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例6篇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1

计生草案第24条和第47条规定,出租屋业主应与辖区街道人口计生工作机构签订《出租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责任书》,提供承租人员的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出租屋业主不得把房屋出租给拒不接受处理的超生人员,否则将由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处以2000元罚款。

此外,草案还规定,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在办理住宅租赁合同登记时,应核查出租人与辖区街道人口计生工作机构签订的《出租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责任书》,同时核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承租人的《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官员告诉《财经》记者,该计生草案出台的背景是,《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在1994年制定并颁布,近20年后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02年实施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由于立足的是全省的普遍情况,也难以解决深圳的具体问题。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市常住人口为1036万,其中户籍人口为251万,非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超生问题成为人口管理难中之难。

2011年,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调研后起草了计生草案,并报送至深圳市法制办。深圳市法制办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联合调研中发现,出租屋是超生的“重灾区”,治理难度亦很大。根据“联防联治”的综合治理理念和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原则,几经修订后,计生草案遂作出前述规定。

在审议中,针对“超生连坐”的条款,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表达了不同意见,有委员建议删除该条文。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2

关键词:深圳;和谐社区;规划;策略

一、引言

作为中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深圳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二四年,深圳完成农村城市化,成为无农村城市;去年七月,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实现特区一体化。但由于历史原因,原特区外城市面貌尚未摆脱农村的基本特征,全面城市化将是个漫长的过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在社区,舞台在社区,希望在社区,困难也在社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贫富差距将逐渐拉大;构建和谐社区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必经途径,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构建城市和谐社区,对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深圳担当构建和谐社会先锋城市的有效举措。

二、规划城市和谐社区应考虑的因素

1、人群因素

人口是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的基本依据。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职业状况、教育状况、都会影响到社区的规划设计。深圳拥有特殊的人口结构,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的城市是深圳人口结构的最为突出的特征,2009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891.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为241.45万人。因此在对深圳社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并合理控制城市社区人口规模。

2、环境因素

在构建城市和谐社区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社区的环境,一个社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方面主要是地理位置,深圳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珠三角的西南面,毗邻香港,很多外企进驻,带来了很多人力资源,住房紧张,也引起了新旧文化的碰撞,这些对社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人文环境方面应该考虑交通状况、公共服务设施、居住条件、建筑状态等。深圳是一座生态园林城市,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景区名闻遐迩,自然生态和滨海休闲景区也各具特色。在规划中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严格控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社区邻里关系因素

社区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因素,深圳是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的新型移民城市,社区人口结构较复杂,外来人与本地人、各地外来人之间在文化、生活习惯等均存在差异,处理好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

三、构建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的策略

1、政府主导策略

在构建城市和谐社区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作用。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规划先行,规划处于龙头的地位;因此,政府在整个规划过程中要扮演着总导演的角色,发挥相应的政府职能。

首先,通过政府主导,保持城市人口适度稳定。创新人口管理体制,加强对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实行按居住地进行管理服务人口登记的制度,健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在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为管理服务人口提供服务。其次,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建立面向社区的教育、卫生、文体、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新增部分在教育、卫生、文体、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支出比例。再次,改善社区基本居住条件。以完善基本居住功能为导向,加快城中村私房的综合整治和旧住宅区的修缮;积极发挥城中村、旧住宅区住房的作用,并通过综合整治和完善配套来提高供应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与人口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暂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

2、文化教育策略

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是和谐社区的标志和基础,因此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规划中要把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首先应大力发展深圳的文化事业,增加对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合理规划,提高社区文化教育设施的覆盖率。其次利用深圳“文博会”和“读书月”的优势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在每年举办的“文博会”和“读书月”期间,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最后,在社区内弘扬中华民族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营造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氛围。同时定时在社区进行各类知识竞赛,以家庭、房屋单元为单位参加,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

3、人才策略

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开办社工培训机构,实行社区工作职业认证制度, 实行获得资格证的优先上岗,以此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广纳社会优秀人士,首先,可以从高校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工作和引进社会各个岗位的优秀人才作为社区工作者。其次,广泛发动各阶层的爱心人士,在各社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圳志愿者文化发达,整个城市都充满着爱心,在这座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每年都会开展“关爱行动”,保护、关怀弱势群体,深圳为此被誉为“没有冬天的城市”,在进行社区队伍建设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动群众的力量。

4、体育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提高,渴望高品质的生活。他们在工作之余也渴望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能够使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更加和谐、稳定。因此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加大体育、休闲场所的建设。目前,深圳正如火如荼的准备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盛大开幕,在构建社区和谐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倡导全民运动,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3

