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例6篇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1

一、鲁迅作品被中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热爱国家的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应该把鲁迅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

1.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和生存意义的寻求,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健全人性,骨气、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保持与培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鲁迅作品丰富的人文底蕴中,仁爱思想、怀疑批判思想及战斗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具当代价值。

2.鲁迅作品是好懂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的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类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大部分的鲁迅作品是可以被中学生所理解的,如,在《故乡》中,教师和学生对闰土肯定是十分惋惜的,小时候的闰土机灵,是“我”的偶像:中年的闰土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麻木不仁。“我”见到中年闰土时首先的感觉是隔膜,他们之间产生隔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自然会有隔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作品里的东西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迅的作品是好懂的。

3.当下社会鲁迅精神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里,许多中学生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在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儿鲁迅精神和气质,安逸的生活已经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当下,我们仍要提倡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二、当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艰难处境及原因

1.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艰难处境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作品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成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突出问题,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作品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2.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

(1)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疏于联系

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到鲁迅作品教学中,是造成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之一,在中学语文界,虽然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又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懂,这样一种现状使教师简单以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是去积极的钻研,深入领会鲁迅的作品,学生死记硬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直接影响了这份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承。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渐多,很多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专家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如,钱理群教授、王富仁教授等,但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新鲜的成果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身上。

(2)教师的个人因素

教师的问题是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是直接向学生传播鲁迅思想的人,他们对鲁迅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对于鲁迅的认可及接受程度。

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鲁迅,他们上课时往往照“参”宣科,所以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抹杀了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都惧怕鲁迅。

但在应试教育的狂潮下,很多教师把精力都用于应试,他们的精力已不在创新研究上了,也不敢轻易地讲授自己的观点,只能遵循着大众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鲁迅作品教学艰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

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是一个不易靠近与理解的丰碑式的人物,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对人充满爱的人。从鲁迅生命最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信中,我们就能读出他的诚实和温和,能感受到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浓郁的人情味。下面是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五月二日来示,昨已收到,丈量的事,即已中妥,总算了了一件事。

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男早已复原,不过仍是忙;害马亦好,可请勿念,上海虽无须火炉,但仍是冷,夜里可穿棉袄,这是今年特别的。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五月七日

这封信从内容到形式都平凡到了极点,这是一封中年男子写给母亲的一封家常信,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母亲的牵挂,对儿子、妻子的爱,读这封信,只要像读你的街坊邻居的家信一样,老老实实地念下去,不必反复猜测其中微言大义,更不必心怀这是读鲁迅著作的神圣感,去揣摩其中的文豪笔法,你读的越不经意,你就越接近鲁迅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在鲁迅作品教学上更要注意鲁迅真实生活的讲解上,从真实的鲁迅出发才会更正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这样才会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让教学有效进行。

2.突破教师本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2

关键词: 鲁迅作品教学 问题 对策

鲁迅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其选入中小学的文章多达20篇。同样,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鲁迅作品始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讲授内容[1]。几十年来,鲁迅作品一直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主要是语文教育的需要。鲁迅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应该因为它在极“左”年代曾被某些政治势力利用而贬损它,在对鲁迅缺乏认识的情况下,轻易地否定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2]。鲁迅作品及其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我们在革命时期需要鲁迅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同样需要鲁迅精神[3]。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开掘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然而,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却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提鲁迅,大家就认为是个横眉冷对的老头;一提鲁迅的作品,就觉得艰深晦涩难以理解。针对当前的鲁迅作品教学,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概括。

一、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鲁迅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鲁迅的精神与文学作品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从鲁迅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剖析与最清醒的扬弃;可以看到对西方文化最明智的认识与借鉴;可以看到对国民劣根性最犀利的解剖和批判。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彻底解放的思想与开阔的胸襟、丰富多彩的气质、才华与文化巨人的渊博学识。当然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他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挚、最热烈的爱和忠诚[4]。

