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生态化;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最初,生态化与规划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生态化是一种“人工自然化”的过程,即人类将自身当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则和生命规律,运用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方法,注重生态保护,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痕迹;使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极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1 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围绕城市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展开的,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理论的综合与应用,单一学科和理论无法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面对的复杂问题。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

1.1 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1]。系统原理具备如下特性:整体性、动态性、自组织、优化性、协同性、层次性。

1.2 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理归纳起来便是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保护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美学原理等。

1.3 工程技术原理

这里所说的工程技术原理专指生态工程原理,它包括自然调控原理、人工调控原理、自然与人工调控原理等。

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建构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空间环境构成包括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的系统三个部分。

2.1 自然系统构成要素

规划区中自然系统是规划区内地形、气候和生态要素根据自然法则形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构成规划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要素包括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水文和土壤等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2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及组合、交通系统、环境设施及小品等。

2.3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

自然人工系统构成要素包括建成环境和开敞空间等。

3 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化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采用系统方法加以实现,根据国内外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经历调查研究、分析策划、规划设计、实施保障的四个途径。

3.1 调查研究

生态化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做好前期考察与研究的准备工作,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因此调查研究是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研究包括基础资料调研、资源环境评价等。

生态化规划设计基础资料调研的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条件等。调研应着重于调研规划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状况,经济与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会状况。

生态化规划设计对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为了对场地进行科学的认知,从而在最大限度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物质资源、空间格局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合整合与利用。

3.2 分析策划

分析策划是指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提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构想,它包括综合分析和项目策划。

3.3 规划设计

生态化规划设计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融汇多学科、多维度交织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方法,以定性分析引导客观全面的系统综合与评价,在理性预测系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决策系统的架构与发展。具体包括:系统科学规划、有机组织规划、多学科的交融、整体协同管理等。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即从系统观点出发,着重考虑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性等特点,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条件,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加以实现。

在生态化规划中,一方面,研究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另一方面,对于规划区域中人工系统,采取有效措施模拟自然系统运行规律,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化的组织策略,使人工系统的运行遵循生态规律。

3.4 评价保障

在生态化规划设计这一过程中,还需制定保障规划设计顺利实现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即论证评价和保障措施。

论证评价包括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在生态化规划设计成果编制评审过程中,应组织规划设计相关的景观、园林、生态、湿地、生物、城市规划、环境等方面的专家针对进行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工作,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建议,并加以修改完善,以保障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要广泛征求公众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引领公众参与,以保证规划设计过程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保障措施则包括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人才培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法规规章体系;拓宽多方投资渠道,开展多元经营方式;增强生态宣传力度,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等。

结束语

生态化规划设计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的路径。当前我国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蓬勃发展,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的理论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为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为全面、科学地探讨合理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骆天庆,王敏,戴代新.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11,105,118-120.

[2]王家骥.区域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环境艺术 设计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师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艺术,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已经逐步形成环境艺术产业链。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环境艺术师正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2009年12月26日首批全国环境艺术师诞生。“环境艺术师”已成为了一项新的职业资格。目前,环境艺术师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国家建设部所属的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集合了我国环境艺术的教授、专家和企业家。在未来的道路上,环境艺术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任重而道远。

一、环境艺术的定义与内涵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解释道: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多伯对环境艺术的定义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见到的、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他虽然是从艺术角度讲的,是“作为艺术”的环境艺术定义,但是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门类的陈腐观念。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等特征。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拓者及学术带头人薛键教授对环境艺术广义的解释:“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环境艺术设计就其狭义:围绕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上讲,叫法也算贴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解释:“环境艺术设计,它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

实际上环境艺术有着宽广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应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建筑界所称“景观艺术”等,也就是说: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构成的要素。如: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人工创造的建筑、市政设施、招贴广告、甚至人们自身的日常行为,如服饰、购物、休闲、运动等都是环境中的景致。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环境艺术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

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

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

二、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角色

尽管环境艺术师是一个新名词,然而在整个经济建设领域他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根据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在设计中运用艺术和美学原理,结合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城乡环境的艺术策划。在环境艺术师的脑海里,要始终遵循着工作中综合运用艺术、美学的原理,完成对环境从空间、形态、时间、文脉、功能、色彩等一系列的整体艺术策划,进行文案企划的编制:从艺术专项角度提前介入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确定原则下,对环境进行艺术规划,确定空间区域的审美原则,使环境达到美与和谐的境界,并进行总体艺术规划及详细艺术规划的图纸、文字说明、模型等辅助说明工具的制作与表现。对环境的空间造型、尺度关系、环境公共设施系统、环境肌理系统、环境色彩系统、环境声音系统、光环境系统、环境标识系统等做出艺术方案设计与艺术深化设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配合委托方与建设方的工作,进行设计交底,施工监理、材料选择等各个环节的协调与指导,以确保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保证环境规划与设计的施工质量与美学品质,从空间、体量、色彩、自然、人文、材料、工艺、成本等各个角度去实现环境艺术化。

