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下大学语文教与学实践探析

移动互联下大学语文教与学实践探析

[摘要]当前,移动互联网让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数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可以很快地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但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鉴别、筛选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课堂亟待解决的重点。本文以《沈园二首》教学为例,展示移动互联背景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为大学语文的教与学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信息鉴别筛选;探究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大家只要动一动手指,随时随地就能立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当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适应社会发展,各类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随之而起,各式教学革新不断提出。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无论借助哪个教学平台、利用哪种教学资源、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学的初衷一直未变,即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才是关键。本文以《沈园二首》的教学为例,展示教学过程因受移动互联网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冲撞和思考。

一、移动互联背景下教与学的基础——搜索信息

课前,师生在教学平台上传相关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教师要重点鼓励学生搜集和上传与教师所发资料不同的材料,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对上传资料进行阅读和思考。在《沈园二首》教学中,师生共搜集到了陆游简介、《沈园二首》的写作背景、越剧《陆游与唐婉》的视频、陆唐爱情、赵士程唐婉婚姻、陆游悼亡诗、千古伤心赵士程、《钗头凤》赏析、陆游与秦桧等相关信息,并这些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前阅读了大量的信息后,会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有限的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

二、移动互联背景下教与学的重心——能力培养

1.鉴别、筛选信息,切入主题。信息丰富的今天,同一个事物往往会搜集到很多不同的信息,到底哪条更准确、更合理呢?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鉴别、筛选信息的能力。《沈园二首》的讲授绕不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这是探讨诗歌主题的关键。关于最早记述陆游唐婉爱情故事的资料来源于以下三本书: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刘克庄的《后村诗话》及周密的《齐东野语》,但这三本书的细节出入相当大。另外,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上找到许多关于陆游唐婉爱情的演绎。面对众说纷纭的爱情故事,最易引出的话题就是,“如何来鉴别这些材料的真伪”,对此,教师可让有共识的学生组成团队,自主寻找他们观点的支撑点。通过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陈鹄的生活年代与陆游最接近,他在《耆旧续闻》第十卷写道:“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从这段记载看,他是以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材料的,肯定了《钗头凤》的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和有关人事变迁,因此,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2.大胆质疑,细心分析,合理推论。凄美的爱情故事落下帷幕之后,教师可在作品赏析中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材料品读文本,并让学生思考,对自己疑惑不解或认为不够合情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很快,学生质疑和争议的内容就产生了,其焦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沈园相逢,陆唐二人已分道扬镳约十年,且各自都有家室。在当今如此开放的社会,一个有妇之夫公然对前妻表露思念之情不仅有伤大雅,而且会置双方目前的伴侣于尴尬境地,更何况在陆游生活的时代,理学盛行,伦理纲常、忠孝节义是文人士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陆游这样做是不是不合礼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分别近十年,唐婉生活一切正常,为何沈园的一次偶遇让她最终香消玉殒,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离世?(3)从目前陆游写给唐婉的诗作来看,分别十年,陆游未有思念唐婉的诗作,所有的作品都写于沈园相逢唐婉去世之后,这是为何?只有解决了这些疑问,此诗的讲解才能更加合情合理,深刻透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分析问题并解决自己的疑问,就成为了课堂的重心。从学生搜集的资料来看,来源主要是网络百科和各微博文章,很少有参考文献、学术论文和著作,对此,教师可适时加入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他们的疑问和争议。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讨论结果支持率高的推论为:在封建社会伦理观的支配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因此,陆游休唐婉的这类悲剧会经常发生。尽管陆游当时有千分不愿,万般不舍,但最终还是和唐婉分离了。如果没有沈园的偶遇,也许他们会过着自己的生活。可是,造化弄人,离别十年的陆唐二人竟然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相遇了。此时,陆游正是礼部考试失利、仕途渺茫之时,遇见唐婉可以说是新愁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他在事业爱情双双受挫的窘况中借酒消愁,愤然提笔写下了那首千古传诵的《钗头凤》,并题于沈园的壁上。陆游在沈园赋词并题于壁上,在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和周密的《齐东野语》卷一中都有记载。陆游重游沈园时曾赋诗一首,序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基于这些材料大家认为题诗一事毋庸置疑。