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范例

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范文1

关键词:教案;词汇教学;案例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基本表现形式,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大多来源于真实课堂教学和模拟课堂教学,而教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因此,教案的分析可以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完善。本文选取初级综合课词汇部分教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教案找出不足并提出建议。

1教案的构成要素

关于教案应当包含的要素,赵金铭先生认为,语言教学教案应当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辅助工具、准备、课下语言实践、作业及检查。杨惠元先生则认为教案应该包含的内容: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时间;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案是为教学做准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本文所选的教案主要是词汇部分,词汇部分应当包含的主要环节是旧词复习,新词学习、练习。因此,词汇教案的分析也是以三个环节为基础进行解析。

2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对比分析

2.1案例展示

本节所选的课文是《速成汉语基础教程》综合课本第三册第二课的《我特别喜欢夏天》,所展示的教案部分为词汇教案第一课时生词讲解内容,案例一是北京语言大学郑家平老师设计的教案,案例二是成吉思汗伊赫扎萨克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常丽言设计的教案。教案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详细教案一般是事无巨细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简要教案是把课堂教学活动提纲挈领地写出来。案例一与案例二相比,案例一偏详细教案,案例二偏简要教案。案例一与案例二的词汇教案都涉及图片法,都对所学生词有相应的练习。案例一教案整体比较完整、详尽。生词的扩展、操练比较得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多样,如提问释义法等。在编写教案上,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案例二的优点是善于把有关联性的词语衔接起来,词语串讲连贯性比较好。缺点是过于简洁,生词的讲解过于依赖图片展示法,教学方法单一。案例二教案还没有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因此没有反馈,无法得知教学效果如何。

2.2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词汇朗读训练不充分。词汇学习过程中,生词的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生词前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对生词的发音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之后对生词的学习;学习生词后的朗读是为了学生把字形和语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生词发音和生词的记忆。案例一:学习生词前设计的环节是读生词,学习生词后设计的环节是通过学生齐读或个别朗读检查学生认读及发音情况;通过图片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情况。案例一的词汇朗读训练包含学生词前和学生词后两个部分,词汇朗读训练完整,有利于学生对生词的学习。在学习生词后的复结生词阶段,运用了图片和朗读的方法,朗读检查学生生词的发音和字形与语音的联系,图片则检查学生对生词词义的理解。案例二:学习生词前设计的环节是教师听写生词;教师领读课本生词,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学习生词后的设计的环节是给学生1分钟时间自己快速复习刚讲过的重点词语。案例二的词汇朗读训练只有学习生词前的生词朗读,缺少学习生词后的生词朗读环节,该教案词汇朗读训练不够充分,缺少学习生词后的语音复习,教师缺少学生对生词学习情况的反馈。问题二:词汇复现率不高,操练不够。案例一:设计的练习环节是一(目标和要求:看图,用主谓谓语句形式表达图片内容)如:他脸色不太好。二(目标及要求:教师根据图片提问,引导学生用主谓谓语句回答问题,并复习本课生词。)【目标句型】(问:他脸色怎么样?)他脸色不太好。案例二:设计的练习环节是用给出的词组造句,要求组成主谓谓语句。案例一的练习主要是语法操练,但语法操练中包含了生词的复现。语法操练中包含了之前学过的生词,加深学生对生词的理解。案例二的练习中没有包含这节课所学的生词,词汇复现率很低,操练不够。

3词汇教学教案编写建议

前文对初级综合课词汇部分教案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3.1重视词汇复现率

重视词汇复现率的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在词汇教案设计上,每节课都要增加复习词汇的阶段,每节课的生词尽可能要贯穿整个教案,应用性生词要设计应用性的练习,可用当课生词回答问题,或用当课生词填空。

3.2重视词汇的朗读和练习环节

重视词汇的朗读和练习环节的目的在于强化、巩固词汇发音和正确的运用。在词汇教案设计上,词汇朗读的方式多分为老师读、领读、齐读、个人读。老师读一般是教师读,学生不跟读,重在听词汇的发音;领读一般是由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一方式重在学生模仿发音;齐读是学生一起读,考察集体对词汇的认读;个人读是学生单独读,检查每个学生词汇的发音并单独纠音。

4结语

通过对两个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案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以下问题:第一,过分依赖母语语法翻译法,忽视汉语本身的解释;第二,词汇复现率不高。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两点建议:第一,重视词汇复现率;第二,重视词汇的朗读和练习环节。通过对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案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控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有利于其对汉语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汉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360-365.

