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例6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设计导读 提问技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浪潮空前高涨,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现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所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阅读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最多而有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够是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的重负,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才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天文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3

一个在一百三十九年前出生,在八十三年前离开我们的人,对我们今天每个人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中对三篇中国韵文的讲解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梁任公。

解读这三篇韵文,走进梁任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与他有一次灵魂的相遇。

一、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首诗的内容讲的是一个白首狂夫,在一个冬天的清晨,披散头发,提着酒壶,准备渡过汹涌的江流,他的妻子在后面追,劝阻不及,他溺水死去了。妻子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

这四句话,字面意思就是:千万不要过河啊,你最终还是过了河,过河而死,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是什么让讲者能如此投入,听者能如此动容呢?

公无渡河:劝诫。为什么?前方很危险。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那种艰难的条件下古人要想渡过黄河是很危险的。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包括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公竟渡河:痛惜。汹涌的河水横在眼前,到底是什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令他最终毅然前行?

渡河而死:一个悲剧的结局。说它是悲剧,是因为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

其奈公何:议论。悲剧发生了,我们又回到原来的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命脉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为着一个伟大的人生理想,一种执着的人生追求。结合先生的身世,怎么会没有对往昔的追忆。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在失败后流亡日本,悲愤和贫困的绝境并没有使他放弃救民报国的理想。所以,生活道路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我们看到了一种舍生取义、殒身不恤的人格力量。已经习惯于平凡和合理的人生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更是一种悲壮而璀璨的人生。

这也是梁任公的演讲动人的原因。二十余年后,梁实秋站在滔滔的黄河边上,不禁悲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或许这里面同样寄托着他自己的精神追求吧。

二、最喜爱的《桃花扇》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这是《桃花扇》中,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时的一段唱词。

《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了对末世即临而无可挽回的叹息。

清兵南下,长驱直入,南明灭亡,皇帝殉难。国土已丧,何以为家?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这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为什么梁任公讲到这一段,竟不能自已地痛哭流涕?他想到了什么?

梁启超恐怕是由亡国自缢的崇祯皇帝想到了自己曾经追随的光绪帝吧。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他悲的是国家的衰亡,救亡图存的愿景变得黯淡。

三、杜氏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快诗”。52岁还漂泊他乡,“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涕泪满衣裳”,失地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回想八年来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重重苦难,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想到自己可以重返故乡,叶落归根,又转悲为喜。真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此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杜甫喜是因为安史之乱平定、国家安定,任公笑是因为他也怀揣着相同的期望吧。在同悲同喜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个人生活的波折与国家兴亡命运的结合,贯穿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所以说,先生的哭和笑,就是他内心家国情怀最真实的流露。

回顾文章开头一句: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真的不关心政治吗?文章结尾又说“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们知道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有热心肠,通常指这个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梁任公是对谁有热心肠呢?是对国家和民族!他炽热的爱国之心难道不是热心肠最深刻的体现吗?正如他自己所言:这绝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夺权力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早年投身革命,领导“公车上书”,参与“百日维新”,讲学育才,募捐基金。

晚年拖着病体,培育青年学子,为西医误诊危及生命仍支持西医,盼中国医学进步。

每讲一次课,先生都“大汗淋漓”,身体的虚弱,情感的投入,让听过他讲课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先生曾说过: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他在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

梁任公的动人魅力,感人形象缘于梁实秋先生的这篇文章。

由这篇文章,我们还领略到了梁实秋先生刻画人物的功力,精彩生动,手法多样,无论是写梁公讲前准备的治学严谨,还是肖像服饰的随心自如;无论是神态气度的潇洒稳健,还是开场语言的谦逊自负,更有梁公演讲时所表现的真情真性:声音沉着有力,内容丰富有趣,动作手舞足蹈,表情酣畅淋漓……

