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培训总结范例6篇

特岗培训总结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门诊;导医; 培训;探索

我院2010年7月在社会上招聘了14名导医。在门诊部直接组织和领导下,开展了导医的技能培训,培训主要分二部分,岗前技能培训和在岗培训。

1导医的基本资料

导医总数:14名, 均为女性。

年龄:18-21岁,

学历:大专9名,占总数的64%,本科5名。占总数的35.7%。

专业特点:护理学

2导医岗前培训计划

2.1导医岗前培训目标:使导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掌握岗位职责及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2导医岗前培训内容:由总体培训计划和各专科培训计划。

2.2.1总体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医院历史文化;规章制度;员工守则;门诊接待礼仪、文明用语;医院总体布局及计算机专业操作等。2、2、2各专科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导医各科岗位职责及操作规则;专家特色、专病特色介绍;各科就诊时间介绍;候诊秩序维护等。

2.3导医岗前培训轮转时间:为3个月,根据各专科的培训内容,确定各科培训时间。

第1-2周 3-4周 5-8周 9-12周

门诊布局流程培训 礼仪知识培训 预检分诊知识培训 专家门诊知识培训

2.4导医培训师资的资质确认:拥有一支作风良好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导医培训质量的基础。我们对师资提出如下要求:从事门诊专科岗位工作5年,中级职称以上,热爱带教并善于教学,平时工作认真,经护理部(或部门负责人)推荐,成为导医的培训师资。

2.5导医岗前培训制度:导医进入正式岗位之前,必须参加岗前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制定专人带教;有关部门必须提供导医培训计划、师资和培训基地并组织培训,培训缺席时间不得超过20%,无故缺席者或在培训过程中发生重大投诉者不得参加培训考试。

2.6导医岗前培训方法:

2.6.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共性的问题集中培训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等,将各专科的操作理论分散培训,集中培训中有分组讨论;分散培训中有集中总结,这种聚散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把握学习重点,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6.2专人带教:导医进入专科培训,配备一对一专人带教,建立教、学责任制,在带教活动中教师按教学计划带教,学生积极努力学习,将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挂钩。有利于提高导医的带教质量。

2.6.3 开展专科讲课和提问:文员在各专科培训中不但要学会各种技术操作,更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在各专科选择部分相对重要的内容安排小讲课 每周一次,每次讲课后要求课后复习,每周提问不少于二次,并将提问成绩记录在册,作为导医培训的平时成绩之一。 转贴于

2.6.4建立导医培训操作登记表:登记表内容包括:导医姓名、培训专科名称、培训时间、要求完成操作项目名称、要求次数、完成次数、完成日期、带教老师签名等。通过登记实时反应导医的操作落实情况,避免带教“不放手”现象,从管理上保证培训计划的落实。

2.6.5建立导医培训考核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进行阶段考核,可以鞭策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考核了解学习掌握情况,一方面将成绩作为个人的培训综合成绩之一;另一方面可了解培训中是否存在共性问题,便于修正培训计划或开展强化培训等。

2.5.6建立导医培训评教、评学制度:评教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体验,对教学情况的总体感受进行客观反馈。评学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的客观评价。在各专科培训结束前,护士长(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带教老师和学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届时,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提出进一步的希望;学生对带教中存在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民主、互动的形式,促进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3导医在岗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合格未取得执业证者,由于门诊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应变性,因此开展如下的培训:

3.1职业道德教育是导医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他们的相关职业素质,是贯穿于职业始终的工作,包括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医院规章制度和在岗职责等。

3.2计算机技能培训:门诊信息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计算机在医院网络工作站正在广泛使用,培训项目包括:门诊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保养及基本的故障处理、网络预约等。

3.3开展基础医学知识培训:虽然导医对医护知识有所了解,但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在医院门诊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应当了解和掌握与之疾病和症状的关系及基础的护理急救知识,为此,对导医进行应急演练、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授课。

3.4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门诊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多因素环境,城市人口老龄化常有各种疾病突然变化。建立门诊应急预案系统尤为重要。使得人人掌握抢救措施和操作技能,包括:平车、轮椅车的搬运和运输病人,如何在第一时间发出抢救信号等,导医及时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为挽救病员生命可赢得更多的时间。

3.5开展国语、方言、手语和外语的培训: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病员都来自全国各地和外国友人包括残疾人,要全方位的做好服务,首先要做到沟通无障碍,使病员感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4总结

第一期导医岗前技能培训已结束,培训考核合格14名。已在门诊的大厅、出入院处、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等岗位上开展工作。各方面反应良好。

5导医培训的发展趋势

5.1医院门诊服务与疾病密切相关,开展“以病员为中。心”的优质服务,要求服务者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首接负责制。因此,在导医培训中融入基础的医学、护理应急知识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5.2导医岗位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这就要求不断重复导医的业务培训。若能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录象,可大大降低培训成本,同时也规范了培训过程。

5.3导医具有自身的专业特长,若能在培训中选择性的发挥他们的特长,有利于临床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同时能人尽其才,调动导医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体现自身价值。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四个转变”,加强“四化”建设,达到“四高”要求,实现“四个统一”的目标,以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培训、分层施教、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三基”培训为基础,突出培训重点,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服务发展、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能力素质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适岗能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通、梯次合理、爱岗敬业的业务骨干队伍,造就一批业务能手、岗位标兵,大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重点内容

在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深入开展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提高履职本领活动,重点加强突出以下培训内容:

(一)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基础知识学习培训包括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结合“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窗口单位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及争创“三满意”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和国家总局、省市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等,全面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2、业务知识:学习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及本岗位职责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学习《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公司法》、《合同法》、《广告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等工商相关法律法规。

