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例6篇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模拟训练器;维修训练;设计

引言

随着我军高新装备的不断配发,模拟训练器的研制已经在各个兵种大范围的开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主要局限在对实装操作的模拟训练装置研制上,较少开展维修模拟训练装置的研究,归其原因主要为:经过装备操作训练,操作步骤较好掌握,便于进行操作模拟训练装置研制;但装备维修训练,局限于真实故障的产生和需要维修人员较高的理论水平,不便于实际模拟。“某型装备超短波通信网模拟训练器”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仿真度较高,可广泛用于院校、部队的教学与培训,可开展操作使用模拟训练[1]、通信组网操作训练、分解结合训练、维修模拟训练等科目。

1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包含A站设备及B站设备,两个站体设备完全一致,分别包含主控计算机1台、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1台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1台,可实现两站体之间的操作及维修训练。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A站与B站通信时借助电台模拟装置采用无线方式实现,可进行话音和数据传输。在站体内部,模拟的单体设备通过RS-485总线与主控计算机连接,主控计算机作为RS-485总线主控设备,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作为子设备,主控计算机可以通过RS-485总线实时在线主动查询和设置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和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更加逼近实装操作。通过主控计算机还可以设置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工作状态,采集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工作参数,并与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进行组网通信,用于代替实装进行模拟维修训练。

2系统功能

超短波通信网模拟训练器具有以下功能:(1)单装操作训练:能进行通信控制设备的操作使用训练,操作使用方式、操作界面与实装一致;能通过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超短波电台模拟训练器的各种参数。(2)通信组网训练:能进行超短波通信网组网训练。(3)分解结合训练:能进行单装设备的分解结合训练,其内外部结构与实装一致。(4)故障设置及维修训练:能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人工手动两种方式设置并模拟单装设备各电路板的故障,其故障现象与实装一致;维修训练可以定位至电路板级,对故障电路板进行换件或通过主控计算机清除故障,可排除单装设备故障。

3硬件系统设计

3.1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

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在内、外部结构上与实装相同,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底板提供总线插槽,总线插槽上插接嵌入式MCU、人机操作界面、8块接口板、电源、键盘接口、外设接口等电路板,其中键盘控制板和LCD显示屏位于前面板内侧,与实装结构一致。采用RS485接口通信方式连接到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软件对通信控制设备进行设置,可设置参数和模拟故障,MCU根据主控计算机软件参数设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故障时,MCU通过继电器的断开控制接口板的通断,模拟故障现象,学员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并定位故障位置,及时维修故障,完成故障维修模拟训练,并从中了解整个故障分析思路和故障排除过程,为以后在实装维修中打下牢固基础。

3.2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

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结构图如图3所示,硬件结构包括嵌入式MCU、无线模块、RS485通信接口、话机接口和数据设备接口。其中嵌入式MCU通过RS485通信协议和主控计算机连接,通过数据设备接口和通信控制设备连接,主要接收来自主控计算机软件设置的频段参数和密钥,通过串行接口将数据写入无线模块,对无线模块参数设置完成后,如果通信双方电台频率设置在同一频段内,密钥相同,两部无线电台之间就可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

4软件系统设计

4.1上位机软件

主控计算机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通信组网操作设置、自动故障设置模块。其中系统通信组网操作包含站体身份选择模块、电台参数设置模块、链路监控状态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等;自动故障设置包含故障设置模块、故障恢复模块、考核模块等。

4.2超短波电台模拟装置软件

软件由通信模块、话音通信传输控制模块、通信参数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组成。通信模块负责模拟电台的通信传输,一方面数据通信传输,另一方面进行通信参数的接收,接收到收发两方的通信参数后进行判别,是否为正确的通信参数,如若正确,则进行通信传输,否则不进行通信传输,即使有数据或话音信号进行传输,通信参数控制模块必须给出能够传输或不能传输的决策。话音通信传输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控制话音传输,而数据传输模块则负责数据通信传输。

4.3通信控制设备模拟装置软件

通信控制设备一方面进行通信监听,另一方面监测用户输入进行状态查询和参数设置,移植了VxWorks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多任务调度功能,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并行工作。

