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范例6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1

关键词:悲剧;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色彩

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之中必备两本书,其一是圣经;其二就是莎士比亚全集。圣经高居宗教的神坛,而莎士比亚则高居于艺术的神坛不可侵犯。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这位时代的灵魂,这位属于所有的世纪的戏剧大师在其早期的创作中即为我们奉献了一幕堪称垂范千古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为世人留下了传颂千古的真挚的爱情。

一、命运的悲剧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意大利的维洛那城邦有两个彼此视若寇仇的家族――蒙氏家族与凯氏家族。蒙氏家族与凯氏家族之间的使这两个家族之间势同水火、不同戴天。但是,戏剧性的是恰恰这两个家族之间的两个年轻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一夕偶遇而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世间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主观的人类性格中的悲剧,一种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命运的悲剧。从爱情的角度上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永恒的爱情;从命运上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幸的,他们所遭遇到的是主观极难改变的命运的悲剧。命运的悲剧从一开始就给他们的足以震烁千古的爱情带来了一抹悲剧性的色彩。当罗密欧的离去、朱丽叶的假死、罗密欧的殉情、迟来的信件、朱丽叶的殉情等等一系列戏剧性事件逐一戏剧性地发生时,主人公冥冥之中注定了的悲剧的命运也就上演了[1]。这一切的安排没有一件事情如主人公所愿,如果想要给这一切找一个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命运的悲剧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因此,结局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剧中的主人公既可以获得坚贞永恒的传世爱情,但是,又必须要为这坚贞永恒的传世爱情付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戏剧的结局在令人撕心裂肺的悲剧之余,在伟大的爱情面前,两个家族冰释前嫌、最终和解,这也算是给悲剧性的结局一个略带喜剧性的结尾,但是,这一剧终的“莞而一笑”式的结尾却让观众在喜剧的结尾来临之际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式的命运更加地感叹与唏嘘,也对社会现实的黑暗充满了更加强烈的痛恨与憎恶。

二、戏剧色彩即时代的色彩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的完结,不仅印证了伟大的、永恒的、穿越了时空的爱情,而且也再次向封建时代的禁锢发起了血泪控诉与呐喊。戏剧不仅仅上演了某一时代的某一事件,戏剧更是反映那一时代色彩的镜子,甚至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而言,戏剧还可以映射出我们所出的这个时代的色彩。戏剧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将观众们带入到了一个实景的戏剧人生,在这样一次带入式的人生旅途体验之中,观众们可以透过这面镜子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与那个时代的色彩,透过这面镜子,观众们可以从中照见人类的德行、行为的荒唐、官僚的贪腐、商人的、社会的黑暗。在戏剧中,观众们还可以从中照见现实中的时代色彩,无论观众们属于哪个时代,人性的本质都是一样,虽则数百年来,每一个时代都在上演着《罗密欧与朱丽叶》,每个时代也都在传颂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但是,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官僚的痛恨、对于封建思想的禁锢的抨击是相通的,戏剧的色彩亦即时代的色彩。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们追求人生理想以及争取自由爱情与幸福人生的悲剧,而且也是反封建、反压迫斗争中的悲剧,更是莎士比亚所推崇的人文主义人生理想与社会黑暗现实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悲剧[2]。戏剧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悲剧色彩由于莎士比亚在其结尾处的一波三折式的处理使得这一对青年男女主人公身上所焕发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光彩远胜于莎士比亚的任何一部戏剧,也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足以炳彪千古的戏剧中为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描绘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悲剧色彩。

三、悲剧色彩的根源

如果说是命运的悲剧注定了悲剧的命运色彩,那么,悲剧的根源不仅仅是蒙氏与凯氏两大家族之间的仇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应该是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与封建社会腐朽思想枷锁的桎梏。虽然剧中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如愿,未能甜蜜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相继殉情却将剧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也让这传颂千古的爱情最终彻底冲破了封建枷锁的禁锢。以通常的观来看,观众常常会觉得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洞察与描摹达到了极致,但其实,这只是戏剧的一种表象作用,戏剧的最大的力量其实是唤起人类的觉悟,以及人类对于引发种种悲剧色彩的自我命运的悲剧根源的求索。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悲剧根源,这种悲剧根源是推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潜流,在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时代,悲剧的根源就是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的纯真、唯美的爱情与封建官僚阶层的顽固、凶残以及丑恶之间的极为尖锐的矛盾[3]。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无不透露出了这种人文主义光芒照射之下的社会的阴暗,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使得人文主义的光芒更加璀璨,而且也更加突出了社会的黑暗。莎士比亚也一次又一次地以其戏剧向世人揭示了引发剧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的根源。

四、结语

莎士比亚是属于所有的世纪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仅仅只属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同样属于所有世纪与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爱情永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可以简言之为一个字,那就是――爱,也正因为这个爱字,才使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以爱情为主旋律的作品在爱与死亡之间的游走是那么地引人关注,以致于即使是这种誓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抹上了那么浓重的悲剧色彩,人们仍然对其如痴如狂地热爱,我们也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真爱。

参考文献:

[1]葛宝华;《罗密欧与朱丽叶》复仇母题的历史阐释[D];苏州大学;2012年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2