3、行为规范:重点学习《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工商总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六项禁令》和党风廉政相关规定等,树立工商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基本技能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公共技能和岗位技能两方面的培训内容。

1、公共技能:了解掌握本岗位的职能职责、基本情况及管辖区域服务管理主体的情况等;会公文写作,熟悉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应用、网上办公等现代化办公知识和技能等。

2、岗位技能:根据自身岗位工作特点,学习、掌握和运用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程序、权限、业务软件的运用等,具有独立开展工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及目标,岗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明显提升。

三、培训方式

按照统筹兼顾、分级负责的原则,主要采取集中培训、军事训练、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划片培训、模拟培训、以考代训、岗位练兵、以赛代训、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开展培训,坚持集中学习和在岗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使学习、研讨和交流有效衔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岗能力。

四、培训安排

(一)突出特色,重点抓好全系统的春训工作。利用春节过后工作相对轻松的时间段,通过全员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工商干部的综合素质。具体分为以下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节上班后至元宵节前。由县局、各区分局、各直属单位自行组织培训。集中培训时间:县局、各区分局不少于5天;各直属单位、专业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毛集分局不少于3天。培训的内容由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本计划第二条所列的培训重点内容,自行组织安排。

第二阶段:元宵节后至2月20日左右。由市局统一安排,组织系统全体人员开展一次集中脱产封闭式军事训练和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事科目训练以及时事政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述、行政强制法、企业登记相关法规(包括股权出质登记办法、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商标侵权认定与处理及驰名商标保护、户外广告及各类专业广告的法律适用、对“傍名牌”商品的认定及处理等工商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业务知识内容由市局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或各专业骨干授课,时事政治和军事科目训练,由市局邀请专家学者、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和训练。

(二)突出分类培训,重点抓好综合业务培训。根据各行政执法岗位职责,结合个人的岗位特点,分级分类对履行岗位职能所需的法律法规、执法技能、业务知识进行重点培训,以解决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工作难点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登记注册岗、市场监管岗、经检办案岗、食品监管岗、行政执法岗、商标、广告合同监管等各岗位的专业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岗位履职能力,培养一大批善监管、会执法、能办案的岗位业务骨干。

(三)适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好县(区)局(分局)领导干部培训班、工商所长培训班、基层执法人员培训班,同时,选派各类人员参加总局、省局举办的专题培训。

(四)根据省局安排,组织好2011年度新录用公务员、干部参加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干部参加初任培训。

(五)组织开展业务抽考大练兵活动。2012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系统业务培训和抽考,将培训与考试考核相结合,考试成绩将记录在档,纳入单位、个人年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考训结合,以考保效。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市系统要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省、市局年度培训计划,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二)贴近实际,优化内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与工商职能转型、新“三定”方案的实施紧密结合,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各县、分局和各主办科室要立足于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教育培训内容,切实加强干部的综合工作能力。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3

(一)使命定位

军队院校的使命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并履行教学、科研和为部队服务三大职能,任职教育院校也不例外。尽管任职教育院校培训班次多、培训周期短,在教学要求上,更突出任职要求的实用性,在科研工作培养方面,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在为部队服务工作方面,更注重面向一线的应用性。但这一切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展开,围绕适应岗位任职需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科研创新和为部队技术服务,都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任职教育院校的使命定位是:全面育人,为部队各类岗位输送合格人才。

(二)功能定位

虽然军队院校的基本功能都是为部队培养合格人才,但由于任职教育院校与学历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功能定位上必然存在相应的不同。学历教育院校主要承担生长干部培养基础性方面的教育,提倡大专业、宽口径,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要打牢基础;任职教育院校则不同,无论是本科后生长干部班次、还是各类晋升班次,均有极强的岗位针对性,是上岗前的职业培训,是适应职务升迁的继续教育,提倡面向岗位,突出实际应用。因此,从功能定位角度考察,学历教育属基础性教育,任职教育属应用性教育。

(三)性质定位

由于岗位任职教育属岗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因此很容易将“任职教育”同“部队训练”划等号。实际上,要回答岗位任职教育性质定位问题,只要对教育、训练的概念进行详细剖析就能得出答案。一般来讲,训练是指教授受训对象并使之练习某种技能,掌握某种本领或知识,训练通常指技能培训方面,学习内容较为单一,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诲培育,二是指培养受教育者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通常指学校教育。岗位任职教育有别于训练,更不能等同于训练,也不能用训练代替。虽然任职教育有训练的某些特征,但主体仍属教育范畴。

(四)任务定位

办任职教育院校,不能像地方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不能如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按照系统的学科、专业搞建设,更不能脱离部队需求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任职教育院校必须以战场需求为导向,以任务规划为依据,以任职岗位为对象,重新整合学科专业,构建反映任职教育本质、体现任职教育特色的新学科、专业体系,以高效传授专业知识、全面培养岗位能力、大力提高任职素质为目标,研究任职教育规律,确立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筹划院校建设与发展。

(五)目标定位

解决目标定位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军队岗位任职教育(军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条件较好,大都满足颁发上岗证的条件。就我军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部分院校和任职岗位可满足颁发上岗证的条件,还有一部分院校和任职岗位,如航空机务装备保障的各类业务师(机械师),由于缺乏实装教学以及飞机的“准单次”特点,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较好完成基础培训和任职资格训练,其熟练程度(满足上岗要求)只能通过部队训练完成。鉴于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可采用颁发资格证加上岗证办法,条件成熟,颁发上岗证,达不到颁发上岗证要求,目标可定在资格证上,切忌违反教育规律。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颁发资格证书并非意味着岗位任职教育质量降低,而是特定教育资源和任职岗位条件下的产物,确立资格证书体系要注意三个特点:一是全面素质的提高,二是工作岗位变化后的适应性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三是本国和世界有关行业第一流劳动者的情况。

