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例6篇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1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 0Jo ,“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 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改革;自动化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学专科教育应该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对准市场设专业的思路。

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主体专业,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随着社会与科技发展,我校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电气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制订不应当只是相关专业教研室的事情,专业教研室在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应当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追踪调查,切实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需求和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素质的评价,通过系统分析,合理确定学生培养的业务规格,指导教学改革。同时,还应当广泛征求用人单位、自动化专业专家顾问委员,以及在校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我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直接面向四川省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为我省相关行业提供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研了行业需求,对接企业所需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对照岗位群,培养学生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前获取CAD证、PROTEL证、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让其具备职业岗位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要求,精心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有:人文素养、基础能力、机械工程能力、电工技术能力、电子技术用能力、自动控制能力和电气控制能力这七大“能力模块”。

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模块以讲授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在以“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前提下,专注于加强大学英语、工程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效果,并要求学生考取相应证书。这就形成了三年连续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格局,夯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

将电工技术能力模块、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模块和机械工程能力模块设置为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公用模块。在满足课程应用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前提下,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尝试适当地整合和优化一部分课程。

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依靠电气控制能力模块和自动控制能力模块培养。课程的安排要突出培养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具备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更新。每门课程和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含有专业能力要素和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达到七大能力模块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进行项目化训练,要求学生“真题真做”,每个项目中要渗透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要素。

三、开展校企合作,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建立与企业,如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注重校企双向联动,把握行业需求,以行业反馈促进教学改革,同时为行业提供定制型培养服务。合作建设以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2014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富士康自动化人才培养“定向班”学习,学生就业率达到94.06%,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综上,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顺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3(16).

[2]许素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自动化专业控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

一、对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浅析

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可谓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两项技术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同时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行业运作中,也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协调性操作,最终将一系列的指令落实到实践中,这就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1]。

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最先由日本专家学者提出,起初在应用这一管理理念时,都会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来落实操作,它切实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自动化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实现了融合和统一,而后将其整体性的技术优势凸显出来,融入到机械制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这些技术类别也会对技术结构、产品功能以及产品结构等内容切合实际的了解和消化,最终极大的促进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最终也为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向探析

要想更好地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就要首先了解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而后对自身的企业发展结构予以定位,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极大的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经济运营效益。

(一)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应用这一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就要掌握其发展方向,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尤其要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理念相一致,逐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最终促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为稳健,除此之外,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机械制造行业当中,还会切实减少机械制造行业的污染排放量,逐步减轻环境污染问题[2]。

(二)要和大数据实现有机的结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要切实与大数据实现有机的融合,这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趋向之一,在此过程中,要将大数据的优势体现出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应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繁杂性,会涵盖着智能仪表、智能传感器以及工业网络等内容,同时传统制造行业的运作中,会遇到诸多的数据问题,且急需处理,这些阻碍性问题在大数据出现以后,就相应得到了解决,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企业运营效率也相应提升,此外,也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转化,尤其是和的大数学产业相融合之后,可以切实对数据信息予以合理的分析,还可以和相关气象部门相连接,最终再对交通等信息数据进行实时传输,这就给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起到了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的作用[3]。

(三)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相融合

当下的信息技术呈现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同时人们也越发意识到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的重要性,还要凸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这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传统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会更加强调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维护,也未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这就使传统数据信息的维护过程中,受到诸多的阻碍和制约,同时也常常面临着管理过程的危机。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其中,则可以将这些问题予以合理的、高效的解决,还会将其技术优势良好的体现出来,强化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整合和测评,最终极大的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效率,也会直接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就要良好的把控其发展方向,对这些发展方向进行掌控,极大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进步,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也在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想切实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益,就要充分把控其发展趋向,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优势体现出来,为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坤,王淑霞,王艳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化工装备技术,2013,32(4):48-54,57.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4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众化时代就业导向变化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变化,提出必须合理调整就业导向,强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推动实现以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就业导向机制。

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诸多新的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供需比持续下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长82万,比2003年增长350万。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就业理念、就业导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必然将发生深刻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必须合理调整就业导向,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一、大众化时代就业导向变化原因分析

