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例6篇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八年级;历史教学;教学现状

一、前言

众所周知,历史是中学教育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学习人类灿烂而辉煌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成就。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历史学习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为学生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弘扬我国传统美德,抵御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由于现代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具体到八年级历史教学,涉及的是近现代史的内容,现存有许多文字、图片甚至是影像史料。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

二、八年级历史教学的内容与难点

八年级历史主要讲述的是我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部分,因此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是我国历史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段历史,我国备受屈辱与灾难,但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国家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奋斗史。在此期间,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国家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也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且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国家尊严沦丧。也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各阶层仁人志士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所做的努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放弃了完全吞并中国的野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在短短28年的时间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解放战争,让中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我国现代史则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步入社会主义阶段,进行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反右倾、、等弯路,但最终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这一段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众多,相互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历史人物与年代时间比较多,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例如,我国近代史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里面多涉及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由于内容的相似性与特异性,学生记忆起来常常混淆不清,从而丧失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加大历史学习的难度。

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在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家与政府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投入。其中以多媒体设备应用最为广泛。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历史课件用多媒体设备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代替了教师“读课本写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文字、图片、视频影像资料综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更直观地解读课本中文字所浓缩的深刻含义。其次,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内容与绚丽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教师还可以将重点非重点的部分用箭头、图表等形式加以区分,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四、多媒体设备在八年级历史教学的应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基本理念:“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我国历史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类教学形式与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具体到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在历史教学的应用方面,课件所包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以通过一系列图片来佐证讲授的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的形式将相关联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总结,展现给学生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讲授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我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这部分时,联系之前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渐加深。把这些条约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于是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有了总体的把握,为日后考试过程中有关方面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通过放映反映相关历史事件的影片,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认识。如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部分内容时,放映《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可以详细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著名人物的表现,使学生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直观感受与兴趣。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够及时调整课件内容,补充相关的文字、实物以及影像史料,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手段达到阐明基本史实,讲清基本概念与分析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目的。将培养兴趣与提高成绩的目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刘相臻 单位: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中学

参考文献:

[1]林庆明“.五动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9):108-111,120.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八一精神 价值维度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 辩证思维

南昌起义孕育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等为主要内涵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品格特质,其境界何等宏阔深远!审视“八一精神”的价值维度,最根本的是要怀有宏观视野和大历史眼光。以不同视角来解读“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就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在基本历史价值的认识上不能含糊不清,不能碎片化地解读“八一精神”。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和的泥潭。

一、回眸历史,从中国近代以来1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来审视“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即中国共产党的建军精神。此为理解其内涵和历史定位问题的出发点。1927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面对异常残暴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要不要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必须作出的抉择。对此,南昌起义则给出了一个初步而明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他们挺起脊梁、奋起抗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正如同志所说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

回溯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一个“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怎样走上强盛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均以失败而告终。1912年,封建帝制虽被取消了,民众头上的辫子剪了,但“大脑中的辫子”犹存;大小各派军阀仍挥戈相向。面对辛亥革命仅得一共和虚名的残酷事实,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迷茫了,中国这艘航船究竟驶向何处?危机乃机遇。“八一功在第一枪。”人民军队的诞生,最终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耻辱地位,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近代以来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其辉煌已彪炳史册!“八一精神”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那种“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面临困难和重压的科学态度!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坚持真理、敢于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潮流之豪气!正如伟大革命先驱所言,“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2]p194。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武装斗争的意义也非与生俱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参加了北伐战争,但还没有彻底了解“枪杆子”的重要性,结果在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时候吃了大亏。“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那天起,就勇敢担负起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南昌起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救民”,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军队历经了近90年的峥嵘岁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建立新中国,为捍卫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成为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

二、结合国情,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的视角来审视“八一精神”

同志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p147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了世界观,成长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中的历练,为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八一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提供了历史契机。

