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例6篇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1

1.以情境为主线。笔者在对商务英语写作教材进行全面规划教学的情况下,按照写作课教学的需要,加以编排和整理,将商务活动的情境设计为:商务工作的准备(简历,名片等的写作)—公司和产品的宣传(公司简介及会展文案等写作)—商务关系的建立(社交信函及商务信函等写作)—公务文件的处理(留言、便条等商务活动写作)—商务文档的构成(合同,单证等文档的写作)—工作报告及年度总结等商务活动的写作。这七大情境是为一整套商务活动的完成中所需要的各项工作,以此为主线,会让学生对商务情境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在商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能清晰地掌握所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2.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主线,把每项情境中分为各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驱动法要求有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针对性、连贯性。因此,在设计任务时,需要教师对每项任务进行认真详细的揣摩和实践。因此,设计每项任务有三个步骤和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中(While-task)、后任务(Post-task)(JaneWillis,1996)。(1)前任务:在实施各项任务前,教师要以如提问、启发、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目标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所要完成该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当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该项任务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理论知识。在掌握了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实施好该项任务。如在对商务工作的准备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准备几份比较正规的真实的名片和简历展示给学生,了解名片的作用和构成,简历的写作特点等等,对简历中所用到的词汇、语言和写作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并让学生进行适当模仿,为任务中阶段任务的实施做充分的准备。(2)任务中:在任务中阶段,教师根据情境设计任务,如在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毕业时,需要找工作,完成个人的简历,并设计自己理想职业的个人名片。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自己理想的目标,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实和理想相结合,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任务的趣味性。当然,为保证写作的质量及检验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任务中仍然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控制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探讨的时间及写作的时间。(3)后任务:在后任务阶段,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以及对任务成果的点评。当然,在点评时,可以采用自主评价、互相评价、案例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等方式进行。如在名片和简历的写作任务中,就可以采用互相评价及案例评价的方式,互相评价各自的简历和名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之后,教师可以从全体同学中选出几份典型的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任务中语言形式和格式等的认识,提高语言的准确度,从而掌握名片和简历的写作知识和技巧。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商务英语写作评价策略

1.对情境任务设计的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情境及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关系到整个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情境设计要符合真实的商务活动,任务设计不仅仅要真实可信、严谨,任务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新颖性、规律性和逻辑性。因此,对于每一项任务的设计,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在实施情境任务前,需要同行对情境和任务的评价;在情境任务实施中,需要评价学生对任务的认识和反应;在情境任务实施后,需要学生对情境和任务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反复琢磨情境的设置和任务的设计,从而在不断的教学和实践中,完善情境和任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设计商务关系建立中的情境和任务时,就需要《外贸英语》及《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老师对任务的设计进行评价,完善任务的设计。

2.对任务过程的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的各种反应和参与程度,评价课程的进展情况及时间进度。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教师评价任务的可行性、时间的控制性、任务的完成性。如在每次完成后,可以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评价任务完成的过程。对任务过程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任务的完成,更好地完善任务过程。

