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例6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1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着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例如:诗歌《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诗集《山间》中的经典诗歌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抉择。诗歌《未选择的路》中运用了大量的的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在这首诗中,“LIFE IS A JOURNEY” 就是用了隐喻的表达方法,作者把 “roads” 作为论述的主体,用“路”来 比喻人生的里程。再如诗中的一些词或者句子的使用 “travel”, “stood”, “looked down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passing there”,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come back”,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作品中“roads”“travel”“way”“JOURNEY”“travel”等词的衔接,使诗歌在表达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智慧与贤言。所以在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时,要帮学生理解好“没有走过的路”的潜在的意思。作者用路径选择来比喻人生。隐喻是有助于表达诗歌主题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哲学在其深层含义渗透。在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容易理解。将隐喻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英美文学篇章衔接及连贯功能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隐喻复合理论;隐喻理解;在线言语处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21-02

《隐喻复合理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一书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英美语言学系的学者Markus Tendahl的著作,2009年由纽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关于隐喻理解和在线言语处理模式的一种新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上下文异形隐喻,而且在没有预知隐喻的任何特殊的或被标记处理情况下,可以详细解释特别概念产生机制。这本著作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内容作简要介绍和简评。

一、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部分是本书的简介。在简介中,作者指出这本书创作的目的是为隐喻研究做新的贡献。作者认为在标准的语用学隐喻模式中,把推理和讲话者的意图作为隐喻理解的关键,但是其忽略字面意义处理和隐喻语言之间的区别。而隐喻的关联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被认为是隐喻研究的进步。通过简洁阐述的方式,Tendahl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意义,从而确保他自己和读者之间互明的充分程度。

本书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隐喻的语用学理论的评论。关联理论模式重新定义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交际中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之间不变的协调能帮助听者在读心术和上下文中寻找最佳关联。作者通过批判性的评论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交际的认知解释,我们语境的本体论只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事物的认识论(P. 21)。

作者总结出作为交际前提,相互认知语境的建立依靠其他人认知语境合理假设的形成。由于讲话者有代表性的公开想法证据不足,人们只有通过直接处理最佳关联信息来减少付出的努力。结合新信息和存在的假设,可推论的语境效果可引起先前假设的增强或消除。

Tendahl定义了构成隐喻复合理论的以下四种基本假设:第一是推断非字面解释之前,字面命题不必推断;第二是言语理解应该在线分析,而且在成分的基础上;第三是我们的心理词汇是个网络,由于很多原因,词条相互编织,比如嵌入、共现等逻辑关系; 第四是上下文和决定连接其他词条的语境被激活。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对隐喻尤其警惕,丰富的背景能帮助理解隐喻。作者用心理语言学相关的文献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为了使关联理论的预言与相关期望值相符,句子生成了认知效果,比如明显的假设之间的强化或矛盾。隐喻的复合理论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隐喻解释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出现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处理隐喻句子上,语境比常规的比喻解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丰富的背景下,隐喻能被直接理解,并不需要字面理解的前两个步骤。

作者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处理隐喻句子中的概念,就是Carston(1996,2002)的“特别概念”。这就引出了一个结论:字面意义和比喻义的区别只停留在成分层面上。Tendahl的结论是字面意义的判断是以解码的语言学意义和特别概念有序的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这个结论虽然揭示了本质上隐喻不是主要的命题,但是表明了意象主义的性质常常忽视隐喻关联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作者陈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根本上是想法和行动,只是衍生出了语言。在对这两个熟悉的模式的评论中,Tendahl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变性假说的断定只局限于喻体中隐喻映像生成的结构中,而不强加限制跨域映像转换的元素。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的改进,因为它提供了为什么有些元素会被投射的原因,而其他理论仍然根据相关预期来抑制元素实体化。作者准确地解释了在喻体阻止元素实体化的能力中隐形的循环性,这意味着我们依照本体拓扑结构保存的要求,而没有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本体论一致性的要求,理解了一些它的结构和重新解释了不变性假说,然后完整的不变性假说将在隐喻映像作为概念化喻体唯一的方法的情况下起作用。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喻体的独立的结构概念化,而且喻体因为某些原因表现为隐喻,改进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在后者情况下,隐喻导致替代喻体结构是不常见的。

