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例6篇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1

某镇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二

某镇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二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做好代表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近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作用,坚持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通过积极拓展代表工作形式,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创新代表工作方法,注重代表工作实效,全镇代表工作可谓有声有色、亮点纷呈,代表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大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力地推进了镇域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一、重建设,为代表提供履职条件全镇共有27个代表小组,58名县人大代表,99名镇人大代表,针对县镇人大代表居住分散,农民代表多的实际,镇人大主席团:一是抓教育培训。做到全员培训与代表大组活动相结合;重点培训与参观学习相结合;分层培训与代表小组活动相结合;发放资料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使代表们进一步明确了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增强了代表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代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使代表们做到在思想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上进一步明确人大工作的方向,在组织上主动争取党的领导,在工作上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主席团决定决议的贯彻执行。二是抓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两规则两职责七制度六簿一册》,建立完善《代表履职登记卡制度》,要求人大代表在执行职务和履行职权中要做到“三必须”、“三主动”、“四参与”,通过各种工作制度的建立完善,既从建设政治、物质、精神、和谐社会的高度,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又使代表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抓阵地建设。切实抓好人大主席团办公室、代表小组活动室的建设。投入3万余元,为人大主席团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更新了办公桌椅、版面。主席团办公室的建设,为主席团服务好代表,外树形象奠定了基础;代表小组活动室既是代表活动的阵地,又是宣传人大工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镇人大先后投入8万余元对全镇的代表小组活动室的制度、台帐进行了规范,要求代表小组做到七有,即有规范的代表小组活动室、有代表小组活动计划总结、有代表小组活动真实记录、有代表联系选民的实在内容、有代表小组目标管理责任书、有代表创先争优的典型事例、有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卡,切实改善了代表执行职务的条件,保证了代表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促进了人大代表活动开展,涌现出如外山口、回隆、东堡、东门等一批先进的人大代表小组。外山口和回隆代表小组作为全市代表工作会的现场,各项准备工作和代表小组活动得到了参加代表工作会的省市县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四是抓经费保障。做到把代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代表活动经费由过去的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每人每年500元,代表活动经费的保障,激励了代表们履行职务的热情,有效克服了部分代表的“无为”意识,促使他们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二、善活动,使代表依法履职在闭会期间,镇人大主席团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为代表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不断拓展监督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在法定职权内大胆、主动监督,体现人大监督权威创造条件。近年年,镇人大采取多种形式,分别组织部分各级人大代表对对城管环卫工作、护林防火工作、煤炭安全生产、魔芋生产、烤烟生产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提出的15条建议,镇人民政府接受代表的监督,提出整改方案,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有力推进了政府工作的全面开展;对《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法》、《药品管理法》的宣传贯彻落实进行执法检查,执法检查中提出的9条建议,促使单位和法人代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有所增强,药品管理有章可循,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非法经营药品受到打击,人民权益得到保护,非安全生产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对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农民燃料问题、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代表提出12条意见建议,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较为详实的依据;对扶贫工作和政府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进行审议,报告审议促进了政府扶贫工作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政府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质量的进程;对9个村(居)委会的50名村民小组长、9个村(居)委会20名正副主任、32名县镇人大代表进行述职测评,对干部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改进,增强了依法履职,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责任感;对镇中心学校、畜牧站、环卫所的工作进行评议,工作评议促使中心学校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制定奖励机制调动中学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畜牧站转变

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培育了运销、养殖大户;环卫所加大对县城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清扫力度,维护了县城的清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热情。三、抓创优,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镇人大主席团在全镇广泛开展以“三不参与”,发挥“四个作用”,搞好“五个一”活动,坚持“六个带头”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要求一个代表联系一个选民小组,向政府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一个村委会、社区解决一个难问题,鼓励全体代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近年来,全镇市、县、镇三级代表向镇、村两级及有关部门工作提出建议6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联系帮带户86户298人,涌现出先进人大代表小组6个、优秀人大代表21名,同时,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镇党委、人大主席团还提高了先进人大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的表彰标准,表彰先进人大代表小组的奖金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500元,表彰优秀人大代表的奖金由原来的100元提高到300元,高标准、高规格的表彰提高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通过抓创先争优活动,无故不参加会议,不参加活动,不反映民意的“三不代表”没有了,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变得形式多样了,有的组织代表视察辖区的重点工作,有的组织代表审议村(居)委会的工作报告等。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了社会各界尊重代表,支持代表执行职务,有效调动代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使代表小组活动进一步开展,全镇代表工作健康发展。由于代表工作有声有色,镇人大主席团被县人大表彰为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2

