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范例6篇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范文1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 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在这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冲突是难免的。然而,却有一批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在启迪民智的路上踽踽前行。其中最突出、最有斗争意识的,就是鲁迅先生。

这一年,恰逢废除科举制度十周年,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封建势力残存,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举制——这给与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以美梦和渴望的制度,依旧残存于民间。

为"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拍案而起,撰文《白光》、《孔乙己》等文章,以饱含同情与愤懑的心,将利刃付诸笔端,辛辣地鞭笞着科举制之弊端,揭示了封建科举"吃人"之事实,在那些愚昧且抱着‘进京赶考’幻想的落后知识分子的头上猛浇几盆冷水,泼醒了他们的春秋大梦。

比如《白光》里的陈士成很好地启迪了民众:‘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地复述道:"右弯!"……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

这可怜的读书人真是中了科举的毒了,然而除了科举,还有封建迷信毒蛇般盘在那里。

陈士成又受到白光指引,跑去"山里"了。他惨然奔去,眼见所念的大好前程就要到手,然而作者却给了个阴惨的结局:‘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并无人去看且认领这浮尸。

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篇目,刻画了许多小人物。而《白光》着重描写了一个想中举快要入魔了的疯癫读书人,因入仕执念未果而赴死。无疑,这迂腐的读书人与封建社会无数入仕者一样,还对科考制度怀揣一丝希望。可是这制度已经腐烂了,如果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就是堵塞了发展之路。注定要毁灭。

《呐喊》中常见这样故事性强、趣味横生又富有讽刺协和斗争性的小说。所以说,鲁迅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杂文家、批驳家和斗士,还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他智慧地将一个个新思想的萌芽洒落在小说这片通俗、广阔的沃土上,让广大民众以’娱乐’而非‘枯燥’的方式去接受它,传播开来。并且给民众以深刻印象。他的‘战线’在无形中被拉长了。

尽管鲁迅先生是旧官僚家庭出身,但由于聪敏善学,其思想的进步性是远高于其同一时期的某些安于闲逸的教授的。也得益于紧跟时代潮流的思维 ,思想认知也随之不断更新。他那敏锐的天性,犀利的笔触都是那样难能可贵,是那个思想变革时期的最强音!

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君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得啦。"如果说是民国政府剪掉了民众头上的那根辫子,那么旧思想的剪辫人非鲁迅先生莫属。《呐喊》等皆为鲁迅的名作,其蕴含的进步思想及意义,至今读来,仍令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鲁迅作品范文2

一、零距离接触:价值的沉思

对于鲁迅及其作品,当教师试图引入课堂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窘迫:教师和学生并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而是“敬而远之”,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当国外的学生沉醉于莎士比亚这样一批世界重量级作家的经典作品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却与堪称中国文学史里程碑式的人物──鲁迅及其作品失之交臂!试想,一个国家的文学大师、文学经典都已经不能把持住学生的心灵,我们还能拿什么去占据国际市场?我们还能拿什么去捍卫自己的文化血脉?教师不教“鲁迅”,学生不识“鲁迅”,难道不是咄咄怪事?作为文学经典,鲁迅作品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典范,是垂范后世、经久不衰、泽被深远的文本。跻身世界文学行列的鲁迅作品,既是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语法规范的体现,又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这是鲁迅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生命力,也是鲁迅个性人格的魅力和生命力。“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经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1]鲁迅作品堪称经典,就在于其回味无穷、百读不厌,经得起时间考验,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今天、未来都有其存在的空间,不仅给人以思考的方向,还给人以思想的力量。对于当下的语文学习来说,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夸美纽斯指出:“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2]作为现代文学的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昏睡的国民与觉醒者形象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语文是学生接触母语、感受语言最直接、最丰富的窗口,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母语、对文化的感悟和直觉,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人性觉醒和对美的朦胧意识与永恒追求。语言作为一种存在,是一种心灵疆域的驰骋和生存图景的展布,作家的语言是生存化的,又是生活化的,其生命力正是来自于作品语言本身的生生不息和主题背后的绵延深广。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的语句,至今还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作文中,至今还流传在社会、生活中。《社戏》中偷豆、煮豆、吃豆的新鲜刺激,那月夜归途中的剪影、那“玩的就是心跳”的情节至今也让人记忆犹新,怦然心动。的确,作为经典的代名词,“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那些问题,人们是可以感觉到、感受到的,但它们所能够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是鲁迅自己也不一定全部意识到的。它们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经历不断地去补充、去挖掘”,[3]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正是鲁迅及其作品亘古不绝的灵魂震撼点与内在推动力,鲁迅作品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镜子”──折射教师教学的水平,还要成为“梯子”──提供作文做人的示范。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乃至师生一起与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则是教学实施中师生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心理倾向,这种对话形式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得以展开,并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进入阅读活动的人,就自觉地加入了一种心灵的对话与碰撞、精神的传递和交流,这也就造成了对现实环境的一种精神超越,实现了“物我的回响交流”。所以,“对话”不是单向的作者向读者的灌输、读者的被动接受,读者也会有“回响”,也就是说,他也可以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这就是读者在阅读中的体验性与主动性的表现。而这样的“发现”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发现”,是对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激发与光扬。同时,由于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阅读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对话,即: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使阅读教学同样形成了读者与文本、教师、编者、作者、背景多边参与的互动循环流程。而且这样的多重对话,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作者的对话为中心、出发点与归宿的,其他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编者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都是为了给学生个体的阅读营造一个良性的言语环境,提供某种条件,而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

