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例6篇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2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庆生的贺信对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全体参会人员是巨大的鼓舞,对论坛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重庆、北京、贵州各省、区、市的优秀村官代表、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家,还有贵州省相关市、州、地、县、区党委组织部代表和部门260多人。在中国第一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发轫地、“贵州屋脊”所在地赫章县举办最基层的“村官论坛”,共商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村级经济和谐发展大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创举。

整个论坛就“怎么当好新时代村官”、 “三农”问题与小康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演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化构建、土地流转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等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努力找出一条切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与会代表认为,这次论坛开得生动、活泼,论坛的主题选得好,出席嘉宾的层次高,参与面广,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强,问题探讨有相当深度。经过与会村官、专家、企业家以及相关组织部门代表的认真研讨,形成以下七点共识。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建设惠及十三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限制的约束。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无从实现。

2.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针对区域的实际,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生态文明村。从毕节试验区赫章县推进的“历史文化兴县、矿业强县、农产富县”战略实践,自然优势与人文优势的结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融合,无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构建生态文明村是值得推崇的范式。建设生态文明村,迫切要求做到超前规划先行,特色产品立足,基础设施强化,公共环境美化,文化娱乐场所明净。

3.利用价值规律,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产业。长期以来,贵州毕节就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毕节地区就积极探索和践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毕节的实践证明,必须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把握市场先机,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前景广阔。

4.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倾力关注“三农”发展变革。我国的农村是一片博大的市场,广大农民是市场的主体,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下经济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农村区域间、企业间与政府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及创新机制,竭力克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循环生产,应用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履行社会责任,携手创建符合时展的生态企业范式。

5.顺应时展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民必然要走出农村,其承包地必然要参与流转;同时,实行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又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理应主推“三个流向”:流向在家农民,流向专业大户,流向龙头企业。同时,应该提出科学合适的目标,突出重点,不搞一哄而起和“一刀切”,树立联动理念。

6.探索建立新时代村官考核评估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从教育培训、待遇、保障等多方面,建立完善符合新农村发展的选人、用人的评估办法和评价体系。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3

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9年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自设立以来,培养领域已从最初的4个拓展到15个,涉及到种养殖技术类、农业与食品工程类、农村发展与服务管理类3个不同学科类别的培养方向,成为我国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学位类型之一,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农业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持。农业推广硕士的设立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的,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是“农业”的MBA,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所以,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有其自身区别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1.1培养目标的明确性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的人员,大多为在职的工作人员,其攻读学位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就是解决在农业科研及生产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身学历及科研素养,以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所以,农业推广院校在培养这些学员的过程中,所指定的课程也具有明确的目标。

1.2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由于攻读学位的学员其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全日制在校学生那样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业上,更为主要的是他们还要进行农业科研及生产。大部分学员都是学习生产兼顾,所以,这就要求学习的时间要灵活,不能固定,教学的安排也因此是灵活的。

1.3学术成果的应用性

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员进行深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习农业技术应用,学业完成后回到原工作单位进行农业科研及生产或是管理工作。所以,他们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进行选题、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要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这决定了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1.4学员个体的差异性

大部分农业推广硕士学员都是离开了学校多年,感觉自身理论和技术水平不够才重新进入到校园进行深造学习的,如年龄层次差异、专业特点差异、工作单位差异、教育背景差异等,决定了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员个体差异极大。这就要求教学单位需要结合个体特点因材施教,个案培养。

2农业推广硕士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学员档案管理的独特性。农业推广硕士学员的档案是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其学习、研究、撰写论文及答辩的全过程的文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学员毕业后其工作单位对其进行考核的依据和参考。档案材料的记载与整理反映了学员与其指导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磨合与碰撞,也反映了指导老师的思想学术水平,并最终由学员将这些思想和观点进行整理形成毕业论文。另外,由于学员的特殊性,其区别于全日制在校生,档案材料相对较少,更容易引起管理人员的忽视。所以,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档案管理尤为重要。

3农业推广硕士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人员认识不足规章制度缺位

目前关于农业推广硕士的管理大多依据教育部研究生培养办法及其修正案,没有出台关于农业推广硕士的管理制度,这也导致管理部门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的管理认识歧视,对其认识不足,管理资源的投入不到位。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把农业推广硕士看作专业硕士,对其管理也不如全日制严格和规范。所以,农业推广硕士的档案管理不全、不足、收集不及时时有发生。