到目前为止,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很多文人学者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很高很深刻的评价。在那荒芜、黑暗、冷硬的世界里,鲁迅如拔地而起的大树,坚决捍卫自我尊严和自由意志,呼唤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5]。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真实地还原了现实世界的明暗,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6]。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鲁迅的想象力,鲁迅的幽默感,鲁迅的语言艺术,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2]。鲁迅作品巨大的精神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几代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因此,鲁迅作品对于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鲁迅作品也因此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将鲁迅作品引入教科书,是几代有识之士的正确选择。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

在新世纪的今天,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先生的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学生也觉得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中的困境,薄景昕[8]总结为以下几点:被各种权力话语过度阐释的鲁迅早已被人为的神化,失去了本真的状态;鲁迅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被反抗、被解构,严重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难以摆脱的时代困境;鲁迅研究成果与当代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令人深思的沟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研究价值的迷失和中学语文教育的裹足不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导致了教学滞后。张悦[9]认为:文本误读有时恰恰因为“人”的误读。学生的误读表现在对鲁迅性情的认识上;学生的误读还产生在对鲁迅先生品格内涵的判定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这当然谈不上品读、鉴赏鲁迅文学作品,无法感受鲁迅人格魅力,鲁迅精神对他们心灵的烛照也就虚幻至极,无法实现。异化鲁迅的同时也异化了鲁迅的作品,异化鲁迅作品的同时也异化了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学生所接触的当然不是原汁原味的鲁迅作品本身,而是经过指向性明确的分析之后早已成为定论了的异化物[10]。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误区的存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语文界同仁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鲁迅文学作品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出完美的答案。

三、如何正确解读鲁迅及其作品

我们在学习鲁迅的作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学习鲁迅,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和道德修养,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保障学生的健康生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先生的卓越思想、优秀作品、独立人格和精神魅力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引领着中国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对其解读往往存在很大误区。教师由于受到文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教参,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造成了鲁迅作品应有价值和接受价值之间的矛盾,如何找到鲁迅及其作品和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对接点,打消学生对他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王栋生[2]认为能否正确解读鲁迅作品,关键在于教师素养。孙郁[6]则认为:“鲁迅的文章在深层领域有一种不好言说的意象。他的暗功夫很深,没有都在字面上体现出来。”语文教师必须了解鲁迅的“暗功夫”,才能胜任中学鲁迅教育。曹丽红等[7]认为在解读鲁迅作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二是在讲解鲁迅作品的同时,应尽量联系实际生活;三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四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关系。薄景昕[8]则认为走向人的现代性是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出路所在。张悦[9]则主张给鲁迅以一个平常人的注目礼。去除精神隔膜,让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是实现和鲁迅精神相遇的路径。

四、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对策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很多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很多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对策,主要有以下观点:张龙福[1]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确鲁迅的身份定位;2.把鲁迅的伟大与平凡统一起来,还原鲁迅作为一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形象;3.抓住鲁迅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作品中的关键意象,由此深入阐发鲁迅个性及其作品风貌的的独特性。如何改变现行的鲁迅教学中的僵化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正确地阅读、理解鲁迅作品,吸收并继承鲁迅宝贵的思想、文化精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郭亚明[4]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关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与鲁迅的思想性格及创作的关系;关注鲁迅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关注近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评论。胡志金[5]认为,应该设置情境,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挖掘材料,让学生体验鲁迅的“生命之爱”;读出自己,让学生反思自我生命的缺失。薄景昕[8]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研讨;鲁迅研究界要关注、引领并指导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改变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式和形成正确的鲁迅观;要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鲁迅作品的“继续教育”。郑颖娜等[11]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走近鲁迅,真正挖掘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二是要建立与鲁迅作品教学相适应的考试机制;三是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黄建萍[12]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原给学生,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寿永明[13]则认为在鲁迅作品的大学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鲁迅原著的阅读;另外,抓住青年人喜欢“图像”、喜欢追新的心理,充分调动和利用影像、网络等现代媒介资源,把影像资料,把网络应用于教学。

可见,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走近鲁迅,拂去蒙在鲁迅形象上的种种尘埃云雾,尽力还原鲁迅的本来面,努力揭示、描绘出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欲的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真正鲁迅的心灵与形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鲁迅、走近鲁迅的浓厚兴趣,从而逐渐理解、接纳、认同鲁迅,并最终将之转化为珍贵的人生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貌――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26,(3):95-98.