由于文本作品自身阐释的多元性、读者阅读视角与阅读经验的多样性,更加上特殊的文化背景作为期待性阅读视野的先在性,决定了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刷新。这就是阅读教学所期望的阅读境界:既不要把思想与艺术分割起来,把二者看成酒与瓶的关系;又不要把作者与读者孤立起来,把二者看成写与读的关系;更不要把教师与学生隔离起来,把二者看成动与静的关系。这一启示既为鲁迅作品的价值接受提供了文学支撑点,也为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构筑了教学生长点。

二、差异性接受:学术的追问

毋庸置疑,当代有许多研究鲁迅作品的专家、学者,他们学术观点的权威性与研究思想的严肃性也深深影响着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但是,我们在选择这些观点、思想的同时,更要首先面对和思考当代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水平、生活空间和审美倾向。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创造意识活跃,一切都处于逐步成型之中,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甚至言语材料和言语表达方式也不断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因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硬性的“统一见解”是不符合阅读规律的(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箱,只是名词术语的堆砌而不能感受语词的感情色彩,不能体验人物的悲欢离合,更遑论主题领悟、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地把“鲁迅”与“批判”指腹为婚,想当然地把“鲁迅作品”与“战斗檄文”五花大绑,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忽视了阅读主体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套话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逻辑”地定位在诸如“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三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思想”等一些中规中矩的主题,而这些又常常是教师对教材教参的机械照搬后强行灌输的补给品,其过程不仅缺乏学生个体感悟的参与,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其结论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动辄“主题先行”,既违背了学习文学名著的自然规律,也超越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自然感到难教,学生必然感到难学,“鲁迅”当然感到难堪。

对于鲁迅作品,笔者以为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个片段的描述: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眼神,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品仅仅捕捉了祥林嫂一生中的三种形象,就表现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变故后的轨迹,这三种特征既是她无数形象外貌的总结,同时又传达了原始形态中社会的立体性和寓意性。在观察、体验和选材的过程中力求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既有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再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是以“活该”二字结束全文,对“活该”二字该怎么理解,教师就不要硬塞结论,而应结合全文,深入字里行间,利用情感因素和形象因素去引导学生鉴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全文来看,文章从头到尾所论的就是一个“该”字。雷峰塔该倒,压在塔下的白娘娘该获解放,玉皇大帝该拿办法海,法海禅师该变成蟹和尚,非到螃蟹断种那天为止,该出不来,这当然是“活该”了。“活该”二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法海的嘲讽与鞭挞,也与普天之下的人民欣喜若狂遥相呼应,这也正是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发自心底的欢呼。这样来理解,才显出“活该”二字的千钧之力。

