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例6篇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1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使用说明】

1.充分预习,熟读文本。2.熟记小说的有关知识。

【学法导引】学习,要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阅读和欣赏,学习作者运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等手法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小说主题的。

通过对文章结尾部分的品味,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理念。

资料链接:走近作者

一管一砚一狂人,一笑一骂一大家。

双眼洞穿千秋事,两肩担尽古今愁。

这个人便是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于1918年5月的《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同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了解背景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

1、文体知识:

小说: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为:--------、----------、---------、---------

小说三要素:---------、-----------、-------------、

人物塑造方法:--------、----------、---------、---------

---------、---------

事故情节:--------、----------、---------、---------

环境:---------、----------

2、词语积累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

瓦楞(

)

胯(

)下

獾(

)

秕(

)谷

鹁鸪(

)

(

)

髀(

)

嗤(

)笑

絮絮(

)

瑟(

)索

蜷(

)缩

寒噤(

)

折(

)本

惘(

)然

恣睢(

)(

)

潺潺(

)

黛(

)色

愕(

)然

五行(

)

朗读

,整体感知步骤与要求:①独立完成。②小组讨论。③准备展示

1

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必做题]

小说以

为线索,按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故乡——

-------故乡——

--------故乡

2.作者在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小说中的人物有:

主要人物:

(主人公)

衬托人物:

线索人物:

合作探究

1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

文中插叙了有关“少年闰土”的哪些些往事,你从中得出什么印象?

(2)二十年后的闰土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

(外貌、语言

动作、多我

对生活的态度)

2.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动作描写等)(39自然段—52自然段)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动作

对生活的态度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

二是-----------------------------------------------------------------------------------------------------。

分别用一句概括文中几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①闰土:

的贫苦农民的典型。

②杨二嫂:

的城镇小市民的典型。

③“我”

:是一位进步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3、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探究小说的主题

通过故乡、人物二十年间的变化,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

的形象,通过

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

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重点句分析: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3、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4、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5、“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质疑探究: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作者本人吗?说说你的看法。

延伸:

以“我

(同情、可怜、讨厌、喜欢……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2

朱冰寒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如今,我已成为了颇负盛名的人民教师,在美国纽约教书。今天,因为学生们放暑假我终于有回国的机会了!

二十年前,为了求学,我坐了十二个小时的飞机才精疲力尽地来到美国。如今,我乘坐“A391”号的客机只需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就从美国纽约来到了温州机场。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我一下飞机,就有一位服务员彬彬有礼地拿来了一台掌上高级电脑,听她说只要输入在机场内你想去的地方,它就立刻带你去。我犹豫了一下,心想:它真的这么能干?我怀着好奇心,试了试在掌上电脑上输入了“出口”两个字,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就已经到达出口了。

“哇,温州,真是焕然一新,简直让我预料不到!”连我自己都怀疑这儿是不是我的故乡。

看着眼前流光溢彩的城市,的确让人惊叹不已:向远望去,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大都住着漂亮的别墅,以前人们都开着普通汽车,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让路过的人闻到很难受,可是现在,每户人家都开着太阳能高级汽车,这是一种吸收太阳能的汽车,既环保又节能,而且能使路面一尘不染。

我迫不及待得坐着地铁去母校。一路上,花香鸟语,绿树红花,有的小朋友在树后捉迷藏;有的好似在和蝴蝶比舞……很快就到了母校,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蒲鞋市小学”,多么熟悉啊!听说现在这所学校已成为了高级师范学校,我急匆匆地进入学校,让人真是大吃一惊!教室的墙壁会根据天气的冷、热、明、暗来调节墙壁的颜色,这样就根本用不着电灯和电风扇了;教室里还有了电动控制黑板,这样老师就不会因为一直写字而手痛等等……

接着,我乘坐电动车来到了农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前破旧不堪的房屋,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小别墅;四周又干净又整洁,处处绿树成荫,小溪里游着欢快的鱼儿。

这次回故乡,我看到了故乡有这么大的变化,越来越繁华、漂亮。我真为故乡而骄傲!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3

性情的豪爽与幽默

莫言是典型的山东人,豪爽、幽默、直接。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之前,很多人问莫言对诺贝尔奖的看法,莫言均保持了低调,实在没法回避时,莫言说,没看法。莫言得知获奖后的第一反应是,狂喜并惶恐。莫言说:“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谈鲁迅,他居然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认为,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作家何建明说,莫言获奖,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提升。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多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历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竟然能倒背如流。