5结束语

文章提出并设计的模拟训练器,功能齐全,满足了使用部门对训练器可靠性和逼真度的多方面要求,较好地解决了院校和部队维修保障分队训练装备缺乏及实装训练成本高昂的问题,起到良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军事经济前景。

参考文献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2

本文围绕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目标,结合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对综合实训的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探索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技术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经过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实训,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毕业后很多学生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必要改进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使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模式能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提高实训效果。

1.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目标

机电一体化实训课程是集机械技术、电机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

2.实训课程的内容和模式

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可以选择某一生产流程的模拟控制系统或典型的机电产品为岗位的控制操作技术。在实训过程中以该系统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结合实际操作,将所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融于培训过程。实训时把学生分组,由老师布置实训任务,通过实训指导书让每组同学明白工作要求和规范,随后监控整个实训过程,尽量发挥同学的积极性。实训项目的安排也是由易到难,开始阶段进行供料单元简单的电机控制实现,让同学们熟悉实训要求,接下来进行较为复杂的气动机械手搬运和工件分拣工作站项目。首先结合实际的装置,了解该装置所能完成的任务及工作流程。其次,分析该装置的硬件组成,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硬件的组成元件,各自完成何种功能;再说明本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和应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如拆装、调试、故障诊断等,掌握机电设备的装配、操作;最后,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并做一定的延伸,使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所发展。可以把在东洋电装产学研中,获得的汽车零部件电检设备资料一部分整理成拓展案例,在案例中融入常用西门子、三菱、欧姆龙PLC的编程指令比较及使用,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实训设备

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技能,一定要选择真实的或模拟实际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例如我校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的设备有: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立体仓储系统,小车机器人,专门为机电一体化技能训练而设计,部件全部采用工业标准元件,安装和调试也符合工业规范,为满足实训要求,每个设备配有编程电脑一部和安装工具一套。1)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实训装置由由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接线端子排和各种传感器、计算机等组成。学生通过操作此装置,了解气动机械手的动作,PLC(可编程控制器)对系统的控制,传感器的接线及应用,变频器参数设置及使用。2)立体仓储系统控制器采用西门子PLC,在PLC上增加一个RS-232模块,就能实现PLC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串行通信,是PLC获得货物电子标签的目标地址信息。传感器传回PLC位置信息,PLC控制X、Y、Z轴电机运行,有效、准确地把堆垛送到任意仓位。通过操作此系统,让学生了解RFID技术,立体仓库的运作流程,步进电机的应用。3)小车机器人用单片机实现对小车的控制,通过QTI循线传感器依循地上或台子上的自制轨道获得的信息反馈给两轮小车,使小车沿一定轨迹运行。通过操作,学生能了解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从简单的让小车动起来,到复杂些的让小车以最快速度循迹运行。

4.考核办法

实训总评成绩由平时项目成绩、实操成绩、实训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项目成绩占40%,实操成绩占40%,实训报告成绩占20%。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等。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迎合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踏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芬,陶亦亦,陆春元.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传动;教学改革;创新;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45-01

一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力传动控制》课程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大纲往往强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往往忽略学生将学到的机电控制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中去。反映到教学安排上,教学计划安排的实践环节偏少,而实践教学部分只有6学时,并且是简单地针对课程内容,安排3个观摩性实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一、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

认真研读专业培养计划,分析各门基础课、专业课与“机电传动控制”的关系。该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学期开设,课程的部分内容在相关课程已进行了学习,例如:电机的工作原理在“电工学”里已进行学习,学生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中已学习了PLC的基础知识。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与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重复的内容只做简单介绍,带领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做快速复习,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重点讲解采用PLC对电机的控制的编程技巧,如何运用PLC对复杂工业生产系统的控制等。为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机电传动控制新技术,增加2学时电力控制新技术专题,较为系统地介绍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另外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课堂讲授时把关于机电一体化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

(一)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关键,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电力传动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工程或生活实际,设计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将有关教学内容转化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系列问题。学生在上课时总有“课程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引入日常机电产品实例。例如:在讲授电机的制动特性内容时,关于“电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准确的停在某一楼层”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探讨解决措施。另外,同样电梯运行的例子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中也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到的知识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并且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习掌握知识点,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运用。