中国共产党人笃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但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上,并不盲从共产国际。“八一精神”体现了以、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抛弃对共产国际代表的过分迷信,毅然发动起义;流沙会议决定部署南昌起义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和由地方党组织护送领导人撤离战区等工作;南昌起义军余部历经艰险而百折不挠,在等率领下,通过“赣南四整”,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最终与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初创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浴火重生。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也正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全国各地才陆续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义的若干枪。“第一枪”在革命者的内心深处已定格为一种不惧艰险、勇于登攀、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和坚定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坚守和展望中,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才得以开辟。南昌起义所孕育的“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血脉更维系着革命者的信仰、意志、团结、探索、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跨越一道道障碍,历经劫难而壮志不减,反而焕发蓬勃生机。真正的革命者从风雨如晦的暗夜起航,劈破斩浪、无私无畏,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南昌起义中许多革命者承继“八一精神”,纷纷到达全国各地接续奋斗,创建或参与创建了诸如“式”“式”“式”“李文林式”等根据地,显示出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人胆略!南昌起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诚如同志所指出的,“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4]。

三、立足现实,从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真正把中国人民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锻造,从苦难走向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八一起义打响于南昌,这是英雄城儿女的荣耀,是赣鄱大地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而“八一精神”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弘扬“八一精神”,必须践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非凡的政治勇气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敢于攻难关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之束缚,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冲破各种使改革停滞不前的阻力,突破薄弱环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八一精神”昭示着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传承“八一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永葆进取意识,有利于激发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解决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今天,大力践行 “八一精神”,努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进,不断抒写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四、增强自信,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八一精神”

一般而言,党史文化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精神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成果,它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八一”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八一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丰厚文化意蕴,彰显了红色文化的韧性和主体精神。“八一精神”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是党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它印证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

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5]。“八一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现象,体现出红色文化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创造激情,赋予红色文化以潜质,使“八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等一道,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竖起的一座座丰碑,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形成的完整的精神序列。可以说,“八一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有着伟大的历史价值。

“八一精神”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风格的光辉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深沉积淀,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开创性等特征。“八一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实践了为民奋斗的民本理念,闪烁着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芒。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八一精神“的文化性,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大力弘扬“听党指挥”的精神,形成感召力;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发创造力;大力弘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向心力;大力弘扬为民奋斗的精神,生发凝聚力。

五、放眼未来,从长时段的历史后馈性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历经时间积淀后,历史往往显得更加明晰。历史的后馈性,即任何历史发生后,伴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它对于后来历史的发展所发生的影响会发生相应变化,任何具体的历史对于未来的人类进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悠远绵长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后人普遍注意从长时段来评价历史任务与历史事件。

“树高千尺不忘本,水流万里总思源。”“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已取得的一切成果也会丧失,还能奢谈什么!南昌起义的影响远不止于其特定的年代,它会不断延伸下去。穿越历史风云,人民军队站在了强军兴军新的起点上,“中国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为此,对于“八一精神”历史价值的认识,就不能静态地止于过去的历史,而须放眼于中国与世界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成败得失,从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延续性上去把握其价值。伴随时间的不断延续,“八一精神”的历史价值会愈加彰显!

“八一精神”历久弥新。“八一精神”,是立于时代先锋的象征,是勇立改革潮头的信念。“八一精神”,它曾见证了一支伟大军队的诞生,见证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必将见证中国梦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7-07-01.

[2]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3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4

学问贵在一个“实”字。科举研究首先是一种历史研究,“实”为历史研究的第一要义。作者接受过十年正规的历史学训练,谨守学问之道,时刻保持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态度。《导论》一书虽视野开阔、规模恢弘、着力于理论的构建,但均坚持论从史出,而非以论带史,更不以论代史。作者总是运用微观的史料来严密论证其宏观上的论点。论点的得出,力求建立在所能发现的全部材料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非以是否符合先验的“论点”而定取舍。