外在的形态描写展现了梁任公先生的风神风貌,内在的情感刻画则让我们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正是这种阅读,让我们能够和梁启超的灵魂相逢,看到一个热心肠的他,为了一种社会理想甘愿牺牲自我。学者解玺璋说,梁启超几乎从未离开过历史潮流的漩涡,不仅在漩涡中挣扎、浮沉,而且,常常试图引领潮流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说:读懂了梁启超,也就读懂了近代中国。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4

失误展示

综合近年来的中考阅卷情况分析,考生在解答这类题型时,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照抄原文。将题干中所要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所涉及的部分完整地抄写下来,错将此当做是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19题:如何理解“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善待苦难》)有考生答: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点减去你的斗志和气魄;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地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累加起来,你就拉上了成功的手。又如今年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蘑菇转了一个弯》。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8)有考生直接将“扫街”前面的“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抄写下来作为问题的答案。

⑦望文生义。对词语或句子的真正意思不理解。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如今年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读书是风雅乐事》,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42)有相当多的考生答为:隐身就是把自己隐藏起来,读书时自己沉浸于书本之中。又如今年无锡市中考卷第21题:文章(《泉》)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许多考生答为:老槐树树桩像一口泉眼,作者展开思绪的翅膀飞翔,似乎听到了想象中那泉眼不断流淌的水声。

③概括片面。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偏于一面,导致答题不全面。如今年盐城市中考卷第2l题:“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去远方》。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7)有考生答为:“年轻的时候。要外出闯荡、拼搏,哪怕是你不认识的地方也要去。”又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心田上的百合花》)相当多的考生只答了“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这一层意思。

问题辨析

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要能根据词语、句子的具体语境、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来综合概括。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照抄原文、望文生义、概括片面等失误,一般基于以下原因:

①不能结合语境从整体上去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并加以准确概括。如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句“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不难理解:所谓“扫街”就是指“我”满大街地去找工作。

②没有明白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而望文生义。肤浅答题。导致答题不完整或错误。如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在这里“隐身”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因此如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隐身”的表面意“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比较好理解。而文中的“读书时不需考虑作者或书中人物的感受,自己可以随意翻阅”的深层意就不能明白。评分是分点给分的,没答到的就不能得分。

③不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以致概括片面,答题不完整。如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要完整准确地答这道题,必须关注题干中的重要词语“含义深刻,情感真挚”,因为这是命题者提示考生答题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答题指导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不是字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短小但含义丰富的语句,与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极大关系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的语句。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就必须要记住“词不离旬,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原则。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就是说在理解词语含义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句子和语段去理解。因为词句除了有基本意外,还有特定的语境意,做题时要根据语境来理解。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便可以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其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加以理解。

所谓“段不离篇。篇不离旨”,意思是说理解词语、句子、段落和文章,必须要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中考阅读题中,对词句含义的考查,主要是对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但理解词句的基本意,是理解词句特殊语境意的基础。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

②根据句式的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义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常常落在其中一个分句上。

③根据句子的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提示下段内容。

④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关注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旬,因为相邻句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⑤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扣住修饰语,往往能够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⑥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运用一些警句的真正目的。如有时可以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既可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用喻体来解释本体。

⑦还可以从表达方式人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记叙文主旨的作用。

实战演练

(一)(2010年江苏无锡卷)阅读《成功也会成为包袱》,完成问题。

①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②有史以来,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之后。却精神崩溃了。

③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埃德温,奥

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作一项突破,又看作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元所适从的结果。

④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就会很容易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就被压得再难以创作。

⑤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⑥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1 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2010年江苏连云港卷)阅读《母亲石》,完成问题。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银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得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2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三)(2010年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周国平

①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一个。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

②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③他身上,有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他们各执一词,互相矛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还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④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⑤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他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了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公元7世纪前的古代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这段历史会是一片漆黑,没有记录历史习惯的印度人甚至不知道佛祖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也因为如此,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⑥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1 如果把“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中加点的“敢”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1 获得诺贝尔奖会使许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荣耀之中,无法摆脱荣誉的束缚,不再有努力的方向。(或:不再有创造的动力。意思对即可。)

