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对分课堂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能够为教师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在商洛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实践,总结了确保对分课堂有效实施的相关经验,以期为其他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对分课堂;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课堂讨论

一、引言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大学英语的课堂普遍存在着气氛沉闷、学生玩手机甚至睡觉等现象。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加之学生从小养成的服从老师的思维习惯,从而导致了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不语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注意力便难以集中,纷纷通过玩手机、说话、睡觉等方式消磨课堂时间。而这一现象也最终导致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欠佳等问题。

二、对分课堂概述

为了解决大学英语课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基于传统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对分课堂”[1]。其具体含义是指将课堂时间分为两半;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时,必须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隔开,使得学生在课堂讲授后有一周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的模式实质上包含了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递进阶段,而这也正是对分课堂的独特与创新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的单向灌输和学生的机械接受,教师的讲授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由教师确定,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理解其讲授的知识内容[2]。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探索和辨证的能力。而对分课堂模式恰恰可以有效弥补上述弊端,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三、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对分课堂的实践。作者和项目组成员在商洛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认真实践了对分课堂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由教师讲授一单元的内容,具体包括课文的内容与主旨、语法、重点词汇、阅读技巧、写作技巧和听力技巧等,然后再为学生布置作业。随后留出一周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作业,独立反思教师讲授的内容,并完成反思报告。在课堂讨论阶段,教师首先组织学生5人一组自由讨论教材内容,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与体会,互相答疑解惑;随后,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围绕学生的作业和反思报告进行点评。在对分课堂的模式下,大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学习都包括三个阶段。其中两个阶段均在课堂中进行,具体为教师对重点难点的讲授阶段、一周后生生之间的分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阶段。课堂外的阶段是学生独立内化和吸收课堂讲授内容,通过完成作业和反思报告以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阶段。该阶段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课堂讲授阶段的教学成果,又为课堂讨论阶段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实施对分课堂一段时间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围绕学生对对分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的评价和反馈进行。例如:问题1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能否满足你的需求?问题2在课堂讲授后进行的课外自主学习阶段,你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内化吸收所学知识?问题3课堂分组讨论能否促进学生互助学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问题4对分课堂模式能否调动你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你的学习效果有没有获得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模式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他们更满意于自己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当然,他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2.对分课堂的思考。通过总结在商洛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对分课堂的经验教训,可以就对分课堂的有效实施得出以下思考:

(1)不能拘泥于绝对的“对分”课堂。根据张学新的对分课堂理念,虽然应该把教师的讲授时间和学生的课堂讨论时间进行对分,但所谓的“对分”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虽然可以控制自己的讲授时间,但要把学生的课堂讨论时间管控到与自己讲授的时间相当却并非易事。此外,针对深奥难懂的课文、语法等教学内容,教师也需要适当增加课堂讲授时间,以保证学生的深入理解,为随后的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奠定坚实基础。同样,如果教学内容是关于阅读、写作、听说等偏实践练习的知识时,教师就应该缩减课堂讲授时间,相应延长学生课堂讨论与练习的时间。总之,教师不能机械地在课堂讲授时间和课堂讨论时间之间坚持绝对的“对分”,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随时进行灵活调整。

(2)必须发挥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在实施对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因此,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讲授的内容;必须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分组讨论;必须及时就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反思报告进行认真反馈;必须就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内化吸收阶段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必须就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便及时调整,保证对分课堂模式的顺利实施。此外,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也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管理和组织经验,从而保证课堂讲授和讨论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意愿。虽然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是也不能在所有的班级中都盲目实施。在实施前,教师必须就班级内的学生群体进行充分调查,了解他们的性格,判断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薄弱,或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分组讨论热情不高、更喜欢独立学习,那么教师就不能强行在该班级进行对分课堂的实践,以免使得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或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4)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其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作业既可以增强三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在训练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通过撰写学习反思报告,学生不仅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讲授完成后布置个人作业、在课堂讨论完成后布置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个人反思、提出疑问,以为随后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小组作业可以帮助组员共同总结学习所得、交流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因此,在对分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作业必不可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从而保证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5)必须实行严格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机制。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模式,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此,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差。为了保证对分课堂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实施严格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体现到期末大学英语的总评成绩中。针对学生在对分课堂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地参与其中、与教师形成紧密配合,从而确保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四、结语

对分课堂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能够为广大教师从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有助于改变长期存在的课堂沉闷现象和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发表观点的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锻炼其英语自学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转变观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5-7.

[3]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作者:廉洁 单位:商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