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调查报告范例

化工调查报告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1

一、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根据此次调查统计对象的要求,我们提取了全市在工商局注册、在技术监督局取得许可证的各类食品企业名录,与税务、农牧局、工信委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核对后,逐一进行筛选,确定调查对象并逐个实地调查。市重点调查了4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好来喜食品店。县调查了46户主食加工店。

二、主食产业化的调查情况

1、市白玉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市放心食品示范企业。主要产品是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豆浆及其他豆制品,年生产能力1000吨(日产能3吨/日),规模较小。经请示省局,该企业属副食产业而非主食产业,不在此次调查范围内,故不上报。

2、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是兰州爱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连锁店市区内共有有3家分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10吨(日产能0.3吨/日),规模较小,面粉原料由兰州总店统一配送。

3、好来喜食品店,以加工面包、蛋糕为主,年生产能力20吨(日产能0.16吨/日),产量小,属家庭作坊式。

4、县调查的46户主食加工店,主要以馒头、面条、饼子、花卷生产为主,其中:生产馒头、饼子、花卷的25户,鲜湿面条生产的21户,这些均系家庭手工作坊,以个体生产为主,都不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按要求不属于调查对象。

5、我市至今还没有米制主食品和速冻主食品生产企业。

三、玉米深加工专项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对象的要求,市调查了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县调查了三家白酒生产企业。

1、市丰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酒类流通领域五大放心示范企业,主要原料为玉米、高粱,玉米年消耗能力1000吨(日产能3吨/日),经请示省局,不属于玉米深加工企业。

2、县调查了三家白酒生产企业,但经实地了解,这三家企业年生产经营量较小,其产品主要以山丹军马厂、武威酒厂的白酒为原料,用自己的技术进行勾兑生产,年生产白酒数量较小,经营量均在3000-4000斤之间,亦非玉米深加工企业。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2

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商务和粮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典型经验做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决策水平,推动工作开展。

二、坚持和完善重点调研课题责任制。

建立重大课题集中调研制度,局党委每年点题确定调研重点课题,由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带领相关职能科室进行重点课题调研。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亲自撰写、修改调研报告。每个班子成员每年要形成2篇以上有内容、有分析、有见解、可操作的高质量调查报告,并在全系统内开展一次调研成果汇报。

三、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活动。

各相关科室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目标考核工作、阶段性工作,每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30天。在调研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完成2个工作调研,每年至少向局党委报送一份调查报告或决策建议。

四、推动“三解三促”活动常态化,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

严格落实挂钩联系工作制度,落实“三解三促”工作制度,按照规定到联系点实地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要安排更多时间与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交流沟通,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定期对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梳理,报研会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涉及政策层面的要带回来认真研究,并及时将结果向群众反馈。

五、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重点,不走形式。撰写的调研报告要体现出工作实际、思路创新、解决问题彻底和工作经验推广,真正达到有调查、有研究、有结果的目的。局党委每年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一次优秀调研报告评比活动。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3

大学语文一纸试卷或一篇文章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基于提高课程实效性的目的,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建立了以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程度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对陕西省4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和4所老牌普通二本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及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试卷型或作文型的传统评价模式所检测的范围、效果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回应课程教学目标、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难以发挥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安康学院大学语文课改团队依托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用实效研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考核方式为杠杆、加强实践训练为方式的课改思路,面向教科、数统、经管三个院系的授课班级,正式进行以考核方式革新为手段的教改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其特点

(一)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项目组和大学语文教师共同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及细则,经开课院系讨论通过和教务处同意,在教改班正式实施。1.作业: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训练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2.课堂交流互动:提供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评测学生课堂参与活跃度,同时鼓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3.语文阅读周记:拓展经典阅读范围,接受经典智慧洗礼,感知语言艺术魅力,训练写作能力。4.调查报告: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写作规范,训练学生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5.课外实践训练:深化教学主渠道,完善智能结构,通过社团实践活动,化语用知识为语用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勇于推介自己、珍惜能力锻炼机会的意识。同时评测学生第二课堂的参与活跃度。6.即兴演讲:综合检测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及其所隐含的其他诸如创新、逻辑等能力。7.学结:引导学生反思、校偏自己的大学语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情况,进行价值评价,训练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规范。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

