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类作文范例6篇

感动类作文

感动类作文范文1

散文原本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于称诗词曲赋之外的文章为散文。现在我们所说的散文则是在五四时期确立的文学的四分法(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后发展起来的。广义的散文包含传记文学、杂文、随笔、科学小品等,狭义的单指艺术性散文,即以自由奔放、富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笔墨抒发作者心灵感受、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

散文与故事同样是叙事,但散文没有完整的情节:散文抒情但不止于抒情,也没有分行排列,所以有别于幼儿诗;散文有时也包含丰富的想象,但一般不用夸张、荒诞的笔墨,所以不属于童话和寓言范畴。总的来说,幼儿散文是指能够为幼儿所理解、欣赏,适宜幼儿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同时符合散文艺术特征的文学作品。散文类绘本则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散文作品,在感受优美画面同时,还能让幼儿体验散文语句所带来的韵律和意境。通过阅读散文类绘本,能使幼儿理解了真善美,懂得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同时,通过阅读散文类绘本,幼儿还能够学习到各种优美的语言句式,有效地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散文类绘本的种类

根据文本的内容,以及在阅读活动指导策略上各有侧重,大体可以将散文类绘本分为两种类型:叙事性散文绘本和抒情性散文绘本。

(一)叙事性散文绘本

叙事性散文绘本,以叙事的手法传达感情,在情节和场景的变换中烘托情感。可以利用故事类绘本阅读活动的经验,在阅读叙述性散文绘本中,引发幼儿对情节的猜想和预测,同时也是对情绪发展的猜想和预测,如《静悄悄的夜晚》这一散文绘本,小姑娘不安地躺在床上,对夜晚充满疑问和紧张,幼儿的猜测正是体验了小姑娘的角色,迁移了自己在夜晚中独处的经验,以及情绪的共鸣。

(二)抒情性散文绘本

抒情性散文绘本较偏向情感的抒发和描述,没有叙事性散文绘本的情节发展性,多为平行或并列的文字,如:《我和妈妈》和《像爸爸一样》。但抒情性散文绘本是有聚焦的,那就是情感。阅读这一类的绘本时,关键是帮助幼儿体验画面中的内容,使幼儿能够理解内容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移情。

三、散文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把握散文绘本所传递的核心内容

与故事类绘本阅读活动目标相一致的是,散文类绘本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绘本的感受与体会。教师要引领幼儿通过阅读散文绘本,体验画面及文字所带来的情感情绪及内容,获得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为了能够准确地传达散文类绘本的主要精神,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够挑选合适的绘本,才能准确地传达绘本的主要精神。

(二)活动的导入以幼儿经验为基础

散文类绘本需要幼儿有相应的经验作为活动基础,活动的导人格外重要。活动的导入可以突破传统的谈话导入形式,以多媒体动画、游戏等形式进行。与很多故事类绘本以“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内容”的目标有所不同。散文类绘本更多是激发幼儿获得一种体验。因此,散文类绘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需要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迁移其原有的经验与情感,以达到与绘本共情的状态。因此,在活动的导入阶段,特别要注意勾起幼儿的原有经验,建构一个氛围,让幼儿能够进入绘本的情境,帮助幼儿能够持续地感受散文类绘本的语言美和画面美。例如,在散文绘本《七彩下雨天》阅读活动中,就需要在开始阶段,调动幼儿关于下雨天的经验,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下雨天的感受,为夸张的彩色雨天的想象做好经验上的准备。

(三)活动设计的主旨在于体验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神”便是领会了散文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法、游戏法、音乐烘托法来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的内容及所需要传达的情绪情感。

1,情景法

利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将散文中的内容进行部分呈现,起到引领幼儿感受散文情绪的作用,为活动的继续展开做好情绪的准备。例如:在散文绘本《七彩下雨天》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聆听雨声,手握雨伞,想象下雨的景象,感受下雨的氛围。通过对画面及语句的欣赏,将经验融合进入绘本情境中,给幼儿一个轻松且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喜欢说、大胆说,提升幼儿对散文优美语句的感受及对绘本情感的体验。

2,游戏法

散文类绘本中拥有较优美的语句和词汇,这正是散文类绘本的美感所在,但是这些词汇和语句往往也是感受散文类绘本情绪情感的难点。利用游戏的方法将难点进行集中解决,是帮助幼儿感受散文类绘本情感的方法之一。例如:小班散文绘本《家》中,“密密的树林”“清清的池塘”“蓝蓝的天空”等词汇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生疏,也不易理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场景,让幼儿扮演散文中的小动物,通过动物找家的游戏,帮助幼儿熟悉词汇,理解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绘本。

