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例6篇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1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八女投江、于化虎、小叶丹、马本斋、马立训、、毛泽民、毛泽覃、王尔琢、王尽美、王克勤、王若飞、邓萍、邓中夏、邓恩铭、韦拔群、冯平、卢德铭、叶挺、叶成焕、左权、白求恩、任常伦、关向应、刘老庄连、刘伯坚、刘志丹、刘胡兰、吉鸿昌、向警予、寻淮洲、戎冠秀、朱瑞、江上青、江竹筠、许继慎、阮啸仙、何叔衡、佟麟阁、吴运铎、吴焕先、张太雷、张自忠、张学良、张思德、旷继勋、李白、李林、、李公朴、李兆麟、李硕勋、杨殷、杨子荣、、杨虎城、杨靖宇、杨公、肖楚女、苏兆征、邹韬奋、陈延年、陈树湘、陈嘉庚、陈潭秋、冼星海、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周逸群、明德英、林祥谦、罗亦农、罗忠毅、罗炳辉、郑律成、恽代英、段德昌、贺英、赵一曼、赵世炎、赵尚志、赵博生、赵登禹、闻一多、埃德加・斯诺、夏明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狼牙山五壮士、聂耳、郭俊卿、钱壮飞、黄公略、彭湃、彭雪枫、、董振堂、谢子长、鲁迅、蔡和森、戴安澜、瞿秋白。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晓兵、马万水、马永顺、马恒昌、马海德、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孔祥瑞、孔繁森、文花枝、方永刚、方红霄、、王杰、王选、王瑛、王乐义、王有德、王启民、王进喜、王顺友、邓平寿、邓建军、邓稼先、丛飞、包起帆、史光柱、史来贺、叶欣、甘远志、申纪兰、白芳礼、任长霞、刘文学、刘英俊、华罗庚、向秀丽、廷・巴特尔、许振超、达吾提・阿西木、邢燕子、吴大观、吴仁宝、吴天祥、吴金印、吴登云、宋鱼水、张华、张云泉、张秉贵、张海迪、时传祥、李四光、李春燕、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李素芝、李梦桃、李登海、杨利伟、杨怀远、杨根思、苏宁、谷文昌、邰丽华、、邱光华、邱娥国、陈景润、麦贤得、孟泰、孟二冬、林浩、林巧稚、林秀贞、欧阳海、罗映珍、罗健夫、罗盛教、草原英雄小姐妹、赵梦桃、钟南山、唐山十三农民、容国团、徐虎、秦文贵、袁隆平、钱学森、常香玉、、彭加木、焦裕禄、蒋筑英、谢延信、韩素云、窦铁成、赖宁、雷锋、谭彦、谭千秋、谭竹青、樊锦诗。

全国“双百”评选活动组委会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2

引导力的建构

凝聚与召唤。央视《感动中国》栏目强调“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其人物评选标准可归纳为“感动”二字,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①《感动中国》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凝聚民族精神,追求人文关怀,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感动中国》采取公众投票与专家推选相结合的评选方式,当选人物覆盖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到平民英雄和百姓典范等各个群体。颁奖晚会采用仪式化传播,从“感动”切入,用朴素真实的“软力量”凝聚、召唤和引导广大公众,成功地实现理性思想的感性化。

建构认同。肯尼斯・伯克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物质性认同、理想化认同和形式上的认同这样三种互相交叉的认同来源。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维护主流价值观,营造社会认同氛围,尤其是在理想化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弘扬中华民族孝道、诚信、自强不息和见义勇为等伦理道德,塑造传统道德文化认同;在对政府官员的报道中塑造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在对许多专家名人等的报道中体现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如被誉为“民族脊梁”的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承载着中国飞天梦想的杰出航天人杨利伟等等。②这些人物及其精神通过道德类品牌电视栏目广为传播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无疑强化了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影响力的打造

权威与公信。道德类电视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其形成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感动中国》在央视这个部级的权威平台上播出,容易赢得观众信任,播出时间选择在每年春节之后,也有助于扩大受众范围,形成社会影响力。栏目组邀请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阵容强大的推选委员会,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感悟审视入选人物,保证了评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社会责任感。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在经济建设上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在精神文明领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一个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核心价值共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思想道德观念出现分化,电视媒介市场化和泛娱乐化倾向日益加剧,有些急功近利的电视栏目不仅不承载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反而消解和灭绝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在问题频出的社会转型期,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共识与满足。电视栏目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正是抓住了新时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变化, 以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使感动人物群体的中国故事和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以负责任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媒体大联动。央视《感动中国》栏目采取“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运作模式,主动与全国各地媒体合作,成立“全国感动联盟”,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媒体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历届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央电视台都与全国几十家媒体联动,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场以“感动”为主题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热潮。同时,每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都要历时数月,经过推委会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各地区也纷纷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效仿先进的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③

