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例6篇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

一、口语入文,朴素清新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通俗浅近、明白如话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

朱自清的“口语”,以北京口语为主要基础,兼融其他方言中的有效表达成分,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意境。这种境界,既体现出与人交心似的亲切、随和,又具有了一个文思敏捷的文人精心组织后的清新、典雅。如《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

朱自清散文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善用修辞,音韵优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1.巧妙运用叠词叠句

叠字叠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2.善于运用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常用新颖的比喻,使文字别开生面。《荷塘月色》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的裙”,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类比喻可谓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

3.敢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抓住了“清香”的“缕缕”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三、寓情于景,意境幽远

朱自清散文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写景抒情,景语心境,寓情于景,意境幽远。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不着一点痕迹。写荷塘,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写荷叶,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即时风过荷塘那一瞬间的现象,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而且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生动新鲜的比喻更引起读者梦幻似的感觉,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形成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美

一、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比如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三、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

四、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3]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选自《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3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场大型诗歌朗诵会上,名家荟萃,国内以朗诵著称的表演艺术家大都有不凡的表现。晚会上有一位老人形销骨立两鬓苍苍,声音嘶哑方音浓重,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的吟诵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先生以一首《乡愁》震撼了全场。可以这样说,在那一场晚会上先生没有表演,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吟诵出了一生的情愫与修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走近作者我们才能领悟作品的情蕴;而散文是作者人格与心灵的诗化表现,一花一世界,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优美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与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板块一:整体扫描

1 相似的身份

《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篇以优美著称的散文。有趣的是两位作者身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社会身份。他们都是诗人,散文作家,又都是有所成就的学者。

幻灯片: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又说为“实秋”)。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家。

其实,朱自清先生最初是以诗歌步入文坛的,而让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却是散文。他的《背影》《绿》和《荷塘月色》曾经影响了几代人,成为我们精神发育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养料。

幻灯片: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后主要居住港台。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的写作与翻译工作。驰骋文坛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创作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写了许多思乡怀土的诗文佳篇。诗中最有名的是《乡愁》,散文中最出色的就是这篇《听听那冷雨》。

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梁实秋这样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需要补充的是,余光中曾在台湾、香港与美国的诸多大学任教,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有独到的见解。

诗人、散文家、学者的身份,使他们的散文不仅文质皆美,而且对于创作又有自己的理论追求。

2 自如地运思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取材广泛,二是结构多变,三是表达自由。所谓“神不散”,就是主题集中,线索分明。一般散文不管篇幅长短,不管其外在的“形”如何散乱,其内在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与子的深情。从取材而言,文章不仅仅写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还涉及到祖母去世、家境惨淡、南京勾留乃至于少有人留意的他们的父子关系,在运思中这些由“背影”串联,由情感聚合,形散神聚,运思自如。

同样《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也显示了“形散神聚,运思自如”的特点。

《荷塘月色》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统摄全篇,这是全篇的“文眼”。因为不宁静,走入月下的荷塘求静,荷香月色,使之得到片刻独处的自由宁静,走出荷塘,又一无所有回到平常的自己。与之相结合,行文又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去荷塘——在荷塘——出荷塘。

《听听那冷雨》开篇作者即告诉我们,不能安慰孺慕之情,于是“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随即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无论是《听听那冷雨》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还是《荷塘月色》中的内心跌宕,都被一个“神”所聚合,而足以聚合之的“神”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3 诗化的意趣

两篇文章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美文,缘于文中诗化的意趣,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幻灯片:

诗化的意趣

古典诗歌的韵味

极高的审美价值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本板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幻灯片:

学习目标:

1 求同探异,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2 涵泳咀嚼,品味情蕴丰富的语言美;

3 品读探究,探寻作者独特的人格美。

板块二、要点提炼

这一板块我们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入手,借助比较阅读的手法来欣赏两篇散文的意境美。

(一)意境的营造

(1)求同: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

(幻灯片……)《荷塘月色》第5段

这一段集中写荷塘月色。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是比喻——“如流水一般”的自然延伸;

“一片”——表范围(叶子、花借代荷塘),“泻”有自上而下的铺洒的意味,有范围大的效果。它让我们想象到月华四射的艺术氛围,又契合了“静静地”情态,这一句写出月光下的荷塘无声无息的幽静。

(若换用“淌”“流”“照”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这里顺带讲讲前瞻后顾找依据)

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轻盈漂浮、轻柔而缓慢上升。描写出薄薄的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还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如若用“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谧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当然这一切的朦胧氤氲都是因为“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因为月之朦胧,雾之“薄薄”,所以“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柔的质感和动感,也写出了梦的飘渺,与人的亦幻亦真的感觉。