3,音乐烘托法

音乐可以带动情绪,散文类绘本活动中的音乐必不可少。音乐虽作为背景,却也是情感留白的填补和延续。音乐的选择可以根据教师对绘本文本所带来的情绪感受为基础,配以合适节奏的音乐,以达到烘托情绪的作用。如,在散文绘本《七彩下雨天》活动中,教师随着雨天想象的推进,配以电影配乐。电影配乐往往具有叙事的情绪,在音乐渐进过程中,想象也随着音乐进入高潮,将现场的情绪推至高点,继而再逐渐转向尾声。音乐情绪完整饱满。与绘本的情绪相结合,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感受绘本画面与内容的美。

(四)教师的朗诵不可少

幼儿对散文类绘本的欣赏和感受不能像成人一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来把握,很多时候需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朗诵来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朗诵过程,实际就是帮助和引导幼儿去欣赏和感受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散文绘本的理解情况,以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声音的运用,直接影响幼儿对散文情绪情感的感受。因此,教师要注重朗诵技巧及文学素养的提升,以提高散文类绘本阅读活动的实效。

感动类作文范文2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模式;动物叙事;“遗失+寻找”;主述模式

中图分类号:I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5?0034?06

“遗失+寻找(接近)”的主述表达模式是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创作中的一种颇为常见的叙述类型。“遗失”是主体,强调某种珍贵情感的遗失,既有人类主人公遗失了依托于动物的那种珍贵情感,也有动物主人公遗失了依托于人类的特殊情感寄托。这一主述类型大多发生在家养动物身上,一般叙述方式上与情节功能的事序顺序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或出奇的情节结构安排。该类型动物叙事强调的是平淡与自在的娓娓道来,用笔主要着力于情感诉求,特别是附着在对人与动物之间美好情感的强烈烘托上。一般而言,从情感基调上确证它的主要叙事功能实为表现人类最为本质的带有普遍性的爱与恨、痛与怨、悔与恋的情感价值指涉,直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但也无法弥补那曾经拥有的美好情感,它直接表达了人类本真对美好情感的积极追求与热切向往。其伴随的主体情感状态的价值指涉具体可包括悔恨、抱怨、痛心、沮丧、珍惜、眷念、依恋等复杂的心理摹写,因此该类型动物叙事作品的笔调是细腻而婉约的,充盈着感伤与忧郁的情结,并且常常导引读者于悲伤与尴尬、难耐的境地,从而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体会到珍惜与爱护现有宝贵情感的重要意义。

这个类型的动物叙事作品通常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① 一般严格按照上述提及的情节功能的事序发展顺序排列,即遗失——寻找(接近)——人的异化(人与动物相安无事)这样惯常的逻辑顺序构篇,第三人称是最为常见的叙事人称选择,结局多以偏悲剧性的表达方式呈现。② 一般无明确的反面角色呈现,作品中涉及的人物较为有限,一般占据主体讲述地位的只有动物主人公与人类主人公(家养动物与其主人)两类主体形象,并常常设有第三方的旁观者(与主人公有某种关系维系)进行讲述、发表看法或形成角色对比等辅作用,有时也承担起到某种反面意义的角色效度。③ 无论是动物抑或人的遗失(被遗失一方),都有某种无奈与被动甚至偶然性的成分附着其中,遗失一方都是间接的“受害者”,将被迫承担寻找固有美好情感的行为指涉。④ 人类或动物主人公寻找逝去的固有美好情感的主要方式一般呈现为: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态度,但这种虔诚而执着地寻找本身就是带有虚妄的“毫无希望”的找寻过程,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⑤ 在遗失与寻找 (接近)的过程当中,表达人与动物之间所可能形成的深厚而真挚的情谊,更突显出人类要懂得珍惜现有美好情感,在爱与恨的情感诉求中做出属于自身最佳选择的核心情感题旨。

本文选取9部当代动物叙事作品作为探讨该叙事类型的文本依托与考查依据,按照发表与出版的时间顺序为:《鲁鲁》《飞过蓝天》《老马》《獭祭》《驼水的日子》《父亲与驼》《与狼》《一头叫谷三钟的骡子》《鸟事》。除去《獭祭》《与狼》之外,以上作品都属家养动物类的叙述范畴,讲述的是发生在主人与其所养动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而从具体的创作时间与发表数量来看,“遗失+寻找”这一动物叙事类型多出现于新世纪以来,有具体的时代背景因素可循。伴随着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迅速弥漫,当代中国的物质、科技、生存方式等诸多层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为主要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心理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得以重塑。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隔阂,也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类动物叙事作品的大量出现,其核心标榜的“寻找”主题正是对当下人间所缺失的弥足珍贵的美好情感的一种热切的祈盼与心理寄托,基本符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并且张显出其特有的叙事意义。