传播力的扩张

收视率和广告含金量居高不下。央视《感动中国》栏目因单位时间内收视率高,受到众多广告商的青睐,单位节目广告含金量仅次于央视每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以2005年颁奖晚会为例,该节目首播时段一天就获得了5.9%的收视率,观众规模近2.3 亿。CCTV1赢得了14.6%的收视份额,两个小时的节目,观众人均收看时间近四十 分钟,该时段对CCTV1该天的收视贡献率为26%。④2007年年度人物评选,截至投票结束,央视国际网络投票主帖点击量近五万,留言3764条;网络投票人数逾5647万人次,票总数突破9640万人次。⑤其传播力的扩张可见一斑。

信息内容与结构不断优化。央视《感动中国》栏目虽然是一档每年一次的人物评选活动,但是信息量丰富。每一个感动人物和团体,背后都有自己丰富的人生历程。他们的故事又见证着国内一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展现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设,是集体记忆的重现。此外,在信息传播中,《感动中国》也以其特有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吸引并锁定了观众。首先,《感动中国》作为一档道德类电视栏目,具有真实性、重要性和接近性,它所传播的信息能使广大观众得到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并感受到多元的审美情趣。其次,“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历时几个月,从前期报道、网络投票到人物展播、颁奖晚会,信息强度和重复度高。最后,作为该栏目精华的颁奖晚会被设置在央视晚间黄金时段播出,首播日期则定在中国传统春节之后不久。这些信息内容与结构因素的优化使得该栏目在略显浮躁的电视荧屏上独树一帜。

专业性的设计

营造现场仪式感。央视《感动中国》栏目颁奖晚会设计大气, 现场屏幕内容精致,视觉效果强烈。比如2012年的颁奖典礼,舞台红地毯展现从2002年到2011年的一个个小坐标,接着伴随庄重激昂的音乐,原本昏暗的舞台中央“感动十年”四个醒目大字如丰碑般跃然伫立,随后前几届“感动人物”头像耀眼出现,就像点点星辰,一圈圈环绕着中心的丰碑。当星光熠熠闪烁之时, 金黄色光芒撒向四周,将观众席逐一照亮,在全场热烈掌声和太阳般光芒照耀下,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之后主持人导引、播放主角短片,人物出场和接受访谈,再到主持人宣读颁奖辞,最后获奖者高举起奖杯,在观众潮水般的掌声中完成了这一现场仪式。同时,央视《感动中国》还拥有栏目自己的主题曲,颁奖晚会中间会根据现场需要设计不同的音响效果,每位感动人物出场时,伴有符合人物个性的音乐,烘托和调节气氛。此外,无论是主持人串词还是现场访问文本,尤其是颁奖词和评价短语都堪称精湛。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感动中国》栏目的专业底蕴和不俗品质。

突出故事化表现。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摒弃以往晚会常见的文艺串演, 着力展现人物及其故事,追求现场真实感。这样的电视手法能够营造出特定情境,吸引观众,建立起一种“约会机制”,⑥即观众在特定时段守候某一电视栏目,形成一种观看期待,也有助于提高观众的栏目忠诚度和粘着度。在颁奖晚会上介绍每一位人物前,主持人会有一段精彩引语,非常动情且引人注目。之后是一段短片讲述获奖人的感动故事,有过程,有情节,有画面,时间长短不作硬性规定,依内容和现场情况而变化。这种故事化表现方式让观众不知不觉融入其中,被感动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产生心灵激荡和共振共鸣。人物最后的颁奖词和评价短语则是故事主题的点睛,既优美凝练又形象贴切,受到交口称赞。