莫言言谈举止幽默风趣。他到大学当客座教授,总拿自己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说事。其实他军艺毕业算是“大本”,还读了研究生班,但他依旧称自己是“小本”。他越这么说,听课的大学生们越佩服得不行。

《红高粱》前后的突破

莫言的名字被读者熟知,应该是电影《红高粱》公映之后的事情,这印证了影视媒体对文学界的巨大影响。莫言曾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

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家族》,创造了他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舞剧。“我”的家族里的先辈们,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发生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般的爱情故事。书中洋溢着莫言独有的丰富饱满的想象力、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并全力张扬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画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象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分量的长篇小说如《丰乳肥臀》等。《丰乳肥臀》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小说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获奖是慰藉与肯定

《丰乳肥臀》之后,莫言沉默了好多年,其间写了《红树林》等影视剧本,还创作了很多散文,如《会唱歌的墙》等,都是难得的精品。从1999年开始,他连续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四部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野骡子》《师傅愈来愈幽默》,并重返文坛。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引起了读者的剧烈反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全书弥漫着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

两年之后的《四十一炮》,写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大嘴”罗小通,在五通神庙里对兰大和尚滔滔不绝地诉说他的童年往事。他的身体已经长得很大,但他的精神还没有长大。莫言写这个人物,他自己分析说:“拒绝长大的心理动机,源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源于对衰老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对时间流逝的恐惧。罗小通试图用喋喋不休的诉说来挽留逝去的少年时光。”

随后的《生死疲劳》,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着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4

关键词:莫泊桑 生平 短篇小说 三大主题

一、莫泊桑生平

(一)童年生活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一八五零年八月五日出生于诺曼底省。虽然名为贵族后裔,事实上出身却没有那么显赫。他的父亲是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一个,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热爱文学,对许多文学作品见解独特。莫泊桑出生后不久,他的父母便开始分居,他随着母亲住到了诺曼底的乡下。虽然离开了父亲,但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度过了愉快的童年。他在苹果园内游玩,喜欢跟渔夫、农民、猎人和船夫们打交道、聊天。这些经历使得他珍爱乡土,对他日后的写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早期的文学熏陶

说到莫泊桑的文学之路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母亲。正如前文提到过的,他的母亲具有深厚文学修养,是莫泊桑在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为莫泊桑推开了了解文学世界的大门。自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如果说母亲是莫泊桑最初文学之路的第一位推手的话,那么第二位就是他13岁在中学学习时的文学老师路易・布耶。这是一位著名的帕纳斯派诗人,曾多次指导他进行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可惜这位文学导师在一八六八年便去世了。很多人说,若不是他过早去世,如今世人称颂的莫泊桑或许就不是一个短篇小说巨匠,而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了。这足以看出他对莫泊桑的影响。

(三)普法战争时期

一八七零年,中学毕业的莫泊桑到了巴黎,开始了大学生活。但是他的求学之路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担任过文书和通讯的工作。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他见证了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的冷漠卑劣以及普通民众和士兵的爱国热情和他们英勇抗争的事例,这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四)战后生活

一八七一年,战争结束,退役的莫泊桑也重返巴黎,从事小职员的工作,以缓解家庭经济的拮据。这段时期是他人生中较为复杂的阶段。由于小职员生活的空虚无聊,百无聊赖的他不幸染上了恶习,私生活混乱而放荡。但同时这也是他真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且在文坛上逐步显露才华的时候。

这时,他已经拜舅舅的同窗,大作家福楼拜为师,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创作,并且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福楼拜审阅。尽管福楼拜对他的不少作品都十分欣赏,但并不支持他立即发表,因此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准备阶段。直到一八八零年,《羊脂球》的发表令他一举成名,跃上文坛。

紧接着这个中篇,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涌现。但是大量的创作以及生活的放荡极大的伤害了他的身体,莫泊桑于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逝世,享年仅四十三岁。

二、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内容及三大主题

(一)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爆发时期,正在上大学的莫泊桑停止学业,应征入伍。在战争时丰富的见闻和深切的体验使他执着于描写普法战争的题材,出版了一系列以战争为内容的短篇。普法战争给予了莫泊桑一定的创作灵感与动力,但同时,也正是有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描绘,才使得这一历史事件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莫泊桑关于普法战争的名篇有:《羊脂球》、《菲菲小姐》、《女疯子》等。

