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审计论文范例6篇

事务所审计论文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感知的审计质量事务所规模

公司会计盈余有着长长的生产链,受着诸多因素影响。审计是该生产链的最后一道工序,审计师相当于质检员,审计质量影响会计盈余质量。但是,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并不整齐划一。一般认为,大事务所由于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会更加注重其审计质量的提高。即大小事务所审计质量存在差异,且前者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这是一个既关乎投资者理性,又关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理论分析认为:大事务所具有声誉机制,审计失败时客户流失与声誉价值损失也更多;大事务所还具有深口袋效应,审计失败时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赔偿往往也更多。声誉机制与深口袋效应迫使大事务所致力于审计质量提高。但是,审计质量却是难以评估的。这不仅在于审计的产品——审计报告,已被格式化且绝大多数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还在于曝光的审计失败也较少见。通常,研究者只能以盈余管理程度、非标审计意见的准确性或概率等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研究这些替代变量与大事务所的相关关系。大体上,这些研究获得了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经验证据。

若果真大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对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呢?国外经验研究结论基本上是肯定的。我国经验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较短,投资者散户化特征也较明显,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投资者理性等还是可以预期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显示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对此,我国投资者应能够感知。

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划分,典型方法是以是否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区分。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指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末指“五大”、2002年后指“四大”(为叙述方便统称“四大”)。为此有假设一:相对于“非四大”,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

近两年,我国本土事务所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合并联合浪潮,展开了规模化运动。为深入研究本土所,再把“非四大”分为“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并有假设一推论:相对于“本土大所”,投资者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以及假设二:相对于“本土中小所”,投资者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

1.研究模型

为检验投资者对“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以研究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为基础。报酬模型中,会计盈余对个股回报的解释能力,表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所以,在报酬模型中增加事务所规模变量、事务所规模变量与盈余的交互项。通过考察交互项的系数是否显著为正,即可考察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的感知。具体地,为检验假设一、二,构建模型(1)、(2)。

R=α+β1E+β2E·Big4+β3Big4+控制变量+ε(1)

R+α+β1E+β2E·Top10+β3Top10+控制变量+ε(2)

2.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R,个股年持有回报。计算公式为∏(1+Rj)-1。其中,Rj为当年5月至次年4月的考虑现金分红再投资的月个股收益率。

(2)解释变量。E,会计盈余。计算方法为当年净利润与上年末总资产商,即总资产报酬率。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可使资不抵债公司包含于样本中。Big4,“四大”。公司当年审计师是“四大”时,Big4取值为1,否则为零。Top10,“本土大所”。公司当年审计师在“非四大”中排名前10名时,Top10取值为1,否则为零。排名依据A股客户总资产。

(3)控制变量。Size,公司规模。以上年末总资产自然对数作替代。Lev,公司偿债能力。以上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与总资产商作替代。Eff,公司经营效率。以上年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商作替代。Ind1~Ind21,公司行业。以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基础,把制造业(C类)再依第一位代码细分为十个行业,与其他行业构成22个行业。综合类上市公司为基准组。Year2~Year4,数据年度。样本数据包含2001年~2004年共4个年度。2001年为基准组。

3.数据来源及样本

研究所需的数据,除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手工收集于上市公司年报外,其他均来源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2006版)。本文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使用Stata8.1软件。各年度的样本及事务所聘任情况见表1。

三、实证检验结果

1.“四大”与“非四大”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1)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评价。假设一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2.“四大”与“本土大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2)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感知到“四大”与“本土大所”审计质量差异,并对经由“四大”审计的盈余给以更高的评价。假设一推论也得到经验证据支持。

3.“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的审计质量差异

表2的第(3)列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投资者能够感知两者审计质量的差异,并认为“本土大所”审计质量更高。假设二也获得经验证据支持。

注:*、**、***分别表示10%、5%、1%水平上显著(双尾);括号中是t值;截距及控制变量结果未报告

四、结语

本文基于会计盈余与个股年持有回报间关系的报酬模型,将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分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就投资者能否感知各层级间审计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能够感知到“四大”与“非四大”、“四大”与“本土大所”、“本土大所”与“本土中小所”间审计质量差异,并对前者给以更高的评价。即投资者认为“四大”、“本土大所”、“本土中小所”三个层级间审计质量存在层级差。

研究在提供投资者对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经验证据同时,可解事务所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困惑。“做大”并不意味着放弃“做强”。在投资者更认同大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背景下,选择“做大”可向投资者传递审计质量提高的决心与行动。研究也可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事务所做大做强总体目标的落实提供经验证据支持。研究结论也潜在地呼吁我们对当前这一轮的事务所合并浪潮给以更多包容与肯定。

参考文献:

[1]DeAngelo,L.E.Auditorsizeandaudit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1(3):183~199

[2]Dye,R..Auditingstandards,legalliabilityandauditorweal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3Vol.101:887~914

[3]Teoh,S.H.andT.J.Wong.Perceivedauditorqualityandtheearningsresponsecoefficient[J].TheAccountingReview,1993(April):346~366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2