这一段扣紧“不能朗照”写荷塘月色的朦胧柔和,月下荷塘的幽雅宁静,以及“像”“仿佛”“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淡淡的喜悦。月光是淡淡的,喜悦是淡淡的。“颇不宁静”的心得以暂时宁静,求静的愿望也得以暂时的满足。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情景交融,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

我们再来看《听听那冷雨》的第一段文字:

他先写春寒“料料峭峭”,雨声是“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用了这些多的叠词,其中蕴含着什么韵味?第一,是不是有一种春寒料峭中忧郁的感觉?不错,“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而雨是“冷”的,作者要躲也躲不过。第二,这种忧郁是不是一时的?因雨而来,随雨而去的?好像不那么简单。因为作者说了,就是在梦里,也躲不过,也打着一把伞。这就是说,雨所承载的忧郁是魂牵梦绕的,是心灵无法解脱的。第三,用了这么多重叠词,是不是为了表现情绪的特点?是的,下面这样的叠词还更多,叠词的使用可能会唤醒一种缠绵的感觉。第四,这是不是一般缠绵的感觉?好像不完全是,而是一种带着古典诗词韵味的缠绵的感觉。

这里显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这一段中有一个“黑白片”的比喻: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小结:从意境看,两篇散文都写的是“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

幻灯片:

余光中先生曾经解释说:①台湾雨季很长,雨季无色彩,灰扑扑的,所以是黑白片;②两岸阻隔无法交流,担心大陆的波及台湾,心中恐惧,心情忧郁;③安东尼奥尼拍的片子传递的信息时灰暗的,对故乡的失落,眼中一切是灰暗的;④母亲去世,悲痛欲绝,一切事物、景物都失去色彩。

(2)同中辨异

但在营造的方法与达到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仍以《荷塘月色》的第五节为例。

这一段没有单写月光,还写了月光投影: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参差”:高低错落;“斑驳”:深浅变化。

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

其实在这一幅图画中,有动与静、高与低、浓与淡呼应,有立体的层次,有光与影的和谐,实在是画中有诗情。朱自清先生就像一个丹青高手,将荷塘与月色,心境与物景有机地融为一体。——画中有诗。

再看《听听那冷雨》的第五节:

这种凄迷之美,不但来自生活,而且来自古典美学传统,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是李清照词中的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而雨打荷叶之声,则典出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余光中在这里活用了古典诗意。开篇大量的叠词的使用也让我们联想到“寻寻觅觅”的意境,“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暗用了一个来自《诗经》的文化典故。

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

这里化用了蒋捷《听雨》一词的意境。大宋遗民与大陆移民的身世认同,“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滴灵魂是漂泊的,带着游子的愁思,人生的沧桑,这里渴望安顿的是生命,是精神的皈依。这些文化意象都是“最中国的”。

(二)诗化的语言

同:多用修辞、叠词

异:《荷》平白口语

《听》欧化句式

(1)同中辨异

以比喻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画线的句子多处用了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①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润泽,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②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③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的气质神韵——优雅、纯洁相似。

与多而密的叶子相比,“零星”的荷花只能是荷塘里的“衬托”或“装饰”,但有了它的“装饰”,荷塘更美了。这些明喻清新动人,准确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特点。但是余光中先生曾给予这些比喻以批评,以为在想象上不够出色。他还特别批评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认为‘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今日读者的想像,恐怕只有负效果了吧”。其实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圆浑、自然舒展的形态,也写出了风荷摇曳的动人韵致。比得恰到好处。

那么余光中怎样用比喻呢?请看这样的句子: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里描写的是雨敲打在屋瓦上产生的音乐效果,用的修辞却是西方诗歌中常用的多层次的暗喻手法,复合性的暗喻之间,不但没有互相干扰,而且结合得相当严密。第一,把雨声之美比作钢琴演奏;第二,把演奏者比作美人;第三,把美人说成是灰色的(联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和雨天的阴暗光线统一;第四,加上定语“温柔的”,和绵绵细雨的联想沟通;第五,由于是钢琴演奏,屋瓦顺理成章地成了琴键,黑和灰的形容,和钢琴上的黑键白键相称;第六,把雨的下落比作美人的纤手,把冷雨转化为“冰冰”的感觉;第七,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把一个下午的雨,转化为一场钢琴乐章的演奏,“奏成了黄昏”,说是美好得让人忘记了时间。意蕴特别丰富。

