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例6篇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

摘 要: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线路是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这门课时首次接触到的线路,内容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存在厌学情绪,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在电动机单向运转的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和授课时充分抓住学生特点,分解教学任务,逐一完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电动机 单向运转 点动 自锁 引导

电动机单向运转,往往被称为电动机正转。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和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是本节课的两个内容,其中理解点动和自锁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第一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本身难度不大,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并且是首次接触电动机控制线路,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要将教学任务分解,降低学习难度;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线路板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和感觉的撞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分析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并理解点动和自锁的含义。

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教学

所谓点动,就是电动机短时、断续地工作。即按下按钮时,电动机启动工作,手松开按钮时,电动机停转。引导学生回忆实习课的情景,总结出点动控制常应用于机具和设备的对位、对刀、定位以及机器设备的调试等等。进而发问:这种控制在线路中如何实现呢?给出电气原理图,分析线路的基本结构,让学生尝试分析线路工作原理。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分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作答完毕后,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验证学生的答案,作出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合上QF,按下启动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得电KM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启动运行;当手松开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失电KM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失电停机。最后,断开QF。这时,利用之前已连接好的点动控制线路板,通电演示点动正转控制的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点动控制及线路的理解。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具有自锁控制的正转控制线路的教学

通俗地讲,自锁就是通过电气元件将启动按钮触发的电动机工作状态锁定。从专业的角度讲,利用接触器自身常开辅助触头而使线圈保持通电的效果称为自锁控制,简称自锁。采用自锁控制后,当外界原因突然断电又重新供电时,由于自锁触头因断电而断开,控制电路不会自行接通,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起到零压(失压)保护的作用。当线路电压低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时(一般降低到85%),接触器线圈磁通减弱,吸力不足,触头在弹簧作用下释放,自锁触头断开,失去自锁,同时主触头也断开,使电机停转,得到欠压保护。

根据自锁的概念,引导学生在点动正转控制线路中,加入自锁触点——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点。再次把学生分组进行线路分析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答后,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验证其答案,并引导学生总结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合上QF,按下启动按钮SB1时,接触器KM线圈得电KM主触点闭合且KM自锁触点闭合电动机启动并连续运行;当按下停止按钮SB2时,接触器KM线圈失电KM主触点断开且KM自锁触点断开电动机失电停机。最后,断开QF。在线路的分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忆实习过程中在机床上见过用过的绿色启动按钮及红色停止按钮,告知学生线路中的SB1和SB2是与之相对应的,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都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通过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总结,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锁的概念。利用已连接好的自锁控制线路板,通电演示线路工作过程,完成实践验证理论。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自锁概念的理解,提问学生,我们是如何实现点动变长动的?学生便很容易回答出加入自锁触点,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电气设备;主绝缘;绝缘性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8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13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0.067

高压电气试验是验证电气设备的主绝缘和其参数是否可以安全运行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有很多内外影响因素我们却不甚了解,这种专业生疏对电气试验的结果产生干扰,导致最终得出的结论与数据与试验本身的真实结果相差巨大,甚至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没能及时地发现并反馈出被实验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就会导致设备带着本身的问题进行工作。除此之外,还会出现错误判断,比如把原来符合要求的设备错判为不合格,便会造成成本的损失,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基于这些问题,下文结合近些年在进行高压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围绕怎样有效避免和解决进行阐述。

1 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概况

第一,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选择实施电气试验任务前,会涉及到检测试验高压电气设施的绝缘性能的工作,以检测试验保证供电系统能够处在相对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运行,所以要加强高压电气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工作人员通过高压电气的试验,能够得到有效的电气设施具体资料。这样有利于以电气设施的真实性能为根据来对其参考数据进行相对的调整,来保证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由以上得出,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工作是确保供电系统运作稳定安全的关键因素。

第二,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部分电力系统的相关开发人员逐步把新型先进的技术、设施等元素与高压电气试验的工作融合在一起,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以原来的试验步骤为基础,并不断将创新与试验方法研究结合,这一举措也使我国的电力供电系统发展更为迅速。在这一环境下,电力系统所需的设施种类及数量也相应提高,设备性能不断完善,使其转化为小型、智能、自动、信息的方向。

第三,有些新型的科学研究法也被运用到电力系统电气试验项目中,比如电力系统的技术操作人员将GIS工具的局部放电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检测频带的工作中来,促使检测出的高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位置比较准确,这样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故障的维修效率。再如,将油中溶解气体色谱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简单的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工作,同时用变压器绕组的变形结论来优化电路,有效的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靠度与准确性,以保证整个电力供电系统能够处在一个安全、良性的运行环境。除此之外,有些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人员会以超低频试验电源来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这种手段是为了使试验结果能更加准确与缜密。还有些工作人员应用红外线技术,在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中以达到保障高压电气设备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工作的目的,为电力系统检测维修工作的后续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2 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

