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年度总结范例

教学年度总结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1

1、教学综合类。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材料。包括教育改革、招生计划、毕业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和办法等。

2、教学管理类。

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竞赛活动、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和考试质结等原始资料。

3、教学研究类。

教学改革方案、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教学方法研究和总结;合格课程、重点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秀课程建设等材料。

4、师资类。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需求、培训、业务考核、教师发展培养规划、职务评聘材料及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等。

二、年级教学档案具有鲜明的教学一线的特点

1、档案的内部性和原始性。

学校教学档案大多是系年级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并为其直接管理和使用,一般不经过文书专业处理部门的收发登记,其中不带文号的资料居多。

2、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由于学校年级的设置、学科划分比较细致,各年级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3、运行的周期性和成套性。

教学档案,不是以自然年度为周期,而是以学期或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周期。如学期或学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招生计划、某一课程的授课计划、学生统计报表等。

4、资料形式呈现多样性。

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化,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教学计划、大纲、学生成绩,还有照片、录音、录像、课件等记录材料。

三、学校档案的具体内容与管理方法

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

学校办公室在每年度结束后,将一年的学校办公文件印刷本、原稿、审阅意见书等,按照档案的归档要求,集中整理立卷移交给综合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完备、整齐、系统,符合规范要求。归档时认真、仔细填写每卷的目录表,以及双方签字的移交清单。将已经处理完毕的各种文件材料,将其中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收集齐全按照文件之间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进行分类、组卷后移交学校相关的档案部门。通过严格的价值鉴定,区分出这些档案的价值,最总根据其价值确定重要程度和保管期限。然后根据相关的的分类方法并根据其重要程度、保存期限分别进行立卷。同时将每一卷档案填好备考表,将卷内的缺点和缺少的内容一一注明。在保管上纸质档案要注意其对环境的要求。首先是其库房温湿度:温度14度至20度;相对湿度应在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之间。其次库房内要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防火、防水、防潮、防霉等“八防”。

2、电子档案管理

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需要归档保存。电子文件的归档,是通过计算机整理好的电子文件和它所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并转存在电子存储载体(如磁盘、光盘)上加以保管。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具有与传统载体档案不同的许多特性。由于电子档案存储载体信息容量很大,档案的软盘、光盘的排架长度与占用空间小,海量存储、传输快,便于检索,无限距离传输等特点,所以它对保管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但电子档案的保管方式比传统载体档案的保管方式要复杂很多,它所具有的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1)电子档案载体寿命仍需实践进一步验证;

(2)电子档案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

(3)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措施比较复杂;

(4)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因此,我国《电子文档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明确指出:“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的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或缩微品一并归档”,这说明现阶段文件的归档仍应以纸质文件为主,两种载体的长期并存和实行“双套制”管理是必然的。

①电子文件收集

《归档文件整理原则》、《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为新的档案载体形式的管理提供了工作目标和依据。电子文件形成后,要保证收集积累过程中的电子文件齐全、准确、完整、有效。注意修改过程中及时更换最新版本。

(1)电子文件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为应该作为档案保存的文件,除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包括相关的支持软件和数据等。

(2)电子文件格式。

单位形成的同一类型的电子文件格式应统一要求。文本文件采用XML、WORD、PDF、RTF、TXT格式,图象文件采用TIFF、JPEG格式,视频或多媒体文件采用MPEG、AVI格式,声音文件采用MP3、WAV格式等等。

②电子文档的规理整合

齐全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收集范围、保管期限、密级,每项都是做好归档工作的前提。归档电子文件按时间、类别区分,以件为单位分项目进行整理脱机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载体上。

四、针对目前中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针对认识不够,加强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在中学校教学中,存在学院教学部门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就连做教学档案的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认识不清楚,同时各教职工对档案工作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由此,出现不能及时的将原始第一手材料移交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手里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首先应成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年级长任组长,由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配置具有专业知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进行全面的业务工作,最后应重视对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增加人员的档案意识。

2、针对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不完善,加强分类构建

大部分中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因此对教学档案实体分类不完善,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按学年度,由年级、班级、教学研究室三级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按电子文件和纸制文件的不同载体分别归档、保管。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2

本课题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想从一个非声乐的角度,结合借鉴管乐的演奏和教学中对呼吸的运用及训练方法对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弄清什么是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如何通过训练能自如的控制呼吸,以及如何运用呼吸,从而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到正确划分乐句,合理运用呼吸,把音乐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实验的方法及手段