再以叠词为例: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

(2)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

(3)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

这些叠词的运用都达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荷塘月色》中的叠词“曲曲折折”荷塘的广度、“田田”荷叶的密度、“亭亭”荷叶的姿态,它们深化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听听那冷雨》中的叠词不仅声情并茂,而且平平仄仄充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

(三)归因

那么这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从思想性格看

朱自清,字佩弦。有自箴自戒的意味。“弦”,弓弦。弦常紧绷,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与佩弦相对的是“佩韦”。“韦”,“韦编三绝”的“韦”,熟牛皮,有韧性。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同时代的学者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朴素、忠厚、平淡,是以由《诗经》而下的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品格。

余光中:他的“蓝墨水(借指文化)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易于激情澎湃。

(2)从身份处境看

朱自清:集多种责任与一身的知识分子

(联系《背影》的家境)

余光中:长居台湾的大陆移民思乡游子

(3)从理论追求看

朱自清:“新而不失自然”,自己的成功常常在“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

“顺口”“顺耳”“顺眼”。——《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余光中《论朱自清散文》

余光中:讲究散文语言的“弹性”、“质料”与“密度”,他的作品往往形象密集、叙写瑰丽、情切意浓。

小结:比较阅读是文本研习的常见方法,比较时,我们既要求同辨异,又要同中探异异中求同,更要透过现象探究原因。

板块三:难点突破

在要点扫描的过程中,我们从多方面比较了《荷塘月色》与《听听那冷雨》的异同,其实在诸多不同中最大的不同是各自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首先研究《荷塘月色》一文。

去荷塘的原因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在月下荷塘作者“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获得了“独处的妙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自由”的内涵又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有四种说法:

(1)政治说

(2)伦理说

(3)哲学说

(4)文化说

(1)政治说

依据:①时代背景;②朱自清同时期的《一封信》与《那里走》。

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2)伦理说

文章中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依据:①文章的开篇与结尾(他离开家、妻子、孩子之后一个暂短的时间之后的心情);②家境与家庭关系(“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也渐渐不如往日。”——《背影》)

(3)哲学说

从哲学意味上,《荷塘月色》写出了人的两难的处境,即现实与自由的悖反,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在“哲性美”上它抵达人的终极关怀。

我更倾向于此种说法。这样“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和对江南采莲旧俗以及那个“风流的季节”的联想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4)文化说

还有一种文化说。荷花是中国“莲文化”的重要文化意象,积淀了传统知识分子中正平和、洁身自好的文化人格。

探究了《荷塘月色》的“不宁静”与“自由”,我们在研究一下《听听那冷雨》中的“冷”,雨何以“冷”?听雨又如何能听出“冷”的感觉?

湿漓漓的灵魂(象征)

(营造)中国风景可是:前尘隔海

所以:(最佳所在)中国江南(广义的江南)

(最妙效果)古典屋瓦古屋不再

漂泊之痛沧桑之感

文化乡愁永恒理想

“冷”是穿透心扉、浸润骨髓的内心感受。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文章的标题人们习惯上读“听听/那冷雨”,这个读法是否恰当?我们能否将标题读成“听/听/那冷雨”,或“听/听那/冷雨”,或者是其他的停顿?这个问题留个同学们自己去研究探讨。

版块四:阅读拓展

两篇散文都营造了诗意的美,就艺术美而言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是否只有是否只有诗化的语言才能创设诗意的美?才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能?

让我们再回到本课一开始提及的那台诗歌朗诵会。从一般人的眼光看来,形销骨立两鬓苍苍是不美的,声音嘶哑方音浓重也不适合登台表演,这一般的标准是功利的实用的。但形销骨立两鬓苍苍沧桑,是心灵深处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的外化,嘶哑而不圆润的音色是表达忧郁苍凉的最佳音色,而况这些表达中凝聚了余光中先生的全部生命与修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们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来探究这个问题。

步履蹒跚,身躯肥胖,动作艰难,这个形象实在不美,还可以说“丑”。这里也没有诗化的语言,没有“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通感,也没有平平仄仄;甚至可以说这些动作行为没有非做不可的需要。但没有用处的动作,却使作者感动了,“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们读者也被这父子深情感动了。没有诗意的变成了很有诗意的,没有实用的价值,变成了很有情感的价值,审美的价值。

再有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这篇散文写一个保姆,好搬弄是非,晚上带孩子睡觉,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把孩子挤得没有法睡,这样的保姆,显然不称职,还把孩子长期向往的春节变成"磨难",还荒诞不经地讲太平军要捉她这样的女人抵挡与吓唬敌人。就是这样一个迷信而又麻木的小人物,鲁迅对她并不是一味地厌恶,而是善意地调侃。把她写得很可笑,但是,她又不是有意欺骗人,她本身是很虔诚地迷信的。在她为少年鲁迅带来了长期求之不得的《山海经》之后,文章就改用抒情的笔调来歌颂她。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做结,体现了鲁迅的深厚人文精神,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宽广胸怀跃然纸上。

