习资料,并针对任务中的难点发起谈论,学生接收任务后,以小组形式查阅资料,并完成任务单中的相关问题:1)如何使电动机正反转?2)利用哪些低压电器实现电路的正反转?3)在控制线路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加入保护环节?

2.2决策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将设计正反转电路分解为正转与反转电路的结合,解决反转电路的问题。学生通过云班课中的资料、书籍、网络等方式,思考如何在控制线路中实现反转,并小组讨论设计电动机反转控制线路。最终根据任务要求确定初步设计方案。

2.3计划阶段。由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提出多种方案及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将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点评,并将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根据讲解内容各小组对其他组方案进行评议,评价每组设计电路的优缺点,各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对方案进行修改,修订后交与教师进行验收,验收成功的小组列出使用设备清单,并绘制电气接线图。

2.4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教师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在后面进行着重讲解,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针对原理图转为实物接线图难理解的问题,学生利用电工技能与实训仿真教学软件,将枯燥难懂的原理图与实物接线一一对应起来,直观了解线路图的符号所对应实物,并根据软件了解元器件的功能及接线方式,实际操作虚拟化,缩短学习时间,解决了原理图到实物接线图难理解的问题,并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小组成员根据设备清单选取低压电器,按照电器接线图完成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连接,接线完成后教师利用微课介绍电气控制线路的检测方法,包括带电检测法和断电检测法,小组成员利用万用表对线路自查,自查完成后方可运行。

2.5检查阶段。针对出现问题的小组,播放正反转故障排查微课,介绍故障排查的方法,学生根据故障排查的方法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调试。

2.6评价总结。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使考核更加全面。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后教师进行评价验收:包括设计文件是否齐全,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结果是否正常。由小组组长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功后小组将运行结果以照片形式上传至云班课,教师根据任务考核标准在雨课堂上给各小组打分,小组成员间通过学生互评标和个人自评表完成互评和自评。在云班课中可以对课前预习、测试;课中讨论答疑、成果提交;课后在线作业等进行考核,按照设计权重统计分数。使学生实时观察自己的成绩及排名,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教师对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任务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课后作业,完成知识拓展,同时下次任务。

3教学反思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完成每项任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施方式;利用小组任务制,分工明确,要求每位同学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提高集体荣誉感;利用微课、动画、仿真软件、云班课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制定详细的评分规则,通过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和自评,使课程考核更全面。但是在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传统上课相比,前期准备工作增多了,要增加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需要准备任务单,测试题、上传资源、微课、微视频等,需要根据任务合理设计各个环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组建课程团队;在上课过程中仍然存在有个别学生在小组内不积极不主动。

参考文献

[1]袁红旗,于英华,张冬杰,etal.数字化地质实习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8,105(1):91-95.

[2]盛群力,郑少艾.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若干新特征[J].浙江大学教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省电化教育馆.

[3]李洪.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使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6-37.

作者:王莹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