网络影响力凸显

由于网络媒体兴起给电视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对道德类电视栏目进行评估时,还应加上网络影响力这个评价指标。网络媒体自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使得观众与特定电视栏目的“约会意识”淡化,但如果观众保持着对该栏目的忠诚度,那这种“约会”与守候还是会继续,只不过可能选择网络搜索来观看。学者陆地指出,由于在网络中没有时间和频道的强制性选择,观众对某一电视栏目的喜爱与憎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一档电视栏目在网络受欢迎更能说明其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早在2008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就联合推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该报告首度提出以网络影响力来作为评价新型电视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08年开始每年一次。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曾经被评选为“2007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该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受欢迎程度,也为我们思考道德类电视栏目品牌综合评估体系提供了新的维度和视角。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注释:①孙金岭,边 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热的冷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感动》,新浪网。

②盛 芳:《典型人物报道与文化认同――以央视为例》,《当代传播》,2009(4)。

③胡占凡:《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鼓舞――的10年回眸与启示》,《人民日报》,2012/02/02。

④闫云霄:《创新典型人物报道》,《传媒观察》,2008(6)。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3

他们每一个人的事迹都闪耀着感人的光辉、印证着伟大的精神。这十位贵州人,有基层干部、有乡村医生、有大巴司机、有学生、有商贩也有农民,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贵州人敢于奉献、勇于担当、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

传递感动:

民众推选“平凡英雄”

2012年11月初,“感动贵州”人物评选活动开始评选。经过一个多月的推荐、投票、评选,12月16日,十位感动贵州人物最终选出,为这场在整个贵州传递爱和善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活动过程中,省内媒体用了数百个版面,浓墨重彩地报道各候选人的感动事迹,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凡人善举。正是由于广泛的宣传报道,“感动贵州”人物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上千位市民,通过来电、来信,推选他们身边的感动人物,讲述他们被感动的过程。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兴举说,这次活动是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大爱,唱响正气歌的实际行动。“感动贵州”人物评选活动真实记录了贵州前行的铿锵足音,记录了社会公众的心路历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品牌”。

记录善行:

社会崇尚凡人善举

回顾2012年,感动贵州的并不只是这十大人物。9月1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贵人善行——颂最美精神,做最美贵州人”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九个市州发掘了大量感人事例,“草药警察”、“支教姐妹花”、“买菜哥”等身边好人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10月29日,第三届贵州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晚会——《道德之光·贵州骄傲》举行,58名全省道德模范和37名提名奖获得者接受表彰。

12月28日,“诚信友爱贵州人”年度颁奖典礼在贵阳举行。一年时间,673.7万人次关注,参与人群覆盖全国18个省、市、区。网络微博征集活动让贵州人的诚信友爱薪火相传、辐射全国。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4

【关键词】感动中国;政策;主旋律;关联性

一、感动中国节目特点分析

感动中国自2002年启动以来,其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都是令人瞩目的。作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品牌,感动中国特点鲜明。下面将从几方面入手对感动中国进行剖析,管窥感动中国栏目的特点。

1.1节目形式

宏大的叙事方式已经成为评选年度任务的惯用手段,感动中国在节目形式创新方面有如下优势:

1.1.1仪式的狂欢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仪式的进行侧重于在仪式中所有人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受众在媒体所创造的仪式世界中完成某种需求的满足,并随着仪式的进行融入仪式场域中。

央视将《感动中国》营造为一种隆重的加冕仪式,通过加冕具有特定价值观的人物,尝试建构一种有秩序、有支配力的价值体系,作为团体的受众通过大众传媒或网络情景再现和文字说明共享仪式中的元素,融入仪式中成为仪式的参与者。

1.1.2人性诉求与去物质化的精神盛宴

在中国,与物质水平的增长不相称的是精神层面的发展不足,公民意识的淡薄、社会态度的冷淡、诚信的缺失、享乐主义等现象在社会中产生负面影响。

感动中国节目组以自己的价值框架来设置其传播的主题内涵,当选人物表现出的价值多在爱岗敬业、科技专业领先、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自强不息、为官负责勤政为民、爱与知恩图报、为国争光、正义良知、乐善好施、信守承诺等无关金钱的方面,人性的诉求权重很大,没有重点强调物质经济方面。媒体呈现出“软”的力量。在这种去物质化的框限所营造的环境中,媒体通过极富煽情的解说和视觉情景再现,使受众融入仪式,进而完成特定价值的传播。

1.2参与人员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官员及军警所占比例相对于现实所占比例较大,精英阶层占很大比例。

1.3节目背景

1.3.1节目的社会背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在物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后,就会转向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国民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物质、精神需求没有同步得到满足,国民精神信仰缺失、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城市社区邻里感情的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等诸多负面影响。建立与物质发展对等的精神世界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作都显得尤为重要。