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师,在创作作品时以艺术理论和艺术方法为出发点,最终以艺术效果为归宿。其基本作用和目标,是避免城乡建设环境建设中的凌乱,不协调、低俗、缺乏文化水准,通过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共同为保护与利用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美化环境,创建宜居城市、花园式住区、创造优美宜人的人类生存居住环境发挥积极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师就好比一盏明灯,他指引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他又如一名丰富经验的船长,凭着自身的艺术涵养让城市发展得更和谐。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在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的基本国情水情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水利工程设计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转变的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已越来越多的把视野转向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生态水利的概念应运而生。然而,我国生态水利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具体的工程规划设计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一、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系统服务作用越来越大。不管在国民生活或产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始逐步从单一走向综合,同时,对其利用的强度和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剧烈。现代水利工程在其自身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灌溉、排涝、防洪、发电、渔业、生态与环境等水利工程体系,而且现代的水利工程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由仅仅重视其基础功能作用转向基础功能与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并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经济的复苏繁荣、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样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必要保护,通过对水量的整合,合理使用水资源,防止河道断流,减轻水污染,提高抗御旱灾水灾的能力,减弱洪水对水域环境的不利作用,充分发挥江河的各种功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如若要实现水利工程的基础功能与生态功能协调发展,必须尊重生态环境,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系统,特别是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考虑对质和量的关系,应该在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水利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广泛存在,不同的地区都会有复杂而多样的地理环境,由此水利工程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作为一个复杂而灵活的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如何将专业设计与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地区条件的差异性,在对每个地区的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和地理环境,如多雨易导致洪水,少雨易导致干旱,多雪易导致水流冰冻等等。根据不同地区当地地理环境特征进行考察规划,并以此确定具体的建设方案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操作性和安全性、经济性,最终保证水利工程的可行性,以不至于自影响生态环境。

2、生态环境负荷能力问题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第一是要维持江河本身的用水流量,这是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的根本条件。而在分析水文过程的消极和积极影响机制的同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因为缺乏一种完整而全面的检测生态水文的资料,所以,生态系统本身的演化规律无法对未来与现状的水利工程设计理论全面的挖掘出来,现今,我国还没有对水利设计工程所需生态水文数据的资料进行更深的探索,对此的相关研究较少,严重的阻碍了未来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步伐。

3、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维系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待提高自古代开始,兴修水利等已经成为国家重视的工程项目,在长期的操作中,我国的水利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生态水利工程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经验,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保、环保等措施很难不折不扣的执行,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不能落实到位。最后,环境影响和评价制度在我国不够完善,体系还不够健全,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议

1、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关注经济性从上文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来看,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关注经济性,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生态性与经济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如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所进行的“两江一湖”的规划设计就做到了这些。生态水利工程作为综合性的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如防洪、灌溉、发电以及旅游等需求,在工程规划设计中除了兼顾上述需求时,还应关注生态水利工程应有的经济性,进而在确保共生符合生态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需求。

2、加强水文过程分析和计算从现有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来看,将生态水文学应用在工程规划设计还较少。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加强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加强水文过程分析和计算,进而通过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两者的结合,来有效的明确生态目标在水资源时空方面的规律,进而让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的设计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3、加强对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的利用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加强对河流自我修改功能的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在建立和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从生态系统本身来看,其所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可持续性。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层面来讲,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河流自我修复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尊重河流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确定最好的生态工程方案,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4、生态水利工程构建规划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将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规划水利工程及相应的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对水源演变过程的研究十分复杂,需要掌握各种数据和资料,并加以研究和整理,由此得出水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原则解决了片面的治理环境和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还要考虑到外界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交流,这样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不是单一的工程建设,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5、恢复和保持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研究发现,非生物环境空间和生物群体之间存在正相关,他们反映了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当某个地区的空间异质性越强,表明环境的类别越复杂,越多的物种可以生存进化。相反,当空间异质性越低,环境系统也越单调,群体生物也会减少,由此而导致生物物种的退化。河流的适应系统也是如此,我们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使得河流的净化系统得到回升和完善,这样更有利于水利系统的建设,以至于不再继续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地综合性工程,其规划设计标准和原理是将其中的每个环节与维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与可持续紧密联系起来,以使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要求和产业生产的需求,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达到共赢的效果,使之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怀蓉. 永丰倒虹吸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点[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08):1-3.

