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例6篇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预防接种;态度;认知;调查

【中国分类号】 R18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032-01

深圳市福田区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儿童免疫预防工作开展难度大。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的态度和认知是影响主动接种、儿童免疫覆盖率和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于2010年对辖区526名儿童监护人进行了随机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0-6岁的儿童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全区八个街道办事处,计划每个街道办事处抽取60名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为中心,随机抽取近、中、远三个社区工作站,每个社区工作站抽取20名儿童监护人,预计全区共抽取480名儿童监护人,实际抽取503名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方法: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取双输入的办法,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了526名儿童家长,去除不合格问卷2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03份,有效应答率为95.63%。

2.2儿童父母的预防接种态度:95.6%的家长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94%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疾病;对于接种疫苗是否能有效预防相应疾病,85.1%认为可以,12%认为不一定,0.3%认为不能,2.6%的不知道;对接种疫苗是否安全的问题,81.1%的人认为安全,17.1%认为不知道,1.8%认为不安全;对于接种自费疫苗的态度,46.8%的家长综合考虑价格和作用,32.1%医生推荐就接种,18.3%价格可接受就接种,仅2.8%的家长不接种。福田区绝大多数儿童父母对预防接种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并肯定预防接种的效果。

2.3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及来源:将儿童父母的预防接种知识给予赋分,即正确回答一道问题赋值1分,反之为0分,将所有分值相加得到预防接种知识总分,总分为28分。最低分为8分,最高分为27分,中位数得分21分。将深圳市

3 讨论

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态度、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助于了解本地区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现况及存在困难,为如何更好的开展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福田区儿童家长大多数对预防接种持积极态度,94%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接种疫苗预防相应疾病,95.6%的家长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大部分家长肯定预防接种的效果。本地区调查的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郑志刚、谭莹等人在广西、广东小榄的研究结果高[1-2]。同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18.9%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问题存在疑虑。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数量增多,社会关注度增加,预防接种的不良事件频频曝光,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安全性担忧加重,可能会对预防接种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基层预防工作人员需加强对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健康教育,引导家长正确认识预防接种的益处及风险,消除顾虑,保持接种积极性。

要形成健康的行为,除了需要以良好的态度、信念作为动力,还需要以正确的知识作为基础[3]。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知晓率中,4种使用时间较长,所预防疾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乙肝、卡介苗和糖丸三种疫苗为绝大部分家长知晓,近年来,随着我市开展多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及麻疹的宣传,麻疹的知晓率也较高,发病较少的百白破、乙脑及新纳入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家长知晓率相对较低。儿童家长对进一步的问题如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等知晓率也较高,表明我区开展的接种后的告知及预防接种宣教是成功的,这也与我区高接种率水平是相符的。总体来说辖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较薄弱的是百白破、乙脑和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几种疫苗及相关疾病的知识,今后需加强这几种疫苗及相应疾病的宣传,有利于提高这类疫苗的接种率及接种及时率。

参考文献

[1] 郑志刚,蒋玉燕,杨仁聪,等.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7,12,13,(6):336-338.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字】预防接种;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04-02

预防接种是预防重大疾病的有效措施。国家对于预防接种工作也是相当的重视。但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造成了很多接种事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1]。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降低了预防接种的功效。本文就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县城预防接种中心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自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此接受预防接种的100位小孩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医务人员10名,工作人员3名。

1.2一般方法

通过随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相关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儿童进行访问,收集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此外,我们查阅了相关性的报导、资料,以求全面的总结收集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

2 结果

在这100位参与到预防接种的小孩儿中,有1位小孩儿在接种后出现了过敏反应,一位小孩儿在接种后出现了伤口感染。预防接种的其他情况良好。

3 讨论

3.1 常见影响因素

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后,我们发现,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性的因素主要存在于八个方面:

1)疫苗本身的原因。疫苗本身所用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或者疫苗制备过程中加人的某些防腐剂或吸附剂等可能会引起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2]。

2)疫苗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导致疫苗长时间的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冷冻冷藏混淆,导致反复融冻,不仅大大降低了疫苗的原有特性,还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性,引发不良的反应。

3)参与接种对象的身体状况,比如精神状况或者某些特殊的病理状况,过敏体质,免疫缺陷等,都可能在疫苗接种之后产生异常反应。

4)相关医务人员或者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导致在操作工程中技术应用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或者事故的发生。