小结:散文是作者人格与心灵的诗化表现,散文的艺术美在于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与生命。我们品读散文要读出作者的全部生命与修养。

活动策略:

1 借助比较阅读,引领同学们求同、辨异、归因。在教学重点、难点地确定上,“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选取最能反映文本特色与作者思想情感、写作风格的语言材料,研习探究。

2 活动准备,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以便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作者与文本对话。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4

1921年9月底,朱自清在好友刘延陵的介绍下,辞别扬州省立八中,前往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执教,在此结识了年长他4岁的叶圣陶。

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即投身教育界,其时已有近10年的教学经历。执教之余,他勤奋写作,先后在《晨报》、《新潮》、《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小说。当时他还是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朱自清是在北大读书时投身新文学运动的,也发表过不少诗歌。由于同是文学爱好者。他们很快相熟起来。

在中国公学,他们与刘延陵一起,在学生中宣传新文化运动,宣传提倡新诗,并且筹划创办一个专发新诗的文学刊物。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却引起部分守旧派教员的不满和排斥,于是。他们集体辞职,返回上海。

在沪滞留的一月间,叶圣陶带领朱自清参加了文学研究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从而结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眼界大开。因而,朱自清后来称这一个来月“实在是我很好的日子。”

不久,朱自清在杭州省立一师谋到了教职。在他的推荐下,叶圣陶也得到了该校的邀请。于是,他们两人又在杭州一师共事了一段日子。这期间,他们的友谊简直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由于这时他们都远离各自的家室,叶圣陶不愿忍受独居的寂寞,便提议将自己的居室作为两人的卧室,将朱自清的居室改作书室,于是。他们几乎是朝夕相伴在一起了。平时,他们商谈教学或切磋写作:到了周末。他们则结伴同游西湖,有时下湖划船,有时则在湖边酒馆喝酒谈天,感情十分融洽。这期间,他们共同参与创办的《诗》月刊终于问世,引起许多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一师,他们还发起组织过一个以该校师生为主体的晨光文学社,为新文学阵营培养了一批新的生力军。后来在现代文坛上成为知名人物的柔石、冯雪峰、潘漠华、楼适夷、魏金枝等人,都曾是这个文学社团的成员之一。

1922年初,叶圣陶离开杭一师;第二年,便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了编辑生涯。朱自清在离开杭一师后,先后辗转执教于浙江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但他们的书信联系从未间断。朱自清每到上海小住,必找叶圣陶畅谈一番。这段日子,他们与俞平伯等人一起,合作出版了诗集《雪朝》。这部诗歌合集,因其诗风的朴实,被冯至先生认为“在中国新诗坛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

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就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此离开江南。两年后,他接家眷北上,途经上海时,叶圣陶等在沪友人一起为他饯行,依依话别。此后,他们虽分处南北。见面日少,但友谊的纽带却靠书信和投稿紧紧地维系着。朱自清一直是叶圣陶所编刊物的有力支持者之一。他的散文名作《背影》、《荷塘月色》、《南京》等文,连同收入《欧游杂记》里的诸多篇什,便先后发表在叶圣陶编辑的《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上。当然,也是出于对叶圣陶的深厚感情,朱自清在北平先后写过散文《我所见的叶圣陶》、文论《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前者叙述了他们交往的一些片断,称道了叶圣陶的沉默寡言、宽厚待人的长者风度,后者则分析了叶圣陶小说的特点,称道他的小说,在结构布局上,具有“严谨而不单调”的优点。

抗战爆发后,朱自清随校迁至西南联大任教。叶圣陶则辗转到了四川,为了维持战时生计,他在编余又重操旧业,曾在重庆巴蜀学校兼课。此阶段,他们合作出版了指导中学生读写的《精读指导学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当叶圣陶与夏丐尊合写的《文心》一书出版时,朱自清也热情地为其撰写了序言。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5