(一)问卷调查法调查本校小提琴主修生和选修生对小提琴演奏时呼吸运用的认识程度。(二)观察法课内外观察学生演奏时调整呼吸和运用呼吸的具体情况,并及时记录其变化情况。(三)实验法采用常态编班下实验班前后对比的方法。采用实验班及非实验班对比的方法。

三、实验过程

(一)准实验阶段

1.学习思考,提高认识(1)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管乐演奏与教学中(以小号为例)调整呼吸和运用呼吸的方法;(2)国内外对此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寻找该课题的研究方向及插入点;(4)探讨如何具备调整呼吸的能力;如何能在演奏中运用呼吸。2.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肇庆学院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学生有主修和选修两种,学生程度也各不相同,对各种程度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成果的检验,会是实验中的一个难点。

但做好这个实验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其作为该实验的依据。鉴于以上认识,我们针对实验内容,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学院目前29名小提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统计分析的调查结果中,我们验证了课题实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例如在调查中发现有66%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小提琴演奏中还要运用呼吸,只有34%的学生知道演奏中应该运用呼吸,10%的学生在演奏时关注过呼吸。但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怎样能使自己具备调整呼吸的能力,以及在演奏中自如运用呼吸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阶段

1.全面测试,了解学生为了全面了解现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生演奏时运用的呼吸能力,在实验前期,我们将学生分为选修实验班,对照班;主修实验班,对照班。并且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实际演奏作了录像。2.更新教学,有机地渗透“呼吸”教学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环节,我们更新教学法,增添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呼吸练习在小提琴基本功训练及作品演奏中。(1)呼吸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控制呼吸的能力姿势本身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静止状态。但实际绝非如此。它不仅是一个相互作用力不断平衡的结果,同时还包含我们心脏的律动和呼吸的节奏。生命离不开呼吸,它在任何活动和任何音乐艺术中是首要的,当我们练习的时候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呼吸应当是平稳毫不费力的,即使在小提琴演奏的最复杂动作过程中也应该安静地进行呼吸。要想如此,一定的训练和高度的协调是必要的。我们将从下列的课中学习调整呼吸。练习一:培养演奏时均匀吸气和呼气的能力良好的呼吸要求具有均匀吸气和呼气的能力,即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是同样的。但小提琴演奏中,换弓,换指,换把等等各种技术在调整肌肉状态的同时很容易影响到演奏者的呼吸,应该将均匀呼吸训练融入到小提琴各项基本功训练中。练:仔细自然地保留呼吸的能力在训练呼吸时,每次呼吸的周期应尽可能地长。一些印第安人已经使呼吸达到每次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达4分钟,而且一些采集珍珠的潜水人员也能设法屏住呼吸至少这样长的时间,但在小提琴演奏中我们并不追求这样的呼吸。在小提琴演奏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呼吸,绝不要屏住我们的呼吸,在基本功训练中要仔细自然地保留呼吸。最好的初步练概是腿盘坐在地上,双手(掌心向上)放在膝盖上,脊柱伸直,脖子和双肩放松,挺胸拔背来开始呼吸。

用表的秒针来帮助计算每次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在不断呼吸的情况下,努力去延长每次呼吸的长度。练习三:最大限度地增强呼吸控制能力一种极大地增强肺活量控制的进一步练习是把右手放在鼻子的上面,用拇指的指尖堵住右鼻孔,用无名指的指尖或指甲堵住左鼻孔。放开一点左鼻孔,只让非常稀薄的空气进入即可。1.用左鼻孔吸气;2.当用食指堵住左鼻孔时,稍微地放开一点拇指,用右鼻孔彻底呼气;3.用右鼻孔吸气;4.用左鼻孔呼气。这种练习的技能可以用每一次吸气和呼气长度来检验,用空气通过的狭窄程度来检验,用空气通过的无声程度来检验。如果你能用45秒钟吸气和45秒钟呼气,并连续做10次的话,你就具备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力。(2)基本功训练———在各项小提琴技巧中运用呼吸的具体方法练习一:空弦运弓时的呼吸(上下弓)练:抬落指时的呼吸(抬指落指)练习三:换把时的呼吸(手肘的运动)练习四:揉弦时的呼吸(手肘带动手指)(3)呼吸运用训练———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①根据乐句的划分来安排呼吸[3](p79)②根据连线标记来安排呼吸③根据乐曲情感表达的需求来安排呼吸[4](p60)