大众化时代,高校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引导优秀人才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共赢发展。高校就业导向的设计理念基础源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源自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向的变化,源自高校内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淡化精英教育,就业趋向更加多元化

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分析了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不再与获得精英工作岗位直接相联系。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覆盖领域的扩展,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更多的被认可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传统精英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大学生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分配的“宠儿”,变为需要自主择业竞争上岗的普通百姓。在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精英岗位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传统的蓝领工作岗位。同时就业的区域也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西部地区,甚至农村乡镇延伸。从就业性质分析,出现了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自由职业者等许多新的就业形式。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更加多样化

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需求标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齐划一的人才格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的就业导向为指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这是质的变化。培养目标要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取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

(三)大学生就业基础素质差异更加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在满足越来越多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大学生的素质基础差异也越来越显著,这种差异表现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与重点高校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高校内部大学生之间。就业基础素质的差异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导向设计的差异化。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系统的创业教育对于当今教育制度下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式经历了两种重要转变:一是从最初主要是体制内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二是从原先主要是机构化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个体化就业。这种变化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是一致的。后期出现的就业形式,对个体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业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成为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宏观环境的改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进而促进毕业生就业。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及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很多高校都在想尽办法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加强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的各项教育。但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还不受重视,有的学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有的开展了,也是简单的在就业层面上的一个教育环节,在教学计划上还没有安排和设置创业方面的教育活动,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更没有培养或引进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的计划。

(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用一项活动、几个讲座来代表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部,需要曾经走出校园,接触企业和社会,了解、熟悉和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来教育、引导和提供帮助。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应该考虑组成有良好结构和职业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有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牵头开展这项工作,针对学生创业认识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针对“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组织的报告会等教育培养方式对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的帮助”调查,只有8.81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说明我们目前的师资力量及教育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针对“你认为学校应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哪些帮助”这个问题,有71.80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化的老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培训及咨询,有32.43的学生认为专业化的老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培训及咨询是学校提供创业帮助中最重要的,专业化的师资不足将是制约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因素。

三、以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就业导向机制

在多样化的就业趋向选择中,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成为大众化时代高校就业导向中新的亮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并且大学生创业将有效提升我国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2004年,国家已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接近1万人。

创业教育的直接背景是社会经济向高新技术、信息化、生态化发展,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广阔的增长点、生长点。因此,高等教育应面向广阔的行业视野,引导大学生为多种经济发展服务,创建更多的经济生长点、文化生长点。高等农业院校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高校要大力宣扬和树立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形成尊重创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其教育功能。要适应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设立创业教育的课程和项目,全面推进包括创业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探索、构建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推动创业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模式等全面而深刻的变革。通过这些基础层面上的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结合、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的有效沟通,大力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和提升综合创业素质。

(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

要使大学生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必然的客观规律。今天的大学生如果不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不能以自己的创新成果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谈不上是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创新、创造活动;学校对校园内外的创业活动或动向应密切关注,不要割裂与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三)帮助大学生明晰自主创业实质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他们创造出多种就业方式。具体概括为:发展劳务经济,这里通常理解为,外出打工,打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打工经济成为农民普遍接受的就业方式,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普遍观念。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次革命。它解决了约1.5亿农民的就业,造就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工业精神。然而,这两种就业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新世纪遇到了挑战。

打工潮造成了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农民自身的素质限制,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限制,农民打工的热情已经大为降低。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基础的薄弱,又大都位于农村,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落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大企业集团的整合和强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大都纷纷衰落,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不断调整自己,跟上时代。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经济形势的挑战,农民把就业方式的重点,转向了农业内部。他们结合本地农业资源特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一直向城市,向工业,要收入,要就业的农村,开始深刻地认识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得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寻找解决方法,而不能把解决方法寄托到外在条件上。目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但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具有根本性,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提供了稳定和长期的保障。