关键词:朱自清 旧体诗 直面 超越 时间意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朱自清更多被人提及的是他的新诗和散文创作,尤其是他的散文和冰心、梁遇春等人的创作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现代“美文”的典范,其“文字几乎全用口语,清秀、朴素而又精到,在20年代就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字的典范。”[1]这自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我们姑且不谈他的散文,就诗歌而论,朱自清的新诗在现代新诗史上也自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1922年,他与叶绍钧、刘延陵等以“中国新诗社”的名义创办了现代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其中第一个十年“新诗集”的导言也由他执笔书写,他对推动新诗的发展实可谓功不可没。而相对于其散文和新诗研究的热闹,他的旧体诗却始终少有人问津,这大概才算得是真正的“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寂寥吧。今天我们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评判——阅读朱自清的旧体诗,无论说其是独善其身的名士,还是断言他为慷慨激昂的民主斗士,都不免简单与粗糙,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始终都在与时间作着抗争的、有着强烈生命悲剧意识的坚守自由主义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也许这个论断同样模糊而简略,但我们强调的是以其本质之“恒常”来质疑进化论式的“质变”,要证明朱自清现代意识的在场其实并不需要通过“质变”叙述来进行,“恒常”背后踽踽独行的常是真理的身影。

朱自清自1926年之后,几乎就中断了新诗的创作,而主要将精力投放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诗歌创作则走向了旧诗领域。这或许是幸事,和他珍贵的日记一样,朱自清无意中为读者保留了关于他个人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最为丰富的心灵史记录。朱自清的旧体诗从表层看大多为吟咏风物、怀人抒情之作,然往深处看却是有着强烈的追求和自我独立人格的现代意识,充满着一种自由主义精神。这种自由主义精神的抒发常和他的时间意识密切关联,并通过后者得到很好的体现。从中既能看到朱自清早期旧体诗表达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其本质就在于意识到时间对生命的限制是那么具体而且充满悲剧意蕴。生命的悲剧性意识不仅体现为人对自身力量渺小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时间性限制,即生命的有限性。由此,人才发展出对这种有限性进行超越的渴望,并由此在有限性生命的存在中寻求无限性的发展空间。朱自清旧体诗中的时间意识不同于古人“白驹过隙”式的对时间的一种止步于表层的抽象感知,而是隐显着强烈、复杂的对时间与存在之关系的体认和思考。此种“时间与存在”的关系始终是朱自清苦苦思索的一个哲学命题。

任何“存在”的人总是会意识到人生之短暂,但又总是不甘心受控于残酷的时间之手。故而,写作乃至其他一切称之为“艺术”的行为,都包含了人与时间对抗的雄心与无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时间的关注甚至形成了一个没有办法逃脱的潮流,而那些感叹时光之易逝、伤春悲秋,倡扬及时行乐、超越时事之类的诗歌也的确通过对于时间的处理而获得了时间之神的眷顾,甚至对当前相关的写作也会构成一种隐微而又庞杂的压力。朱自清旧体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从表层看来诚然难以抹去古典文化那种感伤的时间观念,但与古典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古代诗人看来,历史上的一切都可能因时间流逝而被带走,无论是辉煌或是暗淡的人生,在时间面前是平等的……在这里,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得到了完整的统一,不仅表现了怀古的感情,而且又涉及到了人生的本质。”[2]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更多地是呈现为历史意识的书写,而缺乏一种主体性的思辨,即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时间关系的深层思考,也因此,我们认为古典诗歌中的生命意识与时间意识是臣服于历史这个大意识而模糊了自身的独特性。

有论者在评述哈代的诗歌创作时不无见地地指出,“时间意识使作者感受到悲剧的痛苦,产生出悲剧的意识,构成了哈代诗歌的独特的悲观主义的时间主题,导致了他对‘现时’的失望和对‘过去’的向往。”[3]这个评断却并不完全适用于朱自清的旧体诗创作,我们承认的是朱自清的旧体诗同样具有悲剧精神,但难以归于悲观主义层面,他在诗歌中确实表达了对“过去”的向往,然而却拒绝逃离“现时”。朱自清曾著文明确表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的过去、现在及将来三者谁更值得珍视作了详细的阐释,“已往的人生如何的美好,或如何的乏味而可憎;已往的我生如何的可珍惜,或如何的可厌弃,‘现在’都可不必去管它,因为过去的已‘过去’了。将来的人生与我生,也应作如是观;无论是有望,是无望,是绝望,都还是未来的事,何必空空的操心呢?要晓得‘现在’是最容易明白的;‘现在’虽不是最好,却是最可努力的地方,就是我们最能管的地方”。[4]诚然朱自清自己也无法做到真正将三者割裂开来而完全执着于“现在”,但其对“现在”的珍视却是无可怀疑与辩驳。对于一切“存在”朱自清都是审慎面对,这里不难看到黑格尔的影子,“传统之所以为传统,有如黑格尔所说‘凡存在的总是有道理的’。我们得研究那些道理,那些存在的理由”[5],这种自觉认同显然很难不影响到朱自清的人生观,但也正是过于正视“现在”的情怀,恰恰导致了朱自清精神世界的某种分裂,这种分裂不可避免地使诗人走向人生的悲剧殿堂。