作者通过概念复合理论,寻找一个更动态的模式来适应所有关于理解隐喻的上下文敏感度的问题。复合理论能够解释非现在时刻在任何输入空间意外发生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复合过程中不是单向的,而是允许新的结构出现,不仅仅是修改现有的结构。作者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在结构上是互补的,它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后台认知操作模式,而这种后台认知操作是由隐喻表达创造的。

在第四部分中这两个理论的联合发现是和关联理论并列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理解隐喻句子的研究,而没有把隐喻构思或隐喻使用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Tendahl得出:对人类认知来说,隐喻构思的存在是关联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理论的第二点不同在于隐喻构思或语言中隐喻等级的判断,不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新奇的隐喻。关联理论研究的不是常规的隐喻,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正是常规隐喻。

对于如何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阐述隐喻意义,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关联理论以命题的形式描绘隐喻。而认知语言学主张大部分隐喻以意向图式为基础。二者都认同用标准的语义学模式来解释如何在线处理隐喻是不完善的。关联理论解释了在隐喻和字面句子解释中等级的不同,这些不同建立在“特别的概念”的概念上,而关联在线构建以放松或紧缩为基础。认知语言学另一方面不提供任何明确的在线隐喻理解的程序上的解释,但是在心理映像关系结构方面心理语言学有建议的优势,而且推理模式从一个本体映射到一个喻体。

两种结构并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隐喻的习得问题。在关联理论中,隐喻的习得与儿童元表征能力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有关。在认知语言学中,早期的隐喻发展起源于具体的经验。

第五部分Tendahl陈述了他的隐喻复合理论,包含了前面几个部分所有的基本观点。这个理论以词汇处理开始,这个处理涉及言语理解。单词定义为一个为进入概念领域而产生的指导性提示。它以作为词汇概念的可确认的不变语境部分和包含空位的上下文相关部分为特征,而且这些空位能用外面的知识结构填满。在关于上下文已调的特别概念的创造方面,没有语用学修改作为交流关键,就没有词条能活动。隐喻概念只是特殊种类的特别概念,并没有不同的本质,不要求特别的解释和理解过程。单词或许与词汇概念有关,或许与特别的概念有关,而后者关于特殊语境的更稳定的概念域是自发的修改。外部的知识结构可以是概念域、隐喻、转喻、意式图示或脚本。概念域是直接关联交流的结构。关联分类过程决定了概念域的哪一部分知识保持在详尽的特殊概念里。准备好的上下文关联的思虑决定外部知识结构的哪一元素将被映射到概念域的空位上。

在这样的框架下,当一个单词详尽的特别概念被规律地描绘成已知的知识结构,而且这个已知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这个词概念域的本质时,多义词就产生了。随后这个单词指向新的概念域,即多义词后面的认知机制。而基本上外部知识结构的补充在特别概念里是最佳的,它是隐喻性看法的必要先决条件。频繁循环的外部知识引起了元素从词汇概念到外部知识结构的转变。当一个到关联概念隐喻的环节丢失时,语境通常提供一个外部知识结构来反对描绘概念的东西。句子结构中,词条的结合用复合理论的分析工具来解释,比如心理空间的联网模式适合捕捉到语言学和语境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词汇处理和句子处理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以至于经常一个特别概念的性能分析的完成,只能在句子已经获得了随后的词条提供的更多明显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内在知识结构,分析外在概念域,和经过外部知识结构与活动的空位获得巨大的充实,描绘的模式足够强大来辨别普通的特别概念加工,修改范畴隐喻和跨范畴隐喻。

最后第六部分,作者简要的总结了本书,并说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研究应该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特别概念在相同的概念域怎样加工和加工什么。而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测试什么程度的语境和关联预期能指导句子理解。

二、简评

《隐喻的复合理论》这本书不但对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这两个领域的大部分著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评论,而且还论述了隐喻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是心理事实,而且与现阶段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学所研究的重大发现相一致。Markus Tendahl能够明确地表达许多认知语言学潜在的或假定的观点,与交流的明示推论模式建立联系。

