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例6篇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1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形式;小组讨论;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O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98-02

一、概述

《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机械、土木、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力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力学概念和公式,进而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专业课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然而,由于《理论力学》课程自身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公式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厌倦,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一种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学生小组讨论―课堂释疑及点评―效果巩固及检查”三个流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力学》教学过程,提高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兴趣,改变目前学生厌学的普遍现象,达到《理论力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这种教学形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教学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将在下文中展开阐述。

二、本教学改革实践环节

1.选定小组讨论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确定。教师在选定学生小组讨论内容前要准备充分,结合目前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情况,选择难易适中的章节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若教师选择小组讨论内容偏难,可能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会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选择难易适中的知识内容作为小组讨论的主题。目前《理论力学》教材一般包括三方面知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每部分内容又分若干小节,每个小节的知识内容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如在静力学部分,包含的知识点有静力学概念及公理、力系的等效及简化、力系的平衡、桁架静力分析与摩擦平衡分析等内容。静力学部分选择学生小组讨论内容时,教师尽可能避开“力系的等效及简化”这部分内容,这是由于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较多,不经教师讲解学生难以自行理解掌握。同时这部分知识内容包含的公式推导也较多,没有一定相关知识积累不易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不适合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在静力学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选择“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这一小节作为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这是因为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主要应用前面所学过的刚体系统的平衡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公式推导比较少。在学习过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相关知识后,学生完全可以将所学平衡问题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静定桁架分析和计算中去,所以静力学选择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内容是合适的。再如,在《理论力学》课程运动学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最好不要选择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知识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这是因为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内容关联不多,对学生而言,几乎是新的知识点。此外,这一部分知识内容也非常重要,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内容理论多、概念多,并且知识点内容相对抽象,不适合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对于运动学部分,教师可以选择“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点的速度合成知识为基础,是点的速度合成知识在刚体运动中的应用,所以选作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是合适的。对于《理论力学》的动力学部分,教师可以选择“质点系的动能与刚体的动能”这一节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相对而言比较熟悉,且这一小节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所以比较适合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2.分组讨论。将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并至少提前一周将所讨论章节内容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准备所讨论章节的知识内容。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为保证小组讨论过程的质量,可采取组长负责制,组长可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在进行学生小组讨论前,要求组长制订小组讨论的详细计划,包括小组讨论的时间、地点、次数,以及每次讨论的主要问题等,这样便于教师进行抽查和指导,保证学生小组讨论的质量。除此以外,由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在课余时间完成,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教师应对学生小组讨论成果提出要求。例如,教师可要求组长提供小组讨论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如小组讨论时的照片、讨论记录等。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小组讨论后学生要形成对所讨论章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讨论中发现的问题。讨论环节完成后,针对讨论主题,小组要形成完备的PPT文件,并推选出小组讨论汇报人,以便课堂上向其他学生汇报讲解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3.学生汇报。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完成后,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按照小组讨论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小组讨论成果的课堂汇报讲解环节。在学生课堂汇报讲解前,教师应对学生小组讨论后提交的PPT成果进行审查和把关。教师课前要与学生汇报人进行沟通和探讨,帮助学生汇报人理清思路,掌握学生课堂汇报讲解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课堂上讲解和汇报的效率。

例如在静力学“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部分,我们安排每小组汇报讲解20分钟。这样按照我校一节课40分钟,可以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讲解。学生汇报讲解的内容包括小组讨论中所形成的章节知识要点、例题及存在的难点等。

