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1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来“激趣”,同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突出“疑点”和“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例如,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的内容时,笔者先讲述故事:“1649年1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天气特别阴冷。在白金汉宫的广场上,有一个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拉到了绞刑台下,这个犯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的死,翻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大家想想,国王是一个国家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处死呢?处死查理一世,为什么会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呢?”这种悬念式的故事讲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结语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人物教学;课堂优化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历史人物的教学也是整个历史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受到深刻的影响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的探寻之处。结合笔者在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加强人物教学的理解与思考撰写了本文,有不当之处,请读者与专家斧正。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必要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自有人民大众来评说,因此历史教材突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总原则,并贯穿教材始终。

课程标准对人物教学的基本提法是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本着这一总体性原则(前提),我在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操作时,更加注重通过人物为点,以点带面,来探寻和带动学生分析人物成功的因素,为将来自己的成功铺路搭桥,切实彰显人文学科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二、善用教学操作方法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要保障

历史教材中最侧重的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一片段或者某一环节来对人物进行教学,甚至可以整节课都以人物为线索进行。

(一)以历史事件带出历史人物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考虑为了深入学习某段历史应突出哪些人的思想和活动,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度挖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课标要求如下: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该课两大历史事件展示20世纪30年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和全面抗战兴起之前国内局势的重大危机。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国近代史上短短六年时间里,无数风云人物纵横舞台,而选择张学良来“鲜活”本课,因为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西安事变,张学良都是事件之主角。1931-1936年,这短短的几年光阴,堪称是张学良百年生涯中最为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时期。而他的转变与经历恰恰代表着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转变与经历。他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教学中,对于他的深入学习,可以起到“以一挡百”的作用。鉴于此,张学良的做人行事方面,给后人的启示或经验是什么?张学良这一时期在社会层面“被舆论”的重大反差,给后人的历史启示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授课中可以给学生预铺设的问题,便于学生思考。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时代背景出发,用历史人物生活时代的思想、态度去体会历史人物的所思、所为,不能站在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察历史问题,得出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通过事件和平解决,促成内战结束、政府领导抗战,故为民族危机扭转创造了契机,事变的和平解决之作用也就在此。让学生通过史料比较,从理解层面得出事变和平处理的作用,通过历史事件“丰满了人物”。

(二)以历史人物带出历史事件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功能渗透?我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进行整合,以世纪伟人邓小平为人物依托,引导学生回顾邓小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应史实,以人物为“点”,带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革命年代邓小平的功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想、港澳的成功回归,扩展到众多历史事件这些“面”,体验和感悟历史事件的同时对伟人身上的精神品质进行参悟,在历史课堂上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和创新意识,切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实加强历史课的育人和德育渗透功能。

三、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追求是人物教学的终极目标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教知识,而是教做人。鲜活的历史人物从行为到舆论评价方面,都给我们丰富的启示。故当是立意于评旧人、做新人之上。 通过历史人物,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更使渗透具有震撼性。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要通过三年初中的历史教学,给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以更长时间的人生引领,这便是通过历史人物教学的价值所在。

进行人物教学除了依靠课堂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补充课堂教学不足。每个单元内容学完之后,选择重点人物来让学生以口头形式加以交流,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结合课外阅读到的内容更多地了解历史人物,进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侵华战争。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长征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变”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1937年八一三事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事变,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事变――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4

综合分析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分析是指对历史知识进行分解和剖析,便于理解、综合及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则是将历史知识中各种要素和成分重新架构,建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两种认知活动的组合包含着明显的创造性,之所以说综合分析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因为它要求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找出所学知识的联系,并进行重新构造,创造新的知识体系;或对历史现象和事实进行研究,发现其内在规律;或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所以,综合分析能力是一种高层次认知领域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适应高考能力要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28题为例,说明如何运用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该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它以“1902~1904年的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试题从设计上打破了教材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割裂的状况,将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思想、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等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过以综合分析“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历史事实为主的认知活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总体认识。该题从微观知识“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人手,探讨了宏观知识“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考查了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各个设问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有效地考查了同学们的整体思维水平。那么同学们该如何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完成解题呢?针对部分同学的答题情况,我来谈谈综合分析能力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完整、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基础

在历史学科的能力测试要求中,对历史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只有完整、准确地解读材料信息,形成正确结论,才能实现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本题第(1)题“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要求同学们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其思维路径是从材料到结论,体现出“论从史出”。同学们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解读材料的方法不正确,只是停留在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上。如“从表格中各个国家译书的比例来看,以翻译日本的著作为主”,有的同学在概括材料时没有通过对材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二是对事物特征的描述不准确,从译书类别来看,重点翻译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著作,有的同学回答了“翻译科学著作和史地著作”。由于对特点的分析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了对原因的分析。又如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其思维路径则是从结论到材料,即“史论结合”,考查了同学们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信息,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不少同学对材料中的经学科和预科阶段课程不理解,从而无法用材料的关键信息来说明“中体”这一思想。