[2]陈宏,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6:1-7.

[3]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65-68.

[4]张和生,马燕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示范教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5]崔希亮.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1-7.

[6]张媛媛.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4.

教学教案范文2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实践与思考

1引言

传统教学理念基本上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导,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并在反复训练中获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20世纪中叶,建构主义认识理论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建构主义认识理论认为,学生才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参与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也包括教案的选择与制定。将传统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将其命名为学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案教学法的雏形。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深度开发后创编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学业检测等模块构成。当然,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由于学习内容差异较大,其学案构成模块不尽相同。高等数学对很多理工科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甚至有些学校的文科类也开设了高等数学(一般称为文科数学)选修课程。在很多大一学生的认识和记忆里,高等数学难学、难懂、难理解似乎成了一种共识,笔者多年来曾浏览过十数所大学的贴吧,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高等数学是如何的深奥难学,常流露诸多调侃与无奈。诚然,高等数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深思和反思的主题。

2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分两个学期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微积分和多元微积分两大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基础知识差距较大,很多人在以前养成的习惯于依靠老师仔细讲解并且不断反复练习、改正、再练习的学习依赖性还比较根深蒂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欠缺;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常见,常常以理论学习为主,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为什么这样学等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答;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课时安排一般在一学期60学时左右,要想增加课时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是不切实际的。课时较少、训练不够与学生潜意识中的需要和依靠存在较大差距,这个矛盾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3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张奠宙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教学改革,在关注数学内容的前提下,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国内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学案教学法首先在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研究相对较多。在大学阶段特别是数学教学的学案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研究都相对较少,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大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无疑是最迫切的,也是最现实的,学案教学法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为了更好地还原和展示高等数学的认识过程,一个好的学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是可行的。著名哲学家兰德曼(MichaelLandmann)认为,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自己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认识理论以及哲学人类学认为,教育教学必须以人的身心结构为原初背景,以人的认知需求为逻辑起点,而教育心理学则表明,唯有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于特定任务方面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与所处的真实状态,才是一切学习活动的真正起点。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再现极限思想、微积分理论认知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学案教学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4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学案教学法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案教学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很多讨论学案教学法之优劣的文章都认为,要教师提高编写学案的质量,要把教案编写转换为学案编写。笔者以为,学案教学设计特别是高等教育学案教学设计不能全部由老师来制定,而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体现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也就是学案应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自行完成,相信学生具有这中能力。否则又将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应该是学案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提高学案的质量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将问题交给学生,完全由他们自己编写,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当然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使用问题导向和问题驱动的策略,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过程性结论和方法,并将其总结和推广,重现知识学习的过程。以极限的概念教学设计为例来简要说明学案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极限是高等数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贯穿整个高等数学学习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是提出函数的导数、微分以及定积分等概念和方法的自然选择,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重要工具。对于一个这么重要的问题,编写学案自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一,编写。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组问题,(1)九章算术题曰:三尺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随着天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情况?(2)怎样计算平均速度,以某一个时间点为中心,将时间区间逐渐缩小,会出现什么情况?(3)怎样求一条曲线的割线方程?以某一个点为起点,将长度区间逐渐缩小,会出现什么情况?(5)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有没有某种稳定的变化趋势?(4)这个办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完全开放式的,每个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特点去寻找一个路程函数或者一条曲线,并进行相应身体力行的计算和分析,必要时可以借助计算机工具。第二,实施。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进行实际演练,撰写分析报告,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性评价。第三,预期效果。学生从实际中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无限趋近某个常数的这个极限的直观概念。第四,编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第二组问题,(1)自变量无限趋近某个值的方式有哪些?(2)尝试用语言表达极限的概念,(3)怎么样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极限过程?(4)有一种极限其实就是描述变化率的极限,它有什么特点和要求?怎么样给他命名?(对学生来说,有时候命名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再认知)第五,实施。在问题的基础上重复上一步中的自主分析、实际演练、撰写分析报告、进行交流性评价等过程。第六,预期效果。自然引出左右极限的概念,得出极限存在等价于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这个定理,形成极限应该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讨论。隐含提出导数的概念就是一种极限,自然得出左导数右导数,导数的计算也应该从两个方向进行讨论这种基本思想,并且为以后偏导数的学习和理解埋下伏笔。在学案编写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工具,过于强调手工计算在某种意义上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和逆反心理,也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合理使用网络工具以及MATLAB等数学软件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由于学案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以及问题导向下自主编写的并组织实施的,并不断进行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总结、问题推广、交流性评价等诸多环节和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相关概念的形成以及内化过程比较符合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将相关概念进行了有有机关联,有助于使知识条理化、整体化、系统化,降低了知识的盲目性以及学习难度,减少了知识学习过程的无效劳动。