5)相关医务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对于预防接种的流程规范了解程度不够,没有无菌操作的观念。或者预防接种的药物配制环境不合理,开启前没有进行颈部消毒,导致药物被颗粒微尘污染,从而引发不良反应和相关风险增加[3]。

6)预防接种前没有进行预检或者预检过程不谨慎,没有仔细询问接种对象的患病史、过敏史以及过往的药物副反应,在接种产生偶合反应或者接种事故。

7)医务人员没有详细介绍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或者接种对象监护人没有认真听取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没有进行必要的留院观察,导致接种后引发不良反应等。

8)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三查七对,或者接种后的观察巡视量不足,没有及时发现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等。

3.2防范措施

根据收集到的预防接种的常见影响因素,我们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其目的在于加强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确保预防接种效果的表达,健全我国预防接种制度。其防范措施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

生物制剂质量管理。国家在预防接种方面早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要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就是对疫苗的供应渠道、冷链贮存等环节的规范要求。所以在预防接种的相关环节就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的采购和储藏,确保疫苗的质量。另外疫苗流通还应该坚持逐级订购、妥善储存和安全运输,运送到相应存储中心后,应该按照不同疫苗的特性要求放入不同的冷链条件中进行管理[4]。而且应该按照品名、规格、批号码放整齐,凸显包装标志。预防接种中心需要统一从疾控中心领购疫苗,并做好登记。在运输到预防接种中心时应该密切监测疫苗的温度。对于需要冷冻的疫苗,必须保证疫苗与疫苗之间,疫苗与冷库壁之间留有一定的冷气循环通道,保证冷冻的效果。定期对疫苗进行检测,并检查冷冻环境,确保即将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质量有保证的疫苗。

健康知识宣传工作。相关预防接种中心和产妇科医院应该肩负起预防接种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的向准妈妈或者婴幼儿家长灌输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婴儿出生后,通过电话或者家访等形式积极劝导家长带领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或者通过发放相关预防接种的资料,引导家长仔细阅读。在预防接种中心和免疫门诊宣传栏张贴儿童免疫接种的宣传资料和国家对于疫苗接种的规划等。

安全接种。在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预防接种过程。对于前来接种的人员,医务人员有义务详细询问了解接种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以及以往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副反应,针对特定的情况制定特定的接种类型[5]。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意识,培训监督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定期考核接种操作技术和规范流程。进行专业的疫苗消毒技术培训,强化接种过程中的消毒流程,做到安全接种,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接种后的巡视和注意事项讲解,以及三查七对等专项工作,科学有效的避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而预防接种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的预防接种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的强化,健全预防接种体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敏. 预防接种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J]. 中国伤残医学,2013,08:418-419.

[2] 靳里平. 疫苗接种风险因素中相关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J]. 医学动物防制,2011,01:82+84.

[3] 蓝羲,周玉清. 预防接种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6:560-564.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3年9月来我中心共查验儿童1589例,男788例,女801例,年龄2~7岁。

1.2常见问题

1.2.1接种证收集难以到位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学校领导不重视,有部分学校、托幼机构领导认为应该以教育为重,只要抓好教育就可以了,免疫规划工作太麻烦,与教育无关;家长不重视,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预防接种证查验和保管工作,存在预防接种证丢失的情况;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接种工作不配合,造成无证儿童增多。

1.2.2查验登记不仔细、欠完整工作落实不彻底,一些学校、托幼机构以工作人员少为由,在新生入学入托前不严格把关,摸底工作敷衍了事。

1.2.3接种时间难以约定,补种困难由于接种登记工作不及时、详细,导致补种通知无法下发,接种时间安排就难以确定(由于白破二联疫苗是4人份的,为了不浪费疫苗,尽量安排集中接种),给补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2.4接种副反应的发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个体差异,机体状况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较严重的异常反应,家长缺乏对接种的正确认识,害怕疫苗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尤其经过新闻网络媒体的报道,导致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出现抵触心理,于是选择逃避接种。

1.2.5各种表格的汇总上报不及时,欠准确由于学校内拒绝安排学生统一接种,且儿童补种疫苗剂次、类型及时间各不相同,因此,接种儿童的补种时间各不相同,导致反馈单回收不及时,直接影响各类表格汇总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处理对策

2.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为了保证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卫计委和中心领导要高度重视,区疾控中心下文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组织教育局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周密安排,要求各级学校及幼儿园把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按时按要求完成,并纳入常规常年开展。同时,利用幼儿园和学校开学之际对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儿童监护人对国家免疫规划的认知程度。

