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管理范例6篇

事务管理

事务管理范文1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

(一)我国审计市场现状分析在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中,交易双方均有自由选择交易对象的主动权,交易的价格取决于卖方的产品质量与买方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如果买卖双方的力量不对等,就可能造成不公平交易的出现。我国的审计市场正是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管理当局选择注册会计师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强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且数量较多,执业范围又相对集中在审计、资产评估等传统领域,而委托人对事务所服务的需求并未同步有效扩大,必然造成审计市场中供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买方市场的审计环境下,管理当局掌握着决定审计收费的主动权。即使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业务约定书完成了服务,审计费往往也难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收费标准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大,会有注册会计师屈从压力而未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情况发生。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很多研究者提出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来保证审计独立性,但在现实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加以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通常应用于研究组织激励问题,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由此可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人格化的理解。作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有生命周期,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满足各种需要,首先应该是生存的需要,然后才是发展壮大的需要。由于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造成目前我国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首先考虑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资金。会计师事务所会面对要么受客户牵制、要么放弃业务从而影响事务所生存的两难选择。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即会计师事务所只有获取了足够维持正常运作的资金后,才有更大的动机去追求诸如声誉等高层次的需求。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最终是离不开声誉等长效因素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的阶段,因而表现出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弊端。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特殊的中介机构,其收入来源于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注册会计师法》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规定为两大部分,即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包括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般目的的审计业务,以及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以外的其他特定事项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资产评估、记账、税务、投资咨询、管理咨询、设计财务制度、制定会计政策、培训会计人员等。从法律角度看,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给事务所的业务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这种业务范围狭窄是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根本原因。首先,业务范围狭窄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导致事务所受制于被审计客户。在审计市场上,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提供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这必然造成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获得客户,部分事务所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诸如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些做法既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利益,也给被审计客户对审计活动施加更多的影响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业务范围狭窄造成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事务所在经济上对客户过分依赖。如果来自委托人的审计报酬构成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合伙人总收入,注册会计师有可能屈从管理当局的压力而不会保持独立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的途径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要局限于审计业务,咨询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范围狭窄,收入规模偏小,平均仅占事务所收入的30%左右,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收入达到其总收入的70%。据统计,我国2000年咨询业营业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1%,其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业务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大力发展咨询业务有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分为生存所需收益和发展所需收益两部分。生存需要的收益是用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常运行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发展需要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用于扩大规模、培训员工、拓展业务等的收益。会计师事务所要不受被审计客户的钳制,非常重要的是在经济上不受对方的制约,即某项审计业务或某个客户所支付的费用均只占该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收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经营。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要达到上述要求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拓宽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咨询业务,逐步形成以咨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收入结构形式。实现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生存需要收益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咨询服务而非传统的审计服务。这样在满足了这部分收入需求后,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受制于被审计客户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小很多。因为,此时会计师事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维持生存,而是如何谋求持续发展,因此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声誉等影响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发展的因素。

三、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咨询业务的现实可行性

(一)咨询业务的发展前景从咨询业务本身的特点看,能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因为咨询业务是为其他个人或组织提供信息使用建议的专业服务,以信息的使用为主要目标,并不涉及信息质量,也不赋予咨询业务所使用的信息任何保证。咨询业务一般是咨询人与客户之间的契约,咨询人即咨询服务的提供者,针对客户需求给予其决策有关建议,包括建议客户决策时应考虑哪些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甚至可以为客户实施该项建议。本质上咨询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客户,而不涉及第三人。因此,咨询服务不须具有独立性。与审计业务相比,企业选择购买咨询服务的动机要比选择购买审计服务的动机更强。因为这种购买行为能给企业管理当局带来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购买审计服务对于那些想粉饰自身的经营业绩,所以即使购买审计服务也是别有用心,肯定会迫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坚持审计独立性。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传统审计鉴证业务是高风险业务,面临诉讼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诉讼爆炸”就是例证。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审计业务,无论对扩大事务所规模还是对分散经营风险都是不利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担的风险较大、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审计与非审计业务的互动关系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降低费用的需要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业务重心发生了转移,企业着重发展诸如研究与开发、企业战略设计等核心业务,而将其他部分业务分包给专业公司,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管理咨询及其他服务也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甚至资本运作等业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办理,以削减企业的经营费用。

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事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41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74- 02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及主要任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各级事业单位的事业费和预算外收入,在预算、分配、调剂和使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其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增加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它为我国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可靠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理财理念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思想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科学知识和业务培训,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多数事业单位经费短缺,财政资金的供求矛盾仍然较大,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在有效地降低我国事业单位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和制度。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管理体制和理念落后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管理活动,但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认识不到位,管理粗放,没有发挥财会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职能,没有与单位其他管理活动融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协调职能,不能实现财务会计信息资源共享,不能满足财务管理全过程监控。

