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例6篇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阅读理解 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迄今为止,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八或TEM-8)是我国用以检验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最重要的英语测试,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专八考试是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版)(以下简称《大纲》)要求进行编写试题,测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完成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大纲》所规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标准以及英语专业知识的要求”。作为语言测试,专八考试属于水平测试的范畴,用以衡量英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总体水平,考试范围包括《大纲》所规定的听、读、写、译四个方面的能力以及英语专业知识,试题分为六个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人文知识、改错、翻译、写作。在这六个部分中,阅读理解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题型,涉及到词汇、语义、句法、修辞,语篇等等方面的知识,在提升专八考试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的阅读理解试题部分为例,结合《大纲》,对专八阅读理解部分的效度进行研究。

语言测试是检验学生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了有效的检验出测试者的水平和能力,语言测试的试题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的试题应该具有效度、信度、区分行、可行性、反馈作用等。其中效度是衡量语言测试是否标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效度是指测试是否考查了测试的设计者想要考查的内容,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考查了测试者想要考查的内容。根据测试的结构,效度可以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其中内部效度又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外部效度包括共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在多种效度中,本文从两种主要的类别即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角度对专八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进行效度研究。

一、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衡量一个测试效度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测试是否考查了测试大纲所要考查的内容,测试者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语言行为以及测试者是否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专八阅读理解部分,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主要考查测试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相关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程度。该部分包括四篇文章,20道客观题,其中每篇文章后各有4~5道多项选择题。《大纲》中要求测试者“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因此在完成阅读理解理解部分的试题时,测试者不仅要具备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专八阅读在整个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内容效度的实现对整个测试内容效度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为例,并结合《大纲》对其测试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文章的选材、长度和阅读速度等方面来研究阅读部分的内容效度。

1.选材。

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阅读材料的体裁和题材

由上图表可以看出,2013年的专八阅读部分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选材比较具有代表性,涵盖比较广。并且选材与考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基本符合《大纲》对于阅读理解部分选材的要求。

2.长度和阅读速度。长度以单词的数量来衡量。考生在完成该部分的试题时,不仅要阅读文章还要阅读问题的题干和选项,所以在统计文章的字数时,要包括文章本身的字数以及文章后题干和选项的字数总和。

《大纲》中规定,专八阅读材料约含3000个单词,并需在30分钟内完成该部分的测试。2013年的专八考试中,阅读理解文章本身的字数加上题干和选项的总字数在3700个单词左右,阅读速度为123字/分,从阅读材料的篇幅和阅读速度方面符合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根据以上对于2013年阅读理解部分的研究,可以看出专八考试阅读材料体裁多样,题材新颖广泛,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英文文章,以此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以便在完成专八阅读部分时能够应对自如。同时,也说明了专八阅读部分试题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选择符合考纲要求。此外,根据对于2013年专八阅读材料的篇幅以及对于考生阅读速度的要求两个方面的统计研究,证明了专八阅读的这两个方面也是符合大纲要求的。综上,专八阅读理解部分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阅读材料符合考试大纲要求,且能够考查大纲所要考查的内容,在提升专八考试整体的内容效度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又称观念效度或构念效度,指的是测试的设计者通过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设计和测试语言特征的能力。为了测试出应试者的语言能力,测试设计者应该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目的,以此提升测试的有效性。在设计具体的测试试题之前,测试设计者应该用准确恰当的方式阐明测试所要测量应试者的哪些语言能力,并说明依据这些语言能力要设计的测试形式和考试任务。

《大纲》中规定专八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测试目的为“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专八阅读理解部分所要测试的这一语言能力既包括词汇和字面理解能力,又包括理解、推理和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试题设计中,专八阅读大体上包括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文章体裁题、观点态度题以及推理判断题等题型。这些题型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测试出应试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20道题型丰富的阅读试题,也要求应试者熟练掌握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类型的进一步研究专八阅读理解的结构效度。

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类型及个数:5道事实细节题、9道推理判断题、1道观点态度题、1道主旨大意题以及4道语义理解题。由此可以看出专八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题型丰富,不仅保证了对不同层次理解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根据考生层次确定了不同层次的题目的比重差异。这样的题型设计符合《大纲》的测试要求,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题型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同时也说明了专八阅读理解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三、结语