2.1 高压电气试验设备接地不规范,介质损耗

电力系统中配置的大型电容量设施出现如下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如耦合电容器等设施,这类设施是直接与线路相连的,但工作人员为了确保线路检修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有安全保障,就会把这类大型的电容量设施顶部与地面进行直接连接,所以检修工作人员便可能通过电路的接地开关和临时地线工具进行操作来完成维修任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假如同时使用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形式的电压互感器,连电现象是比较难控制的,这个时候电力工作人员要及时地意识到附加式电阻被串联到高压电气内的电容器上来了,由于在电气设施的电容量逐渐加大的过程中,电阻的数值会保持原来的大小,并消耗很多能量,所以便导致介质的损耗。

2.2 高压电气试验的设施没有接地,使试验结果出现误差

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系统的高压电气试验操作的时候,要选择TV和TA进行相互转换,由于TV和TA都符合常规的电磁感应规律,所以电力系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绕组匝数总和会对电路TV和TA的变化状况造成影响。如果在正常的电气试验中,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二次绕组接地工作,就会导致这次操作显现的变化情况与电气设备的铭牌值有误差,使整个试验的结果出现原本可以避免误差。所以试验人员认为,只有保证TV和TA的二次绕组在完成接地工作之后,才能获得比较准确、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且为电路检修工作人员的后续操作提供可行力更高的数据作为参考,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是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工作者把试验对象定为定力变压器,便会使空载变压器所测的能量损耗及电流数据都与这个仪器在出厂的时候测出来的数据有较大的误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造成两种数据出现差异的关键原因是电力系统中的TV和TA的二次绕组没能进行接地操作。对于TV和TA而言,以上电容都集中在自身的一次绕组或两次绕组以及大地中,如果电力工作人员没能落实TV和TA的二次绕组的接地操作,极容易致使混乱的电流出现于整个电力系统之间,造成用于试验高压电气的仪表数值出现不稳定状况。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想要保证高压电气试验结果精准,就要从电力系统电气试验的安全度和数据结果可信度抓起,采取相对应的手段,来保证TV和TA的二次绕组的顶端能够顺利接地。且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电流耐压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所得出电流数及电压数当成后续试验的参考凭证,有步骤地完成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备试验工作。

2.3 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高压电气试验结果出现误差

这类问题一般绝大多数出现在有较大电容量的设备上,如电容式的电压互感器或者耦合电容器等仪器设备。在变压站里,为使试验有效性更大,用原来的仪器进行测量,结果得到的数据一般都是正常的。在之后的时间,这种现象总是存在,所以说,所测数据值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是很不可思议的。后来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凡是白天测量出来的数据都是正常的,但夜晚测出来的数据却不正常。在查阅相关资料书籍后了解到某一家公司在针对发电机转子的基本性能的过程进行试验时,发现转子绕组直流电阻的值大小变化总是很剧烈,在这基础上,这家公司的电力系统试验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工作来保证对应高压电气设施能够时刻处在平稳安全的状态,这家公司会让实验人员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以及实验工具来保证该电阻的阻值没有失误,并且通过尝试,工作人员发现该电阻值存在着周期性的规律,为了研究出现这个规律的对应理论,很多试验人员又重新开始新的高压电气试验,并得出结论:造成发电机转子绕组直流电阻数值变化的原因是这家电力公司所处的地域地昼夜温度差过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电机的转子极容易产生裂纹,导致发电机自身的绕组直流电阻数值出现不稳定现象,在这之后试验工作人员又对拔护环进行了检测,最后证实了以上结论是对的。

2.4 引线所产生的问题分析

2.4.1 关于绝缘带的问题。在进行某断口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过程中,发现最终测出的结果总是和标准的数值有较大误差,为了找出原因,相关试验人员采取多种试验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把试验引线的塑料带取掉,才能获得合格的数据。用兆欧表进行测量塑料带绝缘电阻时发现竟只剩下两三百欧,而被试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却高达10000兆欧甚至更高,用低电阻的塑料带来对试验引线进行固定,就是相当于将一个电阻并联在试品上,这样使试验品的介质的消耗量变得很大,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是较为少见的,为了使试验的结果准确无误,一定要对绝缘塑料带进行周密的检查。

