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计划方案范例

减肥计划方案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中医院校;科学减肥;教学实践;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长期摄入过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伴随运动量与活动量的减少,肥胖人口数量与日俱增。2016年,《柳叶刀》报告中国已成为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1]。其中,大学生肥胖发生率增速迅猛,不容忽视。肥胖会给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乎自己的体型。由于缺乏科学的减肥理念和专业的指导方法,许多学生采用过度节食、过度运动、乱吃肥药、抽脂瘦身等方式减肥,导致营养不均衡,对身体造成伤害[2]。为了帮助大学生降低因盲目减肥而造成的身体伤害,作者在中医院校开设了科学减肥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帮助中医院校大学生获取正确的肥胖知识并形成科学的减肥理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大学生肥胖成因

肥胖病是遗传、心理、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作者将大学生肥胖成因主要归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虽然部分大学生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比一般人更容易肥胖,但更多的大学生肥胖离不开后天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各种对身体不健康、容易引发肥胖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高压力、快节奏常常使人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患者在精神压力极大情况下,会表现为进食过多,进而引发肥胖。

2大学生减肥的误区

大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在意的时候,这导致大学生会采用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目前,在学生中比较主流的减肥方法包括:节食、运动、服食减肥产品,这3个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减肥误区。

2.1控制饮食误区

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实施减肥计划时首选节食,其认为少进食能减少体内摄入的能量,原有的能量消耗不变就会出现能量缺口,从而实现减肥[4]。有学生选择早餐或者晚餐不吃,也有学生选择不吃主食,而用水果、蔬菜来替代,以期通过节食在短时间实现减重。但是,盲目节食会使学生出现头晕、贫血、乏力等不良反应,导致减肥失败,并身体受到损伤。

2.2运动减肥误区

运动减肥指肥胖者通过一定的有氧运动,消耗其身体中多余的脂肪,促进新陈代谢,实现减肥。故此,运动减肥被认为是最科学的减肥方法[5]。但是,大学生对运动的强度、方式、频率等知识缺乏充分认识,在运动减肥中存在误区。有学生认为流汗多,减肥效果就比较好,其在运动时会穿比较厚的衣服、暴汗服。然而,出汗只是减去体内水分而非燃烧脂肪。水分的过度流失容易造成脱水、电解质流失等负面影响。有学生认为运动时间越长越好,也有学生的运动方式比较单一。

2.3药物减肥误区

某些大学生减肥既不愿意控制饮食也不愿意参加运动,他们大多选择药物或者辅助的减肥保健品来帮助减肥。学生在药物减肥出现的误区较多。很多学生不能区分减肥处方药与减肥保健产品,会去互联网上购买减肥茶、肠清茶、瘦身汤这些保健产品并直接使用。这类保健产品中,大多数都含有腹泻或者脱水成分,最初服用后会因脱水使得体重出现下降,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目前,正规上市的减肥处方药并不多,可以直接在药店买的非处方药物只有奥利司他。学生在互联网上购买的大多产品都不是真正的减肥药物,容易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3减肥课程设立

3.1开设科学减肥课程的目的

肥胖会影响大学生的身材、体型与社交,容易使其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灵的健康成长。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指导,经常盲目跟从减肥,且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中医院校的学生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作者开设了科学减肥课程,向学生系统讲解肥胖病和科学减肥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消除减肥误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实施合适的减肥方案[6],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锻炼意志并树立人生自信心。

3.2科学减肥课程开设的内容

开课前,首先对学生是否肥胖进行定量判断,同时了解学生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睡眠习惯。主要通过体重指数(BMI)、体脂率、腰围与腰臀比3个方面判断学生肥胖情况。正常BMI:18.5~24.0kg/m2;正常体脂率:男15%~18%,女20%~25%;正常腰围:男小于85cm,女小于80cm;正常腰臀比:男小于0.9,女小于0.8。课程内容以专题形式展开。首先介绍肥胖是一种疾病及其流行病学的研究。其次介绍脂肪的相关知识、食欲调控。最后介绍营养与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减肥手术、减肥药物、针灸减肥、埋线减肥、中药减肥等相关知识。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某些同学减肥成功或失败经历的分析,以及配合某些运动实践等。开课形式为理论、分享和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包括4个方面。

(1)关于肥胖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症诊断的相关指标和方法、肥胖分类、肥胖病的危害、肥胖病发生的原因(中医和西医)。

(2)向学生介绍关于肥胖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脂肪与控制食欲,目前这2个方面是科研的重点对象,已取得较大突破。2008年,棕色脂肪称为《Science》杂志年度10大科学进展。下丘脑弓状核中饱中枢和饿中枢的机制正不断被揭示。科学研究集中在寻求不同的方法激活人体棕色脂肪细胞、增加人体棕色脂肪含量及控制食欲的药物。

(3)针对学生的三大减肥误区,系统向学生讲解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如何搭配健康的饮食结构,每天饮食的频率与速度,奶茶、饮料、果汁中的高糖陷阱。建议学生减肥开始时,首先调整过去错误的饮食习惯,此时可逐步观察到体重开始下降。1~2个月饮食调整后,随着体重的下降,随之带来基础代谢率的下降,导致体重进入平台期。这个时候建议学生开始建立运动习惯,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代谢率。向学生系统介绍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众多运动选择合适的项目、运动心肺适能、避免运动损伤。系统综述减肥药的研究历史、已退市减肥药的退市原因及危害,介绍目前市面上减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物。帮助学生建立对减肥药物与减肥产品利弊的正确认识。

