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康复培训范例

健身康复培训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1

目前,安徽省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偏少,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立足于市场.对此,安徽省应在体育劳动力市场引入市场准入制度,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优势,对像AASFP(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NSCA-CPT(私人教练证书)等国际知名或社会认可度高的社会资格证书予以审核并公示,逐步取缔其他非法证书,明确规定无证人员不得上岗,进而促进体育服务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2大力宣传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安徽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占92.4%,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7.6%,配比严重失调,这无疑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打通就业渠道,进而为体育健身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安徽体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工作积极、在全民健身取得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予以表彰,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认可、尊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好氛围.

3推行政府购买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服务

安徽省有大批农民体育健身广场、社区体育辅导站、乡镇健身广场和晨晚练点,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很大.政府应在市场职业化的前提下,发挥其强大的协调、统筹能力,通过购买专业化服务的方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积极促进其从公益性向职业性转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通过市场激励等手段,营造全民体育健身氛围和全民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尤其注重城市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多类别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多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专项基金,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前提下,向群众开放,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津贴、表彰资助等可从社会资助及体育专项金中划拨;落后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地区,更要高度重视人才观念,积极促进体育人才市场、技术咨询市场的形成,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待遇;各地区可根据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条件的纳入事业编制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约束和奖惩机制;加大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再培训,将其纳入社区体育指导体系,对其开展的体育服务予以补偿,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构建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培养模式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高速发展,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日前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1]。作为地方医学类院校医工专业,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形成一支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学队伍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通过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工程师之间的相互深度融合,针对培养具备“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具体举措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1医工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现状

1.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困境。1.1.1教师团队意识不强传统高校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尽管教学内容存在交叉,但多数情况下每位教师各自为战,只关心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缺乏教研室内部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甚至院系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这极大阻碍了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严重制约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2]。1.1.2教师培训培养制度不完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更注重教师的学历层次,很少关注应聘者过往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实践成果。很多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新教师入职后,尽管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只重视教育及教学理论方面的培训,缺乏临床及工程技能的培训。1.1.3教师科研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的科研除了要关注和做好学科基础研究外,还应该树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意识,要关注学科的应用开发研究。而当前一些高校教师由于长期只关注基础研究,缺乏与实践结合,服务社会能力和区域发展意识不强,导致其科研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其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1.1.4缺乏系统的激励和保障制度目前,由于“双师型”教师还属于比较新兴的教师类型,相比于传统的专业技术教师,高校所制定的激励和保障制度较少。具体体现在:教师是否属于“双师型”教师,在角色定位及在相应人事制度中没有体现,而绩效往往仅体现在学历或职称上,教师在成果转化或实践方面的成绩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导致教师的收入和心态受到较大影响。同时,高校在职称、待遇或发展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制度,使得“双师型”这一类型对于教师没有很大吸引力[3]。

1.2校企合作的发展状况:以长治医学院为例澳瑞特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健身器材专业制造商,也是全球优秀的专业健身器材供应商。企业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漳泽新型工业园,企业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有氧健身器、专业力量训练器、运动康复及医疗器材、室外健身路径等十几大类600多个品种的系列健身器材,领导着国内健身器材新潮流,能满足俱乐部、会所、健身中心、社区、公园、康复中心、医院等场所对健身康复的器材需求。已荣获国家及山西省200多项殊荣,企业通过了ISO9001等多项质量体系和管理体系认证。长治医学院与澳瑞特公司都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山西省长治市,这也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进行校企合作提供了极大便利。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已经与澳瑞特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搭建好合作平台,在建立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澳瑞特校企联合实验室、澳瑞特公司-长治医学院运动康复产品联合实验室、共同合作开发项目等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澳瑞特公司为适应国家“大健康”产业布局,企业研发方向正向着康复器械研发生产发展,与本专业先后进行了适用于人体康复的“测功车”等科研项目合作。

2校企合作下“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策略及举措

2.1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平台,培养教师团队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各类教研和科研项目合作,共同申报、共同策划、共同完成。以项目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之间的团队意识发展,带动高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以专业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为核心,加强校内教学与科研协作,促进临床、信息、工科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交流,提高科研的综合化水平,使科研项目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双师型”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结合教学实际与自身特长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微课题或者应用类课题,通过指导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提升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

2.2校企合作与临床实践协同推进,构建“双师”多层次培训体系。知识“爆炸”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新兴事物层出不穷。教师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就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培训来弥补。高校在制定教师培训体系时,要坚持临床需求与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导向,加强与医院临床、企业公司的沟通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建教师分类分层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双师多层次培训项目体系。要考虑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不同教师的发展差异,遵循其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能力的发展规律,并依据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4,5]。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探索建立适用于不同专业新教师教育教学+临床及工程实践的培训机制,并在培训后进行综合能力考核;探索发展青年教师“双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要求他们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前提下,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指导本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6,7]。

2.3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能力。作为应用型高校,应培养有扎实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从实现产学研合作出发,这也是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技能提升的关键。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教师服务社会能力等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第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利于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新教师一般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通过教师深入企业,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行业的技术技能操作,与企业工程师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二,通过实现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教师成果转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科研成果,但缺乏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支持,通过教师积极主动联合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引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企业方共同探讨成果的应用,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的能力;第三,通过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以合作企业为窗口,进一步了解有关行业、市场、区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找到研究方向和突破点,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8]。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3