一、“逝去的终不再来”的事序意义

结构及其变体

感动类作文范文3

所谓微作文就是概括地记下真实的事情或经历,一般以100字左右为宜。将好的素材一一完整地写出是不现实的,因为中考前夕时间紧张,不允许这样做,但是如果将这些素材简略地记载下来,作为中考素材的准备则是必要的。这样做,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积极挖掘生活,从生活中寻觅相关的素材,从而丰富学生中考作文的选材储备,为中考作文提供写作源泉;另一方面,有利于中考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极大地提高教师作文辅导的针对性,使作文指导更具个性化。

基于教学的系统性和复习迎考的针对性,笔者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微作文的:先是按内容将中考作文分成若干类型,如家庭类、校园类和社会类,或者再具体分成亲情类、友情类、人情类;成长类、情感道德类、审美鉴赏类;等等。然后从中选取一个作为练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此话题范围内,用简短的语言概写一件自己最有感触的事情,最后教师认真阅读学生的微作文,并及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微作文在不过多占用学生课后作业时间的前提下,作为一项作文实践活动,无疑可以被高频率组织。通过系列化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中考素材贮备库,从而让学生在中考考场上游刃有余地应对“写什么”的困境,顺利地选择恰当的素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如,笔者在一周内曾经布置了两次这样的微作文训练,一次是“成长路上,你收获了什么?你能用100字概写一件事来展示自己的收获吗?”另一次是“亲情是什么?请简述一件事来回答。”如此进行不同题材的高频率微作文训练,无疑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聚集不同类型的素材,为中考考场上素材的选择提供充分的素材来源。

二、备好“代表作”

所^“代表作”,是指最能反映学生自己写作水准的作文。中考作文,其实是学生写的能力的综合反映,它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谋篇布局能力、筛选和组织素材能力的综合反映。应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以选材能力和对选材的加工利用能力为基础的,或者说,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表现为学生的选材能力。选择蕴含真情实感的素材,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此,备好“代表作”,就应考而言,主要是针对选材而言的,即要从已写的作文里选择那些蕴含真情实感的习作,经过再加工,使其成为反映自己写作能力和思想情感水准的“代表作”。

从初一到初三,学生们写了大量的习作,经历了很多类型的考试,在考场上写下了许多考场作文,它们或因各种原因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还不能算作是好文章。但从中遴选几则富有真情实感的好素材,找到文章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让其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情感水准,成为自己的“代表作”还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是挑选和修改“代表作”的过程要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因为一方面,学生的认识和写作水平究竟有限,教师的指导能帮助学生真正修改出自己的“代表作”;另一方面,在修改中,教师的具体指导能让学生在考场上树立自信,获得写作经验,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自顾自地挑选、修改,放任自流,很可能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三、开设聊天室

帮助学生贮备中考素材可以贯穿在平时的复习课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开设聊天室,即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聊聊自己的经历或遇到的令自己触动的事情。那么,如何组织这样的聊天活动呢?

(1)设计好聊天的话题。话题要针对中考的考试类型,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诚信”“成长”“让我心动的一件事”等。教师要仔细研究近几年中考作文的特点,把握中考作文的趋势,紧扣中考要求和趋势,精心设计话题,让聊天话题序列化、体系化。

(2)规范聊天的程序。一般来讲,先聊经历或事情,后议感触、感悟与感想。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使聊天过程具有程序性和操作性,同时使聊天具备实际作文的结构与内容要素,成为实际作文的雏形,在“说”中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自我消化经历和事情,培养学生善于体验、思考的习惯,让聊天成为学生抒发自我情怀、表达独立思考的手段,进而增加作文的情感浓度和思想厚度。

(3)要面向全体。课前三五分钟的聊天不应成为少数优等生的个人秀,而应成为全体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的周密组织。教师先布置话题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再组织学生“聊天”,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人人都准备,个个能参与,大家来表现”这是原则,也是目标。这样,在讲述和倾听中,学生们相互启发、互为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酝酿形成适合自己的素材。这样的聊天活动,一般一次让两三位学生参加为宜。当然,活动的效果来自活动本身,更来自活动的坚持,聚少成多,坚持下去,效果才能彰显。