1.3.2节目的官方背景

“感动中国”节目由央视主办,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新闻局阅评组要求把“感动中国”作为一个品牌持续地坚持下去。

1.4选举方式

“感动中国”采用网络选举和央视评审组共同选举的方式,采用“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满足大众的选举权。

二、2002至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类型分类

2002年至2012年感动中国完成了11届的感动人物评选,涉及到110项次奖项(不包含特别奖,一项奖中有多人算作一人次)。按照感动类型分为爱岗敬业、科技领先、等共计11类。按照数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

图1.感动中国2002~2012年人物按感动类型划分统计图

三、2002年至2012年,中国弘扬主旋律的变化

2002年至2012年党的重要会议有十六大、十七大、十及其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人大政协会议等,以党代会所弘扬的主旋律为主进行列举、各届会议的主题关键词带有改革创新色彩的词语有7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改革创新;

科学类的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有

带有奋斗类、爱国色彩的词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小康社会出现各3次;

团结类、和谐、诚信、法律出现2次

其他各一次。

四、2002年至2012年感动中国按精神类型划分,人物数量变化分析

1.为国争光民族贡献、科技领先、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自强不息4项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2.公益乐善好施、爱与知恩图报、爱岗敬业、为官负责勤政为民4项起伏较大;

3.正义良知、信守承诺、成就事业3项只在特定年份有少量分布;

(下转第488页)

(上接第486页)

4.爱与知恩图报1项除10年外,都处在一个上升的水平;

5.有重大国际赛事的年份(2008年),为国争光民族贡献1项所占比例较大;

6.2006和2009年,公益与乐善好施两项所占比例比较大。

五、“感动中国”与政府倡导主旋律的关联性

在关联度的考察中,两者存在以下关联性:

1.官方倡导的主旋律总体范围大于感动中国感动人物的精神。

2.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类型几乎均能在官方倡导的主旋律所包含的关键词中找到对应,如爱国对应于为国争光;诚信对应于信守承诺;敬业对应于爱岗敬业;奋斗类词语对应于民族贡献、自强不息、成就事业;友善对应于爱与知恩图报;公正对应于正义良知;服务人民对应于公益和乐善好施、勤政为民等。

3.官方倡导主旋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在感动中国中同样占有很大的比例。

4.官方主旋律中稳定出现的词语如“科学”、“奋斗”类词语,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有相对应的此类精神的人物也会稳定出现。

六、两者关联性的深层次解读

6.1官方角度

意识形态的另一种表达途径。

央视通过传播具备特定价值观的人物完成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再现。在传播方式上将特定的价值观具象化,制造媒介事件,对特定价值观的宣扬,“国家意识”始终在场。

核心价值的集束器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样化的精神信条,思想的多样化会提高国家的活力,但也会解构主流价值体系。大众传媒利用其所具有的话语权威在传播仪式中占据了绝对话语权,直接影响受众的认知层面。

感动中国与官方弘扬主旋律的互动性。

感动中国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并非完全依照官方主旋律的设定,两者具有互动性,均植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整合社会主义先进价值观念以及人性中的“善”、结合当前国情,共同完成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6.2媒体角度

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媒体负面新闻的过多报道会降低受众的社会安全感知。“感动中国”传播“正能量”,通过绿色收视率引导国民树立特定的价值观念。感动中国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特定价值观,影响受众的认知层面。

6.3受众角度

社会身份地位建构:在传统媒体的信息通路中,话语权威被官方占据,民众不能直接通过自身的权利诉求表达,只能借助于与自身同处于一个阶层中的“代言人”。“感动中国”中,民众获奖数量达到总数的70%,民众通过对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中的认同进行自身社会地位的重建。这种地位的构建,仍然是借助于权威(官媒)的力量进行的构建,社会地位的构建仍然有所局限。表现在官方与民间博弈中,官方仍然处在支配地位。

6.4官方与民间的博弈

“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氛围网络评选与央视评选两部分,。网络评选中大众阶层和民众所占的比例高于央视评选,央视在官员和精英阶层中的权重比较大,这是官方和民间博弈的结果。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5

【关键词】“媒介秀” 舆论 舆论引导

“媒介秀”一词最早见于由北京师范大学蒋原伦教授主编的《媒介文化十二讲》一书,指以电视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展示、表演类节目。根据我国目前内地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媒介秀”主要表现为真人秀和脱口秀节目。