二、系统筹划,认真做好人才培养总体设计

办岗位任职教育院校,为岗位任职培养合格人才,首先需要构建培养目标模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岗位任职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总体设计是搞好岗位任职教育的前提。虽然各个任职教育院校承担的任务各异,特点不一,但从岗位任职教育的共性出发,通过我们的总体设计实践和认识水平的逐步深化,仍能归纳、总结出一些需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教育属性原则。坚持教育属性原则,一是要正确认识岗位任职教育院校的性质。虽然岗位任职教育具有军事职业性、岗位指向性、实践依赖性等特点,在技能培养方面,虽有明显的训练特征,但绝不能将岗位任职教育和部队训练画等号,岗位任职教育仍属教育范畴,应使总体设计充分体现院校教育职能。二是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关系。虽然岗位任职教育是军事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但并不意味着岗位任职教育是从零开始,院校转型,需要创新,也需要继承,继承是基础,发展创新是目标。三是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培养目标模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吸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先进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还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使总体设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岗位需求原则。坚持岗位需求原则,一是要从具体岗位出发,分析岗位任职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培养目标模型和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院校现有资源,解决好院校教育基础性和任职岗位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使培养目标模型和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

继续教育原则。坚持继续教育原则,就是在构建培养目标模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每一层次或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既不要重复,更不能缺项,做好与入学前的基础衔接,做好与毕业后的任职衔接。对于生长干部班次学员来说,仅承担大学毕业后、岗位任职前的阶段性教育,需要做好与地方高校、部队第一任职岗位之间的衔接,对于晋升培训班次来说,起点是本级任职中的优秀者,培养目标是上一级职务,因此要做好与本级任职和与上一级任职要求之间的衔接。

全面育人原则。为了实现满足岗位任职需要目标要求,进行总体设计时,必须坚持全面育人原则。培养总目标制定,要坚持政治、军事、专业三位一体思想,专业分目标制定,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念,教学实施过程,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坚持院校教学与实习基地实习结合。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全面建设,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任职教育院校发展,和学历教育院校一样,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军队人才培训体制,其次是干部培训制度,第三是用人单位态度,最后是受训人员意见。

(一)把好入学关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好入学关。对于依托国民教育生长干部班次来说,其入学条件一方面是专业对口,学习成绩优异,另一方面还要有乐于吃苦,甘愿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的抱负。对于骨干培训和晋升培训班次来说,入学条件要把德、智、体和工作成绩有机结合起来,把入学苗子选准、选好,把晋训一致原则落到实处。

(二)有效利用和开发办学资源

用原来办学历教育的资源办任职教育,肯定会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有效地利用和进一步开发办学资源。首先是丰富的图书资料,需要及时丰富和补充与岗位任职需求紧密相连、迫切需要的图书资料,第二是疏通信息流通渠道,岗位任职教育对院校熟悉和了解部队岗位实际情况,掌握部队岗位的最新需求,要求更高,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进一步疏通信息流通渠道,第三是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条件投入,岗位任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第四是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岗位任职能力的最终形成,需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反复操练,因此部队实习基地必不可少,实习基地建设位置分布要合理,实习要项目全面,还要制定配套的制度措施,实习基地建设要实用、管用,不能流于形式。

(三)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首先是学籍管理制度,尽管岗位任职教育学制短、班次多、教学工作开始时间不长,但学籍管理制度不可缺少,对招生、淘汰、退学等方面的内容都应有明确规定,对不同岗位或专业是颁发资格证书还是上岗证等专项证书,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其次是考核制度,目前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沿用学历教育方式,一是考核形式单一,二是评估方法简单,必须全面建立学员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激励学习热情,及时发现人才,把奖优汰劣和优生优用制度落到实处。第三是系统培训制度,岗位任职教育的目的是为部队具体工作岗位输送合格人才,因此要把干部生长路线和岗位任职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职务晋升一次,院校培训一次,使晋训一致完全落到实处。

四、采取措施,加快教员队伍转型

教员转型是办学转型的必然要求,青岛分院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员缺乏部队经历,工程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岗位任职教育需要。实现教员转型,应以任职教育为目标,重新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方向和建设目标,采取新的举措,全面推动教员队伍转型的各项建设工作。

(一)确立教员队伍建设新策略

院校转型后,我们面对教员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对建设目标、建设思路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建设要求上,确立了教员由学科型向复合型转变的建设目标。进行任职教育,学科型教员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需要的是复合型教员,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经历复合等多方面内容。在建设方法上,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院校与部队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我改装相结合多种路子。在建设重点上,强化教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二)强化教员的实践能力培养

分院教员队伍的实践能力包含工程实践能力和装备指挥与管理能力,它是我们办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必然成为今后教员培养的重点,须下大力气来抓。培养的措施主要有:一是组织新教员外场实践教学审定。对专业新教员,组织外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教员带领,从基本维护技能到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进行全面培训,并进行外场实践教学审定。二是组织外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达标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外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达标活动,每年安排专门时间,根据教员实践教学能力的不同程度,分三个级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达标考核,并组织外场实践教学观摩。三是安排教员到部队代职锻炼。按照职务对应原则,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员深入新装备部队,机务、管理、指挥等人员的相应职务。代职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至半年,且在每个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累计时间不得少于1年。为了确保部队代职质量,还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考核体系。

(三)构建人才立交桥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急诊;新护士;岗位培训

急诊岗位的特殊性与经常面临的紧张度导致了急诊工作环境的高压力状态,这对急诊护士的专业素质,应对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刚刚步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而言,如何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士的角色换位,尽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在从事专业早期给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专业成长及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1]。在医院及护理部连年成功开展岗前培训后,本科室也着手于科室内岗位培训,4年来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报告如下。