诚然,当前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多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他们往往从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强调文学修养和文化熏陶,对于鲁迅作品希望讲深、讲透、讲够,这与阅读经典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但作为学生,他们拥有自身的文化背景,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我们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作品提高到某种思想政治的高度,尤其是以程序化、定式化的框架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言语权利。作为教师,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思考的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抓住文章中的某一个细节或者片段甚至是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等,这些地方或许是他印象最深刻、最令他感动、引发他思考的东西,对他的人生体验、语文素养的积淀最厚重和凝练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是滞留于思想政治的层面进行主题图解、整体肢解和阶级瓦解,盲目追求思想武装和主题标榜,毫无层次性、接受性和启发性可言,那么这种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会消解教师的积极性。

三、多元化解读:教学的突破

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性、下意识的思维活动,作家实际上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多于他企图表现的东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种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对人内心的复杂性有更为深切的体验。不但要了解世界的丰富性,而且要感受人性的丰富性,情感和智性的丰富性”。[5]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深沉,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探讨。实际上,作品的主题,只能存在于客观内涵与读者主观认识之间。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其内涵更不是某一角度的解码活动所能穷尽和涵盖的。如果我们在讲析鲁迅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过去我们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一种思想元素,自我调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修辞艺术。问题在于阿Q自身的精神胜利法并没有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这只是他自己的一种自我解嘲。换言之,仅仅停留在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并不能承载起鲁迅所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深沉内容,恰恰需要反思的应该是:对阿Q奴隶意识和投机思维的体认与把握。鲁迅无非是通过艺术画面昭告人们: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如此分析,主题可以迎刃而解。再比如“《故乡》到底是反映辛亥革命的失败还是折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寻找什么?”“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等等,教材的提示和教参的阐释并非不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自身出发理解和把握。如果从人的生存、生活的方式、状态的角度,不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红眼睛阿义、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的生存勇气、生命信仰、生活理想各自是何以体现的?为何如此体现?怎样体现?这样的问题不仅有深度,也有力度,会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人性心灵最原始的脉搏,触摸社会边缘最敏感的神经。

自人们开始阅读并研究鲁迅作品至今,鲁迅作品就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上饱蘸着新的蕴涵。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永远是最年轻的读者群,他们一方面会接受鲁迅作品及其研究成果中的结晶,但另一方面会对鲁迅作品中的心灵共振的旋律倍加关注:如直面人生的进取、鞭挞人性的疾呼、拯救灵魂的呐喊,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青少年独立性强,可塑性大,渴求与社会接触并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先生的写作精神为其成长树立了一面旗帜,鲁迅作品对于他们的身心可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格式化”。学生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价值去判断,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正是鲁迅作品历久弥新的源泉。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无外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二是对鲁迅作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双重“刷新”,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

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老师所说的这句话的意义、角度是什么?这种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碰创”,撞击传统思维的同时要激活、刷新既定的思维模式,创设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平台。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化、创造性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

《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循循诱导于先,学生孜孜求学于后。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理解可能十分肤浅,甚至千奇百怪。但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会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肯定的评价,然后再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观点的缺陷,并谋求吸收他人的见解。阅读“对话”理论倡导的承认文本的多义性,在让学生接受或至少意识到我们所倡导的社会生活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尊重他们对文本作创造性的理解。时间和空间的间距赋予读者理解的自由,这种自由同时又滋养着读者的生命体验和自我独立。问题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注意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不仅达到思维的敏捷、准确,而且是新颖、深刻。教师应该懂得:你对作品的讲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把握某篇课文的意义,而且还在于教会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接受精神文化的陶冶,与鲁迅经典作品为友,让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沐浴在鲁迅作品中,徜徉在阅读教学中作最自由的舞蹈,最终达到能“举三反一”。

参考文献:

[1]〔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著,倪华迪译:《作家们的作家·论经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3]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10-25.