(二)《母亲石》

1 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意思对即可。)

2 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5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主体热情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双边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双向反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而得到充分的落实和体现,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要让他们的大脑随着教学的展开不停地运转,一直保持想张开嘴的冲动,这样才能够让“主体”得到切实的教学体验,从而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以生为本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最大的成功在于解放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让学生由笼内的鹦鹉变成了苍穹的猎鹰。

二、趣发乎内,开启主体参与的引擎

每个人都会对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及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热情,这种热情在语文课堂上就表现为对语文老师、文本、语文课堂的着迷和痴情,它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内因,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语文课动力十足,就要开启教学主体内部的引擎,就要想方设法赋予他们兴趣。有了兴趣,才可以让语文课堂燃烧起来。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睢宁县教育局组织的语文高效课堂大赛,有一位老师在上《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时,导入实在令人赞叹。教师在课堂上用单田芳说书的艺术方法说起了这篇文章之前的故事,那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孩子神往,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快攫取了孩子的心。看着一双双睁大的眼睛,就知道主体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语文包罗万象,它的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于发现引发学生思维兴趣的导火线,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游戏,一种科学现象,等等,可以说能够让语文课洋溢热情氛围的话题俯拾皆是,这是语文教师最大的福利。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教学主体学习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语文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组织课堂,开启学生主体的思维之门,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要求,语文课堂定会生机盎然。

三、智问提神,培养主体阅读的热情

任何探究活动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言下之意,就是做学问始于质疑,终于解疑。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如此,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买《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提问,对未知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一样,为了让课堂教学主体能够尽快走进文本,提问无疑是终南捷径,主体的思维一旦因疑而开,学习热情就会一发而不可收,这样以“疑”而始的语文课堂自然走向高效。笔者在2012春天参加了生本教育研讨课堂,一位老师在教授《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就用了一连串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教师先抛出:你知道“南极人”吗?学生求知欲瞬间被调动,很想知道“南极人”是怎么回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你在阅读文章时,读到“南极人”哪些“悲”的故事?这个问题不仅整合了文章的重难点,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探求新知的冲动,听课的近三十个学生每个人都写出了独特的“悲”。接着,老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文中这么多“悲”让人感到悲哀吗?孩子们对问题的回答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其中一个孩子说了这样的答案:“我认为失败和死亡永远都是悲剧,但是这几个人去演绎了悲而不悲的人生,是悲的巨人。”至今,我记忆犹新。提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如果教师想用疑问抓住学生的思维,就要有画家一般的痴情,用心体会学生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提问演变成艺术,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扮演主角,打造高效课堂。

四、激将争勇,用鞭策点燃主体的斗志

激将法,就是利用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输情绪,开发其潜能,达到不同寻常的效果。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强,好争强斗胜,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特别是当他们被别人认为“不能”的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这种心态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出高效的“奇果”。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6

目前我们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和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最大限度发挥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的重要价值,作者提出了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一方面向学生更多地铺垫多元文化背景,包括中外生活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群体观念,宗教和哲学思想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两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教授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法,通过相似题材的对比和相似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使学生通过多元化分析的实践,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中学语文 外国文学作品 多元文化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63-02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关键阶段,语文作为一门主修课程,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国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全面展示外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中学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广泛深入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意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在选编外国文学作品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呢?