4.释疑点评。学生讲解汇报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课堂讲解章节内容释疑和点评是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经过小组讨论后,可能对所讨论章节知识点仍存有疑问,或是对所讨论知识点的重点归纳有所疏漏。此时,教师应在学生课堂讲解汇报环节结束后,及时对学生讲解汇报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释疑。对于学生疏漏的知识点,及时进行补充和强调。在这个环节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对“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这部分的章节内容,在学生课堂讲解汇报环节中发现,学生对零力杆的判定这一部分内容存有疑问,理解深度不够,有一个小组在汇报中甚至未提到零力杆的判定问题。而零力杆的判定是进行平面静定桁架静力分析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对于简化平面静定桁架静力分析计算过程起到重要作用,这部分知识内容不能忽略。因此在学生讲解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零力杆判定内容进行释疑和重点讲解。通过这种学生课下小组讨论、课堂讲解汇报的形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疑惑及时点评。由于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的讲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5.巩固、检查及考评。此环节为本教学模式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检查以课后作业为主。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批阅,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以检验这种教学改革模式的效果。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对比发现,学生对于进行新的教学形式讲授的章节内容,即进行了“学生小组讨论―课堂讲解汇报―教师释疑教学”环节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其他章节。同时,对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的学生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计入平时成绩。按照学校要求,《理论力学》课程最后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二是平时课程成绩(包括课后作业、平时小测试、课堂出勤、课堂回答问题及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通过对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学生进行考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课堂讲解汇报的积极性,促使本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更好的开展。

三、结语

《理论力学》是多数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于土木、机械、交通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然而,由于《理论力学》课程本身偏难、知识点多,造成目前学生普遍厌学,学习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小组讨论―课堂释疑及点评―效果巩固及检查,并积极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检验。经过本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范钦珊,陈建平.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苏禾.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的几点体会――在理论力学教学中[J].力学与实践,2012,34(3):78-80,94.

[3]宋少云.在理论力学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的改革实践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3,35(3):85-86.

[4]盛国刚,邓军,李学罡.理论力学素质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3):113-114.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2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列上,就可以看出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但直到民国以后,人们才有了建立教师节的想法。

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六六”教师节

1931年,由孔祥熙发起建立的中华慈幼协济会提议,将4月4日定为中华民国的儿童节。也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时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的邵爽秋、程其保等人,鉴于国难日益严重、教师工作艰巨而责任重大,发起并联络京沪教育界热心人士,倡议以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这里的“京”指南京,南京时为首都,北京已改称北平,故京沪教育界是指南京上海教育界。这些热心人士主要是大学任教的老师,他们在拟议“六六”教师节的同时,还发表了“教师节宣言”。倡导设立教师节,目的有五:一是改良教师生活待遇,二是保障教师地位稳固,三是提高教师专业修养,四是逐步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五是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6月6日,倡议者们聚集在南京中央大学的致知堂,召开了第一次庆祝大会,京沪教育界的许多人士参加了庆祝活动。可是,国民政府并未接受这一来自民间的建议。为何国民政府能通过设立“四四”儿童节的倡议,却未接受设立教师节的倡议呢?人们分析有这样两个原因:

一是人微言轻。邵爽秋、程其保虽是大学教授,在教育界也有一定知名度,但毕竟人微言轻,不能和当时倡议儿童节的中华慈幼协济会的发起人孔祥熙相提并论。孔祥熙既财大气粗,又身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所以他提议的儿童节很快就被国民政府通过,成为官方的法定节日。而邵爽秋、程其保的提议则被搁置,无人问津。

二是话题敏感。当时的国民政府本来就对学生运动心存畏惧,对知识分子不大放心。现在看到教育界又在呼吁教师节,要求社会上尊师重教,改善待遇。自知设立教师节,事关知识分子切身利益,话题敏感,回避犹恐不及,哪能再给这些人增加一个合法的聚会节日。考虑到统治阶级的利益,自然不会通过老师们的倡议。

由于“六六”教师节缺少官方认定,长期停留在民间倡议层面上,所以此后数年,虽有一些学校于每年6月6日举行纪念活动,但因为只是教育界人士的自发行动,规模一直不大。三年后的1934年,北平《京报》6月6日7版,刊有“六六教师节不得藉名放假,教育部已有明令”的报道。

