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例6篇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多项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因此,国家提出全面发展战略,核心是“科教兴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引导学生思想发展的领航学科,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理性、全面的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笔者调研,当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仍占绝大多数,传统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下降。新课程改革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供契机,从而在教学中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的源泉来自于人才的培养,创新成为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在现阶段,初中教学仍以传统教学为主,造成教学质量不高。如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意识,明确初中学生作为公民具有哪些权利及义务,并且教授学生享有哪些权利,但在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以死记硬背为主,学生并不能切身感受讲授的内容对于本身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求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设置具体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理性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运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为新时代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人才。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与推进,要求教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传统的教授者D变为领航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授学生初中思想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命健康权》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对生命健康权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生命健康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所有活动的基础。同时,针对现阶段垃圾食品的乱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对社会各类现象提出疑问,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堂课的教学中,笔者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举一反三,学生反映及其热烈,不断配合笔者讲授。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构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由于科技革命成果的普及,学生接触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因此学生思维的宽度、广度不断拓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运用讲述法,学生的思维始终局限在思想品德课中,难以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思维方式畅游在思想品德课中。笔者通过调研、归类,得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对比初中阶段三个年级在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快慢的能力,笔者发现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属于发散思维,宽松的环境对于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2.3因材施教

如果想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就要选择适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计划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对学生的训练要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利用网络开展“我的学习类型”调查问卷,总结出学生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笔者定义为“创造型”,这类学生在学习中以思考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具备很强的能力,另一种定义为“记忆型”,这类学生根据教师传授的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因材施教,对于“记忆型”学生教师更应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拓展训练。而对于“创造型”思维的学生,应加强集中思维的训练。根据教师不同的培养方式,学生达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4改进课堂,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新课堂、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改变传统课堂,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快乐学习”对于接受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在紧贴教师教授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扩展知识,如利用历史知识,天文知识等。九年级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极其枯燥,单纯讲授理论学生不仅难以理解且兴趣下降,造成成绩下降。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在讲述九年级课程时,发现可以利用时事政治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因材施教、改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自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其它学科的成绩。因此,笔者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培养创新能力策略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开展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2

论文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幻灯片、多媒体光盘,并在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型实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林业院校已制作了果树修剪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精品课程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制作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网络教学课件,内容安排合理、完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配有复习思考题,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进程。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图片、动画太少,多为文字描述。所以,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教学应以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结合Powerpoint、Autherwar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从而改变“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4.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语文阅读 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的作用和意义

善于读书的人,总是在书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书写提纲,加注批语,从而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益和收获。在书中做笔记,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读书方法,用好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读书笔记的好处很多:

1.随读随写的好处有。随读随写,帮助理解;随读随写,启发思维;随读随写,产生联想;随读随写,产生创造;反复批注,升华创新。

2.随读随划记号的好处有。随读随划,巩固记忆;随读随划,思想集中;随读随划,重点突出;随读随划,便于重读;反复勾划,不断深化。

二、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

做读书笔记形式应根据阅读的需要而定,常用的形式有:

1.记号式。就是在书上用图示符号表示自己思索的内容,也就是做记号,这样做有利于明确重点,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善于用记号标出书中的重点字、词、句、段,要善于运用一些图示符号促进阅读质量。如:①需要重读或摘抄的,可以在前边加。②需要特别引起注意或记住的,可以在后面画上一个“”。③用“——?”表示有疑问;用“——!”表示感叹或惊奇。④节内分层可以用隔开,在逻辑段末尾可以加√,并写上(一)、(二)、(三)等序号。⑤标自然节可以用1、2、3……用这些图示符号把疑点、重点、难点、收获表示出来,留下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一旦进入对课文的深层探究,这些直观形象的符号便迅速刺激思维神经,让学生思维立刻有所警觉。

2.批注式。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评注。批注可以是“眉批”(文头),也可以是“旁批”(文侧),还可以是“尾批”(文后)。批注多是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佳句妙用等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这种形式有利于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揣摩、体会语言的内涵与精妙,往往闪现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3.摘录式。就是选择需要的部分记下来,便于今后的查阅与运用。摘录内容非常广泛:好词佳句、哲理性的段落、文章知识、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等,把它记录下来,记在搜集本上,对今后的学习用处特别大。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储蓄力量。