(4)本校为中医院校,中医减肥有其独特性。系统性地从中医角度向学生介绍中医如何看待肥胖,如何对肥胖症进行分类,以及肥胖症发生的原因。介绍针灸减肥、埋线减肥、中药减肥等中医治疗方法,培养学生中医养生和治疗肥胖症的思维[7]。分享部分主要是由某些有成功或者失败减肥经历的大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并将分享内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共同讨论失败的同学在减肥方面存在哪些误区、应当如何调整,成功经历中存在哪些科学成分。这个环节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减肥过程中最难的在于坚持,分享能让学生受益较多,给其他在减肥观望中的学生提供了鲜活的例子,让他们知道饿的时候怎么处理,体重反弹时如何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具体实践部分主要是带领学生做练习,如有氧健美操、瑜伽、跳绳、拉伸训练。腹部肥胖容易引发二型糖尿病,可以让学生练习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仰卧举腿。为了帮助学生控制食欲,带领学生学习耳穴埋籽法,用手指按压以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的目的。在饭前30min压穴位可增加饱感。老师和学生也会共同观看针刺减肥、埋线减肥、瑜伽球等方面的视频。

3.3科学减肥课程开设的效果

自2018年开课以来,作者在开课前会对学生是否肥胖进行定量判断(BMI、体脂率、腰围与腰臀比),同时了解和记录学生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睡眠习惯。4年来,累计发放问卷420份,收回问卷420份,经整理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95.24%。根据BMI,8.0%的学生为肥胖,26.0%的学生为超重,见表1。70.0%的学生有熬夜习惯(睡眠时间为0:00-7:00),50.0%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运动习惯,80.0%的学生饮食不规律,表现为不吃早饭、不爱吃蔬菜、爱吃甜食、口味偏重等。见表2。本课程授课36学时共12周,学生出勤率达97%。课程结束时会再次对学生的BMI、体脂率、腰围与腰臀比进行测量,同时让学生记录自己在课程学习之后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睡眠习惯变化。经过系统性肥胖及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学习后,大多数学生都提到其开始23:00入睡,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饮食习惯也在逐步调整。约有55%的体重肥胖与超重的同学体重降低1~2kg,基本实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消除学生的减肥误区,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4小结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观点是通过激发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使师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讨论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落伍,其严重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将互动式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能够体现语言的交流和表达特点,使师生在良好的互动中实现英语语言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一)“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盛行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束缚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呈现出极强的“应试性”。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往往以高考考点为教学重难点,教学的唯一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可以说,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现象,致使一些有趣的内容、素质拓展的内容被忽视,甚至被删除。而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高中英语教学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这对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质、思维品质等,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英语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逐渐扩大,难以真正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二)对互动教学重视不够

新课程标准较为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英语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深层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然而,以记忆为主的英语教学课堂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再加上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基本围绕班级成绩展开。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备受推崇,以至于部分教师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只会浪费时间,对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没有良好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刻,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展教学,以至于在实施互动教学时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制约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在尝试过互动教学之后,往往选择了放弃。

(三)评价体系中并未体现出互动性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审视和反思,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引导教师据此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同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持续强化其学习自信心,具备极强的激励性。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现状来说,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还是将英语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并没有较多关注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学习过程。可以说,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模式下,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互动式教学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1]。

二、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加强新课程理念研究,重视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的素质、教学观念等,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从滞后的“应试”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对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互动式教学理论知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首先,教师应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英语教学成为学生语言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平台,通过具体的表演、对话、场景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互动中感悟语言的真谛。教师应结合英语课本中的主干知识,设计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方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互动时间,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其次,英语教师要制定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涵盖“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层面,确保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之余,对新课程标准、互动式教学理论知识等进行研究、学习等,真正把握互动式教学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于将互动式教学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2]。

(二)营造互动氛围,保障互动课堂开展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放松身心、愉悦情绪,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英语互动学习中。因此,在构建英语互动课堂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保障英语互动学习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教师应构建自主、坦诚的环境,使学生通过互动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并放下心理负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容易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提高交互的有效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交互活动中平等相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避免批评和指责,而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指导其大胆进行表达。例如在Boymissing,policepuzzled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阅读体会,并拓展文本的内容。有的学生认为是“Boyismissing,policearepuzzled”,由于忽视了“police”这一名词,使得谓语动词出现了错误。此时,为了保障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不打消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应避免直接指责学生,而是从“people、class”等集体名词出发,指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改正。另一方面,教师在构建互动式教学的课堂氛围时,还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大胆交流,以更好地推动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增加互动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交流和互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Dyingtobethi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人成功减肥的事例,并借助PPT的形式,将减肥前后的图片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感知,激活自身思维,并分享自己对减肥的看法,推荐有利于健康的食谱,参与各项运动。学生通过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既能够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也能够通过互动切实掌握英语知识,理解语言的功能,提高学习效率[3]。

(三)设置互动情境,奠定互动课堂的前提

一直以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以讲考点为主,学生被束缚在被动记忆的学习模式下,虽然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素材,却不能正确表达,语言的构建能力较弱,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枯燥等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无法有效发挥出英语的教学价值。而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时,必须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出来,以促进课堂互动,增强学习效果。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视频场景再现英语的语言情境。教师也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具有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以便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互动学习。例如,在“污染”主题材料的阅读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互动,就要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moving”“Tellmewhy”等歌曲的导入,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具体的图片、视频等再现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污染现象,给学生带来鲜明的视觉印象,引导学生沉浸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如“Whatdoyouthinkofbylisteningtothesong?Whatcausedthepollution?Inyouropinion,howtosolvetheseproblem?”等等,再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交流等。这样,通过交流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也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式教学,助推互动课堂生成

高中英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推动互动课堂的构建。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构建英语互动课堂时,必须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巧妙地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Boymissing,policepuzzled的阅读教学中,为了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展开合理的想象和预测,对故事发展的结尾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补白”的艺术手法,进行续写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结合续写的内容,指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对故事进行表演。这一活动能够将英语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进行更好的融合,体现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了互动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进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并与之匹配相应的动作表演,从而活化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互动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高中英语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辩论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出具有思辨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分别从“正方”“反方”两个方面进行辩论。例如,在Dyingtobethin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对胖瘦的看法”为辩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并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指导学生就各自的辩题搜集素材展开辩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英语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效果,也能促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真正契合了英语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五)合作探究,增加互动的机会

互动教学的高效开展要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前提,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深层次的互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首先应通过信息查询、资料调查、考试成绩分析等全面掌握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个性特征,然后合理、科学地划分成若干互动小组;其次,高中英语教师应围绕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区,科学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探究任务进行思考、交流等,通过学生的深度交流来推动互动教学的展开。例如,在Computers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就可以借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设计三个问题,即“Howmanyofyouhavecomputersinyourhome?”“Whatdoyouusuallydoonyourcomputers?”“Whatdoyouknowaboutcomputers?”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互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将学生的阅读体会分享出来,以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拓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契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契合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从“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重视互动式教学,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创设有效的互动情境,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设计互动话题,实施互动评价等,从而构建良好的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雪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1(22):187.