四、实验的结果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提琴教学周期长,学生演奏能力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将呼吸基本功训练在选修实验班进行,而呼吸运用训练在主修实验班进行。我们将2012-2013第一学年度实验班学年前后演奏录像作对比,实验后呼吸调整能力,演奏状态和演奏能力明显提高;另外,我们将与2012-2013第一学年度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演奏录像进行对比,实验班学生在演奏时能很好地控制调整呼吸,演奏能力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班。

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选修实验班1.选修实验班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小提琴基本演奏技能,并且对于同一项技能,实验班的学生掌握程度好很多。具体数据请见下表:2.选修实验班的学生在考试演奏时能通过呼吸的调整,有效避免了由于紧张而引起的弓抖等影响演奏效果的现象。(二)主修实验班主修实验班的学生在演奏高难技巧时更轻松,演奏作品分句更清晰,演奏更具表现力。

五、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对于演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呼吸”运用的异同。(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对于演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中“呼吸”运用的异同。

六、实验结论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3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4

我们探索并实践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利用各项实验的平时成绩对课程的总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一来,学生每参加一次实验即相当参加了一次实验考试,所获得的实验总成绩中偶然因素较小,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亦能够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学习的机会。

2、具体实施办法

(1)平时实验成绩记录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需要准确记录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所以我们制定了“平时实验成绩记录表”。该表格由物理实验预约系统自动生成,主要记载学生的实验出席、预约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及仪器的使用情况等。该表格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实验的全过程,是学生平时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据完成实验的独立性、完成时间、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操作过程的具体表现等指标确定采分点,根据本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确定具体分值。

(2)单项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评定方式在我们这一套物理实验课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实验总成绩由各单项实验成绩构成。每个学生每学年度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完成每项实验获得一项成绩,最后将每项实验成绩累计并折合为百分制,便可确定学生的总成绩。为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单项实验成绩,我们又将每单项实验成绩分为“过程成绩”和“目标成绩”。“过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和实验操作情况,其中预习情况占单项成绩的20%,此项指标不仅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的撰写情况,还要针对每项实验设置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预习情况,该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操作情况占单项实验成绩的60%,该过程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关键环节,由于每项实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本套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中针对不同实验我们给出相应的完成时间限定。例如“液体粘度系数测定”实验,要求1.0~2.1小时完成此项实验,超出2.1小时即要根据超出时间的长短扣掉相应的分数,对于个别提前完成实验的同学可以利用余下的时间再做一些与当次课实验仪器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鼓励,为因材施教提供广阔的空间。“目标成绩”是指实验完成情况的量化指标,学生完成实验后要撰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该过程占单项实验成绩的20%,即学生的实验测量结果并不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除要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思考题的解答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当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或建议,对于思维新颖的或意见被采纳的我们给予相应的加分鼓励,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结束语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数学;知识要素;课程考核

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曾出台过多部关于教学规范、教学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最近一个是2015年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1]。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层次差距很大,用一种尺度衡量所有的高校是不现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把过多的时间用于晦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影响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4],改革涉及到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选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大学数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方面希望减少对一些较为困难、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入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际例子,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还没有形成一般性共识。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型本科二表A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大学数学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特点及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生源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农林二表本科院校,学校47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800-4000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每届学生中对3800余人开设相应的数学课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源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60%—70%的黑龙江省考生和其他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考生。黑龙江农垦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在其他各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30分以上,二表A类考生占据了录取学生的绝大多数,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二表A类学生的一般特点。整体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生的生源处于二表A类中间层次。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学生中学时期的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在2017年6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与大庆市高中教师进行对接,聘请几位多数学生考入二表A类本科的班主任老师,通过他们的介绍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班级管理的情况、大学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情况,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前期基础。根据对接交流结果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层次的学生比较普遍的特点为:多数主观上有“想学习”的心理动机,有积极向上的进步心态,但意志品质整体不强,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中学时代在家长的陪伴、管理下度过,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中学阶段没有树立起合适的发展目标,在大学阶段对为什么学习仍然不很清楚,导致大学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投入时间不足。这些学生考前突击学习的比较多,不全面理解掌握知识而靠死记硬背过关的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上述特点相对应,在数学学习方面,虽然许多知识点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了,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应用时当然也是生搬硬套。从数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大学数学课程的信息量远远高出中学数学课程同样时间内所学习的课程,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时间反复演练,而大学数学教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每堂课涵盖的内容都比较丰富,跨越性也较大,由于前后逻辑关系和系统性强,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自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历进行必要的复习及强化练习。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直进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学校教学计划的历次修订过程中,都一直致力于使数学教学内容适合于全校各级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从2003年起,学校搬迁至大庆以后,学校开始逐年进行面向专业的“分类教学”和面向学生的“分层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改革成果。这些方面的探索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对守住高等教育质量阵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历来都是高等教育教学中难度很大的课程,相对知识较为抽象,理解也较为困难,考试后试卷分数普遍偏低,不及格率较高。近年来,学生在考试前照作业本、复习题背题等不良现象有所增加,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严重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学校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拿出新举措。