[2]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10):25-27.

[3]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53-56.

[4]郭亚明.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教学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4):85-87.

[5]胡志金.倾听生命的呐喊――鲁迅作品生命教育价值摭谈[J].语文建设,2008,(10):28-29.

[6]孙郁.难以言说的鲁迅[J].语文建设,2008,(9):26-29.

[7]曹红丽,易灿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8,(10):131-132.

[8]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8,(9):16-19.

[9]张悦.体认鲁迅,因“人”到“文”――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路径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8,(7):21-23.

[10]陈月华.品文先品人――鲁迅作品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2006,(2):62-63.

[11]郑颖娜,李维民.新课程背景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思考[J].考试,2007,(3):54-55.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3

1949年以后,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套、每一本教科书都会选入鲁迅作品。教材的编者对鲁迅作品的体裁选择很丰富,包括杂文、小说、散文等。与其他作家相比,鲁迅作品的选入量是最多的。虽然有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在不断呼吁减少鲁迅作品的选入量,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这种量上的变化并不明显。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以及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初中9篇,高中3篇。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鲁迅作品占绝对优势。其实,关于鲁迅作品数量问题的讨论只是表象,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还是应该从内容着眼,从教学入手。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那些所谓的经典解读,将鲁迅去政治化,还原本真的鲁迅,“努力地去寻找鲁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2],这样的契合点很多,其中最有效、最可能敲开学生心灵的则是关爱与温情。 

本文将根据学段,将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分为三段,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对这三段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对鲁迅作品进行关爱与温情的文本解读。 

一、初识鲁迅 

根据学生年龄和教材的选材内容,可将七、八年级划归到这一阶段。这阶段的初中生,年龄在12到14周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对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充满渴望,同时很容易接受、否定新事物。在这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爱的种子,让学生的爱心与鲁迅的爱心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打下基础。切忌对学生的理解提出过高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出鲁迅作品中的关爱和温情就可以了。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总体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这些文章涉及鲁迅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求学经历。讲解这些作品,应更多地关注鲁迅在幼年时期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家人、朋友的爱。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将鲁迅定位成一位充满爱心,可爱、机灵、单纯的形象。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序言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3]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都是鲁迅以温情的笔调对自己小时候生活的记录,可以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温暖中的温暖。这篇文章中,鲁迅用生动、细腻的笔调,站在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闲静、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些温情正是老师要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给自己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加上“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这里暂不讨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符合鲁迅先生的本意,单就这阶段的教学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当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感受了如此温情的文字和意境之后,如果老师非要给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批判的思想,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鲁迅产生排斥,久而久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4

关键词 中学生 鲁迅作品 必要性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就已经作为白话文的典范而进入了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然而时至今日,却对中学生学习鲁迅是否有意义发生了质疑,当前国内中学语文教育界更是在一个时期内刮起了弃鲁迅之风,何故?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结论和相关规定尝试对此做出初步探索和解答。

1 鲁迅作品取舍之“争议”

据以往研究资料表明,舍弃鲁迅文章概括而言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是认为鲁迅作品文白不通,晦涩难懂;二是认为鲁迅喜欢骂人,文辞尖锐刻薄,不符合现代和谐精神;三是认为学生难懂,教师难教;四是认为鲁迅作品时代久远,“阿Q”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等等。在此笔者认为,这些或许应属于对鲁迅和鲁迅作品认识上的“偏误”了。