一、深圳市人口变迁特点

(一)人口总量大,流动人口多

自特区成立后,深圳市便成为了典型的移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从1979年建市之初的31.41万快速增长到1046.74万人(2011年底),非户籍人口由2000年的576.32万增至2011年的778.85万,常住人口总数突破千万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特大城市,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腾飞与转变。从全国范围看,深圳市是全国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其流动人口一度超过北京、上海和广州,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人口密度高,分布不均匀

2011年底,深圳市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5256人,同2001年的3638人/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1618人/平方公里。总的来看,深圳市人口密度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多,是广州市的3倍多,居全国之首,其中福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68万人,高于北京首都核心功能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人口密度(1.43万人/平方公里)。2013年年初,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深圳市仅次于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各斯,位列全球第五。从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看,深圳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并不均匀,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和南山区的人口密度明显大于盐田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人口分布不均造成市中心人口拥挤、环境质量差,而郊区城市化发育程度低。

(三)人口年轻化程度高,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8万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4万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8万人,占1.76%。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8.40%,明显高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比例,是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年轻型人口结构,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这说明深圳市仍是年轻的城市,仍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和活力。

二、深圳市人口规模调控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一)深圳市人口规模调控取得的经验

1、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调控人口规模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市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2011—2015)》、《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政策》等文件,实施鼓励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使劳动力技能、素质结构充分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通过合理确定和调整限制发展类和禁止发展类产业,依法淘汰国家明令禁止、无证无牌、排放超标、恶意欠薪、安全隐患严重和落后产能企业,同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从业人口的结构置换。

通过一系列产业调整,深圳市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2009年至2011年间深圳市行业从业人员数变化情况来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从业人员减少幅度较大,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增加幅度较大,人口调控成效初显。

从非户籍人口增长速度来看,在经历了建市之初的快速增长以后,近20年来,增速逐步放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增速放缓,且维持在5%以下,但户籍人口增速稳中有升(见图1所示),这表明近年来深圳市出台的一系列人口规模调控政策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2、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合理引导人口分布

一是通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到2020年,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90万平方公里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1平方米以内。总体上看,深圳市在控制城市规模方面做到了从严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严格控制新增土地供给,努力扭转粗放利用模式,将建设重点放在已开发区域的更新改造上,同时以结构性、差别化的土地供给,引导空间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

二是通过组团发展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根据市情市况,确定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合理进行居住、产业用地布局,形成带状发展态势。

三是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在规划编制时,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等规范标准,结合地区发展需求、人口规模及服务范围,布置各类配套设施,完善路网结构,引入轨道交通等。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缩小了原特区内外的差距,吸引了一部分居民从特区内向特区外转移。

四是通过产业用地布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门槛,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外迁,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

五是借助特区一体化建设的区域特色和统筹推进策略,加快了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深莞惠经济圈”内产业的升级带动人口转移、城际交通无缝对接降低通勤成本、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变居住格局、社会事务及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则改善了人居的舒适性,促进了深圳市内人口适度向周边地区疏散。

3、不断创新人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先后开展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体制改革。从2008年8月开始,深圳市正式推行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实行“前台服务,后台管理”,探索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二是注重队伍建设,建立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共设出租屋管办10个,街道出租屋综管所57个,社区综管站567个,培训、整编出租屋综合管理员1.8万人,出租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探索出多种有效模式,实现人口动态化、网络化、数字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

四是针对复杂的人口结构,深圳市逐步构建了实现人口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探索多种便民维权和市民化服务机制,从2005年开始推出人口管理“1+5”文件。使流动人口在务工就业、就医看病、办证发照、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方面普遍得到与市民享受同等条件的优惠服务。此外,深圳市还通过实施住房与人口联动调控计划,促进房地产开发与人口布局相结合,促进人口居住合理分布。

五是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入户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人口结构。近年来,深圳市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优化等中心工作,结合区域人口结构、年龄结构、产业政策、人口政策等,坚持市场导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并完善了积分制的人才引进入户制度,人才引进入户年均增长20%,较好的满足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优化了人口结构。

(二)深圳市人口规模调控面临的挑战

1、人口规模总体目标调控任务艰巨

按照《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设定的目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035.79万人。

众所周知,一个区域的人口增长与当地产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最初促进深圳市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近年来,随着深圳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和拉动率出现明显上升,但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看还不够高,仍然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未来一段时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伴随第三产业的崛起,势必会继续推动城市人口的增长。

2、人口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从人口结构看,深圳市一般性人才过多,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且流失严重、青黄不接,其中龙岗区接近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相当部分无业或职业不明人员,这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城市要求还不适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未来发展面临着既要消减人口规模,又要改善人口结构,同时还要提高人口素质的多重挑战。