《羊脂球》写一辆被准许离开占领区的马车途中被普鲁士军官扣留,放行的代价是车上的乘客之一、羊脂球向军官献身,羊脂球憎恨普鲁士的占领行为,坚决拒绝。但是同行的贵族和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劝羊脂球服从。最后,羊脂球被迫让步,马车得以通行。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同伴们全换了嘴脸,鄙视她、疏远她、冷落她。《羊脂球》是莫泊桑无可质疑的代表作。很好的刻画出了贵族和所谓的社会上层人士唯利是图、忘恩负义、金钱至上的嘴脸。作者借用一正一反的对比,完全揭去了那些自诩高贵的上流阶层们虚伪的面纱。总的来说,莫泊桑战争系列的短篇小说涵盖面很广。他将整个法国社会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剖析的淋漓尽致。

(二)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

战后退役,重返巴黎的莫泊桑长期从事着小职员的工作,这使得他对小公务员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成为了他中短篇小说的第二个重大主题。可以说在法国文学史上,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他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展现出了这一阶层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精神状态等。这方面出色的作品有:《一家人》、《骑马》、《珠宝》、《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职员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叔叔于勒年轻时是个“败家子”,肆意挥霍钱财,父母避他犹如躲避瘟神。可是后来得知叔叔发达的父母热切的盼着他的回归。在姐姐婚礼前期的旅行中,大家发现叔叔于勒成了船上卖牡蛎的穷酸老人,潦倒不已。希望破灭的同时是对叔叔于勒态度的急剧逆转。在这部作品中,莫泊桑把人情的淡薄和小市民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三)诺曼底地区乡镇的风光与轶事

显而易见,这一主题跟他的童年生活有关。同时,莫泊桑也为法国的文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作家们以巴黎为描写对象的倾向。是莫泊桑将法国北部这个滨海地区的五光十色的生活带入了法国文学,展现在世人面前。莫泊桑关于诺曼底题材的短篇也为数众多,比较重要的有:《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泰利埃公馆》、《在乡下》、《归来》等。

《泰利埃公馆》虽然写的是小城里妓院生活,但是通过一队到农村中参加领圣体仪式的经历,以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精细的诺曼底乡间生活画卷。对于诺曼底,莫泊桑在描绘它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村中乡绅为所欲为的现实和他们粗鄙冷酷的面目。

参考文献:

[1]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修订本]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08-245.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5

一、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本文正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前后不同境况、际遇的对比达到反映主题的目的。本文人物形象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作者把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个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前后对比来实现的。如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项圈,紫色的圆脸,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阳光的、快乐的、充满朝气的,对生活充满了追求和向往,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他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时过境迁,中年之际,多子、饥荒、官、匪、兵、绅的压力使闰土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作者的笔下闰土是: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的厉害,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是又笨又粗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把一个乐观、开朗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迟钝、呆滞的落魄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写,实际是在告诉我们,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民生活得更加贫困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局面,农民的生活正在走向破产。

2.杨二嫂的前后对比

先前的杨二嫂是“终日坐着,查着白粉,颧骨不高,嘴唇也不薄;现在的杨二嫂则是:颧骨高,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画图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昔日的那个清新的杨二嫂哪里去了,因为什么使得她的形象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岁月的原因吗?这不由得激发人们去思考、去探寻。作为小市民的杨二嫂,辛亥革命没有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反而让他的生活每况愈下,让她由一个文静的变成一个如此刁钻的村妇。

3.少年闰土与“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与“我”的隔膜的对比

在“我”的记忆里,少年闰土是博识的,他常常给我讲海边沙地的故事、讲雪地捕鸟的趣闻、讲挥叉刺猹的经历,在那时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情同手足;可是当“我”多年之后再次满怀惊喜地见到闰土的时候,他的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我们的很好的感情已经不再,代之的却是森严的等级观念。

4.“我”与闰土的隔膜与宏儿想念水生的对比

我与闰土本是幼时的好友,但是闰土的自卑与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不再像儿时那样称呼“我”为“迅哥儿”,而是称呼我为“老爷”,这使“我”感到十分沮丧和难过,“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尽管我想改善与闰土的关系,但是根植于心的封建等级观念,使闰土无法接纳我这个童年时的“朋友”;但是当“我们”的船渐渐远离故乡时,宏儿还在想念着水生,还想着要来他们家玩,尽管大人们已经有了一层隔膜,有了一层厚障壁,但是无邪的孩子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追求,他们还天真地、平等地生活着、相处着。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后辈们,能够友好相处,真诚沟通。不再像大人们一样,感情隔膜。

二、通过对比,揭示时代背景

在作者的笔下,刻画了两处家乡,一处是理想中的家乡,一处是现实中的家乡。理想中的故乡是:一片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是那么的安静和祥和,温馨、甜蜜,寄予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向往;当“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天气阴晦了,冷风吹进船仓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见到此景,我的内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是的,我的理想中的故乡是那么的令人向往,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又是这样一番模样,理想与现实如此的反差,让“我”情何以堪?我那么美好的故乡哪里去了呢?