2.2 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很多事业单位缺少内部监督机制的制约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完善。有些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的岗位,但却安排一些不懂财务和审计的人员来担任这方面的工作,有一些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岗位,这使得内部审计监督无法得以保证。一些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除了存在正常利益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利害关系,从而使得主管部门监管功能缺失,放松了对基层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

2.3 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财务分析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单位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许多单位对财务分析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单位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2.4 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学习不够,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年龄老化、无专职会计人员,并且会计人员很少接受会计教育培训,对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运用不熟练,甚至有的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这些都可能造成在会计数据处理上的错误,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进行财政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和管理权限上严格规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使财政资金得到最有效使用。

3.2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同时要建立健全防止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的各级经济责任制,明确责任,划分责任范围。从领导到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到各股室负责人,都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层层防范,层层落实;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奖罚分明。

3.3 完善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非办公自动化条件下,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为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设备,其中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中,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财务管理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提供技术手段。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列支必要的经费,为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提高素质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3.4 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

事务管理范文3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是用来反应某项财务活动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收支状况,在事业单位中财务预算可以有效的促使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使用,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预计目标。从事业单位来讲财务预算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财务预算管理提高了事业单位整体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从而使事业单位更加合理的适应了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体质;其次,财务预算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能力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可以更加合理的控制财政支出;然后,财务预算可以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使其中每位管理人员深知自己的职责,从而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例如行业中资金已经被纳入到财政预算的管理体系中,但是由于机构是市场化的运作机构,具有一定的市场行为,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的资金预算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进行的财务预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以行业的收支预算不能够有效的对活动的事前、中、后进行全面的反映。

(二)现有的财务管理不能对财务管理指标进行控制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财务人员必须对单位的财务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三)资金运用管理存在问题当前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现行财务资金管理模式中仍旧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主要问题多突出在管理事业公众资产的方面。其一,事业单位本身占用的较大的公众资产与资源;其二,我国国情因素影响,事业单位资金普遍存在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公众管理不善等问题。

(四)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不够完善目前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例如机构也要和一般事业单位一样,每年需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年终还需进行预算收支绩效考评,把预算收支的执行进度作为单位和预算绩效考评的重点指标,要求考核支出进度,单位只能加大支出力度,这些显然不符合企业化管理的单位实际情况,所以简单的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考评单位重要的指标显然不合适。

三、加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目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监管力度尚有不足,需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有利于规范单位的行为,强化财务部门在经营活动中的监控作用,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问题。

(二)转变资产运用管理模式,加强资源运用效率首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将当期现行事业单位仅仅用作与内部资金成本核算的方式进行适当转变,结合市场化、企业化财务管理模式来增加事业单位体制活力。对此可结合《企业财务制度》等方式对资产进行核算,加强资产管理增、减项。另外,财务管理中加强资金风险意识,落实谨慎管理原则,随着市场机制在事业单位的逐步引入,其单位本身也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资金运作中风险意识。

事务管理范文4

起源

梳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300多年的脉络,可获知其历经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并有相应的主导理论:萌芽期:“替代父母制”;发展期:“学生人事”理论;变革期:“学生服务”理论;新阶段:“学生发展”理论。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诞生于殖民学院时期的“替代父母制”(In Loco Parents),即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宗教式、家长式的全面管理和约束。这是高度集权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1862年《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也叫《赠地法》)颁布,600多所学院建立,学生数量激增,学校面临学生来源复杂性、学生需求多样性、学术研究与职业培养相结合等新问题。学生服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相继产生,学生事务管理专职人员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生人事工作”(Student Personal Work)理论成为主导。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1937年,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E)发表了《学生人事工作宣言,1937年》(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 1937)的报告,这个里程碑式的报告阐明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领域及与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强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在身体、心智、学习、情感、社会交往、职业技能、艺术鉴赏等各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学生人事工作宣言,1949年》(《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 1949》)重申了1937年报告中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要求高校树立起学生服务意识,并把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扩展为40项,赋予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容,如:公民责任感、全球意识等。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减缓,各高校调整措施争夺生源,“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s)理论盛行。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面临财政困难,公众信任危机和学生信仰缺失等方面的困境、“学生发展”(Student Development)理论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受到广泛关注。它赋予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任务,促成学生事务管理的职业化和人员的专业化。

模式

目前,美国学生事务的负责人通常由副校长、副教务长或学生主任担任。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学生事务工作总体框架内,各高校根据自身历史与传统的不同,其具体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有所不同。以MSU(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西根州立大学)为例,其学生工作系统如下图所示。