1.1体育保健课开课状况没有有效落实。

目前国内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有三种:单设体育保健课、随普通班就读、免修体育课。体育保健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运动损伤和个别高龄学生开设的一门体育教育课程。课程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人体科学的知识为基础,以中国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拳、五禽戏和西方体育疗作为健身康复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掌握科学锻炼理论与方法,制定健身运动处方,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和康复疾病的目的。随普通班就读与其他学生一起接受对病残学生来说力不从心的课程,把每一堂体育课当做负担,导致相当部分同学体育课成绩不及格,对体育课的恐惧和排斥心理不但得不到消除反而加重,与普通学生相比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平等的。而免修体育课看似是对病残学生的关心、照顾,实际是从根本上剥夺了这部分同学接受体育教育、从事健身锻炼的机会,更无从谈起教育过程的平等。

1.2教材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目前高校招收的病残学生主要有肢体残疾、暂时性运动障碍,心血管、呼吸系统缺陷,肥胖和个别高龄学生等。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健课教材内容多以中国传统养生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养生气功及走跑练习和简单的球类项目为主。传统养身方法主要是针对中老年人群的,现有教材忽视了体育保健课的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有各自的特点,但由于目前各高校教学资源不足,体育保健课教材只能满足普适性,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体会不到运动的乐趣,进而影响健身效果和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1.3体育保健课评价方式不全面。

《指导纲要》中指出: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等。现今体育保健课评价中过多的强调对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评价,参与保健课的学生身体状况差异很大,难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个性化的衡量,造成评价过程不客观,甚至有填报成绩时注明“保健及格”等字样,致使学生在评奖学金、三好学生等方面受到影响。

1.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评价指标不完善。

《标准》在其实施办法中指出:《标准》是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病残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所在校医院证明,体育教学部(室)核准后,可免予执行《标准》,所填表格存入本人档案。没有相应的测试方法,可以申请免测与免修体育课类似,看似是对病残学生的照顾,实际上是漠视病残学生的体质状况,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剥夺了他们作为学生了解和评价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权利,进而失去三好学生和奖学金的机会,使病残学生没有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和竞争,是一种不作为。此为法规不公平所致。

1.5体育保健课所需教学设施不完善。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师生员工从事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必备条件。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规模、地域特点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其中没有涉及病残学生的内容,本来体育场馆问题就是制约各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原本紧张的体育经费更不可能为少数病残学生解决场地器材问题了。极少见到专门为盲、聋、肢残、病弱学生配备的场地器材,康复器材更是无从谈起。此为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

2.对当前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创新建议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由于病残学生总体数量少,身体状况的个体差异大,就读的专业分散等条件,针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决定了实施特殊体育教育的难度较大,因而我们必须克服各种思想障碍,树立关爱之心,增强执法观念,把体现社会关爱的各项法规落到实处。

2.1加大对现有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

《体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无疑对越来越多的病残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体育保健课的开设,设身处地的为这一弱势群体的健康生活着想。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的问责机制,建立体育保健课在体育教学评估验收中“一票否决”机制。以对他们也是对全体学生负责的精神,以健康教育为核心,实现康复、保健、健身共同发展。

2.2注重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全面实行运动处方教学。

普通高校针对病残学生的体育保健课教材目前在国内尚为空白。教材建设要从病残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和个体差异。上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肢体残疾或有伤病、有的是内脏器官的疾病,这就决定了这些同学不可能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甚至要与其患病期间的主治医生做好沟通,以便确定运动处方科学实施,从运动康复的目标设定、项目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等等方面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身体康复所需的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重视学生健身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会自我监督以及康复健身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其终身体育打下的基础。

2.3更新观念,完善体育保健课的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建立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体育保健课朝着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反映教与学过程效果的重要依据。评价体系应与《指导纲要》的五个领域目标相结合,既要注重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的评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评价,不可偏废。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康复功能,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这不仅是对学生体育保健课的评价,更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自觉参与课余健身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4加大场地器材设施投入,加强保健课师资的培训,改善办学条件。

国家应完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对高校的特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要有最基本的最低要求和发展性的配备要求。它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特殊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应定期对保健课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改善办学环境和病残学生体育教育所需的各种条件。

2.5建议重新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居家养老;运动服务;健康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老龄人口日益增多,并呈现出速度快、基数大、空巢化、高龄化、失能化等特征,使得老年人照料、医疗、福利负担愈加沉重。居家养老符合国情和人情,是社会和老年人的首选养老方式,我国逐渐形成“9073”“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居家养老、6%-7%社区养老、3%-4%机构养老。基于我国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三边”就近享受运动健康服务,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概述

1.1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概念

现在学术界还没有针对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的明确定义。本文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体育服务等相关概念和内容,将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定义为“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体育运动为手段,满足老年人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的一种服务形式”。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仅指上门入户服务,广义的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包括入户和户外服务[1]。其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运动健康服务,二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等社区体育、养老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提供运动健康服务。

1.2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内容

凡是老年人在运动健康方面的需求都应成为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运动健康指导、运动处方制定、体质监测、运动康复训练、养生保健指导、知识讲座、休闲娱乐、运动环境适老化改造、运动器材选购指导等,能够提供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的机构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社区市民健身(健康)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健身(健康)管理公司、康复保健机构、养老企业、志愿者服务机构等。

