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活动总结范例6篇

观摩课活动总结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教学观摩

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受众学生毕业后大多都要踏上英语教学岗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从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们必须至少能够上一堂合格的英语课。要做到这一点,他们自身的英语教学素养就必须过硬,他们所学的英语教学相关知识和技巧、技能,都必须在使用之前经过亲自的实践检验。也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学人员。要达到这个目标,高师的英语教学法课堂就不能只是理论课堂,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能够随时运用于实践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更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英语教学法课堂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英语优质课观摩、教案写作、情景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等,其中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更是可以贯彻整个英语教学法课程。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活动,那么怎样进行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调控,即观摩前、观摩中和观摩后。

一、观摩前的准备工作

1.优质课的准备

因为各种条件所限,所以这里所说的优质课专指英语优质课的录像,而非现场优质课。组织学生观摩英语优质课一定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播放录像课给学生观摩。比如说,教授到英语课的导入活动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导入活动的两个设计思路即复习导入和新授导入,那教师就可以分别挑选几段不同课程的导入活动给学生看(内容分别为复习导入和新授导入)。再如,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任务型教学,那教师在挑选优质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挑选典型的任务型教学课。

2.学生的准备工作

在组织学生在观摩英语优质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是通过课堂讲授,也可以给学生相关的学习主题,让学生自学或小组学习讨论。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依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定。例如准备要观摩听力活动的进行方式,因为这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活动,就可以布置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二是在观摩之前,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所要观摩的教学活动的课程背景,例如可以让学生先熟悉课文,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初步的教案(这里所说的教案不一定是指完整的教案,有可能只是教案的一个部分,具体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例如教授英语阅读课的调查活动,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某篇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份调查活动的教案,而非整篇课文的教案。

三是教师要在观摩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教学观摩的目的和任务,在讲解清楚目的的基础之上,要向学生明确观摩时要关注些什么,要如何做笔记等等。在英语教学法课程开始之初,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做课堂实录,等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之后,再引导学生去记录重点内容。

四是每一次观摩之前都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观摩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观摩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笔者一般在观摩第一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扮演英语课堂的学生,思维跟随观摩课教师的节奏走;在观摩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扮演英语教师,站在同行的角度去观摩教学活动;有必要的时候还会观摩第三遍,这个时候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评判者了。

这几个方面都是英语优质课观摩前的准备活动,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观摩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是整个观摩活动的基础。

二、观摩中的活动

观摩活动开始之后,教师实际上就退居幕后了,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观察参与观摩的学生。观察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观摩、思考、记笔记;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观察记录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一遍观摩也就是学生扮演英语课堂学生身份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课堂控制和提醒,以便于学生更投入地体验观摩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偶尔会因为没能全身心投入而造成课堂过分活跃,这种时刻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课堂干预。在进行第二遍观摩,也就是学生作为同行进行观摩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观摩后的总结活动

观摩后的总结活动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学生进行第一遍观摩之后进行。这一阶段比较简单,要求学生总结作为观摩课堂学生的上课感受以及得到相应感受的原因。

第二阶段是在进行第二遍观摩之后进行。这一阶段的总结以学生的信息反馈为主,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剖析,并且糅合英语教学法课程相关内容于其中。这个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学生总结

参与观摩的学生依据英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照观摩前自己所写的教案,对所观摩的课堂教学进行剖析,也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因为班容量比较大,所以一般都是先采用小组讨论、再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讨论。如果班容量比较小,也可以直接进行全班讨论。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2.教师分析

教师从英语教学法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总结,对观摩课作一个总的详尽的分析和解说,回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归纳出关键性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改自己的教案。

3.师生共同学习研究

在学生进一步修改教案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抽取一部分的教案,在课堂上进行不记名的全班讨论和分析点评,让全班同学都能更好地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去。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随时提供帮助。最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对这一章节的学习体会,并展开全班性的研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建立个人学习档案