[2]万静.互动教学法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1(20):48.

[3]唐亚军.基于互动教学法的高中英语教学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20(30):45.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3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是抓好、抓实常规教学。因为常规教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基础夯实了,班级管理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顺利前行。常规教学通常包括社会生活常规、家庭生活常规、学校生活常规和课堂学习常规这几方面内容。对低年级班主任来说,首先得抓好学校生活常规和课堂学习常规,让学生养成初步的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良好的品行习惯。为了使入学不久的学生学会并掌握系红领巾、整理书包、整理课桌、整理餐盘、准备上课用品等五项学校生活技能而尽快适应小学学校生活,还特意开展了“自理五项大比拼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个人自理五项练习、小组自理五项评比、自理五项班级层面评比。让学生向家长、老师、学长等请教,学习最基本的五项学校生活技能;在班内开展小组合作,让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派能起示范作用的“志愿者”每天检查班级学生学习自理情况,记录并及时反馈。又如:班级里开展“我爱我的小书包”活动,活动分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先让学生猜一猜“我的书包有多重”,再现场测一测。并让学生思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结果?第二步,让学生展示“我的书包里有什么”,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第三步,“给我的书包减减肥!”,让学生们出出主意,谈谈怎样爱护自己的书包。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上述活动时,可以不必那么循规蹈矩地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分组分工等,那是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而要以充满童趣的活动为主,让活动在自由自在的气氛中开展,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哪怕效果不那么突出,也能为今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及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班级文化建设中树立积极向上、展现活力热情的精神风貌。因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文化土壤,而这恰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完全相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特色文化的物化表现,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班主任可借此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设计和制作,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美化教室,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例如,有一个班级经过学生民主讨论决策都形成了共识:以“爱生活、爱阅读”为班级文化特色口号,除了学校统一的队角外,在教室里另行开辟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为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策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发动全班学生都来参与“图书角”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系列活动,具体包括:1.图书角名称、图案征集;2.图书角板块设计;3.书架的设计;4.图书的来源与流转;5.图书的借阅与管理;6读书心得征集与展示等。在全员参与、人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最后每一块内容由一个小组(组长领衔,组员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活动有声有色。利用“百草园”来开展了以“植物保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由报名,分组研究“植物管理中浇水的学问”、“植物管理中施肥的学问”、“植物管理中光照、温度的学问”,通过小组研究掌握植物管理的方法。学生们采访了学校开心农场的负责教师和花工爷爷,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义工讲课,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管理植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笔者还引导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点滴的感受和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兴趣盎然,因为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在合作中分享快乐。

三、结合班级事务管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等布置的各项活动,最终都得落实到班级。如果光靠班主任老师单枪匹马,累且不说,效果还不尽人意。要想班级管理工作有特色、出亮点、创和谐,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他们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主动参与班级事务,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从服务于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设计目标

班主任老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喜好,在班级里选择一项具体的工作来负责,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定期实行考核和轮换。例如,在高年级以“让学生学会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为目标,进行了“班级卫生工作自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班级卫生工作目标分解—分组承包班级卫生—实践任务分解—制订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实施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监督、调整实施方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班级管理常态化。班主任老师把任务下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全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具体实施,再到后续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事情可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还使他们过剩的精力有了释放的空间和时间。

(二)学生成长、班级管理、教师指导评价三位一体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前言

一直以来,因为学生数量和课时有限等问题影响,导致我国高校生数学应用能力和素养未能达标。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专注于锻炼学生个体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令他们更加有热情去研究和应用相关知识点,进而及时转变成为各个行业领域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在高校教育体系之中,数学始终被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而存在,并且对不同专业学生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可以辅助学生完善思维,进一步在实践活动中回忆和应用已学知识点。在此类背景之下,怎样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已经成为高校上下深刻关注的问题。至于高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则可以细化为:

(一)迎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如今社会急需创新潜力较强的人才,而想要达到这种要求,就必须要求学生预先透彻认知一系列数学问题,锻炼出灵活的实践应用技能。如今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愈来愈发达,高校毕业生单纯拥有娴熟的操作技巧是不够的,还应该配合数学思维去处理更高深的问题,这是新时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所以说,各个高校应该集中性的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性的锻炼个体的数学应用技能,激励他们实时性汇总不同类型的数学信息和概念,创建健全可靠的数学模型,方便处理好行业领域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一直以来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有效工具,包括互联网信息、电气自动化、半导体等技术项目,无一不依赖于数学进行革新发展,而这些项目今后都有可能被不同专业学生所经常触碰。唯独预先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才可以令他们更加系统性的梳理各类数学知识点和实操经验,最终顺利提升这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发展的实际状况

(一)课程设置针对性有待提升

我国较多高校都习惯于直接传授学生基础性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证明方式等等,并没有消耗一定的时间精力在实践应用训练上。如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计期间,融入过多比重的理论知识,旨在彰显出该科目应有的科学、严谨、完整等特征,却不能同步渗透细致的数学应用思想和方法,到头来不利于将数学科目的工具性进行有机发挥。归结来讲,当前我国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方面,没能很好的贴合全新的育人目标,和专业教学存在明显的脱节隐患。