2.4.2 关于避雷器的引线问题。在某一次的预防性试验过程中,检修人员仅仅断开了一台中性点避雷器引线的主变侧,但却仍把避雷器的引线留下,并把它固定在塑料的绝缘带之上,和旁边其他的设备保持距离。但在这次的预防试验中,发现有二分之一以上的直流参考电压下,其本身泄露出来的电流总是保持在70~80微安,如果电流超过50微安,是属于不合格专业范畴的,这家厂必须马上进行替换。为了工作不出现失误,要进行拆除避雷器引线的工作并进行重复检测,之后得出结论,泄漏的电流值不到20微安。由上可知,在此项实验过程中,要进行高压引线的拆除工作,在这基础上保证直流发生器的屏蔽线处在避雷器的高压端,这样才能避免电晕电流流进引线微安表。

3 结语

国内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操作还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些缺陷在电气试验的操作中不易被察觉,但不应忽视这些细小的问题,应严格把控,因为正是这些看似还不足以导致当前电力试验的数据结果才导致出现较大误差问题,所以电力系统的技术试验人员要更大程度地强化技术研究,不断找到可以快速有效的操作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当代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科学性及准确度,同时,电力工作人员要重视提升专业素养,因为电力工作人员是国内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主导与灵魂。

参考文献

[1] 王伟.有关高压电器试验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4,29(13).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船用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CAN总线

中图分类号:U664.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arine electronic control diesel engines are commonly installed in most ships and its control system is the key part which has direct effect on ship navigation and oper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ses the structure and control parameters, design of CAN bus based control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telligent node, function design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ystem and control process of control system of the diesel engine.

Key words:Marin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diesel engine;Control system;CAN Bus

1 前言

柴油机是船舶主要的动力来源,其技术开发一直受到柴油机使用者和制造商的广泛重视。传统的机械式柴油机喷油定时、排气定时等用凸轮轴控制,只能按出厂时设置好的模式工作,控制策略单一,效率低下。要实现柴油机的高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量,只有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才能快速精确控制,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本文以具有高通讯可靠性、实时性和网络安全性的CAN总线,设计柴油机的总线集成控制系统,把分散化的多功能监测控制设备变成智能节点连接成网络,成为一个实现数据传输、智能控制、工况参数显示、报警、修改等功能的多功能自动化控制系统。

2 共轨柴油机组成

船用高压共轨柴油机是由高压燃油共轨系统、高压伺服油系统、曲轴转角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

2.1 高压燃油共轨系统

由2台燃油泵、共轨管、喷油器和轨压安全阀等连接而成。共轨管储存高压油泵提供的高压燃油,起蓄压器作用,能抵消柱塞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过程引起的压力波动,供应稳定压力的燃油给各喷油器;主机曲轴经过齿轮箱带动多个凸轮直列柱塞式油泵,向共轨提供高压油,利用其本身输送的油液进行和冷却;每个泵上都有PCV电磁阀,其通电和断电时能控制供入共轨管内的燃油量,从而调整共轨管内的燃油压力;燃油喷射压力完全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在低速低负荷工况下同样可以实现高压喷射;在共轨端部安装有轨压安全阀,防止共轨管压力超压和应急停车时能迅速泄放来降低轨压;每个缸喷油定时由独立的电磁阀控制。

2.2 高压伺服油共轨系统

由3台伺服油泵、共轨管、排气阀和轨压安全阀等连接而成,如图2所示。

由主机曲轴经过齿轮箱带动多个伺服油泵,向共轨提供高压伺服油,可通过PWM信号给泵内自带的压力控制器来调节泵输出油压,调节实际轨压。伺服油是主机油在经过一次过滤后的滑油。每个缸排气阀由电磁阀通断控制的伺服油来驱动打开的,在由高压空气弹簧关闭,进而控制其排气定时,位置传感器可以获取气阀的开启程度[1]。

2.3 曲轴转角系统

曲线转角系统,如图3所示。

主机曲轴基准位置是分别通过上止点传感器和下止点传感器监测上止点齿和下止点齿的中心来确定。只能在柴油机转过上止点或下止点后,获得基准标记,才开始接收曲柄转角信号计算曲柄转角。两套传感器测量齿轮轮齿来获得曲柄转角信号,用累加算法计算从基准点至当前点的脉冲数计算曲柄转角。

3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是由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主控模块(MCM)、气缸控制模块CCM和本地控制模块(LDU)构成,整个系统就一个MCM,每个气缸配一个CCM,总线网络拓扑图如4所示。它的主要特点是:模块化设计,分布式控制,关键控制程序运行在至少2个模块内;系统内部主模块间的通信是通过带有冗余的CAN总线实现的;显示单元的通信可以由CAN总线和Ethernet共同完成。

MCM、CCM、LDU是CAN现场总线网络内的智能节点。在现场总线网络中,智能节点是信息接收和发送的装置,能根据接受的数据信息和本地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时完成程序设计的控制功能。在柴油机控制系统中,CAN总线智能节点地位一样,一方面与其它远程的CAN智能节点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直接连接着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能根据系统的需要对现场的执行机构或者传感器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在控制系统设计的时候,尽量将过程控制程序放在就近的智能节点模块中,从而减少通信量,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实时性。