4.摘要式。摘要又称概要,是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用确切简明的语言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对象和范围、手段和方法、结果和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这种笔记形式能让学生很快把握住内容的精要部分,让阅读更省时、更有效。

5.提纲式。是一种概括地叙述文章纲目、要点的结构式文字。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概括式地写出来。记这种笔记,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和结构。

6.概述式。是对文章的一种概括表达,就是把全篇文章或全书内容用自己的话精炼扼要地叙述出来。它比提纲详细,比原文简要。这种笔记既可检查对已读内容的真正理解程度,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心得式。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这种笔记形式能帮助学生获得创造性的知识,特别对学生的写作、情感表达、观点阐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常写读书心得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书笔记的注意事项

1.做记号要精少醒目。做记号要精少。要切记做记号不宜过多,过多不但不能显出重点,反而会弄得眼花缭乱。记号也要醒目。每一次阅读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勾划,记号明显醒目,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记忆。

2.批注要精准简明。写批注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要选择好角度,要有侧重点,评论要精准,不能泛泛而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引用名言,引用读书时读到的有价值的例子。

3.摘录要省时简短。摘录的原文文字如果简短,要求求全,如果摘录的文字过长,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也可以采取缩写的办法,然后在笔记本上做个索引,以备以后查考使用。

4.提纲要详略得当。提纲的详略要根据需要来决定。如果原文有提纲,就可以按原文提纲记,有些句子也可以照抄。如果没有,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提纲一般要有一定层次性,要体现详略得当的特点。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4

――随笔化课程发起人 成浩

以随笔化课堂为基础,建构科学的生态语文课程,建设理想的语文生态园是实验教育集团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它让学生的言语生命之树在这里蓬勃、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为学生生命的美丽而作的一项“绿色工程”。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是每一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爱上作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梦想。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而随笔化写作课程的引入和实施就是那颗“希望的种子”,在2014年的春天,播种在实验教育集团的沃土里,在三个校区渐渐地发芽、长大、开花了!实验教育集团为了这颗幼苗的茁壮成长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确定领导核心 组建教师团队――奠定坚定的基石

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孙艳红特别赞赏随笔化表达课程,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她选派主校区业务校长主抓学区随笔化写作课程实施工作,三校区业务领导辅助,组建了实验学区随笔化表达核心团队。三校区分别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号召教师参加随笔化表达课程的研究,主、西校区以年组为单位,东校区以学段为单位,共组成若干个随笔化写作课程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选定负责人主抓具体工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领导班子素质的培养,使学校从规范落实走向内涵特色发展,形成一个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生态环境,为课程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石。

二、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指出正确的方向

结合进修学校小教部的工作目标,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随笔化写作课程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为随笔化表达课程的实施确定明确目标。

1、学习理解随笔化写作课程的相关理论。

2、掌握和熟练使用随笔化写作课程现有的课型、模式。

3、开发新的随笔化写作课堂模式。

4、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结合学区的实施方案,每个小组也制定了适合本学段学生特点和班级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如主校区二年组研讨的主题是低年级情境随笔课和读写萌发课;三年组研究随笔化教学中结合阅读创语境,让教材中的阅读篇目都成为了学生为写择读的内容;四年组研究的是如何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东校区结合生本课的实施,研究如何在生本课堂中融入随笔化写作中片段训练。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开展教研活动,促进课程实施――注入不竭动力

为了让随笔化写作课程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实验教育集团把随笔化写作课程纳入常规教学的管理当中。从师资培训到讲、听、评课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随笔化表达课程的实施。

1、组织教研沙龙,创建自主学习与团队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实验集团重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本着自主学习与团队交流相结合的原则,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初次接触随笔化写作课程的老师在“全国中小学生随笔化作文网”上,学习基本的理念和课型。老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2015年,在东校区召开了实验教育集团首次三校区联合主题大教研活动,这次研讨成果丰硕,教师们对随笔化表达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2、开展“1+N”教学研讨,钻研随笔化写作课堂模式。

在钻研随笔化写作课堂模式的过程中,三校区同时采用了“1+N”的教学研讨模式。相同的内容,同一位老师依次在几个班级授课,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课堂模式。在第二次以“随笔化写作课型”为主题,三校区联合教研中,进修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莅临指导,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基本掌握了课型的操作流程。教师们结合生本课堂,钻研如何把随笔化写作与教材整合,部分语文教师在进修学校组织的生本课赛课活动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开展多彩活动,提炼写作素材――提供丰富营养