2.2开展培训,责任到人区卫计委会同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对各办学机构负责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工作人员及各中心计划免疫专干进行以《预防接种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湖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方案》为主的培训,并指定专人负责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登记儿童免疫信息、督促儿童完成补证补种以及相关报表上报工作。

2.3仔细查验,发放补证(种)通知单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管理已成为预防接种的一个难点,因此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上,接种单位协助托幼机构和学校负责查验证的工作人员,对无证和免疫漏种儿童要发放补证(种)通知单,及时通知家长进行补证、补种;对于接种证记录完整,需要接种白破二联疫苗的儿童,发放知情同意书,让家长对疫苗的禁忌证、适应证和物理学特征有所了解,提高认识.以便对儿童进行安慰、鼓励和引导,尽量消除恐惧心理,使其对免疫接种能够愉快、主动的进行。

2.4严格接种程序,降低接种反应发生率

2.4.1为了确证到接种的安全,接种人员要做好接种工作前的核对工作,核对接种幼儿的姓名、性别及年龄,检查疫苗、接种设备是否有效期,最后检查接种儿童身体状况是否处于可接种的条件下,接种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签按压接种部位保证疫苗成功接种,接种后完毕后须再次核对,同时去候诊室留观30min方可能离开。

2.4.2疫苗接种儿童完毕后若出现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平卧,及时低流量吸氧,在拔氧后并喂少许红糖水。留观30min的儿童无反应者,要告知家长回家后仔细观察注射局部是否红肿、发烫、疼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并按压皮肤有无硬结。如发生硬结,儿童应在接种疫苗24 h后用干净浅色纯棉毛巾热敷注射局部,原理是通过热传导,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加快药物的吸收,以助消肿,减轻病痛[2]。热敷以3~4次/d,10~15min/次为宜,连续3~4d即可消肿,也有的用新鲜土豆切片,敷于患部,效果也不错,硬结较为严重的用50%硫酸镁热敷,方法同上。出现全身反应的,如体温≤38.5℃可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一般发生接种后的正常反应通过以上适当的护理,大多数在24h内消失,如体温>38.5℃,物理降温后高热持续不退的,并伴有其他症状的如咳嗽、呕吐等,极个别的儿童可能出现异常反应,如局部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紫癜、精神性反应等,应尽快到医院诊治。接种疫苗后2~3d内让孩子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不要吃刺激性较强或容易导致身体过敏的食物,保持注射部位皮肤的干燥,避免搔抓注射局部皮肤引发感染[2]。

2.5及时回收反馈单,复核后汇总托幼机构、学校查验人员应在儿童补种或补证后复验预防接种证,并将查验补种情况补填在《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上,接种单位则根据学校汇总表的内容,通过计划免疫系统逐一复核后汇总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讨论

3.1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中一项最经济、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随着不断提升的疫苗免疫覆盖率,已经大幅降低了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的传染病的发病率。通过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大力普及计划免疫知识,加强计划免疫过程中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家长接受儿童计划免疫的自觉性,减轻家长不安、疑惑和恐惧心理,使家长能够积极做好计划免疫的配合工作。

3.2加强多部门合作是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医护人员在开展查验证工作时,应加强与学校、托幼机构的沟通,及时获取儿童补证、补种信息,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实施预防接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尤其要做好复验工作,保证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指南[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27-28.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51.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预防接种;AEFI;监测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97-01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种类、接种针次、受种人群都在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也屡见不鲜,严重者可引起儿童器官功能受损,逐渐引起公众、社会和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本文对我市2008-2013年度本地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石嘴山市2008-2013年度0~7岁常规免疫接种儿童、疫苗应急接种、强化免疫接种和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人群。

1.2报告类型: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5种[2]。

1.3资料来源:收集我市各预防接种门诊网点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子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3年度AEFI数据资料。

1.4 统计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报告:2008-2013年度我市共报告AEFI36例,2008年、2009年各报告1例,2010年、2012年、2013年各报告9例,2011年报告7例。其中一般反应26例(72.22%),异常反应5例(13.89%),偶合症5例(13.89%),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病例报告。在36例AEFI中,48小时内报告率为94.44%,48小时内调查率为100%,AEFI个案完整率为100%。我市2008-2013年度共使用疫苗20种,共接种1172330剂次;有11种疫苗报告有AEFI发生,共发生36例,报告发生率为3.07/十万,其中报告发生率依次位于前五位的分别为:麻风、麻疹、无细胞百白破、脊灰、白破。