三、通过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

《故乡》这篇小说,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对比,通过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问题的方方面面,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更加抒发了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很充分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在本文中,使用的最好的、最充分的还是对比手法。

二十年后的家乡想象篇范文6

    命运多舛的人生

    1925年3月25日,奥康纳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那市。她出生的这天,正好是罗马天主教的“圣母报喜节”,也就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即将有子的喜日。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遂依据圣母的名字给她取名玛利亚?弗兰纳里?奥康纳(Mary Flannery O’Connor)。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深受父母宠爱。父亲是一名成功商人,母亲出身名门。优越的社会地位限定了她的生活范围,加之母亲管教严厉,她几乎没有朋友,童年十分孤独。她小时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饲养怪异的禽鸟,五岁时曾教会矮种鸡倒走。另一个是利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创作故事,在孤独时与人物对话。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她喜欢把鸟作为某种意象,最突出的就是她在短篇《流离失所的人》中把孔雀描写为上帝的意象。1941年初,她的父亲因患红斑狼疮去世,因此,父亲是她不愿触及的内心创伤,在她作品中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

    奥康纳6岁时在萨凡那圣文森特女子学校接受天主教启蒙教育,这奠定了她的信仰基础。在米利奇维尔读中学和大学期间展露出绘画天才,曾担任校刊美术编辑。1945年7月获乔治亚州女子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后获得爱荷华大学奖学金,进入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组织的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学习写作,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同年,自作主张把“Mary”从名字中剔除,她不想被误认为是一个南方洗衣妇而被出版商、读者轻视。在工作室研修期间,她研读了詹姆斯?乔伊斯、弗朗兹?卡夫卡、威廉?福克纳等着名作家的作品。1946年在她21岁时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天竺葵》,并着手首个长篇的创作。1947年获莱因哈特小说奖。1950年被确诊患上了家族性遗传疾病红斑狼疮。1951年,随母亲回米利奇维尔的安达卢西亚农场休养,在与病魔斗争同时,继续长篇小说写作。1952年,长篇处女作小说《慧血》发表,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1964年 8月3日,因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去世,年仅39岁。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 “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先知陨落的时代——信仰的求索

    奥康纳在20多岁时,先后发表了《慧血》和《好人难寻》《河》《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十几个作品。其中,《慧血》是她27岁时发表的长篇处女作,创作历程经过了七年。故事主人公黑兹尔·莫茨 (Hazel Motes)是个“二战”退伍兵。他出身于牧师家庭,受传教士爷爷影响,很小就有罪感,认为耶稣为救他而死,对耶稣充满了敬畏之情。因年幼好奇,偷看马戏团的裸女表演,受到了母亲的斥责。母亲强调说 “耶稣就是为了给你赎罪才死的”,这更加重了黑兹尔·莫茨的负罪意识。为赎罪,他穿装有石子的鞋行走,立志当传教士。“二战”期间他参军服役,用自己坚定的宗教信仰抵御各种诱惑。由于战争创伤,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灵魂不存在了,于是心灵极度痛苦的黑兹尔前往托金汉城,希冀获得精神的指引。到达目的地苦寻后,发现无人能对自己进行精神救赎,悲愤之下,他决定放弃对耶稣的信仰,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the Church Without Christ),并宣称世上本没有堕落,根本不需要赎罪。黑兹尔偶遇一个自称有“慧血”的孤独青年伊诺克,伊诺克为了与黑兹尔建立友谊,受直觉冲动驱使,为黑兹尔偷来博物馆的一具木乃伊想做他新教象征,被愤怒的黑兹尔摔得粉碎,这让伊诺克获得友谊的幻想彻底破灭。当绝望的伊诺克看到扮演大猩猩的演员在扮演猩猩时能与人握手交流,他暴力抢劫了扮演大猩猩演员的演出服,自己扮成了猩猩。为了获得与人握手、和人类交流的机会,伊诺克竟不惜从人退变回“兽”。反映了由于“二战”的残酷性,使人类数百年精心构建的道德观念和理性信仰被摧毁,现代人出现精神信仰迷失,多沉浸于物质生活的贪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和异化快速发展。尽管黑兹尔声称创立新教,表面不再坚信耶稣的救赎,但他的一些怪诞举动,反映了黑兹尔内心深处对基督教偏执的热爱。黑兹尔抵制了假盲人牧师女儿的诱惑和算计他退伍津贴的女房东的温柔陷阱,追杀了利用他的新教赚钱的骗子,用行动证明了他对耶稣基督的忠诚,希望获得耶稣的救赎。在这个人已被异化为非人的社会,他无法与那些自私、贪婪、冷漠、灵魂愚钝的人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在精神无所依托的极度痛苦中,黑兹尔用石灰水自盲双目、胸缚带刺铁丝自虐赎罪,最终凄惨死去。黑兹尔用自盲的方式,向上帝忏悔,虽然给肉体带来了极大伤害和痛苦,却换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并告诫世人,看不到上帝的人就是盲人。揭示了对上帝忠信就可获得救赎的主题。