上述评价体系除了大大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之外,还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开放性、过程化。除了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还根据各考核项目建立了相应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及评分依据,充分利用QQ便捷、即时、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在教学群里公布各考核评价观测项目成绩。其中作业、课堂交流互动、课外实践训练、语文阅读周记等四个过程化考核项目的成绩每四周公布一次,其他三个考核项目的成绩待项目完成后公布在群里。这样每个学生根据评价体系随时核算自己、查看他人已获成绩,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投入。2.个体考核与团体考核相结合。团体考核主要体现在调查报告和阅读周记、班级活动以及部分课外拓展训练项目的成绩上。第一次上课即建立4人为一组、由学生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采取相应方式共同完成任务,组内成员共享小组相应的平时成绩,以此引导学生淡化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纯个体式学习模式以及“为教师而学习”的思维定式,逐步建立“我能怎样,团队成员希望我怎么样”的反思自省式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3.较为公平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常言“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活动只有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方能实现“学”和“用”的有机整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打通了大学语文考核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通道,延展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多方面能力,比如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探索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上,采取问题引领式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交流互动”考核项目。所有精讲课文的教学任务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利用QQ群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在课前2—3天公布给学生,督促其提前准备。教学模式上,采用模块化教学,根据授课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将教材中精讲课文分为古诗文部分和现代诗文及翻译文两个部分,由两名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教学班的课程教学任务,既让每个教师向学生呈现出最优最好的一面,也保证问题引领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第二,完成作业,延续思考。课后作业是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注重文本时代性主题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挖掘的教学思想,在问题引领教学法下难免会因某个问题或话题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讨论热情。但上课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就一个问题持续下去,这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还能将思考深入下去。第三,推行经典阅读和周记写作,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涵养性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建议以教材中非精讲课文为主),撰写不少于200字的阅读笔记,并为作品总结出“关键词”。形式为每组每周至少两篇,鼓励多写,期末取最优成绩。第四,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制定了一批适合大一学生进行的调查报告选题,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调查活动,以此训练学生运用语文能力进行策划、组织、参与、执行、沟通;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规范行文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训练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搭建大学语文能力训练实践平台,以训练其语言交际能力和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文言诵读比赛”“古诗词擂台赛”“诗之魅诗歌诵唱比赛”“班级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活动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学生参赛、学生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通过学生做评委、评价同学朗诵、演讲的实践,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项目组成员还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学海纵横主题演讲”“感恩教育演讲赛”“大一学生征文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国学社、大学生演讲所、戏剧社等大学生社团,以及鼓励学生向校内媒体投稿等。上述所有活动均列入“课外拓展训练”项目中来,每月登记一次,期末汇总。第六,写总结做反思,帮助成长。学期末完全结课之后,布置学生反思一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实践情况和自己的知识能力增长情况,除继续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行文规范外,还以此让学生通过内省,清楚地明了自己语文能力上的成长进步情况,以及不足之处、遗憾之处,从而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实践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为检验教学模式、实践训练项目、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影响效果,课程结束后,我们制作了《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对教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两次随机抽样调查。2015年5—6月,在两类班级中各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率100%;2016年1月,在教改实验班发放问卷46份,普通班发放问卷70份,问卷回收率100%。在教改实验班涉及5个专业,普通班涉及11个专业。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提升。两类班级学生在阅读笔记写作、向学校宣传媒体投稿、撰写调查报告及格式规范意识等方面的训练情况判然有别。可见,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考核方式引导下,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广度及投入度差异明显,教改班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更优。

2.教改班学生对课程认可值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班学生,这主要体现在课程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效果等方面。(1)综合评价:教改班78%的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距较大,普通班60%的学生认为与中学语文差不多,表明课改实践下的大学语文较为有效地远离了“高四语文”,正在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2)课程目标评价:教改班8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启发了自己的思维,并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仅有1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普通班仅47%的学生认可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同时另有高达40%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在启发思维、进行更好的专业学习和应对校园文化生活方面没有帮助。可见走出象牙塔式的文学、文化类理论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改实践,更为学生们认可、接受。(3)课程能力培训评价:教改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重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训练语文能力的机会,认可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4)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远高于教师们三尺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教改班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获得了更多锻炼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机会,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课改思路和实践活动更贴近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要求,实现了以考核方式为杠杆、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预期目标,符合学校“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值得肯定,也鼓励着我们进一步实践和完善、推广。