[4]〔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宝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鲁迅作品范文3

忧患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的古老精神现象之一。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也有不朽命题:“生于忧虑,死于安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都笼罩着浓重的忧郁和悲哀:为了实现举贤荐能和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可以说,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忧患意识的精华,为后世人们称颂。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的忧愤只限于阴险的小人,昏昧的君主。而鲁迅的忧愤却在于整个社会制度。鲁迅不像屈原那样想要“补天”,只是在传统的范围里鸣不平,他对封建关系不存任何幻想,他是封建专制彻底的、不妥协的叛逆者。这种精神体现在他那一系列反对封建礼教和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的《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暴露了礼教和家庭制度的弊害。小说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字是“吃人”!

几千年来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联结了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这是对封建礼教道德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作者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长期研究后的重大发现。《药》继续着对封建制度“吃人”的揭露,这里不仅有被封建的愚昧,迷信“吃掉”的年轻的革命者。它的悲剧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另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造成群众的愚昧迷信,革命者为人民而奋斗牺牲,但人民并不理解,反把他的血当药吃。这更突出了人民群众的愚昧麻木,而革命者死得又是何等寂寞、冷清,这篇小说在揭露封建专制的罪恶的同时,也表现了鲁迅对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深深忧虑。

最能体现鲁迅优患意识的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主人公阿Q是赤贪的农民,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无依,只被当作一个任意驱使的劳动工具:“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社会地位低下,受尽剥削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更可悲的是阿Q对自己这种备受压榨的可悲境遇不以为痛,反而沾沾自喜于“阿Q真能做”,他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妙法来自欺,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和别人口角时,会瞪着眼睛说:“我以前比你们阔多啦!”被赵太爷打了,会想:“现在的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想到赵太爷这么威风,现在居然成了他的儿子了,就得意起来,他以第一个能自轻自贱而得意,甚至以作贱自己,用力打自己的耳光来反败为胜。被假洋鬼子打了,以调笑、欺侮小尼姑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对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他这样以自轻自贱来解脱,或者以攻击侮辱地位相仿或更弱者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或者以即刻忘却掩饿伤痛……,凡此种种,使得阿Q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处境,虽然受尽欺凌,都并无真正的不平,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永在屈辱中苟活。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在“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声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阿Q正传》不仅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国民性弱点反映了鲁迅的忧患意识,而且在对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深刻描写中,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药》中夏瑜的悲剧一样,表现了对民主革命的忧虑。

鲁迅作品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16-01

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不幸的是,鲁迅作品已成为很多教师和学生畏惧、排斥的对象。流行于中学校园里的“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口头禅,就反映了这种尴尬的现状。

我们不禁要问:是鲁迅作品不好吗?过时了吗?鲁迅作品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加以改进?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鲁迅及其作品。时下贬低鲁迅、主张删除鲁迅文章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我们尤其需要严肃思考、澄清疑问。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了解极其深刻、其描述极富独立性和艺术性。鲁迅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位于一体。鲁迅的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标志。作为鲁迅精神体现的鲁迅作品,它怎么可能不合时宜、该被淘汰?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时代和社会需要鲁迅精神,中学语文教学需要鲁迅作品。对鲁迅及鲁迅作品的排斥、贬低,恰好证明我们的社会和语文教学出了问题!

从社会方面来看,鲁迅曾被当做“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革命性被过分强调,而其作为文学家、思想家乃至凡人的一面被掩盖了,于是物极必反,人们一提到鲁迅就联想起“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这不是鲁迅本身的错。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多元化,人心浮躁,肤浅娱乐流行,受冷落、排斥的又何止鲁迅和鲁迅的作品?