1.3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属性

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属于混合型服务产品,既具有公共服务产品属性又包含私人服务产品属性。一方面,公共服务可以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由政府供给,准公共服务由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社区等主体供给或者联合供给。另一方面,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包揽所有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服务,不可能满足每位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专业需求,那么这部分服务就属于“私有”,主要由市场主体来承担,老年人或其家庭成员直接在市场上购买所需服务。

2我国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背景

2.1老年人身心需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岁,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超过1.8亿老年人罹患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病,比例高达75%,超过4900万老年人失能失智,相当多慢病、失能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2-4],运动健康服务有助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从生理方面重在阻止及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保持身体功能,减缓认知功能的退化;从心理方面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积极心态,改善孤独感、提升幸福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从社会方面能够维持和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交往能力。

2.2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截止到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前20年快速老龄化,随后是30年的加速老龄化,其后的5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将呈现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高水平、超级稳定状态,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5.2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39%[5]。快速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小觑,预计2015年至2050年,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福利与设施等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增长18.91个百分点[6]。老龄化导致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加大,预计到2050年将达13万亿人民币[7]。

2.3养老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人口老龄化背后蕴藏着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空间,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8]。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2万亿,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的支柱点[9]。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年至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10],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老年运动健康服务行业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体育健身”列为鼓励发展行业,2020年2月,国家统计局颁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其中包含老年体育健身服务、老年养生保健服务、老年体育产品制造销售租赁等多种类别,为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市场打开了创新发展的天地。

3我国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主要模式

3.1社区平台模式

一是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模式。以上海社区“乐活空间”为代表,由政府提供场地、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投入管理,政府与市场深度合作。中心配备专业适老化健身器材,由运动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指导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体质测试、器械练习、团操课程、运动处方、慢病运动干预、知识讲座、文娱社交等个性化、精准化健康服务。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二种:社区居委会管理运营(公办公营)、专业化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目前中心由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人员、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健康管家等服务人员,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康复保健、娱乐休闲、知识讲座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开展运动健康服务。

3.2企业运营模式

以老年运动康复企业、养老服务企业为代表,老年人或其家庭直接向企业购买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如熠腾健康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直营(在社区自租场地开设运动康复训练课程)和入驻(与部分养老机构、社区中心合作实现课程进驻),针对中轻度失能老人,由运动指导师、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员提供运动康复服务。又如青松康复护理集团、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针对失能失智、病后术后康复期、慢病及高龄等老年群体,由专业康复人员提供上门的运动康复服务。

3.3智慧服务模式

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开展信息化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一是以“虚拟养老院”为代表,由政府统筹指导,企业进行运营,通过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的服务体系,实现对各类服务机构资源整合,由服务企业或机构派出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进行运动健康服务。二是以社区“智慧健康小屋”、“智慧康养小屋”为代表,如上海市卫健委、市体育局联合推进的“智慧健康小屋”,委托公办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或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由具有健康服务技能的医务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提供针对老年人的体质测试、健康指导与宣教(包括开具运动处方,提供体育锻炼方法和指导视频,提供健身技能培训)等运动健康服务。再如江苏常州“智慧康养小屋”,以租赁方式或购买服务方式交给社区或机构运营,引用康复三级预防理论和智联网概念,将云系统、康复设备与用户智能互联,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运动康复、认知康复训练、康复理疗等运动健康服务。

4我国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发展思路

供需匹配是构建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亟须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促进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4.1构建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体系

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社区紧密协作的多元化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主体,同时精确区分各主体之间的服务权限和职责范围。第一,政府起保障和引导支持作用,一方面,保障所有居家老年人都能享有最基本的运动健康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引导支持和规范限制,为老年居家运动健康服务的发展“保驾护航”。第二,社会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志愿者团队等,作为重要支撑来源,要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体现出志愿性和社会互惠的价值。第三,企业等市场主体要发挥资源配置高效的优势,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有针对性、可选择的服务产品。第四,社区是老龄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起着组织者、协调者和联络者作用,除提供基本公共必要支持,还要进一步集结和优化多主体的资源,为社会多元主体提供服务平台。

4.2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有效服务需求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5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富活力,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带动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2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水平。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场地设施100个以上。加大小型冰雪设施和类冰雪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冰雪或类冰雪设施80个。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补短板项目1200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5000个以上。新建足球场地600个以上。新建健身步道3000公里以上,打造“三山三江两湖”全民健身设施品牌,建设“三山”登山健身步道体系、“三江”健身长廊(带)、“两湖”健身圈。(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各市人民政府)

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突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步扩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运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持续深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鼓励通过委托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建设及运营。建立全民健身设施定期检修和维护机制。(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各市人民政府)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积极参与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同举办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长三角体育节等区域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合肥国际马拉松、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常态举办全民健身“三级联赛”,逐步向“五级联赛”拓展,打造“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开展年度省级十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十佳社区品牌赛事评选。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管理和服务,制定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引。(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常态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文化节、欢乐冰雪季等群众性冰雪活动,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办好省轮滑锦标赛和轮滑联赛,实现1000万人次上冰雪。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建立衔接有序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培训体系,办好省级青少年“三大球”锦标赛,推广普及县域足球;开展“三大球”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武术、龙舟、围棋等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建成科学健身指导中心121个,推动健身场所和晨晚练点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建设科学健身专家库和资料库,建立科学健身知识和全媒体传播机制,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大讲堂。制定科学健身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将科学健身培训课程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率。(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大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推进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四)激发全民健身组织活力。建立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体育总会全覆盖,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组织。(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民政厅,各市人民政府)