3.2归档范围不明确档案构成模糊

农业推广硕士的档案材料区别于全日制在校学生档案材料,其本质上为在职攻读,不涉及人事关系调动,毕业后也不涉及工作分配及就业。也因此,大部分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高校对学员的档案材料构成没有认真研究,不知道应该如何归类和归档,材料的收集范围不清。这样也就导致了档案建立的随意性和不全面,各个培养单位之间的差距较大,造成学员毕业后管理的困难。

3.3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的规模不如全日制硕士大,一般院校都是将该部分管理工作设置在研究生管理部门,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一方面增加了全日制硕士培养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业推广硕士管理的资源不足。从事管理的人员一般都是兼职,在农业推广硕士管理上难免有疏漏之处,也缺乏档案管理的工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农业推广硕士档案管理提升的措施

4.1档案管理与教学文档一体化

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和材料与档案管理及整理统一起来,将二者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中,真正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在档案收集之前要将材料的标准和内容明确,与教学部门及教学老师相统一,做到制定教学计划时能有机统一。

4.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要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现有的管理制度都是比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制度,没有农业推广硕士自身的管理制度。由于两种培养体系的区别性,不能照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推广硕士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其档案的建立、立卷、收集、整理、查借阅等具体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循。同时,对管理人员也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4.3加快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化的社会,各项工作都要融入信息化管理的时代。农业推广硕士的档案管理是以文字、数据等文本材料为管理对象,内容繁杂,尤其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管理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改变以纸质材料为管理手段的内容,建立信息检索库,通过建立学员信息库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4.4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4

大家好!

我叫kt250.com,大专学历,现年××岁,××年参加工作,××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公共政策 大学生“村官”

[作者简介]蔡秀娟(1965— ),女,广东清远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教育管理;邱冠文(1985— ),男,广东湛江人,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三农”问题。(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0703,负责人:蔡秀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97—0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发展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中搜索“大学生村官”共获得约15300000条结果;从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搜索到的以“大学生村官”为题目的文章,仅2008年以来就有1116条记录。大学生“村官”计划意义大、涉及面宽、参与人多、影响力广,具有公共政策的鲜明特征。因此,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实践和大量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一、用公共政策理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是国家的政党或政府为实现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而规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其实质是指示国家发展的方向、民族振兴的途径,规定政府机构的行为准则、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保障国家的稳定安全、人民的安居乐业。”①虽然《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0号)等政策文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了较多的决策部署,但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义,尚没有正式文件对其进行统一而具体明确的表述。目前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狭义层面上的大学生“村官”,即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批准选派的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②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③依据公共政策的学科知识和中央的文件精神,下一个更为科学的定义: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和政府为实现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又好又快地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打破就业市场城乡二元化的旧格局这两大发展目标,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社情而规定的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指南。这个计划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实施。政策科学的创立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C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④,从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能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价值取向

在公共政策理论中,“价值取向”是一个核心因素,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对政策系统行为的选择,即对社会资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⑤。价值取向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对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价值的判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价值取向在近年来的三个文件政策中得到了印证。

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要求“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

第二,《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目的,即“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⑦

第三,《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强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⑧透过这三个专项性文件,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计划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资源,统筹兼顾地解决“三农”问题,为又好又快地建设新农村,最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机制。这个价值取向对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因为这个价值取向的正确指引,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制定颁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会在短时期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背景

作为政治系统的一种输出,公共政策的功用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因此,“问题”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存在根由和逻辑起点。从这一点来说,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政策背景,实质上就是如何发现和对待这两个“问题”:“三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给予关注。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比较严峻。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靠两点:一是政策,二是人才。政策有赖于人去执行,因此,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否拥有充足的人才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交错影响,衍生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发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其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多的政策措施。”⑨在公共政策理论中,能够被政策制定者纳入政策制定的日程表中加以进一步考虑的意见和要求被称之为政策议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对推进这两项政策议程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应运而生。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存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的良好途径,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自我价值、转变择业观和高教理念的重要举措。”概而言之,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