3.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联合校团委开展的“感恩教育•大一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中,教改班学生数占全校同级学生数的12%,而其参赛学生数占总参赛学生数的35%,获奖学生数占总获奖学生数的31%。在2014年12月安康学院举办的两年一届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初进大学校园、不到一学期的教改班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为保证上述考评体系的顺利实施,教师转变了以文学、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观念,立足服务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课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突破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与之相应,老师要不断凝练和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思考和钻研教学艺术和引导方式,从而促使教师不仅加强专业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实践,涉猎补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不断拓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和范围,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从陌生到熟稔到亲厚,并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批新的教学资源。

四、对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反思

教改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以考核方式改革为杠杆的课内课外教学及实践活动,对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教授积极评价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扭转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应试型评价模式,对同类院校的大语教学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除了进一步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并予宣传推广之外,还需特别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应建立一支稳固的师资队伍并有一定的政策保障,使教师能够安心地去关注和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建设。其次,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还必须树立改革与创新意识,通过不断思考“对那些非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我的大学语文课对他们有什么帮助?”促使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加强对课程性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研究,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为社会、时代所需,为专业学习服务,以优质的教学效果,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第二,形成制度保障。多元、过程化的考评体系,既影响着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方式,并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联系;既与中学语文考试不同,也与同类高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迥异。这种陌生化的考核形式,难免引起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基于对语文课“反胃”、高校语文课地位下降,少部分学生拒绝参与或消极进行实践活动,甚至鼓吹“法不责众”,在同学间产生了恶劣影响。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性活动,课外学习甚为重要。因此,要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学校教学口、学工口和教师应为课程改革形成合力,教学管理部门应形成明确的考核改革制度,鼓励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学管部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业管理制度和就业能力需求,授课老师帮助学生熟悉评价体系并具体执行。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心无旁骛地接受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改革与实践才可能在意识形态里扎根。第三,必须将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纳入大学语文课程考评体系中来。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着“指挥棒”的功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不能在考核评价上予以体现,必然影响学生的参与心态,改革成效也将大打折扣。要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必须改变以知识性、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传统,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课外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的考核,并增加其考核权重值。与此相应,可进一步降低传统的知识性封闭式期末考试的权重,甚至可取消期末考试变为平时测验。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大学语文课内课外一体化工作,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内驱力。第四,考评体系应遵循针对性、指导性的基本原则。如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一样,各考评项目的组成与落实、课文问题的设置与讨论、课后作业布置、调查报告选题及活动开展等,都应该加强与学科、专业的联系,体现大学语文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体现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指导性,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考评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形同虚设而黯然收场。第五,建立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模式,必然要以教师大量的课外付出为支撑。比如,多次反复地批阅学生作业、阅读周记;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制作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包括亲自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开展等等。除了要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还要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多番交流。这些工作数倍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付出。如果只是靠教师无私奉献、项目支撑,无法形成长效、良性工作机制。因此,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自己都应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将多元、开放、过程化的考核方式的鼓励政策落到实处,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作者:史丰 单位:安康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赵越英.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81-82.

[2]吴朝辉.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5(20):98.

[3]刘丹柏.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检视与改进思路[J].语文建设,2015(20):8-9.

[4]潘美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9-81.

[5]尹凤芝.基于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5-8.