二、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限度。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原理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二表A类学生比较普遍的学生特点以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年来,为适应学校扩招的需要,学校数学基础课程一直进行分层次教学,每门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三个层次,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别进行教学。分层次教学对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维持教育质量、坚持办学方向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但是这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选择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想在整体分层次的基础上,借助挂牌授课模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2017年上半年在全校实施了“分层次+挂牌”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将学生根据学科类别分为三类,在每类内部分成三个教学层次、6-8个教学班,三类间的授课教师水平和情况基本类似,差别不大。然后,学生在自己的大类别之内,根据以往对老师的了解和下发的教师简介,参考自己的前期数学成绩,上网选择学习的授课班级。开课后前两周,学生可以按所选择的班级上课,也可以到不同的班级听课,进一步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层次和授课教师的班级。两周过后,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再变化,教师再统计学生的准确信息,按进度上课。实践表明,在分层次的同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依照工程类、管理类、农科类三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最新教学大纲,结合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由各课程负责人组织,详细归纳出学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然后,针对各门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细化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方法,形成更加细致的知识要素,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素的问题类型、考核方式。比如分部积分法这一知识点,有依据的原理、分部积分公式、多种分部积分类型等知识要素。这些知识点下的多个知识要素既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出题的基本要素。之后,在学校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下,设计出三至四套教学内容体系,每套教学内容体系涵盖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但是对于平行的知识要素应各有侧重,对应的考试试题也应同等侧重。每学期,由各课程组选择一套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集体备课,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所侧重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每学期第一次课就明确告诉学生,在期末考试时,要重点围绕所侧重的知识要素出题,但是绝不出做过的练习题、作业题、复习题,促使学生必须学懂学会侧重的知识要素以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由于设计了三至四套知识要素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不同的学年度,知识要素侧重不同,考试试题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借鉴上届学生的经验取巧过关。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课程组老师在教学大纲知识点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炼出一部分主干内容供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开学后第一次课即提醒学生,期末考试试卷没有任何作业题、复习题。教学中按所制定的方案严格执行,最后全校整体的不及格率只有14%,裸卷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前一教学年度,说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

(三)过程考核的改革

基于学生特点,增加平时成绩考核比例,强化过程考核,并将相关内容制成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在教学中执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分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和期中测试四部分,每一部分成绩的评定均有明确的要求,并根据课程学时多少有所区别。教学进行中建立与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联系的机制,如果学生有多次旷课、违纪等现象出现,及时向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反馈,从多方面督促学生安心学习。

(四)考试后的总结分析

以往在考试结束后,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试卷分析,但只对自己的教学班级分析完即可,许多信息提炼不出来。从2017年开始,我们对每门课程都抽取20%的试卷,由各授课教师将试卷上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录入计算机,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汇总各班级、各学院的得分情况,然后对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教学中的知识要素,分析试卷的出题情况、知识点的覆盖率、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而对比分析同一专业各班级、同一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院间的分数差异情况,从整体上做出教学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的意见。实践表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中,针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平时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等环节进行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2]杨鑫波.提高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152-154.