要在科举研究领域做出令人心悦诚服的成果,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考证功夫。《导论》一书仅列出的参考文献就有中外文论著592部(篇),附录中所搜集的包括中外八国的论著568部(篇)文献也多有参考引用。参考的文献不仅有近人的研究专著、论文,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不仅包括正史、会典、登科录、题名录、碑录,还涉及诗集、日记、笔记小说、回忆录。若获取资料尚勤,则鉴别资料尚智;取材广博、资料宏富可凸显出作品的厚重,材料真实、恰当方能使作品经受时间的考验。作者细致入微的考证功夫在破解进士科的创立时间时表现尤为明显,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四条途径进行考证:第一,指出今本《隋书》中没有任何关于进士科的直接记载[1](P89);第二,列举最接近隋代的《旧唐书•薛登传》、《旧唐书•杨绾传》、《通典》、《选举典》等大量可靠史料,这些史料明确表明,炀帝始建进士科;第三,使用“消极性质的史料”推定进士科创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第四,对于有学者依据房玄龄举进士及其生卒年月而得出进士科始于开皇年间,作者首先通过两《唐书》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直到北宋年间,进士与秀才互用的例子还很多,进而提出《唐摭言》作者不以大名鼎鼎的唐初宰相房玄龄作为隋代进士例证的反问,来说明房玄龄可能并非进士出身,最后指出研究也不能以个别否定一般。

研究结论的表达也要老老实实,坚持有几分证据就说几分话。既不能少说一分以保进退,更不能多说一分附会“论点”,博求异说。例如,关于科举西传是否成立的悬案,刘海峰教授自1991年始先后赴英国、日本,新发现邓嗣禹《中国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中未涉及的文献近50种,结合邓文加以研读、斟酌,在得到“明确指出英美等国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得出“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1](P395)的结论。关于乡试录取率的问题,作者指出并无确切记载,而且不同地方的录取比例也不相同,然后在占有相关原始资料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顺天和应天府的中式比例较高”的结论。如果作品在最后的结论表达上出现问题——或者已有铁证而不敢得出明确的结论,或者缺乏足够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而仓促得出结论,以致事后出现“硬伤”,实为可惜。

二

科举学是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历史上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领域。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学,它至少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外关系史学等十几个学科领域,并且其资料繁杂、分布范围殊广。因此,综论性的科举学专著一定要有一个大的视野。非大视野不足以囊括广阔的研究范围,非大视野不足以统摄丰富的研究史料,非大视野不足以整合丰硕的研究成果。《导论》一书以大视野对科举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走出了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局面。

大视野下的科举学,需要一个大的结构来驾驭。《导论》的结构是由总到分。前三章是科举学元研究,为全书行文奠定了基调,统摄全书。第四到第六章是科举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科举的概念、起源、演变、评价做了一个扼要的交代,为读者更深更好地理解下面各章打下基础。第七章到第十八章是分述,其中六章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这六个学科均为科举学中最重要、成果也最为丰硕的学科视角,另外六章研究了科举学中六个基本的问题,人物、术语、文献、法规使科举以整体的面貌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东渐论与西传论则充分体现了科举学是一门国际性的专学。

科举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理论体系。此书力图提纲挈领地论述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进行学说的锤炼和理论的锻造,为科举学打造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以促进科举学走向成熟和完善[1](P6)。所以,本书在资料剪裁上体现为一种大境界,主要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科举知识或研究科举制度,而是探讨科举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或者说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重在科举学学理的阐发和学术史的梳理[1](P2)。相对于其他独立的科举专题研究,本书在一定意义上着力打造科举学的“纲”,所谓纲举目张,科举学的成熟能够为具体的科举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背景依托,进而促使整个科举研究出现突破和飞跃。

三

有充分的考据,学问才有根据而不流于空疏。考据是一种特别的功夫,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做出实在的成绩。但若在考据上兜圈子而不能有进一步的工作,则至低限度,这种人是难得有什么思想可言的[2]。“研究”不能局限于事例的罗列、资料的堆积,也不能拘泥于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各种“理论”的排列组合,而是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解读出令人信服的意义。考据必进至义理才能开拓其心胸,才能使考据不致落空,真正的“研究”须落脚于义理且离不开义理的阐发。《导论》一书不以考据为底止,注重推出义理,在扎实考证的基础上着眼于理论的探究,通篇贯彻一个“理”字。阐发义理要求作者跃出故纸堆、逃离“大拼盘”,更不能甘于人云亦云,即要有“疑”的特质。《导论》一文疑“废科举后社会表面十分平和”[1](P109)、疑“书院反科举的特点”[1](P177)、疑“八股文一无是处”[1](P217),等等不胜枚举。