[6]王卫波.试论大学语文考核体系的优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49-51.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

1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较低,且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在员工培训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如何提高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水平与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的绩效就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研究重点。

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员工培训方面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定期进行员工的培训工作,其培训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员工业务能力培训,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而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高绩效管理。例如,在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海尔集团为了更好是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专门建立了海尔大学,这不仅可以促使员工全面掌握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员工参与程度方面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已经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并已经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与自主发展对于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重视员工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激发员工积极参与性,以此来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等级森严的职务意识,提升员工的世家意识。

2.3企业业务方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对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这种形势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效率,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核,同时通过严格执行业绩考核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薪酬与绩效直接关系的实现[1]。

3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要想进一步验证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因此,本文以石油机械行业的企业发展为例,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3.1收集数据、测量变量

为了收集数据,首先就对石油机械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00家企业分发书面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总经理、财务经理、人力资源与市场营销经理。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看,总经理与市场营销经理的一致,财务与人力资源经理的一致。在调查报告分发后2周,共计收到了21家企业的反馈。

3.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指数

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指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划,同时对于该问题,学术界对其也没有进行统一的明确,且意见不一致。因此,企业在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层次与措施较为单一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地评价。

3.3实施战略的能力

战略能力评测能够全面考察石油机械企业是否有效落实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战略,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要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评价,根据企业发展的多个方面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根据评价结果可知,企业内部一致性水平大约为0.81。

3.4测量企业的绩效水平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时期,因此,要选择科学、客观的测量方法来对企业经营效果进行系统、准确的衡量。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总经理与市场营销经理的整体业绩进行调查,同时也要包括市场占有率、竞争地位、销售增长率以及总销售额四大部分内容[2]。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测量的准确性,还应该对财务与人力资源经理进行相关指标调查,如资产增长率、利润水平、销售与资产利润率以及员工士气等。同时要根据每一项指标的具体情况来对其定位不同的分数等级,分数等级越低就证明该项指标的完成程度越低,分数等级越高就表示该项指标的完成度越低。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入选条件进行一定的限制,如要对企业近5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以此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5变量与结果分析

从本次变量分析的过程中来看,其主要控制的变量就是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的时间、企业性质以及员工规模四大方面,同时也要对上述因素进行全面、充分考虑,以此来提高分析结果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当顺利完成数据收集以及数据信息化工作后,就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与合理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就要优先选择检验中介机制法。首先,要对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指数进行准确计算,再根据计算的指数结果来分析与判断企业综合的战略实施能力,并通过相关指数来对企业的整体绩效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本次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企业通过充分发挥战略实施的中介效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与推动企业的绩效发展。总的来说,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提高员工整体的工作能力与业务能力,并通过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来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挑选出最为优秀的员工,这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利于员工的晋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外,通过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健全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晋升机制,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进一步明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3]。除此之外,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与调整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性,就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开展一些利润分享的活动,以此来大大激发员工高度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深入了解与掌握企业文化与长期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战略实施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绩效的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活跃的形势下,社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阙宗奇.HRM能力及其重要性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各界,2018(18):97-98.

【2】国岩,张雪.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消费导刊,2017(29):164.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5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线,是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涵养水源,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也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海南林业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术研究、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生物组培技术研究等均获得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海南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献资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结果和科技发展的轨迹。为了系统、准确地了解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采用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术研究、海南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和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技术研究七大类。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探讨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全面、系统的掌握海南林业的发展轨迹。

2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结果

2.1文献整体情况和年度分布规律

以《热带林业》和《热带林业科技》期刊杂志为主要参考点,查阅在1962年~2006年期间,发表的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结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海南林业科技”和“林业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行系统检索,经统计,共计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较长,因而,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把文献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详见文献数量阶段分布图1。

2.2文献类型

针对文献资料的论述方式,分为综述类文章、技术类文献、调查报告类文献、发展战略类四种类型。2.3学科分布特点根据林业学科的基本分类和文献资料研究主题,将收集的文献分类为: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林业建设、森林资源、园林绿化、林业信息技术、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及其它研究等12类。

3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分析

3.1分布情况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文献资料数量的变化:1970~1979年期间,科技文献数量最少;1980~1989年和2000~2006年两个阶段发表的文献量最多。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海南林业建设方向。20世纪60年代,开荒耕种,引种栽培,建设海南的热潮涌起;20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的动荡,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生产和林业研究也受到严重阻滞;自1980年开始,国家非常重视海南的林业建设,提出“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的林业建设方针,科技人员备受鼓舞,重新投入生产建设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开始得到重视,同时林业科学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多;随着林业建设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海南省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海南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禁止采伐热带天然林,海南林业进入转型摸索阶段,开展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重视实际工作,但是科技论文的编写仍没得到重视;从2000年开始,林业建设进入跨越发展阶段,对林业科学技术需求不断增强,鼓励科技创新。同时,由于对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总体上看,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