【关键词】答题技巧;阅读;现代文;答题思路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文去掉了许多繁琐偏旧的内容,极力提倡思考、探索、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招生也不再以中考分数作为唯一的选拔依据,而是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但在考试这一评价的工具和方法无法替代的现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在学生升学时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文阅读是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的主体板块,学生答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科成绩。因而在中考前的备战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历次考试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记录和分析学生对题目的反映,认真进行质量的深入研究,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技巧,并非是想用我们预设的体验、情感来扼杀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让学生亦步亦趋,只是教给垂钓的方法避免摸黑瞎撞。

现代文阅读设题灵活,多主观问答,加之考场的严肃氛围,学生容易忙中找不到北。学生在答题中的常见问题是:不认真,书写随意马虎,评卷老师看不清楚,影响得分;不仔细读题,错答漏答,顾此失彼;不看分值,一句话完成答题,省事却得分低;偏离文章,以自己的见解代替作者的理解;答题时“一根筋”,不会多角度思考答题,欠周全。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表达答题的思路,使学生在答题时不至临事而迷,而是成竹在胸、沉着镇定。

一、书写认真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把书写作为答题技巧,是因为好好写字,把字写好,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要求。语文学科是最强调书写规范、整齐、美观的科目。现行语文主观题较多,需要学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独特见解的地方无处不在,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评卷时无法机读,全靠人为,一份试卷整体效果咋样直接影响到评卷老师的评判,关乎答题的最终得分。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阅卷任务重,气氛严肃紧张,视觉感观最易疲劳,长时间阅卷后看到书写差的试卷特别心烦,看到书写好的却心情愉悦。人都是有感情的,在答案差不多的情况下书写好的得分会高些。相反,书写太差,老师看不清就会导致得分少。况且,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都没有书写加分,以鼓励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对于书写好的同学来说这又多了一个得分的机会。因而,答题时把握老师心理,认真写好字是求得好的分数的第一步。

二、量分答题

量分答题即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注意题目给分,分值高必须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许多学生答题喜欢一句话搞定,不看答题要求,不管分值高低,一律只写一句话,省事却得分低。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学习了《走一步,在走一步》一文后,你有何启发?(3分)

此题给3分是阅读题单题给分的最高分值,设题者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仍只说“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应想办法分解它,并战胜它。”之类的一句话,回答正确但不全面,可能只会得1分。此题要回答全面。除上述从“我”的角度表述外,还应从“‘我’的同学”的角度思考,得到“同学间应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相互激励勇敢战胜。”的启发;从“‘我’的父亲”的角度考虑,得到“孩子的路要由孩子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大人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的启示。

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问:此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此题分值是2分就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结构上,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对于这类题目,学生的回答往往顾此失彼,平时教师就应多强调。

三、文中找答案

阅读题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知如何下手的题目,部分学生就用自己的话代替了作者的感受、观点,结果丢了分。实际上初中的许多阅读问题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如:《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原文略)

思考本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回答问题。

1、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2、作者认为斯科特一行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类题目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话回答,必须从文中去找。通过仔细阅读查找,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1、表现在四个方面:(1)死亡之悲——他们在归途中全部牺牲了;(2)失败之悲——虽到南极,却晚于阿蒙森一行;(3)作证之悲——不得不为胜利者阿蒙森一行带信作证;(4)世人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2、伟大表现在:(1)他们坚毅执着,如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威尔逊博士雪橇上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2)他们诚实守信,勇于承认失败,并为先行者作证;(3)为了同伴,他们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如奥茨顾全大局,勇敢地走向死亡。(4)他们无私的爱他人,在临死还惦记的始终祖国亲人朋友,而不是自己。如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围绕中心答题

围绕中心答题,就是学生答题时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思想,以自己的见解或感情代替作者的意图,否则写得再多也白费力。如:阅读《最后一课》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说,法国语 【摘要】一直以来,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试卷中是较容易失分的地方,也是多数学生的软肋。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中考试题,它是有一定的答题技巧的,有很多不同的题型,却有相似的答法。

【关键词】答题技巧;阅读;现代文;答题思路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文去掉了许多繁琐偏旧的内容,极力提倡思考、探索、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招生也不再以中考分数作为唯一的选拔依据,而是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但在考试这一评价的工具和方法无法替代的现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在学生升学时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文阅读是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的主体板块,学生答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科成绩。因而在中考前的备战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历次考试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记录和分析学生对题目的反映,认真进行质量的深入研究,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技巧,并非是想用我们预设的体验、情感来扼杀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让学生亦步亦趋,只是教给垂钓的方法避免摸黑瞎撞。

现代文阅读设题灵活,多主观问答,加之考场的严肃氛围,学生容易忙中找不到北。学生在答题中的常见问题是:不认真,书写随意马虎,评卷老师看不清楚,影响得分;不仔细读题,错答漏答,顾此失彼;不看分值,一句话完成答题,省事却得分低;偏离文章,以自己的见解代替作者的理解;答题时“一根筋”,不会多角度思考答题,欠周全。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表达答题的思路,使学生在答题时不至临事而迷,而是成竹在胸、沉着镇定。

一、书写认真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把书写作为答题技巧,是因为好好写字,把字写好,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要求。语文学科是最强调书写规范、整齐、美观的科目。现行语文主观题较多,需要学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独特见解的地方无处不在,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评卷时无法机读,全靠人为,一份试卷整体效果咋样直接影响到评卷老师的评判,关乎答题的最终得分。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阅卷任务重,气氛严肃紧张,视觉感观最易疲劳,长时间阅卷后看到书写差的试卷特别心烦,看到书写好的却心情愉悦。人都是有感情的,在答案差不多的情况下书写好的得分会高些。相反,书写太差,老师看不清就会导致得分少。况且,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都没有书写加分,以鼓励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对于书写好的同学来说这又多了一个得分的机会。因而,答题时把握老师心理,认真写好字是求得好的分数的第一步。