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内容与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包括公共问题认定、政策方案制订、政策分析、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分析等方面。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问题已经得到认定,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后,这一计划的方案制订和执行过程及效果就成了值得高度关注的因素。《意见》是首个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专门性文件,《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也是研究大学生村官计划内容的重要政策依据。而各地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培养与使用的有益实践,则是探索这一计划的鲜活素材。

(一)关于选聘数量的政策分析

政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从数量来看,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以来,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广阔农村天地中。但是,这个数目对于我国数量巨大的农村和复杂的“三农”问题而言,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因此,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又下发通知,把“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其中,2010年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同时,中央也鼓励和支持条件允许的地方结合发展实情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关于选聘条件的政策探讨

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区别于以往的村官,更多是在选聘条件和程序中体现出来的。《意见》规定,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从规定中可以看出,选聘对象的范畴还是比较宽广的,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也是对以人为本和公平就业理念的贯彻。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件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选派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人才到农村。因此,选聘条件是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即必须是“三好”大学生(政治素质好、学习素质好、身心状况好)。选聘真心真意到农村干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待得住、干得好”的重要前提条件。广东省一些地区与高校联手,通过多种渠道考察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素质,同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效果较为明显,“广东逾九成期满大学生村官选择留任村职”就是最好的例证。但一些地方由于政治、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不高,流失率相对较高,这对选聘和发展条件如何对接好提出了挑战。

(三)关于选聘任职的政策分析

大学生“村官”不是“官”,也非公务员,但这并不意味着选聘和任职就可以不提要求,相反,选聘和任职的原则和要求的标准不能降低,否则,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只可能会因为缺乏高起点和严要求而失去约束力和发展性。因此,《意见》强调,选聘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这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由此可见,党中央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心是很大的。《意见》还指出,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选聘,并鼓励各地区对这个程序进行细化和灵活化。“到村后任何职,干何事”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意见》及时作出了规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从有关规定来看,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绝非“打酱油”来的,党和农村人民对这个群体充满期待。从“主任助理”和“书记助理”干起,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符合《村民组织法》《》等法律规章后,大学生“村官”就有机会担任村的“第一第二把手”,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为才有位”,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干劲和实绩。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大学生村官比照新录用乡镇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并办理相关保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保障。而“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原成员福利待遇差距较大,会引发一些思想和利益问题。一些地区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所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好,导致他们未能充分施展才华。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村官被问到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有20.83%的大学生认为是环境上的不适应。

(四)关于待遇保障和发展政策的研究

一项随机调查数据表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与保障问题的关注程度是最高的,占全部选项的87%,这也符合人们对公共政策的期待。党和政府在《意见》所规定的9方面政策待遇基础上,结合运行实际情况,又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与保障大学生村官的经济、政治待遇,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通过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的有序流动,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村官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党和政府注重逐步建立健全定期选聘、岗位培训、配套保障、跟踪培养、正常流动和齐抓共管六个环环相扣的制度,也为改善和丰富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待遇与权利,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优惠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留住大学生,但由于动机不纯和环境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毕业生把做“村官”当做“跳板”,以实现曲线就业,这与“留得住”的愿望是相悖的。

[注释]

①钮菊生.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9:31.

②宋慧晶.大学生助农村树文化新风——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学界,2010(1):111.

③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4):54

④H.D.Lasswell,A.Caplan.power and society[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71.

⑤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84.

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Z].2006—12—31.

⑦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Z].2008—04—10.

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村基层;大学生;就业创业

[作者简介]叶云明(1967―),男,江西大余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团委副书记,副教授。肖池平(1982―),男,江西遂川人,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干部,助教。(江西赣州34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下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新的机遇,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又在人才。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深远意义和重大作用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对推进大学生多元化就业、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和重大作用。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讲,要实现农村的各项改革任务,关键在人才。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就业创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1.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开辟了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农村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不仅适应了社会需求、顺应了历史潮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拓宽了就业渠道,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主要途径有:一是由政府计划安排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对农、林、医、师类大学生毕业生,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和高校直接安排到农村就业。在双向选择过程中未落实就业岗位的非农林医师类农村生源毕业生,由生源地政府引导安排到农村就业。二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