3、非户籍与户籍人口倒挂带来人口结构风险

目前,深圳市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为5∶1,居全国之首,其中龙岗区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高达10∶1。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现象导致深圳出现了严重的城市人口二元结构,对于人口统计而言,也产生了统计困难和增加统计误差问题,而且受户籍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扭转。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形成了很多“游民”和“蚁族”群体,这些人因工作不稳定、生活没保障,成为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压力。

三、深圳市人口规模调控经验对特大城市的启示

通过深圳市在人口规模调控方面的经验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应该遵循城市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一)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封闭式”行政手段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与优化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原则,科学调控城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打破原有调控思路和措施的无序状态,系统梳理城市人口调控中的各主要矛盾关系,积极学习借鉴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国际城市的人口调控经验,吸取“拉美陷阱”的教训,建立“有序”调控城市人口规模的对策体系。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有人口状况,把人口问题作为编制规划的重要因素统筹考虑,合理控制人口总规模,逐步调整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规模、结构和素质与产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机制。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布

研究发现,与内地传统工业城市不同的是,深圳市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工人,而第三产业中低端服务业占比大于高端服务业,低端服务业主要依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人口,高端服务业则主要依赖技术、信息要素,能大幅减少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因此调控人口规模必须依靠加快产业升级。一是制定与产业、资源、公共服务相匹配的人口战略,通过产业调整、增加投入、鼓励创新等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以此来减少用工人口数量,降低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三是通过制定就业和生活成本等方面的经济政策,通过成本“挤出效应”来选择企业,引导城市人口有序流动。

(三)加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从国内特大城市发展现状来看,现行的户籍制度背后存在种种制度障碍制约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须加快改革,降低城市户口的福利含量,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逐步使户口与福利脱钩,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为人口自由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改革传统的以户籍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对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由原来的户籍人口改为常住人口。各级政府对实际居住在辖区内的所有育龄人员,不分户籍,实行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进一步扩大与流出地的双向管理范围。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得到基本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切实降低流动人口计划外出生。

(四)科学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长效的人口管理机制

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市内人户分离人员在内的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和交换机制,以其为基础实施人口状况监测,每年定期开展人口状况摸底调查,特别是针对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对人口总量、结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全国范围内无障碍互通共享,为调控人口规模提供决策依据。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数据库,实行“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此外,要创新人口管理的思路,明确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的工作目标,理顺人口管理体制,整合人口管理资源,创新人口管理手段,提高人口管理能力,建立适合城市需要的长效人口管理机制。

(五)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建和谐人口发展环境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4

关键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措施;深圳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22-05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urvey of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equalization situation in Shenzh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n-equalization and even institutional deficiency among the 6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Shenzhen in three aspects: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4 measures: improving the basic public sports infrastructure network and promot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6 districts; perfecting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nstructor team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making diversified public sports service supply;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Key words: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equa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easures; Shenzhen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其目的就是要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真正普惠于大众百姓,让全体公民都能够机会均等地享有基本体育权利。早在2009年,广东在全国就率先颁布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划了“基本形成完善的现代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建设目标。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更应该起到“率先性”和“模范性”的作用。通过对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非均等化的成因,并据此提出推进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措施,旨在为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参考,并为全国其他省市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提供借鉴。

1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

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市共设6个市辖行政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4个功能区,即光明新区(隶属宝安行政区)、龙华新区(隶属宝安行政区)、坪山新区(隶属龙岗行政区)、大鹏新区(隶属龙岗行政区)。下辖51个街道、622个社区。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1]。深圳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从而也成为全国最特殊的人口结构,户籍人口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2015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是1 137.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354.9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1.2%。占绝大多数的常住非户籍人群为深圳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推进深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时应把他们纳入其中,否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30多年来,深圳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十五”期间,深圳GDP年均增幅为16.3%,“十一五”期间为13.2%。从每年的数据来看,都是在上年的基础上有千亿元的突破。并且,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就突破1万亿大关,正式迈入“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名列第四位。2015年,经过初步核算,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7 50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157 985,增长5.2%,按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5 365美元[2]。深圳市各区GDP差异明显(见表1),宝安区最高,为4 947.17亿元,盐田区最低,为487.2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从人均GDP比较显示,南山区排第一(287 684元),宝安与龙岗两区却分别位列倒数第一(100 839元)和第二(132 429元),不论是GDP还是人均GDP,各区差异非常显著。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圳市各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各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和投入。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保证,是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最基本条件。根据来自深圳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整理显示(表2),深圳市目前共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数为13 027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1.45个,低于全国的12.46个(数据来源于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总面积达2 067.54万平方米,人均面积为1.82平方米,高于全国的1.46平方米(数据来源于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从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较,深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并不占优势,而且各区间发展不平衡,如人均场地面积,盐田区(7.94平方米)是罗湖区(0.77平方米)的10倍多。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情况