二、量分答题

量分答题即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注意题目给分,分值高必须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许多学生答题喜欢一句话搞定,不看答题要求,不管分值高低,一律只写一句话,省事却得分低。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学习了《走一步,在走一步》一文后,你有何启发?(3分)

此题给3分是阅读题单题给分的最高分值,设题者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仍只说“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应想办法分解它,并战胜它。”之类的一句话,回答正确但不全面,可能只会得1分。此题要回答全面。除上述从“我”的角度表述外,还应从“‘我’的同学”的角度思考,得到“同学间应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相互激励勇敢战胜。”的启发;从“‘我’的父亲”的角度考虑,得到“孩子的路要由孩子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大人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的启示。

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结束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问:此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此题分值是2分就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结构上,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对于这类题目,学生的回答往往顾此失彼,平时教师就应多强调。

三、文中找答案

阅读题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知如何下手的题目,部分学生就用自己的话代替了作者的感受、观点,结果丢了分。实际上初中的许多阅读问题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如:《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原文略)

思考本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回答问题。

1、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2、作者认为斯科特一行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类题目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话回答,必须从文中去找。通过仔细阅读查找,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1、表现在四个方面:(1)死亡之悲——他们在归途中全部牺牲了;(2)失败之悲——虽到南极,却晚于阿蒙森一行;(3)作证之悲——不得不为胜利者阿蒙森一行带信作证;(4)世人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2、伟大表现在:(1)他们坚毅执着,如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威尔逊博士雪橇上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2)他们诚实守信,勇于承认失败,并为先行者作证;(3)为了同伴,他们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如奥茨顾全大局,勇敢地走向死亡。(4)他们无私的爱他人,在临死还惦记的始终祖国亲人朋友,而不是自己。如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围绕中心答题

围绕中心答题,就是学生答题时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思想,以自己的见解或感情代替作者的意图,否则写得再多也白费力。如:阅读《最后一课》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记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说这两段文字的表达作用。(2分)

一些学生回答,表现韩麦尔先生体力不支身心疲惫和热爱法语之类的话语,显然是没有注意全文的主题——爱国主义。偏离了这一主题去答题,只会劳而无功。围绕这一中心答题应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又如: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我再往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汁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汁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行,再抱起橘汁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汁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如何理解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

2、为什么“我的眼泪又下来了”?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3

一、情境式导入语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思维是相互推动着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目标式导入语

教学新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的探求,教师往往在导入语中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提出明确的探索目标。学生面对这些目标,方向明确,有利于抓住学习的重点,以便顺利的进行听课和思考。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说:“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润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三、解题式导入语

课题是文章中心的提炼,是统摄全文的要素。因此,“解题入手,开门见山”是语文授课导入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应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涵,为顺利学习全文作好铺垫。例如教读七年级下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就运用了这种导入方式,我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到黑板上为老师应如何板书这个课题设计一番,并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简要的点评后,引用鲁迅对“悲剧”论述的名句——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类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悲剧的认识,教师进一步设疑既然是“悲剧”,又为何要称之为“伟大”,“悲剧”体现在哪,“伟大”又表现在哪?

四、背景介绍式导入语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背景介绍导入比较好。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4

论文摘要:吴伟业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以至于戏曲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笔者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几个层面,深入探讨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的内在联系。

吴伟业是清初文人剧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尤用力于“诗史”创作,以独具一格的“梅村体”诗史享誉文坛。其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已为历来论者所注意,但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

吴伟业戏曲创作之所以会受到“诗史”观的影响,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其三种剧作均作于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年这段时期内,[注:关于三剧作期,目前唯一可考的材料是李宜之于顺治十年所作的《秣陵春序》,其中曾提到:“别有杂剧几种”,据此可以确定三剧作于顺治十年以前;又三剧皆以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兴亡盛衰之感为主题,故必为明亡后所作。]而这十年,也正是“梅村体”诗史创作的高潮期,深深植根于诗人内心的“诗史”观自然会渗透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譬如此时期的词作,便带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对此,前人已多有评述。[注: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37,564页。那么,戏曲创作也不例外,同样会受到“诗史”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认识。他强调戏曲与诗歌同源同质:

汉、魏以降,四言变为五七言,其长者乃至百韵。五七言又变为诗余,其长者乃至三四阙。其言益长,其旨益畅。唐诗、宋词,可谓美且备矣,而文人犹未已也,诗余又变而为曲。……传奇、杂剧,体虽不同,要于纵发欲言而止。