然而这本书也有不少问题,首先有一些印刷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阻碍读者的理解。比如在72页中写到“讲话者首先发觉错误和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在语境中,异常的发现取决于听话者。文中对讲话者认知努力行为的描述严重阻碍了读者的理解。或许由于交流是个共同的活动,听者承担了大部分理解活动,这是个严重的歪曲。另外,在第98页,作者再次在比喻句处理中,赋予认知努力的责任交给了说话者,“当说话者假定刻意的成分组成了句子,他们将愿意赋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概念是不可区分的,它们的任意使用对初学者有很大的迷惑性。

另外一句有争议的话是102页的“甚至新奇隐喻不排除在外用于特殊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的区别更含糊。毕竟“隐喻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的功能包括解释、说明、描绘、表达、评价和娱乐。在会话和写作中我们有很多原因使用隐喻,因为有时没有其他词来指代一件特殊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我们想说的,对事物的感觉,解释特别的事情,用更有趣的方法表达意义等等”(Knowles and Moon 2006: 3)。

除了以上印刷问题,我还有其他一些看法。复合理论中句子理解的关键性假设在于句子理解是逐渐增强的,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神经学或心理语言学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这个观点没有被充分地证明和很好地讨论。

尽管有一些次要的错误,《隐喻的复合理论》一书揭示了作者如何合并关联理论模式和隐喻的认知心理学处理。在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概念隐喻和特别概念构建之间强大的相互作用,Markus Tendahl展示了普通交流中貌似合理的隐喻结构。

三、结语

总之Markus Tendahl建造了连接语言、认知的不同理论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语言研究模式,这是现代语言研究发展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学习到了在线交流中研究充分、令人信服和切实可行的隐喻理解理论。

参考文献: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概念隐喻理论得到了正反两方面的拓展。但是,这一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重视更多地集中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很少涉及到与教学的结合。本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特点进行简单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其与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希望可以为这一概念和教学的结合贡献有用的探索。

1. 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

Lakoff & Johnson(1980)首次将概念隐喻理论作为独立理论提出并进行分析,这一提法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指出,人类的思维方式在认知基础上来说是隐喻的。不同的隐喻会支配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采用了“概念隐喻”这一提法。简单来说,隐喻就是用一个领域内的语言来解释说明另一个领域内的事物和经验。语言的源领域称为“源域”,与之相对应的被称为“目的域”,如在 “You are wasting my time” 一句中,“wasting” 本来是用来表达金钱方面的概念,但是这里被借用来表达时间方面的概念,在这里,金钱就被称作源域,时间就是目的域。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类似的隐喻表达远远不止这一句话, “I spent three hours on the paper” “I lost three minutes on that question”等等诸多表达都是在运用金钱方面的词语来表述关于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 “spend” 时间,可以 “waste” 或者 “lose” 时间,通过研究Lakoff & Johnson 发现在诸多隐喻表达背后,存在一个支配的规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规则支配了所有的隐喻表达的产生和更新,所以这一规则有着不同于其他隐喻表达的特点,这一规则就叫做概念隐喻。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列举出了大约20多个普遍存在的概念隐喻,并说明这些概念隐喻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然而,概念隐喻理论也并非十全十美。随着概念隐喻的提出和发展,其不足和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John Taylor (2007)曾简要说明过概念隐喻中存在的两方面问题:

首先,死隐喻的问题。所谓死隐喻是指不再具有生成功能的隐喻。比如,“look forward”,这个表达实际上其概念隐喻就是“时间是空间”以及“看是期望”的结合。但这一表达已经不再具有隐喻所必需的生成功能,我们无法从这一表达中得到更多的隐喻表达。如“look toward” “see forward” 等虽然都是从这一表达中派生出来的,但是却已经无法真正起到概念隐喻的功能,更多接近于基本表达。所以,对于这一类隐喻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Lakoff & Johnson更多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类似领域,所以,在这一方面,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面临挑战。