本文结合《大纲》,通过对2013年专八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该年度的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能够测试出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相关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但是作为中国英语专业最高级别的语言测试,专八阅读理解的试题类型单一,仅设置多项选择题,所以在试题类型的设计上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例如,可以增加判断题、简答题以及匹配题等等。此外,专八阅读鲜少选择诸如广告、图表和说明书等类型的语篇,多为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所以在材料体裁的选择上,可以融入更多更丰富的语篇类型,从更多角度和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成绩测试 英语专业高年级 课程设置

一、引言

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而实际上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的成绩又是相当重视,这就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成了两个互不干涉、又矛盾重重的奇怪现象。很少有人敢于大张旗鼓地宣传等级考试,更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语言考试纳入人才培养当中。因此,把人才培养与语言考试相结合的研究势必很少。结果,学校的尴尬导致了学生的无所适从,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试验研究,我发现成绩测试原本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测试标准是一致的,这种考教相结合的理念可以运用到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上。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法改革、师资建设等,都可以客观上为语言考试提供有效的推进作用。

二、成绩测试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现代语言测试(Language Testing,LT)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语言测试涉及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测量学、计算机科学等。语言测试的种类按测试用途可分为: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语言学能测试(language aptitude test)、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其中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查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试(educational test)。成绩测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世界著名语言测试专家Arthur Hughes曾说,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Hughes,1989),存在着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况,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拨作用,但也存在教学不合理而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拨作用(positive backwash effect)。作为外语教师,我们一直想提高教学质量,但我们的注意力只放在了教学方法及教材方面,而忽视了测试在了解与改进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和利用考试及考试结果是检验学习与教学的基础,也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挥棒。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考试,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是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攻打的最后一个堡垒,能否通过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层次。同时,专八考试通过率也是检验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重视专八的通过率,并不意味着把英语教育搞成应试教育,而是要积极发挥专八考试的良好的反拨作用,结合专八的测试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合理的构建课程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专八考试就是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成果的一个综合检验,是对各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考查。教学与成绩测试二者都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好的测试所必备的条件是与有效教学的特点相一致的,因此,应当扩展教学计划,把测试计划包括在课程设置当中。

三、架构全新专业培养方式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的专八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的要求。新大纲的修订明显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以及对应试者知识面广度和深度的检验,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听力由原来的四部分改为三部分,将Note-taking放在第一题;Reading comprehension去掉了原来的fast reading,保留了normal reading;Writing方面字数要求增多,从原来的300字增加到400,而时间则由原来的60分钟缩减为45分钟,此外还增加了包括语言、语音、文化,英美概况等Humanities知识。专八试题取材较为广泛,语体正式,尤其是有较多的文学类文章,因此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大的词汇量(15000左右为佳),而且词汇涉及的领域要广。专八对词汇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要求,词汇的学习不能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背词汇表就可以了。对于一个单词的把握,正如环球时代学校语言学教授吴中东老师课上指出的:“不仅要了解单词的中文释义,更应该了解词汇的用法以及与其他词语的细微差别。而且,词汇学习并非仅仅涉及单个词语,它离不开语用意义及其与语境的关系,要重视它们相互之间及在句子、语篇中的组构作用。这里面要特别注意两种关系,即词汇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这两种关系是高级英语考试的出题热点。”

至于每一个具体题型,大纲考核的要求也都很具体。改错是考核最全面的一个题型,要求考生一定要在平时多做积累,主要是对原版英文材料的阅读,这样可以不断学习地道的表达和连贯的逻辑思维;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涵盖面广,人文、社科、文化等均有覆盖,而且信息量很大,是对英文原版信息量掌握的杰出挑战;人文知识大多都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应该了解的常识性问题,但涉及的范围很宽泛,英美文学、文化及语言学的每一章的基本概念都是考核点,要求学生都要清楚,善于高度提炼;专八翻译也是考试的一大难点。在“信、达、雅”方面,更强调“信”,即翻译的准确性。翻译要讲究翻译技巧,在保证量的基础上再对质作进一步要求。要求学生做翻译时,可以先按照字面意思将其通篇翻译,然后再做修改和润色。修改过程中要注意用词恰当及句式多样,最好避免都是同一句式,要长句、短句相互搭配,才不至于使你的译文看起来毫无色彩。还要注意要在译文中的表达要符合习惯表达法,不要让人读起来中西结合不伦不类;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作文部分在大纲修改之后有了重大调整,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为45分钟,但字数要求却从300字增加到400。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示对英语的驾驭。专八写作不仅要求结构合理,更要求遣词造句的准确、语汇句式的丰富,总而言之,更加重视细节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多背名人名篇,如散文课本中丘吉尔的演讲,罗素的文章都是典型的八级作文素材,用在文章里会使你的作文更显流畅、地道且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专业八级新大纲不仅对考核内容提出了修改,更是从学生准备专八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规定,即如何结合课程,甚至具体课程的推荐教材,来准备专八考试的每一个考核项目,夯实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向课程要专八成绩。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把一些专八考核的内容进行分解,融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然后在课程设置中,把合适的课程构建在合适的学期阶段,假以恰当的课时。将原来已有的课程进行调整,涉及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把原来培养计划中没有的课程补充进来,同步对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进行调整。比方说世界地理、散文欣赏、文体学等。与此同时,把原来已经做得很不错的课程再深入研究,做精做细,做成精品课,把课程改革研究引申到文化教育研究,把课程体系研究纵深入核心课程研究。