每台控制系统仅配一个主控制模块MCM,主要管理和控制整台柴油机,又能与主机遥控和全船监控和报警系统通信。MCM内有主控程序,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初始化,实现系统的工作时序程序、控制摸式判定程序、转速与负荷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MAP查表程序等。

每个气缸单独配一个气缸控制模块CCM,主要收集与每个气缸有关的传感器信号,对此气缸相关的喷油、排气、汽缸油、曲轴转向和转角计算等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在某个或某2个CCM模块中设置有柴油机辅助功能控制程序,如某CCM接收主机转速信号和燃油轨压信号,发给MCM运算后得到反馈的轨压目标信号,此CCM内程序控制油泵PCV阀调节燃油共轨压力;某CCM采集伺服油轨压信号,与MCM的给定值信号比较,压差超过一定值时,此CCM就发PWM信号给伺服油泵的压力控制器来调节轨压。以上控制动作不受主机转速影响,完全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独立受控操作。

每台控制系统配2个就地显示单元LDU,带有液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进行机旁监控,能实时查看柴油机的运行数据,方便就地控制,且有最高控制级,高于集控室和驾驶台控制。

每个CAN智能节点都有CAN通信模块,由CAN控制器和CAN总线驱动器构成。CAN控制器没有集成在智能节点的主算法控制器内,保证主控制器主要用于实时处理多个控制任务,不用分时处理通信任务,降低了主控制器的负荷,提高了系统效率,还可以对通信模块进行电磁兼容,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必须考虑系统冗余设计,因船舶海上航行环境十分恶劣,通信线路一直处在潮湿和腐蚀性较强的机舱内,容易出现意外故障,虽然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强,但是一旦出现故障,柴油机作为整个船舶的心脏设备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必须进行冗余设计。采用双CAN总线完全冗余设计,系统中使用两套总线,每套总线都有完整的总线控制器、总线收发器和电缆,两套总线有主从之分,一套运行时另一套处于备用状态,发生故障时随时快速可以切换。

4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总线的船用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图5):

(1)运行模式控制程序

它主要由起动模式、正常运行模式(燃油经济性模式、低排放控制模式、主机运行保护模式等)、停车模式等组成。可根据船舶实际航行情况,由系统自动或由操作人员手动切换所需的运行模式。

(2)主机子系统控制程序

主要是由气缸喷油量控制、燃油共轨控制、转向监测和曲轴转角计算、排气阀控制、伺服油共轨控制、涡轮增压器运行控制等单元组成,它控制了柴油机各子系统运行。

(3)主机工况监管程序

自动采集主机工况的各种运行参数,通过主机子系统控制程序优化柴油机控制,使主机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它主要是由气缸压力监测、活塞环磨损监测、扭矩和振动监测以及柴油机智能优化管理等单元组成。

5 共轨柴油机控制过程分析

5.1 起动模式

(1)首先检查起动条件:盘车机脱开信号、主起动阀位置信号、起动空气压力信号、滑油压力信号、遥控系统电源信号、操纵部位转换信号、故障停车复位信号、三次起动失败信号、起动限时信号、起动转速信号等起动准备的逻辑条件是否都满足,若满足气缸内就通入高压空气开始起动,一旦到达发火转速停止起动空气,完成高压空气起动过程。

在进行空气起动前,电控伺服油用服务泵已经开始工作,将伺服油共轨的压力稳定在系统规定的共轨压力值,保证伺服油供给排气阀动作。

在压缩空气起动主机过程中,多台高压燃油泵由主机轴系带动运行,迅速将燃油共轨的压力稳定在系统规定的起动压力值,满足后续喷油时刻的燃油要求。

(2)根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达到发火转速后,控制信号发送给每个气缸的喷油电磁阀,开启后喷入高压燃油,进入喷油起动模式,检查控制喷油量MAP,喷油定时取设定值,以固定的喷油脉宽开始,每次喷射以一定的步长增加,但喷油脉宽不能大于最大脉宽,直到柴油机转速超过设定最低稳定转速,随后转入正常运行工况。

5.2正常运行模式

当转速达到最低稳定转速时,进入正常调速模式。在此模式下,MCM内调速器工作控制实时喷油过程,进而控制主机速度。主要是根据柴油机车钟位置和转速,通过查询喷油量MAP确定基本喷油量,结合加速速率限制、临界转速控制、转矩油量限制、扫气油量限制和手动油量限制等,对基本油量进行修正,得到的结果与当前转速下的最大喷油量作比较,较小的值即为最终总喷油量。然后根据当前的共轨压力,通过查油量和脉宽的对应关系MAP,计算出喷油脉宽,通过喷射控制程序驱动喷油器电磁阀完成喷油控制[4] 。