其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方式是隐喻的。正常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具体的源域认识抽象的目的域。但是,人的情感是不必通过隐喻就可以感知的,关于这一领域的隐喻表达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认识这些情感,而是让别人了解这些情感。所以,隐喻化了的到底是人的认知模式,还是人的交流模式。这一问题在根本上挑战隐喻的地位。

但无论隐喻有什么样的缺陷,概念隐喻理论始终是一个重要概念。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一,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很多领域进行研究或拓展。

2. 概念隐喻理论和教学的结合

在概念隐喻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Lakoff 进一步拓展了概念隐喻的应用范围,这一概念可以被应用于包括数学、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内的学术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教学方面的探索尚不多见。

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感念隐喻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这一理论,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对普通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原则的探索,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表达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总结,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根据已经总结出的概念隐喻创造更多新颖的隐喻表达。为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学习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如在写作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在描写时间的时候,更多借鉴财富方面的字句丰富自己的表达;在口语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总结更多俚语和俗语背后的概念隐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记忆变成主动的分析。

另一方面,概念隐喻认为人的认知模式是隐喻化的。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这一思想受到了挑战,但至少在对概念隐喻的挑战中,交流的隐喻性还是得到了承认。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注重语言的交流性,从而将我们教学的重点由抽象的逻辑表达转移到具体的隐喻表达的教学上来。平时的教学中应深化学生对于概念隐喻的探索、分析和运用,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和母语国家的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时,不至于对其隐喻方式感到陌生甚至造成误解。

3. 结论

概念隐喻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起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相关原理还处于完善和探索的过程中,因而,虽然认知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发展迅速,但是这一理论与教学的结合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主动研究这一流派中的主要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完善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论证,拓宽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2007, 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转贴于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莱考夫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知语言学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之一。认知语言学有很多分支,产生了不同学派。各学派各持其特有的观点,分歧颇大。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其他认知语言学家、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一道创建了认知语言学派,逐渐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的一个主流学派。莱考夫原来属于生成学派阵营(生成语义学),近年来却不断向生成学派阵营发起攻击。莱考夫和约翰逊(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成为隐喻理论的经典之作。该书的问世将以客观主义为主体的隐喻研究引领到以认知主义为主体的隐喻研究。该书的出版给认知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从此,概念隐喻理论掀起了一段热潮。莱考夫与约翰逊的隐喻理论也为研究语言与交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然而,每种理论都有其优势及不足之处,概念隐喻理论也是如此。因此,该理论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评价。尽管认同莱考夫和约翰逊隐喻理论的学者有很多,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如:刘正光(2001),李秀丽(2002),Haser(2005)等。本文就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莱考夫隐喻理论所持有的批判观点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总结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简述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开端。从认知视角出发的概念隐喻理论目前来说十分盛行,也得到众多学者的接受与认可。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涉及到语言问题,还涉及到思维的问题。莱考夫和约翰逊研究隐喻的出发点是认知,他们认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思维以至世界都是一个概念系统。在这个概念系统里存在着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之间的系统映射便构成了隐喻,映射的这个过程遵守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的潜意识行为。以上这些内容为莱考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以下简称“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概念结构的新思路。从而也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隐喻研究的多视角化提供了机遇。

三、国内外学者对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不同见解

以下为作者根据刘正光、李秀丽、Verena Haser等观点总结出的概念隐喻的不足之处。

(一)映射标准不唯一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在映射时总是自动的、一致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该观点主要存在以下缺陷:①“没有确定的映射图式的原则与标准”(刘正光,2001:26)。首先,这种不确定性容易使该理论的理论基础显得不够坚实。“概念隐喻的假设具有极大的任意性,这种任意性势必导致概念隐喻的无限增生,因此,概念隐喻的假设没有可靠的认知基础”(姚岚、李元江,2007:20)。其次,这种不确定性反映出了该理论并未对“概念隐喻”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莱考夫和约翰逊所举的例句中,有些将概念隐喻的含义泛化,有些故意缩小了源域与目标域所涉及的范围。“映射并非是源域所有结构和内容的照搬,而是有选择的转移,即只有符合目标域特征才可能被映射到目标域”(束定芳、汤本庆,2002:2)。Haser (2005:181~189)通过分析“ARGUMENT IS WAR”指出源域WAR的特征不仅能用来映射ARGUMENT这一目标域,还可以用于其他的目标域。她进而又指出隐喻表达“DEMOLISH AN ARGUMENT中DEMOLISH。”不仅对应源域ARGUMENT,还可以对应其他源域如BUILDING.②有些映射主次颠倒(Ortony, 1993;Grady,1998;刘正光,2001),即用次基本概念来解释基本概念。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109),“隐喻是借用在描述上更为明确的概念来理解在描述上不够明确的概念。”这一观点,本体应该是“不够明确的概念”,喻体是“更为明确的概念”。而在“TIME IS A KIND OF ABSTRACT SUBSTANCE.”(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66;Haser,2005:159;姚岚、李元江,2007:18)中,TIME是一个比ABSTRACT SUBSTANCE更为明确、更为基本的概念。这也体现了该隐喻理论的矛盾之处。

