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读后感范例6篇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1

论文摘要: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旧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 

 

“文学接受理论”是文学批评史上把读者和文学接受作为主要研究中心的一种文学理论。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其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己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分析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之前不得不首先分析一下“鲁迅文学”,鲁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范畴,“文学”一般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和“形式性”。鲁迅文学是深刻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现状和大众精神面貌的、有着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大众化革命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学。鲁迅以前的中国主流文学基本是与大众脱离的,文艺的主角也主要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这种文学所展现的也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侧面。鲁迅文学通过多种文学形式全面展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以及大众的精神面貌,并从人性、意识形态的高度全面剖析了“国民性格”。鲁迅文学不仅具备了一般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革命风起云涌、思想激荡、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鲁迅直面那个时代的社会实际,并用文学的形式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因而鲁迅文学具备了时代性和革命性。鲁迅作文,不是为了文学而文学,鲁迅文学是为改造社会服务的,而这个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建立在他深刻了解社会基础上的,鲁迅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人性、传统文化、国民心理——来解读和批判那个时代,这正是鲁迅的过人之处。 

“历史的发展,好像是首先要麻痹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①19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依靠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激下,显出了严重的落后性,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重塑的过程。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进下,出现了突破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文学革新尝试,其中包括的新诗派、“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文学革新的尝试开始强烈冲撞着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到了“五四”时期,文体变革被提到一个“新文化”的高度,中国新文学也由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重任。在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见解,这其中就包括文学接受理论。 

鲁迅很早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想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06年的“日俄战争幻灯片”深刻触动了鲁迅,让鲁迅认识到了“心灵深处的变革”对国人的重要性。鲁迅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变革和发展往往首先需要在思想层面启蒙大众,接下来才有可能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刻变革。鲁迅高度重视文学对“启发民众”的作用,鲁迅试图以文学作为启蒙的武器。鲁迅的文学创作深刻地打上当时时代的烙印,鲁迅的文学是紧密联系大众的,他的文学也是为大众服务的。正是如此,鲁迅的作品才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延留。 

二、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特征 

(一)通俗易懂 

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主要是从阅读、创作感受出发的,其表述方式也是感悟式,在表述时通俗易懂。比喻是鲁迅惯用的手法之一,有些抽象的道理,鲁迅运用比喻深入浅出地表述,就为大家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象。例如,为了论述文学接受的阶级差异性,鲁迅以“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作解释,通俗易懂。又如,鲁迅在论及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时,说他们是“厨司和食客”的关系。还比如,他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保持合理的心理距离,他说看小说好比看铁笼中的老虎,必须用笼子隔开才能去看。鲁迅在进行分析、论述的过程中,多使用感性的材料,这使得他的文学接受理论通俗易懂。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论述文学接受理论,其实是考虑到了当时大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有时候过于抽象的理论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而运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言辞来表述深刻的理论想过反而更加。 

(二)大众化和时代性 

“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②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具体到文艺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剧作家、音乐家等等,时至今日,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还在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食粮。鲁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员,他是至今影响较大的一位,这种影响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也包括他的文学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的重点在于为大众和时代服务,鲁迅用大众化的语言来写作,其作品之所以很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主要是因为他准确把握住了大众的情感、心理、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鲁迅洞察到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所普遍具有的意识形态状况和精神诉求,“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③其实,毛泽东的这一番言论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要真正做到大众化,不仅应该需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更应该了解大众的内心深处。鲁迅深刻把握住了那个时代国民整体的思想状态,鲁迅文学是对每一位国人在内心深处进行的一场革命。鲁迅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剖析了那个时期整个国民的内心心理状态,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促使读者不仅认识了自我,而且也认清了社会。如果说进步的政治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那么进步的文艺就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进步的文艺是巩固社会革命成果的重要因素,它填补了政治革命难以触及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空白。 

(三)实践性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④鲁迅从来不进行脱离实际的纯理论思考,鲁迅一生十分注重从具体的历史实际出发,极其关注现代读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文艺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很多观点,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而发表的。对于当时文坛上存在着不顾作品社会效果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错误倾向,鲁迅从文学接受的效果出发,对他们提出了批评,并亲自指导了萧军、丁玲等青年作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鲁迅不仅对中国历代小说的垂直接受的情况进行了论述,还详细辨析了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起因。鲁迅的这两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史,这也是鲁迅运用自己的接受理论进行学术研究的具体实践。 