情感类真人秀节目《感动中国》、表演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时事点评类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以及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是当前中国内地市场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四档“媒介秀”节目。这四档节目虽各具特色,但在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产生背景——引导舆论的准备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存在的制度文明、观念文明等所形成的一种张力、反差、冲突”①以社会问题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进而促成公众中相应意见的产生,再通过充当意见领袖的人或组织(如大众媒体)对意见的整合,从而生成舆论。

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物质在不断丰富,社会改革在不断深入,各方面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品牌栏目,其传播理念的创新,传播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我国主流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所做的努力。从十年来《感动中国》所评选出来的年度人物可以看出,它注重的是社会公德方面的价值观建构,即对公众在社会公德舆论上的引导。

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国达人秀》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通过才艺展示和故事讲述,使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体验达到共鸣。这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普通人的个体展示,反映最普遍的大众的价值观。

《壹周立波秀》通过周立波对新闻信息的娱乐化解读,表现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特别是政治生态环境的关注,迎合和契合电视观众的时事娱乐消费,满足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更深层次需求,对公民对政治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有提高作用,是一种开放性的政治价值观。

随着剩男剩女成为社会一大热门话题,加上观众对选秀节目的疲劳,婚恋节目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江苏卫视顺势推出了一档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该节目在人物包装、节目形式、规则制定等方面让人眼前一亮,意在表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价值观。

二、传播过程——控制并引导舆论

舆论学认为,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可以通过对传播、对象和问题三方面的控制来实现②。但是在“媒介秀”节目中,对对象的控制可以理解为对观众的控制,对问题的控制也可以理解为对传播内容的控制,二者都属于传播的环节,所以对舆论的引导主要集中在对传播的引导上。

按照大众传播理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信源(传播者)、信宿(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③这里把节目播出方作为传播者,分析其如何控制信宿、讯息和反馈,以达到其控制和引导舆论的目的。

《感动中国》通过发动公众,并成立具有精英特征的评选委员会,对“感动中国人物”的筛选,一方面控制了产生观念概念传播对象,即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一方面利用其媒介身份和整合资源的优势,造成强势舆论,即以中央电视台为依托,首先打破央视内部的栏目和部门限制,再跨媒体整合地方资源,选择30家优秀的地方媒体,组成“感动联盟”,形成层层覆盖的报道网络。精英化的评选委员会、公众大规模的参与、公开的评选模式,最终形成一种让公众认可的权威,完成对讯息和受众的控制。

另外,公众的反馈是验收舆论引导作用的重要指标。《感动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一系列相关活动的开展,比如中央政府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地方政府官员看望“感动中国人物”,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各个行业评选自己行业内的楷模人物;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举办类似节目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得《感动中国》节目的舆论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达人秀》虽然版权购自英国,但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做出了巧妙的本土化改造,在满足基本娱乐元素诉求的同时,兼具大众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以节目代表选手无臂钢琴师刘伟为例,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倡导通过奋斗来改变命运。这与其面向目标群体——草根阶层的定位是一致的。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认为:节目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这样的——梦想和奇迹的实现,应该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鉴于节目广受好评与广电总局的积极评价,也为了拓展节目的深度和广度,把影响力推向极致,《中国达人秀》节目组在得到短信投票特批的情况下,选择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现场直播第一季总决赛。总决赛短信收入全部捐赠给中国慈善事业的创举,更是开启了选秀节目与慈善事业联手的先河,起到了健康的导向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范文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评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57-02

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①“大量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无不对今人,也必将对后人起到一个启蒙作用,振奋作用”②在“纲要”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当通过对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进程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

一、将历史人物评价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

1.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说过,“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而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涉及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是对历史人物正面和反面的作用,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估。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

历史教学当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少评论历史人物的文章,许多历史人物,都被提出来重新加以评论,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诸如:签订丧权辱国的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在他身上,始终有一顶“耻辱”的帽子。林则徐的禁烟导致了英国人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慈禧太后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她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做之举措虽难以挽回清王朝颓败之势,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并不比中国古代许多帝王做得差。大学生学习历史本来是一件智慧的事,尤其是可以通过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去学习他的优良品质、为人处世方式,也可以从历史人物曾经犯过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然而,对历史人物的不实评价,不仅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反而极有可能造成大学生行为认知的偏差、对道德认识不够,并让大学生产生极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2.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教学,是提高“纲要”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是一个“抬头率”较低的科目。课堂上“昏睡者有之,做其他作业的有之,玩手机的就更多了”,一些学生明确表态:“上政治课就是为了拿到学分”。针对这个尴尬局面,就需要教师采用一系列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将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教学,是行而有效的。