5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案编制要注意不能视点错位。若仅仅从教师视点出发,以教研组或者教师个人编制并提交审核的编制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本质上仍旧没有实现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认识理论研究表明,唯有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唯有基于学生视点的教学才是合规律的教学,唯有基于学生视点的学案才是真正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案。学案的编写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不是教师的主导。教师应该参与学案的编写工作,以教研室为依托,开展学案编制研究工作,集思广益,关注群体智慧,并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案制定工作,还要强调教案和学案的公开透明、互相匹配。在学案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的优点,学案教学才能不落于形式而是落到实处,学案教学法的优点才能得到体现。要避免学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习题集”或者解题技巧的训练。一些学案仍然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以习题为主要呈现方式,尽管围绕教材介绍了探索背景知识、注重设计深入理解教材,尽管对问题做了一定的拓展和迁移以便于学生解决教材中的问题,也仍然不能说就是一个成功的学案设计。因为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学案导学的本质都是指向学生的,是始于学生、基于学生、结于学生的,其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教师将关注的重点从课标与教材转向学生,着眼于实际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获致与人格的养成,否则将与学案的本质背道相驰。

参考文献

[1]张玲,刘静.行为目标理论下学案和讲授两种教学方式的评价[J].课程与教学,2015(10).

[2]兰德曼.米夏埃尔.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教学教案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学专业;教学设计

教育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校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1]。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教育学的教学实践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教师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前提,组织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教学中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2]。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真实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点,表现为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虚构的,也不是编撰的,不能带着主观情感去评价和分析;案例教学的特点还体现为必须要依据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案例教学具有一致性,体现在通过教学案例创设的具体情境,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育学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案例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在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同时,重视引入案例分析所能发挥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教学运用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结合主次重点、原因分析等方面,充分结合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二)案例教学设计