在一个完整的英语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根据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个人档案,在完成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后再不断补充完善学生的个人档案。在档案建立完成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单独和学生详细地分析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档案,以帮助学生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

参考文献

1.张子光.英语教学法课改革的思路及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6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研训为本。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学校和教研部门肩负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经常组织教师去区内外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旨在让老师们从中得到启发,汲取优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师观摩课的有效性,真正让教师在观摩课中受益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笔者以为,观摩课应该是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组织者三方互动的活动,除了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活动的内容形式外,更要关注听课教师的内心感受和活动之后的效应。作为一线教师身边的教研人员,要有较强的洞察力,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信息,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学科发展方向,站在教师发展角度去设计观摩活动的主题、内容与形式,让教师经历观课、议课、践课和研课的过程,引导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所谓观课,是指带着问题进行课堂观察。单纯意义上的听课观摩,教师只作为听众观众,往往是当时感慨万千,事后一切照旧,观摩课变成了一场“个人演唱会”,上课教师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白白流淌,对听课教师而言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活动的组织者要研究如何引导教师有效地听课观课,课堂观察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利用课堂观察技术,事先确定好主题,设计好观察表,教师边听课边记录,得到真实的数据,让听课教师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一起走进观摩课。通过课堂观察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观课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被触及灵感,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活动的组织者要关注教师的情感体验,创设交流研讨的机会,让教师表达自已的心声,亮出自已的观点。此外,课堂观察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数据汇总、交流讨论也是十分必要的。就像观课不同听课一样,议课也与传统意义上的评课有所不同。在议课过程中,一方面要组织老师们根据课堂观察的结果,对这节课进行分析交流,归纳提炼特色亮点,提出思考与建议;另一方面要让听课的老师们针对这节课或这节课中的某个知识点,思考“我准备怎么设计?准备怎么上?”通过这样的议课活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3

一、教学观摩型教研活动

此类型是体育教研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主要是做课教师以自己特有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学技能进行教学,看课教师观摩学习,通过这种教学展示与观摩学习的方式,探讨体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以期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此类教研活动的优势在于: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比较专注集中,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出做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水平,课上学生的活跃度和参与度较高。但也正因为此类型教研活动较为常见,常常会造成看课教师的教学观摩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做课教师为了做课而做课,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其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过于精细复杂,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操作性会大打折扣。在参与这类教研活动中,我本人的体会是在看课过程中,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观摩:一是了解观摩的教学思想,可以从中了解各种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课中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变他人思想为自我行动的目的;二是观察做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由于教师教学特点与风格的不同,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积极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借鉴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可促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点不断完善;三是学习其方法手段,观摩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做课教师往往会采用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这有助于看课教师加以吸取,为我所用;四是学习其师生互动模式,观摩课中师生为提高课的教学效果,会有意识地增加些师生互动,这些互动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观摩中得到很多有意义的启示。

二、主题讨论型教研活动

这一类型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就某一专题通过教师们集体的交流讨论来进行。集体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教研活动的优点在于,活动前教师对活动的主题有所了解,可以在研讨前进行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准备。教师们就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互相讨论学习。这类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关键是要提炼出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研讨主题,如“怎样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真正的体育快乐”“本校应开发何种特色的校本教材”“不同心理特征学生教师课堂语言的应用技巧”等。这就要求研讨的组织者要深入教学一线观察、调查,寻找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尚未达成共识并存在一定分歧问题,经过一定的提炼形成专题。在此类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应积极的毫无保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各种不同论点的讨论甚至争论达到真理越辩越明逐步达成共识,从而目标一致地进行教学活动。

三、课后反思型教研活动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4

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的猜想,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合理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教学流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并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规律的总结总是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是此次教学的重点

