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例6篇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1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2

一、好的导入,可以使你的课堂耳目一新

不知大家细心观察过没有,大凡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开场白都是妙语连珠,声情并茂,听了让人为之一振,让你感受到这样的语文教师文学素养肯定很高,这样的课堂肯定精彩。憧憬着,期待着,学生就会非常自然、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如,在讲述散文《春》一文中,我采用了这样的开场白:春天是绚丽多姿的,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大家,挥毫泼墨,来描绘春天,歌颂春天。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睹她的风采……

在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首先朗诵闻一多的《红烛颂》诗歌来引入,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无私奉献精神之后,我是这样导入的: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样做的吗?今天,我们将走进闻一多,看看它的高足,也就是他的学生臧克家是如何来评价他的?让我们来共同关注这篇文章。

二、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问题在课堂中能收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一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悲剧”,“悲”在哪里?(2)是“悲哀”,还是“悲壮”,这“悲壮”中体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南极探险的这批英雄们的哪些“伟大”的精神?(3)“悲剧”又是“伟大”的,这个看似矛盾的题目又突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这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紧扣题目,层层深入,既了解了文章内容,又把握了文章主题,并悟到了蕴含在英雄身上的人格魅力。

再如《孤独之旅》这篇文章,当学生们看到,主人公杜小康在他精心喂养的鸭子终于下了第一枚鸭蛋时情不自禁的哭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杜小康双手捧着还有余温的鸭蛋,他哭了,哭的是泪流满面,这哭声的背后隐藏着他内心世界中哪些丰富的情感经历呢?”学生由感而发:这枚小小的鸭蛋,使杜小康想到了他的家境变迁,养鸭的千辛万苦,孤独恐惧的经历,这枚小小的鸭蛋,更点燃了他重新上学的希望,家庭幸福的希望……此时,可谓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三、精彩的结束语可以振奋人心,令人回味

如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的结束语: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命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期盼,还是无助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想的翅膀,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铁肩担道义,妙手绘蓝图,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吧!

这样的结束语号召性强,意义深远。

还有引起人们同情的《孔乙己》的结束语:如果说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则是他性格的悲剧和科举制度的悲剧。孔乙己就是在这种制度下被摧残压迫的知识分子,书没有读成,活儿又懒得做,成了百无一用的废物。孔乙己坐着走出咸亨酒店会归向何方?请大家融入自己的情感续写小说。

这样的结束语,引出了学生对孔乙己命运结局的思考。

四、好的课堂评价,学生可以受到启发鼓舞

课堂中“好”“很好”“太好了”这种单调的评价已显得苍白乏味,不能满足这些见多识广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想使他们在课堂中的思维翻飞跳跃起来,那么教师的语言更要灵动多彩一些。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让他们充分感知到我国语言博大精深的魅力所在。

如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时,可以这样来进行:你朗读时读音准确,语句清晰,情感饱满,如果再自然大方些的话,会更完美的。如在经过小组讨论后,指派代表发表自己的感受时,可以这样评价:你的见解很独到;想法很有见地;语言表达很丰富;内容表述很完整;看法很有哲理性;还引用了诗句画龙点睛的说出了内在含义;挖掘文章主题很深刻;眼光很敏锐,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等等。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3

以“同情式认同”理论为指导展开悲剧作品教学,是让学生与悲剧人物进行沉浸式换位体验,在文本中找到“陌生化自我”。这个“自我”有悲剧人物的悲剧意识,也有学生自身的存在价值与人生追求。在自我的阅读沉浸中,学生原先的心理图式体系逐渐由“顺应”向“同化”发展,在对悲剧人物不幸遭遇同情之时,对自我生命价值和文本悲剧意蕴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要实现学生对悲剧主人公在审美心理上的“同情式认同”,教学的关键是要完成学生与悲剧人物的角色置换。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让学生熟悉剧情,并沉浸到剧本情景中去。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复述这幕剧发生的背景与剧情,使学生在复述时加深对剧情的了解,从而为沉浸式换位作铺垫。