(二)教师教育理念不够新颖

作为高校的数学教师,其数学理论知识的储备数量和学术的研究能力是无可挑剔的。不过实际教学中,一旦说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就会使教学发展目标和各个专业特征大相径庭,严重情况下更会令后续的引导方式和指导案例变得愈来愈空洞乏味。在此类环境之下,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实践应用能力等,亦可想而知。

(三)学生基础不够深厚

部分高校学生习惯于研习理论知识,因为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做支撑,导致他们在数学知识点应用上存在较大误区。特别是一些数学基础不佳的学生,经常会因为理解出现偏差而倍生挫败感,没有动力再去数学。

四、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设置健全的数学课程体系

作为一名优质性的高校数学教师,应当预先明确相关专业发展特征和各类学生学情状况,随后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匹配专门性的课程内容。一方面要尽快调整传统的教学理念,筛选一系列有助于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要领,并将其作为必修内容来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则应该结合时代特征来匹配灵活的教学引导模式,归根结底,就是在适当划分传统和全新教学内容比例的同时,树立起方便各个专业改革发展的高数课程体系框架;还有就是引导学生深入性学习和数学相关的基础性思想和方法,消耗一定的时间精力去解释不同知识点的产生背景,并且逐步加深这些内容和专业实际案例的组合力度。如在进行极限课题内容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分割、聚合、近似等原理来确立积分的概念,之后再带领学生深入把握导数和定积分的衍生背景,并再利用导数来引导学生处理最值和速度等问题。特别是定积分,方便快速而正确的解决封闭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问题,在此期间,教师须考虑借助特定封闭图形来设计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同时进行计算和实物制作;之后再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令学生在其间及时检验当下的学习状况,巩固已学的知识点,锻炼出更加高水准的数学应用技能。

(二)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

高校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集中性的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第一要务就是调整既有的教学内容,即依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状况等编制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在令数学教学内容彰显出一定的实践应用和趣味性之后,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如在讲授数学概念期间,教师须预先掌握不同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之后选择一些相对开放且难度适中的例题,方便学生自主的予以探究和学习。久而久之,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自然会快速提升。

(三)引入学生普遍关注的生活化案例

想要快速教会高校生一系列的数学应用技能,首要任务则是令他们明确不同类型的数学概念和变化规律,形成健全性的数学思维,确保这些都达标之后,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模等实践操作活动,强化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面对一些烦琐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建模并利用数学语言加以简化,之后再鼓励学生彼此展开竞赛,互相补充之后完善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技能。特别是在进行差分方程知识点讲解环节中,教师可以预先引入一些启发性的案例,如假设某人现阶段的体重为100kg,当每周会吸收20000kcal的热量时,其体重将保持不变;目前想要透过节食和强化运动量等途径将体重减到75kg,请依次考虑后续的塑身计划。(1)就是在不运动的基础上,展开两阶段的塑身活动,前一阶段保证每周减重1kg,且每周热量慢慢减少,持续到达到下限即10000kcal为止;后一阶段则令每周吸收的热量保持下限,坚持到满足减肥要求结束。那么前一阶段要保证每周吸收多少热量,且两个阶段分别需要消耗多少周?如若说选择在后一阶段中增加运动量来提升塑身计划完成进度,那么应该设置怎样的安排计划?因为许多高校学生,尤其是女生,非常关注减肥这类生活问题,所以引入这类案例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令他们在逐层探究和简化问题之后,加深对各类知识点的理解,形成更强的数学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主动强化数学教材内容和实践活动的联系力度。对于高校来讲,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无非就是辅助他们加强已学数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联系度。所以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尽量的将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呈现。客观层面来讲,目前许多高校习惯于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及时加入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案例,到头来学生一头雾水,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数学应用能力,都不会得到显著性的提升。所以说,教师应该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尽量在数学课堂中引入这些常见的要素,进而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并掌握更多的数学应用技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各个高校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工作上,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须在教学内容和指导方式等层面上进行深入创新。包括定期组织丰富的数学建模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细致演绎不同知识点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以及强化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度等等。久而久之,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强化数学教学的应用性,大幅度提升高校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莹.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0(12):94-101.

[2]钟敏玲.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J].农家参谋,2018,22(21):120-122.

[3]孟虹宇,彭磊.高校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8,33(25):83-88.

[4]胡?峥.高校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9):120-124.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依从性;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除遗传因素外,多与暴饮暴食、酗酒、神经紧张有关,常伴随着头晕、头痛、心悸、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护理通过加强患者健康意识的方式提高服药、饮食等依从性,达到血压良好控制的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9岁~75岁,平均年龄(67.14±1.20)岁;高血压分级:Ⅰ级22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岁~76岁,平均年龄(67.20±1.14)岁;高血压分级:Ⅰ级23例,Ⅱ级13例,Ⅲ级9例。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无心、肾等重要器官障碍;无意识障碍,生活可自理;排除标准:患精神类疾病;患炎症性或免疫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全者。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等,提高患者安全意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即: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治疗注意事项等,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帮助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向患者强调规范服药和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帮助养成服药习惯。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交流、鼓励的方式给予心理疏导。同时指导患者采用一些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倾诉、运动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等,使其心情舒畅和愉悦,提高治疗依从性。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制定合适的用药方式,若患者呈两峰一谷的血压规律,应在清晨起床时服用降压药,07:00前最佳;若患者呈两峰无一谷规律,在20:00前服用即可。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减肥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戒酒戒油炸食品,忌暴饮暴食,若患者饮食过度,可通过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和饮用蜂蜜水,避免便秘导致血压升高;并且,日常多食用草莓、橙子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菠菜、胡萝卜、桑葚和红枣等可降压的食物和木耳、海带等含钾食物,降低血压。鼓励患者食粗粮、补充蛋白质、饮用绿茶等,改善动脉硬化,同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戒烟,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⑤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血压控制对疾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餐后适当通过散步、站立等方式消食,并制定每周运动计划,如快走、打太极等,养成规律运动习惯,降低并控制血压水平。