(二)本体隐喻没有体验基础

Haser(2005:160)论证了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IDEAS ARE OBJECTS 中的源域与目标域不具有体验相似性(experiential similarity)和体验同时性(experiential occurrence)。原因在于如果IDEAS和 OBJECTS之间存在体验相似性,那么在理解该本体隐喻之前就应该对IDEAS的范畴有所理解。可是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看来,这应该是本体隐喻“IDEAS ARE BOJECTS.”的结果,而事实上这是这个本体隐喻存在的原因。因此这与“体验相似性是本体隐喻的体验基础”相矛盾,这也同样否认了“体验同时性是本体隐喻的基础”。

(三)语料不真实

莱考夫等用来研究的语料并非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许多语料都是为了研究而靠人工编造的、非语境化的例子。这样的语料无法真实反映该理论的相关特征,因此缺乏说服力。

(四)对语境因素的考虑不足

“喻题相关性特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刘正光,2001:27)。概念隐喻的典型性也会随着时间及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不会在所有语境下都是不变的,相反,却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同一隐喻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涵义,如:“A LIFETIME IS A DAY.”相对于A WEEK,A MONTH,A YEAR是短暂的,A LIFETIME可以表达人生短暂。而A DAY又包含“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夜晚”,每个阶段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幼年、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A LIFETIME则可以表达人生的盛衰过程。莱考夫忽视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在对隐喻进行解释时,他们没有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他们所举的很多例子无法被人接受,如CAMBODIA HAS BECOME VIETNAM’S VIETNAM.理解此句话中隐喻的前提是要了解美国历史。因为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程度会有差异性,而莱考夫等并未明确地提及这一点。

(五)过分依赖于经验

莱考夫和约翰逊试图批判分析哲学将主客体二元对立,而他们却从某方面趋向于绝对的一元主义体验论,片面强调经验的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226)把来自原始经验的基本概念作为概念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实际上,有些概念隐喻只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其他方式得以理解的,并非都是通过直接体验。例如,小孩子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及二语习得者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许多的概念隐喻表达并非都是通过直接体验才得以理解的。

(六)过分强调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

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153)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只属于派生层面”,即隐喻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该观点也同时反映了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先于语言而存在,即“隐喻思维是第一位的,隐喻性语言是第二位的”。试想:假若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人又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呢?概念隐喻又是如何先于语言表达而被人认知的呢?

(七)过分强调话语理解受概念隐喻的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言语表达都属于概念隐喻的范畴,在理解那些非概念隐喻的话语时不会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莱考夫等人在研究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时有将隐喻泛化的倾向(李秀丽,2002:87)。李秀丽认为“I GIVE YOU THAT IDEA”不是隐喻,因为“主意”在信息时代属于信息产品,是可以给人的。因此,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没有充分和确凿的证据能说明人类的思维在总体上是隐喻思维,参照一个经验域理解另一个经验域这种形式也决不是人类语言文字的形成和运动发展的唯一形式”。(李秀丽,2002:88)

四、结语

任何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因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的批判观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目的在于使读者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该理论,并尝试着对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完善。为进一步研究概念隐喻以及认知语言学等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Grady,J. The“conduit Metaphor”Revisited:A Reassessment

of Metaphors for Communication[C].In Koening,J. P.(ed.),Discourse and Cognition[A].Stanford,California:CSLI publications,1998.