特点

专业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实践没有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而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以高等教育学为学科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专业化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学生发展内容及其机制的探讨,确立学生事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深化人们对学生事务功能的认识。

学生事务管理作为专业性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学生事务管理、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硕士学位,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具有稳定性,出现一批例如佩里、克林奇和伦茨等学生事务专家,专业研究领域不断加深。每个高校有专司学生事务管理的独立组织机构,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设置专门的服务办公室,并配备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工作队伍。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和专业训练体系。至此,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工作促使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法制化。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拨款来实现,属于间接的宏观调控。美国是法律至上的国家。大学生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具有法律规定的自主行为权利,也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联邦和州的法律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法律基础。美国政府利用法律手段使高校受到制约,从而使高校的教育工作不偏离基本的政治原则和方向。学校培养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和接受美国制度与法律的合理性和权威性,使学生具有符合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自主性。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注重管理的引导作用,侧重教会学生怎样选择,而不是教会他选择什么。让学生积极组织、参与学生活动,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学校有种类繁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自发组织各项活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兄弟会(Fraternity)、姐妹会(Sorority)等。其活动经费除少量向学校申请外,大部分是吸纳捐款、基金等。学生组织自我管理,学校对其只提供咨询服务。学生自发形成学生政府(Student Government或Student Union),作为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并监督学校管理的机构。学生宿舍实行舍区管理方式。学生进校后不分班级,最初一年没有专业和系的概念,只有宿舍是学生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地方。因此,舍区管理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和合作协同精神。无论在学生社团还是在舍区里,学生都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主动性,引导学生发掘潜能,强调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快乐,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规则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人性化。美国高校的缴费制度和市场经济契约原则决定了美国高校与学生之间对等的经济关系。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消费者,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尊重成长中的大学生个体,学生事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全面的、独特的和负责任的人。“以学生为中心”来管理与服务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核心理念。学校以平等方式对待每一种生存方式,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事务管理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多元化提供咨询和服务,促进每个人全面和创造性的发展。

借鉴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不少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地方,但我们不能脱离中国高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现实境遇。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积极借鉴,为我所用,培植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理论、制度、方法和模式。

坚持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政治功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首先应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为第一要务,这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应固守的基本立场,离开这一点,学生工作必将走向歧途。

努力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的学科化进程。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学科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汲取包括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本着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促进理论研究不断地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事务工作者提高学科意识和理论水平,引导学生工作由自发走向自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的简单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学生事务的发展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者必须强化对学生事务工作规律性的研究,才能确保大学教育目的的顺利完成。

事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指导下,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内容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定员定额管理、财务监督和分析等,其中预算管理是核心,财务监督是保障。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不善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管理的起点。事业单位通过编列年度预算,实现对财务收支活动的有效控制,使各项活动严格按照其预算执行。但在实施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对财务的收支工作不能做到详细在目、科学合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出现了松、散、乱的现象。并且对于财务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控制力和制约力不强。

(二)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之间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够科学、且过于松弛,单位内部和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脱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国有资产管理的混乱,浪费严重。首先,有些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没有资产管理的明细账目,每年只是记录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支出的费用,却不知道固定资产的总量有多少,不了解资产的剩余。加之单位没有从实际出发来采购固定资产,之间盲目攀比的现象严重,这就使得 国有资产在实际中出现了重复购置、霸占使用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其次,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使用中财产损坏、丢失现象屡有发生;资产管理权责不清,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经过国家任何相关部门的批准,擅自变更国有资产产权,有的把国有资产当做本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向外出租获取经济利益,或者用来兴办实体经济。这些都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再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折旧,这容易造成资产和净资产总量的虚增,也容易导致有些单位对新建、改建、扩建、购置、无偿转入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1)管理专项资金。首先是把关不严谨,供给的范围太大。对支出的科目几乎都有专项的经费,在使用的范围有着很大的不确定,对“度”没有具体标准。其次,对资金的分配有着极大的随意性。

(2)管理往来款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一半以上,并且有着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坏账和呆账。主要存在于采购财产物资商品的过程中对预付款的不能够及时的清算或者在贷款担保硬性扣回形成呆账和坏账。

(3)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所有的会计核算会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在编报年度决算的时候是作为重要的阶段,同样也是确保决算报表真实准确的一些基本工作。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初始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要给予应有的重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相关的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的准确性。