2.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用人机制,有益于解决了村级干部年龄老化、知识弱化等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有些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特别是知识结构普遍偏低,缺乏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依然偏低,面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力不从心,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毕业生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后,他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等职,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

3.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保障。高校毕业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有新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把这些“新型知识化农民”充实到农村,有利于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带到农村,有利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他们能够在农村创办致富项目,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创建各种农业产业协会,带领农民进行节水浇灌、反季节种植、畜牧养殖、上网销售和实施订单农业等,让农民品尝用新观念务农、新技术种田、新产业致富的甜头,实现共同致富。能够以新的视角审视村情、民情,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调整产业结构,谋划经济发展。此外,还能够利用毕业生的外界关系,引导人才、科技、信息、项目、资金、文化向农村涌流,从多层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为大学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新平台。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就业,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年轻一代人才的成长。学生长期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生产实践知识了解甚少。特别对农业的生产过程、农村的乡风民俗、农民的生活困苦,对“三农”问题感到陌生。即便学农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也有一定的差距,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平民百姓。如果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到基层,远离农村,就很难真切和客观地了解国情、民情,就很难真正地融入社会。所以,高校毕业生需要到农村锻炼,在实践中“摔打”。也只有经过农村基层的刻苦磨练,才能在现实工作中增长本领,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此外,发挥所学的知识和才干,在社会的第一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人民群众,奉献青春年华,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值得终生为之骄傲和自豪的。

二、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障碍

目前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下不来,用不上,稳不住”的问题,以致出现了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影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主要原因有:

1.择业观念陈旧。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加大,尤其是城镇就业困难的实际,不少大学毕业生、包括他们的家长,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求学不易,花费很高,毕业了就要留在大中城市,享受高收入和好环境。而基层的地理位置、综合条件不如大中城市。一些毕业生宁愿在城市租间房子等工作或打工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看不到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广阔创业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众多机遇和乡村父老的渴盼与召唤。

2.政策配套缺失。一是农村现有的劳动人事制度缺乏明确的岗位资格要求,或虽有要求,却未能严格执行,农村能够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已被大量冗员占据。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部分基层用人单位既不给毕业生落户、建档,也不办理“三金”,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对到农村就业顾虑重重。三是农村人才市场缺失,就业过程中“关系”竞争大于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四是缺乏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

3.教育结构失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布局基本上是为了适应城市工业化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396所普通高校,仅设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就至少有79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7.2%。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产力布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县及其所属的重要城镇,已经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对高等教育的布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培养模式滞后。高等学校应由主要为城市、为第二产业服务,转向全面为城乡、为一、二、三产业服务,需要相应地转变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比较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技能的倾向,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近年来,不少高校已开始瞄准市场变化,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但是,人们所关注的“需求”往往没有农村的需求。

三、打通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之路的对策

打通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之路、最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从农村需求人才的多样性、广泛性来说,逐步打通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之路是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共同任务,需要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1.完善优惠政策。在当前城乡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策倾斜,使他们在就业较难的城市和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之间作出选择。例如,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可考虑减免助学贷款、择优保送深造、来去自由、延长带薪休假等。对于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在自主创业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资本注册、税收、费用减免、人事档案管理、工龄计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

2.优化就业环境。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淡化干部身份;积极推进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用大学毕业生顶替不合格的公务员、教师及其他岗位上的人员;改革户籍制度,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减少障碍;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培育人才市场。逐步培育和完善就业体系服务健全、劳动力价格信号明显、社会保险覆盖全部劳动者、劳动关系调整措施有力的农村人才和劳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4.调整教育布局。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的局面,可在地级市及有条件的县发展高等教育,推动高校布局重心下移。鼓励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面向农村、服务农村。

5.加强择业指导。应该大力宣传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宏伟蓝图;引导广大学生认清形势,端正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

大学生毕业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为实现大学生就业多元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只要对大学生毕业生进行科学培养、合理利用,他们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6]1号)

[2]《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Z].中办发[2005]18号.

[3]张林成.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五大看点[N].中国改革报,2006-02-27.

[4]杨公科.当代大学生就业方略[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怎样看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N].农民日报(第四版).200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