1对象

选择本科室2009――2012新招收的护理应届毕业生共38名,女28名,男10名,平均年龄23,除一名学历为硕士外,其余均为本科。

2培训内容及方法

2.1培训过程①新护士报到后首先参加医院及护理部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介绍,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及优质服务,护理质量管理及病人教育管理,关护理念,CPR及14项基本护理操作等,并通过相关考核。②进入临床科室后进行科室岗位培训,完成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

2.2科室培训内容根据急诊工作背景及需求,培训主要有传统培训项目:科室介绍,工作环境,职责制度,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抢救设备及仪器使用等;特色培训项目: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护理信息系统管理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操作、仪器使用请科室资深护士以授课的方式讲解急诊工作流程及常见急症处理,如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流程、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流程等。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自学包括内、外、妇、儿急症理论知识。组织观看技能视听教材,老师在旁讲解急救流程中相关急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医护间的配合等,然后组织练习,老师点评指导,适时评价总结,进一步提高新护士急救技能。

2.2.2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2]。对安全管理的学习包括环境安全,病人安全-6项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员工自身安全。通过停电、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详细讲解及具体事例分析加深新护士的安全意识。另外,组织学习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的意外事件(Event、Near-miss)报表,持续质量改进(CQI)项目,主要涉及分析护理错误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和补救方式,总结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改进护理操作和服务流程。

2.2.3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在急诊科有极高的发生率,针对医院及急诊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可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3]。科室内有专门关于暴力应对的培训和管理[4],一方面介绍中国医疗现状,工作暴力发生时间及原因,预防方法,并进行了顾客服务意识培训,包括语言、仪表、操作,流程、书写等的优质服务,避免暴力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介绍同事间支持系统,以同事间支持及有效地小组模式促进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使之产生归属感。

2.3科室培训方法

2.3.1岗前培训制定岗前培训手册,在一周内采取自学及讲授结合的方法,对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及监护设备,抢救仪器进行讲解示范指导。

2.3.2岗位培训第一阶段时间为三个月,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指导工作方式,在岗前培训基础上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讲解各班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各班工作;根据班内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讲解护理常规;在专人负责带教前提下,完成岗前培训手册中培训项目的check-list,并由科室总带教模拟急救场景,设置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项,进行床边综合考核并通过。

2.3.3岗位培训第二阶段时间为9个月。使新护士逐步适应临床环境,实现从一对一的“跟班”急诊新护士到有独立工作业务能力的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每月根据岗前培训手册,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回顾,查漏补缺,进一步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种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提高急诊临床的护理质量。

3结果

3.1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普遍提高在岗前培训考核及三个月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中,通过率为100%,check-list完成及时,每个月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均以较好成绩(>85分,满分100分)通过。

3.2同事评价较高主要通过带教老师评价、科室同事评价、护士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3.3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科室内新护士的工作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小。

4讨论

4.1岗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考核通过率,激发其在临床中学习的兴趣新护士进入临床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相关的学习环境及压力也相对改变,在岗前培训中激发新护士工作、学习、生活动机意识尤为重要[5]。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更能引起新护士的期待与认同。以自主、讨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调动新护士的学习,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在培训后的考核中理论及技能均顺利通过,同时也体现出培训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4.2增强了新护士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角色换位新护士面临学院到治疗、护理、健康宣教等角色转换的压力,应关注他们的需求,如:病情环境适应较差,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缺乏临床经验,病情观察能力差,容易出现差错;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止如何回答等[6]。岗位培训内容满足了新护士的需求,不仅充实了理论操作知识,更是从安全管理,护患沟通,应急处理等多方面引导,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顺利的成为一名专业护士。

4.3提高新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是新护士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无论怎样变革岗位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始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7]。在岗前培训中统一培训使其在上岗前就打下扎实基础,在其后的岗位培训中反复复习,并在临床中得以较好的应用。

4.4提高新护士的职业素质在系统的培训中,新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理论学习与临床工作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护士的提高。通过护理文化、制度及优质服务等人文理念教育不仅让新护士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更激励护士产生集体归属感,从而促进整个护理团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吾吉.浅析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8:78-79.

[2]曾任英,钟伟英.新护士岗前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80-81.

[3]陈祖辉,王声.护理学杂志[J].2004,19(15):3-6.

[4]潘红英,桂蒙,孙蒋会,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45-447.

[5]王惠芬,谭文勇,夏桂兰,等.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48-50.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新职工;岗前培训;体验式培训;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c)-0181-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odes and problems of pre-employment training of hospital new employee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raining in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reprocess the new pre-employment training system of hospital new employe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gree of training satisfaction by questionnaire method, finds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experiential training has a high level of satisfaction and general consen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proposals as follow: multiplied the training method and shorten the training period;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module design; perfect experiential training details; complete follow-up after training, consolidate the training results.