其次,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把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在结合现有的课程考核大纲的前提下,结合专八考试要求,进行改革。比方说改错这个题型,它就是考核英语综合能力的,是细节考查,也是逻辑考查,更是语言能力考查,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是从语法、句法、词汇、篇章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比方说在高年级的《高级英语》考试中,改错就应该是一个必考题型;再比方说人文知识,在高年级的各个课程考核中,都应该相应地增加各种形式的人文知识考核项目,有选择,有问题回答,有判断对错,有填空等。至于翻译,更是要千锤百炼的一个项目。在高年级的课程考核中,应该在原来的句子翻译的基础之上,增加篇章翻译。阅读和听力历来就是广泛考查的项目,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结合专八考核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由于英语专业改革与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一个上在探索阶段的课题,由文学教育到语言学教育,到今天的语言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中国的高等学校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国情,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办学之路和办学方向。在这个大环境中,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重点类及一本类院校,由于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越,因此专业考试和培养方案的关系不是很大,学生的整体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专业八级考试的水平;但是其他一些二本类院校,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生源的基础差异和教育历史差异等因素,就很需要把专业测试和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提高测试成绩来提高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所以,我们下一步研究目标将是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科学的科研统计方法,记录改革后的课程教育下学生的成就,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合理地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利用专业语言考试来促进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戴炜栋.第二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划,外语界,1998.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

[6]郭蔷.从学生就业竞争力看英语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8,2,20,(10).

[7]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9]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0]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偏远山区初中英语隐性教学

西北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学始终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甘肃偏远山区尽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投入大量精力,效果却始终不明显。实验者有幸于2013年9月参加了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项目,实习地点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某山区九年制学校。此所九年制学校的英语教学情况可视为当前西北偏远山区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典型。

一、西北偏远山区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实验者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较为充分地了解到当地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此所九年制学校对初中英语教学十分重视,以八年级英语教学为例,任课教师每周授课时间多达15课时,另有6个课时的英语晚自习辅导。学生也十分重视英语课程,每周除了要按上述课时大量听课,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英语自习。实验者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平均每日自习英语的时间大于2小时。然而其英语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八年级三个班级共计151人,在月考中英语考试及格人数仅为6人,及格率为4%。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英语运用能力也十分有限:大部分学生不能够运用目的语说出较完整的句子,超过一半学生甚至连诸如“Read after me”、“Go back to your seat”等常见的课堂指令用语也不能完全听懂。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已有5年英语学龄(当地小学已开设英语课程),其英语教学状况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典型。

基于上述九年制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学状况,实验者在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中发现,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几乎不使用目的语而代之以当地方言,少有的使用目的语授课的教师也表现出发音不准确、表达不清晰等问题;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涉及听力练习。以上因素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目的语输入量十分匮乏。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无法贴近生活,属于被动且死板的接受学习,这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下。

二、基于现状的隐性教学概述

英语教学是隐性教学好还是显性教学好,早就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者们热议的话题。一般来说,不论是隐性教学还是显性教学,都有其优劣。针对上述偏远山区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实际教学情况,主要由以下两点造成:第一,学习者的目的语输入量严重匮乏;第二,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兴趣低下。实验者认为就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隐性电影教学更为适合。