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参与等级评估,打造一批3A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考核激励机制,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各市人民政府)

(五)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性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行工间健身,加强职工健身服务。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赛事活动,开展全省老年人健身展示、百万中老年人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等活动。优化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农耕健身大赛等农民赛事活动,开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妇女体育活动。(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直机关工委、省民委、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各市人民政府)

(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体育产业“双招双引”活动,加大强链延链补链力度,着力招引一批头部体育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体育企业,打造一批体育产业发展集聚区。扩大体育消费,拓展体育消费新领域、新场景,举办体育消费节,打造体育夜市。加快推进合肥、黄山部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各地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支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承办国际国内高端赛事活动。(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各市人民政府)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项目。(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七)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推广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健全体医融合机制,推动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逐步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运动康复机构。(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各市人民政府)

推动全民健身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制定省智慧体育建设方案,建成省级智慧体育平台,打造集体育赛事报名、体育场馆预约、群众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全省统一“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引导群众参与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智慧场馆、智慧赛道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0个以上。(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科技厅、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八)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全民健身“皖美”故事。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模范县(市、区)创建。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全民健身交流,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大力发展体育公益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江淮行、优秀运动员走基层等体育公益活动。(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省外办、省广电局,团省委,各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推动共同富裕工作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纳入乡村振兴计划。(责任单位:省体育局、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体育发展;经济价值;优化路径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积极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能够增强农民体质,避免农民及其家庭出现“因病致贫”的窘境,能够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指导意见》对农村体育事业做了长远规划,重点强调尽快补齐农村体育“短板”,这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农村体育是专门围绕农村地区,面向农村居民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标在于强健农民体魄、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受季节、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农村体育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第一,农村体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农村体育活动时间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极大,农忙时节的农民持续性进行高强度的农业劳动,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从事体育活动,但是农忙过后,农民便有了大把闲暇时间,随时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活动空间选择比较随意,农民通常会就近选择健身场所,自家庭院、街道两旁及周围空地都可以成为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第二,农村体育活动的项目特征。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地域特征等各不相同,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内容及形式也风格迥异,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腰鼓等诸多民间体育活动层出不穷,既有助于锻炼身体,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相比农村生产劳动的高负荷,以娱乐身心、丰富精神生活为目的的农村体育运动的负荷量要小得多,例如,农村居民限于场地、运动设施等问题,最常选择的运动项目是跑步。第三,参与农村体育活动的对象特征。从宏观上讲,不同地区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缺乏组织性,多数情况下,农村体育活动处于村民自发的初级阶段,这同时反映了参与对象的不特定性。另外,农村体育活动参与对象的不特定性决定了其同时也具有广泛性,不同个体之间的年龄、喜好、健身需求等存在极大差异,导致农村居民的参与动机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二、发展农村体育的经济价值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农民个人、农民家庭乃至整个农村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第一,从农民个人及家庭角度出发,发展农村体育有助于农民强身健体,降低家庭“因病返贫”概率。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既然生产劳动是体力劳动,那么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更何况体力劳动的强度往往高于体育运动强度,据此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体育运动是不必要的。不可否认,农业生产劳动的确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但若将其完全取代体育活动显然是不明智的。毕竟生产劳动中的多数动作都是单一性、重复性的,轻则促使劳动者疲劳,重则引发职业病。而体育活动恰恰能够帮助劳动者消除疲劳、缓解疾病疼痛,这一优势是普通体力劳动所欠缺的。在农村医疗体系尚不完善的今天,绝大多数家庭无力承担患病后的巨大医疗费用,“一人患病、全家致贫”案例数不胜数。发展农村体育有助于增强村民体质、预防多种疾病,避免村民陷入“因病返贫”的困境。进一步讲,将有限的资金从医疗费用支出转移到子女教育、自主创业等方面,更有利于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发展农村体育有助于发挥人力资本优势,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基础与前提,直接关系到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生产效率以及市场参与状况。从这一角度看,农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就业能力,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效益。为获取最大效益,应当将人力资本投资重点从物质投资转移到人力投资上面,而发展农村体育、鼓励全民健身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手段。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能够降低农村劳动力的患病概率,提升其健康水平,进而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及生产效率。第三,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角度分析,发展农村体育能够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乡村自然条件开发的休闲景区,具备健身、养生及旅游等多种功能。农村地区受工业污染程度不高,自然资源及环境优势明显,在深入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好当地温泉、沙滩等原生态资源,打造集体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养生康复中心、健身观光生态园区等,这无疑能够为农村居民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与此同时,还彻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增加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三、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困境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体育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如果不正视并解决农村居民健身意识淡薄、农村体育活动环境不理想及体育人才短缺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农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传统观念认为,农民常年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很容易形成健康体魄,没必要将有限精力花费在体育活动上面,况且体育健身难免产生支出,这一运动更适合于城市居民。殊不知,单一重复性地生产劳动非但不能增强体质,反而会危害农民健康。有不少农民对“健康”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不生病就说明身体健康,这种将无病直接等同于健康的想法是错误的。尽管体育项目类型丰富多样,但是农民在辛苦劳作之余还是更愿意选择打牌、喝酒、聊天等活动。由此说明,农民健身意识淡薄已经成为阻碍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第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全面性。农村基础教育过分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忽略了体育教育,导致体育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健身观念,总是以做游戏、跑步等方式草草结束课堂教学,这显然不利于健身意识的培养。第二,农村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农民获得体育知识及文化的渠道并不多,加上农村体育意识不强,主动了解并学习体育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自然难以认同体育功能。