朱自清的悲剧正在于面对时间的不可抗性,却依旧以一种近于残酷的孤独去体验生命的现时存在,这种体验是一种内在的生命感受,摆脱了历史大意识的制约而走向一种心灵的纯粹表达。俞平伯在分析朱自清的长诗《毁灭》时,敏感地洞察到朱自清内心的这种隐约而深沉的悲剧意识,他说道,“以人生担荷的过重,迷悟的纠纷;所以要摆脱掉纠缠,完成平常的自我。他承认解脱即在挣扎的本身上,并非两件事;所以明知道挣扎是徒劳的,还是挣扎着。他的人生观念——在《毁灭》及其他诸作中所表示的,是,也就是口令,是怯者的,也是勇者的呼声。”[6]这种寻求心灵解脱的努力在朱自清的旧体诗里体现得异常充分,“这使他感受无限的隐痛,养成他的一种几乎过敏的感受性,和凄怆眷恋的气息”,[7]这种悲剧气质贯穿了朱自清的一生,然而许多论者却认为朱自清的晚年具有一种民粹主义式的人民立场,是一个民主斗士,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即所推定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8]这个广为人知的判断却显然是一种误读,朱自清的日记对此事件有很详细的记载,拒绝美国救济粮远不至于使得朱自清需要面对“死亡”这个可怖的结局。从中我们读懂的是一种真实而可敬的人性,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居凡人之上的渺茫神性。[9]或许倒是冯雪峰的说法比较接近朱自清真实而隐秘的心灵世界,他在分析朱自清的民主主义倾向时独特地指出:“但朱先生有一个远离阶级观点和思想的文艺和文化的素养和信仰,有他的愿意‘超阶级成见’的善良、热情和忠厚,这些都使他认为阶级斗争的思想,尤其是行动,是‘过火’的,于是使他进而接受这思想和行动的时候就非常艰苦,通过这必须的路而走到人民革命也就很艰苦。”[10]从其旧体诗来看,我们不难体会到朱自清内心的这种隐痛,其实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朱自清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主义者,他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在个人孤独世界里跋涉的苦行者,他的一生是敏感、脆弱且分裂的一生。翻阅朱自清的日记,我们可以触摸到他那颗跃然纸上的敏感而易碎的心,其一生常常陷入经济拮据和人事纠纷的困境,以至于他坚持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不与任何人来往过密是最好的方针”[11],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他者的怀疑大概也是其在日记中常对诸多好友颇有微词的根源所在。然而我们从他的新文学作品中却很难发现这种隐秘心理,而其作为私藏的旧体诗却给我们提供了别样的思索,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文人复杂而丰富的的心灵世界。

朱自清的旧体诗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描述有限的生命对时间的抗争,这种孤独决绝的抗争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从而具有了某种现代悲剧意蕴的宿命色彩。但朱自清并非消极地接受这种宿命的结局,其抗争的意义正在于力图超越“宿命”这个人类共同的悲剧命题,这使得朱自清的旧体诗写作在“时间”视域下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在《中秋月》《重过清华园西院》《蹉跎》及《除夕书感》等诗中,诗人以一种近于静止的姿态孤独地在“过往”与“此在”这两个不同的时空里思考自我的存在:

孤光今夜迥,照水倍分明。

艳曲闻莺啭,微风睹艇轻。

床空馀瘦影,砌冷起蛩声。

破镜飞天上,刀头何日赓?