感动类作文范文4

作文的语言一直被认为是形式范畴。“文以载道”的“文”是书面语言,“道”是思想情感,“文”从属于“道”。作文教学中书面语言训练一直处于被冷落状态,学生作文备考训练更多集中在内容上。书面语言训练很少提及,但却是作文备考绕不开的关键因素。作文成绩高,中考语文成绩就会取得高分,参加中招作文评卷的教师都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几千名甚至几万名考生的中考作文,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生活圈子小,表现的主题、叙述的事件有时是相近的,情感也较相近,考生书面语言表达的优劣决定其作文分数的高低,书面语言运用好的大多在46分以上,甚至为满分作文,而书面语言不太好的,只能是三类文,甚至是四类文,两者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什么样的书面语言才是学生中考备考中应该使用的书面语言,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没有鲜明地提出来。笔者结合写作教学的实践,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省中招作文评分标准两个方面对书面语言训练的标准进行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每学段的写作目标与内容中都有书面语言训练的要求。第一学段“在写话中乐于\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第三学段“做到语句通顺”;第四学段“做到文从字顺”。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四项:“内容”“语言”“结构”“书写”,每项分别分为五类。 “语言”项目五类分别为:“一类(46―50分)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二类(40―45分)文从字顺,表达较好;三类(35―39分)语言通顺,病句少;四类(30-34分)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五类(0―29分)语句不通顺,病句多”。另外加分项说明中第(4)条规定“有文采”可酌情加1-4分。

从课程标准和中招作文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作文语言的要求是“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从字顺”的解释是“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句通顺”。加分项中的“有文采”,《现代汉语词典》对“文采”的解释有两个:“华丽的色彩;文学方面的才华。”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省中招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书面语言零星的表述,结合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作文语言备考训练的教学目标应当是通俗得体、准确连贯、生动美感。

“通俗”:浅显易懂,适合大众的认知水平。这是书面语言的基本要求,要面对广大读者,不能使用冷僻生硬的词语,或只用于少数网络人群的语言,或地方性方言,而要使用成熟的书面词语。用词要准确,语句要符合语法,使用通俗的词语、通俗的句式,明确突出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等,达到我手写我心的要求。

“得体”:是指作文语言要讲究文体和语体。公文要用公文的语言,说明文则要使用说明性术语,议论文要用议论性语言,记叙类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区别不同词语的感彩,区别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让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准确”:作文语言要求准确,就是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完全正确地表达意思,指向要准,语义要明,不能含糊不清,词不达意。语言要反映人物或事物的特征,甲人物或事物就是甲,不能变成乙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词语要准确,概念要准确,数字要准确等等。福楼拜曾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

“连贯”:就是书面语言要连接贯通。具体来说就是词语与词语的搭配,句子与句子的连接,意思要统一,文义要贯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要符合起承转合的要求,做到语言连贯,文意畅达,文气贯通。

“生动”:就是追求书面语言的“鲜活”与“动感”。避免套话、空话、大话,避免重复别人的陈词滥调。要多使用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灵活的句式,多样式的修辞,让语言鲜活、灵动、有力、有神,充分体现出语言独特魅力。

“美感”:就是在作文的语言除了充分表达内容的真实、丰富、深刻之外,本身也应当给人以美的感受。正如郭沫若所说:“语言除掉意义之外,应该要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同意的语言或字面有明暗、硬软、响亮与沉郁的区别。要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感触的字。”书面语言首先要有音乐的美感,讲究词语本身的平仄之美,读起来抑扬起伏,听起来顺耳。还要讲究音节美,多使用两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双音节词,合乎节拍,韵味十足。还要讲究节奏之美,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搭配,整句与整句的排列,读起来节奏鲜明,疾徐有致。书面语言的美感还要有图画美、意象美。正如朱自清所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达到王维的“诗中有画”的境地。

感动类作文范文5

[关键词]梁漱溟 新儒家 文艺思想 心 身 本能 理智

〔中图分类号〕I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2-0124-04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既不同于熊十力及其门人所坚持的“返本开新”的努力方向,亦有别于马一浮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致思理路,而试图以西方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根据,将传统儒学所建立的精神世界纳入一种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之中。而这一人类精神发展图式的建立,则是以其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为理论基石的。在梁漱溟所设想的人类精神发展图式中,儒家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境界居于最高位置。而“文学艺术之属”则是实现这种理想境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活动可以使人进入一种“能人化境,这是人的生命顶活泼的时候。化是什么?化就是生命与宇宙的合一,不分家,没彼此,这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1] (P120)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之属”在梁氏文化哲学中的重要位置,惜乎为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学术成就所掩,学术界迄今对梁氏文艺思想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也不够深入。近年来关于梁氏学术思想的各种评述,关注的热点大都集中在他对中西文化哲学的论述方面,而较少涉及其文艺思想。仅有的几篇提到梁氏文艺观点的学术论文也只是在谈及梁氏文化哲学或者道德哲学的时候顺便涉及其艺术哲学,而且大多也只是罗列一下他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各种观点而已,既缺少对其文艺思想之内在逻辑的分析,也未能阐明其文艺思想与文化哲学思想间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分析,揭示梁氏文艺学思想的基本构成和理论脉络,借以把握梁氏文艺思想对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心关系:梁漱溟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梁漱溟看来,“人的个体生命即人身,通过某种感觉器官与环境相接乃发生感觉、感情,一切文学艺术都建立在这上面”。[2] (P232) 而所谓“感觉、感情”者,则是“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2] (P231) 因而文学艺术之属也就可以被看作是往复于人类的身与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方式。这是梁漱溟关于文学艺术问题最为根本的看法,也是其一切文艺观点的理论基石。