“纲要”课的学习,要求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进行了“四个选择”,这就要求他们对在其中涌现出来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探索的历史进行公正的评价。人物是历史的链条,手握军政大权的领导人物,他们的思想言行,更是直接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对重要历史人物诸如军机大臣文祥、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等人在拯救国家民族的命运于危困之际的行为分析,可以极大地增强青年学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青年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现在大学生基本上是人人都有一部手机,不少大学生是课上课下都要玩手机,“手机控”已经成为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大学生们除了玩游戏外,还经常刷微博、畅游于QQ空间、朋友圈之间,网上对历史人物的不实评价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实言论和“戏说”,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澄清,还历史人物一个真相,就很难达到我们想要追求到的教学目的,也没有办法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二、将历史人物评价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1.历史人物评价融入课堂教学应当紧扣教学目的

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甚至是将“纲要”课简化为讲名人传记故事的课,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抬头率,将一些本不应该是重点评述的历史人物拿出来和学生交流,如在讲授洋务运动的时候,不去评价曾国藩和李鸿章,却将课堂讲授的重点集中在容闳和郭嵩焘身上,重难点不明确,就很难将洋务运动的性质、内容、失败原因等讲清楚。另一方面,更有甚者,某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听课,将道听途说的内容搬出来,对于一些否定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的噪音杂音,不仅不批判,反而娓娓道来,对青年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哪些历史人物应当讲授,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三大原则: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历史人物,如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张学良;二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三是应选择那些富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如李鸿章、洪秀全、袁世凯等。历史人物的选择应当至少满足以上三原则中一个原则。教师在每一次授课时可选择一至两个重点人物讲深讲透,以增强教学效果,人物选择不宜过多,对其他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理清线索、点到即止即可。

2.历史人物评价必须坚持正确标准和科学的方法

历史人物评价中,教师不能任性地对待历史。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已进行过多次讨论,目前比较公认的标准有:一是看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二是爱国标准,即历史人物的行为是维护了还是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三是看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言行是否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根本标准。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仅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还要求坚持科学的方法,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如利用正确的标准和方法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就不会超越历史的现实,不清楚“弱国无外交”这一世界公理,看不到其办理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的功劳,不清楚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辛酸,而只是将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作为李鸿章的人生主流,从而得出李鸿章是“卖国贼”的结论。不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用今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就不能给历史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坚持这种以偏概全的标准,会使大学生看不到事物的两面性,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往往对他人要求太高,从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友情,也不能用一颗宽广的胸怀去关心国家大事,还有可能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慈禧太后懂得享受生活,是个好女人”的观点,一定要指出,作为近半个世纪的实际当权者,慈禧太后将维持其统治地位的稳定为第一目标,甚至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列强之欢心”的方针,是她的“贪欲误了国”。我们认为,正常的享受生活不是不可以,可是如果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那么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成为遗臭万年的罪人。这种坚持了正确标准和方法的评价,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是热爱生活,情感丰富的人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情感作为支撑,更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也必须是热爱生活,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情感贫乏的教师,即便知识丰富,也会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历史课程,更需要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的时候,有爱憎分明的情感,“什么行为是善的,什么行为是错的”都要分析得很清楚。在讲维新变法的时候,笔者通过给学生选看《走向共和》中3分钟的小视频,反映“甲午战败后,光绪皇帝流着眼泪在文书上盖章,然后心碎的他用自己的玉玺不断地砸自己的手,直到鲜血淋漓。面对列祖列宗的画像,感到羞愧万分。”视频后,教师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授了光绪皇帝的一生,一些同学得出这样的结论:“光绪帝虽然身处危局,但其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勇于革新,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表现出一个爱国者的优秀品质”,“他不是章太炎口中的载小丑”。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去影响学生,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大学教师应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历史人物的评价来开拓学生认知,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视野来理解社会现实问题,学会思考“做人的学问和生活的智慧”,达到“学会学习、懂得生活、好好做人”的受教育者目的。大学生研究和学习优秀历史人物的光辉事例,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社会活动规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