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管理论文范例6篇

核算管理论文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1

1.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

现今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通常使用收付实现制,即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来进行财务工作,若一些项目提供的是跨年服务,则在该制度下也要将实际收到的款项完全确定为当期收入。一些支出例如印刷费支出,则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标准应将其全部确认为当期支出。那些当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得不到反映,使得会计核算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工作人员经常不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填写的会计凭证缺乏规范性、单据数量也过于简单:各种会计科目也不够严谨,工作者在填写时没有完全依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会计业务时也不够科学,很多收入款项都和业务结构的确认单不符。审核工作不够严格,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错误的会计科目;未达款项及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耗费时间长、资金数量多等。上述这些不合格的会计基础工作会大大增加账薄查阅及数据汇总的难度。

3.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

一般通过核算历史成本来确定事业单位的规定资产。固定资产一经确定之后,它的账面价值会维持在同一水平。此外,事业单位一般只会核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考虑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其账面价值一直体现的是原值。它在使用期间由于磨损和技术提高等因素而使其减少的价值也是无法体现的。这便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是不一致的,极易使资产产生虚增情况,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不重视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在编制和落实的整个期间都要进行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可是现今的大多数的工作者的观念和意识都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真正意义,也没有给予多少的关注。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性,不能根据下年度的工作关键点来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最终确定的预算方案也不够严谨。没有完善的预算内容,很多应当在预算管理范畴内的项目被排除在外。没有意识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以为预算能够一直申请,所以没有严格的控制支出。

二、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

依据基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通常使用收付实现制,不过经营性产业可以使用权责发生制。社会经济的进步,使事业单位也开始朝着市场经济发展,现今的收付实现制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所以现今的事业单位应使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两者互相配合,依据经济业务性质的差异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经营性收支中使用权责发生制,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整个会计期间中的收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各期的收入及有关的费用的一致性。而非营业性收支依然使用收付实现制,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它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决策的相关性,防止因人为因素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2.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第一,要对会计工作者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在工作期间始终都本着公正、公平、严格的原则,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第二,要设立一套完善的工作人员业绩考核、竞争、淘汰制度,要依据会计工作者岗位的差异设立最适宜的考核标准,规范会计工作者的行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高质量。

3.改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合理计提折旧,当做固定资产原值的抵减,这种方式不仅能很好的表现固定资产的原值,还能有效的避免固定资产虚增问题的产生,可以更好的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4.强化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

第一,所有会计工作人员都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企业的领导层面要首先给予预算管理工作极高的关注,会计工作者也要大力进行预算宣传工作。要纠正其他各个工作机构将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机构的任务的错误观念,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要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严格开展可使用资产的清理及核算工作,要将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协调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还要将各项支出都归为单位预算的范畴,不断完善支出管理制度。第三,预算下达之后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合理确定实施预算的管理办法,将预算管理融入到资金使用的各个过程中去,加强预算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杜绝预算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加快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5.加强内部控制、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以前的会计核算方式通常将查错防弊作为主要手段,但现今的内部控制把风险评估作为重要的控制手段,一般表现在事前控制,一个号的发挥每个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监督任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善性的同时,给领导把好第一道关,并借此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事业单位要想搞好财会工作,需要审计部门的配合。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日常审计工作,包括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其次,要将事业单位领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预算执行情况同晋升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带头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再次,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现行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6.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

财政机构及每个事业单位都应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开展会计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首先要进行短时、高效、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的岗位培训及业务学习,保证会计信息沟通和传递的畅通性并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要深入学习新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各种与之相关的法规,增强会计工作者的法律观念;最后事业单位要培养会计工作者的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仅需记账、算账的思想,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单位管理的实行者、监督者和业绩评估的数据提供者。

三、总结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2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三)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抵债资产“以租代售”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分期收款出售的核算问题。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上述租赁业务,应按资产账面价值将其转入“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对办理租赁业务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租赁收入。而实际操作中,AMC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直接将当期租赁收入冲减了“待处置(抵债)资产”科目,不符合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承租人违约延期付款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应收账款(债权)”科目进行核算。对抵债资产处置中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的核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超期限处置问题。按目前AMC内部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为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规定抵债资产(股权除外)应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处置完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抵债资产都存在超期限处置问题,这固然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对一时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的处置,AMC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置收入作为正常本息回收直接冲减“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MC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

二、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财务会计制度上看,由于财政部一直未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只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仅靠单一的财务制度远远不能规范AMC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要求。况且,2000年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主要是规范对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而目前AMC的业务已不局限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还包括了大量商业化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财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业务需要。这是造成目前四家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看,财政部也未针对AMC的实际情况,出台类似《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AMC抵债资产管理制度,AMC缺乏统一的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三)从AMC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看,前述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力和管理不到位方面的原因,如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不落实、未经审批擅自自用等。也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如租赁和代位权确立后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等。