在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中,身和心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阐释也是梁氏整个文化哲学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梁漱溟看来,所谓身,即“生命活动所资借的物质条件”;而心则是“生命活动的表现”。[2] (P106) 他征引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生理基础是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因而拥有着地球上最高的智慧。人类因为有了特见发达的头脑,有了高级神经与低级神经之间的分工,“人类生活既进入理智之一境,知行之间往往很有间隔”,[2] (P105) 于是身与心之间也出现了必然的分野。

身和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梁漱溟说:“人身――人脑只是给人心(生命)开豁出路道来,容得它更方便地发挥透露其生命本性耳”。[2](P130) 即是说,就人类而言,身是为心服务的,心是身的统帅。身、心虽性质互异,却并非彼此悬隔,而是一体相通的,“譬如电解池内两端有阴极阳极之分别,却往复相通而不隔”。[2] (P111) 因而,在梁漱溟看来,身和心之间是彼此相反而又相通,共存于生命有机整体之中的。这也就为感情“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之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则感情又是如何在身心之间往复的呢?这里需要提到梁氏文化哲学的另一重要概念――理性。梁氏是在与理智相对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从生活方法上看,人类的特征无疑是在理智”,[3](P126) 但“理智必造乎无所为的冷静地步,而后得尽其用;就从这里不期而开出了无所私的感情(Impersonal feeling)――这便是理性”。[3](P127) 这种理性,梁漱溟也称之为“情理”,以表示其偏于主观的特性。 这种“无所私的感情”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感情也是不同的。梁漱溟认为,一般所说的感情可归诸“冲动”一类,与他所谓感情含义有别:“冲动(impulse)无疑地是身内机械运动的发作,感情(feeling)则不尽然。一般粗重的感情当然联结到冲动,同为身之事;进于高尚深微的感情,离身愈来愈远,其境界便很难说了”。[2] (P111)

由此可见,在梁氏哲学中,感情与冲动都存在于身心之间,而有高低之别。冲动离身――本能较近;感情则离心――理智较近,其至为“高尚深微”者,即梁氏所谓“无所私的感情”,也就是理性。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感情之粗重者,还难免与冲动相关,其“高尚深微”者,则与冲动关系极为渺茫了。但也还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因为身与心之间原本就是相通的,因而所谓感情,也就不能绝对与身――本能无涉。在梁漱溟看来,这种“从身达心,往复心身之间的”的感情,适足以成为文学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

身和心也是传统儒学谈论较多的一对哲学概念。但梁氏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这一对传统哲学概念所做出的全新阐释,无疑使其具有了现代科学的某些特征,从而也给他的文艺思想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问题

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大抵可以美或不美为其概括地评价”,[2](P231) 文学艺术显然应当属于美的范畴;然而,他又认为“文学艺术总属人世间事,似乎其所贵亦有真之一义”,[2](P231)于是文学艺术之属又具有着真的含义。美耶真耶,文学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究竟如何?依梁漱溟之见,就文学艺术而言,“真切动人感情斯谓之美”。[2] (P231) 可见,文学艺术之属要成为美的,除了要表现人类多层次的丰富感情外,还要求这种感情必须能够真切动人。如是,则既是真的,亦是美的。因其是真的,才成为美的。这里所说的真,“与科学上哲学上所求之真固不同也”,[2] (P231)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为了说明真的不同含义,梁漱溟曾借用佛家《瑜伽师地论》中的“四真实”之说详加阐述。所谓“四真实”者,一是“世间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感性知识是有其一面真实性的”;二是“道理极成真实”,“此即肯定现在通称的理性知识有其真实性”;三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烦恼障指缘自“我执”(或曰“人我执”)的烦恼使人烦扰昏乱,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成“净智”,真理方得以显现;四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所谓所知障,指缘自“法执”(或曰“法我执”)的障蔽使人迷惑于假象,真理无从显现,净除此障,即能进入佛家所谓“真如”之境(梁氏认为此即宇宙本体)。[2] (P206-209) 比较而言,前二者属于人世间的真实,后两者属于出世间的真实。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真实。梁漱溟的新儒学观点是深受佛学影响的,在他的文化理想中,始终为佛教天国在人世间的实现留有一席之地。因而,在人世间的真实与出世间的真实之间,他明显倾向后者。梁氏认为,从根本上讲,“世间一切相幻妄非真也”;[2] (P231) 但“平情论事,世间的真实性又何妨予以承认,却是出世间就更真实耳”。[2](P206) 在梁漱溟看来,科学研究所求的是他所谓人世间的真实,“治科学者意在求真,其真不出吾前文所云四真实品之前二者”;[2] (P231) 而哲学所求的则是出世间的真实,“然真莫真于破除所知障,是则非世人想象所及矣”。[2] (P231)