(二)农村体育活动环境不理想

通常来说,体育活动的最佳场所是学校操场、公园或者广场等。与城市相比,农村大多没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所,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大多选择自家庭院或者周围的空地,其中,自家庭院面积较小,只能进行跳绳、毽子等简单的体育运动,周围空地很容易被占用,更不利用农民开展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多数地区健身设备单一,只有少数健身器材,且足球、篮球等活动场地极小;健身设备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只有在学校、居委会附近才能看到健身设施;健身器材维护工作不到位,陈旧、受损、闲置等问题突出。体育设施简陋及健身环境的不理想是体育经费不足所造成的。农村体育发展意识淡薄及各个组织、机构与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积极性不高,决定了目前农村体育经费来源主要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而政府用于发展农村体育的经费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财政收入状况,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体育投资分别的不平衡性,即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农村地区,体育经费投资也高一些;相反,体育经费投资严重不足。

(三)农村体育人才数量与质量不高

一方面,农村体育人才数量少。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量专业的体育人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剩余的体育教育人才数量与农村体育发展需求相距甚远。退一步讲,即便体育人才愿意到农村地区发展,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也常常因体育设施不完善、教育对象接受度低等问题而难见成效。另一方面,农村体育人才专业性不足。农村体育人才在宣传推广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其所传播的教学内容与农民体育需求不太切合。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尤其是留守老年人,他们更关心慢性病疼痛缓解方式、疾病康复以及身体保养等问题,因此,农村体育人才应当以这些为切入点,结合医学常识,向农村居民讲解疾病康复或者疼痛缓解的体育锻炼方式,帮助他们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促进身体健康。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体育的优化路径

农村体育发展要以增强国民体质、建设体育强国为核心,以农村为主要阵地,广泛开展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政府各项政策要向农村基层倾斜,吸纳农民个体、私营业主、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本,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并引导大学生、体育教师及民间人才积极参与到农村体育教育工作之中。

(一)坚持教育与宣传并用,集中力量培养农民的体育意识

农村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农村体育教育与体育宣传工作。第一,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农村学校教育要摒弃“体育课程不如文科课程”的教育观念,尽快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避免文科课占用体育课现象出现,体育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并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有趣的体育课程掌握更多健康知识,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二,要加大农村体育发展的宣传力度,围绕以农村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以及健康知识等重点内容进行体育宣传活动,让农村居民客观看待体育运动的作用,树立起“运动是良医”的正确理念。例如,可以定期邀请体育专业人士到农村地区,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居民普及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要普及高血脂、颈椎病等常见疾病的运动疗法,或者邀请当地运动康复专家为农民科普农村生产劳作给农民健康带来的危害,教会农民自主缓解劳作病痛的运动技巧,培养农民形成体医结合的生活理念,学会用最经济、最科学的运动方法来预防疾病。再如,不定期地组织多种民间体育项目的比赛活动或者展示表演,通过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等比赛活动,激发农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不断创新,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表演活动,向农村居民展现各种体育运动的魅力,促使其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并学习体育文化。

(二)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多方面筹集农村体育发展资金

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必须尽快解决目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资金匮乏、社会投资不足等问题:第一,政府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事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对农村体育的财政支出,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并引导其他主体参与农村体育发展投资。与此同时,针对体育类竞赛活动、体育类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或者与体育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政府可以通过信贷支持、税收政策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帮助,间接地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为保障每一笔经费能够用于农村体育事业,政府应发挥监督职能,科学制定经费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第二,乡镇企业方面。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乡镇企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需要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领导及成员进行关于农村体育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乡镇企业领导、员工深刻认识到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习并掌握农村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通过宣传教育,能够迅速激发起乡镇企业参与农村体育发展的热情,引导乡镇企业通过捐赠体育设施、赞助资金等方式来支持农村体育发展,并为农村健身设施的后续维护提供相应的人力援助。第三,其他社会力量。为了筹集更多资金,应当广泛吸纳农民个体、私营业主、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以捐赠等形式来参与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允许这些社会力量在投资健身项目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收入,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其参与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三)广泛吸纳大学生、教师及民间人才,充实农村体育人才队伍

加强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对民间体育人才、农村大学生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农村体育教育事业之中。首先,作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大学生是接受过专业性的系统体育理论及技能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发挥农村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让他们在寒暑假期间返回家乡,为父老乡亲提供一些体育技能指导,促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惠及家乡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大学生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应当对其开展有关培训。例如,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能够将体育知识及技能要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便农村居民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能够通过精准的动作示范让农村居民尽快掌握运动技术要领。其次,为鼓励民间体育人才参与农村体育教育工作,可以考虑给予其一定的薪资补贴,并由当地政府组织他们集中到体育院校参与体育技能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其体育教育水平。为避免民间体育人才出现技术要领模糊等问题,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可以将培训内容以视频方式保存,由参与培训的农民自行下载,以便日后反复观看。此外,对民间体育人才的培训效果可以通过现场演示方式进行检验,鼓励那些技术熟练、动作规范的农民,并督促肢体动作不到位的农民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农村体育教育。最后,农村体育发展离不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参与。毋庸置疑,这一群体在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先天优势,他们既接受过系统的体育教育,掌握着专业的体育知识,又拥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能够直接面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理念与知识传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考虑到学校教育不同于农村体育发展教育,这需要着重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综合采用线上与线下培训方式,让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重点学习一些容易理解且便于操作的适合留守老人健身需求的体育项目;再如,着重开展关于韧带、肌肉、腰椎等部位的康复项目培训,引导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帮助那些因繁重农活而造成不同身体伤害的农村居民缓解疲劳与疼痛;通过理疗、康复项目培训,为农村留守病重患者提供一些运动指导,帮助其多做一些恢复性锻炼。

参考文献

[1]黄东亚.休闲农业与农村体育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1):62-64.