3 病例分析

3.1.1临床诊断分布 在一般反应报告中发热21例(80.76%),接种部位红肿浸润或硬结2例(7.69%),两者皆有3例(11.54%);异常反应中5例均为过敏性皮疹,报告5例偶合症中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1例,局部脓肿2例,其他2例。

3.1.2 发病时间分布 从接种疫苗至发病的间隔时间按24小时内、2-3天、4-7天、≥15天以上划分,分别报告占88.89%、2.78%,5.55%,2.78%。

3.1.3 年龄性别分布 报告的36例AEFI中,0~、1~组报告病例最多,其中0岁组报告17例,占47.22%,1岁组报告10例,占27.78%,3岁组报告2例,占5.56%,4岁组、6岁组、7岁组、≥8岁组各报告1例,分占2.77%;男27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3:1。

3.1.4 时间地区分布 我市三个县区共有58家接种单位,其中15家接种单位有病例报告;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冬春季节报告病例较多。其中11月至次年3月份共报告1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4.45%。

4 讨论

我市的AEFI监测系统由2008年开始运行,截止2013年底,累计报告AEFI36例,报告病例逐年增加,均为散发病例,未发生聚集性和群体性AEFI病例,未发生疫苗质量事故、接种实施事故病例,说明疫苗质量是保障的,我市各级接种单位接种人员的责任心也较强,操作比较规范,AEFI监测的敏感性也在逐年提高。

我市的AEFI监测报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项监测工作逐步得到完善,各部门对AEFI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及时调查率、网络及时上报率、报告单位覆盖率等监测指标逐年得到了提高。但目前还存在报告病例数较少,个别单位存在漏报现象,部分接种单位对AEFI监测的敏感性不高,对病例的定义分类、报告范围、初步临床诊断知识掌握不扎实、 AEFI现场处理应对能力较差现象。所以要加强对基层接种人员AEFI监测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接种人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尽快提高各级监测敏感性,加强对公众或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宣教,让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好处和对AEFI客观、公正的认识;降低AEFI发病率,减少负面影响,提高预防接种工作在公众中的知信度是我们目前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5

本文通过督导工具,对被抽样接种单位的备份文件进行自动分析,以了解拜城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质量,为今后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从国家免疫规划中心软件专区下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接种单位客户端督导工具V1.1(2011年9月20日,以下简称督导工具),点开界面,从全县16个接种单位中、按随机抽样方法(盲法)随机抽出10各接种单位,选择被抽样的接种单位客户端数据备份文件,点击《统计》按钮,在《设置》界面进行相应的设置,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工具会自动进行统计,统计完成后,点击《导出》按钮,指定要导出的位置,打开导出的文件,对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评价。

结 果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录入情况:被抽样的10个接种单位录入儿童总数12286人,及时建卡儿童数9582人,及时建卡率77.99%,重卡数72人,重卡率0.58%,见表1。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录入及时性与完整性:被抽样的10个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录入及时性与完整性均低,见表2。

讨 论

及时建卡率《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规定,“在儿童出生后的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可以推断,及时建卡率是指在出生后的1个月之内建立预防接种证的儿童数在已建卡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本县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录入及时性较低,目前没有及时建卡率的考核指标,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提高及时建卡率。

重卡率:可以推断,重卡率是指重卡儿童数在已建卡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本县允许了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里重卡儿童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信息录入人员责任心不强。

录入及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12月30日颁发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规定,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可以推出,录入及时性是指每次接种完后10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录入儿童数在总信息录入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本县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录入及时性较低。主要原因是信息录入人员责任心不强。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39―02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疫苗种类和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接种人群范围不断扩大,疫苗相关疾病发病数骤减的同时,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AEFI包括五种类型,分别为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完善的AEFI监测系统,有助于及时发现AEFI发生的原因,采取正确措施,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桐乡市AEFI监测工作开展于2006年,2008年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始网络直报AEFI数据, 2010 年6月后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现将桐乡市2008-2012年AEFI监测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桐乡市2008~2012年监测资料

1.2统计方法:采用 Excel 200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病例报告情况:

2.1.1 AEFI 的报告发生率 2008 年1月1日- 2012 年12月31日, 桐乡市累计接种1438770人次,报告AEFI 病例37 例, AEFI累计报告发生率为2.74/ 10万。其中2008 年接种疫苗222467人次, 报告AEFI2例, 报告发生率为0.90/10万; 2009 年接种疫苗267740人次,报告AEFI3 例,报告发生率为1.12/10万;2010 年接种疫苗265219人次,报告AEFI19例,报告发生率为7.16/10万;2011 年接种疫苗298036人次,报告AEFI5例,报告发生率为1.68/10万;2012年接种疫苗298671人次,报告AEFI8例,报告发生率为2.68/10万。全市未报告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1.2报告与调查的及时性 37例AEFI中,48h报告率为100%,报告后48h调查率为100%,个案表调查后3d内报告率为56.76%(21/37)。2008-2012 年各年度AEFI48h报告率均为100%, 报告后48h及时调查率均为100%,个案表调查后3d内报告率2008年、2009年均为0, 2010年、2011 年、2012年分别为42.11%、100%、100%。

2.2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 2008~2012年分别报告AEFI病例数为2、3、19、5、8例,年报告率(*105)为0.90、1.12、7.16、1.68、2.68。2010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病例发生集中在5-9月份,占71.43%。详见表1。

2.2.2 地区分布 近五年AEFI病例报告数前五位预防接种门诊为洲泉镇(7例)、梧桐街道(6例)、凤鸣街道(5例)、龙翔街道(5例)、屠甸镇(3例)、同福(1例),分别占18.92%、16.22%、13.51%、13.51%、8.11%、2.70%。近五年来,全市有16家预防接种门诊中12家单位有病例报告,其余四家无病例报告。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病例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性别比为1.06:1。年龄分布中以1岁以下婴儿病例数居多,占32.43%,详见表2。

2.2.4 临床诊断分布情况 AEFI报告分类,以异常反应多见,23例,占62.16%;一般反应14例,占37.84%。从5年的AEFI监测数据37例临床诊断中可以看出, 局部发热红肿硬结反应例数为最多, 有9例, 占24.32%、其次是过敏性皮疹, 有8例, 占21.62%,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各5例,分别占13.51%,其它均占12%以下。见图2。

2.2.5.疫苗分布 37例AEFI中涉及的疫苗有15种,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麻疹腮腺炎疫苗为主,分别占18.92%。

2.2.6.间隔分布 AEFI病例在接种至发生反应时间间隔15天1例(2.70%)。

3 分析与讨论

2008-2012年桐乡市AEFI报告数各接种门诊差异较大, 以梧桐街道、洲泉镇、凤鸣街道、龙翔街道及屠甸镇报告数较多, 占总报告数的70.27%,这与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针次及接种人员对AEFI监测敏感性有关。AEFI发生年龄以2-6岁及< 1岁较多,占总报告数的67.57%。AEFI报告数5-9月居多,占67.57%。AEFI 报告发生数最多的疫苗依次为无细胞百白破、麻腮、甲型流感, 共占AEFI总数的48.65%。2010年9月全市进行麻腮强化,接种对象为8月龄-4周岁的儿童,开展强化前着重强调了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所以该时间段该年龄组该疫苗的AEFI报告数较多。临床反应分类中异常反应较一般反应多,这一结果存在一定的报告偏倚。由于监测系统对已明确的轻微一般反应( 例如腋温

AEFI监测工作是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预防接种副反应能否及时、妥当处理将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度。而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是衡量一种生物制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系统的数据将直接为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疫苗的安全性监测是AEFI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通过动态收集并分析AEFI相关信息,了解和掌握疫苗在社会上使用的安全性情况,从而确定疫苗及其组分与AEFI间的因果关系、主要的和罕见的AEFI发生率、相关AEFI的及时调查、鉴定与处理情况,对降低AEFI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从这几年的AEFI监测结果看,除2010年的特殊数据,监测敏感性整体上是逐年增加的, 但该系统仍在完善阶段。AEFI监测为被动监测,依赖于临床医生对AEFI的正确诊断,及监测人员对AEFI的及时报告。实际工作中漏报、迟报,重视异常反应、忽视一般反应报告等现象普遍,主要原因是发生AEFI后的鉴定及赔偿机制不够完善,以致于基层在应对和处理AEFI时没有充足的依据,在报告时有后顾之忧。下阶段桐乡市疾控中心市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相关人员培训,将以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如接种门诊暗访)对基层进行督导,提高工作人员对AEFI报告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完善报告程序,进一步提升桐乡市AEFI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M]. 2005,50-57.

[2] 何奔,沈国初,朱红良. 嘉兴市 2005~2007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 25(3):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