对鲁迅作品的非议自然很多,现今中学生学习鲁迅到底有意义吗?从语文课程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上看,自文道之争后,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视为沿袭至今的标准。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承载着文化熏陶的功能。但从2007年开始,从北京语文教材“大换血”开始,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其两位主编称“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与作为教材编写素材的原创文章、作品和其它社会读物是有重大区别的。对于这里的“重大区别”,李林荣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见解认为,“这里的‘重大’区别,在满足‘遵循国家意志’的前提性要求之余,显然,也还必须满足教育和教学的最起码、最一般的规律――这也就是:教育必须致力于从低往高地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而不能止于对受教育者现有的素质水准做出俯就、迎合之态。”依照以上标准,如果编写者仅仅以顺时求新的名义而将那些所谓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文排斥在外,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何况这些非难就是“属实”吗?笔者并不如此认为。

2 鲁迅文章是“晦涩”还是“艺术”

2.1 语言的艺术性

鲁迅先生语言之犀利,刻画、修辞之精准独到,为很多人所赞同。鲁迅先生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将幽默和讽刺的艺术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例如,被众多学者称为“经典中之经典”的《阿Q正传》中:“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这句话中,前面几句文言显然是称引的,过去的文人总是摇头晃脑的自命不凡,将不朽之笔与不朽之人相互标榜,然后最后都朽了。鲁迅这样写实际上是讽刺过去那些酸朽的文人,鲁迅文章中这种幽默讽刺杂出。又如“夫文章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一句,则是用庄重的口吻讽刺赵太爷们的封建思想。这不正是语言的艺术吗?语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是不是能够说出流利的话,极少不能识别的字便算作是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呢?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和叙事技巧的“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技巧》一文中提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具有文学性。我们纵观鲁迅众多小说作品,可以随处可见陌生化的语言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将一个典故运用到另一个语境中,发生奇妙的变化,促使主题的产生。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赏鉴”本是欣赏、鉴赏之意,而在这里,却让人看出鲁镇的人们冷漠麻木的人性了。鲁迅的小说语言技巧运用纯熟,如果说他的文章是文白不通的,那么那个白话文刚刚改革的时代,所有人都要被否定了?何况鲁迅还是当时公认的白话文运用得最好的一个。

2.2 作品呈现方式的艺术性

鲁迅的作品,不仅语言充满艺术性并且小说的叙事形式也是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阿Q正传》这篇小说由隐含作者以及叙述者构成,隐含作者“承担着作家的理想的价值功能”,叙述者由作者承担叙述任务,如果我们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叙事者层面,仅仅分析到阿Q的形象,认为他仅仅是精神胜利法的人物的代表,那么还是浅显的。仅从故事本身分析也自然无法分析出鲁迅在1933年《再谈保留》一文中说到的,“《阿Q正传》是要暴露国民的弱点”。鲁迅还说,“中国国魂中有三种魂,即官魂、匪魂和民魂”“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的进步。”小说中阿Q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到他无原则的盲目地俯首于以官与匪为代表的封建伦理。这种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使一个人的性格完全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完全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民魂的中国大众。如果说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现今所有人都有独立的个人意识了吗?是“晦涩”还是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艺术性呢?

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和呈现方式的艺术性,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是有独特地位的。不仅仅小说如此,而且鲁迅先生的散文和杂文也同样如此。

3 鲁迅作品学生真的不能接受吗

对于这种认识,我们需要澄清的是,这是主观臆断还是实际调查的结论呢?中国所有的中学生都如此认为的吗?有人对青岛及其它数个省市的几百名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他们所得出的总体结论是:多于半数的中学生是愿意或比较喜欢阅读鲁迅作品的,不愿意、不喜欢阅读和反感阅读鲁迅作品的学生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小。这些愿意或比较喜欢阅读鲁迅作品的中学生认为,鲁迅作品虽然难懂一些,但读起来觉得有意思,有味道,有嚼头,读后收获比较大。认为那些一看就懂、一品就透、过于浅显明白的作品,读起来反而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印象不深,收获也不大,老师也很难讲出多少道道,听起来往往淡而无味,缺少启发性和吸引力。虽然全国范围的实际调查较为困难,但是上述调查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当前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鲁迅作品是喜欢的,是愿意阅读的,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鲁迅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鲁迅作品,正是白话文以来对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国民性的艺术式反映。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潜质,这种关于民族、人性的思考的作品,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思想的启蒙和引导。