——《中秋月》

月馀断行迹,重过夕阳残。

他日轻离别,兹来恻肺肝。

居人半相识,故宇不堪看。

向晚悲风起,萧萧枯树寒。

三年于此住,历历总堪悲。

深浅持家计,恩勤育众儿。

生涯刚及壮,沉痼竟难支。

俯仰幽明隔,白头空自期。

相从十馀载,耿耿一心存。

恒值姑嫜怒,频经战伐掀。

靡他生自矢,偕老死难谖。

到此羁孤极,谁招千里魂

——《重过清华园西院》

在上述两首诗中,朱自清借助“月亮”这个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恒常意象抒发了具有现代哲学意蕴的独特感受。在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作为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而出现的,其意蕴十分丰富。然而在很多古典咏月诗歌中,即便是书写个人的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诗人也大都是注重对美的意境之营造,一种凄美气氛的建构。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外诸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这类诗歌整体上留给读者的都还只是一种感伤的美,一种使人在诗歌想象世界里产生的忧郁体验,这种催生的普遍感伤情感从某种程度而言难以使我们进入诗人的自我心理世界。而朱自清却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和体验,月亮或者月光在其诗里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并不是作为中心意象存在于诗歌之中,也因此并不能使我们自觉地进入一个充溢着凄美气息的想象世界,或者说他恰恰使我们由此摆脱了一种固定的情感模式而直接触及诗人孤独的内核。“孤光”下的空床与瘦影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遗世而独立的具有强烈现代自我色彩的孤高形象,“月馀断行迹,重过夕阳残。他日轻离别,兹来恻肺肝”;令诗人念及亡妻时,“俯仰幽明隔,白头空自期”,这种对阴阳相隔的悲怆感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面“存在”,面对时间,诗人的抗争显得如此脆弱而无助,不禁催人泪下。“死亡”这个冷酷的令世人感到恐惧的幽灵却是朱自清在诗歌世界里敢于痛苦直视并加以挑战的,思考死亡这个最为本质的生命形态无疑是一个诗人超越现实自我走向宗教神性高度的重要标志,一如梁宗岱那样在诗的象征世界里所发现的宇宙中那个“更庄严,更永久,更深大的静——死”。[12]可是诗人并没有屈从于死亡,命运的既定性并不能使其陷于痛苦的泥淖而无视现时的真实存在。他更多地是试图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某种慰藉,在时间的长河里冷静思索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这正如狄尔泰所认为的那样,“命运造成了生活世界的不可把握性、偶然性,但人又本能地具有追求稳定性的意愿;自然的力量带来把一切有的存在化为虚无的威胁,但人又内在地具有意志的独立性;死亡规定了时空中一切生命的有限性这一最终本质,而人又有超越有限的深切欲求。”[13]如下面这些诗作就显明地表述了此种“深切欲求”:

又看一岁尽,生事逐飙尘。

精力中年异,情怀百种新。

孤栖今似客,长恨不如人。

马齿明朝长,回头愧此身。

追欢逢令节,少壮互招寻。

三径无人迹,空山绝足音。

身微青眼少,世短客愁深。

独坐萦千虑,刹那成古今。

——《除夕书感》

沉吟无一计,谴此有涯生。

发看数茎白,心期半世名。

绮怀刊不尽,胜业懒难成。

歧路频瞻顾,杨朱泪欲倾!

——《沉吟》

孤负蹇修意,回肠亦可怜。

行藏新白发,身世旧青毡。

况复多男子,宁能学少年。

此生应寂寞,随分弄丹铅。

——《颉刚欲为作伐,赋此报之》

蹉跎白日晚,去住两俱难。

尚觉春光好,能忘酒盏宽。

辟人虚宿愿,掩卷有长叹!

焉得如深井,回风不起澜。

——《蹉跎》

冥思搜象外,密谊托人间。

眼底自醒醉,群中尚往返。

未甘忘众乐,行复谢朱颜。

喧寂平生意,纷纷不可删。

——《喧寂》

听子一神王,滔滔舌有澜。

访书夸秘帙,经眼数精刊。

历落盘珠走,沉吟坐客看。

盛年飞动意,不觉夜将阑。

——《赠斐云》

诗中的“又看一岁尽,生事逐飙尘”、“身微青眼少,世短客愁深。独坐萦千虑,刹那成古今”、“沉吟无一计,谴此有涯生”、“此生应寂寞,随分弄丹铅”、“蹉跎白日晚,去住两俱难”“喧寂平生意,纷纷不可删”等使我们体验到了时间的无限与人生的有限之间的强烈反差,可是在面对生命必然走向死亡这个结局时,朱自清明确而坚定地在反抗人性深处那沉重的虚无和颓废,走向佛家式的澄明境界,我们从中最终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安宁和平和。高小康在分析中国传统叙事中的时间意识时不无见地地指出:“以生命历程为根据的叙事时间意识,显示出的是一种形而上的哲理意义——时间不是显现天道的永恒过程,而是有限的生命历史。在叙述中展开的时间过程实际上是对生命终结的期待。”[14]这种坦然面对生与死的姿态显然有别于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提出的中国人的传统精神是乐天的,即“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15]