(四)辩证性 

鲁迅曾以泥土和好花、乔木的关系来比喻说明作者、读者的关系,他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乔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⑤读者的接受影响着作家创作,创作与接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方接受理论认为文本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已基本上排除了作者因素,它不过是像花瓶等物品那样摆在那里,谁是花瓶的制造者无关紧要,西方接受理论过于重视客观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理论更不会把主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很显然,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缺陷。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以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为重心,强调读者接受在文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西方接受理论不同的是,鲁迅并没有把作品视为与作者完全无关的东西,而是高度重视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鲁迅坚信:“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故而鲁迅特别重视作家对读者的思想启蒙,对作家也就表现出特殊的关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也因为重视作家的作用、关注创作而显得更为全面。对立统一规律的引入,让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充满了辩证性。 

总之,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具有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的特征。从根本上讲,鲁迅文学理论以及鲁迅文学作品都具有批判性和启蒙性,鲁迅文学是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历史写照,通过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历史画面。可以说,研究鲁迅文学是洞悉中国20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社会状况的一把钥匙,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晓进.愿意有共鸣的心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2]《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p853. 

 

注释: 

①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51。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鲁迅 杂文 艺术性

鲁迅先生的杂文无疑是一座艺术宝库。其美如辽阔天空如浩瀚海洋。但专家学者的研究往往不够全面,本文仅从鲁迅先生杂文的艺术性角度进行赏析,望能借一斑而窥知全豹。

一、鲁迅先生前期杂文的艺术性

鲁迅先生对其杂文的自我评价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从“不留面子”上可知其爱憎分明,有“诗”一般的浓烈感情;从“常取类型”上可见其形象性和典型性,有“诗”的特质。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需要经常性地思考问题,然而,同时也是文学家的鲁迅在论及时事进行思想表达时,怎会满足于一般说理和程序推论?其会通过形象思维,捕捉艺术形象,开创生动感人表达方式,寄情理于其中。鲁迅的杂文有运转自如的辩论和得心应手的擒纵,其逻辑思维能力极强。并且逻辑力量不单是罗列理论,更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表达。所以说,鲁迅先生前期杂文在艺术性上拥有“诗”的因素和形象性特征。

比如,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其表达阶级对立思想时语言形象而不抽象。“因此在我们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由此可见语言的形象性和写实性。对比鲜明强烈,并可借以突出矛盾的典型化特征,通过热烈爱憎惊醒读者,为下文将“中国的文明”比作“人肉的筵宴”做好铺垫。

可见,鲁迅先生前期杂文艺术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寄道理和感情于具体形象之中。

二、鲁迅先生后期杂文的艺术性

鲁迅先生后期杂文愈加全面和深刻有力。在《三闲集·序言》中,其提出“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然而1927年血的事实却让其思路“因而轰毁”,之后1928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其阅读了“科学底文艺论”,并对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进行了翻译,“以救正我——还因我及于别人——只信进化论的偏颇。”由此可见,鲁迅后期杂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辨证地看待问题。

鲁迅先生针对当时一些人片面性理解陶潜、钱起等人始终持批评态度。

当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世人所欣羡时,鲁迅却写道:“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仪’,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当钱起的“曲终人不见”被人们认为“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表现的是永恒”,推此一联为诗美的极致时,鲁迅却说从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全诗分析,是不好证成“醇朴”或“静穆”的。该诗为应诗而作,自然无法在考卷上大发牢骚。但如再读钱起的《下第题长安舍》,“一落第,在客栈的墙壁上题起诗来,他就不免有些愤愤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鲁迅先生认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正如李白会做诗,就可以不责其喝酒。如果只会喝酒,便以半个李白,或李白的徒子徒孙自命,那可是应该赶紧将他‘排绝的’。”(《且介亭杂文二集·“招贴即扯”》)“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如果只取其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鲁迅先生后期杂文在知同代之人论当今之世时,更多地显示出了全面、辨证地看问题的艺术性。比如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忆刘半农君》里,鲁迅在肯定刘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的同时,客观地指出了刘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并且“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但鲁迅仍承认刘的为人,“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纵然后来两人因思想差异弄得“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激动的。”