[2]Haser,V. Metaphor,Metonymy and 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

Challenging Cognitive Semantics[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5.

[3]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Second edition)[C].

Cambridge:CUP,1993.

[5]李秀丽.隐喻研究的误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87~89.

[6]刘正光.莱考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25~29.

[7]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课题研究[J].外语研

究,2002,(2):1~6.

[8]姚岚,李元江.解构Lakoff的隐喻理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概念隐喻;时间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84-01

一、引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通常用于歌颂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老师。这就是隐喻,把一种事物,这里就是无私奉献的老师,理解成为另一种事物,比如春蚕、蜡烛。隐喻在我们日常交流,接触新事物方面很常用。它是一种修辞手法,与比喻、拟人、夸张、借代、通感等密切相关。此外,隐喻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受知识结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二、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及其定义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是语言学传统。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在当时,隐喻仅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法,是词与词之间的替代。隐喻的哲学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在他看来,哲学应当讨论真理问题,而隐喻却是一种文字游戏,教人如何花言巧语,因此违背了真理的准则。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开始关心隐喻与思维的关系,但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划分仍非常模糊。隐喻的语言学代表本旺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打破了传统观念,把隐喻当做一种话语现象。而乌尔曼从意义变化角度来探究隐喻,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1980年,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本书关于隐喻方面的著作影响深远,将隐喻与人的行为活动、语言符号、概念范畴、思维形式、风俗习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概念隐喻。

认知隐喻研究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我们需要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来证明认知隐喻的主要论点,即抽象思维部分是隐喻的。打个比方,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基本的抽象概念词汇,对于它的理解需要借助于隐喻。如果我们不进行多角度、跨语言、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就无法证实隐喻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也是如此,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如此。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论证,其结论就不够确凿。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概念隐喻体系的普遍性或相对性。莱考夫曾经推测:“隐喻映射在普遍性上存在差别:有些情况是普遍的,有些则是分布广泛的,还有些可能只是某个文化所特有的。”

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是从概念隐喻的存在来加以证明的。概念隐喻与修辞格中的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喻”。

隐喻通常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谈论另一种概念。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知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方位隐喻,顾名思义,就是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以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

有些隐喻研究学者从修辞格角度这样划分隐喻:拟人概念隐喻、换喻概念隐喻(又分为:部分代表整体;生产者代表产品:被任用的物体代表使用者:控制者代表控制物:机构代表负责人;地方代表事件;地方代表机构)、实体概念隐喻(又分为:指示;模糊量化;认识其特征;认识其原因;表示目的和动机)和时间概念隐喻等。

三、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读《匆匆》

我选择《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是因为:一、散文行文优美,修辞手法比较多。二、《匆匆》主要告诫读者要珍惜时间,而时间这一抽象概念通常又是借助于隐喻来构建和理解的。三、《匆匆》本身就是一部佳作,辞藻华丽,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四、主题“时间”比较普遍,中西方文化中对这方面的探讨很多。

1.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2.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5.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6.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这些例子都属于拟人概念隐喻。“青”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一样,将形容词动词化。偷、藏、逃走、到了、溜走、跨过、闪过等都是人的具体行为。时间就像金钱一样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容易被人偷走,被人藏起来。人因为有脚才能挪移,这里太阳也赋予了人的特点。逃去如飞的“飞”与光阴似箭的“箭”有相似之处,箭一般地飞过去。在我们的交际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选用了习惯表达方式,但却无意识地运用了概念隐喻理论,用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事物。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这两个例子都属于实体概念隐喻。与大海相结合,本来就有个成语“海底捞针”的。微风吹散轻烟,初阳蒸融薄雾,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抽象的时间与生活现象相结合,也便于大家理解。

四、结束语

本论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和定义,并以此为出发点,解析了朱自清的《匆匆》。隐喻存在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又是相对的。但是用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事物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我们意识中根深蒂固了。这种情况随处可见。隐喻研究没有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就无法探讨它的具体应用,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考查。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Ortony(ed.)[M].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