1.3观察指标

①自行设计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包括疾病知识、心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和用药情况五个方面,评分标准[2]:20分:严格依从;15分:绝大部分依从;10分:大部分依从;5分:偶尔不依从;0分:几乎不。每项20分,共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依从性越好。②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采用标准水银血压计测定血压水平,参考值范围: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BP、DB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多在家中服用降压药物,自我控制饮食和运动等,调节血压水平。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较低,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干预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运动行为,提高血压控制水平。本研究特分析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BP和DBP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养成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的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病情,耐心向其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治疗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根据病情制定用药方案,并强调规范用药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4]。与患者沟通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通过倾诉、运动等方式调节不良情绪,以愉悦舒适的状态接受治疗。此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食用胡萝卜、桑葚、海带等含钾或降压的食物,鼓励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定期进行散步、打太极等运动,达到降低血压水平的目的。孙晓蕾[5]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中发现,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比常规组更低,治疗依从性更好,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护能力,并通过健康行为改善和控制血压水平,进而提高居家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春青,齐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3):458-459.

[2]丁平俊,张华,王春梅.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6).410-413.

[3]赵雪萍.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3):242-245.

[4]朱祥苓,于琛,袁晖.连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1015-1017.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探索

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硬件设施落后。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生源较广,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虽然《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中,严格要求体育设施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中不得小于院校的建设一定比例。但据调研当前院校在实际建设中,体育设施的建设速度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增长速度的。再加上原有体育设施的损耗量,体育器材更新速度早已不能满足高职体育人的使用量。恰逢物联网技术和高校体育教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就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再一次提升。虽然大众传播媒介逐渐现代化、多样化,但高校的体育器材的更新始终跟不上当今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校与在社会上应用的高新技术产生强烈的反差,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一些创意性的教学方案无法实施。

1.2分析传统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刚经历了压力强大的高考,大学生总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并善于应用手机和电脑获取知识,从网络学习新东西了解新事物。而高职体育教学受学校体育运行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影响,教学方法常常沿用老思想、老教材,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三个基本”思路是根深蒂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仍然是高职院体育教学手段中的主要手段,但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方法不可拘泥于传统的“死灌输”的以运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体育兴趣的建立,传统的“死灌输”与高职体育教学“锻炼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爱好”的思想相违背。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地位,学生常常感觉到离不开老师,无法在课余时间继续运用技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3体育教学大而化之,忽略了个性化培养。据社会调查结果说明“热情开放、充满活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下较热情、能言善辩。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下表现的不合群,很高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身体素质的全面掌握更是需要进一步的熟悉。况且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在运动场较空旷的环境中体育大而化之的教学,在不了解学生个体特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突出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心肺功能强的更强,肌力量不足的还是不足,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

1.4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物联网即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广泛连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感知、识别和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应用物与人的智能感知,例如通过传感器收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身体机能参数,通过收集到的运动参数评价学生个体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等。各类信息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通讯传输,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互联网、计算机的通信技术,再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人们提供智能的物联网。综合考虑高职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探索JIAOXUETANSUO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成为高职体育教学的又一助力。将物联网引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优势,在保障学生个人隐私和生活自由的前提下应用好物联网,服务于高职体育教学。

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有关物联网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深入了解最前沿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与理念,重点调查传感器的发现状。同时引用数据分析,研究国内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手段实用现状,统计分析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希望和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针对性引用物联网最先进的实用技术,探索“物物互联”迎合高职体育教学。

3结果与分析

3.1应用物联网建立学生体征档案,引导“健康体育”。就当代大学生对是否有必要定期做身体检查的调查数据显示,20%的大学生定期进行了身体检查,没有提前预防疾病的习惯,很少有同学会考虑不良的运动习惯会导致病痛,有80%的大学生没有进行定期身体检查。而在群体调查中表现为所有学生都拥有手机,且几乎手机时刻在手边随身携带,只有10%的学生认为手机无足轻重,几乎70%的同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脱离手机。对于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制定锻炼计划的只占调研总数40%,只有极少部分制定了运动计划,并按坚持按计划参加运动。有一半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随意的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同学是看心情,看天气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综上所述,可以判定大多数大学生不太注意身体健康,没有系统的锻炼身体的习惯,60%的学生都是“手机控”和“电脑控”,说明大多数同学是需要引导关注健康的,而且需要有人科学的引导大学生们健康体育。高职院校在职老师在是有义务有能力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在借助“物物互联”的物联网可以利用手机记录学生的运动状态,判断个人的每天的运动量,由校园的“一卡通”记录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由校园大数据系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的在身体状态,可能出现的身体不良状态,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判断,给出合理建议。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体育。

3.2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实时互相激励的网络环境,促进“终身体育”。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新运动的能力。体育人能够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中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要求具有一定自我体育的分析和学习的能力,并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的从事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大学生在专业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学会自主学习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较好的自我体育意识。据调查,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综合统计可知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兴趣爱好、减肥、缓解学习压力,总体上主要是因为兴趣、爱好的43%,主要目的为了健身的占38%,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占40%。其中女生更关注身体体型,在运动中的主要目的瘦身占36%,而在男生当中关注健身的占40.6%,兴趣爱好占53%。参加运动有缓解压力目的的占48%。由表1可以看出兴趣爱好参加运动的比例并不高,要想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必要注重、参与过程指导、反馈总结,如此才能达到解放之目的。而建立实时物联网,让大家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使学生的运动指数可以通过物联网与大家分享,并形成排名,激励同学们的好胜心理。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体育运动本身吸引学生。当今体育活动中可以依靠高速摄像机、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活动者每个动作每个部位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通过物联网收集传感器所捕捉到的信息,再由手机或电脑及时反馈给运动者,为运动者带来愉跃感,提高运动者对该运动的兴趣。