在此模式下,MCM内进行燃油共轨压力和伺服油共轨压力目标值的计算,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最终喷油量确定主机的负荷,进而计算出喷油压力目标值,送至CCM #1内(CCM #2备用),CCM进一步控制轨压。

5.3停车模式

当柴油机处在停车模式时,燃油共轨上的泄放阀立刻打开,共轨压力迅速降低为零,停止喷油。

6 结论

基于CAN总线通信的系统结构,能够安全快速实现数据传输,极大的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模块化设计,避免了集中处理,提高了相应速度,具有传统柴油机无法实现的灵活性和快速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高勇军,黄连忠.船用智能柴油机的最新技术特点和管理[J].世界海

运,2007.30(4).

[2] 谢荣.船用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的控制策略[J].船海工程,2009.38(1).

[3] 李永强.基于CAN总线下的电控柴油机多ECU通信平台的设计[D].大连

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RFID;IC卡;RS-485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84-03

1 系统架构

图1为智能充气装置的总体系统架构,智能充气装置选用工业级P89V51RD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装置和上位机之间采用常见的工业现场总线RS-485实现数据通讯。RS-485总线具有低成本、易布线、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其理论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工业现场可靠传输距离为800米。经试用,整个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2 业务流程分析

2.1 单片机状态转换图

智能钢瓶充气装置各种状态间的相互转换由下位硬件系统和上位软件系统协同完成,整个充装过程包括启动、等待、验证、判断、待机、充气和故障等状态。下位硬件系统通过严格的时序控制自动完成各个状态间的转换并和上位软件系统保持实时通讯。状态转换图如图2所示。

2.2 详细分析

1.读卡及卡信息验证

对气瓶IC卡的内的信息进验证:判断“当前气瓶状态”是否为007,表示气瓶通过预检;判断气瓶报废时间是否已到(报废时间

2.运行监控功能

系统运行过程中,每0.5秒读取一次气瓶温度,与上位机参考温度进行比较,发现温度连续上升到设限值,自动报警(报警方式采用蜂鸣器,长时间急促声提示,同时LCD屏上显示气瓶的当前温度值及与参考环境温度的差值)、输出报警开关量。

3.写卡功能

摘接机前,系统根据上位机给出的气瓶状态值写入IC卡的stat数据栏及充装的气体种类和充装压力,写入数据成功后,系统提示写卡成功,用户可以摘除传感器。

4.设置运行参数(由上位机分发给下位机)

当前时间time(年、月、日、时、分),以上位机时间数据为标准;温度上升报警上限值;充装的气体(如:高纯氧、工业氧、医用氧、普通氧、低纯氧等);充装站编号;重装机编号;充装压力。

5.保存300条充装数据记录(含未通过验证的),记录按FIFO的规则,可通过上、下键查阅,同时可通过网络上传至上位机,上传过的可删除。

6.机器工作状态

等待:等待上位机发送机器设置指令或等待用户读卡操作;验证:气瓶读卡后取得气瓶关键数据后验证是否通过验证;待机:验证通过后,等待充气指令;充气:接受充气指令后启动温度传感器,开始监控温度,每500ms采集一次;故障:如果上述过程中有故障,则进入故障状态。

3 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框图

本装置的硬件部分由单片机、A/D、键盘、显示器、RFID读写模块、红外测温、环境测温、接收和发送天线、电源、时钟及RS-485通信接口等构成。上述几个部件与器件以周密的逻辑设计配合,通过程序控制完成对钢瓶的充气过程。系统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IC卡读写电路为本设计的重点,其余电路在常见控制系统中通用,设计较为简单,笔者不再赘述。

3.2 IC卡读写电路

非接触式IC卡作为电子标签安装在钢瓶的规定位置,用来区别钢瓶的类别、记录钢瓶用户的个人信息及缴费金额、余额等。本设计采用FM1702作为读卡芯片,工作在13.56MHZ频段。其D0~D7数据位通过总线和单片机的I/O口连接,在单片机的严格时序控制下,配合天线完成对IC卡的读写。设计电路如图4和图5所示。

4 软件设计

智能充装系统在待机状态下通过查询方式扫描4个功能键,从而完成每个功能键所对应的处理工作,系统流程图如图6所示。

读卡键用于IC卡读写操作,当读卡键按下时,系统开始扫描卡片。如果扫描到卡片,系统进入IC卡处理子程序;如果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没有扫描到卡片,则退出卡片扫描程序,重新进入键盘扫描程序。