(二)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广泛地讨论,教师辅以启发式的分析,增强了互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理论学习和论证的全过程。例如:结合电梯的控制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单片机、PLC、工控机等多种控制方式,使同学们分组分析每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自我纠正各种控制方式分析中的优点与不足,让其自己找出所论证问题的不完善和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更全面。

(三)教师总结讲评

根据布鲁纳的反馈原则,学生必须获得反馈意见,知道效果如何,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自我矫正的能力。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总结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三、实训项目模式设计

《电力传动控制》课程原来的实训性环节较少,学生仅通过简单连线,观测实验现象,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实训教学活动中注重改造传统的实验装置、开发新型开放式实训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职业学校的学生创新实训项目,改革实训模式,实训室全天开放,不受上课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去实训室做实验,保证每名学生都动手做实训,独立完成实训报告。为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创新实践能力锻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与机电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电力传动控制》课程在培养中职生机电系统知识及动手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上所述的教学改革,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实训能力锻炼、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控 PLC 变频器 触摸屏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36-02

触摸屏、PLC和变频器融合实训在我院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及有关技术资料,专门练习的内容,要求和实施办法, 需要在实习任务的总体实施计划下,确定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首先要确定的总任务和劳动分工,再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安装控制线路,从而进行PLC程序设计,触摸屏显示器,变频器的相关参数设置等。具体的培训工具,设备的准备,安装和检测方法,掌握为了安全操作,同时也为问题的分析和选择解决方案,列举了多种实用的主题,为学生的学习进程,制定相应的系统评价,优化对学生的考核细则,能反映出学生实训真实的学习情况。

一、融合实训的目的要求

1.实训的目的。

PLC、触摸屏、变频器的融合实训,是我院在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重点需学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将来进行必要的毕业设计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所以说变频器,触摸屏和PLC综合训练是基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主要生产线中的应用。

2.根据课题任务的系统控制设计,程序设计,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安装的总体方案。

通过学习综合运用技术,变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学生将把多门核心专业课融合起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实训的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PLC控制,触摸屏与变频器的运用基础上,利用系统学习完成下面内容:

1.控制系统设计

①明确控制系统、框图绘制;②变频器,触摸屏和PLC,须选择的对应低压电气元件; ③设计绘制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④设计控制柜的元件布局;⑤编写PLC控制流程及控制程序;⑥设置变频器的控制参数;⑦设计触摸屏的控制组态。

2.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

①在控制柜进行安装及接线;②编写调试流程;③调试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三、实训的工作量

1.图纸部分

①绘电路控制的系统原理图 (需A3或A4图纸一张);②组件机柜方面的布局图(一张A3或A4图纸);③控制流程 (A3或A4图纸一张);④调试流程(A3或A4图纸一张)。

2.任务说明指导

任务描述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培训和指导的叙述性描述,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题目和控制要求;②控制系统的整个方案分析、控制框图;③硬件电路设计说明;④ 触摸屏、PLC、变频器的相关参数配置的设计规范;⑤系统调试说明;⑥总结。

四、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成绩评价

1.考核内容:在学生接受培训的任务,必须先阅读任务内容,为了设计内容和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及时对相关信息收集,然后按照步骤进行,应避免在没有理解就动手。

2.考核方法:在每一个已经完成训练的学生,必须由教师评估。

3.考核评定:学生在完成所有的训练情况后,由学生统一完成一份系统的课题,导师据评估内容评估学习掌握效果。

①控制箱中的多种电器元件的名称、功能、选用;②控制电路的互锁和自锁环节;③PLC与变频器的电路连接原理;④PLC程序的控制流程;⑤变频器控制中,实现其功能关键参数的设置;⑥触摸屏与PLC的通信及变量的连接;⑦控制的软件程序以及硬件电路的匹配情况;⑧系统调试的要点。控制柜的安装及接线情况。

4.评分标准:

实训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层次。各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实训内容完整。按期完成任务。控制系统的思路方案正确可行,论证证据充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完全正确的,安装接线出来的控制柜美观可靠,设计规范整洁有序、质量可靠。能理解的考试和评估内在意义,并完全地、 正确地回答问题。