从语文教学看,长期以来我们总在用权威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权威理解。讲《阿Q正传》必强调辛亥革命失败教训,讲《祝福》只会提“四条绳索”,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个性阅读完全没有了。当然,读鲁迅作品是有难度的,因为它是有深度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指出:“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因自己没有读懂鲁迅作品而排斥它。排斥鲁迅作品的原因还有教育的功利性。许多学生认为鲁迅的文章思想难以理解,语言半文半白,对于诸如考试作文之类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模仿效用。

既然鲁迅的作品重要,不可“删除”,而鲁迅作品的教学又存在很大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一句话,就是要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实现与鲁迅平等真实地对话。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鲁迅。教师不再贴标签式地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词来介绍鲁迅,而是让学生认识活生生的、可爱可敬的鲁迅,了解他的家庭、经历、情感等。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空洞、扁平和意识形态化的鲁迅形象,使学生喜欢鲁迅,愿意亲近鲁迅,从而走近鲁迅的精神世界。

2.落实新课标精神,明确鲁迅作品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新课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能力,充分发挥其个性。而鲁迅作品恰好是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学习材料之一。这是因为:第一,鲁迅的作品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体现了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体现了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第二,鲁迅的作品文字优美、细腻、深刻,是现代汉语的典范。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鲁迅作品理应成为学习范本。鲁迅的作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入编中学教科书。对此鲁迅曾明确表态他不愿意,因为鲁迅所提倡的是“疑”,他只是发现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他在《药》中就没有开出什么“药方”。如果我们用鲁迅当年坚决反对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信” ——来教学鲁迅作品,那岂不是悲剧?所以我们必须把鲁迅作品教学和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起来:教学鲁迅文章,是为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能力,是为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3.立足学生实际,提高师生阅读素质。鲁迅的作品感情强烈,思想、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刻。相应地,其语言表达也深奥含蓄。不顾学生的年龄、阅历和知识水平,对鲁迅作品过度阐释,这已是鲁迅作品教学的顽症。比如教学《祝福》一文,要学生必须掌握“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句中形容词的作用,鲁四老爷陆续说的三个“可恶,然而……”中省略号的“深刻含义”……如果翻翻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各种鲁迅作品教学参考书,多如牛毛的此类鲁迅作品的“教学圣经”则会让人崩溃!现在是到了回归“因材施教”传统的时候了,也就是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来教学鲁迅的作品,不可拔苗助长和生硬灌输。

鲁迅作品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

鲁迅作品范文6

鲁迅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初入选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非正式出版物《初中国文选读》以来,就—直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重头戏。回首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变迁,从唤醒国民精神、维护新中国政权、巩固“文革”统治真理性,到解放思想,直到促进社会的多元化。选文变脸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思想及价值观的几番浮沉。

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充分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就必须将民主与科学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而鲁迅的文章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他在对封建制度进行无情攻讦的同时,也指出了“僵死的语言”是 封建统治者宣传“朽腐的名教”的载体,因而其作品从一诞生起就注定拥有不可磨灭的经典性。

这一时期鲁迅的选文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文艺的外衣力图唤醒愚昧的国民。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第一次找到了中华民族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走向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一条必经的狭窄孔道”,将鲁迅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真正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植入了语文教学,打破了上千年来孔家店的垄断地位,实现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历史过渡。

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语文课本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成了政治的“传声筒”。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就说过:“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学科更显得重要。”

尤其是毛泽东对鲁迅予以了高度评价,封鲁迅为“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总司令”,导致鲁迅作品理所当然地成了负载新的意识形态的工具。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亲苏政策,《鸭的喜剧》和《我们不再受骗》被解读成中苏友好的见证。《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被阐释成为新中国建立献身的革命烈士。《社戏》是农民孩子的优良品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则是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歌颂。《孔乙己》本是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有着悲悯情怀之作,却被抽象成揭露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故乡》中的闰土,也被认为蕴藏着的愤恨和反抗的火焰,终会爆发。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鲁迅作品更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此时期课本随政治形势频繁增删,对传统保留篇目也有意曲解,无视鲁迅作品的文本内涵。这一时期,鲁迅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被入选到教材中去。正如王富仁所说:“在这一时期,鲁迅杂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派的手中,实现了与现实政治斗争的结合,逐渐蜕化成了社会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对鲁迅杂文的阐释上,政治化的倾向表现得格外的强烈和突出,其影响至今犹存。”