Chomsky(2005)提出,个体的语言发展主要由基因天赋、外部数据、原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决定。毫无疑问,充足的目的语输入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前提。Nick Ellis(2007)提出的联接认知框架虽与Chomsky的普遍语法有意见相左之处,但Ellis也认为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语言学习是由输入驱动的(input-driven),输入的频率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联接认知框架认为二语习得是基于构式的(construction-based)、理性的(rational)、范例驱动的(exemplar-driven)、自然发生的(emergent)和对话的(dialectic)过程。Carroll的自动归纳理论将语言输入分为原始语言数据(primary linguistic data)或刺激(stimuli)、输入加工机制(input-to-processing mechanisms)和输入――语言习得机制(input-to-the-LAD),重申了原始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偏远山区英语学习者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可以通过隐性的电影教学,增加其目的语输入、提高学习兴趣来改善其学习效果。首先,隐性的电影教学可以使英语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输入的同时,将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发现学习。Bill VanPatten的输入加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语言输入中获得信息,主要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加工过程:一是建立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即从特定的语言形式获得特定的意义;二是句子分析,即建立句法结构和话语之间的映射关系。隐性电影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在观赏目的语国家电影的同时,可将原始语言输入的形式与意义相联系、建立目的语句法结构与话语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英语学习者通过欣赏目的语国家电影可缓解焦虑,提高兴趣,降低情感过滤,使目的语更容易地被吸收。

三、实证研究

1.研究问题

此项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与常规显性教学相比,隐性电影教学对学生英语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2)隐性电影教学是否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研究被试

本研究被试为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某山区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实验班(八年级1班)与控制班(八年级3班)每周均接受5课时常规英语课程。实验班51名学生每周另外接受2课时英语辅导课,授课内容为隐性电影教学。授课期间,教师为学生放目的语原声双字幕电影,不做任何解释或说明;控制班53名学生每周同样接受2课时英语辅导,但授课内容为显性语言知识以及适当练习。

3.实验工具

本项研究的实验工具为前测、后测和访谈。

(1)实验前测

本项实验前,实验者以八年级第一次学期月考成绩为前测,试卷来源是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目的是通过实验前测分析,确保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之前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后测

为分析经过两个月共18课时的隐性电影教学,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习成绩是否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研究者以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后测,试卷同样源于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

(3)访谈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对实验班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以了解隐性电影教学是否能提高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实验过程

本项实验始于2013年9月15日,结束于2013年11月10日,历时约60日,共18课时。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与控制班均保持每周5课时常规英语课程,授课教师均由同一位英语教师担任(实验者本人),授课过程中均使用相同教材,即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

实验班每周增加2课时隐性电影教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使用目的语课堂指令用语,并为学生播放英语目的语原声双字幕电影,不做任何解释或说明。电影播放内容为Discovery环球采风系列以及变形金刚系列影片,如表1所示:

表1

规显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语法知识辅导,并做适当练习。

5.实验结果

(1)实验前测

实验者通过SPSS(13.0)对两个班学生的前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2)实验后测

经过为期两个月共18课时的教学实验,实验者以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后测,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此外,实验者对后测中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的各项得分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

表4

实验后测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考试成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Sig值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成绩与前测相比,依旧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后测成绩中,实验班的标准差达到18.00190,与实验前测相比明显增大;实验班虽然在后测中总分与控制班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班经过两个月的隐性电影教学,学生的语音得分和阅读得分与控制班相比均出现显著提升,而单选得分和写作得分与控制班相比均下降。

(3)访谈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通过随机抽样,对3名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如下:(1)你现在对学习英语有没有新的认识?(2)你认为现在学习英语是否像以前那么困难?(3)你觉得学习英语有趣吗?针对以上问题,3名访谈对象均不同程度地表示自己“觉得学习英语并不像以往想象得那么难了,以前一上英语课就犯困,现在比较喜欢上英语课,也不害怕上课回答问题了;以前从来不了解外国的影视节目,而现在比较喜欢在课外闲暇时候听英语歌曲,对英美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兴趣”。

实验者通过访谈结果和对实验班全体学生的课堂观察发现,实验班经过为期两个月的隐性电影教学,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显示出对英语学习较高的兴趣:英语课堂气氛明显比实验前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意识增强,很多与英语相关的知识也成为学生课后谈论的话题。