[2] 阎世忠.浅析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硅谷,2009,(18).

[3] 张丽,罗华超,冯亚文.浅析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0,(12).

作者简介: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商业银行审计;审计计划;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一、计算机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执行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并可能影响被审计银行为达到适当的内部控制而采用的组织和程序。因此,审计师在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所实施的程序。以及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就可能受到电子数据处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对象的载体产生的影响。在手工操作下,作为审计对象的载体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各种经营资料,都是可见性的文字、数字记录,并且要求严格按照统一的规程来填写和登记。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出来的账表外,大量会计数据都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被存录在计算机中的,若不经显示或输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既容易销毁也容易伪造,而且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审计中即使发现可疑之处,要想进一步追查也是有困难的,还必须补充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才能满足客观需要。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手工处理下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是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规定业务处理程序以及加强业务人员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来实现的。审计师只要对被审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全面了解和详细测试并做出评价,就能够据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数据处理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改变了账务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审计,理程序,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功能丧失,这样审计师就需要运用一套新的技术和衡量标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因此,会计信息处理和内部控制的变革使审计内容和侧重点发生较大变化,审计的重点多放在异常业务的处理及系统变化的测试上,而不在于对相同业务取大样本进行测试上。

    3.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师必须跟踪审计线索来审核有关经济业务,以搜索审计证据。会计核算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工操作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记账凭证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师进行审查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审查。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制作凭证、登账及报表编制,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一定的程序指令完成,存有会计资料的大多是磁带和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不为肉眼所见。手工系统下的传统审计线索在这里消失了。为了能有效地审计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会计数据,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外,还必须在会计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提出审计要求,以便这些系统在会计核算中能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上述对审计线索的影响。使得对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的测试以及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测试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4.对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技术应当相应改变,手工审计技术仍是有效和必要的,但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效率则更高,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被审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变化,使审计方法也产生较大变化。对会计资料所进行的实质性测试包括:(1)不处理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2)处理实际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3)处理模拟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计划的制定

    (一)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

    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审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执行所有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师在对可能受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影响的审计工作制定计划时,应当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信息处理、程序设计、计算机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和所需要信息的可获得性。具体内容:(1)组织结构。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被审计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组织结构,包括硬件的组成、网络系统的设置、软件的设计、人员的配置等。(2)内部控制。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控制技术及程序与手工迥然不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包括手工过程和计算机控制过程。(3)信息处理。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指令操作,数据以机器的可读形式存储和传送,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比手工系统提供的可见证据少。

    (二)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

    如果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会计报表整体有重要影响,审计师还应当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并考虑其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的影响。对计机信息系统环境的了解,除上述对系统本身的了解外,还应了解下述内容:(1)被审计商业银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用及态度。如系统是由被审计商业银行购买并经确认证明或自行开发,被审计银行对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的态度等。(2)同行业或单位所处当地企业间的比较。与同行业或单位所处当地环境中的系统使用相比。被审计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及信息技术状况的趋势。(3)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环境最近的变化及计划中的变动。如系统开发、改变技术平台、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导者或经营方向等。(4)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风险的性质和内部控制的特征。 

    (三)制定的审计计划内容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5

近几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审计理念和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审计机关存在对资源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局面没有完全打开、审计领域比较狭窄、机构和队伍建设还不适应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要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地方审计工作指导的意见》的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十分短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地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各级审计机关要通过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国资源环保工作的中心,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利益,防范资源环境风险,保障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主要任务。

一是检查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二是检查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检查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揭示和查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

(三)发展目标。

一是要普遍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今年起,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至少开展一项资源或环境审计。

二是要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

三是要全面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时,应当将资源环境内容纳入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因地制宜突出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

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审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要求,抓住资源环境领域里的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

一是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特别要重点关注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二是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特别要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三废”(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特别要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

四、不断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

(一)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审计报告分别提交给当地人民政府,审计结果及整改措施和效果互相通报,做到目标统一、重点突出、分工明确、成果共享,促进跨行政区(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得到顺利实施,资源环保工作措施和规划得到落实,突出问题得到控制或纠正,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管理、改进工作。

(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一是积极探索使用行业主管部门已有的监测、测量技术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等),以及其他监督检查手段与方法(如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等),并将得出数据与主管部门数据进行比较,对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分析,为资源环境审计提供线索和数据;二是积极开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如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的安全性、稳定性、合理性和效率性,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核查,以推动被审计单位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和改进管理。

五、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

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重点,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

(一)财政审计要关注各级政府制定、执行资源环保政策制度和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情况,揭露其资源环保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和资金分配、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不合规、不真实等问题。

(二)投资审计要关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揭露其建设项目违反国家投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问题。