良好:实训任务按时完成且完整。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尚可,论证较好。硬件电路的设计合理方面,选用元器件恰当。控制柜的安装接线美观可靠。图纸光滑整洁,操作过程规范,绘图质量好。所评估的知识点的每一个部分,有很好地了解,评估时回答问题正确全面。

中等:实训内容项目按时完成。编程及设定的参数等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论证一般。合理的硬件电路设计,选定的组件的正确。控制电气柜的接线安装可靠,整齐美观。说明书图有资料较整洁、质量尚好。考试时,较好地了解每个部分的考试的题目,提示可以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实训的规定内容。设计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可靠的程序选择与硬件控制柜安装接线。规格和表面粗糙度,平均质量一般,有一定的误差,但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主要部分的要求,评价列问题认识不足,只能回答一些主要问题。

不及格:内容培训要求未能完成,有一个以上原则性的程序问题、元件选择错误,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图纸有重大的错误,控制电气线路柜的安装接线不可靠。该评估点时,所列出的主要问题无法通过提示答案来回答。如考试中发现有别人代作,取消参考的资格,并扣团体分。

五、实训的参考题目

1.多泵切换恒压供水系统

现有两台电动机,水泵控制特点如下:

①用转换开关QS实现手动、自动控制的切换。②手动按钮分别控制两台电机运行、停止。 ③自动切换中两个异步变频器控制,变频器控制开始与PLC,一分钟的延迟,当水压力达到时将被限制。当开关操作,和变频器控制的启动速度;压力上升,当压力到最大延迟30秒时,升至水压力到达上限时,电机M1停止;当压力低于下限和马达的额定频率50HZ, 1分钟水压力的下限延迟,换到工频运行的M2和M1,启动变频器调速控制。如此反复使水压恒定。停止时,电机M1和M2两台同时停机。 ④自动控制时,采用触摸屏来实现控制启动和停止,并能直接设置管道压力值。

2.储水器水位控制系统

在锅炉和许多工业设备中,常采用部分供水系统。即是:泵用于泵水,将水被泵入(水塔,水箱)高的位置的储水器,然后供水至低水位的用户。

此时,水位控制原理:水能导电原理,取得信号的:当两根金属棒都入水,它们之间是“接通”的;当在两个金属棒,只有一个在水中,判断为“关”。其中 1 杆用作公共接点,2,3,4 棒用来控制不同水位。

现在控制要求如下:

1)用转换开关QS来实现手动、自动的切换控制。

2)手动按钮分别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控制。

3)自动过程控制中:通过变频调速来减少泵水的速度实现节能的目的。

①使用正常时,水泵以较低转速nL运行,控制在3号棒LL1和4号棒LH的水位。 ②到用水高峰时间,供水水泵运行低nL不足以补充供水,水位将低至第3号棒后LL1 ,还将继续下降。所以,当水位低于 2号LL2,泵转速增加,提高至nH,以保障增加供水量,以防止水位继续下降。③水位上升,至3号棒LL1以上时,经适当延时后,又可将转速恢复,至低速nL运行。 ④当水位上升,到达上限水位LH时,则水泵断电,停止供水。

4)自动控制过程中,可以触摸屏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可直接显示水位、水泵转速。

六、融合实训教学的实践小结

本文所采用的PLC、变频器、触摸屏的融合实训体系,在我院已成功地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从教学效果来看,因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久艳等.《电气时代》.2002年6期.《升、降速控制端的应用电路》;

[2]李曜.《华章》.2012年18期.《基于PLC和触摸屏的变频器固定频率调速设计》

[3]周智敏等.《机械制造》.2009年12期.《供水系统设计与控制》

[4]姜绍辉.《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9期.《PLC校本实训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设备控制技术;项目教学;课程改革