(四)从AMC的财务体制上看,由于AMC不存在利润(损益)核算的问题,财政部对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考核,主要以“两率”(现金回收率和处置费用率)承包考核为核心。这种财务体制的安排,决定了某些财务核算失去了意义。比如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三、完善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财政部及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AMC商业化转型后不良资产处置活动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应在AMC六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财务会计核算实践的基础上,适时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AMC的财务行为。在具体业务的核算管理上,一是对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应按合理定价原则,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程序来确定抵债资产的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合理定价来确定入账的“公允价值”。二是对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应设立“待转抵债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以杜绝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现象发生。三是对经诉讼由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而取得对次债务人应收账款的情形,应设立“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相应的债权。四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应按重新评估认定的市场公允价值,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五是对抵债资产分期付款出售或租赁经营中出现的违约延期支付的情形,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3

论文提要: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但是网络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网络会计及其在在我国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一、引言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针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其优越性体现在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稿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稿息的交互性溃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等几个方面,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发展及创新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与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对象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企业资金的进入循环和周转,以及在权益之间的转化运动发生变化,企业出现模糊分工,使得核算对象发生变化,“资金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

(二)传统的会计假设需要补充和完善。随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需要不断的发展。在网络空间中,企业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

(三)原有的会计原则受到影响。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受到网络会计发展的影响。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基础;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下,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网络会计;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公司的交易产品市场价格活跃,并且企业的成立解散频繁,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对传统财务报告需进行变革。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具有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同时扩大了各种信息容量。互联网在财务报告中的运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不仅迅捷,而且可以双向交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高,甚至报表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进行再加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重要性迅速提高,以附表树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三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具有的优越性给企业运作带来的效益是肯定的,但是网络会计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故它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以下几点是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溃金则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就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使内部控制难度增加。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例如:数据保管人员通过磁盘、软件等介质,把本企业会计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即会受到严重侵害,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二)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问题

离开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的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都将失去依据,那么会计信息系统也将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信息的真伪对企业至关重要,最应引起关注。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才目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浦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稳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例如:从存贷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贷数据,消除购货业务凭证,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个人账户,歪曲完成公式定义文件编制失真的财务报表,然后对公式定义文件复原。如果以上舞弊仃为甲核人员没有认真地执行审核职能,那么计算机就会重复执行同一错误操作,整个系统将会被神不知瑰不觉地进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借此侵吞企业大量的财物等。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适应性问题

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以上这些,就是网络会计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为了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洽法,从而帮助企业达到管好用好资金,保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以保证网络化的正常进行。也迫切需要制定一些有力措施来防止问题的继续发生。

四解决网络会计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对于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如何更好促进发展网络会计,是今后工作之重点。为克服网络会计的弊端,应当在技术安全软件开发及人才方面构筑保障体系。

(一)技术管理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例如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舫鼠的措施。计算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二)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系统的功能,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不能有效得到控制解决,必将影响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

1.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一般是通过信息存取安全技术和会计数据加密来达到的。网络存取技术主要有:回复技术、鉴证技术泪令选取技术标识设备技术和保密技术。数据加密是网络会计系统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目前,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链路与端间加密两种方法,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

2.系统软件安全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工作上的文件属性可采用隐含只读等加密措施,或利用网络设置软件对各工作站点规定访问共享区的存取权限泪令等保密方式,避免文件会计数据等被意外删除或破坏。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测性检查。系统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了决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3.系统入侵防范控制措施。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例如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的、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系统。该技术系统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不允许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即使某个“黑客’,能突破防护进入到文件服务器,由于有单向配置路由器的阻挡,他也无法进入到受保护的本地网中。

(三)软件开发方面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智能化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4

【摘要】在商品房价格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应转向靠成本竞争取胜的策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通过分析全过程开发环节,找出成本变动的关健因素,充分发挥企业部门人才主观能动性,利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控制开发成本,达成企业利润目标。为了达成企业目标,将员工业绩考核和企业成本管理有机的连结起来,探索有效的考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与员工考核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成本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成本控制业绩考核合同考核制

1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房地产开发也不例外,尤其是企业成本管理。在工程计价领域,由于电子技术的引入而简化了计算过程,人为因素(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就成了主要因素,因为计价基础的一致性,这种主导方式也立即传递到了房地产行业,即人成为了控制开发成本的第一位因素。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已经对房地产开发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那种只要拿到土地、建好楼房就能获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房地产市场优胜劣退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商品房售价受到各方面均衡制约以后,企业依靠抓自身管理、增技术优势、挖内部潜力,提升竞争实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迎难而上,才会发展得更高更远,真正做大做强。