4 鲁迅文章都是文辞尖锐的吗

据以往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编可以看到这种说法并不能成立。

在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课本》中对鲁迅作品的选文如下:

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2006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2007年版

从以上篇目可以看出,教材中对于鲁迅文质兼美的散文以及小说作品是大量保留的;而对于鲁迅的一些时代性过于强烈的、革命性过于鲜明的、言辞过于生硬冰冷的文学作品,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则是可以适当少读或选读的,但并非完全舍弃鲁迅的所有文章。而事实上,在鲁迅先生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类似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样富于童趣的、温馨的、洋溢着生活情趣的作品,而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则不无益处。

可见,我们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的意义不能一概否定,更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时代在进步,对于传统作品,应该理智看待,同时正视我们生活的时代。

5 必将取的与必将舍的

王锡荣教授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中谈到:“问题在于书有无阅读价值,究竟以什么来衡量?我想至少要有两点:一曰思想价值;二曰文学价值。”文字的生命力在于其体现出来思想是否为民众所需要。那么鲁迅思想核心是什么呢?王得后教在《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中提出鲁迅的思想核心为“立人”。在《鲁迅在二十一世纪》中再次提出“‘立人’是鲁迅一生要做和在做的大题目。”

笔者认为,不管是从思想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中学生学习鲁迅的部分文章都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严志荣.后现代语文教育观略论[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9:23-25,30.

[2] 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5]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68.

[6] 钱理群.审视中学语文教学[J].语文世界.2000(4).

[7] 蔡富清.朱自清选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28.

[8] 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M].语文教育门外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48.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5

    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充分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就必须将民主与科学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而鲁迅的文章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他在对封建制度进行无情攻讦的同时,也指出了“僵死的语言”是封建统治者宣传“朽腐的名教”的载体,因而其作品从一诞生起就注定拥有不可磨灭的经典性。

    教科书编者更是认识到推广白话文,打倒孔家店,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关键在于教育。早在1923年,鲁迅作品《故乡》和《鸭的喜剧》就被选人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随后,国内各书局、教育部门及一些着名的学校,在其自行编写的语文课本中收录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鲁迅作品约五十余篇。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之多,是“五四”新文学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这一时期鲁迅的选文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文艺的外衣力图唤醒愚昧的国民。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第一次找到了中华民族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走向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一条必经的狭窄孔道”,将鲁迅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真正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植入了语文教学,打破了上千年来孔家店的垄断地位,实现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历史过渡。

    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语文课本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成了政治的“传声筒”。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就说过:“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学科更显得重要。”

    尤其是毛泽东对鲁迅予以了高度评价,封鲁迅为“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总司令”,导致鲁迅作品理所当然地成了负载新的意识形态的工具。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亲苏政策,《鸭的喜剧》和《我们不再受骗》被解读成中苏友好的见证。《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被阐释成为新中国建立献身的革命烈士。《社戏》是农民孩子的优良品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则是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歌颂。《孔乙己》本是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有着悲悯情怀之作,却被抽象成揭露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故乡》中的闰土,也被认为蕴藏着的愤恨和反抗的火焰,终会爆发。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鲁迅作品更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此时期课本随政治形势频繁增删,对传统保留篇目也有意曲解,无视鲁迅作品的文本内涵。这一时期,鲁迅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被入选到教材中去。正如王富仁所说:“在这一时期,鲁迅杂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派的手中,实现了与现实政治斗争的结合,逐渐蜕化成了社会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对鲁迅杂文的阐释上,政治化的倾向表现得格外的强烈和突出,其影响至今犹存。”