(一)外部因素.1、政治环境因素.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背景,诸如国家之间特殊地区的冲突等。此外,对审计行业产生各种影响的不同制度安排,也能够看作是一个政治环境。例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才产生的,之前是不存在的。2、市场环境因素.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审计质量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不同结构的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业绩不同。一般来说,企业要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就应该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然而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其实不是这样,为了抢夺客户,互相压价,处心积虑,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其实也是审计市场结构不同导致的结果。

(二)内部因素.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多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他们重视发展和努力保持其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形成行业化优势,从而对其加强专业能力判断、收集和综合审计证据都会有一定的帮助。2、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一般来说,声誉高的事务所可以提供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审计服务,它们会向外部发出一种信号,即审计质量比较高,人们也会认为它的执业质量也是相当可靠的。此外,鉴于声誉赋予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如果公众发现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比预期的更糟糕,审计人员的声誉就会受到损坏,审计业务的质量也会降低,这就促使审计人员加倍地维护自己的声誉,从而为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执业的经验、专业胜任能力、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等方面。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审计人员职业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控制风险,就需要有业务素质高和道德水平高的审计人员。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行业间恶性竞争.现有的审计市场结构使审计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恶性竞争,以同业压价、廉价收费、笼络他人、给予回扣等方式招揽客户和保持客源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采取缩短审计时间、省略审计流程等降低成本的方法,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能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过度依赖客户,使注册会计师逐渐失去了独立性,加剧了审计质量的下滑。

(二)外部监督力度不足.我国政府全方位的对审计行业进行监管,证监会、审计署等各个机构都可以对审计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结果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堆叠交织,无法起到全面而有力地监督,削弱了监督效率与效果。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一直是合伙制。但当前,有限责任制主要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推行的组织形式。此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审计失败所承担的成本是很低的,但可能产生的收益却是很高的,就会失去对审计质量和职业道德的保障和制约。

(四)审计质量的激励约束机制失效.在现代体制下,激励约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项目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及审计助理人员的薪金、晋升和审计质量的控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没有实施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员工积极控制审计质量,这就导致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激励约束体制失效。

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对市场运作机制的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大大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控制,要构建良好的审计市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由选取重组合并对象造就若干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加强市场集中度,增强其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实力。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当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的主要有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等部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某一机构就能有效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要建立各部门既能协作分工又能有效进行信息沟通的机制,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对有关案件进行联合调查处理,严格执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3

审计收费作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业已成为识别事务所规模的外部符号,以及财务实力的突出表征。审计收费的高低不仅是补偿事务所审计成本和预期损失的基础,还将对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秩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尝试分析影响审计收费高低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事务所和监管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文献述评

在国外,Simunic(1980)通过由审计成本、事务所合理利润和预期损失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审计收费模型,较早对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被审计对象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首要因素,而盈利水平、事务所规模和审计任期等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Francis在1984年的发现表明:事务所规模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之后的Palmrose(1986)、Craswell(1995)和Johnson(1995)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但Firth(1985)通过对新西兰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考查发现:资产规模、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审计风险为审计收费的影响变量,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显著。

Taylor和Baker(1981)通过对英国上市公司的考查得出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复杂程度对审计收费解释度为0.79的结论。Anderson(1994)对加拿大会计服务市场考查的结论与此大致相同。

除上述因素外,Palmrose(1989)分析了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合约类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得出了固定费用合同的审计收费一般较低。Pratt和Stice(1994)的研究则表明:财务状况恶化导致的诉讼风险的加大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来支撑其审计意见,由此会带来审计费用的增加。

可见,国外学者在资产规模和审计对象的业务复杂程度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首要因素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对审计收费的可能影响则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争论。

国内学界对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事务所脱钩改制所引起的审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由于信息披露的滞后,当时的研究多限于规范研究,如对事务所之间价格战的批判以及如何确立收费标准等,实证研究较为少见。2001年证监会出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审计费用的强制性规定后,实证研究才成为可能。刘斌等(2003)借用Simunic的审计费用决定模型,利用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出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被审计对象资产、存货占资产比重、公司所在地区以及事务所规模等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存货占资产比重和公司所在经济区域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而事务所规模和审计任期等对审计费用的解释度较低。张铁铸(2003)的研究认为上市公司规模和事务所规模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张艳、李书锋(2004)在借鉴刘斌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审计意见类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得出了与刘斌等大致相同的结论,但审计意见类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甚明显。王善平、李斌(2004)的分析也基本支持了刘斌、张艳等人的结论。李寿喜(2004)分析了各上市公司单位资产审计费用情况,得出审计收费占被审单位资产规模的比例多在0.01%-0.05%之间并且该比例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不断递减的结论。

二、理论假设

国内诸研究在Simunic审计收费三分法框架内进行,但从审计对象角度考虑较多,从而导致其分析有失全面。以审计成本为例,多从审计工作量角度入手,而忽视事务所人力资本对审计成本的可能影响,本文的分析将加入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在Simunic审计成本、事务所期望利润和预期损失决定审计收费的模型中,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期望利润无从观察,本文的分析主要从审计成本和预期损失两方面展开。

审计成本与审计工作量和事务所人力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增函数关系。审计对象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决定了审计工作量,而在从事审计工作人员的职级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事务所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就决定了事务所的人力资本成本。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不断加大,使得审计失败案发生时,遭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往往要求注册会计师赔偿损失,赔偿额的大小与事务所的规模及组织形式的关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审计失败造成的对事务所声誉的损害,会使大量客户解除与事务所的业务约定,事务所未来发展新客户也会受到明显的制约,这种潜在的间接损失会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大小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上述诸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可以用图1表示:

(一)审计成本对审计收费影响的理论假设

审计对象规模越大,内部控制制度就越复杂,注册会计师执行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就越大,由此导致了审计收费的相应提高。审计对象所在行业不同,对审计工作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资产以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为主,并且单位资产价值较大,审计过程中进行实质性测试时花费的时间较少,由此导致审计收费的降低。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恰恰相反,资产多以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形式存在,实施存货监盘或应收账款函证所需要的时间较多,从而使审计收费提高。此外,在盈利水平成为一切考核指标的我国资本市场上,较高的盈利水平意味着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小,从而减少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使审计收费降低;相反,较低的盈利水平增大了管理层的压力,相应导致审计费用的提高。于是,本文的第一个假设推出:被审计对象资产规模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被审单位盈利水平与审计收费负相关;资本密集型行业收费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较高。

审计成本除了受到审计工作量的影响外,事务所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成本。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事务所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就是负担的人力资本成本,而人力资本成本又主要表现为员工的薪资水平。在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员工薪资水平越高,审计成本越大,审计成本的加大势必引起审计收费的增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第二个假设:事务所员工薪资水平与审计收费呈正相关关系。

(二)事务所预期损失对审计收费影响的理论假设

在审计失败概率和面临诉讼风险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事务所遭受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目前,我国事务所大多采用两种形式:合伙制和有限公司制,相对公司制而言,合伙人承担的无限责任决定了其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因此在同被审计对象商定有关审计收费条款时,要价较高。

同时,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将举证责任由投资者转向了注册会计师,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特别考虑审计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正如“深口袋”理论所阐明的那样,规模大的事务所更容易面临法律诉讼,并且在诉讼失败时,相对较高的偿付能力决定了其对使用失真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赔偿更多;另一方面,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大事务所在职业声誉、客户流失方面遭受的损失都要大于中小事务所。巨大的潜在损失为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了正向激励,这种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要通过较高的收费得以体现(Golbert,1999)。有鉴于此,本文的第三个假设为:审计收费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合伙制、大规模事务所收费高于公司制、小规模事务所。

三、模型建立及检验

截止2004年底,在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含同时发行B股)公司共1353家,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关于审计收费的披露很不规范,有的上市公司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披露,有的将年度内支付给事务所的所有费用不加区分地“一篮子”披露,剔除这些样本和一些奇异值后,有效样本为883个。笔者将上述883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以被审计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行业类别、盈利状况、事务所员工的薪资水平、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作为解释变量,以被审计单位支付的审计费用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上述诸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实际影响。各变量的具体含义见表1。

首先,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如下:

Lnfee=β0+β1Lnsize+β2Indus+β3ROE+β4Lnsal

β5Form+β6 Lnrev +μ

其中:

β0为 常数项,β1-β6为相关解释变量系数,根据上文假设,β1、β2、β4、β5、β6应为正值,β3应为负值;μ为随机误差项,回归结果如表2。

回归结果显示:β1、β2、β4、β5、β6都为正值,而β3为负值,尽管某些系数取值较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够明显,但已基本支持了上述假设,也与刘斌、张艳的结论相同。由于Lnsize、Lnsal和Lnrev本身较大,并且T检验值也较大,可见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变量而言更为重要,有必要对之展开进一步分析。

(一)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剔除一些总资产规模过大或过小的上市公司对审计收费的特殊影响后,将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作为X轴变量,将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作为Y轴变量,根据其对应关系绘制成散点图。从图中散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可以看出,审计收费与公司资产规模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见图2。

(二)事务所薪资水平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有人(卢遵华,2001)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我国分为五大经济区域,笔者按照这种分法对处于不同区域事务所收费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同区域每万元资产收费差异较大。在事务所较为集中的京、沪、津、粤、浙、苏地区,由于事务所人力资本成本较高,单位资产的收费没有因为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有所降低,反而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可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成本的差异是影响事务所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经济区域事务所每万元资产收费与事务所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关系见表3。

注:括号内数据为该地区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事务所数量

数据来源:事务所人均收入来自中国会计师视野(省略)《2004:会计事务所薪资调查分析报告(草案)》;每万元资产审计收费来自作者对上市公司2004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的整理。

(三)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由于上文分析的原因,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收费存在重大差别,仍以单位资产审计收费额指标为例,国际“四大”事务所收费明显高于本土事务,而即使在本土事务所内部,大事务所单位资产收费也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尽管这种差距不如国际“四大”与本土事务所之间的差距明显,见表4。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出来的审计费用数据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0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整理而成。

(四)资产规模、事务所规模、薪资水平与审计收费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判断上述三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本文对资产规模、事务所薪资水平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了皮而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双尾检验,分析结果见表5。

数据来源:作者统计分析

** 表示相关性在 0.01 水平上显著

由表4可知,审计收费与资产规模和事务所规模,事务所薪金水平的相关系数不仅为正值,而且都在0.01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相关假设。