3.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商务英语写作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即商务英语写作的评价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对商务英语写作格式的评价:商务英语写作的每一个任务,都需要有特别的格式,如简历、名片、商务信函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格式。商务英语的写作格式需要规范化,因此,正确使用写作格式是商务英语写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商务英语写作词汇的评价:词汇是构成写作内容的奠基石,商务英语写作的内容依赖于其词汇的运用。因此,商务英语写作的词汇准确度、专业词汇的使用、词汇量的多少等等进行评价。对词汇的评价可以通过对词汇的实意词密度、词汇变量、词汇重复度以及词汇差错率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JohnReadAssessingVocabulary)。通过对词汇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词汇量、语意的运用程度、专业词汇的掌握和运用等等。对商务英语写作语篇的评价:对商务英语写作语篇的评价包括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语言运用的流畅性、文章内容的针对性、语境的衔接性等等。好的语篇应该是选词准确,文章结构完整严密,语义连贯,语境衔接。语篇的评价应该在商务英语写作评价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好的衔接、连贯及篇章结构是写作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衔接可以把意义相关的句子和段落有机流畅地连贯起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连贯是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篇章结构是整篇意义相互关联并有序连接的段落组成的。通过对语篇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篇章布局的掌握及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对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写作原则的评价:Bobbye(1984)在他的BusinesscommunicationFundamentals中对商务英语写作提出了6c基本写作原则:正确(correctness),包括完整(completeness)和准确(accuracy),简明(conciseness)、具体(correctness)、文采(colorfulness)、得体(considerateness)和连贯(coherence)。国内许多学者诸葛霖尹小莹、王萍、王洪建、庄学艺、周耀宗等都提出了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writingprinciples),包括完整原则(complet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清楚原则(clearness)简洁原则(conciseness)、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和正确原(correctness)(胡志雯.2003)。根据这些写作原则;商务英语在语言特点方面有着与普通英语写作典型的不同之处。对这些商务英语写作原则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内容,充分考虑写作布局,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对商务英语写作中评价模式的评价: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评价模式可以包括自主评价、小组评价、互评、案例评价及教师评价。对评价模式的评价可以有助于教师掌握各种评价的有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情况并能通过评价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为设计任务,教师所提任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效果的高低。教师制定的任务过难,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对计算机兴趣的培养;而倘若制定的任务过于简单,就实现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在设置任务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水平的高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制定出难易适中的教学任务。教师在任务设计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操作和知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引导和讲解如何进行任务的操作,让学生坚定他们能够将任务完成,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寻,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避免思想的僵化。

2完成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与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在学生交流与合作中,要重视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将不同的解决方案相互分享,以实现共同进步。如在进行Photoshop学习时,针对同一张图画,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喜欢怎样的图像处理效果,不同的图像处理效果应该如何操作。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相互讨论,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在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引导性的帮助。对于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要引导进行解决,通过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区分,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问题,而对于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同学,则要给予正确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巧。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的过程,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3总结评价

在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总结评价是最后一个步骤,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一部分。在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后,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分类,让他们将自己所学的零散知识点梳理到一个大的知识网络中,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指出学生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以及做的不到位之处,让学生知道以后的学习应该向哪方面努力。当然,总结评价的过程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要给予学生自我评价高度的重视。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各项指标进行简单评述,可以在自己的作品后面简单的写上几句感受、体会。如学生在学习PowerPoint动态效果制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公开展示学生的幻灯片作品,再让其他学生评论作品及教师点评,三个步骤相结合,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4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3

1.1任务设计的适宜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从各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要考虑学生的能力。第二要考虑布置的任务里各个知识点的含量、以及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情况下,给学生布置的每个任务最好只有一个的重点和难点。任务的规模也要适合学生的能力,规模不能太大,规模大了,对学生来说太难,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仔细推敲。每节课有每节课的任务,每一章学完后要有每一章的任务。教师要能了解学生的能力,布置的任务让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为原则。课程设计类的任务的综合性相对其他任务大一些,通过解决这类复杂任务学生自身得到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③

1.2任务设计的真实性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不要觉得学习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做让学生更有学习成就感,对学习更有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上VF和Access这类数据库课程时,可以设计本班或本学校学生的数据库,本班或本学校学生的成绩数据库等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些真实的任务中,不仅灵活的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创造性原则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考虑和解决这个任务,试着用不同方法去解决这个任务。在完成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已有的固定的思考模式的约束,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提倡和鼓励学生去大胆的去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最终的结果不一定只是单一的一个,允许出现不同的结果,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对于大三的多媒体课程,学生在学习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探索、去创新。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们从网上搜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还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各种素材,再利用自己学习熟练掌握的工具软件作出具有自己设计的作品。

1.4开放性原则开放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任务驱动法里的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的,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完成任务的方式也是开放式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和以前有很大区别,都是开放式的,不再具体规定和限制。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也是开放式的。学生在完成整个任务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方式也是开放式的,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从网上、阅览室、图书馆等不同地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1.5协作性原则协作是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要求,“学会共同生活”是国际上教育的四个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之一。④教师在监控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时,除了让学生完成任务,更要引导和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和别人交流知识和经验,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完成任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每个小组中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最后大家综合完成整个任务。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2.1提出任务,设置情景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设置出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教学情景。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复习旧内容引出新知识,从而引出新的学习任务,新任务才是本次课的主要任务。任务尽量切近现实生活,切近现实生活的任务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⑤老师布置的任务要能全面涉及到所有将要学到的新知识点。