[3]陈绍东.通识教育背景下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8-9.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6

一、生源变化情况

学年度我镇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8354、7588、7139、6885、7239、7317、7250人,生源数开始平稳反弹,加上镇是区政府所在地,台泥等企业增加,城区人口不断增加,估计学生人数将逐渐增加。

二、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措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政府牵头,制订方案,明确对象,做好宣传。

年成立以镇政府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为组长的工作组,根据《-年管理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精神,制订《镇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召开部分相关校长会议,摸清布局不合理的校点,共14个校点,再考虑这些校点的学生人数(不足50人)、路程情况(不超过2.5公里)、校舍情况及村民的思想状况,结合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撤并。认真做好撤并准备工作,分别召开有关村委干部会议,明确撤并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继而召开队长、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宣传校点撤并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使村民对校点撤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撤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群众基础。

(二)如期进行,撤并较顺利。

由于我们较为综合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工作思路清楚,每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因此撤并工作较为顺利。年首批撤并的9个校点全部如期完成。年第二批、年第三批计划撤并的3个校点,有2个校点按期完成,原计划年撤并的六务分校提前在年完成撤并,小学大罗分校于2003年撤并也提前2年完成。在原计划撤并的校点中,只有小学的分校,原计划并入分校,由于生源过于分散、路程较远、村民意见不统一等种种原因,而耽搁未按计划完成撤并。年第四批完成了分校,以及小学分校。至年,我镇12所小学先后撤并了18个校点,超出原计划的2个。后来又相继撤并了周村小学的杨志、回龙2个分校。目前,由原来的38个校点,先后撤并了20个校点,保留下现在的18个校点,其中校本部12个,分校6个。

通过调整学校布局,精简教学点数量,优化了布局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教师编制紧张而无人可用的窘境,有利于提高我镇的教学质量。

三、当前义务教育布局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经过了布局的调整,校点减少,办学规模有所扩大,有不少学生家离学校远了,特别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学不是很方便,安全上也有一点的隐患,加上有25%的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学习、安全和精神上缺乏有效的家长管教和关爱。因此,办寄宿制农村学校势在必行,需要政府在加大寄宿制学校在住房、食堂、人员等方面的投入。

2、农村小学教师的编制过低,与城区学校的编比有较大的差距(城区学校有些学校超出应得编制的30%),农村小学由于校点多而散,教师承担的科目多、课时多负担普遍过重的客观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在教师编制上要对农村小学有所倾斜。加大实现城乡学校平等的行政举措,加快城乡缩小差距。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7

关键词:化学实验;问题;优化对策;教学质量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来说,目前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一线的教学中还存在若干的问题。例如,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否则将会阻碍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发展。

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来说,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势必会严重阻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发展。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每学年度都举行统考,各个学校相互比对,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层施压,最后教师要晋级晋职也要拿成绩说话,自然而然,成绩仍然成为目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临近期末考试,各学校各教研组,层层施压,想尽一切办法,大搞题海战术,定做复习提纲,让学生走上“背多分”之路。在新授课上,教师首先完成的教学设计就是知识点的落实和作业设计,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提升学生成绩服务的,素质教育被严重边缘化,这与化学实验课程改版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的不是读书记忆的机械,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和拥有是非观念的现代公民。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是当前教育的问题之一。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部分,起引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学”不学跟兴趣的浓厚度有直接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教师的“教”有关联性。为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技能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这个行业圈子比较窄,工作之后很多的教师没有及时的开展“继续学习”。通过自学来提升教师的素养在一般教师身上很难完成,那么在职培训就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一些学校每周都会召开教研组会议,也会有公开课交流,但是起到的效果不太明显。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毕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一些老教师和没教授过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师也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建议,这也使得课程教学的质量不高。

二、新形势下优化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教师可以透过文献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促进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教材教法研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作为教师要强化教材教法研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从个人、教研组到学校都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学教法,实现资源共享,针对存在的教学困惑,通过集体的力量给与解决。化学实验课程是我国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需要。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唯分数是从”的理念,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强化动手能力和德育教育。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评价学生上也要做到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品质发展,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观念,提升学生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化学实验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相关知识,而是在课堂上,开展道德教育,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观念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上也要适当的扩充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化学实验课程针对的是全国或者全省的学情,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授课,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在评价学生上,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要强化校际合作,学科融合,加快校本研修。