四、结论与建议

在上述影响审计收费的六个因素中,公司规模、盈利情况及所在行业是事务所不可控因素,因此完善与改进审计收费只能从事务所薪资水平、规模和组织形式着手:

(一)通过国内事务所和国际“四大”审计收费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一方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了会计服务市场的大部分高端优质客户,收费水平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国内数千家会计师事务所面对中小客户采取“低价进入策略”展开激烈竞争,收费水平普遍偏低。这种状况亟待改善,国内事务所可以遵循国际事务所“”――“六大”――“五大”――“四大”之路,通过外延式合并的方式迅速壮大自身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收费的需要,也是适应即将全面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需要。

鉴于合伙制事务所较高的审计收费有利于其防范审计风险,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因此推进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合伙制变革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的事务所员工薪资水平差异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地行业协会应对辖区内事务所员工的薪资及审计收费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归类,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收费指针,并以此为标杆对事务所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管,遏制事务所低价招揽客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诚如前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处于同一经济区域事务所对同一行业同一规模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不应当相差悬殊,如果某项业务审计收费超过或者低于相应水平的30%,可能存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损害的情形。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4

一、文献回顾与评价

随着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审计师法律责任的不断提高,面临强制审计的内容扩大,即必须同时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简称“整合审计”),以及客户数量的增多、高额审计成本和审计质量等多重约束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追求盈利最大化和高质量之间进行权衡。虽然,无论社会公众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无法准确衡量审计质量,从而加剧了审计成本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冲突(Power,2003),但是人们却可以准确计量审计成本并将其与目标成本比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成本动因,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对每一个具体的审计任务都规定了严格的审计时间,这就是审计时间预算。

在目前的审计环境下,时间预算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质量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时间预算压力是导致审计判断绩效下降的首要因素,也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产生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并导致一些威胁审计质量的不道德行为(Kelley & Margheim,1990;Otley & Pierce,1996),这种不道德行为进而会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事务所声誉带来损害,从而增加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并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暴露,甚至陷入困境(Coken(美国注册会计师委员会)报告,1978)。近60%的审计师承认曾经提前终止过审计程序,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标准、违背了审计准则并引发了不道德行为(Rhode,1978)。Willett & Page(1996)发现大量的审计师承认通过不道德的方法加快测试程序,也没有完成测试报告样本中的所有项目;36%的参与者认为审计报告的时间预算非常紧张,很难完成或根本不能完成,56%的参与者认为其根源就是时间预算压力,因为如果不低报时间,几乎没有或从来没有能够满足时间预算(Pierce & Sweeney,2004)。Soobaroyen & Chengabroyan(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毛里求斯)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压力以及不道德行为,结果发现:87%的参与者认为时间预算压力越来越紧张,71%的参与者认为时间预算压力阻碍正常审计程序的进行,73%的参与者认为时间预算压力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近52%的参与者认为只有通过相当的努力才能完成或很难完成时间预算,25%的参与者认同或强烈认同存在审计师提前终止审计程序的行为。77%的参与者认同审计师把工作带回家并且不报告这些时间,90%的参与者认为时间预算在绩效评价时非常重要。由于时间限制,审计师更多地依赖记忆而非审计工作底稿,但记忆往往是有偏见的(Wilks,2002),进而导致审计判断发生偏差。即使上司增加对下属的体谅程度、指派下属工作的结构合理、上司和下属都拥有非常高的素质等都无法减轻时间压力的影响。另外,时间压力还与审计师因对工作不满意甚至辞职存在一定关联。更重要的是,由时间压力引发的低质量的审计绩效使社会公众丧失对该行业的信任。但与上述结论相反,Malone & Robert (1996)的研究并未发现,时间压力能增加审计师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上述国外有限的关于时间压力的研究主要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审计市场背景进行,由于中外审计环境差异较大,若其结论运用于中国就难免需要修正。但是,国内研究时间压力与审计绩效、审计风险的文献极少。在中国,时间压力做为影响审计绩效的环境因素,其重要性可能日益上升,并且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Trotman,1999)。刘成立(2008)通过对我国一个全国性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数据也发现,时间压力会导致审计师减少审计程序,低报审计时间,最终导致审计时间预算不断缩短,进而导致审计质量不高。但上述研究都未涉及每个客户审计业务内容的增加导致增加审计时间预算,以及客户数量及其变化,尤其是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增加对时间压力产生的直接影响,也未研究时间压力对审计质量和审计失败发生概率的影响。王杏芬等(2008)运用我国1998年~2007年发生审计失败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内外部治理(如民事赔偿机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审计师的诚信度、客户数量、时间压力)等的关系。其研究表明:在赔偿机制完善和有限合伙制下,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时间预算压力不断增强,审计风险不断上升。目前国内外研究审计时间预算、时间压力与审计绩效、审计失败之间关系的文献还极少。国外学者仅仅研究了时间压力与审计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对二者的关系存在相反结论;同时尚未发现有时间压力与审计失败的文献。在国内,仅发现少量的关于时间压力与审计绩效、审计风险关系的经验证据,但这些研究要么是以一家事务所的问卷数据为基础,要么以发生审计失败的公司配对后进行的实证检验,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严格证明,因此,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商榷。而今正值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合并的第三次大浪潮,合并事务所的人员、客户、时间预算等处于磨合期,加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全面启动,整合审计已成为新的审计形式之际,深入研究时间压力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甚至如何规避审计失败等,都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探索和引领。