四、讨论

1.隐性电影教学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

本实验探究了在西北偏远山区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隐性教学的可行性。首先,实行隐性电影教学的实验班在后测中,总体成绩较控制班并无显著性提升,可能由以下两点造成:

其一,隐性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在授课过程中依靠学生的潜意识,教师并不做明显的解释或说明。这一过程更接近于Krashen(1985)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5]中提出的语言习得过程(acquisition)而不是语言学习过程(learning)。与学习过程相比,习得过程速度较慢,但更符合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因此,隐性电影教学的学习效果不如显性教学直接、迅速。在仅仅为期两个月的实验中,实验班学生的语言意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效果不够显著。

其二,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班的后测成绩中,标准差增大。这也是实验班的后测总体成绩没有显著提升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此结果同时表明,实验班的学生成绩离散程度增大,说明隐性教学更依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实验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学生未进行语言知识的讲述,也无练习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与前测相比,实验班后测总成绩中6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增多,意味着隐性教学更加适合自觉性高的学生和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此现象与Krashen(1985)提出的输入假说[5]相对应:如果学生的当前语言水平过低,则无法将电影教学过程中的原始目的语输入成功地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然而,尽管实验班后测中的总体成绩没有显著提升,但个别单项语言能力有显著性变化。(1)语音和阅读能力提高。这说明隐性电影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目的语输入,学生的辨音能力提高,也促进了目的语输出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则可能是实验班学生在目的语情境下语言意识、语篇分析、搜寻信息等能力的提高。(2)语法和写作能力降低。实验班学生在后测中的单项选择题得分与控制班相比有明显差距,这说明完全忽略显性的语言知识也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虽然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写作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个班学生的写作得分都十分有限:实验班平均分仅为1.06分,控制班为2.42分,两个班写作能力都十分低下。

2.隐性电影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

实验班学生经过两个月的隐性电影教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新信息的摄入和组织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隐性电影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主动选择、同化、顺应输入的信息,使新输入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相互作用,重新建构;将目的语与真实情境有意义地进行连结;使被动、死板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降低情感过滤(affectivefilter),更有利于接受目的语输入。

五、反思

英语教学到底是显性好还是隐性好,目前尚有争议。McLaughlin(1990)认为,显性教学只能发展学生的考试能力,隐性教学才能导致交际能力的产生,倡导从显性教学到隐性教学的转换[6]。Bialystock(1982)认为,语言课堂并不只是灌输显性知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隐性知识的输入,使学生产生交流所需的自发能力[7]。也有学者(田金平,2005)认为,隐性教学在考察语法知识为主的测试中无任何作用[8]。本项研究基于西北偏远山区初中外语教学中学习者输入量匮乏、学习兴趣低下的教学现状,调查了西北偏远山区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隐性电影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与显性教学相比,隐性教学在测试中并非无任何作用,并且针对自觉性较高、高水平学生效果明显。但隐性教学对学生语言知识方面的培养效果不佳。同时,隐性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师不能以“对考试无效果”为理由而一味地排斥隐性教学。将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全面地培养初中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

总之,本项实证研究受“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的时间安排限制,周期较短,仅为期2个月共18课时,未涉及对实验班教学效果的长期追踪。如果将隐性电影教学实验周期延续得更长久,是否会显现更加明显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探究。

――――――――

参考文献

[1] Chomsky,N.Three factors in language design.Linguistic Inquiry,2005(1).

[2] Ellis,N.C.The associative-cognitive CREED.In B.VanPatten & J.Williams(Eds),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7.

[3] Carroll,S.Autonomous induction theory.In B.VanPatten & J.Williams (Eds),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7.

[4] Van Patten,B.(2004).Processing Instruction:Theory,Research,and Commentary.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

[5] 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London:Longman,1985.

[6] McLaughlin,B.“Conscious”versus“Unconscious”learning.TESOL Quarterly,1990(24).