南京五日电:近年来教育界中有所谓教师节运动者,拟于六月六日,定为教师节,于是日放假一日,以便教师作精神上之休整。记者昨至教育部,探知河南教育厅,四日曾有电来请示称,该省教师节筹备处,请于六月六日令全省各学校,放假一日,是否可行,请核示。教育部当即复电称,教师节并无明文规定,不得藉词放假,以重学生学业,仰转饬知照。是教师节不得放假,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已明令示遵矣。1936年6月7日,京报又以“昨日教师节,沪各校教职员昨举行庆祝”为题报道:

中央社六日电:沪大中小校长教职员六日下午三时,联合举行庆祝教师节大会,参加数百人。市长吴铁城代表及教局长潘公展均有致词。

可见,“六六”教师节并未得到政府认同,而北平的京报报道上海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可见当时的北平并未开展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不过,“六六”教师节虽未被国民政府承认,影响却不断扩大,连苏区也积极响应,届时举办庆祝活动。总之,“六六”教师节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毕竟是载入中国史册的第一个教师节。

中国第二个教师节——“八二七”教师节

转眼到了1939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这时的重庆国民政府出于巩固国统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表示政治上进步,开始注意教育,笼络知识分子。该年5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向中央提出,拟定每年8月27日,孔子的诞辰日为教师节,提议中说:“既以表彰圣德、亦以振奋群伦。”此议很快得到政府批准。设立“八二七”教师节的决议公布后,教育部制定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一是规定教师节这一天,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团体应分别或联合举行纪念仪式;二是教师节的主要议程是“表扬著有劳绩之优良教师”,“提倡改善教师待遇”,“发表奖学金得奖学生名单”;三是要求新闻媒体著论阐扬尊师;四是教师节纪念仪式与孔子诞辰纪念仪式合并举行。

所以,“八二七”教师节,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教师节,又是中国政府法定的第一个教师节。在1939年8月27日这一天,当时未沦陷的省县有不少机关、学校,都按照重庆国民政府的要求举行了纪念活动,在广西、浙江、宁夏、西康等地方不但召开了纪念大会,还分别推行了识字运动。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借“八二七”教师节举行“献金”活动,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抗日活动。当时,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也举办了各种庆祝“八二七”教师节的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诞辰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折算公历为9月28日。于是著名学者董作宾(现代著名甲骨专家)对孔子诞辰提出异议,这使以后几年的教师节究竟应按农历,还是按公历折算,成了一桩悬案。遂造成仅有四川等少数省份坚持举行“八二七”教师节纪念活动。

到了194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略有修正的“教师节纪念办法”,明确孔子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还规定“各中小学校于每年举行教师节纪念仪式时,应由学生家长率同学生代表向教师行谢礼”。

抗战胜利后,政府坚持独裁统治。1946年,政府为镇压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拉拢教师,“安抚”人心,又一次想到教师节。这年的“八二七”教师节,南京市除招待教师看电影外,还减价优待教师购买日用品及图书,并由中央日报社印发了纪念教师节特刊。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南京市长马超俊发表了广播讲话。北平也举行了纪念教师节的活动,北平日报以“今天孔诞教师节国子监举行祀孔盛典教育局长表彰优良教师全市各机关放假一天”为题作了报道:“今日(27日)教师节,教育局长为表彰优良教师,定上午九时在西四端王府夹道市立师范学校,举行庆祝大会,对优良教师分别发给奖状奖金,以示鼓励云。”

1947年“八二七”教师节前夕,教育部于7月31日发出代电,要求各省各市举行纪念活动,并扩大推行尊师运动。8月21日,由政府教育会、国防部、社会部、教育部、励志社、内政部、新生活运动总会及南京市党政机关联合召开了“首都各界联合举办尊师运动大会第一次筹备会议”,筹备会决定:8月27日举行“首都各界联合举办三十六年度教师节尊师运动大会”。8月27日上午,亲自在朝天宫主持了祀孔及教师节纪念仪式,会上元老吴稚晖、张继讲述了孔子言行及孔子的学术思想。下午,又分别在玄武湖、励志社礼堂举行了尊师游艺大会。这一天,其他一些省市也举行了有关纪念活动。中华邮政专门发行了“教师节纪念邮票”。该邮票全套四枚,图案分别为孔子头像、杏坛、至圣墓和大成殿。