    “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

    “文革”期间,语文课变成了“政文课”,从事教科书编写和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遭集体下放,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编语文课本陷入一片混乱局面。这一时期,鲁迅极大程度地被神化,他们抽象继承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掏空了其所诛伐的对象,于是鲁迅被改装为造反派的守护神。殊不知,鲁迅生前是最反对被树为偶像的,并一语成谶:“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为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1972年之后,鲁迅“左”神形象更得以强化,其他作家作品大量被禁,但鲁迅作品均不在被禁范围之内。鲁迅选文成为中学课本中仅存的文学作品。此时“左倾”思想登峰造极,各地自编课本均以阶级斗争为纲,语文课本的选录标准是“以毛主席着作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化大革命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还列出了“教材编写原则”和“选材范围”,着重强调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基本上是对鲁迅作品进行单一的政治性解读,鲁迅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坚实扞卫者和最有力的实践者,成为了“横眉冷对”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杀人利器。“批孔”时,《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被选人教材;评《水浒》批宋江时,《流氓的变迁》被选人教材;《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用来证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正确;《三月的租界》用来批判知识分子要进行严格的思想改造要向工农学习;《孔乙己》是说明“十七年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活教材”;《风波》是“反复辟、反倒退”;《故乡》和《祝福》因揭露旧中国的黑暗而证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友邦惊诧”论》是声讨美帝国主义的檄文。

    神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妖魔化。鲁迅选文被从具体语境中抽离出来,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自然联系被割裂,被篡改,被过度阐释,对鲁迅任意曲解与夸张利用,将其高悬于神坛之上。鲁迅教学更是上纲上线,鲁迅被狭隘地刻意拔高,鲁迅作品中的个别细节更是被无限生发,成为被神化的政治教育工具荼毒生灵。可谓是明修历史栈道,暗度现实陈仓。

    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不断获得解放,文学研究界“拨乱反正”,重新评价定位有价值的作家作品,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钱理群等专家,突破几十年以来的鲁迅“功利律”,着书立说正本清源,在还原鲁迅原真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从他律向自律的、从程式框框向艺术的回归。

    这一时期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收录主要是对“文革”和建国初大部分选文的调整,即“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

    但中学语文教育界与学术研究界仍存在相当大的隔膜,远滞后于鲁迅研究界新成果。历史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因而,这一阶段中学鲁迅作品思想主题的解读显得陈旧而无新意,当时的中学鲁迅教学不是一种促进,而是一种延续,从这里仍明显能看出“左”的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期,与政治时事联系紧密的杂文相对减少,中学语文教学在缓慢恢复,一些更温和的作品被选人中学课本。《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鲁迅自传》五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第一次被选人。教材编者吸取了鲁迅研究的新成果,力图恢复“人间鲁迅”形象,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但灾难岁月“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逆反心理,使大批文人在对鲁迅进行松绑的同时开始对鲁迅进行彻底清算,但这一切都无损鲁迅民族魂的地位。

    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

    “鲁迅大撤退”是近年的热点话题。尤其是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减了鲁迅先生《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

    实际上自2001年高中实施新课改,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人教、苏教、鲁人、粤教、北师、语文六足鼎力。从整体上来看,鲁迅作品在必修课本中的分量相对减少,对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称:“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但在选读本中鲁迅作品骤增,甚至包括《鲁迅警世名言》《<野草>题词》《俄译本<阿Q正传>序》等不常见篇目。

    另外,梁实秋作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首次走进入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体现出课本选编多元化的倾向。长期以来我们对非左翼文化名人研究很不充分,且由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带来的局限,有简单化倾向,海峡两岸学者对他们的评价见仁见智,这种争议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梁实秋作品入选中学课本,体现了主流社会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文学与政治固不可分离,但文学并不是政治的附属品,文学与政治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能因文废人,也不能因人废文,兼容并蓄则更能体现出价值的多元和社会的包容。

    从以上各时期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众多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被不同时期的教科书编者所认可接纳,在各个时期都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他笔下的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形象,他对中国人生存困境的切实描述,他对假恶丑社会绝不调和的战斗精神,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国人心中。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