来自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7 292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15.20人。《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3人,该目标深圳已提前完成[3]。各区体育指导员情况分布如下(表3),在总数上,宝安第一,为7 298人,盐田最少,为388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数量,龙岗第一,为17.69人,福田最少,为11.94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数量,福田、罗湖和宝安三区低于全市的平均数15.20人。

1.3 体育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来自深圳市各区民政局的数据整理显示,深圳市共有市、区两级体育社会组织340家(不含体育基金会和备案制体育社会组织),其中市级体育社会组织为108家,区级体育社会组织232家,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0.30家。从各区拥有区级体育社会组织情况看(不包括市级体育社会组织),龙岗区最多,为99家,盐田最少,只有7家;从每万人所拥有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显示,龙岗区依然排在首位,为0.39家,宝安区最少,每万人仅拥有0.08家体育社会组织(表4)。

1.4 制度体系情况

截至目前,深圳特区政府出台跟体育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01月18日),《深圳市基层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导意见》(2012年08月02日),《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2014年12月03日)等。以上各法规文件中,仅《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具体目标,但并没有对“均等化”做出制度要求。深圳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系统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出台。

2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2.1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整体投入不足,与经济增长规模不符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体育需求不断增长和公共体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这从根本上来说是政府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水平不高和投入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从表5发现,深圳近年来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0年深圳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3.65亿元,此后,基本是逐年下降,到了2014年只有13.54亿元,2015年稍微有所增长,为18.11亿元。并且从2010-2015年六年来深圳与全国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比较来看,也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与深圳逐年攀升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更应该引起政府部门深思与重视。

各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的不均等。从已有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注:2015年统计稻莨俜缴形垂布),2014年各区GDP总量与各区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较发现(表6),宝安、南山两区GDP排在前列,其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排在前两位,而盐田和罗湖两区GDP位于后两位,其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排在后两位。说明各区GDP与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多少呈正相关的。另外,深圳市体育场馆基本都集中在各区的中心区域,大多数“二线关”外距离中心区较远的街道(注:“二线关”内是指福田、罗湖、南山以及盐田四个区,“二线关”外包括龙岗和宝安两个大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相对较为匮乏,如龙岗区大鹏、南澳以及宝安区的公明、松岗等街道。虽然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但是“二线关” 内与“二线关” 外偏远地区一直处于长期的二元化管理状态,在经济发展、市政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造成深圳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方面的二元化格局。

2.2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其队伍发展不均衡

目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方面,仅有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制订并于2015年6月的《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因是非政府组织行为,并没有刚性要求,各区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深圳全市每万人拥有15.2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已经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每万人拥有1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目标,但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不健全,各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尤其是福田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在各区中最少,仅有11.94个,这与福田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以及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地位很不相称。

2.3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数量偏少,各区差异非常显著

从各区每万人所拥有的区级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表明(表4),深圳市各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很不均衡,最多的龙岗区几乎是最少的宝安区的5倍。全民健身运动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全面兴起,将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中坚力量。根据国家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总数为3.7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0.27家(按照2015年我国人口137 462万人计算),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全市平均每万人仅拥有0.30家,仅比全国平均多出了0.03家,而且,其中的宝安、罗湖、福田三区平均每万人仅分别是0.08、0.13、0.20家,尤其是宝安区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深圳市今后不仅需要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整体力度,与其同时,还要注重各区体育社会组织均衡发展,缩小各区之间的非均等差距。

2.4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均等化标准缺失

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相比,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推进相对滞后,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国家层面有《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省级层面有《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而深圳并没有出台具体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与此对接。在深圳市已有的体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中,并没有关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具体条款,而且,深圳市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也没有详细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出台。因缺乏统一规划的硬性要求,更没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均等化标准,导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投入自主性也就较大,难免出现非均等现象。

3 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措施

3.1 完善基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各区协调均衡发展

首先,深圳市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结合考虑各区在人口、经济、财力等多方面的差异,确定政府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并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其次,尝试横向转移模式和对口体育服务支援,缩小各区间的非均等化差距,尤其是“二线关” 内和“二线关” 外偏远区域的差距。一方面,在财政投入上应加大横向转移支付,更多的向关外倾斜,加大对“二线关” 外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对“二线关” 外各区进行对口体育服务支援,如在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开发、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4]