一、打工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0世纪的农民打工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从不否认,打工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巨大提高,打工开阔了农民的眼界,打工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打工在中国农民创业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是,打工潮也暴露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村出外打工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发展农村的主力军。这批人离开农村,造成以下结果:

(一)农村人力资源严重流失,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有近一半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一大半是家务缠身的妇女。这样,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社区的整合和维系都需要知识和文化,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种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根本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愿望。结果农业单产量下降,耕地粗放经营,耕地撂荒等,农业资源浪费和流失。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落后,造成越是产粮地区越贫穷。现在尽管取消了农业税,并为种粮农民补贴。但很多农民,仅是领取补贴而已,没有投入到生产条件改善中去。下放到各家各户的补贴,单纯成了一种对种粮农户的安慰和关心,不能集中起来,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在调查的农户中发现,其实这点微薄的粮补,对农民致富仅是杯水车薪,但对国家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实现现代化,意味着现代化的工业要与现代化的农业并行。目前我们处于总体小康阶段,粮食问题的解决,只是农业最基本的要求,完成这一基本问题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将更为复杂,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后,要求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收入的提高,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条件,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业完成它的最基本功能后,应该如何向现代化进军,这只是破题而已。因此,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农村需要大批的现代农民,农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大量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文化和政治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和政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体现,它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自动生成的,他同样需要建设。而农村大量有文化的劳动力者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根本谈不上文化政治建设。甚至一些未成年的中学生,也产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中途辍学,影响了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的荒疏,很多村子村容村貌无人规划,影响了农村建设的进行。在中国工业化时期,出现了农村的荒芜,这些警示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分割会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

(三)农民收入下滑

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他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今天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民比较收入不低于工业,甚至高于工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常缓慢,农业技术水平很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农民收入就低。进入“九五”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收入的绝对额在下降,全国仍有40%以上的农民属于纯农户,这部分家庭来自非农业收入不到10%,这意味着来自农业收入的减少等于纯农户的收入出现负增长。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国平均的农民纯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低速增长,关键就在于农民外出流动打工就业的收入在增长。因此农民收入下滑,农民工收入维持农民收入的增长,没有打工收入,很多纯农户家庭就非常贫困。因此打工经济的迅速增长,纯农民的收入就会很难提高,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说打工经济,在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但不能促使“三农”问题的全面根本解决。况且当打工农民的收入提高,很多农民增长见识后,在寻求自身发展根本之道时,又把自己的创业根基放在了的农村。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农民就业的最终理性选择。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稳定的保证。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可以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以本地农业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按照市场原则,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对农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使其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其实质是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需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形成现代农业。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人口、资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还农村青山绿水,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民从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会迅速提高,而且这种提高带有普遍性和长期性。越是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成功的地方,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被吸收,农民致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随着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农村生产和建设出现良性循环,农民收入就有了长效机制。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统筹发展, 就会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可以把农村劳务经济引向深入

劳务经济的实质是农民出卖劳动直接获取工资收入,它既包括生产物质产品也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服务活动。劳务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意义:

1、劳务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指标。因为劳动力商品化就是付出劳动力而获取工资,工资获取的越多,劳动力价值的市场实现就越大。

2、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现代化的标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生产满足自己消费,而工资是分工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工业化的产物。

3、发展劳务经济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标志。以工资形式获取的收入,表明就业的形式已经社会化,市场化了,这种就业方式必将带来农村的社会变革。因此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就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那么广大农民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结合本地优势,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的进军,促使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工资性收入就会增加,劳务经济就可以获得大规模的,高水平的,长期性的发展。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过去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光靠第一产业,其潜力是有限的,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才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使他形成自己的特色之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为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使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各地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大方向,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依靠资源优势,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涌现出一大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成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9.14%,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国际经验是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国却正好相反。这表明在乡镇企业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巨大的潜力。

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提升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水平。近几年,乡镇企业在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与延长产业链相配套的企业不断聚集,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展示某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产业集群化已成为乡镇企业整合利用资源,调整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开始重点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倾斜,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乡镇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 创新 差异化 营销创新