(三)做好相关培训,强化资源研发和共享

针对化学课程来说,做好相关的培训就必不可少了。从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等,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专家培训、教师经验交流、赛课等形式。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强化理论培训,突出实践交流。让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是教学理念新、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现身说法。强化与省教科所的联系,发挥州、市教科所的作用,举办相关的培训活动。另外,各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各扫门前雪”,校际之间基本上很少有往来和联系,这是不利于化学实验课程长远发展的。强化资源研发和共享是短时间内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其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编写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和手册,给一线的教师答疑解惑,强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使已建立的教师微信群和QQ群发挥它们的作用,让这些交流的平台成为促进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加油站。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都要有担当的勇气,创新的意识和奉献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学会总结和反思,自觉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我们相信,化学实验课程一定会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发展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徐静.初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教学年度总结范文8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效性;农村学校;教师比武;教师专业成长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作者作为一名学校师训管理者,现从一次“教师比武”说起,从比武主题、比武过程、比武跟进三方面梳理比武实例,总结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一、比武主题:基于教师立场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然而,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的最大障碍是开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把握语用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基本功大赛。之前,学校曾选派教师在市“向读学写”专题教研活动中,上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观摩课,备课组齐心协力,设计、展现了一堂特点鲜明的经典课例。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这份导学单帮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把握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读写”迁移,扶持学生延续探究“好书推荐”这一特殊应用文体。基于这一校本基础,组织者将基本功比武主题确定为“‘向读学写’导学单设计大赛”。

二、比武过程:基于培育立场

本次基本功比武执行这样的流程:1)执教老师向全体语文教师分享市教研课心得“用好‘导学单’,促‘向读学写’”;2)以三、六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课作为课例,中、高年级组分别进行集体备课;3)公布比武主题,中、高年级组闭卷式现场设计课文导学单;4)备课组长、教师代表开展交互式评价;5)教师们投票选出优秀设计,评选出具体奖项,并在校园群分享。比武的目的是借助活动凝心聚力,依托竞赛促进教师发展。在本次比武活动中,市教研课中执教老师的主题发言为全体语文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打开了思路,得到了发展;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首轮遴选,起到了促进学习、思辨的作用;全体教师进行点赞和点评的二轮评选,起到了用榜样推动学习的作用……这不仅是一次比武,更是导学理念下“向读学写”的一次专题培训。

三、比武跟进:基于发展立场

比武结束后,行政组对获奖者代表、评委代表和普通教师进行访谈,大家普遍认为本次比赛收获非常大。同时,行政组指定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位备课组长分析借助导学单展开课堂教学的效果,然后对优秀设计进行完善后再分享、再提升。

四、分析反思:基于校本立场

(1)构建相对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认识水平。(2)准确把脉,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一项培训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目标是否明确及其实现效果如何。培训者要在观察、调查、谈话等调研基础上分析教师的实际需求,把教师需求和时代需求、课程需求相结合,准确把脉,确定清晰的目标。培训目标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培训才会高效。(3)精选内容,关注过程,创新培训模式。这种自我导向学习方式决定了培训必须满足教师共性和个性需求,并不断创新形式,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在具体培训中,要合理构建培训模式,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扩大教师参与面,引导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参与,保障参与效率。比如,为帮助教师解决“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问题,培训者可选定以下内容:开展“何为语用,语用为何,如何发展语用”等理论学习,开展“各年级段‘向读学写’的实践研究转换‘认知视角’,开创作文教学新路径”等模块化课例研究。(4)加强管理,后续跟进,建立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重培训,轻管理”严重影响着培训实效,对此,培训者可实施过程性管理。后续跟进管理策略有:1)建立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对参培教师建立信息资源库,依靠文字、图片、声像、实物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竞赛、教学情况、学年度考核进行科学分析。这种动态管理,能及时反映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真正建立起灵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网络,以确保教师培训管理信息渠道畅通,并为今后的跟踪培养创造条件。2)创建交流平台,共享学习成果。利用教师博客,通过建立联谊会、论坛等形式,加强培训后教师的横向交流,使教师的自修、反思、交流上升为理论,成为共享资源。3)及时反馈效果,加强跟进管理。培训结束后,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座谈会、不记名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项培训方案提供依据。4)实时跟踪评价,推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要发挥已培训教师的作用,让他们把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传递给其他教师,同时,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是一次极为有效的校本研修,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此次培训基于校本立场,从主题选定到竞赛过程到后续跟进,都扎根于校本实际,所以大大提高了师训实效。当然,提高培训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突出区域特色等,也有利于增强师训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浩.语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