2.2分析任务学生接到任务时,教师先整体讲评整个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演示自己或以前学生的作业给学生示范,告诉学生对这个设计任务在知识点上、表现手法上、创新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⑥然后学生分组相互交流讨论,寻求解决任务的办法。由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先让学生相互之间大胆的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最终讨论的结果做概括讲解,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少,也不要讲得太明白。让学生自己在下面多做些工作。

2.3搜集材料,完成教学任务解决问题遇到的新知识点,需要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和查看相关的参考书。材料搜集好之后,学生在学生机房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期间,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辅导和答疑,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2.4展示学生成果,教师评价成果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一一仔细检查,对完成的任务中创意新颖的,有创新的,一一给予表扬,肯定学生的付出,并指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除了老师评价外,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讨论,相互肯定。最终老师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再次修改自己的成果中的不足之处,设计出更高更出色更完美的任务。⑦

3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案例―任务驱动;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模式

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教师讲授程序语言类课程时,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介绍、举例、讲解、分析、总结等,学生被动地听讲并记忆,在上机实践环节中,学生提前不做什么准备,上机就是在集成环境中输入并运行笔记或教材上的例题,或是自己参照例题完成课后练习,有错误也不求甚解。绝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程序语言难学难懂,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找到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编程实践”的矛盾,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能很好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所以本文从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结合入手,来探索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语言类课程中的运用,推动计算机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发展。

1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

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教师在讲授课程前先设计、选择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功能相对完整的案例程序,然后根据每次的讲授内容,将案例分割设计成多个具体且相对简单的实例程序分析

讲解。每次课程完毕后,教师将所有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任务,并提供参考书籍,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真实的集成环境中认真研究和模仿案例,分析与此相关联的任务,分组讨论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掌握操作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教师“教”为主转化为学生“学”为主,在选取和呈现案例程序时遵循案例教学的特点,充分体现案例的作用;在学习中强调任务的实现过程,在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

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传统教学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而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材是对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更适合变化快的计算机课程及应用灵活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二是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对实际案例和任务进行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组织好案例讨论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实践在中完成任务是教学的基本目标。

基金项目:洛阳理工学院09院级教研项目(09-JY119)。

作者简介:张松敏(1977-),女,河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

三是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要熟悉教材,讲解清楚,就算尽到了职责。在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要领导案例及任务讨论的全过程。其责任包括课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要讲解案例分析任务、在上机实践中要及时指导学生的任务完成、在课后要负责案例更新。

四是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听讲者和知识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根据教师呈现的案例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做出决策并得出结论。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再是教材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主体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特点

案例―驱动式教学 培养能力 学生 理论与实践

相互渗透 主动参与探究分析总结发现 学思行结合答案多元

传统教学 传授知识 教师 固定的知识 被动接受理解记忆独立学习 讲学记结合结论唯一

2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可知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也影响教师的教学,促使教师思考课程的架构与组织、案例探究与课程的连结性等问题。任何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优势,并不能适应任何范围内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目标和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说明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教学中的适用性。

(1) 教学内容: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适用于复杂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实现记忆再现,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但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在任务实现中学习了复杂知识,在亲自参加讨论、分析中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知识结构。通过引入教学案例和学习任务,学生不仅快速理解对应的知识点,而且为实践环节提供了大量素材。所以从教学内容来看,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是适用的。

(2) 教学目标: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适宜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具有鲜明的教学目标,模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综合分析,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促进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运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2]。通过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所以从教学目标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来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是比较适宜的。

(3) 教学方式: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计算机程序语言课程分为理论与上机实践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以呈现案例和讲解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为主。每节课后半段为学生分析和讨论时间,学生带着任务在课堂外的时间自主学习,不同组学生讨论和互相交流。上机实践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教师也不放松指导工作,与学生共同讨论并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讲课效果,为下一次授课提供素材。下一次讲课前,教师就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总之,不论是从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来看,还是就计算机程序语言课程而言,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念是培养活用理论的实践家及具备反思能力的决策者。学生需要的不仅是成堆的概念知识,更需要活用概念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思考,发展他们的决策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实践者。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最终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而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刚好起到桥梁的作用。