    黑兹尔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希伯来先知形象,他的怪异行为彰显了《旧约》中先知以赛亚为传达上帝旨意,赤身露体、赤脚行走三年的行为叙事。先知是古代希伯来民族能够接受和传达神的启示的人物,作为上帝的代言人在古代希伯来社会的宗教、政治、道德生活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奥康纳运用希伯来先知式的寓言警示和变形写作手法描绘美国社会的世态图,书写了《慧血》主人公黑兹尔的希伯来先知行为叙事,借助了希伯来先知文学传统价值来救赎战后美国人的信仰迷失与道德堕落。

    奥康纳生活在被称为“圣经”地带的美国南方,新教的加尔文派在这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强调 “原罪”和“人性恶”,认为人的灵魂只能靠上帝的恩赐得以救赎。作为一名天主教作家,奥康纳的短篇几乎都是有关罪与救赎的主题。她非常看重自己的宗教背景,说:“如果我不是一位天主教徒,我就不会有写下去的理由,没有观察周围事物的必要,甚至没有理由感觉到恐惧,也没有理由去享受。”她创设了黑兹尔这个离经叛道、乖张另类的“畸形”人物,向世人揭示他们熟视无睹的、无视上帝的恶。对于她来说,救赎的理想途径就是暴力。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她熟知《圣经》典故,深受《圣经》文学熏陶的奥康纳,把暴力视为救赎的有效手段,并认为通过暴力去刺激他的肉体,触动他的心灵,才能使混沌愕然的精神迷茫者们感受天慧,获得最终救赎。

    好人难寻的时代——道德的求索

    奥康纳生长在美国南方,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描绘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因而被誉为南方作家。1952年她生病回农场休养以后所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大部分发生在南部的乡下,有多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农场上丧偶、守旧的老妇人和她性格孤僻的子女,这些人物透射了奥康纳和母亲互相依赖又有嫌隙的生活现实。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28岁时发表的有关暴力救赎的寓言小说,是她最着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叙述了乔治亚州的一家人计划外出旅行,老奶奶不想去佛罗里达,而是想去田纳西东部看望老熟人。于是老奶奶千方百计地游说儿子贝利改变主意,她一会儿借口说孩子们已经去过佛罗里达了,应该换个地方,一会儿又借口说报纸上通缉的越狱犯正向佛罗里达逃窜,告诫儿子旅行计划的危险性,但却无人理睬她的建议。第二天,出发的时候,老太太第一个上了车,为了如己所愿,谎称在她老家附近的一个庄园有密室,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探奇心理,吵嚷着去寻宝。贝利无奈,只好改路行驶,不料途中车子翻下路基,恰巧遇到了报纸上通缉的那个叫“不合时宜”的杀人逃犯,老奶奶多嘴多舌地说她认出了“不合时宜”,并试图借助宗教说辞来感化他,不料却激怒了杀人犯,一家六口全部被杀害。老奶奶是一个抛弃了上帝的人,以她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所谓“好人”,无视自己的虚伪浅薄、固执自私、愚昧无知,却在“不合时宜”这个被上帝抛弃的人面前充当上帝,导致悲惨结局。奥康纳认为“罪恶是善的使用不当,装模作样是天主教的大罪”。《好人难寻》展示了奥康纳对现代人精神层面的缺失及人格道德痼疾的洞察与忧虑,奥康纳借暴力警醒世人、呼唤重构现代人的精神信仰及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