二是要在文本的解读与角色扮演中让学生感受到悲剧人物的价值性。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这里的“价值”是审美概念,指“悲剧人物所具备的令人欣赏并值得推崇的特点。”这些特点一般体现为品性善良、热爱生活、勇于抗争等。悲剧人物体现出的优秀品格、进步思想,使人奋发向上。因为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是悲剧对象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悲剧人物一定是“有价值的生命”。

《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个“比一般人好的人”。她虽出身贫寒,却知书达理,曹禺先生用“高贵的气质”形容她。她所处的旧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但她却敢于冲破束缚自由恋爱,新女性的影子依稀可见。此外,从第一幕中四凤与鲁贵的对话:“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感受到她的不慕荣利。从第二幕中侍萍制止四凤照鲁贵的话去拿汽水;等待公馆的太太繁漪时,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感受到她的自尊自爱。教师采用分角色朗读剧本中的重要对话片段的方式,让学生进入鲁侍萍的灵魂深处,体会她的所思所想。如仔细研读周朴园与鲁侍萍初见一幕,提问:如何理解“老爷没有事了”?明确:这是鲁侍萍的第一次主动出击,她引领周朴园陷入回忆,不断鼓励他讲下去。面对周朴园的欲言又止,鲁侍萍步步紧逼,显出主动姿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残存情义。她之所以主动出击,除了想试探周朴园是不是也一样爱着自己外,还包含对命运的愤慨和不甘。因为高中生缺少情感经历,教学中从友情方面启发换位体验,能更有效地实现审美认同。

三是要让学生体验悲剧人物对命运的反抗精神。

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说过,“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引用其观点后指出,“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想”到“鲁侍萍:命!不公正的命指使我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鲁侍萍虽是普通女性,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摧残,但依然善良重情,渴望爱情。学生能在她身上找到共鸣点,唤起审美同情,进而将自己置换成戏剧文本中那个“陌生的自我”,沉浸在熟悉又陌生的角色人物之中。

鲁侍萍:……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提问:从这段对话中感受到鲁侍萍身上哪些特质?明确:在父权文化主导的社会环境中,鲁侍萍敢于同命运反抗,发出普通女子的呐喊,难能可贵。鲁侍萍毅然迈出封建道德的门槛,显示出她强大的内心。而正是依靠这份强大,她才能独立而有尊严地活着。她加倍爱护孩子就是最有力的反抗,在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秩序下,形成了代表封建制度、封建势力的男权对妇女的压制。但从侍萍内心深处,可以解读出她的自主意识、反抗意识,这种独立的女性意识让她的生命熠熠生辉。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支票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雷雨》中的鲁侍萍三十年前不顾母亲反对与周朴园相爱,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抗。三十年后与周朴园再次相见时,她以平等姿态对话,突破封建等级观念,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她毫不犹豫地撕碎周朴园的支票,是对周朴园企图用金钱来弥补当年愧疚的反抗。歌德在《浮士德》中说过:“在那幸福的时刻,我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朱光潜认为:“这话正可以表现悲剧宿命的两面观。一方面,我们在命运的摆布下深切感到人是柔弱而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在人对命运的斗争中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感觉到人的伟大和崇高。”[4]鲁侍萍身上的正直善良、自尊自爱的品质,正是她反抗精神的体现。

将“同情式审美认同”理论渗入悲剧作品《雷雨》的教学中,不仅引起学生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和悲悯之情,更能通过角色置换找到“陌生化自我”,体验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思考生存与生命的厚重主题。学生在体验悲剧命运的同时,回望自己的生存世界也会有所触动,在与悲剧人物的比照中反思生存意义,探寻生命价值,文学课堂应有的人文价值也由此体现出来。

注释:

[1](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4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范文2022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它也着实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虽然这部作品依年代来看是够古老的,但它就像陈年老酒一样,年代越久,越是芳香清醇。