在课堂讲解前,做好教学案例的筛选工作是确保课堂效果的基础与前提。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任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案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案的编写、所需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分组讨论、课堂设计等,明确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在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结合理论知识,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充分理解案例教学的理论、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案例法教学,实现教学课堂模式的改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三)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案例讲解与分析。教师需要考虑案例的桥梁作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代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理解生涩深奥的理论知识,使知识更加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时,可以通过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经典实例进行讲解,把马列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与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联系起来进行阐述说明,利用新闻舆论对知识点加以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技巧与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通过案例说明,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第二,学习分组讨论。通过教师安排的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提前收集教案关联内容,在教师的课堂讲解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内容与学习架构,根据班级人员情况可以按照3~5人一个小组,开展班内讨论,锻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实例作为论证依据,佐证自我观点,在与其他学生辩论交流的过程中,思路得到扩展、思想得到升华,针对同一个理论知识点,学生共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代入感,优化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找到合适的案例素材,结合课本教学大纲传递给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更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真正实现“教有所学”,否则,达不到教学目的与效果,将失去教育创新的意义。根据案例教学的构成可将案例分为教师素材案例与学生素材案例两部分,教师针对不同素材进行分类考核评分。例如,学生对于教师筛选的案例与课程大纲结合的紧密程度,与实际理解掌握的程度进行公开评分,每堂课由学生打出的综合评分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以此作为鞭策,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辩论小组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互相评分,每堂课评出优秀讨论小组,作为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平等竞赛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提高参与度,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邵来成.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泰安师专学报,2017(1):11-12.

教学教案范文4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时,所用的案例应当以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作为根据,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动作操作机会,并且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是运用案列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word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上的小案例,设计出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论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论文中的文字、段落、页眉等问题。学生一般都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使得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的学习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计算机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关键的参与者,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案例应该突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通过转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计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做一份学校宣传海报、那学生熟悉的任务或事物利用软件展开处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利用软件处理过的图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时,便对软件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都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起来,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老师所组织的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关,充分挖掘出学生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通过探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与探索性。

三、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教案的设计。

老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如何设计案例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如何设计案例,并且保证案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等。同时老师还应当建立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应当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基础的知识点作为主要部分。比如,老师在讲解Office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Excel制作通讯录、用PowerPoint制作动感宣传片等等。

2)实施步骤。

在上课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讲课时就不会生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展开有关的讨论。在向学生展示案例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其次,老师应当把教材作为主要根据,设计出的案例应当与教材紧密相关,在学生分析案例时,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作出思考,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展开归纳,并且要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结论的纠正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查缺补漏,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应当考虑在已经完成的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等,从而使得老师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做出总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老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老师选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老师就必须通过自己搜集材料、选取案例,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与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上运用,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那些计算机成绩较差、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案例的选取,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尚未建立有关的案例资源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技艺,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束语

教学教案范文5

课前准备环节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做好课前准备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直接进入主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才能够把握知识要点,在施教过程中达到师生协调配合的目的。课前准备不但要求老师要收集关于授课知识相关的大量信息资料,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方面出发,完成课前准备的相关作业。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石头》一节的课前准备中,提前让学生寻找不同形状、颜色、结构的岩石标本。教师也要充分筹备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观察器官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和思索来认识岩石的形成、构成,通过对岩石认知的过程增强学生了解事物的能力。其目的既不是单纯地了解岩石的种类,也不是只为了学习岩石的构成,而是通过对岩石观察、了解、认知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和素质。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开展科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选编合适教案,要求案例必须从现实角度出发,贴近现实生活。要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或资料进行梳理分类,甄选出符合学生心理和教学现状的有用材料,将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学案例。在确定教案上,可以适当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但切忌死搬硬套、照本宣科。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序化,缺乏新鲜感而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制作教案上要以新悦人、以奇取胜。学生在课前准备中要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知经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在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标本采集,妥善做好标本的收集、存储。教案设置笔者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确定难点。

将重点放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标准分类上,即学生各自采取怎样的观察岩石的方法来填写观察记录,能否将观察心得准确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以记录为依据将岩石进行分类,难点确定下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2.教具准备。

在学生搜集标本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岩石标本,并准备一些放大镜、显微镜之类的观察用具,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观察记录表和岩石标记以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来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采取分组方式,将必要的教具和记录图表发放给学生后,将自己收集标本或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引入教学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各自观察手头的岩石标本,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样一种表象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诸如“岩石来自哪里”、“看到过什么样的岩石”、“岩石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增加认识、加深理解。选择有典型特征的标本,让学生对标本进行个体描述,广泛征求其他同学对于描述的认同和异议,并进一步引申到岩石结构、形成等认知层面。随着认知的深入给岩石进行分类,完成记录表填写任务。