可见,鲁迅先生后期杂文艺术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待事物全面分析,一分而二,区别对待。

总之,我们要按照前后两个时期对鲁迅先生杂文艺术性进行赏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能够相互印证其艺术性。

参考文献 《伪自由书前记》。

2、《灯下漫笔》。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动力整体化

正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既给《语文课程标准》“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视野,广泛阅读各种读物”的要求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容易让学生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界,容易形成学生阅读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泛泛而谈,不能带着真正的情感去阅读、品味、理解、思考,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为此,笔者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启发内动力,增强阅读的深刻性。请各位前辈和同仁不吝赐教。

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阅读教学就要注意从最新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激情,沟通情感,即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如情境、情趣、情态等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或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自觉主动地探求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互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可以采用这种以情激情,情感沟通法进行教学。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父母或亲人的爱,虽然学生家庭有贫富差别,家庭亲人给予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或是贵重的服饰珍贵的书具,或是粗淡的饭食简陋的衣物,甚至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都体现着亲人的爱,只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或者感受不深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窘迫、四处奔波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儿子上学还不辞劳苦地为儿子买橘子。这与我们下岗工人的家庭节衣缩食给子女请家教、买学习资料,与许多父母不辞辛劳为子女找好的学校就读、接送上学,送衣送伞、问寒问暖何等相似?教师若能把文中的情景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景沟连起来,“背影”所传达的父爱怎能不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产生强烈的共鸣呢?事实上,很多课文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求。如:《小巷深处》、《藤野先生》等。

启发学生的内动力,激发阅读兴趣还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程式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堂教学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讲授课文,大都按字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巩固练习等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会失去语文的感染力。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到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这种训练应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叶老所说:语文教学应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死读死记,死摹仿程式和腔调,而是将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整饰思维语言,获得表达技巧等种种事项上下功夫(《认识语文教学》。叶老的这段话,讲的是一种活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相结合的。近年来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都是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才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点,才引起生动的、热烈的反映。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程式化,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就要注意贯彻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为注重阅读教学的三要诀:笼块——勾连——循序,先字词,再句段章的阅读教学法既违背学生的阅读心理,又违反阅读教学的自身规律。无论哪篇文章都表现出严格的整体性。故阅读教学要先笼观整块内容,前后勾连照应,遵循阅读材料的内部结构顺序分析,也就是说树立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路(摸清作者思路),入境(进入作者写作时境,产生情感共鸣),采集(采集精彩的感受最深的语句),接轨(用过去的经验吸收新信息,使原有的积累与新知识接轨),架桥(帮助学生架设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等渠道上整体感知文章。实践证明,只有在整体感知阅读内容上下功夫,找规律,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

对于鲁迅,初中学生略有了解,知道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学习《鲁迅自传》,大多数学生只能了解到鲁迅的家庭情况、读书求学的经历、主要作品等内容,而对鲁迅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认识甚浅,甚至全然不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清楚地认识到鲁迅的思想发展和革命精神。而这一点在整篇文章中都有体现且贯穿全文。首先在写少年的家境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不愿作一个乞食者,不愿作幕友和商人所表现的思想;在介绍求学读书经历部分,应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多次改变学业;从作者的工作经历来看,为什么总是辗转奔波,漂泊各地。我们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些与鲁迅的思想、性格、精神密不可分:少年时由于家境衰败寄宿他人家中,而鲁迅不愿这样生活下去,说明他自尊心强,性格倔强;稍大后,不愿走同乡没落读书人常走的路——作幕友或商人,可以看出鲁迅有远大的崇高的理想,不愿与统治者为伍,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也不愿以经商为业,贪心钱财,惟利是图。读书后之所以多次改变学业,是因为他想寻找一条最好的救国救民的道路-——由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表现鲁迅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后改为学医,表明鲁迅想通过医学救国,最后弃医从文,表明他想通过文艺改变国民的思想,走文艺救国的道路。鲁迅后来辗转各地,是由于他的所作所为为反动政府所不容,被迫到处流浪。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只要略加点拨,学生便可以从全文或一些关键语句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清晰的鲁迅来。