需要指出的一点在于,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内涵和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从全国角度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进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加强公共财政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力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但是深圳在建制上已经是一个没有乡村的城市,所以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区域之间和人群之间的均等问题,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城乡均等化[5]。要实现深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实现特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配置在空间上的均衡,构建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基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首先,以现有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为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晨晚练点、健身路径、室内外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苑等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和街道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打破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方面的二元化格局,形成覆盖“关内外”、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其次,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提升服务质量。各类公共体育设施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各级综合体育馆要发挥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进一步落实大中小学学校、一些机关单位的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

3.2 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深圳各区实际情况,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的原则,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尽快缩小各区间差距。第一,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聚集机制。构建公开、公正、择优的用人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从事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主体、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扩充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从业人员总量。第二,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技能更新和提高机制。运用以培训、轮训等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和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为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做贡献。第三,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激励机制。着眼于体育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与岗位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3.3 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各区应加大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力度,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模式,让体育社会组织在“大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发挥出承担全民健身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管理机制上,要少限制约束,多培育扶持,进一步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数量,优化体育社会组织结构,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公信力,发挥其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职能转移细则,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尽早建立对口服务机构,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使其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落实到位,如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形成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3.4 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行政问责机制

深圳应尽快出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并与政府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可根据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邀请社会中介组织和市民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进行考评,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形成多元化考评主体。一是效率评估:评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效益评估:评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三是公平度评估:评估各区是否为公众提供了均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建立行政问责机制如下:首先,明确划分政府职能责任。政府各部门之间、行政人员之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严格,并据此合理地赋予权力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科学、有效问责的基本前提。其次,明确行政问责制的主体、客体与问责程序。以解决有谁问责、向谁问责、如何问责的问题。最后,建构支持行政问责的政策法规体系。可单独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年度评估报告。通过年度报告,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深圳市各区当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状况,也有利于人大、职能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各级政府积极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最终实现深圳特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深圳政府在线[EB/OL].http:///cn/zjsz/szgl/.

[2]深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EB/OL]. http:///.

[3]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2-03-01.

[4]姜大勇,王玉珠,张蓉,等.山东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与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8.

[5]傅小S,吴晓琪.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轨评价体系――以深圳市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84-88.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5

关键词:景观系统;文化;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112-02

1 景观运营工作目标

环境景观识别一般分为指示 性标识和象征性标识两大类,本次2011年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工作的对象共包括65个竞赛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10个城市街区及相应的训练场馆;依据深圳大运会赛事宣传需要,以大运会形象元素为基础,以各个场馆与城市街区为载体,组织开展设计开发和一体化的应用管理,创造出独特、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视觉形象。随着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便捷、新颖的景观系统塑造是体现国家及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也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指标。

本系统运营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以围绕“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为指导思想,通过大运形象元素在体育场馆和城市街区的广泛应用,渲染欢乐祥和的大运氛围,服务赛时的宣传需要,传播大运会的文化理念,展示青春时尚的大运形象,展示深圳设计之都的艺术水准,展示中国崭新形象。

通过景观运营,能够强化景观整体统筹、规划功能;完善大运形象景观布局,避免城市景观盲点,让大运形象元素在体育场馆和城市街区能够得以广泛应用。

通过景观运营,能够加强技术和策略层面的指导和协调;统一思想,提升技能及专业素养,让大运景观能充分地展示深圳设计之都的艺术水准,展示大运会的品牌高度。

通过景观运营管理,能够加强景观实现的监督和控制;保障大运景观实施的安全、高质准时,让大运景观在渲染欢乐祥和大运的同时,促进“和谐深圳、和谐大运”的建设。

2 景观系统设计规划

主体设计原则是指为了满足赛时运行的需要而在各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及重要城区赛前安装、赛后拆除的景观物品。这些景观物品通过大运会的会徽、吉祥物、口号、核心图形、官方图片等大运会形象元素的设计开发和一体化的应用管理,创造出独特、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视觉形象。

1) 主导设计理念:青春时尚、色彩绚丽、新奇特美、海洋文化。

2) 规划定位

①整体规划:全面梳理,科学统筹,功能分区,主题突出。

②区域整合:充分考量场馆、场馆及附近城市街区景观布置的一致性,将三者有机整合,打造区域形象景观的亮点。

③彰显特色:以总体规划为前提,兼顾场馆特色,形成既统一又丰富的艺术效果。

3 深圳大运会景观体系

1) 深圳大运会的元素体系及景观应用体系的艺术来源:以人,天空,大地,海洋为四大艺术来源,构成了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元素主体。①核心图形标准;②基础元素。

2) 深圳大运会景观应用体系:

通过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赛事相关用品、赞助商识别系统、标识系统以及城市形象载体的应用实施,形成鲜明、统一、完整的总体景观。