1948年7月,政府又颁布了当年教师节的纪念办法,要求各省市“约集教师举行座谈会,讨论有关疏导当前学生运动及防止职业学生操纵各项问题”,此时防止“”成了教师节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人民已转入大反攻,军队节节败退。这一年的教师节,只有南京在教师节当天上午,在朝天宫草草举行了祀孔典礼,而且使用了古制礼乐,呈现出衰败景象。这是统治大陆时期的最后一次教师节。

抗战胜利后,政府丧心病狂地发动反人民内战,我解放区不再承认政府设立的“八二七”教师节,而是采用了没被政府承认的“六六”教师节。北京市档案馆编辑的北京市大事记记载:1949年6月6日,北平市大中小学教职员代表一千二百余人集会,纪念“六六”教师节。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北平解放后的一次“六六”教师节纪念活动。

中国第三个教师节——“五一”教师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和全国教育工会主席吴玉章发表书面讲话,宣布废除时代的“六六”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教师节——“五一”教师节。把“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有其浓厚的历史背景。当时,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中,劳动人民指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农民,而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被看做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把教师节定在“五一”,其本意是树立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必要社会劳动的理念,告诉人们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也是劳动人民的一员。可惜在实施过程中,根本无法体现出教师节的自身特点,效果很不理想;再加上宣传不够,全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五一”教师节。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五一”教师节逐渐被人淡忘,直到销声匿迹。

中国第四个教师节——“九十”教师节

“”结束后,拨乱反正,全国上下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已蔚然成风,教师日益受到社会尊敬。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教师节——“九十”教师节。

“九十”教师节的最早倡议人是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王梓坤,江西吉安县人,1929年4月生,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获副博士学位。此后,曾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年至1989年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8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教授是从井冈山革命老区的一户贫农家庭走出来的院士,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当教师是他从小的心愿。当他23岁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南开大学,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教师。从此,教师成为他一生的事业,他曾有过当选天津副市长的机会,却辞而不就,于1984年5月来到全国最高师范学府——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校长。这一年,55岁的王教授提出了设立教师节的倡议。

这时,“”结束已八年,社会舆论很尊重教师,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教育,认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他们很关心改善教师地位、待遇的工作。但是,当时许多地方领导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只知集中精力抓经济,教师地位、待遇的实际改善步伐还不大。北师大是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担任北师大校长的王梓坤教授整天想的就是办好学校,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1984年12月9日,王梓坤校长一早起来,“突然”有了给教师设立节日的念头,就通过电话把想法告诉了自己认识的一位北京晚报记者。次日,北京晚报就刊出了一条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简讯,简讯说:“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王校长认为,尊师重教月可定在每年寒暑假前的二三月或八九月份。”于是,这条简讯就成为倡议设立教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大约一周后的12月15日,王梓坤校长为进一步推动这个倡议,邀请了北师大的著名教授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贤智、黄济、赵擎寰等人座谈讨论,倡议立即得到教授们的一致同意,并联名向社会提出。次日,北京日报登出简讯,还编加了醒目标题——“北师大校长王梓坤倡议每年九月为尊师重教月,建议九月的一天为全国教师节”。这是设立教师节的倡议第二次出现在媒体上。

半个月后,国务院于1984年底向全国人大提出了重新设立教师节的议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3

教师节放假天数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教师节不放假。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同学们还是好好上课吧!