总之,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有的文章可引导学生略读,有的文章需引导学生精读,如果学生阅读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泛泛而谈的表面上,那就不能达到相应的阅读效果,形成应有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动力,增强阅读的深刻性,以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练成读书的本领”(叶圣陶)。正如叶老所说:“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参考书目: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阅读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阅读的书籍涉及古今中外,他的新理论、新学识、新思想,是在向书籍和社会现实寻求的必然结果。他的代表作品《中国小说史略》,从准备到成书,前后整整用了二十年的功夫。在鲁迅看来,只有把各种书籍中的养料经过自己的吸收,才能使其变成有营养价值的乳汁。而唯有这样,才能“积学以储宝”、“厚积而薄发”。鲁迅独特的阅读理念也给我们现代阅读教学以深刻的启示。下面,通过对鲁迅先生提出的――“ 鲁迅劝学生不要只读别人圈好了的书,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拓宽视野。第一,要读一点外国的书。第二,读一点简明可靠的史书。第三,要读点反面教材。第四,要读点本行以外的书,读点革命的书,读点活的书。第五,要能活读书,还要读活书。”[1]进行探讨,得到以下阅读教学启示。

(一)要学会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认读、理解、筛选、概括和鉴赏等诸多的能力。同时,这些能力又以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为基础的,内容包罗万象。鲁迅在指导青年阅读的时候,鼓励青年用自己的眼光去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才能把书“读活”,达到读以致用的目的。就现代文阅读来看,阅读量大,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有较大的思维坡度,要求学生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技巧。鲁迅的阅读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

1、广泛阅读

对于读书,鲁迅首先强调“金字塔”策略,即先求博览,再求专精。在广州知用中学演讲中,他提倡学生“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2]。后来,他又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不要专门看文学,关于科学的书……也应该看的”[3],“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4]。

2、读前“选择”阅读内容

鲁迅在读书的时候也是有选择的:“……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5]选择自己爱看的作品,作为读书的入门,再由此深入进去,做更广泛的阅读。所以,我们有意识地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

3、读中“思考”

鲁迅强调读与思相结合的方法,要求阅读时主体“我”在场,坚决反对死读书和读死书。他指出“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是“脑子里给别人跑马”[6],“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7]。显然,鲁迅认为阅读时不能只是认同和接受,一定要有自己的质疑与批判,这样才能训练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另外,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能力,鲁迅提倡的“比较阅读”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对比思考,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对于好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归纳总结,并让他们尝试着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另外,还要反向思考,在大家都认同的作品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去思考,是否还有不同于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并把这些想法表述出来。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经过长期学习、训练而形成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要创新阅读

鲁迅不仅鼓励学生要学会阅读,而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有创新意识,这也是对阅读技能更高的要求。鲁迅的这种创新阅读主要体现在他所读内容的独特性和读书所得到见解的别具一格上。我们应该借鉴鲁迅这种“不拘一格”的读书精神,鼓励学生创新阅读。

1、鼓励个性解读

鲁迅读书,带有很大的独创性和自己的主张,他会自己去买自己喜欢的书。一些被所谓正宗学者们排斥的书,他却要看个究竟;一些所谓正统的作品鲁迅并不看重,他要根据个人的想法找出有价值的来看。就是这种在阅读中“自我”的精神,让他拥有独到的见解和收获丰富的知识,这些主张对我们当今的阅读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在新颁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8],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提倡创新思考

阅读不是单纯的看书,鲁迅说过,单纯的读书只能变成书橱。阅读还要求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分析、思考作者的观点,汲取其精华部分,摒弃其不合理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9]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在读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读死书。

综上所述,创新阅读是一种理念,它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代表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创新阅读也是一种方法,它是学生阅读的高级阶段,是教师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 王柏勋 王静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2.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书信・致颜黎民(360402)(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书信・致颜黎民(36041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读书杂谈,鲁迅论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6.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花边文学・读几本书(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5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无论是从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极好载体。正由于本教材具有这一特色,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研究在阅读活动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读通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研究后学生认定“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以此突破重点,集中了“研究”的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一件事(板书:谈《水浒传》)。你觉得哪些句子值得研究?”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管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最后得出两个句子值得研究:“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研究阅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反复感情朗读和研究性地讨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使学生品味出鲁迅先生在夸自己“记性好”时,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囫囵吞枣”。虽然伯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知道,伯父是在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在这同时,伯父不愿伤“我”的自尊心,这是伯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使我感受到“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当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鲁迅先生关爱青少年的有关资料,还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因为伯父关心爱护青少年,所以得到 的爱戴。”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青少年的爱戴。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6