3.3捕捉个体运动细节,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高校体育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功能,还有一部分功能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和研究竞技体育技能、技巧和战术的功能。在竞技体育中准确的找到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细节,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是高效的提高训练水平的主要手段。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促使传感器品种高达3万余种,使物联网的辐射范围大幅度增加。高精度的多元化的传感器技术加入到了物联网中,让物联网走近了普通高校中,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借助于传感器获取每个运动员的运动细节。找出被动肌群、固定肌群更好的找到运动员技术缺点,指导运动员做专项训练,快速解决运动技术难题;还能快速了解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在对运动员最小伤害的程度下获得第一手的运动员身体参数,根据训练效果针对性的调整学生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7

女大学生文化生活现状的形成原因

1.全媒体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女生重“键盘”轻“笔杆”,导致文化素养不平衡。“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3]全媒体环境下,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查询便捷,给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女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及需求对阅读内容进行即时筛选,并运用键盘完成阅读。在电子阅读过程中,有89.22%的学生经常选择浏览的方式,而经常精读的只有10.78%;有71.01%的学生只阅读不做任何记录,只有6.42%的学生写读书笔记。[4]大部分女生通过浏览电子文本,就可以又好又快地掌握所需信息,因而疏于阅读纸质书籍报刊;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既可保存又便于搜索查询,因而无暇用笔杆记录;此外,全媒体环境下,女生缺乏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思考,也阻碍了其文化素养的积淀。2.规范化指导的不足。大部分女生重“达意”轻“规范”,导致写作水平不平衡。信息化时代,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及贮存,都必须依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都离不开写作。写作能力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而女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受流行语、火星文及其他不规范语言与写作行为的影响而每况愈下。事实上,“中学阶段没学好、大学阶段又不学”已经成了女大学生写作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一是高校对写作学科不重视,忽略了大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写作类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大学期间不再有机会接受规范化的写作指导。二是教师对写作要求不严格,忽略了大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现今专门教写作课的教师很少,教大学语文课的老师也有限,难以完成大规模的写作指导。三是学生对写作实践不关心,忽略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女生勤于写网络日志、发即时微博等,但其语言表述的规范性、行文逻辑的思辨性却不容乐观。3.系统化服务的缺乏。大部分女生重娱乐轻文化,导致文娱层次不平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娱乐休闲是女大学生最常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艺术次之,专业实践最少。这与高校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力与水平相关联,是缺乏系统化文化生活服务的表现。一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尚未健全。中央16号文件出台后,高校以学生为本,“三观”教育成效显著。但是,系统化的生活教育与文化服务相对不足,缺乏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可持续地参加文娱活动。二是高校一味追求校园文化活动现场氛围。不少高校学团部门组织的学生文化生活,“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比较多,“踏踏实实练才艺”的情况则较少。现场的参与人数、活动气氛成了衡量活动质量的主要标准。三是文娱活动的指导教师相对匮乏。一般情况下,学生文娱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群体内部互助合作或个别学生全力推进的情况下组织完成的。现如今,教师对文娱活动的指导力匮乏,女生群体喜欢热闹的娱乐活动,不甘于作静静的文化思考。4.不科学认知的干扰。大部分女生重“休闲”轻“锻炼”,导致体质健康不平衡。体育认知上的错误,导致大部分女生不愿意参加大运动量的无氧运动,而乐于把精力或财力用于有助于保持体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逛街等。一是女生文静的特性导致她们不适合剧烈运动。大部分女生好静,过于注重外表的美丽,认为体育运动会影响其淑女形象,有的女生甚至认为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型变化,如手臂、大腿变粗等,因而偏爱休闲活动。二是女生功利的观念导致她们不坚持体育锻炼。不少女生认为运动就是为了修身减肥,而节食减肥见效快、省力,所以不必坚持体育锻炼。也有一些女生虽然知道运动有益,却没有恒心和毅力,达到目的或失去兴趣后就不再坚持。三是女生学业的压力导致她们不喜欢体育运动。女生学习生活压力较大,容易疲劳,课余时间只求舒适懒散的生活,即要么去休闲场所解压,要么回宿舍休息,导致她们对体育活动避而远之。5.艺术鉴赏力的缺失。大部分女生重“观赏”轻“研修”,导致艺术修养不平衡。女大学生的审美观存在一定的偏差,对美的鉴别力和鉴赏力不足。一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都有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负责大学生艺术生活的策划与组织等,然而,高校往往是以公选课、报告会、主题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艺术生活服务,艺术教育的投入不足、组织松散、氛围淡薄、成效较差。二是教师对公共艺术的教学管理不佳。师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为缺乏的资源,甚至无法满足规定的课程教学。三是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热情不足。大部分女生无暇或被迫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主动研修戏剧、音乐、书法、绘画、摄影等课程或进行艺术实践的女生较少,只有艺术专业学生始终充当着艺术活动的生力军角色。