“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

“文革”期间,语文课变成了“政文课”,从事教科书编写和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遭集体下放,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编语文课本陷入一片混乱局面。这一时期,鲁迅极大程度地被神化,他们抽象继承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掏空了其所诛伐的对象,于是鲁迅被改装为造反派的守护神。殊不知,鲁迅生前是最反对被树为偶像的,并一语成谶:“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为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1972年之后,鲁迅“左”神形象更得以强化,其他作家作品大量被禁,但鲁迅作品均不在被禁范围之内。鲁迅选文成为中学课本中仅存的文学作品。此时“左倾”思想登峰造极,各地自编课本均以阶级斗争为纲,语文课本的选录标准是“以毛主席著作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化大革命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还列出了“教材编写原则”和“选材范围”,着重强调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基本上是对鲁迅作品进行单一的政治性解读,鲁迅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坚实捍卫者和最有力的实践者,成为了“横眉冷对”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杀人利器。“批孔”时,《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被选人教材;评《水浒》批宋江时,《流氓的变迁》被选人教材;《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用来证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正确;《三月的租界》用来批判知识分子要进行严格的思想改造要向工农学习;《孔乙己》是说明“十七年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活教材”;《风波》是“反复辟、反倒退”;《故乡》和《祝福》因揭露旧中国的

黑暗而证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友邦惊诧”论》是声讨美帝国主义的檄文。

神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妖魔化。鲁迅选文被从具体语境中抽离出来,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自然联系被割裂,被篡改,被过度阐释,对鲁迅任意曲解与夸张利用,将其高悬于神坛之上。鲁迅教学更是上纲上线,鲁迅被狭隘地刻意拔高,鲁迅作品中的个别细节更是被无限生发,成为被神化的政治教育工具荼毒生灵。可谓是明修历史栈道,暗度现实陈仓。

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不断获得解放,文学研究界“拨乱反正”,重新评价定位有价值的作家作品,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钱理群等专家,突破几十年以来的鲁迅“功利律”,著书立说正本清源,在还原鲁迅原真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从他律向自律的、从程式框框向艺术的回归。

这一时期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收录主要是对“文革”和建国初大部分选文的调整,即“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

但中学语文教育界与学术研究界仍存在相当大的隔膜,远滞后于鲁迅研究界新成果。历史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因而,这一阶段中学鲁迅作品思想主题的解读显得陈旧而无新意,当时的中学鲁迅教学不是一种促进,而是一种延续,从这里仍明显能看出“左”的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时期,与政治时事联系紧密的杂文相对减少,中学语文教学在缓慢恢复,一些更温和的作品被选人中学课本。《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鲁迅自传》五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第一次被选人。教材编者吸取了鲁迅研究的新成果,力图恢复“人间鲁迅”形象,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但灾难岁月“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逆反心理,使大批文人在对鲁迅进行松绑的同时开始对鲁迅进行彻底清算,但这一切都无损鲁迅民族魂的地位。

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

“鲁迅大撤退”是近年的热点话题。尤其是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减了鲁迅先生《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

实际上自2001年高中实施新课改,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人教、苏教、鲁人、粤教、北师、语文六足鼎力。从整体上来看,鲁迅作品在必修课本中的分量相对减少,对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称:“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但在选读本中鲁迅作品骤增,甚至包括《鲁迅警世名言》《<野草>题词》《俄译本<阿Q正传>序》等不常见篇目。

另外,梁实秋作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首次走进入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体现出课本选编多元化的倾向。长期以来我们对非左翼文化名人研究很不充分,且由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带来的局限,有简单化倾向,海峡两岸学者对他们的评价见仁见智,这种争议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梁实秋作品入选中学课本,体现了主流社会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文学与政治固不可分离,但文学并不是政治的附属品,文学与政治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能因文废人,也不能因人废文,兼容并蓄则更能体现出价值的多元和社会的包容。

从以上各时期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众多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被不同时期的教科书编者所认可接纳,在各个时期都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他笔下的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形象,他对中国人生存困境的切实描述,他对假恶丑社会绝不调和的战斗精神,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国人心中。

上一篇学习方法

下一篇爱国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