二、结合材料信息综合分析相关史实

材料解析题的主要命题意图就是要考查同学们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而试题必然以基本史实为背景,引用的材料也既能反映教材内容,又高于教材内容。不管试题切入口多小,引用的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文史实相联系,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对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如第(1)题要对译书活动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必须从特点出发,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很多同学却没有针对特点以及时间或史实等重要信息去联系主要的历史事件,即不能由“翻译日本著作为主”去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也不能从“翻译社会科学著作为主”去联系洋务运动中仅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又如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专业设置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应联系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不少同学却离开教材泛泛而谈。

三、要运用多元视角综合认识历史问题

如果我们将第(2)题的第二问与第(1)题进行对照,可以看出它们考查的思维路径是完全不同的。第(1)题要求同学们分析译书活动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这属于思维的上溯,第(2)题要求同学们说明课程设置造成的影响,这是思维的下延。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同学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括、归纳等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该题的亮点在于不拘泥于教材对历史知识的表述,重视引导同学们运用多元视角去审视和解读历史史实。对于京师大学堂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如果运用革命史观考察,可得出“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的结论;如果运用现代化史观考察则得出“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结论。可见,该题具有思维的发散性,其答案的非唯一性有助于同学们的个性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重视对材料和问题的总结与升华

探寻历史事物发展规律是解答历史问题的最高目标,在解答问题时我们要通过总结与升华来发现历史各要素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本题第(3)题的设问由分到合,要求同学们探讨“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既是对题目材料的整体认知和运用,也是对前面几个问题的综合与深化,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最好载体,集中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考查了同学们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如何解答这样的问题呢?首先,要将前面的问题及解答综合起来分析,体现出综合问题需要注意完整性。试题中的“基于以上分析”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答题要求,还有的试题要求“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而有的同学只是结合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说明,结果答出的只能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单向的影响,而事实上,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双向的,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第二,要在前面问题解答基础上有所提升,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体现出综合分析问题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对前面问题的简单叠加。比如,有的同学回答“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这样的答案就没有达到综合分析问题的目的。

当然,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平常的历史复习和训练中。同学们要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并且要有意识对练习中的材料进行整体认知,学会对试题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历史小贴士

中国古代的星象划分法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单元复习;复习的策略;记忆效能

一、编顺口溜,统领知识

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把握教材两条线: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将1840年――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史实编成顺口溜,记忆方便,总结性又强:

一八四零战争起,屈辱灾难不停息;

人民抗争与探索,中共领导是核心;

反帝反封终实现,百年沧桑成回忆;

一九四九谱新曲,民族复兴看今夕。

二、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单元复习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的知识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爆发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二战局部爆发)

1938年,台儿庄战役,慕尼黑阴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

决战年:1944年,诺曼底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胜利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4月,中共七大;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10月,联合国成立

三、创设情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第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第二,利用文字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第三,利用生活情景创设历史情境。

四、单元复习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记忆效能

记忆效能,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影响记忆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历史学科记忆量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记忆窍门。例如,西欧走向联合的时间(1967年和1993年)。学生总结为“一九六七欧共体,欧洲联盟九三年”两句话。这样在单元复习时,一是节省了学生书写时间,二是学生复习时携带起来比较方便,还方便保存。

本文以单元复习策略的运用为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课堂教学:创情境体悟历史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9).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6

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历史挂图、影视资料,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屏幕上,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讲《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教师通过现场展示教具曲辕犁和筒车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结构,并与现代的曲辕犁和筒车作比较,从而掌握唐朝农业的新发展,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推动力,使学生不至于只依赖课本的单一形式。

二、利用问题,调动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给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并适当加以指引点拨。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从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后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去思考下一个问题,从而循序渐进,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因此,课堂提问不能随意,而应该课前精心准备,这样就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明朝八股取士时提出问题:(1)什么叫八股取士?(2)明朝为什么要实行八股取士?(3)八股取士有什么危害?(4)明朝八股取士与今天的创新教育相比有何区别?这样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发下产生的。作为教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一个语言幽默、亲近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再加上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比一个过度严厉的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能更好地去引导并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历史教学过程中,从感情诱发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作耐心解答,爱护、关心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及其所教的历史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多种活动,提高兴趣

历史知识本身就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光靠课堂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课内的任务之后,还要多为学生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良好的课外活动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巩固、拓展课内的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班级组织历史兴趣小组,举办手抄报、观看历史纪录片和爱国主义影片、有奖历史知识百题竞赛、历史故事会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利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习和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链接相关学科,发展兴趣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教师讲授历史知识时就要注意与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的链接,这样学生不但能学好历史,而且还会他们带动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如果不了解相应历史知识,就很难把握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要学好历史,一定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基础;学好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当今的政治形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