教师节来历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也作为教师节。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逐渐销声匿迹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xx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

教师节礼物黑板报

在教师节之前为老师做个黑板报,写一些有意义的祝福语,或者根据老师的个性制作一个有特点的黑板报,这个是非常提倡的,因为黑板报既不会花费学生的金钱,还能贴切的表达对老师的感恩、祝福,相信收到这样礼物的老师会很幸福。

卡片

卡片可以写想对老师说的话,借这个节日,想说的不敢说的都可以,把自己的心理的话对老师讲讲,或许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你,这不正是老师最期盼的莫。对于老师来讲,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是他们的责任。

鲜花

教师节送老师鲜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选择康乃馨,显得有庄重之感。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爱和尊敬之情,送老师会让他(她)感觉到同学们对他(她)的爱,并且康乃馨并不贵,也在同学们能承受的范围内,也不会让人诟病。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4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轨道进行。现在老师们意识到“要做好老师,先当好学生”。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报告单时,老师先以学生的视角看教材,设想假如自己是学生,会在哪里感到困难,会产生什么疑问?喜欢什么样的报告单?然后再将老师们初步设计的报告单发给部分学生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报告单调整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实践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报告单侧重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基础,引导学生将预习工作做得更实;课中的报告单侧重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后的报告单侧重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开展新的探究做好准备。

有利于促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报告单中的内容,包括用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注重了题目的针对性及表述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巡视其间,观察小组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及时进行询问、点评或指导,使交流更加顺畅、深入。

刘森虎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为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我减少重复的知识性内容,增加了现代服装欣赏部分,还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设计自己的校服,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过去老师们课下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常常局限在自己的课讲得顺利与否等。归因往往是教学环节设计得是否新颖,学生是否聪明、听话等。现在老师们会在每节课末收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单,课后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由学生的收获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由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学需要调整改进之处”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在感受报告单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自主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及做好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前置报告单”可以使学生课前的预习目标更明确,将预习落到实处。对结果的简单记录,对资料的收集与筛选都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课后延伸报告单又能将本节的所学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报告单也为课上生生探究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交流话题,搭建了促进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当学生在认真填写报告单时,学生会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提炼出关键词加以概括,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它又为学生汇报时的精彩发言提供了支撑。相信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5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内容;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一些观念上的东西从根本上也发生了改变,新旧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较为激烈的碰撞。作为感恩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感恩教育在现阶段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其内在的感恩意识,从小就培养他们心存感激的心态以及知恩图报的良好情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环节在现今乃至以后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良好感恩情操的培养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表现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感恩教育在实质上就是对别人在各个方面给予的帮助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表示内心层级的感谢。感恩的教育内容在社会中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对自己学习指导和帮助的教诲之恩,在社会中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之恩以及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之恩,还有就是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相应物质和精神上的赐予之恩,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导小学生如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行为的不良示范,父母对于长辈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做到知恩图报,所以在小学生心里留下了比较不好的印象,还有就是小学生在父母的溺爱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而把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认为是天经地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力度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较好地传授感恩思想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认真学习以及旷课等现象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教导。此外,国家作为学生德育的提倡者,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较好地实现国家的关怀力度,在有关的硬件及理论知识上不能够较好地随着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加深,从而不利于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也是学生不能较好地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没能较好地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国家的感恩教学方针进行相关的感恩教学活动,从而给学生在知恩、报恩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实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新途径

作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因素的教师,在对小学生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来讲,他们在实施感恩教育的方式上会选择日常教学中的德育环节来进行感恩教育工作,并把德育作为其实施方法的主要阵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思想道德情操的熏陶。而对于那些德育活动课的课程内容来讲,在让人感受到其课堂氛围活跃和形式活泼多样的同时,总感觉在其中还是缺少一些东西。比如,在平常的德育活动课堂当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场景:在进行少先队仪式之后,辅导员老师进行表态。老师表态时总是会运用有关原活动计划进行的口令,然后就是学生按照以前的活动安排来进行相关的活动,最后由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总结和分析。如果是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展开感恩教育工作,在实施的效果上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实施感恩教育,在具体课程的选择上应该挑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材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打开内在思维逻辑,并实现学生有话可说的课堂效果。其中老师要在一定条件下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创设较好的意境氛围,同时,在设置授课内容的角度上要贯彻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让学生在质疑的心态下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从多角度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说明其内在的思维越广。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将教材的信息与他们所在的客观世界的万物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较好地把感性和理性上的东西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而在这个环节上实施感恩教育主要应从两方面做起,即:一是过渡阶段,在具体问题的筛选过程中,要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在具体实施上要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当然,在过渡阶段也需要考虑到老师在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授课方式等;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能够较好地实行群体研究,根据主题内容和思想进行相关方面的拓展与延伸。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知力、评判力、知识的领悟能力以及参与群体性讨论的技术、在课堂中的答辩技巧、团队精神、意志力以及相应的世界观和表现力等。除此之外,感恩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感恩教育从点滴做起