二、时间压力下会计师事务所最优模型的建立

其一,模型构建。国内外审计实务对审计时间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尤其是上市公司经审计过的年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披露。否则,就会受到处罚,从而给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了较大的时间压力,其不得不不断调整相应的时间预算,以确保所有客户的审计任务都能按时完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某一客户后制定审计计划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保障时间预算的编制、实施和管理,以及审计师的分工与安排等科学、合理,并在实施审计工作阶段和报告阶段实时调整,以确保审计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又使审计风险保持在其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鉴于我国审计行业倡导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而导致的不断合并浪潮,以及证券市场不断扩容,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但审计师数量不变、审计师时限不变等趋势,因此,有必要加入审计时间限制和审计师人数的限制,建立客户数量与审计失败概率关系的优化模型,以揭示客户数量及其变化对审计失败的影响。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不断扩大客户资源,此时审计收入会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过,一旦客户资源超出其时间限制和人员承受能力,包括审计风险在内的审计成本有可能超过审计收入,在达到最高收入后会逐渐下降,即二者呈倒U型关系。因此,其最优决策就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要使审计失败的概率达到最小。假定每个客户的实际收益为随机变量{xl,xh},xh、xl分别表示其实际收益的高低,且xl

沿用Beyer & Sridhar(2006)的做法,按照诚信度将审计师分为 R型和F型,由于R型审计师认为错报的成本很高,故总是如实报告;F型审计师可以从高估客户低收益的信号sl中得到收益B(B>0),故相机进行高估。审计师的诚信类型既属不受监管机制及动机影响的本质特征,又是其他人无法得到的个人信息,故令R型审计师的先验概率为?籽∈(0,1)。审计监督机制AOM(auditor oversight mechanism的缩写)以概率g∈(0,1)起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发生以下两种审计失败:

(1)两种审计师都可能发生的,因不完全信息或审计技术未能发现客户实际收益低(即均衡时,对i=F,R,总有q*i

(2)审计监督机制AOM失效时,F型审计师高估客户低收益信号sl导致审计失败的概率为Pr(rh∩sl/qF)=(1-?兹)(1-?籽)qF(1-g)。

王杏芬(2008)假定审计客户只要求年报审计,且都要求在次年的4月30日之前审计完毕,扣除上市公司出具年报的时间(至少需要20天),则每个客户最长的审计时间为100天。设某一会计师事务所有2y(y>0)个审计师,正常条件下每个客户需要2个审计师审计,则n(n≥y>0)个客户需要2n个审计师,且2n2y,即ny。如果每个审计师审计每个客户需要t(t≤100)天,则有2nt100,即nt50。同时,假定每个审计师的年均收入为10万人民币,则其每天的工资为100000÷365元。又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每个客户的人力资本支出总和为m元,且m>0。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边际成本递增,达到某种审计质量q的总成本为q2f,则m=2y×100000÷365×t。qf2表示审计总成本与审计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进一步假定除人力资本m外,其他成本忽略不计,则2y个审计师同时审计2n个客户时的最优审计质量qf应满足:

MinPr(AF)=[Pr(sh∩xl)+Pr(rh∩sl/qF)]=(1-?兹)C?啄n[?籽(1-qR)+(1-?籽)(1-qF)+qF(1-g)] (1)

Wf+n(1-?茁)Eqf-nPr(AF)Dqf-qf2(2)

s.t.2n

式中,Pr(AF)、Pr(AF/i)分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及不同类型审计师审计失败的概率。C?啄n表示n个客户中有?啄个错报的客户,0?燮?啄?燮n。Wf表示会计师事务所的期初财富,E表示审计质量完美时的最高审计收费,EqR表示现实审计质量下的审计收费;审计师应得?茁Eq2,0

其二,时间压力对审计失败的影响。王杏芬(2008)还假定客户数量n为连续变量,将m=2y×100000÷365×t代入式(1)和式(2),由于n<y,将前两式带入(2)后将其中的y替换为n,并求n的一阶偏导数,令其等于0后得到:

n*= (3)

由于n=2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会高于n=1时的审计质量,相应地,审计失败的概率也会降低(Beyer & Sridhar,2006;刘斌、王杏芬等,2008)。其结论是: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审计时间压力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概率不断增加。其中,均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达到了兼顾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平衡点。

其三,整合审计下时间压力对审计失败的影响。前述假定会计师事务所仅仅审计客户的财务报表,为了更贴近现实,进一步假定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既审计客户的财务报表同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即对同一客户进行整合审计。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整合审计是两个关系非常密切的鉴证业务,既不存在独立性威胁,又可以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即直接将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用作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测试的证据来源,至少可以省去了解和熟悉内部控制的时间。对于客户而言,可以省去寻找会计师事务所、双方谈判、审计过程中磨合的时间,还可以节省部分审计费用。无论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还是从客户的角度,都是最优的选择。但是,从会计师事务所时间预算的角度看,与以往相比,整合审计无疑加重了时间压力,因而也孕育着更大的审计风险。沿用模型(1)、(2)的思路,假定加入内部控制审计每个客户需要增加2个审计师,得到新模型如下:

MinPr(AF)=[Pr(sh∩xl)+Pr(rh∩sl/qF)]=(1-?兹)C?啄n[?籽(1-qR)+(1-?籽)(1-qF)+qF(1-g)](4)

Wf+2n(1-?茁)Eqf-2nPr(AF)Dqf-nmqf2 (5)

s.t.4n

类似地,得到最优审计质量时的客户数量与审计质量、赔偿损失的关系如式(6):

n**= (6)

由式(6)能得出比仅仅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更显著的结论,即进行整合审计时:均衡时的客户数量n**随着客户收入E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审计质量q*f的提高和审计时间t的延长,审计客户数量和审计师人数不断减少; 均衡时的客户数量n**和审计师人数,随着审计失败Pr(AF)及赔偿额D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审计师人数的限制,导致审计时间压力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概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实施整合审计下二者的这种关系更显著。其中,均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达到了兼顾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平衡点。

三、时间压力对审计失败影响的案例分析

无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一定时间内过多的客户都会增加其审计失败的概率。但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数量还很有限,因而整体上还不存在这种大的趋势,或者即使存在却由于数据不易得到,因而较为科学的实证研究只有留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本文仅根据一个典型案例来印证前述结论的合理性。这个最典型案例是深圳乾嘉德会计师事务所因在较短的时间内审计客户过多而被撤销,其合伙人被处罚。深圳乾嘉德会计师事务所(原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仅有16名注册会计师的合伙事务所,该所内部管理混乱,质量控制薄弱,从2003年1月到2004年5月间仅仅17个月内共出具了4098份审计报告,且大量审计报告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因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假定每月30天,除去周六、周日,按每月22天计算算,人均两天出具1.37份审计报告。在整合审计已成新的审计模式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同时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其审计质量就更难以保障。有实证结果表明,整合审计后的会计信息质量并未有显著提高(王杏芬,2011)。一定时间内过多的客户数量和极为有限的审计师人数,尤其是超出审计师审计业务承受能力和人最起码的生理负荷能力的客户审计,长期持续下去,无疑会产生严重的审计失败甚至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毁灭。

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和审计师的相对减少,加上人的生理能力所限,会导致审计的时间压力过大,进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概率上升。因此,在新一轮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和整合审计模式下,只有通过特殊普通合伙制制度创新、民事赔偿机制给予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更严格的违法约束、加强审计师诚信的自律性,增加审计师数量等方法,才能缓解审计师的时间预算压力,这也是降低审计失败的最佳选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际化进程中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品牌资源优化问题研究”(批准编号:10YJA79019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斌、王杏芬、李嘉明:《审计公司组织形式、多客户审计与审计失败》,《审计研究》2008年第1期。

[2]刘成立:《时间压力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为――来自一个全国性事务所的调查证据》,《审计研究》2008年第2期。

[3]王杏芬:《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研究――客户组合风险视角》,重庆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4]Beyer, Anne; Sridhar, Sri S. 2006. Effects of Multiple Clients on the Reliability of Audit Repor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2(1):29-51.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审计质量,强制轮换,行业竞争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以来,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众多财务丑闻不仅使投资者损失惨重,还使公众对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丧失信心,引发了人们对财务审计制度的激烈争论。由于过长审计任期是这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的共同特征,很多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规,要求强制执行审计轮换制度。美国国会于2002年月25日通过SOX法案,该法案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为某一审计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审计项目合伙人担任该审计项目负责人的任期不得超过五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也于2003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 》要求“签字注册会计师或审计项目负责人连续为某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且在被轮换后2年以内不得重新为该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

支持实行强制轮换审计制度的学者的理由大致可概括为: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为一家客户服务可能会使其丧失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与职业敏感;同时,事务所长期为同一审计客户提供服务,容易导致审计师与审计客户的串通舞弊,是存在的财务问题长期隐藏而不被发现。独立性是独立审计行业的灵魂,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一直是审计学领域的核心话题。强制轮换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审计独立性削弱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然而,该制度的实施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自该主张被提出以来,就伴随着上市公司金融论文,审计界以及诸多学者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种变化导致审计成本增加,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按照经典定义,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的联合概率 。通常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结果的总体质量,它包括审计过程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其中审计过程质量是指审计师是否能发现客户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由其专业胜任能力,工作规范程度决定;而审计结果质量是指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后是否进行报告,取决于其独立性 。近年来,审计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对客户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审计价格不断地被迫下降,进而严重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强制轮换审计制度无疑正在使以上问题加剧和突显。故本文认为,在审计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强制轮换审计制度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性不断加强。