在随笔化表达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最大的苦恼是学生的语言匮乏,这源自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采用各种方式拓宽学生阅读渠道,让绿色阅读走进学生的生命。教学部开展了经典诵读月、诵读展示周活动,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在海量阅读中积累、升华、变为己用。为随笔写作积累语言奠定了基础。

随笔化表达的内容不应局限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上,实验学区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金秋体育狂欢节、校园足球赛、研学旅行、故事会等。东校区结合学生寄宿制的特点,开设了电影课程,每周组织学生看一场中外经典影片,写出自己的心得感悟,学生在这样的随笔积累中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5

策略一:疏导学生心理,激发听力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听力存在着抵触、恐惧、害怕等复杂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听力能力的好坏与其听力学习的心理素质正相关。在进行听力教学的引导时,首先就要从初中生对英语听力的心理入手,激发其听力兴趣。

初中生大部分时间处于汉语言环境中,对新的英语语境较难适应,再加上考试的压力,就更加重了听力学习的难度。学生既要在短时间内听清并且弄懂录音的内容,领会其深层涵义,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而后进行选择,无疑这是个很大的难题,如果长此以往,则会形成听力畏惧,害怕上英语课。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不只是单纯播放录音,还与学生适当交流,联系生活具体实际,和学生进行言语沟通,从而减轻学生在英语听力中产生的厌倦和紧张情绪。另外,教学中我以饱满的热情,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生动的图画进行单词和句式指导,培养和激发学生聆听英语的兴趣。

根据教学经验,我发现在听说教学中,如果能够运用情节丰富的故事和视频,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接收和理解英语信息,快速地调动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二:强化基础训练,培养听力敏感

教师需要通过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敏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采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如单词等的正确发音,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和刺激,强化学生的听力敏感,主要采用加大阅读量和增加听力训练时间两种方法。其主要做法为:

一是多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觉理解能力。学生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语音知识的熟练程度,这又和平时练习的密度和广度有关。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把握是否正确标准,是否流畅熟练,包括抑扬顿挫和节奏把握,都和有声训练密不可分。

二是多加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古话已经证明了背诵的必要性。学生在熟读朗读之后,通过正确流利地背诵,能够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把握发声要领和声调强弱,促进听力发展。

三是多听录音。听录音是最有效的信息输入途径。一方面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既能听又能说,处于多听和模仿复读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很快模仿和复读教材中的对话,效果非常突出。

另外笔者还积极制造英语环境氛围,比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讲英语,如饭前饭后、课间,尽量用学过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互动;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和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如利用多媒体看英语原版节目,看英语名著,演唱英文歌曲等,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策略三:加强技巧训练,建立听觉系统

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笔者不但让其做配套的英语听力检测题,而且建立一个听觉系统体系。首要环节就是进行听力技巧的点拨和指导。笔者根据教材每单元中设计的训练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和进度安排,及时进行听力技巧的指导和点拨,主要训练学生的以下能力:其一反应要迅速。在听力训练开始前,要快速阅读问题和选项,在短暂的时间内分析和对比选项的不同之处,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对于暂时无法听懂的选项,可以边听边在选项的相关处作记号以便稍后再斟酌。其二要善于抓住主要信息。英语听力测试针对听力材料常设置一些填空题或选择题,这就要求学生抓住主要信息,排除次要信息。常用的听力技巧主要有:预估情节内容;猜测没听懂或者没弄明白的内容;快速找到主题;抓住特定的细节;推断人物态度等。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6

现在的企业都很“给力”,在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大家只有拼公司的综合实力,硬件靠资本,软件靠人才,没有培训企业就不可能成长,成长中的企业无一不在培训中。如今没有哪家公司没有培训计划,一年内总要经历几次室内,室外的培训激励课,既有老总授课也有外援专家,至于效果怎样,笔者也接触到一些小企业的经营者,他们却是有些纠结,遇到类似的问题与案例差不多。培训PPT课件做了不少,员工的培训笔记也是厚厚的一大本,看似心得不少,但效果呢?就像新年放的大烟花一样,看似“堆头”是沉甸甸的,几分钟的绚丽绽放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了。