3.2文献类型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海南省林业文章以综述类居多,占总文献量的56.8%;技术总结性文献居第二,约占总文献量的37.4%;调查报告类文章占4.8%;发展战略类文献占1%。技术报告类和调查报告类文献一共才占总文献量的42.2%,与综述类文章相差较多,表明海南省林业技术类研究及成果偏少。

3.3文献分类结构分析

表2显示,我省林业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森林培育研究,占总文献量的22.47%。共涉及如柚木、黄桐、降香黄檀、黄胆、海南龙血树、洋椿树、棕榈藤、竹子等海南乡土树种的栽培技术、育苗技术、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松树、桉树、马占相思等树种的营林技术研究。这与我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建立乡土树种基地的林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占总文献量的10.65%。说明林木良种繁育研究得到重视,内容包括林木生物技术、林木常规育种、种源收集等,这与当前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相适应的。森林生态学文章占总文献量的10.24%,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破坏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后果、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研究等等,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类文章占文献总量的9.59%,数量颇多,说明海南较为重视林产工业及化工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森林经营管理类文章占总文献量的5.0%,内容以森林可持续发展、分类经营、森林资源为主。园林建设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占总文献量的1.82%,这与城市园林建设、城市森林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相关,促进了该学科的研究进程。林业经济管理类文献占0.53%,说明海南对此项研究偏少。林业政策类文章仅占总文献量的0.12%,数量最少。

4结论

通过海南林业科学技术进展分析,结果表明:(1)海南重视林木育种工作。但是科技含量较低。在林木生物技术方面,虽然该类文章相比较多,但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树种的研究尚未开始。(2)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得到较快发展。尤其在造林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3)海南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够,尤其对森林昆虫区系、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其经济意义方面的研究很少,资料也缺乏。(4)在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方面,海南先后得到ITT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使森林得到有效恢复和前所未有的发展。(5)在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方面,海南省森林资源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森林公安指挥中心、森林火灾监测系统、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信息局域网络、林业视频会议系统、科技信息网等林业高科技网络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新型服务体系,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还是比较领先的。(6)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5讨论

虽然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水平同国内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着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也制约着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1)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明显滞后,尤其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薄弱,明显落后于国内外许多城市。对种源的收集偏少,对已收集资源的保存、研究、开发和利用不够;(2)乡土树种遗传改良工作停滞不前。不少重要乡土珍贵树种的育种以及规模繁殖技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新品种数量少,研究手段落后,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满足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3)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4)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生产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普遍存在只抓生产不顾技术研究的现象。(5)林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对林业先进机械运用较少,基础条件落后,还停留在原始的工具,如森林清查角规、测树仪等仍是森林清查的主要工具;劳动力老化,没有活力。(6)由于林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艰难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征,收入和产出的不协调,造成了科技人员浮躁,无法安心科学研究。同时,高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少,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少,而且已有的成果也无法及时推广,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建设。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的不健全,基层林业部门科技力量薄弱,致使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率极低,也是阻碍当前海南省经济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8)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较低,研究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9)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海南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p#分页标题#e#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6

工程设计档案承载着项目勘察、测绘、规划、设计等大量基础资料和设计成果,包含大量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以及设计文本图纸。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档案资料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特点及信息化管理现状