3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实施一般包括以下阶段:精选案例、呈现案例、分析任务、探究任务和总结评价[3]。总结为两个大方面即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的准备、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方法。

3.1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的准备

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中,案例是教学起点,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案例选编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重视此环节。由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不具备系统化特点,打乱了课程体系,所以案例既要侧重某―部分的知识,又要融会贯通基础知识,教师要对比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系统讲授和强调解释,同时用其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对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而言,选取案例还要注重典型性和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学生掌握的是开发一个实际工程的基本流程和软件的算法结构,几个好的案例就能给学生真正的实践指导。在选取案例时,要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精选有代表性的3~5个案例,并且在功能和知识涵盖面上都要有可扩展性。

3.2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中,实施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分两大步骤:一是案例讲解,用于通常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在理论知识讲授之后辅以案例讲解。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讲解法的关键,应遵循典型性或相似性原则。二是任务分析,也叫任务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在给定任务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另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任务的分析和完成及创新是需要时间的,只靠短时间的课堂学习和不多的上机实践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所以学生既要把握好课堂的案例分析讨论和学习,又要通过课外辅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来学习。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4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结合分阶段教学促进群体思考和主动学习,把枯燥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学习变成生动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有清楚的把握,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同时,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有理性地思考并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将其升华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

总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改变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 ,金正理.“案例+任务驱动”在提高大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的优势和实施[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 21(2):56-57.

[2] 高应波.“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应用基础”教学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教育技术导刊,2007(2):24-25.

[3] 周应强,易俗,田宝勇. 案例―任务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3):167.

[4] 袁媛. VB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及VB案例程序库的构建[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Research of Case-task Driven Mode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ZHANG Song-min, WANG Guo-qi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5

摘要:文章在“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设计了基于任务驱动的能力训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肯定了该模式对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同时指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教学;任务驱动法;流体力学;任务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69-03

一、引言

“流体力学”课程是针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研究流体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为核心,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应用流体力学的理论解决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该课程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较为繁杂、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经过三年以来的授课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同时由于“流体力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在讲解内容和关键知识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该专业的相关领域。如果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连最基础的流体力学知识都不能掌握,那么工程应用更是无从谈起,这为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埋下了隐患。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在教学方式上,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先按照课本的顺序讲解基本的概念和方程,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对讲授内容进行消化。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当时能听懂、课后会练习,但由于课后练习都是学生个体独立进行的,没有及时与本专业的工程相结合,因此,学生往往不能根据实际工程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学了后面的内容就忘了前面的知识点,到学期结束时,学生基本上把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这样很难实现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上述思想,笔者针对“流体力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现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流体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实践。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任务驱动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围绕着“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互动式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法提出一种“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该模式下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动法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学校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流体力学”课程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即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理论教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背景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因此,有必要采用以工程案例为先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掌握流体的基本规律及其工程背景,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图1所示。

任务设计:在“流体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尽可能反映真实工作状态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学习情境中,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更积极真实的意义建构。结合该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设定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课堂任务。本能力培养项目先后通过流体流动显示等装置的简单操作到不同边界水流特征的观察、典型流动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参数测定分析等实际工程应用,保证了该专业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1)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视化教学软件,并结合动画演示,将各种流动形态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多讲、细讲重要知识点,全面解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务必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流体力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同时将专业领域的工程案例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任务实施为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让理论教学为工程应用和岗位服务。