①景观载体:分为“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两类,其中包括竞赛场地(FOP)景观、道旗、围挡、标识装置、景观构筑物、背景板、体育器材、楼体装饰景观、临建设施、主题雕塑、公共艺术装置、公共设施、交通工具、城市家具、互动投影、多媒体显示系统等。

②赛事相关用品:制服、火炬、奖牌、颁奖台、获奖证书、门票、注册卡、大运会地图系统、秩序册、赛事指南、专用交通车体、志愿者用品、礼宾用品、大运会纪念产品等。

3) 深圳大运会场馆景观体系:

通过深圳大运会65个竞赛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含体育器材、赞助商识别系统、标识系统)等的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物品(景观载体)的应用实施,形成鲜明、统一、完整的场馆总体景观。

①通用景观:景观旗、A型围档、安保围档、路障装饰、室内地贴、室外地贴、人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车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人检+车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临建用房外立面装饰、玻璃贴、室内立面装饰、室内挂旗、场馆入口装饰、比赛场地入口装饰、观众席装饰带、混合区背景板、颁奖背景板、新闻厅背景板、计算机遮罩、桌子围档、轻型展架。

②特殊景观:室内立面装饰、即时贴、灯杆旗、体育器材装饰、特殊景观物品(含多媒体景观)、大型临建景观构筑物、建筑物覆盖装饰、草地图形等。

4) 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职能体系: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形象景观依据其职能可以分为三大景观体系:包括以标识系统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体系;以形象元素为主体的场馆景观体系;大型景观装置、临建构筑物、多媒体显示为主体的人文景观体系。

4 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文化遗产

1) 设计独特:深圳大运会核心图形首次运用多色透明叠加的色彩系统,突破往届大运会以单色系为主的表现形式。

2) 模式创新:深圳大运会三大形象景观系统的提出,是对大运会形象景观原有模式的充实、完善和新的提升。

3) 文化城市:部分永久性的大运景观将为深圳城市形象增添文化光彩,成为永恒的大运历史记忆。

4) 实现跨越: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规划、设计、实施,以深圳本土团队为主,向世界展示深圳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圳设计之都增添光彩。

5 结束语

目前环境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人们更多关注到在独立环境设计中如何保持和更新景观形象特征和营造“人性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为了提升社会的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更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与进步;景观环境的更新是当前社会的必然势趋。“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观将承担在城市的扩张和其他独立环境更新建设中主导的地位。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景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重点所在,也是我们后期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魏天刚.导向标识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仲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设计[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深圳计划生育证明范文6

与众不同的职教理想

作为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要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要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升级,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人口红利”转化成“人才红利”加码助力。

做有使命感的职业教育领跑者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84年的深圳市业余中专学校,2009年更名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定位改变了,由于历史原因,面临着硬件建设难、专业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等问题。基于此,学校通盘考虑了专业特色、学校定位和区域需求,根据《深圳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年)》明确提出的要“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强市”,顺势提出“做有使命感的职业教育领跑者”这一理念,提出了:建设“广东窗口、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现代化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身心特别健康、品德特别高尚、技能特别过硬”高素质幸福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务深圳区域经济,满足技能人才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深圳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据《深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深圳三次产业结构为0:46.5:53.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积聚了丰富且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资源,通信设备、彩电、手机等行业重点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学校所处的光明新区近年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以加快发展IT产业、先进制造业、化合物半导体照明、高端服务业、生物制药、观光农业及生态休闲旅游等为重点,通过产业带创业、创业促就业,构建创新创业平台。针对这个新形势,在2012年12个专业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建设重点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增设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布局。开设的五大主体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均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诲人不倦的课改特色

学校领导从中职课程的理念、性质、价值观、目标、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几个方面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现有中职课程的课程目标导向不明确,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课程结构不合理,必修课多于选修课,国家课程多于地方课程,校本教材少,应针对学生接受程度和兴趣增强课程选择性;课程内容为学科知识体系架构,没有依照学生已有经验增添最新科技知识;具体实施时,还是以教师灌输教、学生被动学为主,应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转变;课程评价多以选拔式、证书式为主,没有以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评价目标;课程管理上存在以国家管理、专家管理为主,需要加强课程校本管理,树立“老师即课程”的课程理念。

2011-2013年,学校坚定地践行“三步走”的改革方式:从宏观层面出发,改革学校专业设置,贴近市场设专业,精细专业布局;从中观层面出发,改革专业建设,将课程设置权交还于专业部,将课程开发权交还于老师,将课程选择权交还于学生;从微观层面出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建设幸福课堂之路,享受幸福教育之乐。