朱自清通过生命意识的觉醒来抵抗宿命,超越“此在”的生活,也许只是一种幻想,最终还是要回到宿命论上来。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筹划自己先行于自身时,离不开他当下所处的环境,因为先行自身不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和孤立的主体行为,它只是‘此在’的一个方面。”[16]或许确如叔本华所宣称的那样,“人生总是在追求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17]朱自清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就是叔本华笔下的这个充满宿命论色彩的钟摆,其实我们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者可以说,遭遇现代性陷阱的生命本就注定了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终局。朱自清那首著名的散文诗《匆匆》无疑可以作为其旧诗现代时间意识书写的一个有力的佐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匆匆》)是的,这是我们现代人时刻都在追问的一个终极命题:上帝让我来到这个尘世,我到底该如何面对这段幸福而又痛苦、短暂人生呢?我该怎样才能避免白走一遭的尴尬呢?可是,我们又都深深明白,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追问,真个是回首前尘来世,一片苍茫。

此种他人难以体会的痛楚和悲苦,朱自清在与好友俞平伯的通信中曾一再加以表述:“日来时时念旧,殊低徊不能自已。明知无聊,但难排遣。‘回想上的惋惜’,正是不能自克的事。因了这惋惜的情怀,引起时日不可留之感。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18]“我自今夏与兄等作湖上之游后,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我从前不曾深切地感着过这些,这回却碰着机会了。我一面感到这些,一面却也感到同程度的怅惘。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个空虚,便觉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比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19]这大概是为什么朱自清始终强调他的‘刹那主义’的原因,这种面对时间时的自我放逐却绝非其外在所显示的颓废主义色调,关于朱自清的‘刹那主义’,陈孝全这样认为:“这‘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侧重对立面的调和与统一,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20]这种对和谐、安宁的追求使得朱自清在书写时间时时刻保持“此在”的决绝姿态,那些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将来的惆怅也就成了其心灵深处的一片烟云,终究风流云散,这彰显的正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世界里保持自我独立人格的反抗精神。

注释: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2]彭书雄:《古典诗歌的主题与传统的农耕文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吴笛:《论哈代诗歌中的悲观主义时间意识》,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4]朱自清:《刹那》,《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5]朱自清:《现代人眼中的古代——介绍郭沫若著》,《朱自清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6][7]俞平伯:《读》,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8]:《别了,司徒雷登》,《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84页。

[9]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十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冯雪峰:《悼朱自清先生》,《雪峰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7页。

[1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4页。

[12]梁宗岱:《象征主义》,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13][16]黄见德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第155页。

[14]高小康:《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识的演变》,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5]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京: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17]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1页。

[18][19]朱自清:《致俞平伯》,《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第124页。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阅读内容;阅读笔记;成果展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等内容。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积极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国的一线名师无不强调多读书、集广益的好处,足见阅读和阅读积累之重要。况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课标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在附录中还专设“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单靠在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我们经常说,把课外书拿出来,自己看课外书。或者说今天回去自己看20分钟的课外书。那我想问一下,每天看《爆笑校园》可以不?其实呀,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例如我班在学习了《冬阳 童年 骆驼队》之后,紧接着指导孩子们去读完整的《城南旧事》。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我在完成了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课之后,又顺势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朱自清的其它散文,如《荷塘月色》《背影》等,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还有,我在学习了《一只贝》之后,引导孩子读了《丑石》《落叶》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的运用。我班在学习了《藏羚羊的故事》,然后又接连读《藏羚羊的跪拜》,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教导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积累,储备语言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1)让学生用笔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各种要点,内容包括: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重要段落等,摘抄后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作者及出处,还要有相关的解释或见解等。(2)让学生以适合自己需要和爱好为标准,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贴在特制的本子上,并注明出处。这种方法最便于剪贴报纸。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过多,搀杂不清。(3)鼓励学生自制规格相同的卡片,把文章的要点或精辟句、优美句、精彩段摘录在卡片上,采取单项形式,一张卡片记一个内容,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通过做各种形式的阅读笔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第三,要教给学生的阅读的方法

学生应该有目的的课外阅读,绝不能只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不足取的。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阅读与思考要紧密相联。深入领会文章语言的运用、内容主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精妙,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通常有:(1)圈点符号法。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圈点符号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需要选用,注意画的醒目、突出,便于鉴别。(2)批注法。在阅读中,τ谀承锞洌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应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发表意见,或提出质疑。读课外书,全班可以一起读一本书,教师检查读书情况,一起交流读书感受,也可以进行读书漂流活动,比如《百年百部》系列丛书,《安徒生国际大奖》获奖小说,每一个同学一本,俗话说,风过留声,雁过留痕。读完一本就在书的扉页或者留白处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然后再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交流书本,再看书的同时也留意别人的的阅读感受。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阅读,真正做到如皮萨略夫所说的:“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

第四,要开展有趣的阅读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