教学教案范文6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在经济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非常明显,目前被各个专业广泛应用。但是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现状来看,许多教师虽然知道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处于探讨阶段。笔者结合自身的应用体会,对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出个人见解。

1选择合理案例设计教案

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否合理非常关键,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新颖、真实可信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首先要明确案例是对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要具有典型性。选择时,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源自实践,不能够主观臆测、虚构而作。因经济管理教材每章都有案例,学生预习时已阅读过,如果还是应用这种案例,学生必定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选择时要注重新颖。可将社会热点、时事等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去品味、分析、讨论,以此唤起学生的共鸣。而且案例必须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教材案例出自学生身边,因此学生极易理解和接受。当然,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必须要与教材相结合,需要列举出大量案例,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防止案例脱离教材而显得空谈和孤立。所以,教师选择案例时就要将案例贯穿到本堂课,将教材知识点和案例的内容有机结合,确保经济管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具有完整性和联系性。

2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严控课堂秩序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组织者和参与者角色,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设计思考题或提问,引发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对重点或难度较大的知识,可通过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互动、交流及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及讨论,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如果学生不能自学或者彼此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采用讲解方式解答学生质疑,但是这种讲课不等同满堂灌。要尽可能采用启发、诱导及点拨,让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有一些经济管理教师担心学生不按照设计的思路走,打乱事先定好的计划,于是将学生固定到确定的范围中,这种案例教学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丧失实践的机会和权利。这种案例教学法是一堂失败的教学,丧失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发挥教师的引导、催化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3及时总结评价改善细节

当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就要对案例进行讨论,总结案例的规律与经验,从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教师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学生就更加深刻体会到各种问题。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与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尤其要高度表扬提出独特观点或见解的学生,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教师还要对案例进行点评,提出案例的参考答案,采用提问或其他模式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自我改进、查漏补缺。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分析案例时,哪些地方考虑不足,哪些分析不到位等,经过教师讲解综合学生分析,学生就能更好进行领会及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结时就要注意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及创新精神等各种能力与品质。在经济管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还应该对整个案例活动进行反思与信息反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主要包含选取的案例是否合理,分析案例是否深刻,案例讨论氛围是不是和谐,评价是不是科学等等,这种反思具有总结性和批判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多与同行进行交流,要积极参与到研讨会中,经常和同校教师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沟通与研讨,这样就能够提高案例教学水平。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反馈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反馈,可采用课间和学生交谈、问卷调查等各种形式,当然也可以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经过与其他教师探讨,与学生时常交流及自我总结,就能够寻找出案例教学法中的成功与不足。要针对这些意见和反馈,力求对案例教学法中各个细节与环节进行完善,经过重复推敲才能逐渐提高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在经济管理课堂中怎样应用案例教学法,怎样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效,是相关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必须要针对学校及学生实况,科学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徐绍埔.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

教学教案范文7

(一)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

我们所教的秘书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干练,如果教师就理论讲理论,那么教师的理论水平再高,其讲解也会显得“骨感”,学生很难感受到秘书工作的实际状况。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现实的工作场景,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置换成其中的人物,身临其境地体会其面临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从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汲取经验、教训。通过案例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秘书工作原理与方法的正确认识,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可以将较为抽象的秘书理论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并展开积极的讨论,尤其是那些将动漫、音频或视频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案例,更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有效性。运用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可以围绕讨论的案例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开动大脑去思考,其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得出标准化的答案,而在于启发他们学会探索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知、判断与推理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学生借助案例素材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结合所学的知识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工作规律,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办法,锻炼了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完成,在小组中学生不能只想到自己。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人都学会了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妥善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与合作等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根据秘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写恰当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运用案例教学要对所讨论的秘书工作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作出统筹安排,这对教师的安排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再次,教师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最后,还要对案例教学进行评价总结。这都促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更融会贯通,对现实工作的了解要更全面深入,对教学环节的设置要更精心巧妙,这些均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优选案例