《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如何使教学真正的符合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本文仅就高职《设备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初步探讨。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按教材章节,教师从绪论到最后一章节内容灌输式的讲解,根据内容顺序插入几个实验或实训课时,这种方式最终的结果是:概念、理论内容多,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少,造成学生的专业关键能力提高受限,远离职业工作环境,出现“学无致用”,他们对教师所讲一套套理论难以理解、似听天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生产在一线的、具有实战能力的职业人,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特定的工作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从课程整体设计入手,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备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培养达到以下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选用机床电器;能安装、改进、调试、维护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能设计简单的 PLC 应用控制系统;能对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的的查阅;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各类

工具。

(2)知识目标:熟练阅读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和接线图;掌握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会正确选用PLC型号、分配PLC控制系统I/O设备、编制并调试PLC程序;熟练掌握PLC控制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加深对电气控制设备中机械、液压、气压与电气控制的理解,对电气控制设备故障有分析与解决的

能力。

(3)态度目标: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遵守工作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6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填写、整理、积累技术资料的能力:在完成电路装接、故障排除、程序调试等工作任务之后能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之后能进行工作总结并进行总结发言。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与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本课程组先到机床生产企业现场进行实际生产过程的调研,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能力、素质、知识分析,再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把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应学习项目,所以我们本课程的内容我们进行了重构,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主线,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必需够用为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教学与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据此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为3大模块、6大学习情景,20个工作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模块”分三个学习情景。主要选择“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为本模块的贯穿项目达到教学目标,分解为四个工作任务即:机床电器的选用与维护、基本控制线路分析与绘制、基本控制线路分析与绘制、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检测与排除。再按照从简到难的规律,进行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XA6132卧式万能型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训练。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模块分4个学习情景。主要以“基于PLC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为该模块的贯穿项目,通过PLC控制系统来达到相关要求,为四个工作任务即:确定和选用PLC类型和用户I/O设备、控制系统流程图选择内部元件设计PLC程序、I/O设备的连接动机主电路连接、输入程序PLC并进行调试。按从简到难的规律,再组织其他三个学习情景的教学,进行PLC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调试的能力训练。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

(1)项目分析引导法—从项目入手,分析所要完成的任务,从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始进行引导,学时容易理解,效果较好。

(2)任务驱动法—要实现具体的任务,学时应该怎样一步步地完成任务,促使学时思考问题,制定实施计划;完成一个PLC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调试和设计报告等。

(3)“教、学、做”引导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实训及教师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实训技能,并在实训中掌握理论知识。

(4)互相协作问答法—小组成员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难题进行讨论协商,最后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调试分析讨论法—对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为以后实训打下基础。

4 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考核设计

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在评价标准和方式上,不再以期末笔试形式为主,而是增加技能考核力度,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实行“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

结合本课程教学目标,更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除了期末理论考试之外,平时教学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能力考核的方式,是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的考核评价,不是一味的结果评价。对于本课程,在能力考核中,是否完成工作任务并不是考核的唯一依据。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有合理的分析方法、实施步骤和工具仪表使用能力。总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电气装调维修方法的养成、工作任务完成过程、学习进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在教学改革探索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在专业建设的带动下来进行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项目,课程才有活力和操作性;需要加大实训资源和工学结合基地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少讲理论知识,但要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知识和创新能力。高职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7:7-10

电机控制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维修 电工技术训练 学生技能训练 问题研究

职业中学维修电工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中级工或高级工标准的技能水平,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来实现。技能培训要正常开展,安全生产是必要保障,训练方法得当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将以“维修电工技能”训练为例简单说明学生技能训练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抓好维修电工安全文明生产,时刻为生命系上“安全带”

电工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知识,但由于比一般人更多地接触电气设备,触电机会也增多。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过程中更应该抓好电工安全文明生产,时刻为生命系上“安全带”。

1?郾切实做好触电原因及事故规律分析,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触电原因

①缺乏电气安全知识;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③设备不合格;④维修管理不善;⑤偶然因素。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应当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电气规程,采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2)触电事故规律

①触电事故有明显季节性。一年之中6―9月事故较多。主要原因是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人体电阻降低,易导电;天气炎热,工作人员多不穿工作服和带绝缘护具,触电危险性增大。

②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接触机会多;设备简陋,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群众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③触电事故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设备因陋就简,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④触电事故“因人而异”。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临时工等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这些人多是主要操作者,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另一方面,多数操作者不谨慎,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比较欠缺,等等。