企业怎样考核评价员工业绩?怎样控制开发成本?是企业管理者经常探索的问题。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工作业绩的考核和成本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企业是以效益为最高目标,离开了开发效益去谈工作业绩是本末到置,同样开发效益也是同员工的工作创新和业绩创新密不可分的,两者就是因与果的关系。

2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管理是同开发过程的各项工作密不可分的。所有的开发工作,如果涉及到要支出费用,那就形成了成本。成本就是费用,是因为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费用,如人员工资、政府缴费、工程发包等等。所以开发工作在明,是明线,成本管理在暗,是暗线,一明一暗,这两条线贯穿了开发的全过程。因此,要搞好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抓住这两条主线就行,以明线指导开发工作,给员工定岗派工作任务,进行考核;以暗线来掌握资金支出,控制开发成本。

因此搞好开发成本管理,首先是要明确开发流程,划分各阶段的各项开发工作,然后找出各工作应完成的事项内容,对其相应的费用进行成本归集;其次是要把握开发过程的关健环节,即花费最多的环节,通过优化、比较,去掉或降低其中不合理的费用,达到不花费或少花费也能达成工作目标。这就为企业考核员工和各部门的工作业绩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同时通过考核也可实现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

(1)全过程开发工作与成本内容:

(2)目标成本的建立:

汇总开发各工作环节的成本内容,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按会计处理原则,房地产开发成本分为土地成本、报建费用、建造成本、期间费用四类,将表一中各成本内容分别归入。其中,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和未列入表中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组成,后两者由财务部门直接统计得出。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可按照各自开发特点,先由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归集,按已完项目汇总成本,再进行有效分类,得出本企业的开发经验成本。以经验成本为基准,吸收同类型企业成本数据,并比照市场行情的成本波动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项目开发成本分类指标数据库,作为指导新开工项目的成本依据。企业在新项目建设时,由部门责任人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和工作计划安排编制本部门的详细成本计划,企业成本中心按企业指标数据库审核确定,以此作为费用支出的上限,即部门目标成本,各部门目标成本汇总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目标成本。项目目标成本一旦确立,以后该工作环节的成本支出必需严格控制,杜绝超出。项目目标成本就成为衡量考核部门工作业绩好坏的基础标准。

(3)关健工作环节成本控制:

在开发流程中,关健开发工作有很多项。项目一旦运转,在目标成本范围内,有的成本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的,而有的是通过员工工作努力和技术提升,可以控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开发中尽可能的找出哪些属于可调成本,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成本,通过层层监控,最后达成控制目标成本。

通过研究各项开发工作的特点,可以得出开发成本变动发生的关健环节在:土地转让;工程设计;政府报建;工程发包;工程管理;工程结算;销售环节;管理环节这八个关健环节。分析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项目成本,探索有效降低和改善成本的方法,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核心。成本工作开展的好坏,均在于此。下面来进行一些方法探讨。

3成本管理与员工业绩考核

3.1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各个部门,搞好成本管理应该层层设防,相互监督,才能防范于未然,成本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或某几个人的事,而是全公司每个员工共同的事情,这构成了企业考核员工业绩的基础。员工的工作是通过部门业绩体现出来的,因此员工考核可通过先考核部门业绩,然后在部门内部通过评定来实现。从表2中对应看出各部门与各项成本的工作密切关系。

对一个中型以上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设立的职能部门进行研究,开发部、工程部、技术部、营销部、采购部、物业部是企业负责生产的部门,是成本发生的第一道审批关,涵盖政府报建费用、工程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成本部和合同部负责成本发生的审核监督,是二审把关;总经办和总裁办对公司所有成本事项进行审核把关,是成本的第三道关;财务部对资金支出进行把关是成本的第四道关;最后由总经理、总裁进行支出全面把关。企业依此形成全面制衡的有效成本监控管理体系。

3.2成本管理与部门业绩评价内容

3.3成本管理业绩考核办法

业绩考核以目标成本为基准,以项目实际成本为考核评价依据,通过对员工参与执行工程合同情况进行考核,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企业成本可先分解为若干个项目目标,每个项目目标再分解为若干个合同目标、每个合同目标再按责任比例逐一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部门。项目所有合同考核汇总就形成了项目考核部门业绩,所有项目考核汇总就形成了企业考核部门业绩。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5