严耕望认为:做研究,要善于对资料进行挖掘,善于理论的提升。《导论》体现出作者善于提炼总结的才智,能够读出资料的空白处,能够通过具体事件找出彼此间的联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而总结出科举学中的一般规律。其中以比喻来描述科举发展脉络乃至影响最为出彩:科举这艘自汉代开始建造的航船,从隋代起锚扬帆后,历经云诡波谲的唐代河段、波涛起伏的宋代流域、跌宕汹涌的元代河谷,进入了波澜不惊的明清水域,经过500余年平稳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结构和部件已经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船破恰遇顶头风,在强劲的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是摇摇欲坠。科举制在20世纪初虽也作过一些改革挽救措施,但就像木制帆船再大也有腐朽的时候,在蒸汽机时代只能落得被淘汰的命运,更新部件已来不及,终于无法阻止其最后沉没。然而,此时东西方许多过借鉴中国科举而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正在扬帆远航,真令人有“沉舟侧畔千帆过”之感[1](P110)。

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已成为历史,研究历史如何还其本来面目乃至古为今用?这需要占有详赡可信的资料,更要有知今通古的智慧。史料不可能完整表达历史,史料本身也不能自动活化为历史。就研究目的而言,鉴古固然可以知今,但就研究方法与策略而言,知今却有助于通古。一个人越了解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也就越容易认识历史上相似问题的真相,在一定意义上,古与今是互补为用的[3]。《导论》一书多次借助对现代考试尤其是对高考的理解,来更清晰地阐述历史上的科举制。例如以现代社会的高考制度所能达到公平的程度来理解科举的公平性进而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以高考作文客观评分之难作为解释八股文长期存在的考试学依据,以“”期间废除高考前夕将其“妖魔化”来比附清末科举的舆论遭遇,都体现出作者用“常识”手段来解决“知识”问题乃至“理论”问题的睿智。

四

创新程度是判断作品价值高下的关键标准。在二十余年科举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的这一新著把科举学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导论》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科举学的学科性质:科举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专学,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也可以说科举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1](P16)。作者通过对科举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科举”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词语……应该把“科举”当着一个中性词来看待[4]。进而旗帜鲜明地提出为科举制,着力挖掘科举制的积极成分。本书在就以往科举能否选拔真才、科举与清末官场腐败、科举与中国科技落后、妇女不能参考非科举之错等问题抒发新见的基础上,又论证了“科举对中国文学繁荣的促进作用”[1](P206)、“科举制并非统治者愚民的产物”[1](P217)、“科场案是制度与人发生冲突时解决矛盾的典型表现”[1](P280)等新的论点。

对一本开拓性的学科专著而言,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对于地位重要、文献众多、价值甚高而又被历史偏见充斥的科举学而言更应如此。本书一方面探究了科举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价值、科举学的架构、科举学的旨趣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科举活动和科举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1](P29),科举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P64),科举制的总体评价[1](121),西方文化与科举制的关系[1](P273),同年进士的政治学研究[1](P5),举人、秀才、童生的宏观群体考察[1](P19),科举文物的考古学研究[1](P26),科举的经济学研究[1](P30)等重要问题。

学科建设离不开研究方法上的探索。《导论》一书的贡献还在于方法论上的开拓。由于科举学研究的广博性,其研究对象是已有任何学科所无法包容的[5]。本书作者引入了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科举学,把科举学的研究分为内学研究和外学研究,内学研究就是科举制度本身的研究,而外学研究就是与之密切联系的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1](P26),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科举学的内涵。鉴于科举为“学”,作者引入了系统论的观点,统合概括各学科独立和分散的科举研究成果并兼顾各学科无法独立研究的边缘和交叉地带,不仅使各学科的科举研究成果会通,而且根据原先不同侧面的平面图像,重构一尊立体的雕塑[1](P2)。以“大科举观”统整已有的科举研究成果,使科举学研究产生飞跃,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五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字的优美畅达可以提高学术专著的影响力。文字的表达有四个层次:文从字顺、词能达意;运用自如、文字流畅;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妙笔生花、出神入化。流畅是文字之美的基础,妙笔生花则是文字之美的最高境界。《导论》一书是建立在扎实考据基础上义理与辞章兼具的力作。本书虽是着力于理论构建,但作者能喻善譬使全书通俗易懂,诗文的适当引用令文字产生一种优美的韵感。文章不厌百回改,如此精致的文字既得益于作者深厚的中文功底,也离不开作者潜心细致的打磨。