财务管理的预算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的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问题。对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应强化认识,齐抓共管,制定好财务预算的战略和方案,达到财务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在保证重点目标的同时充分兼顾财务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对于财务预算要严把质量关,一经敲定就要充分执行,并且要考虑到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财务预算,但严禁随性变动,使其有效的财务预算,实现资金使用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于政府的大宗采购来说,一定要严格执行采购制度,提高采购效益。对政府来说,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阳光工程”的采购活动。对不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要给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效益。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的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账目的混淆、监督管理,私自变更产权和用途造成的。相关部门要规范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建立健全资产监督管理制度,首先要确定专人专项负责的机制,确保责任明确,在重大国有资产的购置环节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审批制度,减少盲目、重复购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其次,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范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明确产权意识,防止单位之间固定财产的相互转借。对于出借的国有固定资产要能够及时地收回,并做好账目上的清晰,做到有据可查。再次,规范事业单位资产会计核算,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其实际价值;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建立固定资产清查核算制度,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按照规定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内部转移以及报废清理情况,加强保养及维护工作,降低非正常损耗。

(三)建立有效的机制,并进行严格的管理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进一步对支出进行约束。首先,要对经费的管理进行加强,明确财务人员的各项职责,统一综合的进行管理。其次,对每个单项也应加强管理。第三,每一个相关的项目的管理也应加强,例如接待服务,往来用车等等。

事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及建议

从历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乡镇几乎所有财力,县直大约三分之二财力,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写作论文工资发放及办公经费的开支。可以说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花”出去的。目前,尽管县财力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支需要,部分单位经费开支还十分紧张,但从全县总体情况和资金的总额来看,涉及所有的乡镇和县直八十多个单位,资金数千万,面广量大,这就不容忽视地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为此,我们展开调查,试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角度,寻找一些突破,以规范管理、节约和有效使用资金,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利津县相继出台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结合上级要求,推行和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政府采购、试编部门预算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另外,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是从基础工作抓起,自2003年开始,财政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会计帮扶达标工作;二是注重日常监督管理,每年都由县财政监督局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检查,如:预算外资金管理大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三是每年财政部门都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如: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上岗培训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所有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基本上按规定完成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一)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1、部分单位领导认识存在偏差。一是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财务管理无所谓。二是认为抓内部财务管理是“作茧自缚”,捆了自己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三是认为抓管理是单位领导的事情,会计人员只要把数字搞准就行了。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关键所在。2、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一是权力比较集中,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单位领导说了算。二是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三是单位领导对财务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审核和把关,签批质量难以保证。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监督。尽管有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明显不够到位。有的单位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设定财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监督,但由于单位内部千丝万屡的利益关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类外部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监督,处罚的力度也不够,有的单位屡查屡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参与,仅靠自我监督,零星的检查,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二)会计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1、会计人员的撤换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是单位根据需要设定的,撤换是单位领导说了算。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法规和领导之间该遵循那一个?违反法规,处罚的一般是单位,违抗领导,影响的一定是个人,权衡利弊,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是倾向于领导。自身难保的境地,会计人员的作用确实难以发挥。2、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调查中发现,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兼职,会计人员可能是打字员,也可能是档案管理员,或是其他岗位,身兼数职,更有甚者身兼要职,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个别单位违反规定设会计和出纳员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较弱。财政、税务、审计等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多是部署工作、监督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批评、或通报、或处罚,真正深入单位帮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统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的少,而且培训多为业务基础工作培训,不注重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使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上产生惰性。(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调查中发现,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明显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共计125人,第一学历为财会类院校毕业的13人,占总人数的10.4%;具有会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的22人,占总人数的17.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1人,占总人数的8%;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知识水平明显偏低。调查中还发现一种现象,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续了一种“师教徒”的做法,前任会计怎么记,后任会计就怎么学,照猫画虎,不问对错,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了,也不会运用,依旧是老一套。从此可以窥见一斑,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素质问题成为制约会计作用发挥的内在原因。

三、措施与建议调查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搞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仅仅依靠单位本身是无法实现的,有些问题单位解决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财政部门负责,全力抓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1、合理是界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区分哪些是应该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无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区分责任,区别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2、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对单位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把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考核纳入县委、县府对单位的综合考核和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3、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广泛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尺度,统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有章可循。(二)财政部门参与,支持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1、做好会计人员的保护者。《会计法》尽管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但仅限于受到打击报复的,对会计人员的撤换和任用没有明确规定。受到打击报复才去保护,“亡羊补牢”,这项规定不全面。我们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与撤换,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不能单位自己说了算。2、做好会计人员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会计队伍的建设,保障会计队伍质量。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的做法,同时严把会计证的发放关,不合格人员一律不能从事会计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现有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对于优劣情况进行评议和奖惩,对于不胜任人员进行撤换。(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是通过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尽快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要形成制度化,要严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我县五年以来的会计基础工作帮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应该继续坚持,》接259页

【参考文献】

1、葛劭芳.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J]现代商业,2006,(08).

上一篇古琴文化

下一篇高三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