测温键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当测温键按下时,系统读取环境温度,并将结果显示在LCD界面上。正常情况下,系统完成读取和显示操作后重新进入键盘扫描程序;异常情况下,系统显示异常并报警。

验证键的处理程序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当验证键按下时,系统开始验证钢瓶的合法性,通过合法验证的钢瓶即刻进入红外测温子程序。系统通过读取钢瓶表面的温度与环境进行对比,如果对比结果在设定安全范围之内,则控制系统打开电磁球阀,对钢瓶充气。在充气过程中,系统定时读取钢瓶表面的温度,并检查其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合法。一旦检验结果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系统则认为钢瓶已经充满,即刻关闭电磁球阀,停止充气。充气结束后,系统将充气结果及参数上传给上位机,同时将信息记录在IC卡上,完成交易。

查询键用于完成信息查询。在上、下位机间不能正常通讯的情况下,系统任然可以控制钢瓶充气的过程。此时,所有的交易记录全部保存在下位机的FLASH中,按下查询键后,根据系统提示信息,通过上下键完成查询工作。

5 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用来规定上、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格式和含义,是本设计的又一重点。它的合理性和优劣性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由命令字、数据格式和电子标签数据格式组成。

5.1 命令字(见表1)

5.2 数据格式

说明:字头:1字节1个ASCII码,40H

设备地址:1字节2个ASCII码,0―255(即0---0x0ffH)

标志:1字节2个ASCII码,bit0~bit7(bit0=0为读,bit0=1为写;bit=0为不打包;bit3bit2=00数据类型为字节,bit3bit2=01数据类型为字,bit3bit2=1x数据类型为浮点数)

数据地址:2字节4个ASCII码,0x0000~0xffff。

数据字节数:1字节2个ASCII码,1―100,实际读写的数据的字节数。

数据…:实际的数据转换为ASCII码,个数为字节数乘2。

异或:异或从设备地址到异或字节前,异或值转换成2个ASCII码。

CR:0x0d。

5.2.1 上位机发送读命令

下位机应答:

(1)正常:

(2)不正常:

5.2.2 上位机发送写命令

下位机应答:

(1)正常:

(2)不正常:

5.3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见表2)

6 结束语

设计了一种智能钢瓶充气装置,该装置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以FM1702作为读卡接口芯片,以RS-485总线完成上、下位机间的通讯。在充气过程中,通过计算钢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来判断是否停止充气。设计理念新颖,总体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惠娜,陈春燕,季炜淞等.基于STC12C5410AD的智能充气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报,2001(2).

[2] 唐承佩,倪江群.基于MF-RC500的通用射频读写模块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7).

[3] 沈红星.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网络协议及其实现方法[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3(6).

[4] 孙炳阳.使用89C52单片机的智能IC卡读写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5] 位永辉,刘笃仁.基于MF RC500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设计[J].新器件应用,2007(5).

[6] 李科让.一种实用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系统的设计[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1(6).

[7] 陈胜恩.IC卡系统技术与应用动向[J].磁记录材料,1998(4).

[8] 李志刚.IC卡与智能收费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1997(3).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建筑安装系统 调试

某大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高层酒店和办公1号塔楼、商业和娱乐的2号裙楼,总建筑面积为161496m?,总楼层57层,总高度为270m。本工程的调试内容主要有:高、低压配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电气互投热备用调试、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其他配合分包单位调试。系统调试首先要认真审阅图纸,熟悉配电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及各类设计图纸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有关技术说明书,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所有设备的安装质量,按照设计图纸仔细核对设备及线路连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有关设计图纸要求和制造厂家技术说明书,对构成系统的每台设备进行调试,包括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设备元器件的数据整定。按照设计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各系统或回路的调试。 认真作好调试记录, 出具单机调试报告和系统调试报告。电气设备、仪表设备、空调设备施工应符合的国家标准。待每项试验都得出合格结论, 附有试验报告, 并且待业主或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调试工作正式结束。

1、动力及照明系统调试

动力及照明系统的调试包括:熟悉设计图纸;核对设备元器件;测量供电电缆的绝缘电阻;测量每个配电柜的绝缘电阻(包括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根据设计图纸试验配电柜的动作是否准确。试送电时,先检查配电柜电源自投是否正确,然后由安装电工检查每个回路配电电缆的绝缘,合格后送电。送电后再进行照明亮度及温度的测定和检验。

2、电气互投热备用调试

电气配电系统调试结束后,应按互为备用的原则在不利因素条件下进行切换试验。

3、给排水系统调试

给排水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给水子系统、热水子系统和消防水子系统的调试。

调试前首先必须完全熟悉设计图纸和给排水管路系统。 按照设计图纸对每个元器件进行试验及参数设置与整定。对压力控制器、液位控制器的控制值进行设置和校验。检查试验给水泵、排水泵(潜水泵) 、稳压泵、消防泵及喷淋泵的单体情况,对供电回路进行手动、自动方式模拟动作试验。