优秀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优选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据悉,美国哈佛大学建有规模庞大的案例库,每年要投入大量教师的力量来编制案例,开设新课时,要求教师至少准备20至30个好案例。案例编写是该校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研工作,案例编好后存入“案例库”,供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重要的教学方法,哈佛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有口皆碑。作为秘书专业的授课教师我们同样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建立自己的案例库,将案例分类整理以方便教学。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平时可以多看各类书籍和相关资料,从书本和资料中收集案例;可以主动与从事文秘工作的历届毕业生联系,在毕业生中收集案例;可以利用暑期或平时指导学生实习的机会深入秘书业务第一线,收集鲜活案例素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案例,有时看到的一些合适的活动、新闻、报道都可以为我所有。例如,我校成功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笔者多次与主办该项活动的人员联系,了解活动成功与不足之处的详细情况。准备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举办的案例,在讲到秘书会务工作时先安排学生分组初步思考商讨如何举办这一大型活动,然后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总结经验,讨论举办活动中遇到问题的处理,策划设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的总体部署安排,商讨会议准备的内容、会务手册、会议通知、邀请函的拟制等,分组汇报,完成书面作业,最后笔者再予以总结评价。学生们用心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案例收集汇总后要遴选,并不是所有的与秘书工作有关的事例都可以作为案例使用,选取案例应有原则性的要求:一是案例内容要健康。选取的案例必须保证内容文明健康,符合职业道德准则,不能有低俗、晦涩的内容,不能有错误的伦理观、价值观,以免误导学生。二是选取的案例与所阐明的问题要一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保证案例的选择与秘书专业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案例要反映将要说明的具体理论,具有现实针对性,不能离题太远。三是案例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与社会实际。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新闻及当前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例分析秘书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这样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四是案例要有启发性。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在案例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能有效启发学生的专业学习。五是案例要简洁生动。内容生动的案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教师应尽量避免内容冗长乏味的案例,选择、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精彩案例,使其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对秘书专业课程产生兴趣。

(二)合理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上课前可围绕挑选好的案例准备一些问题,为使讨论能深入进行,教师也应事先考虑好学生可能会有的想法,准备一些方案以回应、解答学生的疑问,或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分析。教学活动中可先将案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安排学生做好准备,然后再进行讨论。讨论采用先小组后全班的组织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10人左右,选出组长和记录员,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然后推举代表在全班讨论中发言,汇报所在小组的讨论情况。对于结构复杂和内容较长的案例,要安排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案例,教师在课上讲述完可以马上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商讨。运用案例教学法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在分析讨论案例阶段,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环境,适当引导,让学生始终围绕教学主旨讨论案例而不偏离主题,既要启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不至冷场,又要及时调整、控制节奏,使之不偏离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师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也不要立即纠正学生的错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体会感悟然后加以修正,教师最后再给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对于秘书专业的学生来说,务必要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讨论的质量。

(三)总结和评价

案例总结和评价是做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案例讨论完毕,教师要及时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归纳、总结、评价,教师要因势利导,阐明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肯定讨论的成绩,指出不足,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其进一步深入思考,或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启发,再设想出更多更可行的解决办法。教师须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及行为倾向。教师评价时要把握好分寸,掌握教学原则和方向,不能捕风捉影,信口开河,切忌仅凭自己的好恶而不负责任地妄加揣测、大发牢骚。教师通过对整个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引申和拓展,使讨论的最终目的落脚在对秘书工作理论与经验的理解和运用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秘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难度要适中

案例如果难度较大、内容太过复杂,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往往会使学生知难而退,出现冷场,使教学陷入被动。选用案例如果情节简单肤浅,目的和动机过于明显,学生则不用动脑就能判断出案例的处理情况,这样往往会贻误学生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应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中的案例,才能保证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