然则文学艺术之真实,与科学或哲学所求之真实又有不同。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之属,莫非作家与其观众之间藉作品若有一种精神上的交通”。[2] (P232) 从创作者方面来讲,“创作家出其生命中所蕴蓄者以刺激感染乎众人”;从欣赏者方面来说,则是“众人不期而为其所动也”。在这种状态下,“彼此若有默契,若成神交”。[2] (P232) 可见,文学艺术活动不是科学研究那样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分析,因而不是感性认识或者理性认识之真实与否的问题,也不是哲学探讨那样基于主体自身的体悟和探究,因而不是破除什么“执”或“障”的问题,而是基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之间,经由作品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交流活动的真实发生。文学艺术之属的真实,指的就是在这种精神交流活动中感情的“真切动人”。这种“真切动人”,不一定是上述四真实之任何一种,但却可能在每一种情况中存在:既可以是人世间真情实感的催人泪下,亦可以是出世间神秘情感的令人神往。在梁氏看来,“人的感情大有浅深、厚薄、高低、雅俗之不等”,[2] (P232) 因而体现在文学艺术之属中的精神交流活动之真实状况,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层次低者,只可“悦耳悦目”;层次高者,则可“怡神解忧”;感情至为“高尚深微”者,则可以上通“宇宙本体”。

于是,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作为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自然是美;然而此所谓美,又必须是真的,只有首先是真的,才有可能成为美的。因为“美者非止悦耳悦目,怡神解忧而已”。[2] (P231-232) 尚须由人心之广大深远以通乎宇宙本体,[2](P236) 亦即人类之生命本体,如此才能成其为无私的至美。显然,梁漱溟对文学艺术之属之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是奠基于他对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

三、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分类问题

梁漱溟所说的文学艺术之属,所涉极广。“说文学,涵括诗歌、词曲、小说、戏剧、电影等等。说艺术,涵括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等等”。[2] (P231) 面对繁多的文学艺术门类,梁氏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之加以分类说明,借以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梁漱溟依据文学艺术作品之艺术形式作用于审美主体之感觉器官的不同方式,将所有文学艺术分为三类。第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从第一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音乐、绘画之类。第二,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形之于文字符号或口语者”,属于从第二信号系统以与人类生命发生交涉者,如小说、诗文、书籍及弹词、说书之类。第三,多种方式综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即一般所谓“综合艺术”,如中国的京剧。[2] (P232) 这样的分类方法看起来似乎借鉴了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说,而实质上依然是基于梁漱溟自己对于身心关系的独特理解之上的。梁氏所谓身心之间的分野,实际上讲的就是本能与理智的差异。梁漱溟概括巴氏学说为:“其所谓无条件反射者概属本能;其所谓条件反射则不离本能而向于理智发展之见端。凡此皆其所谓第一信号系统,为人类与高等动物所同具。其所谓第二信号系统,亦即信号之信号者,则理智之能事,而为人类所独擅矣”。[2] (P42) 在梁漱溟看来,第一信号系统多半基于本能,第二信号系统则全部建立在人有理智这一事实之上。因而,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发生作用的范围,就在本能和理智,亦即身和心之间。而文学艺术之属的存在方式,不是第一信号系统便是第二信号系统,当然也是存在于身和心之间的。