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载体,是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点,要求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突破现行核算模式,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实现创新。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以下内容。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核算研究 高技术企业是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它是利用当代尖端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技术企业竞争的成败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本,而是取决于非物质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运营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的核算开始引起管理界的重视。1995年5月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斯堪地亚(Skandia)公开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资本年度报告。之后,有些学者从支持管理决策的角度来研究智力资本的核算框架,注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提供的是创造企业价值能力方面的信息,但难以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智力资本信息的需求。并且他们都过于追求量化指标的核算,导致无法准确、全面地报告企业智力资本的状况。为适应时展的要求,研究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算问题,对于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至今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基于他们研究的结果,笔者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一种可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它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和高级形式,其作用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未来收益。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智力”是人力资本中最具价值和最稀缺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的资源配置能力。这两者进入企业便成为智力资本,它是以人的智力作为产权要素确认和反映的资本。 智力资本在价值属性上与物质资本存在重大差别,呈现以下特征: (1)增值性。物质资本只能转移价值,而且随着使用会逐渐磨损,而智力资本不仅能维持自身价值,而且还能使价值不断增值,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因为人的知识与技能在受教育过程及实践应用中能不断提高。 高技术企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 (2)易波动性。一方面,由于智力资本不能与其载体相分离,所以智力资本随着其载体的生命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智力资本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而知识和能力是必须经常更新的,一旦智力资本的载体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则其原来的智力存量可能大幅贬值。 (3)人身依附性。物质资本在空间上与其所有者可以相对分离,它可以由某个人所有,也可以归属某个集体所有、共同分割其所有权。智力资本所有权总是与其载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其使用权却可归他人使用,但必须获取报酬且应分享企业的剩余。智力资本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将成为高技术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方式,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4)稀缺性。智力资本所有者的思维活动可分为潜意识、一般意识和超意识三个层面,潜意识和超意识这两个层面的活动过程往往是孤立和不连续的,具有超常性、罕见性和不可模仿性。 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载体,是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点,要求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突破现行核算模式,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实现创新。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以下内容。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核算研究 高技术企业是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它是利用当代尖端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技术企业竞争的成败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本,而是取决于非物质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运营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简单地套用

核算管理论文范文6

建筑产品的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过程,它集中了各部门的 科学 技术成果,其产品质量则是一个国家 经济 、技术和管理基础的综合反映。 目前 ,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整顿和努力,特别是大中型 企业 在 总结 建设质量经验和 学习 海外质量管理的科学 方法 与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可喜成效。但现阶段尚有不少施工企业在建设质量中总存在重大矛盾,重视了建筑产品质量,则放松了成本核算,反之,加强了成本控制则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有些施工企业甚至尚未进行质量成本核算。这主要是对质量成本的认识不足,对质量成本计划、控制、核算、 分析 等 内容 和方法尚未掌握的缘故。尽管在建筑产品中质量成本占总造价5%左右, 但建筑业还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许多施工企业仍处在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从 理论 和实践的结合上就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1、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供建筑产品质量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或者说与质量管理职能管理有关的成本。 质量成本由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四部分组成。 内部故障成本即为使建筑材料经过合理技术组合形成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 (1) 施工质量成本: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缺陷和为处理缺陷而发生的费用。 其内容包括: A.分部分项废品损失; B.返修品工、料费和复检费用; C.停工损失; D.事故分析处理费用等(2) 建后服务成本:指业主在建筑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 A.由于建筑产品安全性能 问题 或质量责任分歧造成的诉讼费; B.由于建筑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业主损失而支付的赔偿费; C.在质量保证期内的修理费; D.事故分析费等。 外部故障成本即为建筑产品所配套的机、电、水、管、消防、空调、通风、门窗、燃气、通讯、楼宇控制系统等设备在保证建筑产品安全性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 A.诉讼费用; B.赔偿费用; C.维修费用; D.事故分析费用; E.保险费等。 预防成本为使建筑产品故障减少到最少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 (l) 质量计划工作费用:指企业为制定质量计划而发生的人员工资、文件费和办公费等。 (2) 质量控制管理费用:指质保人员工资费、资料费以及控制设备的核准、维修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等。 (3) 质量情报工作费用:指质量信息人员工资费、信息费、信息跟踪费、资料费等。 (4) 质量 教育 、培训、奖励费用:指教员和学员工资费、讲课费、资料费、学员外出培训学费、租用场所和设施费,以及质量奖励等费用。 (5) 设计更改费用:指企业为施工项目发生设计变更和受监理工程师指令更改 影响 造成的原实施方案、防止质量事故、试验计划等一系列变更而发生的有关人员工资费用以及资料费和会议经费等。 (6) 质量公关费用:指企业为施工项目质量接受第三方及业主的评审(比)或竣工交验、进度检验等原因进行公关活动所产生的人员招待费、礼金(品)费用等。 (7) 处罚费用:因违反国家及地方规章管理规定而发生的罚款。 鉴定成本建筑产品是综合性强且要求高的产品,每个分部分项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转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所以建筑产品的鉴定产品是指原材料进场检验、各分部分项和建筑产品全面完工后的验收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