依然还记得那月光下手持钢叉刺猹的少年闰土,在仙台蓄着八字须戴着眼镜走上讲台的藤野先生,总在别人面前唠叨阿毛剥豆被狼叼走的祥林嫂,穿长衫站着喝酒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阿Q……尽管鲁迅的年代已渐渐远去,然而其文字对我们当今和未来的影响却依然在延续。撇开以往政治与阶级立场的因素,假如单纯从鲁迅的文字和思想来看,他的文章也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值得学习的典范,其风格多样、体裁广泛,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都有涉猎,而且著作丰富,意象万千。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钱理群曾经说过:“鲁迅自身处在中国近代语命的开端时代,是白话文的先驱之一。他的文章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他们不喜欢的是某些教育方法。”忽然发现自己近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十分喜欢鲁迅,现在反而爱读他的文章了,究其原因,想来一方面是源于近年来被掀起的民国研究热,另一方面,其中的道理也许便是像钱老说的那样——不太喜欢以前教学的方式。其实鲁迅的文字不光有“骂”的一面,更包含了人世间的温情与冷暖。

这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纂的《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影印本)汇聚了22部初版本,涵盖了鲁迅毕生的大多数知名作品,其中很多的熟悉书名我相信大家看一眼就会记忆犹新,诸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不仅如此,还都按照起初出版时的原样加以现代技术修复并按原比例仿真制作而成,更以毛边书的形式展现给当代读者。平生还是第一次听说“毛边书”这个名字,读了编者的解释后才有所了解,这是指印刷装订之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的书本,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看书,就得耐下性子,边裁边读,因为裁开的书页带着纸质的毛边,故曰毛边书。于是心中更是升起了许多的好奇。据编者介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即实现其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且随书赠送了一把牛骨书刀,使读者在裁开和阅读书本的时候,能够切实体会到民国时期的一些风味及字里行间的特有气质。对于喜欢文字、崇尚史实、敬仰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套必需获得、体验和珍藏的好书!

其实,处在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家同时还扮演着编辑、翻译、校对、出版人等多样的角色,而且对排版、装帧、用纸、甚至图文广告如何撰写都参与其中,鲁迅当然也不例外,故而我们在读这套书的时候,光从书本的外貌、插图和装帧便能深深感受到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庞大的过程,同时也为他们能身兼多职经营文化的身手而感到由衷的折服。只要看一看那时的书本,翻一翻书页的感受,读一读那些意思相同、形态和排布却与当今不太一样的文字,便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时光有了回流的错觉,相信你会在那样的时刻遇见一个真实的鲁迅!尽管文字可以承载思想和精神,用人类现有的技术可以永久保存那些经过排列组合后有着不同意义的文字,然而承载文字本身的介质却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资讯时代更有数字化的存取便利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周遭的环境,不过我相信用同时代同介质的相称形式,一定会更加容易触发与之相应的气韵,更加容易认识和理解作者原本的意思,更加接近“原汁原味”的境界。

大量的资料和史实表明,鲁迅本人既不属于任何政党也非人们想象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极富个性、爱憎分明、敢说敢为的文学家,以前加诸于鲁迅身上的诸多评论、头衔和称号只是些无谓的概念,以往一些带有阶级立场的文章注释也只是极端思潮下刻意的宣传,我们大可不必理会那些纷杂和外加的干扰,而只是把鲁迅当作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来解读。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著名文人,大多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又留洋学习并接触到了异国文化,在不同思潮的碰撞和交融下形成了那个时代明显的特征,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故此,通过这些珍贵的“初版本”来看一看其原本的模样,也是跨越时空的障碍去接近一个逼真的鲁迅,无论是温故还是初读,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上一篇战疫情

下一篇快乐还是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