(二)不能盲目堆积案例

案例的使用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于恰到好处。教学活动中如果穿插很多案例,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也没有讲清楚理论知识,最后,学生只记得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事例,而没有记住教学内容,这样就白白浪费很多教学课时,造成本末倒置而根本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适当选用案例。

(三)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分析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由于缺乏对案例教学实质的理解,有些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法”,他们不仅对案例进行全面阐述,还拿着教案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这样的案例教学与纯理论讲授没有二样。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过多讲解,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思考讨论,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不要片面夸大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与范围

教学教案范文8

1.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员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案例所呈现的具体典型情境和故事,创设一种能使学员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员对隐藏于其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在讨论过程中教员再通过案例引入对所讨论内容进行进一步启发、引导、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员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发掘,从而使学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一种高层次认知学习的目标。因此,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积极主动思考,充分挖掘其思维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员方面看,就是帮助学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便认识本质,发现规律,举一反三。从学员方面看,就是不断地进行知识重组,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有诸多优点。第一,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以案例为线索的提问、讨论、汇报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形成了“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开放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第二,可以培养学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其重点是学员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让学员获得理论知识。第三,可以组合教学形式,优化评价标准。教员考察的不是学员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而是对问题的独创性解决能力。因此,评价方式更灵活,评价内容更丰富,评价标准更有利于促进学员的发展。

1.2教学案例

对于教学案例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专家们对它的描述不一。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但一个好的案例首先必须是一篇好报道”。汉森“愿意把案例说成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所包括的内容,能足够引起大家思考和争论的兴趣,且富有启发性”。不论对案例的描述如何,都应该具有现实性、完整性、时代性、有效性、典型性等特点。传统教学中的案例,通常以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呈现,由教员在课堂上直接给出。然而,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进步,校园网络环境的逐步建立完善,教员借助网络平台,能为学员提供越来越多的在线教学案例。

1.3在线教学案例

相比于传统教学案例,在线教学案例除具有传统教学案例所应具备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线教学案例不再受文件格式和大小的限制,因此能更可能更多地引入音频、视频等形式,常常以多种形式的结合呈现出来。

(2)案例内容更加丰富。传统的教学案例往往是具体的某一个情景,但通过网络链接,可以很方便地把相关的案例信息联系起来,大大丰富了案例内容。传统的教学案例一般由教员设计提供,但在线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员和学员都可以参与,案例内容在不断的交流补充中逐步丰富和完善。

(3)使用手段更加灵活。传统教学案例一般出现在课堂教学,教员主动引出案例,学员被动接受学习;而在线教学案例还可更多地用于课前预习、课后讨论等环节,学员可以主动地通过网络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基于在线教学案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越来越丰富的在线教学案例,本文提出了“基于在线教学案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按照“问题牵引、案例驱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理念,将问题开门见山引入课堂,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促进主动思考,课堂上通过答疑、讨论、辩论等方式,逐步挖掘事实真相,启发学员举一反三,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课外通过文献阅读、小组研讨、制作教案等形式,帮助学员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主学习和分析研讨问题的能力。

2.1问题情境营造

为了让学员积极地开动脑筋来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提示矛盾,创设出问题情境,而营造情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入恰当的案例。此时的案例内容上应该是生动的,学员感兴趣的,形式上应该是多样化的,能吸引学员眼球的,而在线教学案例恰巧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在案例所营造的情境中引出问题,使学员感到这些问题是新鲜而有趣的,自然就会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和主动思考。在情境营造过程中,教员要特别注意学员的情感,要千方百计有意识地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直接关系到该学员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实际效果。