他认为由四言诗到五七言诗,再到诗余,到戏曲,其间只是篇幅越来越长。而“其言益长”的目的只是为了“其旨益畅”,即表情达意更加酣畅淋漓、“纵发欲言”,本质功能与诗歌并无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思意旨,让吴伟业觉得以其动辄几百言的长诗犹不能“纵发欲言”而要诉诸戏曲呢?其《北词广正谱序》给出了答案:“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概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爰借古人之性情而?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即对于世道和时事的“无聊不平之概”与“抑郁牢骚”。由于诗歌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作者个人对清初文网的顾虑,这种牢骚之气、不平之鸣,自然不能畅所欲言,太过显露。故而需要通过戏曲创作,借人物之口,一吐为快。以角色代作者立言,显然与戏曲“代言体”的内在规范——作者代角色立言:作者情感必须对象化为剧中人物的行动与思想感情——背道而驰,而与诗歌表现自我的抒情本质相同。正是基于这种诗、曲同源同质的文体观念,吴伟业在“诗史”创作之余,以“诗史”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戏曲创作,不仅进一步发抒其在“诗史”中尚且不能畅所欲言的“抑郁牢骚”,而且进一步探讨“诗史”所关注的“史”之兴亡过程与兴亡原因。戏曲创作的“诗史”化倾向,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等层面来看,均有着明晰而深刻的体现。

从题材的选择来看,吴伟业三种剧作均取材于历史。以历史上与明清易代类似的朝代更迭为背景,以此历史过程中人物的命运遭际为主题。无论是《通天台》杂剧中南朝梁灭亡的历史背景,《临春阁》杂剧中南朝陈灭亡的历史背景,还是《秣陵春》传奇中宋灭南唐的历史背景,均与当下明清易代的背景极其相似,皆是南方小朝廷被北方国家所灭。而剧中主人公的身世遭遇,无论是《通天台》中满怀亡国之痛、沦落之悲的梁尚书左丞沈炯,《临春阁》中文采风流、亡国之际被逼自杀的贵妃张丽华与受贵妃知遇之恩、亡国后入山归隐的冼夫人,还是《秣陵春》中因“家国飘零,市朝迁改”而“栖迟不仕”的江南才子徐适,皆与吴伟业或其同时代人的身世遭遇极为相似。这样的题材选择及处理方式,与长篇“梅村体”诗史如《永和宫词》、《圆圆曲》、《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等,可谓如出一辙。

通过这样的题材选择及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剧作以历史折射现实,借古人身世遭遇抒写个人兴亡感慨的鲜明思想倾向,恰与“梅村体”诗史相同。当然,我们不应该像有些论者那样,将剧中“历史”一一坐实为“现实”,如以《临春阁》之冼夫人为明末女将秦良玉,陈后主为弘光帝;以《通天台》之梁武帝为明崇祯帝;以《通天台》之沈炯、《秣陵春》之徐适为吴伟业本人等等,但作者借历史折射现实的用意确是十分明显。其《秣陵春序》曰:“余端居无聊,中心烦懑,有所彷徨感慕,仿佛庶几而将遇之,而足将从之,若真有其事者,一唱三叹,于是乎作焉。”明确指出《秣陵春》的创作,旨在抒写个人之“中心烦懑”。若以“幽婚冥媾”、“非形非影”为荒诞不经,则是“夏虫不可语冰”,不理解作者苦心。故事虽?以荒诞,但其中所反映的兴亡变迁、身世感受,却是“真有其事”,足以宣泄作者个人之“无聊”、“烦懑”。其《杂剧三集序》则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论道:“余以为曲亦有道也:世路悠悠,人生如梦,终身颠倒,何假何真?若其当场演剧,谓假似真,谓真实假,真假之间,禅家三昧,惟晓人可与言之。”世道反覆,人生如梦,今昔颠倒,谁能说清昔者真而今者假,还是今者真而昔者假?恰如当场演剧,真假之间亦有“道”:故事虽是虚构,其中反映的世道、人生却是真实的。因此,吴伟业以这样的题材进行戏曲创作,只是“诗史”创作之外,反映易代历史、抒发兴亡感慨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创作宗旨及思想倾向与“梅村体”诗史完全一致。

从结构的编织来看,三种剧作均采用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与“梅村体”诗史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以“一时之性情”抒写“万古之性情”的结构模式惊人地相似,实质即其记史与抒情并重之“诗史”观的体现。下面以《秣陵春》传奇与《通天台》杂剧为例,予以详细论析:

《秣陵春》写南唐学士徐铉之子徐适与临淮将军黄济之女黄展娘,在已成仙的后主李煜与妃子黄保仪撮合下的爱情故事。全剧虽以爱情故事为构架,但叙述重心却不在二人相悦相恋的过程,而是通过徐适的个人遭际及促使爱情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极力凸显鼎革变迁的历史背景,抒写徐适及其他先朝遗民的故宫禾黍之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首先,从情节的安排来看,剧中有许多情节或无益于故事本身的展开,或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譬如剧中仅李后主等人暗中安排徐、黄二人爱情婚姻的情节,就占了全剧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使整个故事显得繁冗、甚至杂乱。这样的情节结构,显然并非为了叙述爱情故事本身,而是为了插叙南唐的兴亡史,借以反映明朝的兴亡。再如《恨嘲》、《谄献》等折中关于真琦倚财仗势胡作非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的一些情节,《狱傲》、《县聋》等折中关于狱吏、官员凶狠残忍、欺下媚上的许多情节,与故事本身显然并无多少内在联系,实际上是为了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其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如对主人公徐适的塑造,作为爱情角色的形象不够丰满,但作为亡国遗民的形象却十分鲜明。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笔墨让他面对观众直接抒发亡国之痛、身世之悲,如其开场引子[瑞鹊仙]:

燕子东风里。笑青青杨柳,欲眠还起。春光竟谁主?正空梁断影,落花无语。凭高漫倚,又是一番桃李。春去愁来矣,欲留春住,避愁何处?