    根据约瑟夫·熊彼特的解释,创新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包括创制新产品或赋予产品新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全新供给源及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营销创新就是按照不同差异化导向选择营销维度进行有效差异化。不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不同的差异化导向以及营销维度并进行有效差异化。

    一、营销创新导向

    企业制定经营策略必须考虑三个重点:企业自身、消费者及竞争者。这三个策略有机体都各有其利益与目标,企业应采取各方面的努力,使得企业与竞争者有所差异,而能运用企业实力去使得顾客的需求得到更佳的满足。由于营销创新是由于竞争的需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引起的,所以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寻求与自身和竞争者的差异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营销创新总有一个参照的对象。营销是否创新的参照物那就是消费者需求、企业自身、竞争者。因此营销创新必须以此为导向寻求和创造差异化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1.生产导向

    (1)生产导向的营销差异化条件。在产品供不应求或经济短缺情况下企业多奉行这种创新导向,如名牌学校教育、名牌医院医疗条件、设备和医术的提供等供不应求或者垄断或实质上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就是如此。价值创新也是生产导向下的营销创新的最高级形式,创造行业标准。在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指导下,企业并不是以战胜于对手为最终目的,而是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发掘现有产业的利基市场,全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在超竞争环境中,企业决不能满足、停留于原有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之上,必须不断寻找、发展新的竞争优势源。海尔集团已将企业间的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的竞争就是价值创新的体现。

    (2)适合自身条件的适度差异化。从什么地方创新及创新程度,都要与自己的企业规模、资产实力、技术实力、人才素质等相吻合一致。营销创新与营销创新风险、营销创新成本与收益的联系应密切关注。由于机会对每个企业的条件不同,在利用机会时所拥有的相对优势、能够取得的差别利益也就有大有小。所以在实施营销创新时,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只有与自己资源相匹配的机会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不要盲目地不讲条件地过于激昂去做幅度过大的创新。强调创新的适度性,主要是指策略上,应该找强大的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去创新;要用紧跟优秀对手、最后在市场上快速超越的方式;也意味着在一定的时期,要甘当老二。在一定的时候,适度创新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集中资源去创新,而不是四面开花去创新。尤其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采取适度创新策略。

    (3)超越企业自我的差异化。其营销创新就是寻找和创造不同于自身以前的营销观念、制度、策略。也就是营销的自我超越。每一种方式、方法、策略对消费者所起作用都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候。消费者面对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产品的接受度会逐渐弱化,企业必须相对于自我不断创新。在经营手段、方式、方法上有所变化和创新,这样的企业才能持久为消费者接受。

    2.消费者导向

    (1)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差异化。消费者需求内容的不断变化并成梯级增加:产品实体、产品质量、外观包装、服务、品牌(文化)、情感体验、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活动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关系等。总体上消费者需求趋势呈现出不断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的特征。因此,企业应抓住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不断创新。要注意的是以消费者需求而不是需要为中心进行营销创新。如美国依星公司的失败就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创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创新还表现在,企业不仅要关注本行业的动向,还要关注其他行业乃至整个时代的变化,结合时尚、新技术、现有影响的事件进行营销创新。

    (2)是否差异化以消费者评判为标准。营销创新的评判标准应以消费者为标准。由于营销的中心结构是营销者和消费者的二位互换,即是否被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有赖于谁是观察者。只有从消费者角度看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创新。有的产品在营销者看来是老的,但在消费者心目中可能是新的、奇异的或不熟悉的。有时营销者认为是创新,而消费者不一定认可。因此营销创新只能以消费者的观点为准来判断是否真的是营销创新,不能以营销者自己的观点来作为创新的标准。

    (3)差异化创新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使消费者满意。营销创新的目的是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要带来利润只有通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并使消费者满意。不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不能使消费者满意的营销创新都不是成功的创新。当市场由于竞争的存在而不再处于垄断状态时,消费者不仅开始产生欲望和需求,同时还会有预期。消费者需要和预期是动态的而且是时时变化着的。消费者不仅预期水平日益增长,而且他们现在“有权利”来实现这种预期。消费者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根据需求购买,经过根据欲望购买的过渡阶段,最终实现了根据预期购买。只有顾客实际所得超越顾客期望的情况,消费者才会满意。