  作者莎士比亚将这段爱情描写得真挚感人,还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这在当时,也可谓首屈一指了。整个故事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发展为线索,并穿插了凯普莱特与蒙太古两家贵族的争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

  这部悲剧以凯普莱特与蒙太古两家的械斗开始,以主人公之死换来两家和好结束,我在佩服主人公那种崇高爱情的同时,不禁在想:他们这样以死作结束值得吗?也许是时代的不同,造成了人的爱情观念的不同,但在当时,他们能为化解家族矛盾而牺牲自己的爱情,这种“牺牲”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

  对于像我这样正处于花季年龄的人来说,对于“爱情”的认识还太浅,虽然偶尔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但这毕竟与前者相差甚远。

  看了这本书后,我又想起了《泰坦尼克号》这部曾轰动一时的电影,Jack和Rase那段永不磨灭的爱情和“罗式”的爱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小仲马曾说过:“真正的爱情始终使人向上。”他在失恋之后却写出了《茶花女》这样的名著。能拥有真正的爱情是每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都希望的,但倘若它一旦失去了,你也不能将一切都放弃,尤其是自尊,不然,你这一生几乎就全部被毁了。

  时间在变,社会也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罗式”爱情已不复存在了,现代的爱情已变得十分简单、普通,但它蕴含着的那份情感却始终没有改变。爱情,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来到这世界上,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它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更加富有生命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范文2022

  最近看了莎士比亚的著作,第一部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小就有听说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都不全面,只知道他们的爱情很伟大。

  可以亲眼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心里很开心,一些埋藏了很久的疑问也全部解开了。

  我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看完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很凄惨,即使死在一起,也未能在最后一刻和对方说句话。他们的爱情并没有我想像中的伟大,心里有些失望。

  罗密欧在未遇见朱丽叶之前,对罗瑟琳爱的很疯狂。在一次舞会上,遇到朱丽叶,对朱丽叶一见钟情。从些忘了罗瑟琳的存在。心转变的如此之快,让我很怀疑罗密欧的爱。他的爱情在我眼中是随便的,容易改变的。或许也可以说,他的爱情是建立在女子美丽的容貌之上。

  他们的爱情是闪电式的。假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没有磨难,而是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有谁可以保证,罗密欧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又遇见另一个“朱丽叶”呢?毕竟世界上的美丽女子有很多。

  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少的可怜。然而却可以为了对方付出生命。这点让我很难理解。或许这也就是他们爱情的伟大之处吧!之所以他们的爱情伟大,是因为他们可以为爱情付出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在世人眼里,可以为某种东西付出生命,都是伟大的。

  每一段爱情都会存在一些缺憾,在当事人的心里,只要可以在一起就是最完美的结局。爱可以包容一切。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范文2022

  本剧不论于古于今,都有着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是悲剧创作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先不说剧中的伉俪情深、缱绻缠绵,单看莎翁对跌宕剧情的精巧构思,尤其是将药作为一个影响剧情发展的极具悲剧色彩的点,就不得不叹服莎翁浩瀚的想象力它让罗密欧殒命,让朱丽叶被埋进象征死亡的坟茔,也最终送葬了他们的感情。

  在莎翁的笔下,朱丽叶所饮之药,只是一种让生命在42小时内假死的药,当朱丽叶在坟墓中醒来,看见的却并不是新郎伴她奔向完美的世界,而是罗密欧倒毙一旁的残酷现实,原来罗密欧以为朱丽叶已经香消玉殒,他亦饮下烈性毒药,此烈性毒药纵使有二十个人的气力,也会立刻殒命。

  但药本身岂会变成悲剧,只有人才会啊!药的背后,其实交错的是一幕幕爱恨情仇、人情世故,这对有情人最终也是因此而双双奔赴黄泉。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5

一、悲剧类文本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

“悲剧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昂扬,是对时间和生存价值的一种强烈的感情。”一出完美的悲剧是高尚人性的产物,它能让一个人积蓄英雄的行动方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不断地补充一个人英雄行为的能量。悲剧中严肃的部分会给人教益,美好的被毁灭带给人震撼,诡计增长见识,鉴戒促人醒悟,美德引起人的追慕。