“欲眠还起”、“一番桃李”、“春光谁主”,正同于“梅村体”诗史“花落回头往事非” 的迷惘感伤。第十一折[泣颜回]:

藓壁画南朝,泪尽湘川遗庙。江山余恨,长空黯淡芳草。临风悲悼,识兴亡断碣先臣表。过夷门梁孝台空,入西洛陆机年少。

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幽怨凄婉,亦同于作者诗史所谓“风流顿尽溪山改”、“极目萧条泪满襟” 的亡国之痛,“恩深故国频回首”、“回首神州漫流涕”的故国之思,“富贵何常萧管哀” 、“斜晖有恨家何在”的身世之悲。又如第二折咏玉杯之[宜春令]、赋法帖之[三学士]、第二十一折叹沦落之[傍妆台]等,无不感伤时事,悲悼一身,沉郁感叹,催人泣下。即便是次要的正面人物,作者也不惜篇幅安排其直接抒发遗民情思。如第三折“末”角黄济出场引子[满庭芳]:

恩泽通侯,勋资名将,江东门第金张。歌钟零落,花没旧昭阳。老去悲看故剑,记当年、笳吹横江。伤心处,夕阳乳燕,相对说兴亡。

追念往昔之荣显,悲悼今日之零落,沉痛的家国与身世感伤,与作者诗歌“旧事已非还入梦,画图金粉碧阑干。”的感叹如出一辙。在另一“末”角曹善才那里,作者以之代言的用意则尤为明显。曹善才是南唐仙音院服侍李后主的琵琶乐工,在剧中并无重要活动,其存在与否对剧情发展几乎无任何影响,但作者却单独为他安排了两出戏:第六折《赏音》和末折《仙祠》,纯粹抒写兴亡之感。第六折写曹善才弹唱亡国悲痛,[北骂玉郎带上小楼](“小殿笙歌春日闲”、“山远天高烟水寒”)隐括李后主词成歌,优美典雅、凄婉哀怨,诉说无限凄凉的故国情怀,恰是作者诗歌所谓“劫灰重作江南梦,一曲开元泪万行。”。末折《仙祠》则写他在李后主庙中弹唱往事,如[集宾贤]:

走来到寺门前,记得起初?仍臁V患?骰坡夼劣?哺摺D潜谙峁僭庇咴恚?獗谙岱ü闹宇蟆0肟罩幸黄??疲?嘏踝畔阊嚏午俊P鲁?幕涣司沙??延?贫罹〕?旰拧V涣舻媒??Ч潘拢??肮液?薄?nbsp;

这与作者《杂感》:“故京原庙倚诸峰,走马惊闻享殿钟。岂谓尽驱昭应鹿,到来还问灞陵松。”《观象台》:“候日观云倚碧空,一朝零落黍离同。昔闻石鼓移天上,今见铜壶没地中……千尺荒台等废宫。”等诗意蕴相同,感今伤昔,抒发了“万事今尽非,东逝如长江”的无限兴亡感慨。在全剧结尾,作者自题一诗云:“词客哀吟石子冈,鹧鸪清怨月如霜。西宫旧事余残梦,南内新词总断肠。漫湿清衫陪白傅,好吹玉笛问宁王。重翻天宝梨园曲,减字偷声柳七郎。”即写其度曲之心境:悲故国之颠覆,叹一身之沦落,发兴亡之感慨。所以清末学者吴梅云:“余最爱《秣陵春》,为其故宫禾黍之悲,无顷刻忘也。”总之,就创作方法而言,让人物面对观众直接抒情,此正是借人物之口,“陶写我之抑郁牢骚”,与长篇“梅村体”诗史如《琵琶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吴门遇刘雪舫》等以角色抒情的方式完全相同;通过对历史兴亡盛衰的反复致意,而形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亦复与“梅村体”诗史的行文策略完全一致。就整体结构而言,如此大篇幅地抒写兴亡之感,渲染朝代鼎革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刻画成亡国遗民的形象,必然使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脱离自身的发展逻辑,而成为作者抒写个人“心史”、表现历史兴亡的载体,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与“梅村体”诗史以个体命运反映国家命运、以个体一时沦落之悲抒写万古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完全一致,体现了鲜明的“诗史”化倾向。

《通天台》杂剧仅两折,写沈炯国破家亡、流落穷边,在通天台梦中被汉武帝召用,并与汉武帝宫女丽娟相遇,后来力辞出关的故事。全剧以沈炯的个人倾诉为叙述重心,结构随意,情节简单,明显缺少戏曲应有的情节冲突,以人物代言的用意较之《秣陵春》更加显豁。借沈炯之“歌呼笑骂”尽情抒写兴亡之感的同时,还进一步探讨朝代更迭的原因。如首折写沈炯因“国覆荆、湘,身羁关、陇”而沉痛哀怨、愁肠万斛,在通天台上对着汉武帝塑像哭诉亡国之痛与沦落之悲,追问梁亡原因,如[天下乐]:

好教我把酒掀髯仰面嗟,你差也不差?怎的呀,做天公这等装聋哑。文书房停签押,帝王科没堪查,难道是尽意儿糊涂罢?