二、审计业竞争环境概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从有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至今,前后不到90年的时间内,会计市场目前尚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其表现主要为①市场业务规模不算大,每年业务量约为几十亿元左右。②市场的客户主要为上市公司和国有或国家控股的企事业单位。③市场业务除鉴证业务外,其余业务正在起步,其他业务占业务总收入的 10%左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国内同行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开展业务的同质性方面。④由于 WTO 条约约定放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国外民间审计组织已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并取得了很大比例的业务。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按业务收入排名的前4位,并表现出很强的增长潜力,以德勤、毕马威等为代表的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强大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知识库,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在经验、管理、人才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已形成了一个低度垄断市场。由此看来,我国的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要比国外的审计市场强烈。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扩大自身的影响,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市场效率来看金融论文,充分竞争的市场应该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国的审计市场应该有着更充分的市场效率。而事实与此相反,美国审计总署GAO(2003)针对美国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和竞争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大型公司一般不会由于价格因素而变更审计师,但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揽客行为却使得会计公司有必要持续的提供竞争性价格以留住其客。当同业竞争压力非常大,面对业务量有限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会有两个途径来承揽业务,一个途径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得市场份额,另一个即采用低价竞争抢夺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客户出于经济性考虑,倾向于购买价格低的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相比美国而言,我国的审计市场竞争中还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业务直接或间接指定;二是低价抢揽业务。我国目前主要实行按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审计费用,这个比例本来就偏低,但由于审计市场过度竞争,独立审计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分析使打折己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有些事务所不但采取恶意低价竞争,而且还以向他人支付佣金、回扣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

三、强制轮换与审计过程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民间审计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高,注册资本只需几十万人民币,2-3人就可以成立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从性质看,事务所与所有企业一样是营利性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逐的目标。审计服务的低价位,可能带来多一些客户,增加更多收益,致使那些有着较强专业胜任能力,可以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被迫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和工作规范程度直接相关。所以,低价格也必然导致审计人员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比如减少审计取证的数量或者减少审计程序的时间。这使得审计人员的公正性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而也就可能不按审计准则的要求搜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提出审计报告。

高审计质量是建立在熟悉客户经营活动基础之上的,如果实行定期轮换,新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会因缺乏对客户的了解而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金融论文,更换事务所后的头两年市审计质量最差的阶段,因为就外部审计而言,在初始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熟悉新的公司,从而需付出更多审计成本,否则就直接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合同的时间是既定的,审计师在后期的审计中就可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 因为事务所必需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新的客户和推销自己,以致用于推销审计的时间远远超过审计的时间。每当一家上市公司要更换事务所时,往往有三四家在竞争,事务所的精力都花费在营销上了。有关实证研究在假定审计任期有限且审计师事先知道的情况下,建立了最优审计质量安排的多期模型,考察了计划的审计质量与审计师效率、审计费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任何一期的审计质量与未来期间的预期报酬正相关。由于审计任期有限,审计师也知道结束日期,因此,未来报酬的现值随时间而下降,从而导致计划的审计质量降低。

换一个角度来说 ,在诉讼规避和虑及声誉的环境下,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延长,审计师会获得特定客户的专门知识和对特定风险的了解,减少对管理者估计的依赖,提升其专业能力,进而更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事务所的频繁更换势必造成事务所丧失对客户的深入了解优势,给那些有不正当企图的管理者以可乘之机。

四、强制轮换与审计结果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强制轮换审计制度正在使揽客成为会计师师事务所面临的的首要问题。面对供过于求的审计市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使事务所过分依赖向审计客户收取的审计费用等。任迎伟、缪丹 (2005) 以沪深股市1995 年至2001年度发生的300 家自愿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以收买审计意见为变更动机的公司在更换审计师之后收到“清洁”审计意见的比率显著大于0,说明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审计师更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从而达到了收买审计意见的目的。另外,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风险的意识,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无视风险的社会环境下,行业也存在着一种浮躁的心态能赚就赚,逃过一劫就是艳阳天。正如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金融论文,审计是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作为判断主体,审计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固有局限的影响,因此,除了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外审计师下意识的偏见也会造成对独立性的威胁。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会导致丧失客户的话 ,审计师则倾向于支持管理层的观点;同样,如果审计师认为报告所发现的错误会丧失客户的话,审计师通常不愿报告。

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处于一种“囚徒困境”。正如两个囚徒群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两人都抵赖一样,会计师事务所的群体利益最大化方案是所有的事务所都坚持原则。大家都坚持原则,那么被审计单位就找不到愿意为其虚假会计信息出具审计报告的事务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提供真实信息。这样,注册会计师既坚持了原则,避免了职业风险,保持了“诚信”,又没有因此遭受到经济上的损失。但是,正如两个囚徒最终选择了都坦白一样,面对试图舞弊的企业,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好选择放弃诚信原则。一个事务所要想坚持原则,他必须相信:如果被审计单位因此解雇他而聘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新任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像它一样坚持原则,这样被审计单位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达到“购买会计原则”的企图就会落空,同时企业管理者也会预见到这一点,从而放弃解聘现任注册会计师的打算。但是,现实状况是,每一个试图坚持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无法相信其他事务所会像它一样坚持原则,这样坚持原则的结果只能是损失掉市场份额。当这一思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共识,纳什均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大家彼此谁都不信任,分别向客户妥协,导致执业风险剧增。

特别是对大型跨国公司而言,其业务的复杂性导致目前可选择的能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只有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四大会计公司和少数名列前位的第二层次的国际会计公司,不仅选择余地不大,而且缺乏足够的竞争,使得变更事务所成为轮流坐庄的行为,有悖于强制变更事务所的初衷。GAO(2003)也指出:“高度垄断的市场还会为会计公司动用其市场力量提供方便金融论文,很容易诱发公开和私下的共谋”。审计市场的激烈而残酷的垄断竞争已经严重威胁了审计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独立性,审计失败在所难免。