[7] Bialystock,E.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ing and Using Linguistic Forms.Applied linguistics,1982(3).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自考英语教学;应用

本文是江西科技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工程”2009年度项目《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自考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是:JY0936)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接受自考英语辅助教学,做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良莠不齐的自考生,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自考,而且还就竭尽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着该理念的指导思想,笔者试图在自考英语教学中,创建有利的语言环境,消除学生在课内语言实践中不怕犯错误的心理因素,并进一步完善了自考英语教学模式。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加德纳(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理论要义主要包括以下五点:1.每个人都具备所有八项智能,只是发展的程度不同。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2.大多数人都能使八项智能发展到自身充分胜任的水平。3.人的各项智能通常相互影响,尽管每种智能彼此独立,但在解决问题时相互作用的,常常需要几种智能在同一件事上共同发挥作用。4.每个人的聪明智慧表现在不同方面。5.智能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学生的才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这正是多元智能的核心思想。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智能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教师可以将其他八种智能作为教学手段和操作方法,来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填鸭式、哑巴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

(1)可能使用Tonguetwist就是绕口令,它是对口腔肌肉协调性的训练,是运动智能同语言智能的结合。例如下面三个绕口令:

Canyoucanacanasacannercancanacan?

你能够像罐头工人一样装罐头吗?

Iwishtowishthewishyouwishtowish,butifyouwishthewishthewitchwishes,Iwon'twishthewishyouwishtowish.

我希望梦想着你梦想中的梦想,但是如果你梦想着女巫的梦想,我就不想梦想着你梦想中的梦想。

Iscream,youscream,weallscreamforice-cream!

我叫喊,你叫喊,我们都喊着要冰淇淋!

(2)快乐英语电影课堂也是以画面形式记录思路或者描述事物,把语言和语言传递的文化视觉化,使信息同时刺激大脑多个智能部位,比如《阿甘正传》(ForrestGump),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小说作者温斯顿·格卢姆(WinstonGroom),将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内省智能及存在智能结合起来。在这部影片里,让阿甘以一个头脑简单、纯真,而又缺乏主见的人物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把影片中的各个角色看做是美国国民人性化的象征。本片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认为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重新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了解到美国的文化风土人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淌洋在英语的海洋中。

(3)笔者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也经常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英语角当中,用英语和别人进行交流,使得学生们在打破传统哑巴式英语学习过程中,收获体验,重拾信心,很好地促进了英语教学。

总之,笔者根据八种多元智能的特点,分析了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为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每一种智能都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形式。如:单词游戏、英语阅读、英语交谈、朗诵比赛、英语演讲、英语作文、课文翻译、编写故事来发展语言智能;排序、连线、谜语、拼字游戏发展逻辑-数学智能;图片欣赏、图表演示/制作、课件制作、视频欣赏发展空间智能;游戏、角色表演、肢体语言发展肢体-动觉智能;歌曲填词、歌词听写、配音、模仿发展音乐智能;

小组活动、英语论坛、英语角、英语交流、用英文写信/发邮件来发展人际智能;写英语日记、制作学习计划、写学习总结发展内省智能等等。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5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5)(6)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师德师风

1、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提早到校,进班看学生做值日以及早读、不早退,不旷到;我严格遵守《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2、本学期我认真地学习并书写业务笔记、政治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3、作为一名学科老师兼内初班的班主任,我能够做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学习上为学生答疑解难,生活上及时为学生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生活中,主动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安心快乐的在九中学习。

二、教学工作

1、听课、备课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类活动,市区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在教研活动中听课45节。与本组七年级教师张丽娜老师结对,完成听课10节。

我认真备课,本学期完成教案42课时。在八年级英语集体备课中,和教师积极共享教学资源,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宝贵建议,然后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补充知识点以及记录课堂上所使用的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真正符合学生的学情。

2、示范课得与失

本学期,我在英语组内上了一节示范课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第一课时。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较好的将本节课呈现给本组老师。这次示范课,我认为自己在课程设计上没有问题,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教学活动设置也恰到好处。不足的地方在于,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知识,没有扩展的内容,学生学的知识也仅限在课本上。这么做虽然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扎实,但对英美文化的渗透不够,相应的容易枯燥乏味。通过这节示范课,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课本知识,把握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重视英美文化的渗透,这样,在初三繁重的学习中,学生就不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有助于提升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成绩。

3、五、六班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情基本相似,六班的成绩比较集中,学生学习自觉,成绩较好。五班两极分化大,小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差,导致期末成绩有差异。八(5)班期末考试虽然成绩没有六班高,但差异不大。后进生的成绩较上学期都有5-10分的提高。