在怀疑天公“糊涂”之余,又苦苦思索“为甚的,姓萧骨肉没缘法?”认为兴亡大事虽说“理数昭然”,但亦关“人事”:梁武帝佞佛,可是“到饥死台城的时节”,佛也没有来救他;朝廷不仅无汉武帝手下那样的将相,就是“自家儿子见父亲饿得这样田地”,也“偏不肯把兵来救搭,各自己称孤道寡”,将“锦片样江山做一会儿耍”。君主的昏庸及子孙们的各自“称孤道寡”、自相残杀,又何尝不是南明迅速灭亡的原因!“梅村体”诗史总结明亡教训即尝云:“王气矜天堑,边书弃御床”、“子孙容易失神州”。因此,就这种思想倾向而言,剧作也不过是“梅村体”诗史之外,总结亡国教训、反思兴亡原因的另一种表述。剧中沈炯“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的沦落,又何尝不是作者个人“畴昔文章倾万乘,道旁争欲识名姓。……憔悴而今困于此。”的命运写照!借其痛快淋漓地哭诉,宣泄的同样是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感,同样体现出鲜明的“诗史”化倾向。另外,从体制形式上讲,《通天台》并不严格遵守北曲杂剧的惯例,比如:北杂剧一般四折,而此剧只两折;北杂剧男主人公称“末”,而此剧称“生”;北杂剧每套联曲只能由一人主唱,而此剧第二出则安排“生”、“旦”、“末”三人自由演唱。突破北杂剧的程式,固然与南曲传奇的影响有关,但也更有利于自由地表现历史兴亡。另一杂剧《临春阁》则通过贵妃张丽华与冼夫人君臣遇合的故事,来反映一代兴亡,同样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综上所述,吴伟业戏曲创作的真正用意并不在结撰故事本身,而是借历史折射现实、以古人古事传今事今情。无论是抒写个人情感以传“心史”,还是总结兴亡原因以明“史”之兴衰根由,皆“诗史”观之体现。吴伟业好友尤侗,曾这样描述其诗、词、曲作品:“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予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妙,古人所不及也。”不仅指出了其诗与曲两种文体创作抒发兴亡盛衰之感的共同思想倾向与一唱三叹的相同艺术效果,还看到了其诗、词、曲一致的艺境与风貌: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凄婉缠绵,而又佚丽典雅。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究其根源即在于“诗史”观向词、曲两种文体创作的渗透。

当然,吴伟业戏曲创作的上述某些特征,如其诗化倾向,也不能排除明代文人传奇长期以来的主观抒情化趋势的影响;其对明清易代史实的关注,也不能排除明清之际盛行的“时事剧”的影响,吴伟业本人就曾称赞过李玉的《清忠谱》“事俱按实”,但就题材、结构的具体处理方式及思想倾向而言,则主要源于其“诗史”思维。

正是由于“诗史”观的影响,就戏曲这一特殊文体而言,吴伟业剧作并不成功。无论是《通天台》、《临春阁》杂剧,还是《秣陵春》传奇,都没有处理好戏剧故事与其力图表现的历史兴亡之间的关系:为了抒发个人兴亡之感或探讨历史兴亡原因,作品往往忽略故事发展的自身逻辑,有些情节甚至游离于故事之外,致使结构松散,人物形象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语言也过于典雅,故不太适合舞台演出,是典型的“案头之曲”;反过来,由于故事框架的限制,作品对历史兴亡的表现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作品中的“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总给人以“两张皮”的感觉。说明吴伟业以“诗史”创作观念进行戏曲创作,并未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方式将诗歌之“抒情”、“叙事”与戏曲之“叙事”(编织故事)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种缺陷,拿《秣陵春》与稍后康熙年间同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传奇相比,可一目了然。无论是对历史过程的把握,对兴亡原因的探讨,还是对戏剧结构的编织,前者都比不上后者。孔尚任《桃花扇》,男、女主角本身就是历史兴亡过程的实际承担者。侯方域是东林子弟、复社名士,亲身参加了反阉党斗争和史可法幕府,以他的活动为线索可以集中反映南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斗争;而李香君是秦淮名妓,以她的遭遇为线索则可以集中反映南明苟且偷安、腐化堕落的另一面。因此,他们的悲欢离合,始终与南明的社会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爱情故事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南明兴亡变迁的过程。通过侯、李爱情故事本身,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南明王朝从草创到灭亡的整个过程。全剧结构严谨周密:以男、女主人公的活动为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索,以“桃花扇”为关合两线的枢纽,情节设置前后照应,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是精致的美文,又适合场上搬演。而吴伟业《秣陵春》,男、女主角均非历史兴亡过程的实际承担者。徐适、展娘只是南唐学士之子、外戚之女,他们本人与南唐兴亡并无直接联系,爱情故事本身与南唐兴亡过程无关。所以,通过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可能像《桃花扇》那样成功地展现一代兴亡的历史过程;也不可能像《桃花扇》那样全面、深入地揭示一代兴亡的原因。但为了表现历史兴亡,吴伟业用荒诞手法为南唐虚设了一个幽冥世界,让已成仙的李后主为二人安排爱情婚姻,于是爱情故事的发生发展便完全靠“仙机播弄”,男、女主角均非推动剧情发展的决定因素,明显破坏了故事发展的客观逻辑;为了表现历史兴亡,不时插入的一些情节,如前文所述关于曹善才的情节以及反映明末清初丑恶社会现实的许多情节,则明显影响了故事结构的周密与严谨;为了抒写兴亡之感,人物缺少戏剧性动作而长时间地面对观众抒情,显然无视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背离了戏剧“代言”的内在规范。所有这些,最终使全剧故事情节荒诞离奇,头绪纷繁,结构松散,“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吴伟业尽管用“诗史”思维来创作戏曲,但并未在两种文体创作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方式,许多时候只是将两种创作思维生硬地揉和在一起,致使作品时常脱离“戏曲”的范畴,而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潮,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6