[Key words] New employees; Orientation training; Experiential training; Satisfaction

新职工的入职培训是通过一系列培训方案,使新职工了解工作单位的目标,并帮助这些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医院的环境、医疗岗位工作和医院生活节奏[1]。对新职工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入职培训学习医院历史、文化、发展目标及规章制度,获得在医院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信息[2]。随着时展,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一个成功的岗前培训不仅是提高职工素质、培养多功能人才的基础,更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防范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活力[3]。

1 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研究现状及问题

周超等[4]回顾7年的岗前培训评价,提出了岗前培训要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手段等方式的集团化岗前培训模式。韩莉[5]对岗前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陈玮等[6]探索出了一套以医院文化及人文医学培训为核心的培训模式。鲍玮等[7]通过总结医院岗前培训的问题,提出了培训改革方案。

从内容来看,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团队建设、封闭军训、文艺演出等为辅,贯穿以医院文化主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也不例外,在2012年我院形成了一套基于医院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培养的新职工岗前培训模式,但通过3年的培训实践和反馈,我院对岗前培训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8]。

2 体验式培训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5年恰逢我院提出“医疗服务年”主题工作,在此背景之上,将岗前培训与医疗服务年的主题相结合,提出引用“体验式培训”的培训模式,即在岗前培训中增加新职工亲身体验、观摩临床一线工作状态的环节,通过亲身走访,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内容、流程、文化,并通过交流,让新职工们思考在工作岗位上,如何围绕“医疗服务”的核心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为医院发展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3 体验式培训研究现状及问题

体验式培训是个人通过在培训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经验,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经验,实现提升的培训方式[9]。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次大战期间的户外训练方式,二战结束后,户外训练的理念被发扬光大,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体验式培训。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企业管理领域,体验式培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途径[10]。

从目前国内的体验式培训应用来看,韩燕[11]、陈雪[12]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张爽[13]、张贺[14]在教师岗前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贾学蕾[15]在知识型员工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唐佳玉等[16]和周连三等[17]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对新护士进行了体验式培训,说明体验式培训已逐步应用于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并从传统的户外生存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为导向的培训。但这种以工作为导向的体验式培训还局限在特定岗位的特定人员上,并且缺乏基于满意度和效果方面的实证研究。

4 培训课程设计

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到临床科室走访、汇总科室工作情况并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了重点学科门诊、医院急诊、暑期工作、门诊客服工作、检验采血工作、护理工作、窗口服务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八个医院服务的特色工作为体验式培训的内容,然后通过汇总文献资料、整合医院培训体系、与科室及带教老师沟通、情景推演,确定了的岗前培训体系,见图1。

5 培训过程实施

5.1 活动分组

根据体验式培训的8个具体内容对参加培训的142名成员参考岗位、学历、专业、本院研究生比例等进行了分组,确保各个团队中成员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相差不大。

5.2 团队融合

在培训活动的第1天,通过分组展示队名、队训、队歌的形式,帮助各个小组完成团队融合的过程,保证后续体验式培训的顺利进行。

5.3 过程监督

在体验式培训过程中,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不定期走访,对体验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给予及时解决或回复,并及时督促各小组进行组内的思考交流和讨论汇总,确定小组汇报主题。

5.4 总结汇报

在培训的最后一天,各个小组以专题汇报的形式,把他们体验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汇报,评委由医院院领导、职能科室的主任、授课讲师及带教老师组成,对体验式培训的成果进行展示、检验和交流。

6 培训满意度评估

在新职工岗前培训工作完成后,编制新职工岗前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个方面:理论课程满意度(8个方面)和体验式培训满意度(6个方面),共计14个题目。满意度打分形式采用5分的Likert量表。向参加岗前培训的142名新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23份。

6.1 问卷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123名新职工中男11人(8.94%),女112人(91.06%);21~

6.2 培训理论课程评价分析

从培训理论课程满意度打分情况来看,新职工对理论授课满意度较高,但从排序来看:课程连贯性、课程难易度、培训互动、课程数量4个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见表1。

6.3 体验式培训评价分析

为比较体验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满意度,针对8个培训体验小组,运用TOPSIS法对各组的满意度进行分析[18-19],

6.4 个案访谈分析

基于满意度结果排序,选择满意度得分前两名(门诊客服、安全保卫)和最后两名(暑期工作、护理工作)的四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个案访谈。将访谈材料进行汇总,并结合在体验式培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体验式培训方案进行修正。

7 讨论

7.1 理论课程设计方面

本次体验式培训从时间上来说,仅有3个工作日合计8~10 h的体验观摩时间,还要进行组内学习交流和准备培训汇报,体验过程的压力很大,一些新职工对于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从理论课程满意度得分来看:课程数量、课程互动、课程难易程度和课程连贯程度4项打分相对靠后。通过个案访谈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学员们普遍反映课程数量大、安排紧凑。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讲师在单向地讲授,少有和新职工之间的互动,并且讲授内容多为医院及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理论性过强,不易于接受。

7.2 体验式培训课程设计方面

从满意度排序来看,护理工作组满意度最低,经过访谈反馈:由于护理岗位占到了绝大比例,她们在参加工作前在都有过医院实习经历,护理工作体验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新意,导致满意度下降。暑期工作组表示,暑期工作是我院的亮点工作,但由于需要奔走于医院暑期服务的方方面面,培训压力较大,各方面都是亮点导致难以突出最亮点的内容。此外受访人员普遍认为培训体验的角色设置单一,建议如果脱下白衣从患者的角度进行体验,可获得不一样的视角和心得。大家还表示,本次岗前培训在团队融合方面的时间较短,希望医院能够提供更多的平台给大家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的机会。

8 建议

8.1 丰富理论课程授课形式,缩短授课时间

本次理论授课的满意度很高,根据访谈反馈,大家对理论课程的满意集中在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完整性方面,但认为授课形式显得枯燥和单一,建议创新授课形式并缩短授课学时。可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对学习内容进行预告,让新职工提前进入培训角色,通过主动查阅文献资料预先了解,在理论学习中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习。也可以通过案例、情景等教学方式,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授课。不仅可以丰富理论授课形式,还能缩短理论授课学时,提高培训成效。

8.2 加强团队建设内容设计

从访谈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团队建设内容给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但也表示应增加团队融合的比重,促进大家交流、学习和团队建设。体验式培训在新职工刚入职时,通过特定的体验培训内容,培养新职工之间的默契程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将医院的组织文化灌输给新职工,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医院之中,培养新职工团队精神,加强新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避免因彼此沟通不畅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因而,在未来的体验式培训中,应该对团队建设内容加以指导,让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8.3 完善体验式培训细节设计