鉴于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笔者提出了多元文化教学策略。一方面是向学生更多地铺垫多元文化背景,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拓展,能够多元化地认识、分析和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另一方面,采取比较阅读法,通过相似题材的对比和相似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使学生通过多元化分析的实践,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因此,多元文化教学策略能够在教师讲授外国文学作品时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真正推广,付诸教学实践。

一、多元文化

外国文学作品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因而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排斥心理。教师应该为学生详细地介绍文章所反映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中外生活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群体观念

由于中外生活地域、历史、文化等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是一种群体观念上共识的差异。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海洋情结。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深入展示了老人与海的关系。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凡尔纳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西方小说,通过对海上历险和漂泊的描述,表达了人类认识并驾驭海洋的信心。西方国家大多为海洋民族,它们的兴衰与更替,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精神深深根植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浓厚的海洋情结。[1]

而在中国文学史中,文人们更多崇尚的是水文化。中国的文化典藉中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自《诗经》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寓情于水、以水传情。老子曰“上善若水”,夸赞的是水的品格。孔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表达的是生命易逝的伤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心中愁绪尽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豪迈、昂扬。再到《沁园春·长沙》里的漫江碧透,《再别康桥》的柔波艳影……正是由于大河文明孕育出的中华文明,使得水文化成为中华文明中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二)宗教和哲学思想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笔者认为,外国文学作品之所以拥有异域色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和我们不一样的。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结晶,它构成了西方世界悠久的文化传统,渗透到西方世界文明的每一个角落。而基督教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尤为显著,千百年来,它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艺术理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经》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典籍,为后世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但丁的长篇叙事诗《神曲》在梦幻的世界中建构了一个融合了古希腊、罗马神灵意识的形象化的宗教体系。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都采用了基督教中的形象。[2]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随处可见《圣经》中典故的援用。西方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基督教中,二者密不可分。

同样是悲剧,中外两国作品的类型不同,结局也不同。一些西方的悲剧,如《哈姆莱特》《俄狄浦斯王》等,结局通常是悲惨的。悲剧的产生往往是事件的偶然性和个人失误造成的恶果,属于性格悲剧。反观中国的悲剧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结局通常是冤案得以之类的大团圆结局。而且中国的悲剧往往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小人物的无奈无助,属于命运悲剧。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中外悲剧如此不同?答案是中外的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重,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教中的“轮回”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大毁灭的拒绝,所以大团圆结局符合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人本精神和自由观念在戏剧中便化为人与命运的冲突。[3]鲁迅先生对悲剧的看法是“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才有悲剧的社会性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的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

二、比较教学

比较阅读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法的形式非常丰富,有横向比较,有纵向比较,有形式比较,有内容比较等。下面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中相似题材和相似人物形象的对比,试图打通中外文学的界限,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外国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相似题材对比

对世界上任何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科学考察与分析,都必须从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生活、情感、心理上总有共性的一面,所以即使表面无直接联系的文学实体、文学现象,也可能共同包含着某种“一般通行的原理原则”。这是人类文学史、各国文学史和各民族文学史中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种客观存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并进一步将其“拿”过来,为我所用。

如两部爱情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我国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做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孔雀东南飞》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一同走上了绝路。二者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虽然时空相隔甚远,两部伟大的作品却表现了相同的爱情主题。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角色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罗密欧和朱丽叶面对爱情时的表达方式是西式的,最终殉情的方式也是西式的。同样,孔雀东南飞中最后一段写两家合葬,墓上桐柏交荫,鸳鸯双飞,这也是典型的中国浪漫主义式情节。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4]

(二)相似人物形象对比

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增强可比性,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综合比较分析的专项能力培养,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入手,尝试中外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多视点比较,寻找蕴藏在中外人物形象背后的鲜活的人性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而获得对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背后理性价值的真正体悟,更好地把握和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中外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的比较。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他们年龄相仿,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是资产阶级高利贷者,除贪婪、吝啬外还兼具阴险、凶残。而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拜物教的典型,金钱的化身,无限贪欲和极端吝啬是其性格中最突出特点。此外,我国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临死前还伸出两根手指要灭掉一根灯丝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几个中外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具有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比,发掘人物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内涵。

这种比较教学法,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要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争个高下,而是通过比较来建立一个“对话”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域,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宽广,思维更加多元。

【参考文献】

[1]敖琦.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丁宗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