⑤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主要原因是,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⑥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在设备和电源处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

⑦违章作业和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规章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备、操作者素质不高。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且经常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死亡率较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郾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正常进行。

(1)认真学习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电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4)加大“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安全投入,提高电气安全技防水平。

(5)建立“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过程管理。

二、制作“卡片”,强化过程管理

技能训练采用卡片形式,能使“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过程管理有序、务实,目标管理有据可依。为此,我建议电路图的识读训练采用“电路图识读卡片”、电路安装与调试训练采用“工艺卡片”。具体的方法如下。

1?郾制作“电路图识读卡片”,训练学生的识图技能。

(1)制作“电路图识读卡片”,快速识读基本控制环节电路。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快速识图”能力。在训练中学习识图方法、及时对识图方法认真地总结归类,找出比较实用的识图技巧。将电路中常用电器元件、电动机控制基本环节电路制作成“电路图识读卡片”。对照卡片上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安装与调试基本环节电路或对照已经安装好的电路进行识图和检修训练。多看卡片:对基本环节电路进行分类归纳,对同类电路进行类比,比较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优缺点、适用场合等;复述电路中控制特点和各种保护环节。通过“电路图卡片”快速识读基本控制环节电路。

(2)识读整机电路图,训练学生的识图技能。

电路图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掌握识图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识图、画图能力。识图方法如下。

①先识机,后识电。

先识机,了解生产机械的基本结构、运行情况、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后识电,在识机的基础上进而明确对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为分析电路做好前期准备。

②先识主,后识辅。

先识主,从主回路开始识图。看清楚设备由几台电动机拖动,各台电动机的作用,分析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弄清楚用电设备是由什么电气元件控制的,了解主电路中其他元器件的作用,看主电路电源是380V还是220V。后识辅,识读辅助电路时应从主电路入手,根据每台电动机、电磁阀等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它们的控制内容。

③化整为零,识读各局部电路。

逐一找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环节,将控制回路化整为零。教师应将每个局部控制电路都给学生讲解清楚,再指导学生识读与控制电路关系不密切的照明灯和指示灯电路。

④集零为整,统观全局。

分析每个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后,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电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理解电路中每个电气元件的作用。在识图过程中还应统观全部电路,观察局部电路之间的关系,以便对整个电路有清晰的了解。

按照上述识图思路,对照实物反复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为电气控制电路图安装、调试和检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2?郾制作“工艺卡片”,循序渐进地训练“维修电工技能”,有效提高训练效益。

将电气工程电路的安装要求及操作规范等制作成“工艺卡片”,在安装电路时发给学生,督促学生严格按照卡片上的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训练首先是要让学生学会按要求操作:让学生读懂“工艺卡片”,理解卡片上的要求,自觉地按卡片内容反复进行单项技能训练。训练中如发现学生没有按要求操作或工艺达不到卡片上的标准则令其返工,直到达标为止、学生掌握“工艺卡片”上的单项技能后,再进行基本控制环节电路安装训练,即进行单项技能的链接训练。当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控制环节电路安装与调试后,再加大训练强度,规定的时间、规定内容,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最后,进行实战训练,即复杂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的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

1?郾建立良好的“过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过程评价体系”,过程评价从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范、技能熟练程度、作品工艺等方面进行正面引导。对学生训练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和鼓励,甚至于让他们给其他的同学做示范。对于学生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分析点评,给出合理化建议,绝不能加以严厉的批评和指正,否则只会强化学生的错误记忆,不利于错误的更正。只要指导老师深入到训练的队伍中去,及时给出正确有效的评价,纠正学生训练中的不到之处,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促进技能水平的迅速提高。

2?郾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从态度、协作、思维、报告和总结等方面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评价。态度评价有利于学生去反省自己对训练主观认识,以便于学生以后积极参与训练项目活动,主动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协作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与同学沟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调能力;思维评价有利于学生准确分析和排除故障,有条理、清晰地整理出操作要领;报告和总结评价有利于学生全面思考训练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步训练作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是我在指导学生“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的三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