工程设计档案指的是在项目建设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应收集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完成的全过程信息。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一般跨度都是几年,个别大型工程因为政策因素等原因甚至跨度达到十数年,期间所产生的工程设计档案数量繁多,包括地质勘察、地形测绘、水文水能等基础资料、原始计算底稿、文本、图纸、文件。(2)工程设计档案牵涉面广,其中工程项目选址方案、建设区域勘探结果、生态环境报告、移民安置方案、区域经济发展调查报告、各级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复文件等,往往跨越数个市县,甚至跨越省份,造成档案收集周期长、变更较多、复杂程度也比较高。(3)工程设计档案应用程度比较高。工程设计档案是对于设计活动的全过程记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项目的施工、监理、竣工阶段都会使用。另外,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能还存在后续设计和施工,比如灾后重建、病害整治等,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原设计档案的支持。迄今,一些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和利用上。另一些则是以单位网络平台建设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完成了基于内部局域网的档案资源管理。但随着工程建设飞跃式的发展,档案数量呈几何倍数递增,以某大型设计单位为例,需要数字化的库存档案有90余万件,底图31余万张、蓝图31余万张,而且增量档案还在以每年约3万件的速度持续增加。虽然单位已经开始投入资金建设档案信息化系统,但目前使用的ECM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利用需求。不难想象,随着设计工作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档案信息化程度的更高要求。目前,档案管理正朝着多样化、开放化以及信息查阅平台便捷化等方向发展,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设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已迫在眉睫。

3工程设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争取单位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工程设计单位档案部门应主动争取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改变思想观念,统筹规划,根据单位档案管理实际需要,合理增加经费投入,配置先进的管理设施、设备和软件等,解决关键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配备高素质人才,建设创新型档案人才队伍。设计单位应为档案部门配备高素质的档案人才,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在档案基础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提供保障。档案工作人员应自觉改变传统的工作思维,树立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加强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完善档案信息化设施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技术基础及设施设备,以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若单位原有档案信息化的起步较高,则可以充分采用大数据技术,加快工程档案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提高对档案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用户需求,通过合理应用数据库系统为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是大限度推进信息交流与共享。若单位起点较低,则可以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第一,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计算机系统技术升级以及功能扩展中,可同步组织实施档案信息系统更新。第二,加速推进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第三,充分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和信息化技术,对工程设计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排列和自动分类,以提升工程设计档案存储、传播和检索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管理模式以及高效率储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设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减少管理成本,促进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为此,应积极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以提升工程设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冰.信息时代对传统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挑战[J].科学技术创新,2014,6(17):158-158.

[2]潘晓露.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卷宗,2015,8(2):36-37.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7

对于造价员岗位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能够识读工程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会编制清单报价文件、会进行成本控制、会使用工程造价软件等职业能力,并且要具有吃苦耐劳、讲究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素质。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拥有过硬的工程造价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学生,是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并能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企业也给出了对我们教学上的一些宝贵建议,例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缩短走入社会的不适应期;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吃苦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针对部分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这些薄弱方面,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这些薄弱能力继续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加强,尤其是在工学结合、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引起重视。

2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2.1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程造价岗位的能力需求,选择典型项目,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多变的需求。针对课程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进程,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推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课程,同时增加前沿技术(如BIM软件)等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2.2继续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走出校门到实际工程造价岗位接受实战训练,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众所周知,基础理论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而岗位的实战训练则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方法,能够在实战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其次,将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引进校园。职业资质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3。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应资质是被企业认为学生具有一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外在证明。所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和了解并拥有了工程造价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据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用而且会用,获得职业竞争力,这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加具有特色的实训环节,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增加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课时数,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力度的加大和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或者通过很短的实习期也能顺利胜任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就省去了许多培训的宝贵时间。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局限性,形式要灵活,只要能到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化工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规范化

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勘察数据是否准确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工程地质勘察的概念与质量管理规范化角度出发,探讨质量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并指出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整改措施,以期促进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全面优化,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1工程地质勘察

1.1工程地质勘察概念

工程地质勘察包括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施工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工作,目的是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给予必要的依据和参数。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是指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主要有五项内容:(1)收集现有资料,如区域地质、地形、遥感照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以及工程经验和现有调查报告;(2)工程地质勘测和测绘;(3)工程地质勘探地质填图;(4)岩土工程试验观测,现场原型观测,岩石力学试验观测;(5)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的整理和编制。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照工程设计阶段逐步进行。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划分阶段。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且具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也可以适当组合勘察阶段。勘测方法与工作量按照工程类别和规模、勘测阶段、场地工程地质与研究现状的复杂性、工程经验、建筑等级及其结构特点、特殊要求来确定设计与施工。