[2]唐进昌.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0(08):125-126.

[3]肖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关联的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1):24-29.

[4]罗友,李香坪,吕雅琴等.精准扶贫与农村体育的互动性研究——以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为例[J].体育风尚,2017(09):45-46

[5]许彩明,武传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升级路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5):555-561.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7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按全国31个行政区域(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综合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第5届残疾人运动会的总成绩排名两个因素,依次分成一类(前10名)、二类(11-20名)、三类(21-31名)3个层次,每一层次选择排名列前的两个城市(省和自治区则以省府代表)作为抽样调查的城市。这3个层次的6个城市分别为:第一类北京、上海,第二类石家庄、长沙,第三类太原、西宁。课题组对这6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残疾人健身锻炼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   1.2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研究目的,专门设计了“中国城市残疾人体育锻炼抽样调查表”和“中国城市残疾人体育锻炼课题联络员专题调查表”两种调查问卷,分别提出了14组和13组需要调查的问题。   按照6个城市残疾人的数量,确定上海、北京、石家庄、长沙、太原、西宁抽样调查比例分别为29.8%、24.4%、15.8%、14.8%、11.2%、5.0%。随后再从残疾证号码倒数3位数字中抽取1500个残疾人作为本项调查样本。由当地残联指派1名负责残疾人体育工作的同志担任所在城市联络员,帮助被抽样的残疾人填写“中国城市残疾人体育锻炼抽样调查表”。另外,由联络员直接填写一份“中国城市残疾人体育锻炼课题联络员专题调查表”,着重反映抽样城市残疾人体育宏观管理的情况。   调查结果,共回收1208份调查表,回收率80.53%;在1208份调查表中,实际有效问卷为1015份,占回收问卷的84%。   2结果与分析   2.1残疾人参加健身体育锻炼的广度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015人中有420名残疾人参加过健身体育锻炼,仅占41.37%。按照我国体育人口的统计标准(每周参加不少于3次、每次锻炼30min以上、中等强度运动)计算,有222人属于体育人口,占所调查对象的21.9%。我国在经济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基础十分薄弱,现在能有21.9%的残疾人体育人口,说明近年进展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这个比例与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全国体育人口31.4%比较,我国城市残疾人的体育人口少了近1/3。再看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情况,美国残疾人体育人口为28%-35%,日本残疾人体育人口为30%左右,德国统计听力残疾人体育人口为60%,等等。   2.2不同类别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情况   对肢残、聋哑、盲人、弱智、精神病及综合残疾6类不同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情况的统计显示,肢残人和聋哑人参加体锻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7.4%和27%,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残疾人。   大多数肢体残疾人不同程度保持有身体活动的能力,他们也可部分地利用普通人用的体育设施进行健身体育锻炼。因此,健身锻炼条件相对方便。聋哑人参加体锻比其他残疾人都方便,基本上属正常健康人的体锻方式,他们都能参加,其体育人口比例也较高,已接近我国正常体育人口的比例。然而,需要专门设施和专人帮助、指导的盲人、弱智等残疾人,体育人口比例就明显小了。   2.3不同文化程度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情况   被调查的1015名残疾人中,文化程度小学者321名,其中体育人口27名,比例很小,仅占8.4%。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694名,其中体育人口195名,占28.0%,其比例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我们认为,文化程度低是影响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因素之一,因为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过短,对于健身的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得太少,加上因残疾而引起的其他条件的影响,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就更少了。   2.4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420名参加过体育锻炼的被调查残疾人(包括没达到体育人口标准者)中,以健身为目的的225名,占53.6%;以康复为目的的87名,占20.75%;以娱乐为目的的46名,占11.0%;;为了参加比赛的28名,占6.7%;其他目的的占8.1%。   2.5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与场地   被调查对象中(420名)体育锻炼方式主要集中在做操的138名(占33.3%)、跑步130名(占31.0%),游泳46名(占11.0%)、打乒乓球42名(占9.8%)、其他64名(占15.2%)。这说明他们的体锻方式很单一。同时也反映出,体育工作者对于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合适的体锻方式是很不够的。从城市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场地来看,主要集中于社区场地(占31.5%)、体育场馆(占12.6%)、学校(占25.7%)、家庭(占17.1%),以及其他地方(占13.3%)。这体现了就近方便的特点,适合残疾人的需求。作为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应当更多地关心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活动,想方设法为残疾人体锻增加一些专用的健身设施,加强指导,给予优惠,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   2.6残疾人健身体育的管理和规章   从调查情况来看,六城市残疾人的健身体育工作主要属本市残疾人联合会文体宣传处管理,市体育局的群体处协助管理。但是,这些部门管得较多的还是残疾人的体育比赛。除北京市已制订了有关残疾人体育的规章之外,其他城市都还没有这类规章。在国外,体育发达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为残疾人体育制订了专门的法规规章。   2.7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   北京市政府对残疾人体育有专门的财政拨款,上海、石家庄等城市无专门的财政拨款,有时搞体育活动(比赛等)由残联文体处调配一些经费,有的城市开展残疾人体育比赛时,还会得到一些企业的少量赞助。   2.8影响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   妨碍残疾人开展健身体育锻炼的因素,除了部分残疾人生活保障问题未解决外,主要是缺少经费;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场所;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专用设备和器材;缺少组织体育锻炼活动的骨干;缺少辅导书籍和专人的指导、咨询机构。从课题联络员调查表反馈结果看,在管理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重残疾人体育比赛、轻健身体育锻炼的认识问题;缺少有关支持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法规规章及优惠政策;组织专业的残疾人体育指导员培训,专用设施、器材的研究开发,合适锻炼方法的研究等做得不够;缺少专门的财政拨款。