小学生的内在品德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其外在的言行加上具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要让教育内容重返现实生活,就必须让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恩德并学会将其自身的感恩意识付诸行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用真诚的心态去报答身边的人。(1)感恩父母。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主体,父母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还不求任何回报地把我们养育成人。这是何等的恩德!我们要教育小学生对父母的养育要心存感恩。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是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准则。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心存感激的话,那他在一定环境下也会对老师或者同学乃至社会都不会有较好的感恩之心。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把握:①学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从而养成独立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比如,在学习中,要学会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知识,从而少让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操心。②在休息的时候,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处理家里的杂务,比如:扫地、洗碗等。在父母节日来临的时候,要学会慰问父母,对父母说一声最起码的“谢谢”,或者是把自己亲手做的礼品赠送给父母,从而感动父母。(2)感恩老师。老师在学校不仅教授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正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育才促使我们领悟知识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学生要有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老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是无条件的。(3)感恩他人的帮助。同学作为学生最纯真、最真实的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自己学习生涯的陪伴者,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以及互相帮助的最真挚的伙伴。因此,应教导我们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有感恩之情。(4)感恩社会的关爱。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都存在着社会的关爱之情,我们所处的校园是社会资助建造的,我们学校在不断地接受祖国、社会以及个人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养成独立的个性,而且还要让学生把眼光放长远,把学生培养成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具有较为宽广胸怀以及有帮助的人。(5)感恩大自然。大自然是世界万物的创始者,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爱护校园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意识,从而培养其对大自然的无限感恩之情。总之,通过点滴感恩教育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不易、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同学对我们的真诚帮助、社会对我们的持续关爱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美好的赐予,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发奋学习、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偏执的内心世界,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礼仪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关心与帮助,要懂得回报,并且要以更大的力度回报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要以最真挚的诚意去感谢他人。而这种回报不应该仅仅是物质层级的,还应该是具有内心感情的回报。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回报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或者某种形式的大恩大德的回报方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有时一句简单的“谢谢”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达到回报的效果,能够让施恩的人心情感到愉悦。感恩要从我们的言语做起,从身边的文明礼仪做起。而学校要学会创设能够体现实际需要的语言情景,比如:在学校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张贴文明标语,从而使小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够想起“谢谢”“你好”等文明用语,从而做到感恩教育影响下的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在进行文明礼仪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的感恩环境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感恩气氛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内心抵触的情绪,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要学会运用相关事件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感恩氛围,比如,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述,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魅力。而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让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动感恩教育,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感恩的文化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可以针对有关节日进行相关的感恩教育活动,比如:母亲节、端午节和教师节等,而这些节日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为有用的手段。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节日设置相应主题的班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比如:在教师节那天,可以组织学生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一句话,还可以送给老师具有纪念意义的祝福卡片;还可以让学生在父母面前讲一句关心的话语,或者是送上一杯充满亲情的茶水,或者是写一张发自内心话语的卡片送给父母等,从而达到学生和父母之间亲情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在重阳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唱歌或者跳舞的形式来给老人送上欢乐和祝福,从而让老人们能更好地感受节日的氛围。通过多种节日的熏陶,使学生在节日的气氛里用实践去感受感恩的真谛,从而把小学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感恩动力,使学生在精神和心态上都能够较好地受到感恩思想的熏陶。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感恩教育中,还要学会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感恩精神,而且对推动整个教育领域思想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还可以为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亲情、友情的有效互动。感恩教育的开展也为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了条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以及感恩他人。作为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引领者和积极组织者,教师要在感恩教育中更为深刻地领悟感恩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从而达到感恩效果的持续有效的发挥。感恩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在一定条件下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也是不够的,学校感恩教育要更多地融入社会团体、政府或者个人等各个环节,在社会的共同研究努力下发挥感恩教育的最大作用,从而研究出更多的感恩教育方法,在以后的小学日常感恩教育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学校和社会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季红波.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略探究[J].大观周刊,2013(05):155.