其次,基于文学艺术作品反映对象的差异,梁漱溟又将文学艺术作品分为“联属于身者”与“联属于心者”两类。“联属于身者”,即表现人的本能的艺术作品。依人类本能的不同,这一类作品大致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其一,表现人的性本能的。在梁氏看来,“文学艺术任何一方面自古至今的创作,如其不全是围绕在此,至少亦必涉及乎此”。其二,表现人的斗争本能的。这主要包括武侠小说、惊险影片、球类竞技以及取材于雄师猛虎的绘画、舞蹈之类。另外还有一些是表现人类其它本能的,如:探究之本能、游戏之本能、自由冀求之本能”等等,“亦皆为文学艺术各方面创作中所常利用”者。[2] (P234) 在关于人的本能问题上,梁漱溟显然是深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认为“所谓生活问题者,从一切生物所有生活看去,要不外个体生存、种族蕃衍两大问题而已。围绕此两大问题预为配备所需用之种种方法手段,随动物生命以俱来者,即所谓本能也”。[2](P47) 因而他在人的诸种本能之中最为强调性与斗争两项。而所谓“联属于心者”,指的是那些“意境甚高的文艺作品”,此类作品能够“感召高尚深微的心情,彻达乎人类生命深处,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品德”。在梁漱溟看来,这一类作品无疑属于可以感发人的“无所私的感情”者,是至真的,也是至美的。在这一类作品中,梁氏特别提到了“陶渊明的诗,倪云林的画,恬淡悠闲,超旷出尘;又如云冈石窟、龙门造像,静穆柔和,耐人寻味;或如欧洲中世建筑仿古罗马式哥特式大教堂,外高耸而内闳深,气象庄严,使人气敛神肃,起恭起敬,引向神秘出世之思”。[2](P235-236)凡此种种,均可算作“联属于心者”的艺术作品。

综上,我们看到,在梁漱溟的文艺观念中,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着眼进行的分类,还是从其内容方面着眼的分类,实质上都是基于他对身与心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一根本文化哲学观念展开的。

四、梁漱溟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

在梁漱溟看来,文学艺术之属并非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作为人类生命本性自然而真切的外露,文学艺术具有引导人生摆脱庸俗,走向典雅、高尚;引领人类社会平息各种争端,走向和平、安乐的意义。当然,这些在眼下还不能实现,但梁漱溟深信,不远将来,在他所谓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复兴的时候,文学艺术之属所具有的上述种种人生的、社会的意义将会得到完美的体现。几乎在他所有涉及文学艺术问题的论述中都讲到这些内容,梁氏称之为“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问题。我们不妨按照梁氏的逻辑将这一问题分为人生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析。

梁漱溟认为,心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方式,主要体现为理智,但理智却并不必然会引导人们进入理性的精神境界。在很多情况下,理智的运用适足以使人“在人情世故利害得失上易有许多计较”,于是“他的情绪常是被压抑而不能发扬出来,他的生命常是不活泼,而阴冷、涩滞。”[1] (P120) 而文学艺术之属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它能够“使人解脱于分别计较,从支离破杂的心理得到很浑然整个的生命,发扬出真的有力的生命,把一切俗俚琐碎的事都忘了。”[1] (P137) 通过文学艺术之属的熏陶,原本被本能桎梏的理智终于得以脱离其障蔽,从而获得一种合乎理性的精神生活。

从社会方面看,梁漱溟认为,在一个有宗教生活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借助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在一个缺乏或者宗教势力逐渐失去其原有影响力的社会里,则需要以道德力量构建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道德,在梁氏看来,就是“一种人生的艺术”。这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道德本身所达到的效果,其情形恰好就像是一种艺术形式,“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1] (P87) 其二,道德本身要起到更明显、更妥帖的作用,也需要借助某些艺术手段。比如中国古代常将礼乐并举,就是出于这种缘故。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4] (P7) 是具有某些宗教意味的仪式。中国古代没有明显的宗教形式,礼主要还是一种维护道德规范的手段。而乐者,为“五声八音总名象”,[4] (P124) 显然主要是指各种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两者并举,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礼和乐看作维持社会人生正常秩序的有效手段,正是道德活动对艺术手段的借重。梁漱溟如此看重文学艺术活动在社会人生中的积极意义,与他的文化发展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梁氏认为,作为两种早熟的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将会在不远的未来依次得到复兴。古印度文明的复兴意味着一种宗教精神的重新抬头,而古中国文明的复兴则意味着道德社会的来临。在梁氏看来,不论是古印度文明还是古中国文明的复兴,都离不开社会人生的艺术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艺术活动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也将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在梁漱溟看来,这是一种更为合乎人类理性的生活。

尽管梁漱溟并不以文艺思想家著称,但在他为数不多的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中却包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他对“文学艺术之属”作为往复于人类身心之间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方式的理解,既带有明显的儒家传统文艺思想的印记,亦融合了许多西方现代思想观念,而出之于他个性化的现代新儒学论述方式。因而,在将前人学说推向前进的同时,梁氏文艺思想的形成过程也为后来者指示了一条如何将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由传统推向现代的门径,这一点无疑对我国当代文艺思想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第2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梁漱溟. 人心与人生[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感动类作文范文6