1.2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规范化

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是统一地质勘查单位质量管理标准,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地勘单位管理水平,保证地质工作质量。质量管理规范明确了对地勘单位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职责、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环境管理、项目建设、招标承包管理、物资采购明确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的质量验收、质量管理活动的评价和改进等。

2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对所有工程而言,工程勘察规划是工程施工的前提,进行工程勘察规划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在勘测中必须做到仔细、综合而有序地工作,使勘测数据达到要求,高效率而且安全地开展施工,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工程勘察是工程施工的技术基础,勘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投资效益和稳定开展。我国多类型工程项目持续增长,特别是是投资规模大,结构体系复杂,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不断出现,其中的项目施工责任,工程勘察的质量尤其关键。各地施工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勘察质量管理的紧迫感与使命感,高度重视与推广勘察质量管理。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地质调查的质量对工程的建设与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在目前的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问题。

3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规范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勘察设计与实施的合法性缺失

工程勘察中经常出现不按照规定进行勘察,例如角点处出现过大的孔间距,达不到规定的孔深与孔距。在工程勘察流程中,因为对试验取样环境不够了解,导致勘探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部分技术人员是在不考虑场地实际情况和土壤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最低限度试验抽样,没有对取样、测试的均匀性与有效性进行全面考虑。

3.2勘察方式和技术创新不足

近年来,国内勘探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勘察技术创新不够,不利于工程勘探技术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测量取样所获得的数据质量较低,测量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小,没充分分析地基承载力。对于勘测来说,即使能够满足勘测的技术要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传统技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3.3人为原因

工程勘察对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因为部分测量技术人员在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导致实际数据达不到要求。而且,为节省资金,一些公司会雇用一些不符合检验员标准的人参加检测工作,影响勘察质量。由于缺乏责任感,调查不够仔细,也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无法满足设计标准。这些因素不仅浪费资源,影响企业信用,而且延误施工进度。

3.4使用的勘察设备不够先进

先进的测量设备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勘察过程中,由于勘察技术的难以满足需求,对于勘察难题难以有效、整体地开展工程勘察。例如有时所应用的软件不更新,存在转换工作不畅通、功能不齐全等状况,影响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为取得准确有效的勘察数据,有必要对硬件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换,促进勘察效率。

4改善勘察质量的方法

4.1加大培训力度

不定期地组织勘察技术人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尤其是对部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如果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及时更新的话,在使用新技术与新设备时通常无法得心应手。针对此情形,要不定期地举行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开展公司岗位的轮换制度,使得勘探技术人员的知识更加全面,使勘察工作中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互相渗透。

4.2加强管理

各行各业都需要合理的管理,只有合理的管理才能使工作高效有序。管理人员应仔细调查调查合同和概要,要停止盲目调查。有关部门要加强勘探工作,认真核实有关情况。对于某些数据和信息,应进行验证和验证,以避免因为低级错误造成巨大损失。有效的监理使工程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工程质量。

4.3规范市场管理运行

对勘察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进行严格审查,对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的单位要督促整改。而且还要完善法制建设,全面提高对企业单位的监督与管理,有效把控勘察效率和质量,各勘探单位要综合考量勘探结果,审查场地的基本选择和稳定性,并及时核对数据与结论。减少由于技术人员技能不达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全面优化市场监管管理,除了监督勘探质量外,科学的市场管理也是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避免合同纠纷,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

4.4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在弹性波理论与电磁波理论的基础上,涌现了大量的新型工程勘探技术,新型的与物理原理相匹配的数据采集设备不断引入。成本小而且勘探质量高、速度快。工程物探技术具有快速、信息量大等优点,与常规钻井方法相比,具有节省时间、节约成本、地形要求低、勘探精度高等优点。

5结语

地质勘察工作是项目施工的技术支撑,是施工顺利开展的保障,勘探质量的优劣对施工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全面把握勘探工作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阎震,余洋,连思达.工程地质勘查的规范化管理的分析[J].未来英才,2017(1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