[2]袁熙惠.小学生德育的新途径:感恩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14—15.

[3]常少玲.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07):164—165.

[4]梁丽坚.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07):6.

关于教师节的小报范文6

2017小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一】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个教师节,为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开展主题为“学会感恩师生同乐”系列活动。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

二、活动时间:2017年9月9日至14日(教师节一周)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七彩卡片表心意活动:通过心意卡设计展。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自己对教师的真情实感透过自己的设计流露在心意卡上,充分表达对老师的理解、关心和尊重。

参加人: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心意卡的设计时间为9月4日至9月8日,请每班择优选取5张,于9月9日大课间交于办公室1日进行评比展出。

2.开展谢师恩,绘心意活动:通过绘制手抄报,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将最喜爱的老师画在手抄报上,或将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在手抄报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绘制式不限)

参加人:三、四年级

活动时间:手抄报的设计时间为9月4日至9月8日,请每班择优选取5张,于9月9日大课间交于办公室1日进行评比展出.

3.开展心语星愿传祝福活动:由各班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在心愿纸上书写对老师祝福的话语,叠成五角星,投放在祝福盒中,教师节时,将收集好的祝福盒送给老师。

参加人:五、六年级

2017小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教师,让老师在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敬爱之情。

二、活动主题:恩师倾情播撒爱,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活动时间:2017年9月9日9月1日

四、活动内容:

金秋9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今年9月10日是全国第29个教师节。老师,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时刻情系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教师节到了,学生以何种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才更有意义呢?其实同学们的一句问候、一份心意、一次进步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队部建议各班按以下几种方式祝贺:

1、9月10日清晨组织全体同学参加升旗仪式以及颂扬教师的国旗下讲话。(由六年级二班负责)

2、一、二年级学生用画笔画下“我心中最美的老师”,每班上交两幅作品。

三、四年级组织制作手抄报,每班上交三幅作品,五六年级制作贺卡,每班上交三幅作品,让每位同学写上深情的问候和祝福的话语,献给每位教师。

3、以教师节为主题,更换班级黑板报。

4、进行有关教师节的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广播。(由六二班负责)

活动时间:由大队部会议后安排

2017小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特举办本次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教师,让老师在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敬爱之情,同时,教师要思考自己的责任,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学生。

二、活动时间:9月3日——9月10日

三、活动安排:

(一)表感谢

1、声音表恩情:

送上几首歌曲——9月6日开始,阳光课间将播送《每当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红烛颂》等歌颂教师的歌曲。

送上一句祝福——教师节这天,同学们见到老师时,主动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送上一句深深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老师,我们感谢您!”。

2、卡片表心意:在三、四五、六、年级中举行“童心七彩给师爱”心意卡设计展。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将自己对教师的真情实感透过自己的设计流露在心意卡上,充分表达对老师的理解、关心和尊重。

心意卡的设计时间为9月3日至9月8日,请三、四、五、六年级每班择优选取2张,于9月8日放学前上交于办公室,进行评比。

(二)诉心声

1、笔尖诉心声: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怀念,一起感谢,一起关注,一起祝福,为自己崇敬的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或写一封表露感激之情的感谢信。

9月7日至9月8日,请将你写给本校老师的信——“老师,我想对您说”投入学校的信箱中(请写清楚所寄教师的名字),9月10日那天,我们将大家的祝福送至教师手中。

开展“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征文,要求五、六年级各班组织好每一位同学写写“心中最难忘的好老师”,选择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题目自定。上送份数:各班选送两篇征文,上送时限:请在9月17日之前上办公室,参加评比。

3、班会表心声:召开一次以“感念师恩诉说心声”为主题的班会(9月9日下午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