但这件事对于陆游来说是否有违礼法没有记载,目前只能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合理推测:陆游沈园赋诗是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去做的。沈园相遇时陆游因得罪权贵仕途受挫,又被迫与挚爱分离,此情此景令他非常伤心,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借着酒劲将他的悲伤宣泄出来,对他来说也许仅是一次酒后的失态,是痛苦心情的自然流露。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从此唐婉再也无法平静地生活了。沈园分别后不久唐婉便香消玉殒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唐婉的死亡呢?关于唐婉的死因当时社会讳莫如深,记载资料也是少之又少,陈鹄在《耆旧续闻》中也是寥寥数语:“未几,怏怏而卒。”因缺乏资料后人无从考证,演化出了很多猜测。通过相关资料分析,最令学生信服的是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和唐婉的《钗头凤》而作出的推论:唐婉最终离开人世是这次相逢所引起的社会风波造成的。首先,由《后村诗话》中“一日通家于沈园,坐间目成而已”和《齐东野语》中“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的记载可以看出,相遇时唐婉和赵士程正在沈园赏景,可见唐赵二人的生活平静而有情趣。其次,古语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陆游把对唐婉的思念公然题于公共场合,这让处在男权社会中的唐婉在新夫家如何立足?赵士程因爱唐婉可以不计较,但在一个大家族中他能管住所有人的嘴吗?左邻右舍、街坊邻居会如何议论?社会舆论会如何评价?从陈鹄《耆旧续闻》中“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来看,这件事的确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最后,唐婉的《钗头凤》不管是她所做或是后人依断句补拟的,都准确地描述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当时的处境:“世情薄,人情恶……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唐婉此时所面临的整个环境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来形容绝对毫不为过。在这样的处境中她有口难言,悲愤忧思,郁结成疾,不久魂归天地。第三个问题难度较大,要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需要深厚的文献学功底。鉴于大学语文公共课的性质,问题的解决仍倾向于用现有的资料进行合理推断。马天祥教授的《生离死别,遗恨绵绵遣悲怀——陆游爱情悼亡诗词系年考释》是最好的资料,文章对陆游的爱情悼亡诗作了严谨考证。据目前的资料来看,从陆游被迫和唐婉分离到沈园相遇的这么多年中,陆游的确没有写过思念唐婉的诗篇。分离后第一篇表达他对唐婉情感的就是《钗头凤》,词作方面还有两首《蝶恋花》,写于南宋孝宗赵昚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沈园相逢大约十几年后,此时陆游已48岁。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陆游63岁到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陆游84岁,这21年中,陆游先后又创作了11首悼亡唐婉的诗作。在前期的分析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陆游是个重情之人,休妻之事尽管非他所愿,但受历史原因他也无能为力,20多岁的他选择了服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发现唐婉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沈园相逢给了他排遣痛苦的机会。可沈园一别,唐婉抑郁而亡,也给陆游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伤痛,无意间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在他的后半生,陆游除了时时会回想起他和唐婉度过的美好岁月,以及失去知音无人说断肠的悔恨之外,心中充满了悔疚和痛苦,“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让他终生想起沈园都是泪流满面。正如叔本华所说:“愿望无法实现的苦痛与悔疚留下的苦痛相比,是不足道的:前者的前景是开放的,不可估量的将来时光,但后者面对的是无法挽回的成了既成事实的过去。”

3.回顾总结,重视能力提升和价值引导。数百年后的今天,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早已被演化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屡屡被搬上舞台和荧幕。在这里,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我们并不想讨论谁对谁错,正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所言:“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但在鉴赏陆游的悼亡诗时,我们必须根据现有资料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事实,既不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又能合情合理地解答学习中遇到疑惑。从而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进行了这一番讨论、思考、探究之后,学生肯定不会把《沈园二首》简单地当作一首爱情诗去赏析,他们能深深地感受和领悟到诗人爱恨交加、悔疚绵绵的复杂情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作品的能力,是移动互联背景下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

三、移动互联背景下教与学新变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为教与学的实践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方式、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新颖的内容、多元开放的评价机制,以及超时空的沟通方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给教与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学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信息鉴别、筛选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已不再是课堂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培养学生鉴别、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碰撞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作者: 文丽萍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