五、结束语

正是由于审计师轮换制度的缺陷伴随着审计行业竞争加剧日益明显,人们逐渐意识到如何充分利用审计轮换对提高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积极作用 ,规避审计任期对审计人员独立性的侵蚀效应,寻找最佳审计轮换周期,将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轮换制度也许可以消除审计人员的自满威胁和信任威胁,但对于自利威胁和自查威胁等却显得苍白无力,还得通过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才能更好地提高审计独立性,比如通过立法为审计行业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审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当然,相比以上两项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而言,笔者认为外因毕竟是要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的,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审计执业质量,最重要的是事务所自身建立起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即紧紧围绕“提高审计质量”这个中心目标确立事务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经营理念,组织结构,审计师工作的标准与程序等等,是一个庞大的,亟需创新的系统工程,有待我们做出深入与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唐华,曲楠楠.2010.基于博弈原理的审计业务关系分析.财会研究,5:44~46

孙永军,丁莉娜.2009.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事务所的数据分析.审计研究,6.47~52

刘启亮,唐建新.2009.学习效应、私人关系、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4.47~52

纪岩樊,懿芳.2009.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财会通讯,6:103~105

龚启辉,王善平.2009.审计师轮换规制效果的比较研究..审计研究,3.81~90

李雷鸣,2007.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明辉,2007.《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6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    录 3

引    言 1

1 审计失败概述 2

1.1  审计失败的意义 2

1.2  审计失败的本质 2

1.2.1  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 2

1.2.2  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效无关 3

1.2.3  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 3

1.3  审计失败的影响 3

1.3.1  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 3

1.3.2  对社会的影响 4

2   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5

2.1  审计失败的内部原因 5

2.1.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5

2.1.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5

2.1.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5

2.1.4  审计程序不妥 6

2.1.5  事务所内部的管理问题 7

2.2  审计失败的外部原因 7

2.2.1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7

2.2.2  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 7

2.2.3  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不健全 8

2.2.4  对客户的业务经营了解不够 8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10

3.1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 10

3.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 10

3.3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11

3.4  改进审计收费制度,规范审计市场 11

3.5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机制 12

3.5.1  大力推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12

3.5.2  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的合理设计 12

4   案例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中的会计审计问题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正文部分省略,如有需要可点击下方图标进行下载。)

 

参考文献

[1]李视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9).

[2]闫华红,张明.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10).

[3]杨桂宇.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理财.2010(9).

[4]史燕兰.审计风险与防范[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0(9).

[5]王兵,刘峰.安达信倒塌:研究发现了什么?[j].会计研究.2010(7).

[6]高嵩.审计委托关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0(7).

[7]王玉.我国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探讨[j].财政监督.2010(14).

[8]魏仁华.审计证据与审计失败的实务探究[j].财经界.2010(14).

[9]王潇明,王成龙,王青.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10]杨巧玲.我国审计失败中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0(10).

[11]王潇明,王成龙,王青.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9).

[12]赖丽娜.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5).

[13]孙妙娟.浅析财务审计失败的原因[j].财经界.2010(9).

[14]谢芳琦.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10(1).

[15]张扬.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j].公用事业财会.2010(1).

[16]兰艳泽,宾瑜.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基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视角[j].审计文摘.2009(12).

[17]乐菡.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9(12).

[18]付正昕.透过我国上市公司重大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审计失败成因[j].管理与财富.2009(11).

[19]陈晨.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j].中国经贸.2009(20).

[20]乔艳.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的最新演变及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

[21]曹细钟.金融危机:审计为什么也失败[j].中国市场.2009(32).

[22]郑美玉.浅议企业审计失败成因及对策[j].商情.2009(24).

[23]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10).

[24]申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综述[j].电子财会.2009(9).

[25]李沛樱.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6).

[26]李平,王晓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1(9).

[27]余海宗,袁洋.财务报表舞弊、监管处罚倾向与审计师责任——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5).

[28]孙敬东.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诚信视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9]孙谦,墙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j].会计研究.2011(8).

[30]施丹,程坚.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31]王杏芬.新合并浪潮下的时间压力与审计失败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8).

 

致    谢

--> 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四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阅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摘  要

审计失败是审计执业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责任的主要原因。审计失败是审计风险的极端情况,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信息使用者使用此审计意见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决策。并因此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最近,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揭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人们的严厉谴责。这一系列审计失败的案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时期。本文就审计失败成因进行分析,探索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审计失败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审计失败;审计责任;原因;审计风险;决策

 

abstract

audit failure i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n the audit practice, is also the most easily cause accounting firm or signature of cpa audit responsibility main reason. failure of the audit is the audit risk in the extreme case, a certified p会计毕业论文范文ublic accountant from failure to comply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auditing standards and the formation or makes a false audit opinion. information users use this audit opinion makes a mistake in judgment or decision. and therefore require the accounting firm to assume civil liability or criminal liability. recently, zhengbaiwen, dawn shares, yinguangxia, mo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fraud cases have been exposing the media, is responsible for audit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of listed company 's accounting firm has been harshly condemned. this series of audit failure cases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fell into a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enters a hitherto unknown exhausted perio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audit failure, exploring the ways to reduce the au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udit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