    3.竞争导向

    (1)竞争导向的创新时机。营销创新时机是指企业在什么时候创新及在什么时候向市场推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宝洁已经开发出第三代产品,但只推出第一代产品;如果竞争者已推出与它相同的产品时,马上推出第二代、第三代。营销创新是为了获取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世界着名管理专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得好,“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面对一项机会,不在乎自己是否有能力利用它,而要明确“我们在这些方面是否比对手更强”。只有在这些方面拥有更多的相对优势时,企业才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取更多的差别利益。

    (2)基于竞争者的营销创新。在完全竞争或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条件下,市场上存在所谓“一物一价”法则。在这种市场结构中,每个企业面临的销售概率,都是大致相同的。谁都没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也无法获取差别利益。企业或许能够生存,但是缺少发展的主动权。改变这种状态的有效战略是创新。依据市场结构理论,产品差别是形成某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主动性,取决于它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成功度。企业对与竞争者品牌存在差别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权。这种垄断权可以成为企业获取差别利益的来源,并构成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及销售产品的障碍。基于竞争者差异化的营销创新改变了原来的市场结构,使之由完全竞争进入了垄断竞争,建立相对的竞争优势,并可获取创新带来的差别利益。由于利益的驱动,竞争者会模仿自己。总有一天,竞争者通过模仿会打破自己创新建立的垄断局面。当所有生产者的“产出”再度趋于一致时,新的“完全竞争”又会形成。所以要想长期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惟有坚持不断创新。因此与竞争对手形成有效的差异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营销创新的主要内容。

    企业要进行营销创新首先是选择营销创新导向。在产品供不应求或经济短缺的情况下,以及不满足和停留于原有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潜心创造行业标准的企业,营销创新多采用生产导向。不过,营销创新的生产导向容易犯闭门造车的错误。只要行业有竞争存在,并对自己的生存、发展有影响,企业就必须以竞争为导向进行营销创新,创造出与竞争者不同的差异化。这类企业会把大量时间与精力用在对各相关市场上的竞争者进行全面的跟踪,依照竞争对手的情报信息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注意自己的弱点和竞争者的劣势。但如果过分强调以竞争者为中心,必然会忽视更为重要的顾客。同时它要由竞争者行动与反应所支配其行动,所以难以按预先确定的方向行动,更多的是跟着竞争者打转转,因而很难取得满意的营销效果。对于营销创新的消费者需求导向,这是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这类企业的创新会更多地注意市场情报与信息资料,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识别新的机会和确定具有长远意义的策略行动方针。企业通过观察顾客需要的变动,在财力和目标许可的情况下,决定何种顾客和何种新需要才是最为重要的服务对象,但忽略竞争因素也会导致失败。选择哪个营销创新导向,以及营销创新导向的依赖程度都由市场结构决定。因此在更多的时候,营销创新导向要在生产、竞争、消费者需求三维导向之间协调平衡。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调整营销导向。

    二、营销创新维度

    在确定了营销创新导向之后,其次就是选择营销创新维度。营销创新维度选择是指对组织差异化、制度差异化、观念差异化、策略差异化及各差异化维度下具体子项目的选择。

    1.营销组织的差异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组织创新呈现出联合化、扁平化和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2.营销制度差异化

    传统上的营销制度经过六种变化形态,即一般意义上的营销作为企业活动中的“平等”“重要”“主要”的职能部门,发展到“综合型”“定位型”的职能部门。

    3.营销观念差异化

    所谓观念创新就是企业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或看法。由于它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它支配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观念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观念创新的首要问题是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其次树立正确质量意识,再次是增强竞争意识,最后是强化合作意识。

    4.市场差异化

    市场是指企业的服务对象,即目标顾客。它表现为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某些类型的潜在消费者或用户的集合。据此,市场创新有两种思路:重新选择销售区域,或重新选择购买群体。市场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细分。

    5.策略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