#p#分页标题#e#   3对策   3.1必须树立和宣传残疾人体育的正确理念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我国残疾人健身体育的首要因素是有些管理人员(包括媒体)对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存在着重视残疾人运动会,而忽视残疾人健身体育的误区。从开展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和国外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经验来看,要进一步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必须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残疾人体育的正确理念:即为促进残疾人的康复、增强残疾人的体质和自信心而广泛、经常地开展各种合适的体育活动。组织残疾人运动会,搞一些竞技体育,其目的决不是为了破残疾人运动会纪录,而是为了鼓励、推动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健身锻炼行列中来。   3.2明确树立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届时我们不仅在正常人、残疾人奥运会上要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更要以此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尤其是对残疾人来说,要明确提出2008年参加健身锻炼的目标。我们认为,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2008年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体育人口也要达到体育强国的要求(达30%左右)。诚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央和地方都还要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残疾人健身体育的工作计划,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并将其作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建立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基层组织   建立城市社区的基层残疾人健身体育组织,是推动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重要组织保证。鉴于体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在街道、居委会的帮助下,依托社区,组织基层的残疾人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有组织、有计划地就近开展日常的残疾人健身锻炼,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3.4健全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的规章制度   按章办事是发展残疾人健身体育的基本保证。据调查,除北京市外,其余城市均未制订有关残疾人健身体育的规章制度。这是管理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在近一二年通过必要的程序,尽快把各地残疾人参加健身体育锻炼的规章建立起来。   参照体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制订残疾人体育规章时应考虑:残疾人与正常人同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建立开展残疾人体育的基层组织;鼓励每个残疾人积极参加健身、娱乐、竞技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防止残疾人体育活动中事故的发生;给残疾人参加健身体育以优惠的政策和免费规定;扩大为残疾人体育作贡献的志愿者队伍;为地方政府部门有关决策者和体育健身工作人员安排残疾人体育的特殊课程,组织相关会议;对观看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观众予以教育。   3.5积极为残疾人参加健身锻炼创造场地、设施、器材等条件   残疾人开展健身锻炼需要适合于他们特点的场地、专用的体育设施、器材。由于过去重视不够,这些方面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实际问题。今后要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健身体育,必须在为残疾人优惠开放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的同时,设计、增添必要的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运动器材。在建设社区健身设施时,也要兼顾残疾人的特点,做一些专用的附件。   3.6多渠道为残疾人体育健身筹集经费   经费保障是广泛开展残疾人健身体育的重要基础。被调查的6大城市虽然情况不完全相同,但缺乏经费是共同的问题。个别城市有点财政拨款,基本上也都用于残疾人运动会的开支。根据体育先进国家的经验,残疾人开展健身体育的经费以“多渠道集资”为主,即财政每年拨一点,福利和体育收入分一点,绩优企业和个人资助一点,以及有条件的残疾人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搞些创收,等等。有条件的还应努力建立残疾人体育基金会,使经费更有保证。当然,这种“多渠道集资”光靠残疾人自己去奋斗是不行的,主要得由管理部门给政策,社会各界积极帮助。   3.7大力开展残疾人科学体锻的研究,悉心培养残疾   人健身的体育指导员残疾人科学地开展体锻,既能有效地康复肢体,提高健康水平,又能防止受伤。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类残疾人体锻项目、体锻方法、手段的研究。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业余或兼职的残疾人健身体育指导员(纳入整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工作计划),采用适合残疾人的科学健身锻炼方法,具体而直接地帮助指导各类残疾人正确地开展体锻活动。建议在培养体育师资的有关高校教材中,增加指导残疾人开展健身体育的内容。尤其要加强特教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搞好特教学校的校园体育活动。出版社也要兼顾残疾人体锻的需要,争取出几种指导残疾人体育锻炼的专业书籍。   3.8定期表彰、奖励残疾人体育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   评价、奖励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都应像奖励残疾人运动会冠军那样,定期的表彰、奖励开展残疾人体育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并将纳入整个“全民健身”的评比奖励工作,使之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予以强化。这样坚持几年,一定会对我国残疾人健身锻炼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健身康复培训范文8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和健康需求。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科学健身服务指导水平显著提升,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体育产业较快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左右。

二、主要任务

(三)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

1.推动城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抓好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广呼和浩特市绿色步道(滨水型、公园型、郊野型、山地型、社区型、草原型)建设经验,支持各地区新建改建健身步道(绿道)。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497号),支持包头市先行先试,对既有城市公园实施提档升级改造,植入体育元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逐步在全区普及。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库建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体育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单位,下同)