本书在理论构建之余,还给人们奉献了一席知识的盛宴,充分彰显了知识之美。它不仅能使研究科举的学者对一些科举公案与热点问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普通读者也能籍此对科举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作者向读者清新明快地剖析了科举的变迁;简练精要地介绍了科场条例、考试程式与内容;分门别类地讲解了科目、名位、贡院规制等科举术语;条分缕析地梳理了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科举人物;饶有趣味地展示了试帖诗、策论、八股文、状元戏、才子佳人小说等科举文学;兴致盎然地解说了饮食、游乐、社交、建筑、科名崇拜等科第风俗。作者还将题名录、登科录、朱卷、闱墨、试卷等科举文献与东亚诸国科举的概况作为科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读者分享。做学问要力求深入、力求专精,但其思路应清晰可见,表达应练达易懂。相比时下诸多令专业人员也常难窥其堂奥的玄“学问”,刘海峰教授的《导论》使读者毫无滞碍晦涩之感,尽享思维之乐趣。他带领着读者出入一系列科举的“迷宫”,有赏心悦目之畅快,而无晕头转向之苦恼。作者通过“平淡”的语言,尽显科举学的迷人之处:在谈到科举制废止的仓促时,作者说,那是一段匆忙写就的历史,那是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1](P109)。谈到八股文极端形式主义,作者云,既公平客观又不诱导片面应试,这是一个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1](P116)。谈到科举考试内容的局限,作者道,这些古典人文知识毕竟和社会生活实际相隔甚远。为选拔少量的从政人才,却诱使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成天埋首钻研复杂精细的八股文考试问题,虚耗了无数士人的心血和光阴,因此八股文越是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测验选拔功用,同时也就越造成全民族才思的浪费,或许八股文的长期盛行确有助于提高中国人的智力,但到清末,西人日为有用之学,而中国人仍沉迷于八股迷津之中,对近代社会而言自然是弊大于利[1](P204)。科举学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在作者的“轻描淡写”中清晰地刻入读者的脑海,使读者尽享理论之美。

作为第一本“科举学”专著,本书难免有些许缺憾。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社会是与科举关系最为密切的五个方面,限于精力、资料与学科背景的制约,“哲学”在本书中没有专章论述;“政治”虽辟有专章,但与其它各章相比,论述略显薄弱。科举学的广博性也决定了全能且均衡发展的“专家”很难出现。总体而言,本书材料丰富,论断平允,踏踏实实、不发空论,能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不能言,工作规模恢弘、组织严密、且有创获,在精细中而能见其大,是一部“充实而有光辉”学术力作[6],为科举学的学科建设确立了“原点”。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导读:7-10.

[3]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106.

[4]刘海峰.知今通古看科举[J].教育研究,2003,(12):61.

[5]田建荣.科举学:理论、体系与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70.

[6]严耕望.怎样学历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67-68.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5

超链接、动画、文字、图像、视频一应俱全,想看哪页就点哪页,这是电子书带给人们的数字阅读新方式,但在历史文献界运用这种多媒体形式出版的读物却还不多见。7月7日,大型革命历史文献《八路军》,创新性地以多媒体出版物(学界称为增强版电子书或电子书3.0版)形态首发面世,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出版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索。

《八路军》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共同创作,是一部集文字、图片、视频、珍贵文献于一体,并采用多媒体人机互动手法制作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该项目收录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八路军抗战史的文献史料和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支持下,历时一年半,最终编纂制作完成。

超大数据容量立体展现八路军光辉历程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惊天动地的伟绩,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百余年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重大事件。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神圣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走上了抗日最前线,而且在华北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并以顽强的作战精神与侵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写下了抗战史上最辉煌、最壮丽的篇章。为记录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抗争,展现八路军的光辉历程,传承坚定顽强的抗日精神,向建党90周年献礼,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适时推出了这部史诗巨著《八路军》。它通过多媒体手段收录了几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3个多小时的声像资料,200余万文字资料,数据总容量达到1.8G。