从满意度得分和访谈反馈来看,新职工对体验式培训的设计和安排总体上非常满意,但从同时认为在整个培训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关键细节,如体验岗位、体验内容、体验的着眼点、分组设计、汇报展示等方面进行反复地思考、推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家体验的岗位、体验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预先安排,综合考虑新入职职工的特点和需求,做好体验式培训的细节设计,避免因岗位或体验内容等不一致导致的体验效果和满意度的下降。

8.4 做好培训后期随访,巩固培训成果

从体验式培训的理论模型来看,体验式培训过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即:体验阶段-分享阶段-交流阶段-整合阶段-应用阶段,在新职工岗前培训的5 d时间里,可以完成前面4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应用阶段”是体验式培训的目的,但该阶段因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整体工作结束而无法得到监督与反馈。因此,可以考虑建立新职工的随访机制,将培训的成果进行巩固,切实做到将培训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9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我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改革和探索,将体验式培训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做了系统说明,并通过TOPSIS法对体验式培训的满意度进行了讨论,结合新职工访谈的内容对培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后期实施体验式培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评价角度相对单一,仅从新职工单方面角度来进行培训反馈,没有考虑培训讲师、带教老师的反馈;另一方面,在体验式培训评价维度方面,没有考虑到各指标的权重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影响因素,继续完善新职工岗前培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7-318.

[2] 李丽娟,唐蔚蔚,叶玉琴,等.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0,14(8):32-34.

[3] 鲍玮,张帆.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32):39.

[4] 周超,孙忠河,张玉洁.集团化医院中新员工岗前培训模式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2):125-129.

[5] 韩莉.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效果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9):259-261.

[6] 陈玮,费健,姜昌斌,等.上海地区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32):72-74.

[7] 鲍玮,张帆.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32): 39.

[8] 王文京,王霞,张瑶.基于医院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培养的医院入职培训模式设计[J].中国医院,2012,4(16):66-67.

[9] 颜世富.培训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10] 郑茂雄.体验式培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5,2(9):163-166.

[11] 韩燕.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2014,6(13):73-74.

[12] 陈雪.企业员工体验式培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3] 张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体验式培训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4,11(31):31-33.

[14] 张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验式培训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5] 贾学蕾.知识型员工体验式培训初探[J].科技与创新,2015,10(18):18-19.

[16] 唐佳玉,唐婕,向虹静.体验式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4,10(12):925-927.

[17] 周连三,吴海燕,王美华.个性化体验式培训对提高新护士胜任力的效果分析[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 12(1):67-68.

[18] 纪江明,胡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熵权TOPSIS指数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21):41-50.

[19] 邬钧云.基于熵权法和Topsis评价的用户满意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3(18):32-33.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继续教育;空气动力试验;岗位资格认证;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航空航天装备研制的迫切需求,空气动力事业中的岗位培训与考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科研试验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对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当前科研事业的发展形势,2011年10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以下简称“高速所”)全面开展了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后,岗位模式从一人一岗、定人定岗向一人多岗、一专多能转变,岗位培训与考核的对象从少数新学员向拟申请不同岗位资格的全体人员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加强岗位资格认证工作,成为提升科研试验综合能力、圆满完成科研试验任务的必然要求,成为资源整合后全面提高岗位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进行持证上岗的重要性

持证上岗工作以保障科研试验任务圆满完成和提高科研试验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是“试训结合、以训保试”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重要性都很强的工作。开展持证上岗工作必须首先抓好构建岗位能力标准体系和建立资格认证运行机制两项重点工作,同时必须坚持抓好岗位培训这项基础性工作。构建岗位能力标准体系是持证上岗工作的核心,离开了岗位能力标准体系的准确构建,持证上岗工作就没有了正确的目的性;岗位培训是持证上岗的基础,离开了扎实有效的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就是空谈;资格认证运行机制的建立是持证上岗的重要支撑,离开了资格认证运行机制的规范建立,持证上岗就走不远,或者要偏离正轨。

二、构建岗位能力标准体系

根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持证上岗试点经验,岗位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一般要经过“界定认证范围、岗位分析论证、制定考评标准、细化训练内容、配套条件建设”五个阶段。

(一)界定认证范围

目前,高速所将岗位资格认证的范围界定为科研试验一线岗位人员,即在空气动力试验一线岗位从事组织指挥、技术总体、设备操作、技术勤务保障、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二)岗位分析论证

首先,在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岗位目录基础上,结合近期的实际情况,对岗位目录进行增补和修订,形成了包含10个部门52个岗位的新目录。然后,对各个岗位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论证,通过对岗位功能的分析论证形成岗位结构及功能模型,通过对岗位能力需求的分析论证形成岗位必备能力素质模型,进而可形成岗位考评标准与训练内容。其中,岗位功能是指在试验任务准备及实施过程中,各岗位为完成本岗位承担的任务而必须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活动。岗位结构及功能模型是通过图形或语言来描述某专业所属岗位相互关系、岗位和岗位要素组成结构及具体功能的一种表达形式。岗位必备能力素质模型是在岗位结构及功能模型基础上,对各岗位人员为有效完成本岗位具体功能要求的工作活动而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描述。

(三)制定考评标准

在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基础上,根据形成的岗位必备能力素质模型,按照“指标、权重、标准”三项制定岗位考评标准。其中,指标包括规章制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异常处置五部分,权值主要依据各岗位工作的性质和重点内容设置,标准依据试验任务岗位必备能力素质确定。