办好三大核心专业,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十二五”是深圳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深圳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提速,深圳众多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云计算、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衍生出一大批新型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深圳二职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探索构建“三层融合,三双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行业需要、企业急需相符合。硬件优先,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校内实训环境。设备设施先进、齐全,在充分满足学历教育学生实训需求以外,还能为社会培训、学生技能竞赛训练等提供服务。校企合作,开启了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建的新局面。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了有高校教育专家、行业、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自我超越,努力肩负了中高职衔接的新使命。2011年,被广东省教育厅选定为第一批三二分段对接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率先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担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立足于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学校的会计专业定位于为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业等领域会计部门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为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开发了以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基本能力、职业技术专长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四个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包”,初步形成了“双境培养,理实交替;双基为本,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双证”制,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纳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课程对接岗位,多元考核,社会评价,达到“一专多能、一生多证”的目标。同时启动相应的课程数字化资源项目,初步构建“共享型”会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内容有教材、任务书、教学视频、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门精品课程的资源素材。

2009年,深圳成为国内首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抢滩深圳,如阿里巴巴国际运营总部、百度国际总部、华南总部、环球资源中国运营总部、前程无忧中国运营总部等,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规模。如何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网络营销能力和物流动手操作能力的中职生,成为了中职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推行“四维平台、商学一体、能力渐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三位一体、能力为上”课程体系。所谓“三位”指的是“基础+核心+特色”。基础类课程主要依托于学校经济和管理的学科优势,打造学生扎实的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核心类课程是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特色类课程则围绕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构筑,主要是商务与技术相结合的特色选修课,通过一个层层递进的实训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坚持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学生进行调查回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化,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发展的动向,以此为依据,及时更新和优化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使学生素质能更好地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行动导向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在校企共建项目课程的背景下推行项目教学,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学校实际设置教学项目,教学实施按实际的工作流程逐步开展,教师由实施者转变为组织者,强调学生分工协作,重视过程性评价,在项目实施中锤炼学生综合技能。创新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强行动导向法教学研究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实践校园创业;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以行动导向法为教法改革突破方向,初步建立专业共享的教学资源包,探索和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坚持每年审核实施性教学计划,明确所设课程的数量、教学方式、课时数、资源配置、评价方式等,实现专业教室与实训工厂结合,教学过程由模拟到模仿到实训,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全体学生均分层实践了“职业体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阶段,收获颇丰。如2013年信息技术部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引企入校”项目,引进一条生产线,学生可在校分批进行职业体验。汽车部与宗正奥迪开设订单班,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以外,还有机会进入宗正奥迪公司学习,考核通过的学生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比较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直接进入集团的4S店工作。教育与国际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对口的实习单位是深圳市慈善公益网,岗位有学校社工助理、医务社工助理、职康中心社工助理、社区服务中心社工助理及行政助理等,学生在安排的各个岗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职业体验。动漫专业学生在东莞市水木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四周,企业还将在校创办动漫模拟仿真实验室,接受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并开展课程模块化的相关研讨。

除了“以证促学”,学校还重视“以赛促教”,在连续3年省市、部级等多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中,学生一共荣获了34个一等奖、42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其中2012年国赛,在果蔬雕项目、企业网搭建与应用项目、成果展项目勇夺3个一等奖。近三年来,毕业生“双证”率平均达到97%,毕业生质量优秀,成为了“身心特别健康、品德特别高尚、技能特别过硬”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这个地方重点支持专业建设为主要任务,打造“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品牌。目前,汽车实训基地面积达2835平方米,各类设施设备、工具等价值达970多万元,实训设施、设备、教学环境均已接近国际化水平。实训中心包括发动机实训系统(40套)、电器实训系统(34套)、底盘实训系统(14套)、ABS系统实训台(3套)、整车(11台)和11辆实训车。实训设备齐全、先进,实训场地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可满足现代汽车维修技能的培训要求。通过示范校建设,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深化工学结合的学生培养模式,打造品牌专业。深圳鹏城机械研究所系由学校牵头组建,致力于推广先进加工应用技术、支持自有知识产权项目、开展职教机械专业教学研究等工作,以实现紧密产学研一体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创维集团、生力机电集团等合作建立企业校区,并与该企业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企业校区建设、师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岗位用工等方面的合作,例如由学校继续教育部和商贸部牵头与深圳创维集团成立了“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创办的创维校区是学校第一个合作办学的试点,学校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企业校区,为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深圳经验”。

为推动深圳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社会化”可持续发展,由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牵头,集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于一体,于2013年成立了深圳第二职业教育集团。现有首批成员单位103个,包括10家行业协会、12所职业院校、13家培训机构、61家企业、3家科研院所及4家出版社,旨在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学校与行业协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标准,共同构建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平台,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校企联手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