(三)金融审计要关注银行贷款的投向及用途,关注“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揭露其违背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支持“两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执行国家资源环保政策法规情况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使用效果,以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行效果,揭露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五)外资审计要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外贷援款环境项目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绩效。

(六)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人履行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尤其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的情况,揭露其由于决策失误、履责不当和管理不力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

(一)完善审计工作机构。各省(市、区)审计机关要按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设立或完善专门从事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机构。市、县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明确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各级审计机关要不断充实和培养资源环境审计专业人才。一是要适当招收具有资源、环境专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业工程等)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二是可以采取选送业务骨干到主管部门或基层单位挂职交流、从资源环保部门选调专门人才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业务培训,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资源环境审计要求的专业队伍。

(三)积极聘请外部专家。审计机关应当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专家档案或专家库,聘请在资源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帮助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七、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组织协调机制。要针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特点,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协调内设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整合资源环境审计资源,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

(二)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与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与本级资源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协调配合与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合作审计工作制度、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等,加强协调与交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部门监管的合力,共同促进和推动本地区资源环保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各级审计机关要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制定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指南,以及其他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不断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报告制度。省级审计机关应当在每年向审计署报送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报送资源环境审计专题工作总结。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应分别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送资源环境审计专题工作总结。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环境规划 趋势 展望

1.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 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资源破坏,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环境规划工作是伴随着整个环境保护事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环境规划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进行到全面开展的发展历程, 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2.1 孕育阶段(1973-1980)

在1973 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32字方针, 提出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要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从此,我国的环境规划开始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由于环境保护事业刚刚起步,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的经验, 因此环境规划也处于零散、局部、不系统的状态。

2.2 探索阶段( 1981-1985)

在这一阶段, 环境规划的显著特征是, 环境保护计划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并提出了计划要求达到的具体指标。

2.3 发展阶段( 1986-1991)

在这一阶段, 环境规划工作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七五”环境保护计划规模较大, 普及较广, 对我们的环境保护计划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从1989年起, 编制环境保护“八五”计划的准备工作全面开展。

2.4 成熟阶段( 1992-至今)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环保事业进入一个新纪元,我国的环境规划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3.我国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局部研究多于整体

完整的规划应包括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现在环境规划的研究范围, 只局限在规划的制定上, 至于怎样促使规划实施、用什么手段实施,则很少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对规划制定过程的研究也多是偏重于局部内容的研究,如探讨环境规划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公众参与和应用冲突分析机制、如何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等等,对规划系统性的研究较少。

3.2技术方法研究多于理论研究

当前,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研究是环境规划研究领域最活跃的部分,涉及到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开发等等方面,但对于理论体系的研究较少。目前虽然有不少专家从不同领域提出不同的理论,但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各种环境规划的理论与理论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理论与方法之间的衔接性与兼容性差, 缺乏对环境规划全过程的认知、分析和解释。

3.3非线性特征不足

线性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一个目标函数,同时满足一组约束条件,并且函数的约束条件都必须是线性的。但是环境规划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传统的环境规划忽略了环境系统有关的非线性特征,在实际环境规划中,很少考虑到非线性特征对环境投入的效益影响。

3.4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虽然我国的环境规划在其方法及理论体系方面的规范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采用的环境规划理论大都是欧美发展的环境目标规划法,因此得出的污染物削减量及投资费用都比较大,难以为决策机构制定相应的年度执行计划和条例,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4.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展望

4.1 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研究

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编制模式基本上都是延用以前的模式, 对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考虑不够, 例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中所用的方法也都比较落后, 对规划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因素未能进行系统分析, 而许多较先进的规划方法却未能得以推广。

4.2完善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快速、灵活、人机对话和图形显示等功能, 特别是对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更为适宜, 是环境规划的一种现代化工具。环境规划决策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性, 所以政府在宏观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完善以科研为基础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可降低决策风险。政府决策者们也应及时了解信息, 降低风险, 创造更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4.3完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

国家法律及各项相关法规、制度、条例、标准等是制定实施环境规划的依据。但我国在环境规划的法制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具体的《环境规划法》尚未出台, 国家一级的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刚成雏形, 地方性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也还未全面开展, 因此在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依据和约束。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 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应将环境规划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并使其运作规范化、程序化。环境规划的法制建设不仅要对环境规划从编制的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的职权内容和范围进行设定, 还要制定各个环节中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

4.4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担负着从战略上、整体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但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依靠环境规划管理, 依靠环境规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规划, 让规划在社会生活中变成现实是规划工作的真正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 尤其是规划实施方面的理论研究, 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及支撑手段等方面建立一套动态的环境规划管理体系, 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过孝民.我国环境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1993:14(4):10

[2]王树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划[J].环境与开发1997: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