2.增加农村牧区体育健身设施供给。支持旗县(市、区)新建改建全民健身中心,实现全覆盖。支持苏木乡镇、嘎查村配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社会足球场等,实现苏木乡镇、嘎查村至少配备1套全民健身器材。(自治区体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乡村振兴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3.推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鼓励各地区通过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引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健身。支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区建设运营能够承接国际、国内比赛的标准滑冰馆和滑雪场,为群众健身和举办冰雪赛事创造良好条件。支持各地区利用公园水域、公园空闲地等建设室外滑冰场,支持大中小学校利用现有条件浇筑冰场、开设滑冰课程,配备小型多样的旱地冰雪器材,带动校园冰雪活动向四季拓展。(自治区体育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4.盘活利用好空闲用地。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教育厅、民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体育局、林草局、乡村振兴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5.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确保开放服务达到《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要求。积极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60个以上体育场馆。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评估督导,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鼓励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工作,提升场馆使用效益。(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财政厅、卫生健康委,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6.不断丰富群众健身项目。在传统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大众冰雪运动等活动。广泛开展“三大球”、健身跑、健步走、登山、游泳等贴近城乡社区生产生活、符合城乡居民健身需求、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赛马、赛驼、摔跤、射箭、陀螺、秋千等传统体育项目。实施“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群众性品牌赛事创建活动,打造草原休闲体育大会、国际马术节、“体总杯”三大球城市联赛、阿拉善英雄会、冬季那达慕、环湖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探索跨区域、跨部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协同发展模式,联合相关地区、部门协同办赛,推动赛事活动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协调发展。(自治区体育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7.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充分发挥各级足球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引导。加大公共财政对足球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旗县(市、区)至少有1个11人制足球场、1个5人制笼式足球场。加强足球人才培养,推广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锡尼河镇和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足球项目发展经验,旗县(市)至少建立1支群众足球队,市辖区至少建立2支群众足球队。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足球队,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要建立不同年龄段的足球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的群众性足球活动,组织跨省、跨区域足球联赛。(自治区体育局、直属机关工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五)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8.丰富科学健身指导供给模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2000名,并建立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库。开展线上线下“全民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草原行”等活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牧区。积极发挥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作用,在中小学校或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带动群众参与健身。推行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构建多层次、系统化、规范化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体系。稳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开展常态化体质监测,完善面向大众、功能多元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通过国民体质监测车等载体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全民健身志愿者注册、培训与管理体系。积极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自治区体育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9.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形成信息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服务机制。建立全民健身大数据,推进全民健身信息、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和开发利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向社会免费提供场馆预订、健身设施查询、赛事活动及体育培训报名、健身指导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组织开展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居家健身活动。(自治区体育局、大数据中心,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六)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功能。

10.加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和行业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鼓励体育总会向苏木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嘎查村(社区)。制定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标准,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提升规范管理、赛事运营、健身指导、宣传推广水平,使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支撑。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程度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自治区体育局、民政厅,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七)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11.丰富重点人群健身活动供给。积极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等的作用,根据职工、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健康需求,普及开展健身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组织开展“三大球”、田径、乒乓球、摔跤、武术等赛事活动。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增设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组织开展门球、太极拳、保健操、健身气功等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休闲活动,建设老年人健身驿站、门球场地等150个以上,在绿地、广场等增设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标识,提高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等适老化程度。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动开展农牧民赛事活动,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健身操、广场舞等健身活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职工运动会,落实工间健身制度,推广普及广播体操,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自治区体育局、直属机关工委、老龄办、教育厅、农牧厅、乡村振兴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八)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12.深挖体育消费潜力。支持各盟市申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鼓励创新体育消费政策、发放体育消费券,推动全民健身。丰富体育比赛、表演、观赛、传播等方面体育消费供给,形成新的体育消费增长方式。推进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为群众体育消费创造条件。推动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向农村牧区延伸,助力乡村振兴,惠及更多农牧民。(自治区体育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九)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13.深化体教融合。重点实施体育项目进校园,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创建校园体育兴趣班、体育社团等,打造50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有效锻炼时间。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和项目特点,优化青少年体育赛事,带动50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各级各类体校与中小学联合办学,鼓励派驻中小学校工作的体校教练员承担体育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升学校体育训练水平。(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14.推动体卫融合。加强体育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发挥体育运动在慢性病运动干预、疾病防治及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向基层延伸,在社区卫生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等设立体质监测点,依托社区医生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推动健康端口前移。鼓励高校医院与基层卫生健康部门共同推进运动医学、体卫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发挥体育医院在运动创伤与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教育厅、体育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15.促进体旅融合。普及推广冰雪、水上、马拉松、登山、沙漠等户外运动,支持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等地区开展冰雪那达慕、冰上龙舟项目,支持通辽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地区开展沙漠运动等特色体育旅游活动,促进体育和旅游协同发展。每个盟市打造1条以上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项精品赛事。支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乡村振兴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十)营造全民健身良好社会氛围。

16.厚植全民健身文化底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普及全民健身文化。构建体育文化全媒体传播格局,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通过举办全民健身展演、体育文化展览展出等,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全民健身发展的浓厚氛围。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达标者颁发证书,开展全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盟市和模范旗县(市、区)创建,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加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推动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自治区体育局、党委宣传部,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有效整合相关部门资源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全民健身联谋、联建、联合、联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健康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与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卫生健康等领域互联互通,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依托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开展人才培训。畅通各类培养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社区医生、机关干部等从事全民健身服务,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