女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优化路径

1.引领科学阅读,积淀文化素养。第一,优化校园文化,引领科学阅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发展高校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需要。[5](P.222)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把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式上,网络浏览和纸质阅读都有可取之处,女生要根据阅读需要进行浅阅读或深度阅读,切不可沉溺于其一;同时,做必要的笔杆记录。第二,倡导阅读经典,提升文化内涵。阅读经典是积淀传统文化素养最基本的方式,它可以充实、丰富和发展女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她们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女生。高校要规定各院系将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必修的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督促专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专业类经典著作以培养专业内涵,激发女生通过阅读经典去修身养性。第三,举办主题活动,选树阅读榜样。阅读活动中,最吸引人气的往往是名家学者报告会。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每年春学期都会邀请国内外名家到校参加阅读文化节,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科学阅读。高校要贴近学生生活,举办网络或纸质阅读比赛、读书沙龙、文化评论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其中,选树、追寻身边的“阅读之星”影响很大,女生群体中的“普通典型”往往最能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淀文化素养。2.加强写作指导,优化语文能力。第一,优化写作教学,规范语言行为。现今,女大学生的写作都能充分“达意”却时常“不登大雅”,不乏汉语写作口语化、外语写作汉语化的现象,这需要高校优化写作学科的教学管理。开设写作类课程、专题,不仅要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思路清晰、文笔流畅的文章,而且要教会学生擅于运用不同文体进行规范化写作。不管是网络随笔,还是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文体,都能做到深入浅出、规范得体。第二,加强文化引领,优化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写作水平,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着力优化。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有进行写作教育、普及文化知识的义务,并引导女生优化自身的文化素养;其他专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也应自觉履行“育人”使命,督促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她们写作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第三,强化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女大学生只有通过长期规范的实际写作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写作能力。当前,女生写日志、发微博等随笔感悟是兴趣爱好,写请假条、课程论文等应用文则是学业要求。其中,写课程论文须经历问题意识培养、借鉴阅读、写作训练、修改讲评等步骤,无疑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理想路径。3.发展文娱爱好,提高文娱质量。第一,完善工作体系,推进生活教育。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着力完善系统化的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女大学生文娱现状不是依靠“三观”教育就能优化的,还需要系统化的生活教育与文化服务加以引导。高校要把指导女生参加文娱活动作为重要的生活教育内容,根据女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因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设计和开展文娱活动,满足女生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终身爱好的需求。第二,优化社团运行,发展文娱爱好。学生社团是学校第二课堂的主要载体,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成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场所。优化社团的运行,一是社团活动要常态化、规范化,切实服务女生文娱生活需要,避免流于形式;二是社团活动要有重点、有亮点,着力吸引女生参与主题活动,切忌简单重复;三是社团活动要贴近女生、服务女生,重点引领女生发展文娱爱好,避免无的放矢。第三,实施导师制度,提高文娱质量。文娱活动,不能光“娱乐”不“文化”,而要兼顾差异;不仅要有热闹的场面,还要有质量的保证。当前,许多高校施行了“学业导师制”抓学习质量,其实,文娱活动也需要导师。一是引导文化活动,激发女生进行思考、阅读、写作等文化实践,提升个人文化品位;二是指导娱乐活动,指导女生做好策划、组织娱乐活动,提升女生娱乐质量。4.优化健身方式,促成健康体魄。第一,优化活动环境,激发健身意识。高校必须着力优化体育活动环境,激发女生健身意识。一要完善体育设施,为女生时时处处都能就近健身搭建平台;二要健全健身机制,将早锻炼、项目俱乐部等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三要优化体育文化,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校园体育环境。第二,组织健身团体,科学锻炼身体。高校要着力调动女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女生在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往往求同存异,高校二级学院可以通过组建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健美操、瑜伽等健身团队,由学院聘任高水平的同学担任队长,带领队员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既锻炼身体又优化体型。第三,加强专业指导,发展兴趣爱好。就业压力和学习时间紧等客观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学生体质也就容易下降。[6]只有把相关体育活动作为终身爱好的女生,才能够一如既往坚持运动。对有特长的、参加某一健身团队的女生,高校不仅要给予充分肯定,而且要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进行业务指导,促成女生终身的体育爱好。5.推进艺术教育,提升鉴赏能力。第一,重视艺术教育,完善运行体系。当前,高校已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活动,但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组织、氛围、成效却有待加强。一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二要完善组织制度,优化艺术教育的基本规范;三要优化艺术氛围,营造艺术教育的育人环境;四要加强组织管理,优化艺术教育的运行成效。第二,统筹艺术资源,传承艺术精品。课程学习是女大学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当前,全媒体环境为传承艺术精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网络精品课程的方式解决艺术资源贫乏的困境。此外,高校还能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加强校际人才交流等途径凝聚艺术资源,为女大学生进行艺术观赏和艺术研修提供指导。第三,组建艺术社团,丰富实践体验。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为艺术教育提供可依托的阵地。[7]艺术社团是女生艺术实践的主阵地。高校校级层面一般都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大型艺术类社团;院系层面则以专业类社团居多,艺术类社团较少。可见,大部分女生缺乏艺术实践。一是校级层面要提升艺术实践层次,提高艺术活动影响力;二是院系层面要搭建各类艺术实践平台,扩大艺术实践覆盖面;三是艺术社团要积极组织主题活动,陶冶女大学生艺术情操。#p#分页标题#e#

作者:徐正兴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合作与发展处

减肥计划方案范文8

关键词:篮球;体能训练;科学;身体素质

1、体能训练的现状

篮球是一项国际化的竞技项目。它不光是因为团体作战而受到大家的欢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此在大学的众多体育运动当中,篮球是最受追捧的一项。无论是在选修课上,还是在平常的篮球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参与其中。但是体能训练一直得不到重视,体能训练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一方面就是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都关注于学生自身的成绩,而非学生自身的身体。他们只重视在考试当中学生能否达到一个更高的分数,而不是在一场体育竞技当中学生是否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对于这一现状,我们的教育改革深化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在一个良好身体基础之上学习才能够长久稳定,并且身体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可发展性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篮球这项运动的特殊性,它对人的体能要求是十分高的。我们需要在体能训练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对于篮球的训练才能有所进步。但是现在我国大学体育篮球发展的现状,老师过多的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学生的自身自由训练而缺少了体能的专业训练。学生对于体能并不重视,只一味的追求更高的技术,更准的扣篮,而忽略了自身体能素质的提高。这对于篮球发展是不利的。并且篮球作为一项体育发展活动。人们更多的是沉浸其中享受乐趣,并不愿意得到艰苦的训练,而体能训练意味着吃苦,并且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忍受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并且要坚持,这样的体能训练才是有针对性的,但是在大学,我们是无法达到的。因为教练不会根据每个学生自己个人的体质素质进行量身定做。而仅仅是统一化的体能训练对学生是效率很低的。针对于现在的体能现状。我们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由于体能训练在大学篮球是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学习的同学都应该重视这一训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体能提升的同时就是篮球技术的提升。并且它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对你比赛的战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加强个人的体能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和自身经验之下,做出一套适合自己体能发展的体能训练,这对自己会受益终生。