(四)细化训练内容

按照“规章制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异常处置”四个方面对岗位训练内容进行细化。其中,规章制度包括试验制度法规和质量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包括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设备原理及基本参数,操作技能包括岗位工作流程、设备操作规范和设备维护保养,异常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实施和常见故障排查处置。

(五)配套条件建设

依据岗位资格认证考核评定标准,紧扣岗位训练内容纲要,在已有的岗位配套条件基础上,对“岗位操作规程库、专业岗位教材库、理论知识试题库、操作技能试题库、试验任务方预案库、科研试验故障库”等岗位培训资源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同时建立内容丰富、功能齐全、便捷实用的教育训练信息平台,将以上训练资源包容进来,进一步提高岗位培训与考核的质量和效率。

三、扎实有效开展岗位培训

根据高速所的实践经验,空气动力试验岗位培训一般要经过“制定培训计划、专家集中授课、岗位现场教学、岗位跟班实习、任务演练考查”五个阶段。

(一)制定培训计划

从培训计划的实施范围来说,一般有年度计划、专项计划和个人计划。年度计划包括研究所年度岗位培训计划、各基层单位年度岗位培训计划等;专项计划包括设备维修月岗位培训计划、资源整合后换岗培训计划、科研试验针对性训练计划、动力站岗位重组培训计划等;个人计划包括了上岗或换岗培训计划、特定专业岗位人才培训计划、合同工岗位培训计划、分流教师岗位培训计划等。

对于每一个培训对象来说,培训计划可分为师徒模式、互助模式、AB模式和培训班模式。“师徒模式”是传统的培训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训的目标、期限、内容、方式等,师父负责徒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直到徒弟获得岗位资格。师徒模式利用师傅与徒弟之间的特定关系,将施训教员与培训对象一一对应,既能提高培训质量,又能确保培训任务的按时完成。

资源整合以“减员增效”为目标,要求岗位人员从一个岗位角色向多个岗位角色转变,由此造成岗位培训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高速所在拥有4套风洞设备19个试验岗位的风洞试验一室创新岗位培训模式,由“师徒模式”发展形成了“互助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两人具有不同的岗位资格,分别负责对方在自己岗位上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互为师徒,互帮互学。 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互助模式既能密切师徒关系,提高培训成效,加快培训进程,又能促进技术交流和专业融合。目前,风洞试验一室在该培训模式下已顺利完成5批70人次的岗位培训任务,其中8名新同志各获得1个岗位资格,21人具备2个岗位资格,20人具备3个岗位资格,使得资源整合后的统筹管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与风洞试验一室设备多、岗位多、人员多的情况不同,在拥有1套风洞设备4个试验岗位的风洞试验二室,高速所根据该室任务重、人员少、培训周期赶不上岗位需求的特点,在“互助模式”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发展形成了“AB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将岗位资格区分为A、B两级,A级是完全的岗位资格,B级是部分的岗位资格,一般指常用的基本操作资格,不包括数据分析、排故处异、设备维护等资格。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AB模式将B级作为获得A级的过渡阶段,既能有效推进培训工作,又能缓解一线人手不足、培训赶不上需求的问题。目前,风洞试验二室在该培训模式下已顺利完成2批6人次A级和2批13人次B级的岗位培训任务,有力地保障了科研试验对岗位人员的紧迫需求。

动力站是整个风洞群的心脏,也是资源整合的重点之一。动力站通过资源整合要将动力运行、机械维修、电气维修、技术管理四个岗位整合为一个岗位,也就是说,要求20名岗位人员均要同时具备原来四个岗位的能力素质,这意味着相当于60人次的培训任务要在半年内完成,难度很大。为此,高速所从实际情况出发,再次创新了培训模式,发展形成了“培训班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首先从全体人员中选择少数优秀人员,通过集中培训,使之成为岗位骨干;之后将剩余人员按照专业侧重平均分成两个培训班,同时将全部培训内容按照专业侧重分成两个部分,岗位骨干按照培训内容的两个部分对两个培训班分别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再在两个培训班之间采用“互助模式”进行培训,使得所有人员均掌握全部培训内容。动力站通过这样的培训模式在短短半年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岗位整合和培训任务,全体人员的岗位能力素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心脏”的持续高效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专家集中授课

专家集中授课按照组训机构不同,可分为研究所授课、基层单位授课和外部授课。其中,研究所授课是指研究所组织的气动、测控、机械、天平等专业理论授课,教员包括特邀外部专家、总师系统、专家委员会成员、岗位技术骨干等;基层单位授课是指各基层单位组织的气动、测控、机械、天平等专业理论授课,教员包括专家委员会成员、岗位技术骨干等;外部授课是指选送岗位人员到研究所以外参加的气动、测控、机械、天平等专业理论授课,教员主要是外部专家或院校教师。

(三)岗位现场教学

岗位现场教学按照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操作、设备维护和技能比武三类。其中,基本操作教学是指组织开展岗位基本操作现场教学,以岗位专家及骨干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培训对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形式为主;设备维护教学是指结合设备维修、保养、调试、升级等任务,针对设备运作原理、性能指标、操作规程、故障排查等开展现场教学;技能比武是指围绕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开展比武竞赛,通过亲身实践、观摩学习、总结交流,进一步提高培训对象的岗位技能水平。

(四)岗位跟班实习

岗位跟班学习根据时间先后和学习重点可分为试验组织流程学习、岗位操作技能学习和综合能力素质提高三个阶段。其中,试验组织流程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风洞试验值班长组织指导下与班组成员共同完成试验任务,了解试验全过程,熟悉试验组织流程;岗位操作技能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本岗位技术骨干监督指导下亲自开展本岗位工作,熟悉本岗位主要设备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各项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素质提高是指学习者在试验任务中对照岗位能力标准,加强学习、锻炼与体会,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扬长补短,切实提高岗位综合能力素质。