学生在具体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了解了本专业特定岗位的技能要求,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态度积极认真,对专业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而对于专业工作内容的体验和认识,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2)完成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在对学校“流体力学”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基础上,完成了“流体力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学生可通过该课程网址观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课件和课后习题讲解内容;该网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即学生通过网站提出疑问,教师实时在线回复问题,促使教学网站成为学生课余学习的好帮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流体力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拟定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任务驱动项目,同时编写了环境工程“流体力学”实训教案。除了与流体力学相关的普通实验的技能实训之外,增开了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的流体力学综合训练任务:如氧化沟中典型的水动力学现象观察分析、环境工程学科典型管嘴和孔口出流的水力计算等,这些教学任务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了专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任务的巧妙设计会让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1)教学任务要有针对性:在设计的任务中,所列出的技能训练要体现出岗位专业需求的典型性,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够实时把握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岗位技能需求动态,能够根据该专业的岗位需求,同时结合课堂教学目标,选取较为典型的岗位训练技能作为设计任务,这样做能够确保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围绕岗位专业技能而开展。(2)任务设计需考虑包括如校内实训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任务实施范围等一系列与学校硬件相关的场地条件的可实施性:“任务驱动”教学一定程度上需要学校或学院的相关行政部门能够提供固定的技能训练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资料查阅收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如教学用计算机资源、模型加工和实验条件等。(3)任务设计应把握好难易程度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由于学校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和约束,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妥当安排好任务的具体实施时间和期限,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设定的任务,并由此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此外,教师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岗位专业能力的目标。

2.任务驱动教学的考核指标应多元化。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应遵循“重视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次之”的原则。对学生和各小组进行多元评价,采取各小组成员自评、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以及教师最后点评三者相结合的形式。整个评价过程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的态度和能力评价。

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过程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有效。因为学生首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也让每名学生都能够清楚地知道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任务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和共同进步。最后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在任务实施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同时要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3.理论知识的讲解应渗透到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在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实际教学时,对于基础理论教学要渗透到每个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关键的知识点讲清楚。对于本专业的发展前沿相关的内容,其中有难度的理论可以由教师先进行简略介绍,同时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查找途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课程的应用背景,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四、结语

总体来说,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也不断提高。随着“流体力学”理论知识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流体力学”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也将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主线,精讲多练,同时要不断寻找适合各专业岗位需求的可实施项目,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现教改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轶,丛燕青,孙培德.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86-86.

[2]程志辉,李霞,姜磊.环境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研究,2013,(5):67.

[3]代红,陈刚,肖建修.“电机学”中“交流绕组”的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85-87.

[4]刘秋满.如何提高工程力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科技信息,2011,(35):277-2.

[5]吴青萍,张慧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38-40.

[6]吴尚智,任小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30-32.

[7]陆永利,陈蕾,杨红卫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尝试和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2):1047-1049.

[8]郑开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23):115-117.

[9]廖艳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专业第二课堂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5,(3):67-70.

[10]徐海娟,张天波,王汉道,等.任务驱动模式在“环境微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

[11]薛琴.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6):198-198.

[12]李秋梅.任涨动教学法在高职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品牌,2015,(4):197-197.

[13]徐坛飞.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23-24

[14]张志俊.运用任务驱动法构建高职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20-122.

[15]张瑞莹,孙亚男,刘君,等.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法探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09-110.

收稿日期:2016-11-25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法律课;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64 ― 03

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具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着较强的实践经验。而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是在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实现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高职法律课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同时也要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生活中。对于如何做好高职法律课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的应用始终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高职法律课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

(一) 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实现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1〕。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传统知识教学的基本理念,并实现对问题的转变和解决,并保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着一定的多维互动式,并保持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就其实质性而言,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对情境进行创设,尽可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有一种逼真的现实情况,对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行真实性的模拟虚构,从根本上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具有形象化和直观化,并将学生的联想有效的激发,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表象进行唤起。

其次通过对问题进行提出,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加爵,并对知识结构进行构建,进而实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

最后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是一种自主性和协作性的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强调性,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评价,进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决,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二) 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的特点

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加以培养,一旦学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就要加强学生的一些实践教学活动。而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和专业课程相关的一种实践训练式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性培养,进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实现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2〕。

二、 高职法律课应用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化高职法律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在高职法律课中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方面高职法律课应用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对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的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加以引导,进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培养。

另一方面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对情境进行创设,尽可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有一种逼真的现实情况,对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行真实性的模拟虚构,从根本上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具有形象化和直观化,并将学生的联想有效的激发,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表象进行唤起。对问题进行提出,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加爵,并对知识结构进行构建,进而实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3〕。

总而言之,高职法律课应用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既顺应了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构架和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高职法律课应用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三、 高职法律课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主要是实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进而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时间能力进行培养。而高职法律课这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充分的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将其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着较为全面的应用。做好高职法律课任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用,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 任务的设计