八(6)班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年级第一,我认为取得好成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我是八(6)班班主任,从七年级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树立浓厚的班风学风,后进学生在好的风气下,自然会有所收敛,专注学习;二、八(6)班学生踏实肯学,认真做家庭作业,字迹工整,作业正确率高,对知识的掌握扎实;三、学生家长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虽然家长不在孩子身边,但是通过电话、微信、QQ,我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学习进步。

4、课堂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除了积极备课之外,我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比如在unit 1 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中,我提前准备好白大褂,医生帽,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时,让扮演医生的学生穿上,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场景中学会了本单元看病的七个句型,并熟练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生病的句型。

三、努力方向:

1、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坚持听力练习的同时,加强对知识的总结,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检查的做题好习惯。

2、做好对中考题的研读,使自己的教学与中考接轨,并让学生不断接触熟悉中考题型,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准备。

八下英语考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话语范围 话语基调 话语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情景语境

语境,即言语环境,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Malinowski(马林诺斯基)于1923年提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还根据言语交际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情景语境就是话语产生当时紧邻在其前后的各种实际事件,并认为任何话语的意义都不能脱离其相应的情境语境。当代著名语言学家N.A.K.Halliday(韩礼德)发展了Malinowski对情景语境的描述,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情景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variables)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是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他指出情景语境对语篇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韩礼德的情境语境理论的三个变项,从文体、词汇、句法以2012年专业八级写作真题为例探讨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

2 话语范围有助于文体选定,使写作围绕中心展开

话语范围即语场是指言语活动发生的环境,包括话题、说话者。语场用于揭示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看法的意义表达。话语范围是第一语境要素,人的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语境内进行。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部分给在美国语言学教授Naomi Baron所做的调查报告的语境下,谈论有关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测试者所提供的话题是每位考生都很熟悉的有关手机的话题。考生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劝化读者同意自己有关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从话语范围来看,此文应围绕Baron教授的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考生的态度,得出自己的观点(即主题):赞同或者反对Baron教授有关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最终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考生通过语场选定了文体之后,能迅速找到切入口,使表达符合写作要求。同时,语场对写作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影响了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和使用。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文化、社会背景知识。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话场范围内,围绕特定的中心展开,使写作服务主题,着力写作内容的挖掘和表达。

3 话语基调有助于词汇选择,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话语基调即语旨,它体现了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体现了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和在谈话中扮演的角色。话语基调作为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之一,在研究语境、语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旨关系到写的对象,体现了作者怎样向读者解释他的所见所闻。在词汇层面,话语基调可以在词汇形式的选择上得到体现,如呼语词的选择、情态词、直接引语、委婉语、俚语的使用等。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 有关大学生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考生的任务就是要劝化读者同意自己的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一方面应关注话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考生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直接表现为彼此之间对人称的选择。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考生在表达自己关于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观点时,立场要坚定,多使用第一人称I和We。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关注语言形式的选择,如情态和归一度的选择,陈述、祈使、疑问等句式的选择,以及对话形式如独白、对话的选择。2012年专业八级Writing是典型的议论文,根据话语基调,在语态和语气方面,全篇应采用主动语态、陈述语气来劝化读者赞同自己的观点;在词汇使用方面,考生应使用一些常用词,少使用大词或一些抽象的词汇。在句子长短方面,议论文作为一种正式问题,句子应长短结合,多采用长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话语基调,教学生在注意词的字面含义同时,应注意词的得体性,即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所用的场合,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4 话语方式有助于信息传递,使语言表达舒畅自然

话语方式即语式,是指交际中语体所使用的方式或渠道,是语言在情景中的组织方式及功能。语式最基本的概念是口语和书面的区别。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就是考查学生使用英语书面的形式对手机通话和手机短信的话题进行评论。此外,语式还指写说者所选用的语言。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注重考生对手机使用情况这一话题的客观评论。因此在使用词汇时应尽量少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使用的词汇也往往是常用词汇。句子结构多使用主动语态,以及较短、较简单的句子,但意思表达应尽量准确。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话语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平时多进行书面表达练习,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另一方面,在进行书面表达练习时,应根据话语方式,使用多样化的词汇避免词汇单一。例如在2012年英语专业八级Writing表达关于“手机”这一词汇时就可以使用cell phone, mobile phone, handset进行替换。同时应尽量使用精确性词汇使语言准确,避免语言概括化。

5 总结

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基本技能之一,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韩礼德的情境语境理论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三个变项,从文体、词汇、句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Routledge,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