(五)任务演练考查

任务演练考查根据考查形式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独立操作考查、针对性训练、应急处置演练三类。其中,独立操作考查是指培训对象在岗位技术专家监督考查下独立履行试验任务中本岗位人员职责,技术专家对培训对象的岗位能力素质作出评价并提供指导性的意见;针对性训练是指通过围绕关键技术、薄弱环节、重点设备等开展的科研试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培训对象的岗位能力素质;应急处置演练是指通过组织开展故障排查、应急演练等工作,训练岗位人员在异常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处置能力。

四、建立资格认证运行机制

建立资格认证运行机制包括“明确各级职责、规范考核流程、严格考核认证、规范证件管理、建立资格档案”五个方面。高速所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了《高速所科研试验岗位人员资格认证办法》,明确了五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为资格认证运行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一)明确各级职责

岗位资格认证由科技处主管,由科技处训练科负责归口管理。具体来说,总师系统的职责为:审查把关岗位能力标准体系;担任岗位资格认证考核组组长;审核岗位资格认证考核结果。科技处训练科的职责为:组织构建和完善岗位能力标准体系;组织指导各基层单位岗位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开展岗位资格认证考核;组织颁发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岗位资格认证档案。各基层单位的职责为:在科技处组织指导下,具体开展本单位岗位资格认证工作;及时向科技处上报本单位岗位资格认证动态信息和归档材料。

(二)规范考核流程

经过一定周期培训的岗位人员,经过基层单位审查向科技处提出岗位资格认证考核申请,经科技处审批后,由训练科统一组织考核。完整的考核流程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汇报答辩考核和现场操作考核三个步骤。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以理论知识试题库为支撑,主要考核岗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等内容;汇报答辩考核以总师系统和专家委员会为支撑,主要考核岗位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场操作考核以操作技能试题库为支撑,主要考核现场操作能力和排除故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严格考核认证

理论知识考核一般有试卷考核方式和网络考核方式。试卷考核方式是指考核前,科技处训练科从理论知识试题库中按题型比例选取试题组成几套试卷,考核时从中随机选择一份进行,考核结束后请专家评卷打分;网络考核方式是指,考核时,科技处训练科利用教育训练信息平台现场自动生成网络试卷,考生使用计算机在网上作答,考核结束后客观题由信息平台自动评卷打分,主观题请专家评卷打分。

理论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汇报答辩考核,否则将经过一定周期的补训后再次提出理论知识考核申请。汇报答辩考核流程一般包括预备会、汇报、答辩、讨论和结论五个步骤。预备会上,考核组组长(一般由总师或专业副总师担任)首先按照专业方向对考核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各个考核对象的主考专家;然后,各个考核对象依次按照“教育、培训、技能、经验”四个方面对个人岗位能力素质情况进行汇报;接着,考核组(以主考专家为主)根据各个考核对象的汇报内容进行提问;之后,考核组结合各个考核对象的表现对其岗位能力素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进行讨论,讨论以组长和主考专家意见为主;最后,考核组组长宣布考核结论,考核组向各个考核对象提出要求和希望。

汇报答辩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否则将经过一定周期的补训后再次提出汇报答辩考核申请。现场操作考核流程一般包括预备会、考评、讨论、结论四个步骤。预备会上,考核组组长(一般由总师或专业副总师担任)首先按照专业方向对考核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各个考核对象的主考专家,同时从各岗位操作技能试题库中抽取适当数量的题目作为考题;然后,考核组(以主考专家为主)对照各个考题的操作步骤和考评标准对各个考核对象的现场操作表现进行考评;之后,考核组结合各个考核对象的表现对其岗位能力素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进行讨论,讨论以组长和主考专家意见为主;最后,考核组组长宣布考核结论,考核组向各个考核对象提出要求和希望。

(四)规范证件管理

岗位人员在依次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汇报答辩考核、现场操作考核后,训练科将填写岗位人员资格鉴定表,经过科技处审批后,向岗位人员颁发岗位资格证书。该证书包括岗位名称、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是岗位人员岗位资格的唯一凭证。截至目前,高速所已顺利完成9批360人次的岗位资格认证,并颁发了岗位资格证书。

(五)建立资格档案

岗位资格档案建立在教育训练信息平台之上,其本质是一个数据库,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于每一个岗位来说,包括岗位基本信息和岗位人员信息。岗位基本信息是指岗位的名称、归属、培训资源等,岗位人员信息是指具备该岗位资格的人员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对于每一个岗位人员来说,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岗位资格信息。个人基本信息是指岗位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归属、职称等个人信息,岗位资格信息是指岗位人员所具备的所有岗位资格。

五、进行长远规划,进一步做好岗位培训和岗位资格认证工作

下一步,高速所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实践和探索:一是加强岗位培训精细化管理,探索更加高效的岗位培训模式;二是继续推进岗位培训信息化以及教材库、试题库、故障库、预案库等配套条件建设;三是进一步规范资格认证流程,比如在岗位资格认证考核之后增设岗位实习期,进一步考查岗位人员能力素质,确保符合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持证上岗试点经验总结[Z].持证上岗试点经验推广活动材料,2012.

[2]王保顺.对新形势下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11,(7)

[3]李现平.向经验学习 向学员学习 向同伴学习 向团队学习——任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四大支柱[J].继续教育,2011,(8)

[4]宋孝忠.我国终身学习认证的现状分析和制度构建[J].继续教育,2012,(8)

[5]张帆.中国石油员工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开发[J].继续教育,2012,(8)

[6]石靖,方家银.军队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后管理与教育[J].继续教育,2012,(10)

[7]盛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继续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