教师为学生实验准备必要的器材,其中包括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表格。教具准备齐全后,学生分组实验,由他们自行选择他们认为应该用到的实验器材,以便证明他们猜想的正确性。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应介绍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各个小组自行安排,做好组员任务分工,做好实验记录,共同完成此次实践活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流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此刻,对于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无论他们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肯定他们敢于猜想,大胆实践的勇气。小组交流结束后,教师要公布正确的实验结果,强调在计算有关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先判断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根据通过实验推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接触面积大小无关。N为正压力。经过总结,让学生发现静摩擦力与物体的平衡条件的相关关系。公布正确实验结果以后,布置学生完成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观察家里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并指出其属于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作业批改以后,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特殊的奖励。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启蒙培育,它主要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来获取物理知识,训练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个阶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身综合能力的养成等对于接下来的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5

有许多学生总叫喊物理难学,实际上是因为教师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课堂的设计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我以《摩擦力》一节的教学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我认为要让学生学习不觉苦,必须处处闻生语。

【教学片段情景描述】

片段一:引入新课

学生体验: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叠压在一起,两手用力向外拉书。

师:能拉开吗?

生:拉不开。

师:是什么魔力阻碍了书的运动?

生:摩擦力。

评析:通过学生体验交叉叠压的两本书很难拉开,引入摩擦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片段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体验:(1)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2)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桌面和桌面的背面(较粗糙)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区别?

生:猜想假设①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与接触面积有关……

生讨论:①用到什么实验方法?②怎样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③用什么工具测摩擦力?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师评价并肯定。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评析: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讨论完整地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片段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师:通过实验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现在老师有一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学生讨论,举手示意。教师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组,开一个辩论会,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自由辩论。)

生自由辩论。

师:由于时间关系自由辩论到此结束,请正反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师: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减小。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

评析:通过辩论,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将辩论引入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估:

(1)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请说明该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3)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评析:针对该实验设计的不足,设计实验评估,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反思】

1.注重生活中的物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摩擦力》这节课安排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同学们对摩擦力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学生体验式教学引人摩擦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注重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点燃思维的火花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为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一堂好课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本节课注重营造和谐的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注重物理与科技、社会的联系

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观摩课活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新意;多形式;微格教研

一、内容缺乏新意

一般地说,备课组活动由于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材备课,活动时分析教材、探讨教法、设计活动等共同语言多;而教研活动则不同,同一个教研组教师任教的年龄跨度大,缺乏像备课组活动那样,对同一教材有共同讨论分析的基础,所以教研组的活动往往是传达学校的相关精神,布置学校任务,落实一下公开课,或对一堂公开课经行评议,即使是对公开课的评议也往往也流于主观感受式的,因为教学实况已经不能再现,无法回顾分析。由于内容缺乏新意,时间一长,教研活动渐渐失去教研本身的意义和魅力,不少教师将参加教研活动视为一种负担。

二、组织形式单板

教研活动的形式往往拘泥于单一的座谈会形式。大家围坐在一起,读读文章,发表点评论,没有什么新的活动内容,评课也是凭借印象而已,没有标准,流于形式。对此,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学校必须对目前效果不佳的传统教研活动进行改革,使之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发挥更大的效益。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走进实际的教学活动,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走进教师需要提高的领域,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才能重新获得活力,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心目中汲取教学精华的另一个重要的“学府”。而微格教学理论出现了。微格教学来自英文”Microteaching”,可翻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国内称之为“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艾伦博士用以培训师范生中的实习教师。其特点是提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采用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教学中既学习相关理论,获得理性认识,也从事定向的事件操作,获得感性把握,从而达到深入认识和熟练运用教学技能的目的。结合我国实际定义为:“微格教学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微格教研是对微格教学理论的直接应用。她的出现给教研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微”是指局部,“格”是指录像定格。微格教研就是用录像来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放录像再现、及时反馈,供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活动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这种教研方法,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记录总结分析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缩短成熟期;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微格教研提炼特点,精化教学,形成见血风格。更主要的是在教研组里,对一些基本问题可有一定程度的共同认识,形成一定质量的教学理论,使之成为教研组建设过程中一笔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微格教研形式与内容有:观摩,公开课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