给水子系统调试包括储水池、水箱、加压水泵、各类阀门、管道等设备。调试时根据设计图纸、给水原理检查计算储水池、水箱的容量。针对加压水泵的启动设备进行单体试验。例如电源控制屏的绝缘电阻测量、按图纸检查一次和二次回路的线路是否正确,交流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绕组的直流电阻、空载电流等的测量。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的试验和试压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最后进行整个给水子系统的联动调试。联动调试必须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执行,检查每个回路的水压、给水和排水情况。

消防给水子系统调试包括消防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系统、水幕系统、雨淋系统及消防泵。消防栓系统调试根据图纸检查设计水量、充实水柱、每股水量等数据。检查消防出水分几路在第几层与室内消防总管相连接,水箱是否能存放达到设计要求的消防水量。 湿式自动喷水系统的调试是按设计图纸检查喷淋头的安装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消防局的验收标准。各层的监控阀、水流指示器动作是否正常。消防泵、喷淋泵等的电动机检查和试验、电源控制屏的检查试验标准和方法等同与给水子系统中设备的调试。 待每个单相设备的调试结束后进行消防给水子系统的联动调试。(消防系统的联动调试还包括防火阀、排烟阀、报警按钮、警铃、消防电话等设备的调试。这部分将配合专业分包进行调试)消防系统的调试必须符合消防规范,待消防局检查试验通过方能结束。

完成所有子系统的联动调试后进行与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联动调试。联动调试时必须指派专职人员监护每个子系统,积极配合主调试方的各项工作。

4、空调系统调试

空调系统调试分空调通风子系统、机械通风子系统、消防通风和空调冷源。

空调子系统可以分为变风量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变风量风机动力箱的空调方式。 机械通风子系统可分为各区域的独立排风系统、 地下室、 卫生间和厨房排风。

另外还有消防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

(1)空调系统的通用设备调试

按电气原理图检查风机盘管、变风量风机动力箱、空调机组、送排风机电气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检测风机盘管各挡风速、温控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及接点输出的准确性,检查电磁阀动作正确性。检查大型风机的机械结构,电动驱动机构是否灵活。检查信号反馈回路与外界信号联锁控制回路。

(2)对冷水机组的调试

按设计图纸检查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冷却塔进出管路的自动调节阀等设备的控制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按电气原理图检查上述设备与冷冻机机组的联锁接点及 BAS 接口是否动作可靠,对一次、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检查,对控制回路作模拟动作试验。

(3)空调器、高温排烟风机、混流风机、轴流风机、排风风机箱调试

设备单机试运转:运转前,检查设备安装是否完好,减振器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否牢固,设备是否受电,接点良好,风机试运转应能正常启动,测量电动机启动电流。运转时无异常噪音,异常振动,运转方向正确。在风机正常运转稳定后, 测定电源的电压、 电流及风机转速和电机转速, 实测数据与风机样本对照。如数据与样本不符,应及时检查设备、电源等,查找原因,并予以更正并复查。

5、其他专业分包系统调试

其他专业分包的系统调试由各专业分包提交调试方案, 经我公司审核并报请业主、监理审批,并按已批准的方案执行。

作为总包将全面配合各分包,做好配合、协调和监督工作,以保证各系统调试顺利进行。

6、工程各系统联合调试

各系统调试合格后,应在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合调试,模拟日常运行各种状态,检验各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总之,必须确保安装系统的调试,要切实增强做好调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调试质量水平,努力把安装系统的调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黄兴建.浅谈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2]许强,吴显锋.如何做好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电气转正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检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控制系统进步迅速,特别是控制技术也逐渐的向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控制的方向转变。从操作的角度来说,也逐渐的从笨重操作过度到信息化处理。就控制来说,也逐渐的从单一控制继电器向计算机或者微处理器控制的逻辑控制系统转变。而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实用中,大多数的生产设备的运转都需要电动机提供动力,所以电动机的控制就必须满足现实的控制要求,电气控制系统就是保障电动机以及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必要控制措施,不能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也有着监视、测量、保护等重要的功能。因此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还是非常的广泛的,但是在长时间的运行当中,难免会发生故障,为此我们从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和处理方法,使得设备检修和维护更加标准和规范。

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主要包含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主电路主要电源通过接触器、熔断器等到电动机之间的线路,控制电路则为继电器、操作按钮、连锁环节等构成。基本的控制动作为正转、反转和停止。一般来说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过大会影响电源电压的稳定性,从而干扰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控制电路中的启动电流有一定的控制范围。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的直接启动、电动控制、长动控制。