2.2问题讨论分析

在引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解析之后,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使学员获取知识、激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问题得到深刻的认识。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问题资料梳理思路,通过课件表述观点,对发言顺序、讨论内容、参与形式要周密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教员与学员不断互动,此间可能不断发现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再进行解答或研讨,循环往复。在问题的采集与解答过程中,一是要区分简单问题与复杂问题。根据学员所提问题难易程度不同,进行逻辑梳理,划分层次,区别对待。二是要区分个别问题与共性问题。要抓住学员不同的提问视角,把握问题的指向所在。三是要鼓励学员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员提出问题并自己分析、解答问题,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案例启发推理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讨论主题,在问题讨论分析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案例材料,为学员之间的相互讨论提供素材,由此加强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使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更加强烈,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由此培养学员的主题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案例驱动下为了更好地达到启发效果,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多种生动的启发式教学形式。一是矩阵对比法,以矩阵的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促使学员联想有关的旧知识,对比新知识,思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设想诸种解答的方案,积极进行分析综合。通过矩阵对比法可以训练学员的归纳性思维。二是鱼骨图法,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可以清晰明了地反映各原因相对问题的重要程度,并指出影响问题的关键性原因。因此,在讨论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之类的问题时,鱼骨图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形式,通过不断地讨论分析,对鱼骨图进行绘制和不断完善,可以训练学员的逻辑性思维。

2.4知识理解发掘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提升环节,通过前期讨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如何从问题的表面发掘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并加以应用创新,实现“问题-知识-应用-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员进一步启发式总结,从而使学员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员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总结归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原理,使学员知道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除了前面提到的矩阵对比和鱼骨图,通过思维导图法进行启发式总结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形来表征知识,辅助思维的认知图,通过思维导图来组织和表征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员能轻松地掌握整个知识架构,把握知识体系。它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层次,从而帮助学员进行有效的记忆、分析和决策,可以训练学员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以上四个环节可以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3在“指挥信息系统”课程中的运用探索

3.1实施过程

此部分的授课目的是通过分析前三代的发展规律,启发学员从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两个方面,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第四代系统,第四代系统具备哪些基本特性,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体制。

(1)教员在课前布置学员学习并查找前三代系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在线资源,以及介绍典型系统的相关背景资料。

(2)提问:系统演化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第四代系统?第四代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学员根据前期所学展开讨论。

(3)教员在学员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出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并通过舰队的例子说明平台中心战和网络中心战的区别,说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系统演化的两个主要因素。通过对比的启发式方法分析第四代系统的基本特性,进而分析第四代系统的技术体制,在此过程中,可不断穿插案例,引导学员举一反三,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4)总结归纳第四代系统的军事需求、基本特性和技术体制,归纳系统演化的动因。

(5)营造进一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员思考第四代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应对?思考第五代系统将可能具备什么特性?如此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引导学员不断发掘新的知识。

3.2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在线教学案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员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教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授课教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军事素养,能对实战问题信手拈来,引用恰到好处。“指挥信息系统”课程与军事和技术都密切相关,既涉及到的指挥、装备、演练等军事内容,也涵盖系统架构、顶层设计、高新技术等专业技术层面的内容。一个仅仅专注于专业技术的教员,而与军事脱节,在案例教学中很难有底气引入好的实战实例,学员就很可能成为“纸上谈兵”的空想家,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一个没有扎实专业功底的教员,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诸多的专业理论,不能将理论系统化,不能举重若轻地从多个角度来剖析案例,学员将来就很难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眼光去面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这些都是与我们培养“能打仗、打胜仗”人才目标是相违背的。为避免上述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与部队相结合,提供教员到部队观摩见习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教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及时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

(2)需要有丰富的成体系的在线案例素材和成熟稳定的应用平台。在线案例教学需要有丰富的案例素材。所选案例应当真实,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实践性。“指挥信息系统”课程目前收集的案例主要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已有案例主要来源于书籍、文献和网络,来自于部队实践特别是我军部队的案例甚少,在讲解一些实际问题时缺乏说服力;二是已有的案例素材虽然数量较多,但还缺乏一个成熟稳定的在线教学应用平台来对这些案例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可以找机会多与部队交流,多了解多收集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现状;另一方面,对案例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丰富的成体系的在线案例素材库,建立在线案例资源管理平台,方便案例的管理和使用。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