[关键词]悲剧精神;崇高美;情调悲;伦理

这也许是东西方悲剧中最著名的两对情侣:洪N(1645-1704)笔下李隆基和杨玉环、莎士比亚(1564-1616)笔下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长生殿》上,李杨爱情有着盛唐的繁华,“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繁华落尽,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埃及女王和罗马巨头在相互猜忌和怀疑中分分合合,甚而以死亡来考验对方的真情,最终弄假成真,却赢得了世间的无限同情。

这两对悲剧情侣之所以有名,看上去是因为他们的出生显赫地位重要。李隆基是盛唐君主,杨玉环名列中国四大美女,安东尼是古罗马三巨头之一,而克莉奥佩特拉则是赫赫有名的埃及艳后。这一点,正如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的那样: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和悔恨的痛苦,在一个农夫和在一个帝王都是一样地动人。人物的地位越高,随之而来的沉沦也更惨,结果就更加悲剧性。一位显赫的亲王突然遭到灾祸,常常会连带使国家人民遭殃,这是描写一个普通人的痛苦的故事无法比拟的。

然而,位高权重的爱情以凄惨落幕的,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为什么得到世人肯定的程度不一样呢?比方说,中国人一提到“烽火戏诸侯”时,首先想到的是红颜祸水,而不是伟大的爱情,难道,周幽王不正是像李隆基和安东尼一样,为了心爱的女人可以置家国于不顾吗?为什么后人会对杨玉环怀着贬褒杂陈的评价,而对褒姒却是从头到脚泼上一盆亡国的脏水呢?为什么看客对李隆基的原谅大于痛恨,难道不正是他一手造成了杨玉环的马嵬坡之死? 为什么克莉奥佩特拉的种种小诡计导致了一个伟大英雄的末路,这两个男女主角却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侣?

这些问题,恐怕要从中西文化精神的角度去理解,从东西方迥异的悲剧精神层面去阐释,才会得出一个可行的解释。

毫无疑问,《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作品。主人公的行动不再受制于不可预知的命运,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性格,他们在困境中仍表现出高贵的尊严,勇于接受厄运,并战斗到最后一息。即使是罪恶的,他们也坚守自己的信念,高贵地死去。人物的精神、人物的个性、人物心灵的隐秘、思想和灵魂的巨大冲突成了人物轨迹的书写者,主人公为了一个信念、感情、目标,勇于自觉选择死亡。

在这样一种原则的指引下,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虽然贵为国王,但是却保持了他们各自温暖的人性,在自身性格的作用下,还原了一对恋爱中的情侣所具有的缺点和优点、幸福和懊恼,他们是高贵者,更是普通人。这相当符合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的发现:他们聪明而有尊严,能审时度势,即便有满目疮痍的缺点,也是生动活泼的个人,从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到一个最卑贱的仆人,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基于性格的合情合理的缺陷丝毫无碍他们的高大。

所以,我们看到的埃及女王是一个普通而奇特的恋爱中的女人,她美丽,然而年龄不能使她衰老,习惯也腐蚀不了她的变化无穷的伎俩,别的女人使人日久生厌,她却越是给人满足,越是使人饥渴,因为最丑恶的事物一到了她的身上,也会变成美好,即使她在卖弄风情的时候,神圣的祭司也不得不为她祝福。她懂得卖弄风情,使生活充满乐趣,比如在海战的时候带头逃跑、装死,还藏起自己的财富。当然,她也非常狡猾,当恺撒派人来时,她就见人下菜说“我的荣誉并不是自己甘心屈服,全然是被人征服的”。她以恋爱为职业,虽然有过许多爱情,但是几乎都是真诚的,虽然贪生怕死,但是对安东尼是专一的。作为女王,她有自己的威严和手腕,但是当生命和荣誉不能两全时,则选择慷慨赴死。可以说,除了她女王的身份,她就是一个异常美艳的普通女人,对爱情有极其高的天赋和专业精神,最终因为这份爱情而抛弃了整个国家。

而安东尼呢?这个曾经玩弄半个世界在手掌之上、操纵着无数人生杀予夺的大权的男人完全被爱情支配,为克莉奥佩特拉舍弃一切,颠三倒四。他执著、犹豫、暴躁,对于爱情,爱之欲其生,“你知道你已经多么彻头彻尾地征服了我,我的剑是绝对服从我的爱情的指挥的”,恨之欲其死,“这的埃及人葬送了我!三翻四覆的!是你把我出卖给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我的心现在只跟你一个人作战。”他是一个一直反抗命运的英雄,豪言“命运越是给我们打击,我们越是瞧不起她”,明白大局已定时,他劝告自己的朋友们:不要用你们的悲哀使冷酷的命运在暗中窃笑,我们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报复命运加于我们的。安东尼死了,克莉奥佩特拉叹息着:这寂寞的世上没有了你,就像个猪圈一样,叫我怎么活下去呢?啊!杰出的英雄已经不在人间,月光照射之下,再也没有值得注目的人物了l可以说,安东尼是天下的王者,一个崇高的悲剧英雄,担当得起莱必多斯的评价:他的一二缺陷,决不能掩盖住他的全部优点;他的过失就像天空中的星点一般,因为夜间的黑暗而格外显著;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有意获得的;他这是连自己也无能为力,决不是存心如此。