既然我们企业离不开培训,我们就要正确的看待它,应对它。从市场来看,现在的小企业培训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进程式,就是随着一年的工作开展,制定好培训进度和考核要求,按月推广。如笔者见过案例公司的培训进度就与月历同步,定期定点,公司甚至给每个员工都购买了培训记事本,365天分为月周天。涉及人生,产品,品牌,销售,团队协作,个人修养等等,内容多样化。按培训的内容和进度来说,这样的培训绝对是物有所值,基本是全面培养。二是培训的个性式,笔者也了解一些公司,他们的培训主张是张扬企业的个性化,一些内容涉及到如攀岩,蹦极,挑战惩罚,情绪发泄等等,甚至在培训过程中不乏一些男扮女装、脱衣服等表演。公司认为这种培训方式能打开年青员工的心智,能引发阵阵尖叫和许多眼球,放松和发泄之后,利于个人和团队的“斗志升级”。

倒底哪一种培训方式好呢?笔者在这里并不重点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要解决培训的效果问题。形式不重要,时间长短不重要,关键是实质!中小型企业是要学会利用培训这一自我成长方式,让公司的经营业绩稳步上升,良性发展,因为所有的公司总是渴望长大不是?

谁都不想让自己公司的培训效果像烟花,特别是缺乏进行系统标准培训的条件和环境的企业,对培训的结果当然是“缁铢必争”。既然要培训,那么就要最大化的保证培训成果的有效性,驱动力,达到员工成长与公司双赢的最终目的,结合企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做好各自企业培训落地的三部曲,

第一、共生互补

培训内容不能盲从,追求完美的是境界而不是企业,经营者们都希望自己的公司效率高过戴尔电脑,企业文化胜过美国微软,但是适合别人不一定自己就非要模仿?培训是要让员工有凝聚力,执行力与公司荣辱与共。作为培训实效的出发点首先就是要结合公司实际,企业最需要什么就补什么?公司培训的制定者不要把组织培训作为负担或是压力,只为需要时“充电”。

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公司经营的主要层面(如:可以以公司本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假想敌),按“鱼骨图”方式,一一理顺,把主要需求挑出来,同时在企业目前的最大培训需求之下,围绕相关需求,制定培训进度表,这样避免与正常经营周期发生冲突和牵扯,使整体培训目的进度有的放矢,严谨规范。

特别要指出的是必须要把年度级的培训内容按季度分解,采用螺旋式提升,分阶段进行考评和调整。

第二、温故而知新

失败的企业都是“填空式”培训,一方面人事部门听老板的话,老板偏好什么就在公司培训什么,另一方面是人事部门的自我“任务考核”,人力资源涉内容博大精深,随便一些内容都会排满整个年度,虽有用但不实用。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习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把个人素质是提高了,公司团队凝聚力却淡化了,结果是为对手培养了人才。制定培训方案不是认为要找出每一个员工的弱项,并加以根除。而是要找出一个人身上最突出的特质,培训的精髓是在于尽可能的利用好这部分的特质。员工培训后若是达不到《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效果的话,培训就是在“耍杂技”?

温故而知新,大家都知道学习不复习等于没记忆,不能像狗熊掰玉米,看似多,到头来是一场空。考核标准既有横向也要有纵向,在进行下一阶段培训时要对上一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和消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的培训就是拉着员工朝前走,好像跟不上就要被公司淘汰,虽然有考核制度,但出发点都是在以“我”为中心,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培训环节设计上,一定要有一个钉子回脚的考核方式,达不到考核的员工不仅要求再进行系统培训,若还是达不到培训要求就要针对个人能力重新规划职业岗位,此外要根据不同的培训目的设计要与销售,管理部门相结合,互补考评。这样,有进步,有调整,有帮助,形成不断滚动的金字塔梯队,推动全员共同实现培训目标。

三、定型标准化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只做两件事:一是创造客户,二是创新。公司的制度是需要全体员工遵守的,既严肃,实用也要高效。优秀公司的相关制度总是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而不断改善的,值得指的是为培训性价比纠结的公司大多数公司制度和经营模式并不完善,对培训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因此要在培训策略设计中需要加一个实践目标,把培训的绩效运用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去,把符合公司现状,利用未来发展的培训期望标准,加以制度化,作为公司补充制度的一部分,形成定型标准体系。

其实每个公司的制度大同小异,但是在执行策略上却各不相同,每个公司身上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文化,这种标志化文化并不是一下子形成了,它需要与公司管理理念和团队文化归属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