高职法律课教学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高校法律课程的特点,其实训教学的教学设计更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本堂课所教学的实训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分析,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并对其理论知识加强理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

实训教学任务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加强基础性的训练,例如民事模拟审判实训教学而言,就要对典型案件进行参照,并引导学生对案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要点进行充分的掌握。其次就要加强学生的认知训练,对案件进行整体上的讨论研究,并将其讨论引入到课堂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观点,对有意义的主题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要对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进行寻找,并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最后就要加强学生的综合性训练,借助于学校的综合实训室,对情境进行模拟,做好相应的流程分布,一旦实验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其实践应用操作案例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分析。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做好相关知识的拓展应用,并培养学生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掌握能力。

(二) 分组测评和提出问题

分组测评方式主要是对整体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5〕,并对学生知识接收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采取合理分组的方式,采取留人一组的模式,组长选取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对整组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并对整个实训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进而借助于考评的方式,将各个组间学生的利益直接的绑到一起,帮助学生对实训教学的任务完成,进而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其教学环节有着一定的开放性,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培养,并将学生法律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对学生综合法律素养加以培养。第一环节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设计,对教学情境进行虚拟,其案件为一则民事模拟审判案件,也即是某年某月某时某分,王某驾驶某一型号轿车的同时,发生交通事故,但是这辆车的车主不是王某,是李某的,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公安局交警支队认定王某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而受伤人在医院住院治疗40天,共花费医疗费用6万元。这一案件创设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进行提问,该案件是否属于民事纠纷案件,并是哪种民事纠纷案件,可以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并正确合理的分析该案件涉及的一些法律关系,并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进行分析。问题提出之后,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借助于资料查询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

下一环节的进行,就要结合问题提出的过程,对每个角色进行设置,做好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法警以及原告和被告等人员的设置,审判长对庭审提纲进行整理,并对整个模拟审判过程掌控,对判决书加以拟定。而审判员则是协同与审判长对整个案件的庭审进行协助,书记员主要是对法庭纪律进行宣读, 并对庭审进行笔录,及时的整理装订庭判案件。法警主要是对法律纪律加以维持,并对证据进行传递。被告和原告则是对案件进行整体性的陈述。

最后一个环节的实现,就要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实训成果展现,并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进而对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进行总结。

(三)鉴定方法与流程

采取分组鉴定方法,在鉴定理论知识的同时鉴定学生团队协作、口头表达等能力。流程如图1:

(四)检查和控制

高职法律课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有着相对较大的自由度,而要想从根本上掌握学的学习情况,就要将各个方面的教学设计进行控制,定期的和组长进行开会讨论,对各组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讨论和总结,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对实训过程中的检查和控制加强,保证高职法律课实训教学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检查和控制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测评工作,该事例中总共分为讨论A组和讨论B组、讨论C组,每组6名学生,三组学生的测评分值如表1所示,讨论A组学生的表现最好。

(五)评价考核

高职法律课实训教学过程中,其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就要对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具体态度进行及时的关注,并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将学生的创造力全面开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引导者的基础工作,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高校法律课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更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组织,进而到法院及逆行那个旁听审批审判,并在旁听结束之后,组间进行讨论。同时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进行组织,并对法律焦点问题辩论会进行及时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组织,到社会上进行调研,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关注农村和社区有关法律的相关问题,并对立体化的法律实训机制加以建立,对相关的制度加以构建,做好师资和资金上的基础保障工作〔6〕。

总之,高职法律课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更要保证学生人人参与,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加强学生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并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社交技能的培养、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以及临场应变技能的综合性训练和培养。

四 结论

现代化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公民的法律基本素质的要求原来越高,而基于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更是本着时代经济多元化对人才培养的全新目标为基本的出发点,加强学生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借助于生活实际情况,对学生法律维权实践能力进行加强, 并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社交技能的培养、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以及临场应变技能的综合性训练和培养,推动了现代化高职法律课实训教学的全面建设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段德臣.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法律教学体系重构――以《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课程为例 〔J〕. 科技信息,2011,31:41-42.

〔2〕 陈秀英.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民事模拟审判实训为例 〔J〕. 科技信息,2011,31:44-45.

〔3〕 靳建新. 会计综合实训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189.

〔4〕 王坤.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D〕. 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