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与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探索

经济法课程与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探索

[摘要]创业法律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的创业法律教育远远无法满足创业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依托该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切实可行。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可从重构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业法律教育;经济法;教学改革

创业法律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新企业的开办”模块中包含了创业法律的相关内容,但创业法律教育内容庞杂且课时非常有限。近年来,有少数高校开始探索针对创业学生开设的创业法律选修课,但离创业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2013年数据表明,在28项知识的核心知识重要度排名中,法律知识居第6位,而被视为创业教育重心的行政与管理知识仅居第14位,在核心知识排名中,法律知识则远远落后于行政与管理知识,居倒数第三位。[1]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会自动形成,需要通过教育得以实现。在当前高校法律通识教育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是高等学校落实党和国家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是培养创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创业大学生树立法律权威,自觉认同法律、信仰法律,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创业行为,[3]在创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国家的法治文明建设。

(二)帮助大学生依法创业,避免创业中的法律风险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创建企业是一个法律行为,运用法律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者必备的创业能力之一。[2]《汤姆森商法教程》开篇即指出,“那些踏入商业世界的人会发现他们要服从数不清的法律和政府规定”,“对于想在商界有所建树的人来说,当今时代对他们需要拥有的基本法律原理和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社会经验,对其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理念,[5]防止市场投机行为,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6]。

(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2.5年,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中国民营企业家欠缺法律意识是企业“短命”不可忽视的内在根源。[5]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一旦形成,即可学会运用“法律人”的理性思维看待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各种内外部关系,学会运用合法手段创造财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自己的创业活动保驾护航,如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既可以维护自己辛勤创造的智力成果,又可以以专利技术抢占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利益。

二、以“经济法”课程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可行性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与创业所需的法律知识具有高度一致性

综观不同版本的经管类经济法教材,课程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包括经济法概论、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等。这与前述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中法律部分的规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7]因此,依托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对其教学内容适当加以改造,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

(二)“经济法”的授课对象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对象都具有广泛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均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高校中经管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一般都开设“经济法”课程,与“经济法学”课程仅面向法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该课程的学生覆盖面、受益面远远大于法学院(系)开设的“经济法学”,更符合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广泛性要求。

(三)“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性与创业活动的实践性高度一致

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与法学院(系)“经济法学”课程相比,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前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依法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事务的能力,更注重应用性,而后者侧重学生对经济法基本理论和现象的分析与理解,更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大学生创业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走出教室和书本,而要实现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其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创业过程,强化实践实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视角下“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索

要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解决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被边缘化和重理论轻实践两个突出的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目标定位,重在塑造创业大学生的法律理念和培育运用法律能力。[8]以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为载体进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可按照创业的不同阶段即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对法律的需求为主线,以“实用够用”为导向[9]、“法商结合”为原则构建内容体系,对全部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经济法”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版块。第一部分为创业法律概述,重点讲解创业与法律、民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纠纷的解决方式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第二部分为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重点讲解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人责任与风险、企业的名称和选址技巧、企业的设立流程和所需法律文件,重点讲解《公司法》修订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个体工商户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国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情况,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创业组织形式,掌握企业设立流程和所需法律文件,并在创业之初进行基本的组织架构设计。第三部分为企业资源获取中的法律。一是企业融资的途径、方式与风险,了解债权的担保方式,理解企业股权融资过程中掌握控制权的重要性和方法。二是房屋获取方式,了解我国的不动产登记管理制度,掌握房屋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违约责任和解除条件等。三是劳动力获取方式与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用好试用期、服务期、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条款等,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第四部分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一是合同法,让学生明白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避免签订无效和可撤销的合同,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债权。二是市场规制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等,引导学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修订情况和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强调互联网时代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三是知识产权法,让学生掌握我国商标和专利的使用与保护制度,了解《商标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修订情况,能够识别专利和商标侵权行为,学会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侵权纠纷。[7]四是财税法,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纳税基本规定,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税制改革,了解《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在企业设立之初进行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第五部分为企业解散终止中的法律,让学生了解破产、解散、清算、企业注销登记的意义和相应的法律后果,掌握企业破产、公司解散的条件、程序,以及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如何保护债权人和企业自身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二)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性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须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必须与学生的创业实践紧密结合。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推行项目或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按照5—6人一组的方式自行组建学习团队,同时也是模拟创业团队,自行选择创业组织形式,起草合伙协议、公司章程、房屋租赁合同、注册所需的法律文件,模拟公司注册流程,起草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等,让学生掌握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和基本的合同纠纷处理方法,学会设计公司章程和合伙协议。[7]二是结合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实施启发式教学。如大学生创业既需要了解法律的一般性规定,还需要了解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特殊性法律法规,此时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查阅拟创办企业所属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让学生在创业之初初步判断项目所属行业的法律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法律法规的修订变化情况,培养从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发掘商机的能力。[10]三是尝试“体验式”教学法。[3]搭建包括创业法律教育模块在内的综合性创业实训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模拟对抗经营创新服务型企业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法律政策掌控力、依法妥善解决纠纷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注重层次性

创业法律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覆盖,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依托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还需要兼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完整性要求。因此,为弥补课堂教学难以体现个性化的不足,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重在对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兴趣或实际创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启发和引导。一是依托“经济法”课程建立创业法律教育专题课程网站,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立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和在线开放课,按照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重新梳理知识点,并加以模块化和可视化,每段小视频3—5分钟,讲透一个知识点,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10]二是提供丰富的线上创业法律拓展资源,[10]包括法律法规检索、案例评析、创业法律实务指引等,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开辟线上咨询留言版块,建立线下创业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依靠校内外专兼职师资队伍和法学专业的优秀学生,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法律咨询、定期开设创客法律讲堂,提供创业企业法律诊所服务和定制化法律顾问服务。依托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面临着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和对教师精通创业实践和法律实务双重要求的挑战,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有待于在创业法律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作者:徐海涛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