深二职校的教育正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全面进行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水平,赢得了教育界“深圳速度”的称号。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学校发展实现了三级跳,迅速进入职业教育领跑行列。

超凡不俗的幸福教育体系

有牵头组建深圳第二职教集团、创维企业校区、深圳鹏城机械研究所的经历与底气,学校“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得以深化;通过课程改革,学校专业设置日趋合理,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初具规模;通过“以赛促教、以证促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学校育人体系逐渐成熟。在这样的条件与背景下,2012年,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便成为深二职校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应深圳旺盛的技能人才需求及其培训缺口,满足学校加快、优化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经路径和必然过程。

学校的发展与竹的生长大致相仿,一次挣扎,一次印记;一次拔节,一次成长。并且逾到高处,向上来得逾是艰难。厚积薄发,对于量的积累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深二职校人而言,如何薄发实现质的跨越才最考验智慧。已经处于一定高度的深二职校,最终选择以幸福教育作为内涵提升的依托和统驭创建工作的文化主线,提出以“培养高素质职业的幸福公民,让教育成就幸福”。科学实践之下,精彩纷呈。

三声融合,建立幸福课堂评价模式

培养目标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式,遵循着幸福教育的理念,深二职校在专业课程开发方面,以“幸福德育”理念为引领,形成了一系列幸福教育读本、幸福教育实习模式、幸福课堂、幸福班级评比、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色形式。课堂上的幸福感不好评价,过程监管更是不易。幸福课堂究竟如何定位,怎样建立起评价和考核体系,如何形成模式进行推广,真正体现学校示范、引领的地位,深二职校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定了“三声融合”的评价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课堂中有笑声、掌声、辩声。

幸福课堂是需要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被幸福”。“笑声”体现学生内心的显,人生需要欢声笑语,学生的课堂也需要发自内心的笑语,快乐的学习,才不会对知识有抵触情绪,学生也愿意去学习。“掌声”是一种认可,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可,教师对学生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产生学习愿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认可,只有充分的信任,才会有学生创新的发展。“辩声”要求学生课堂上要有思维力,课堂上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也应对知识有争辩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

四三二一,建构幸福教师专业生涯体系

中职学校的教师不少缺乏危机感,专业课程改革首要任务则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有的教师不愿改革课程,不愿提升自己,不愿有志存高远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明白为什么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改革之目的与措施如何实施,教师的个人发展应是如何。教师专业生涯如何实现幸福的获得与发展,成为学校幸福教育整体建设的一大难点。

深二职校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及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现实,制定了“四大培养目标,三大考核体系,二套认定标准,一项培训计划”的师资培养体系。四大培训目标考虑到教师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教师信息化提升、名师培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四大培训目标。三大考核体系围绕着四大培养目标,提出了对教师信息化的考核、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教师道德水平的考核。二套认定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师与基础课组教师,制订了两类专业发展途径及认定标准,专业教师的认定标准遵循“双师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三阶段培养目标,基础课组教师的认定标准遵循“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三阶段培养目标。一项培训计划是根据学校每学期的发展,制定符合学校学期及特色的学期校本培训计划。在这一师资培养体系下,有效鼓励教师转变旧有教育思想,保障教师专业课改的成效,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加强对自身能力提升的意识。

全面发展,建设学生终身幸福能力的引领策略

深二职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从注重技能培养转为心灵关怀,提出“幸福教育”的培养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培养和提升学生认识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使其具备幸福人生所必须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基。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培养目标太远大,太理想化,中职学生学好技能,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即可。而深二职校在达到这一基本目标的要求上,提出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则是赋予学生学会幸福的能力。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体系,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成立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这是一个基于学生内心诉求而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先进的群众性组织,是完全由学生组成、管理,并以积极维护学生权益为己任的学生团体,包括膳食管理委员会、学生校车管理委员会、安全与纪律委员会、学习委员会、社团发展委员会、绿色校园管理委员会、重大事件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个分支。比如膳食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维持饭堂秩序,检查排队情况,另一方面是负责监督饭堂饭菜质量、服务质量、菜价、卫生等,为全校3000多名学生的饮食做好服务与监督。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和彰显个性品质。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与素质,学校通过开展大型主题活动或系列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环保、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如学习与践行《弟子规》活动、开展学生环保成果展示活动、在校园多处建立法律教育角、校园警示牌设计大赛等。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彰显学生个性,学校重点建设与打造学生特色社团,如ERP沙盘社、“动感十足”街舞社、“我行我秀”礼仪社、“快乐驿站”心理社、篮球社、“助人为乐”义工社、汽车俱乐部等。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主要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社团发展的目的旨在通过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发展、校园文化相结合、相碰撞,达到“幸福校园、快乐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