2、体能训练中的问题

体能训练是一项对教师专业化,科学化要求极高的一项训练,并且针对于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我们需要为每个人制定不同的方案。因此对老师的标准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对于大学现在普遍的篮球教师团队来说专业性都不够。一些老师并没有经过什么专业的训练,因此他们对于篮球教授普遍都是形式化,并且他们都是依靠学生自由进行训练,而没有一套完整完备的科学的体系,可以有效针对于学生的体能进行提高。没有对学生的忍耐力、控制力和灵活度进行专门的训练,学生的这几项活动也达不到现有的标准。由于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课的形式太过自由,学生的体能也通常比较低,没有能力坚持一场专业的篮球赛。并且更多的学生更关注于自己的成绩,而非自己的身体,导致现在国民体质降低。我们想要提高大学课堂当中的体能训练,首先要从教师的团队抓起,我们应该培养更多专业的教师。并分配到各个高校,通过这些专业的人员指导学生体能训练的设计,并应用在平时的篮球课堂当中。体能的增加意味着受伤可能性的降低,体能的增加意味着篮球技术的增高。这对于我国的篮球发展事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另一方面,由于篮球这项运动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专业场地。而有些学校由于学校的经费不足,无法提供相应专业的场地。因此学生在某一些不专业的场地进行篮球训练,会加大受伤的可能性。体能训练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它会让我们肌肉的韧带更加的柔软。从而减少受伤的可能性。针对于篮球课堂当中的体能训练要和篮球技术一样同时提高体能训练,不仅仅对于篮球课程友谊,对于学生自身的个人发展也很有帮助。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体育篮球课程当中的体能训练。

3、改善体能策略

我们发现在大学篮球运动当中,体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改善体能的训练是应该我们重点来研究的。首先针对于大学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师来说,我们需要有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于老师的招收应该有更严格的标准。不仅在学历上要有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其次针对于学生与家长的思想教育也要同步进行,不能让家长一味的以成绩来要求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素质。关注点只在于学习,忽略了体育运动。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应该矫正家长和学生的这种思维,让他们重视体育运动,重视体能训练。针对于现在的一些学生的体能不足表现为体重过轻或体重过重。体重过重的学生可能通过节食或者吃减肥药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体重,为了达到变美的效果,但是这样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是不可逆的,是不能挽回的。有的孩子由于过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自己的体重过重,内脏的脂肪率比较高,这对身体的健康损害也是很大的。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以及体重的表现,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篮球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也应该积极地推进体能课程的教学。不能让体育课仅停留在表面形式化,而没有深层次的内容。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中国的篮球事业都是没有好处的。在体育课训练的教学当中,老师要做到课前有设计、课中有反馈、课后有互动。这样完整的一套体能训练计划,大学体育课程才能真正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对篮球事业的发展有所促进。有了专业的教师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体能训练也会变得更加的顺畅,学生们接受起来也会更加的易于接受,通过长时间强制性的体能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们就可以自行的进行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与篮球的技术相结合。通常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到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体能训练过于无聊,过于单一,过于重复化,使学生很难以坚持下去。这对于体能教学的推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将体能训练多面化、全方位、趣味化,使学生们真正的对体能训练感兴趣。并且找到一种让他们能够有兴趣的方式,使他们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坚持的体能训练,才能真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应该将多种体能训练进行有机的组合。防止因为过于单一化程式化的训练,让学生产生抵触兴趣,影响体能训练教学的效果。

4、完善教学制度

针对于在大学篮球体育课当中的体能训练,很多学生不过于重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和他们自身利益挂钩。这样会导致学生认为是否进行体能训练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导致他们忽视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情况。学生可能会因此导致过度肥胖或者过瘦。这样都会影响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对学生以后的身体不利。他们现在的年龄还比较年轻,身体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可以抵挡住他们现在的不健康行为,但是随着他们到社会上之后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情况大不如以前。那么在大学时期过度消耗的身体都需要付出代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将体能训练深入到大学篮球课堂当中,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考核,做到真正的促进体能训练、真正的落实体能训练、真正的对学生的健康有益。期末学生的成绩评定也不单单只能由学生的专业课水平来决定。也应该考虑大学选修课当中的成绩。适当的体育训练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减少学生的焦躁抑郁情绪,也有利于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心态去面对考试以及社会中的困难。不至于有任何不合理的想法。其次针对于一些学生进行了严格的体能训练。由于因为体能训练的原因导致专业课成绩下降。而受到学校的处罚,这一点学校应该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不要让学生对体能教学工作产生抱怨的情绪。建立真正有效完备的制度。使学生真正的对体能训练感兴趣,真正的愿意融入到体能训练当中,并且在这一项训练当中获益。

5、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体能训练对于大学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体能训练对于大学生是很有贡献的。无论是对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于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针对于学生现在体重过重或过轻,学校应该适当的安排体检,针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学校也应该针对于大学体育这些学科制定特定的方案,科学合理地为大学生制定体能训练的培养方案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坚持进行体能训练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于体育训练的教学当中,我们要结合多种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配合性训练,以防止单一无聊的体能训练,使学生的兴趣降低。要调整相应的政策,不能一味的以学习成绩为主导,使学生们忽略体育训练的重要性。综上,为了推进体能训练在大学篮球课堂当中的发展我们要全方位的做提高。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我们才能够去面对将来社会上的许多困难。并且相应的体能训练会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和坚持精神。长期的体能训练对于想要从事篮球行业的人来说是很有益处的。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有助于推动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斌.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

[2]黄锐.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体育教育,2014(32).

[3]王海燕.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0,5(5).

[4]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9).

[5]刘钧演,涂敏霞,陈冀京等.穗港中学生对教师及校园生活评价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00(7).

[6]胡江.浅谈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

[7]韦经富.高校体育篮球选项课的现状及改革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