2.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常见故障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运行

单相运行是其中常见的故障,一般来说电气拖动系统会使用2个热继电保护器进行保护。但是由于热继电器常无法准确判定整定动作值导致单项运行,从而导致电极烧坏等严重问题。这种故障可以从主电路和电动机两个角度考虑。从主电路来看,如果熔断器烧断或者主接触器的触头接触故障均可能导致电动机连接单一电源。而单项运行时承担的负载大大减少,仅为额定负载的约60%-70%,长时间预定会损坏电机。单相运行的常见故障为电动机“无力”、暂停后再次接通电源发出嗡嗡声、定子电流不稳定。维护保养的时候应重点检查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并检查主电路触头,使用万用表排查单相运行故障。

2.2 绕组故障

绕组是电机的重要部件,由于异物、腐蚀、受热、受潮、老化或者外力冲击均可能损坏绕组从而导致电机过载、过电压、欠电压等问题。绕组故障主要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故障、电机过热超过允许温度等。绕组短路时主要检查绝缘电阻,如果电阻值异常可以判断绕组槽相的短路,同时考虑极相间和组间的短路可能。接地故障可以使用兆欧表和万用表检查低阻挡设备。绕组短路可以将联片拆开后分开测量,分析断路情况,也可以拆开电动机的端盖进行确认,重新焊接好接头最后将接头包好以后进行绝缘保护,重启电机。

3.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疑难故障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故障有很多,常见的有电源电压不稳、绕组接地、绕组短路、绕组断路、缺相运行、电动机接地故障等。很多时候三相异步电动机出现电气设备故障并不是单一故障引起的,实际检修中往往更加复杂,多种故障导致的问题也给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检修造成了困难,对于简单的故障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围绕几个疑难故障进行分析和讨论。

3.1 热继电器故障分析

主要的故障表现有两种:一是用电设备操作没有问题,但是热继电器动作频繁,或者电气设备被烧坏但是继电器无反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三种,首先检查热继电器可调节零部件是否固定良好,是不是脱离了原整定点上;其次检查热继电器内部的短路保护装置,有可能是经过了较大的短路电流造成了金属元件的永久性破坏;其三分析是否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检修热继电器,导致内部灰尘过多,或者生锈、磨损等问题导致动作机构件卡死;最后检查热继电器的可调整部件,常见的原因可能为继电器外接线松动或者整定电流值设置较低导致了频繁动作,而整定电流过高则无法起到继电保护的作用。二是热继电器的保护动作过慢或者过快,主要的原因可能为继电器内部机动构件松动损坏、不当检修操作导致双金属弹片折弯、外接线螺丝钉松动等。

3.2 自动开关故障分析

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故障1表现,电动操作的触头不能闭合,而且电动操作常自动开关。主要原因可能为电磁铁的拉杆距离较短、电动开关的外部电动操作定位不准或控制器中的电容器和整流管故障;故障2表现,手动操作自动开关的时候触头无法闭合,分析可能的原因为机构不能重复脱扣、反作用弹簧力度太大、储能弹簧发生了断裂或者变形,导致闭合力显著降低从而未能闭合、是失压脱扣器线圈烧坏或者无电压;故障3表现,自动开关的温升过高,原因可能为触头表面烧坏以及接触不良等、两个到店件连接均发生了螺钉松动或者脱落、触头压力太低;故障4表现,失压脱扣有较大的噪声,原因分析为短路环烧坏、铁芯工作面存在油污、反作用弹簧力度过大。

3.3 电动机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故障1表现,电动机刚启动时转速非常慢并低于工作负载标准,原因可能为鼠笼转子的断环或者导条损坏或者开焊、单项运行导致启动过载的问题、负债超标、定子绕组的连接错误;故障2表现,电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迅速升高,原因可能为定子绕组发生了短路或者接地故障、负载超重后导致单项运行、负载超标而且保护装置失灵、机械装置磨损严重导致空载损耗超标、散热装置堵塞或者损坏;故障3表现,电动机运行噪音过大,原因可能为定子和转子摩擦、多种原因引起的单相运行、定子绕组错误接线、风扇变形、轴承磨损严重或者缺乏脂。

4.结语

随着企业以及现代化电力的进一步发展,当前的用电设备数量和精细度越来越高,而设备的容量也由于更多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大,因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成为电气设备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结合实践工作不断的总结和归纳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检修规范,使得电气控制系统功能的检查和维修更加的科学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柴旺兴.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的元件选择和故障诊断[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2:58.

[2]郭鸣星. 基于双CPU技术的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的节能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

[3]谢骁. 基于MRAS船舶异步推进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