悲剧的具体内容是对抗和失败,悲剧不仅表现失败,更重要的是传达“解救”。悲剧给予学生的是生存的渴望,是精神的真正解放,而不是人生的绝望与毁灭。以悲剧为参照,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喜剧,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面。苦难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们必须直面人生的悲剧处境。一个真正的人,是对“悲剧性生存”有深刻理解的人:他能体会焦虑不安,对真理有超乎常人的执着欲望。

二、语文课程应安排适量的悲剧性文本

现在的教材,以阳光性的文本居多,这可能对培养学生的乐观情怀、对生活的热爱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为学生提供的还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教材中应该增加悲剧性文本的容量,同时要充分激活文本中的悲剧因素。

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为了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色彩,笔者认为在教材的编排上,教学读本则可以加大悲剧类文本的选编比例,每册书都可以有一个悲剧性文本的单元。在文本的选择上,要坚持中外兼顾、古今协调,从而让学生从小感受到人类共有的苦难、共生的情感、共同的命运,体味到人类具有的高贵、坚韧和悲悯。

三、珍视悲剧美感,接纳悲悯情怀

对于文本中展示的人世苦难: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颠沛流离、天灾人祸、厄运失意、战争暴乱,都要有深切的体验。在悲剧性冲突中,善良的、正义的一方虽然暂时失败,高尚的理想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立刻实现,但是它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总有一天会实现。

悲剧的发生能使人从悲痛中惊醒过来,激起为正义、真理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使学生直面悲剧、忍受苦难、同情弱者、仇恨邪恶,激荡起对假恶丑的憎恶,飞扬起对真善美的憧憬。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遭遇到那些不应有的、但又不可避免的失败、毁灭的悲剧事件时,能够充分地释放和传达悲痛、同情、奋发的悲剧情愫。要引爆学生心中的“解救”情结,支持他们见义勇为的“拯救”冲动。珍视他们的感伤与感愤;赞赏他们将苦闷呼号,将悲愤呐喊,将热血沸腾,将激愤燃烧。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洞悉:悲剧美感是神圣的,感时伤世是优美的。

四、要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增加悲剧性的文本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看”到人类生存的真实状态,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的阅读生活,引领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选择一定比例的悲剧性文本。可指导学生选读其中的经典片断,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也许不是艺术大师的灵性和才情,而是他们作品中主人公经历的苦难与不幸。

还可以推荐一些有品位、有悲情的时文,让学生即时地阅读,或者了解当下有关战争、恐怖事件、动荡、暴乱、海啸、台风、疫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与报告文学,这些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矛盾、剖析人生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悲哀的、忧伤的悲剧中意识到人的苦难。这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关注现实中明晰:人在本质上是悲剧性的,荒谬与苦难是人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生存意识表现,这才是人生存的真实状态。

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观赏悲剧类的影视节目、戏剧。这些活动也许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能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角色表演,他们的悲剧感就会更强烈一些。如果学生一味淹没在泡沫喜剧中,那么,他们就只能脆弱地生活在镜像世界里。

五、深入现实生活,激活学生对苦难的体验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6

一、找准切入口,选择有效话题

对话过程中,做到话题的有效性,才可能实现对话过程的有效性,真正完成对文本有意义的建构。首先,从题目的关键词出发,紧紧抓住全文的文眼,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有老师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以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与意义的建构,“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课文题目却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课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又‘伟大’在何处呢?”