克莉奥佩特拉自认为“有所有女人的可耻的缺点”,而同为三巨头之一的恺撒则如此评价安东尼:凡是众人所最容易犯的过失,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这种普通人的特质,覆盖在出众的地位、权势和外貌上,使他们反复无常的爱情呈现出一种爱恨交加波诡云谲的特色,惟其如此,方显示了这爱情的伟大:它可以藐视死亡,也可以放弃国家、更可以让两个缺点累累的人得到永生。在这里,人性的弱点、爱情的缺点被莎士比亚竭力突出,真心之爱与政治因素相遇时,莎士比亚极其强烈地写出了这爱情是如何误国的。这样写,却写出了人物的伟大、爱情的伟大。为什么?因为莎士比亚的最终目标是写爱情中的人性美。伟大的爱情能够蔑视死亡,可以倾国倾城,爱情误国恰恰就是表达爱情伟大的好题材,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思路。是的,莎士比亚说过,比起永生来,死亡算不了什么。中国的老子也有句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东西方的智慧和思考,在这一对情侣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回到长生殿上,我们蓦然发现,在西方那一对情侣的映衬下,李杨爱情的光芒霎时黯淡了很多。同样是伟大人物的爱情题材,而且同样是爱情误国,但是东西方的处理是如此不同:主人公不再具有惊心动魄的人性力量,甚至连性格特征也模糊起来,矛盾冲突明显淡化了,人物的主动性大大减弱了。和充满性格力度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不一样的是,《长生殿》的男女主人公在“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的假设中,当真心之爱 遭遇政治因素时,爱情的误国成了爱情的罪恶,在政治因素面前,七夕密誓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谎言。上天入地,男主人公只能祈求用非现实世界的相遇来弥补现世爱情的缺憾。在莎士比亚的对照下,洪N提供的只是一种不自觉的悲剧,倾诉一腔怨恨,怨的背后并没有崇高的精神或令人感慨的情怀,是工具而非精神楷模。

在这样一腔怨恨背后,主人公虽为天下之尊,却何其柔弱!杨玉环之美色、之精通歌舞,都是天下无双,自然也是唐玄宗的心头最好。女主人公在包括自家姐妹在内的众多竞争对手面前,也就是犯点醋意,耍点小性子。因得宠而引起的政治变局,在洪N笔下并无过多的渲染,所谓的安杨之争,以后引起盛唐之变的祸根,与这场爱情似乎遥远得很,更加不是不早朝的李隆基的直接过错。长生乞巧,永订盟誓,刚愿生生世世永不相离,惊变就接踵而至。李隆基被众军逼得心惊肉跳,勉强说句“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舍弃于你!”接下来,就顺水推舟:“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就此,一代红颜为君尽,就连神仙(织女)也看不下去:“以天下之主,不能庇一妇人,长生殿中之誓安在?李三郎好薄情也!”这里的唐明皇,极其缺乏主人公的魅力,懦弱屈从,没有力量,离英雄的形象相去甚远。从尼采的生命哲学来看,悲剧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悲剧人物身上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悲剧人物可以是一个坏人,但他身上总要有一点英雄的宏伟气派。所以,按尼采的观点,李隆基甚至连一个悲剧主人公的资格都够不上。

在这场爱情面前,洪N陷入了两难:既要写爱情,又要维护国家,但两者又是冲突的,如何统一?洪N虽然比莎士比亚晚出生,但是康熙朝的盛世比起伊丽莎白时代的开放还是相去甚远。女王能够混入莎士比亚的舞台扮演一个小角色,洪N却因在皇后丧葬期间召集伶人演《长生殿》触犯禁忌而下狱,断送功名到白头。更何况,作为一个传统文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会如影随形般左右着他,注定了洪异不能把误国的主人公写得很坏。事实上,在《长生殿》中,除了不得不提的安杨关系,其他的误国关系都被掩饰了。爱情与误国的矛盾,只能够用“后悔”来统一。情而能悔,虽然发出悔声的是杨玉环而不是李隆基,“在生所为,哪一桩不是罪案。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是由我。如何忏悔得尽。”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爱情还是美好的,忠于国家也被肯定了。

洪N对于两难的处理,也引出了后人对于该剧主题的论争,即“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之争。在洪N心目中,情,不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生死之情,还包括忠臣孝子身上所秉赋的忠义挚情。他要用李杨爱情的悲剧为表征,表现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也就是借“钗盒情缘”,写出社会政治的兴亡之感。洪N一方面赞扬这种生死至情,一方面又描绘了这样带来的政治危机,帝妃爱情发展到极端给江山社稷带来了严重后果,“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由于政治形势的逆转,爱情悲剧无法避免。这样就把个人爱情和政治兴亡的因果关系,揭示得十分深刻。这样的用意,是为了“垂戒来世,意即寓焉”。可见,不管是何种主题,洪舁注重的是完满的伦理观念,他是把矛盾冲突往圆满里拉,是在竭力磨平冲突,这和莎士比亚利用爱情与误国的矛盾来突出人性的强烈、产生壮丽的感觉完全不同。李杨之爱只有缠绵之美,缺乏惊心动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