在条目分类上,《八路军》共有14个版块,主体版块11个,附录版块3个。在主体版块中,“抗战综述”为全篇文献总论,从“奉命出师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对敌斗争,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战胜严重困难,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四个方面全面再现了八路军的历史。“重要文献”精选对八路军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央、北方局、总部及各师的重要文献96条。例如,抗日红军将领请缨杀敌通电,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洛甫、毛泽东关于红军改编原则的指示等文献都可以在此版块中找到。“重要会议”精选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及各师对根据地产生巨大影响的洛川会议,济南紧急会议等24次会议做出简要介绍。“组织序列”一章采用鱼刺图及点击链接的形式,将八路军组织发展史划分为五个时段来分别展示。此外,主体版块还以单独篇章分别介绍了八路军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主要人物事迹和战斗故事,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的国际交往、牺牲英烈、丰功伟绩和大事记略。3个附录版块中,“纪念馆所”介绍了全国主要的16个抗日纪念馆所;“抗战文化”从文艺团体、抗战报刊、文艺作品、美术作品、文体活动和抗日歌曲六个方面概述了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日军序列”则收集了日军华北方面军序列和日军主要将领的基本资料。

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为保证所取史料权威、可靠,编排分类科学、恰当,特别聘请了原中国军事博物馆编研处处长王聚英教授、原军事科学院军史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岳思平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少将担任顾问,进行总体把关。另外,为了让史料更加丰富、新颖,出版社编辑多次走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深入挖掘八路军将领鲜为人知的事迹。例如在主要将领故事一节中,就首次收入了“左权暂不换房”、“贺龙元帅轶事”、“叶剑英南岳听涛起雄心”等故事。这不仅有助于读者从细节处了解红色历史,也为研究抗日战争史,八路军军史积累了宝贵的史料。

赢得积极评价社会效应初步显现

《八路军》7月初首发,至今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但社会各方已给出了广泛而积极的评价,社会效应初步显现。山西省委、宣传部长胡苏平高度重视《八路军》的出版,并亲临首发式现场,向省军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及忻州第一中学赠书。山西电视台、黄河新闻网和山西出版传媒网等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八路军》的出版情况,中新社在全国范围内播发了《八路军》的出版消息。

长期从事军史研究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八路军》的出版意义,普遍认为该书题材重大、导向正确、资料权威、功能强大、检索方便,能够做到“考证史实言之有物,评价历史持之有故”。何理少将评论说,“这是一部有关八路军历史资料的辞典式著作,填补了八路军历史研究的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岳思平教授称赞以多媒体形式出版军史文献是一次创新之举,他认为,“电子光盘制作将枯燥的历史进行现代包装,不仅具有可读性,也具有观赏性,比纯纸媒书籍阅读更方便,查找更便捷”。

开源节流严格高效使用出版基金

作为一项建党90周年献礼工程,《八路军》意义重大、体例宏伟,资料搜集和编纂工作相当繁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资金,这对出版社单独完成出版任务提出了巨大考验。幸运的是,《八路军》出版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出版基金申报立项,在出版基金的扶持资助下,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分外珍惜来自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为了管好用好这笔经费,不仅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要求办事,还结合本社实际,创造性地采取了相关管理办法。

首先是规范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制定了出版基金使用专项制度,由社长张慧君亲自挂帅,统一把控,副总编严果生任出版基金专项管理小组负责人。规范了基金的开支项目和使用程序,从组织上确保基金使用安全与合理。

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上级部门――山西出版集团也高度重视出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在项目运行期间定期听取出版社基金使用项目汇报,审查社内基金财务报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基金在支出使用上更加节约高效。

八下历史考点总结范文6

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复习经验总结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

(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

(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

《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如《七下历史书》的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经济开放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4、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1)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2)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19年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辛丑条约》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3)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4)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5、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错误的要不要全抄,点明错误就可以了,节省考试时间 ,实在不会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关键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关键词写出来,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创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说“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没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学说。错误:儒家学说。理由:秦始皇没有推行儒家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具体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3)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选取典型材料如《复习与提高》的材料题(又是考试说明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来强化训练。如明治维新图片《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提炼出“派人出国考察”。《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舰的知识》提炼出“聘请外国专家”。

如《八下历史61页表格》小岗村生产队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变化,教师要抓住时间,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材料。

总之,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题。

6、抓时政热点重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