其次,教师还可以抓住文本内容中的主要意象或关键词语进行对话。如对《死水》的“死水”的解读,有的人认为是在批判北洋政府,有的认为矛头指向的是旧中国社会,还有的说是美国社会;学生对《篱笆那边》中的“草莓”“篱笆”“上帝”“孩子”以及《雨巷》中“姑娘”意象也有多种理解。再次,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阅读《空城计》,安排学生讨论司马懿究竟是愚蠢平庸,还是老谋深算的问题;阅读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母爱故事。教师要选择文中那些能唤起学生兴趣,有价值、有意蕴,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对学生思维构成一定挑战的话题。

二、发现、填补文本空白

语文的阅读文本中,特别是文学文本存在空白。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空白,填补空白,让文本意蕴丰富起来。“对空白的填补,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阅读积淀、想象能力等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阅读中就有很大的对话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在文中空白处进行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揭示这些空白的丰富内涵。善于捕捉优秀作品中的‘空白’,并给以合适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思维并与文本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小说《边城》是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会回来”作结,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翠翠最后的命运。有的学生认为傩送终究忘不了哥哥的死,走不出阴影,不会回来,所以翠翠最终只是一个人生活;有的说,时间是疗救伤口的良药,总有一天傩送会淡忘哥哥的死,明白哥哥的心意,会回来和翠翠生活在一起;还有的认为,傩送会回来,毕竟作为儿子,他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不会和翠翠在一起。学生的合理想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意蕴,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三、营造对话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知识的学习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应该是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进行,知识所具有的意义高度依赖于情境,而具体情境的创设、维持依赖于师生间共同的作用。“由于教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因此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把教师视为位于所有知识前列的人,而应看作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必要时教师也可以是信息的说明者和适当学习环境的维持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描述、生活场景、图片展示、录音播放、演课本剧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情境化,使学生在具体感性的情境中积极与文本对话,思考、体验文本内容,生成文本意义。

有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完了《我与地坛》一文后,问学生:“你想对史铁生说些什么?”见学生沉默,课堂不活跃,这时老师说:“我想对史铁生说一句话:‘在你身体上,你是一个躺下的人;在你精神上,你是一个站立的人!’”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自己的语言设置了有利于学生对话的情境。于是,学生纷纷发言。有学生说:“你夹在生与死的旋涡中用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你对生命的思索。”还有的说:“谢谢你,你使我们懂得生命的价值。”一个学生这样说道:“你伟大的母亲并未死,她只是化作你精神的双腿,让你重新站起来,走出去。”学生在不断的对话中,教学过程生成了精彩。

四、拓展文本,实现深度对话

首先,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合教学资源,选择与所教学内容相关的同一文体的文本,进行对比鉴赏。如教学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教师就可以精心选择与之有关的其他优秀祭文,如《祭妹文》《祭十二郎文》《芙蓉女儿C》等,加深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理解,感受同一文体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语言风格,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其次,可以选择相关题材的文本进行对话、赏析。教学苏轼《赤壁怀古》,为让学生明确咏古题材这一类作品的写作风格,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咏古题材的作品如《京口北固亭怀古》《蜀相》《乌衣巷》《石头城》,学生更深刻感受这一类文本中的盛衰兴亡之感。

另外,还可以把同一主题的文本放在一块,深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作者不是纯客观描写空中楼阁,对小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写出了对小屋、对自然的热爱、向往。教师为拓宽这一认识,帮助学生把握作者对心灵家园、精神栖息地追求这一主题,让学生阅读《陋室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对话态度

阅读教学是生命主体间对话的过程,并不是要把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的所有内容都进行对话,而是要使阅读教学具有对话性。对话不仅仅是陈述发言,也包括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对话形式。对话过程中,首先需要倾听文本的声音,不能完全抛弃文本,只有细心研读,充分尊重文本的主体性,将文本纳入“我一你关系”中,才可能真正的理解文本,建构文本意义。其次,需要倾听其他生命主体的声音。对话不是每个人都不停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还需要静下来思索其他生命对文本的解读。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条件,比如说尊重文本的文体,尊重文本的时代和地域背景等。有学生从武松打虎中读出动物保护问题,并以此批判《水浒》。还有同学从《背影》里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显然对话不能悬置了时代背景。与文本对话,展开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要结合文本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

[2]倪文锦等.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1

[3]孙叶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02)上:13―14

[4]孙叶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02)上:13―14

[5]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