关键词:街舞;美态动感;审美效应;节奏;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25-01

街舞是近期在中国大地广为流行的一种娱乐体育健康时尚运动,街舞不受场地、器材、地域等条件的影响,目前街舞分中国式街舞和外国式街舞,中国又分城市形和乡村式,街舞是在体育舞蹈和民族舞蹈的基础上综合创造出来的一种时尚体育运动形式,街舞没有规定的动作和规则,动作的变化根据个体表现能力的大小完成,街舞有个体的,也有集体的,也有男女混合的,一般情况下街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其独特的舞感、舞韵吸引广大民众,街舞独特之处是它的形式别具一格,动作根据个体发挥的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美态令人留连往返,动感令人陶醉。

街舞动作奔放、热烈、强劲、优美、古朴、高雅、协调、爽快,特别是那优美的舞蹈韵律,那些富有青春活力的美感效应,使人们在时尚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街舞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广泛流传,它除了美态动感吸引广大民众之外,强劲节奏、穿着、服式、舞者气质、外型也是吸引广大民众的重要因素。

一、舞者动作美态动感的审美效应

在街舞表演中,舞者动作完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美态动感的审美效应,动作美、协调美、综合美是街舞的核心和灵魂,它反映舞者的身体条件、素质、文化修养、表现力、创造力、感染力、凝聚力、美态动感要求大方、熟练、灵敏、协调、柔韧、节奏、幅度、力量、抽象,主要吸引力还要看舞者临场发挥的创造力、创意及整套动作的科学安排、综合编排、完成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街舞动作美,己经向体育舞蹈,民族舞蹈、现代舞、霹雳舞等领域发展,动作已经趋向高难度,热奔放、大幅度、粗矿、另类、不规则、原始等方面发展,特别是动作的编排已达到了竞技体操体育舞蹈,现代舞的创意来,实践证明一套完整完美的动作配合,从审美的鉴赏角度来讲,它是美在编排,综合归一的再创造,街舞所表现出的美态感效应,己超越人民的想象和创造力,街舞的吸引之处和审美效应,也正是来自这种表现力。

二、舞者体态美的吸引形式

街舞的体态主要来白舞者的自身条件的外型特征、舞者的体态美、体型美、都来自自身,而形态美、状态美则通过跳舞、表演、展现来体现体态、轻松、灵活、自然、协调、敏捷、力量、幅度、柔韧等优美姿态和动作,并通过身形、体态、创造力、表演力、审美感与韵律的巧妙配合展现给观众,街舞者,身体条件各异,男性一般健康、健壮、粗矿、挺拔、有力,女性则体现在丰满、匀称、圆润、健康、灵敏、娥娜多姿且富有曲线美体态,这种天赐美感的特有形式令人久久难忘,许多审视者就是因为体态美的吸引而参与其中。

三、强劲音乐美感效应

街舞美感来白多方面,强劲、动感、震撼、动听、优美、新颖、传统的音乐不但能直观、形象、立体地将形态视觉艺术,转变成视与听相呼应,审视效果,也能直接地使观赏者,在音乐陶醉下令人身心欢愉、悦目怡神,从审美形式的角度来看,动作所表达的仅是空间的立体形象、艺术,而音乐效应的吸引,却是综合的、立体的、透视的艺术形式,动感来空动作表演的空间形态,而音乐则是视觉的功能和视觉功能在时间上的延续效应,从形式上讲官更加形象、立体地丰富了人们感觉审美效果,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这两种功能的完美统一,优美、动听、强劲、有力的音乐不仅给舞者注入强劲的活力,而且大大地增加了艺术欣赏审关内容,视听的相互融合,牵引着人们不停跳动的心,强劲有力、清晰、欢愉的节拍,无时不在吸引着审美。

四、街舞服饰时尚的美感效应

街舞服饰与体育舞蹈、现代舞、民族舞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街舞服饰一般简单、随意、不拘一格且另类,由于不同的舞种有不同的服饰要求,加之街舞又没有竞技、要求的规定性,因瓦街舞服饰的着装就与众不同,并表现为随意性、时尚性、仿古性、另类性,其风格独特,由于服饰在街舞上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因此,街舞的服饰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实践中不同体型、高度、气质、性格、个性与文化修养不一的人,因不同的服饰从而使街舞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风度、气质及人的精神状态来,街舞服饰虽然另类,不拘一格,但与动作等的综合配合,却达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另类与动感的再创造从而带给人们极为高雅、时尚、另类的美感。

总之不同的艺术有着不同的审美吸弓}力,而街舞也因它的另类形式,使审美得到再创造,同时又给人们一种极为独特,另类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张清澎.体育舞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翟林.体育舞蹈教程[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3]张丹瑶.浅析街舞[M].辽宁体育科技,2004.

上一篇软实力培训

下一篇感恩节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