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作为村支部书记,我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村上远程教育培训,注重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技术、学理论,在提高自身发家致富本领上的同时注重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一、勤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自从我参加全县公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我一直为自己上任时在群众面前所做的“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这个承诺而努力工作。底,村党支部里建起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在设备安装的时候,县远程办工作人员就告诉我,远程教育是国家为了“让群众长期得实惠,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惠民工程,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是群众学技术,学理论的大课堂,我听了这话高兴万分,便自告奋勇的当起了远教管理员。为了开展好工作,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把这块方寸的屏幕办成向广大干部、党员、群众传授理论知识、实用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园地。远程教育是个新事物,对我而言,也是初次接触,稍有时间我就打开设备,仔细学习、反复练习操作技术,遇到不懂问题就向其他人请教。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接收、播放等已能熟练操作,简单故障也能自行排除,确保了村上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抓实践,着力提升农民致富能力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一点不假。我看了平台里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核桃嫁接技术》等内容后,一下子看到了科技致富的希望,可我向村民们介绍后,让他们前去学习时却没几个人相信,似乎都认为这是“花架子”,设备是摆看的“花瓶”。有的群众直接对我说:“坐到你这里看电视,白耽误工夫,还不如回家多种两块地。”谁也不相信坐到电视机面前能学到技术。听到这句话,我当时心都凉了半截。经过仔细思考,我意识到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要一下就转变群众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他们,用我自己的行动去说服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他们,用致富典型去带动他们。我决心从我们桑树村群众比较传统行业---养鸡入手,我自己实验给他们看,于是我筹集了12万资金,建起了养鸡场,把在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到的小鸡育养,疾病防疫,科学管理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养鸡场,当年养鸡5000余只,获利4万余元,很多群众来到我这里,看到整齐干净的鸡舍,堆积如山的鸡蛋,都十分惊讶,以前和他们一样拿着锄头的“泥腿子”,如今变成了懂技术的专业户,我用事实向群众证明了“远教架金桥”“远教铺富路”的理念,通过我自己的实践,群众们开始接受远程教育这个“新玩意”,现在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晚饭后,来到村支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人越来越多,群众都把目光对了准远程教育,他们见我依靠远程教育学习技术,发展养鸡,纷纷效仿。当群众遇到困难时,无论自己有多忙,我也要挤出时间帮助他们,无偿向村民提供技术、信息、疫苗和相关资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我的带动下,当时就有17户群众发展养鸡,户均增收6000余元。我看到这是个好苗头,因势诱导,多次召开村班子会议,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远程教育,构建养殖专业村”的口号,如今,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80余户,养鸡10万余只,人均增收1500元,20多户养鸡户在我的带领和资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来自河南,湖北洽谈订单的商人络绎不绝。为了将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大做强,我号召养鸡户联合起来,成立了桑树村养鸡专业合作社,90%的养殖户都纷纷加入合作社,定期召开培训会,共同学科技,用科技,兴产业。有效推动了桑树养殖小区上规模、上水平,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远程教育给养殖户和我本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的桑树村,玩牌的人少了,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多了;闹邻里纠纷的人少了,上网查信息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关心市场忙致富的人多了,新农村的雏形在我村呈现出来。

三、善创新,助推远教工作顺利开展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材料;现代设计;视觉语言;特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08-01

现代设计就是材料的设计,材料以其独特的魅力使设计不断进入新的领域,材料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其众多的表现形式,使人感受它、触摸它、在不言不语中传达着特殊的信息。

一、设计中的材料的意义

材料是人类造物活动的基础,材料的物质性能使其适用于人类造物活动中的各种形态,不同的材料使用给设计带来新的视觉与功能效果。任何的设计都需要材料作为支撑,家具设计离不开木材、石材、合成材料等,建筑设计离不开砖瓦、钢筋水泥等等。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曼菲斯(Memphis)成员之一的达路奇(Deluschi)针对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材料和装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我们研究细胞要比研究产品本身还要多。”材料是设计的载体,它使设计的虚幻想像成为实在的可能。

二、材料作为现代设计的语言方式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创造。人的习惯容易产生惰性,除了技术上的革新,大部分设计很难有创新。设计在很多时候是做一个人类已经使用过的产品更新。要突破改变这种惰性,对设计功能的完善和形式上的改变,解决人们基本需求的问题,就要把握好材料在设计中的语言方式。

设计90%以上都是靠视觉来感受的,设计首先有个语言的问题。所谓的语言是指它的目的性――视觉的表现、交流和沟通。通过对不同的设计视觉语言的把握,在设计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将材料装换成可理解和可认识的任意表现模式。格罗佩斯曾说过:”新型人造材料――钢,混凝土,玻璃――积极取代传统的建筑原材料,它提供了建造大跨度和几乎是空透的建筑物成为可能,这种结构体积的巨大节约,本身就是建筑事业中的一种革命。”材料作为现代设计的语言方式,往往是生产力水平和时代的特征,它为设计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前提。

三、现代设计中材料的特性

(一)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形态的特性。不同设计门类对材料的应用有所不同。材料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天然材料,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原始材料。它包括未经加工和已经加工材料。未经加工材料如木材、石材、动物的毛发等;加工材料如纸、金属、毛纤维等。天然材料一般都来源于自然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人类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传统艺术领域,天然材料有着支配的地位。

二是人造材料,指的是经过对自然材料化学性能、物理性能重新组合后的再造材料,如塑料、有机玻璃、化学纤维等。发现现代新材料是社会和生产力进步的必然要求。在现代设计中,现代人工材料及新工艺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大大拓宽了设计师的创作视野,甚至出现了单独的研究材料的设计门类――纤维艺术设计等。

使用自然材料使人返朴归真,使用现代人工材料促进社会进步,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二)材料的装饰特征

材料所构成的设计之美主要体现在――质地和肌理。

所谓质地,一是指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这是属于材料的天然效果;例如钢材坚硬,毛棉光滑,玻璃明澈,竹藤轻巧,这是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的质地。另一方是心理感受,指材料能给人心理方面的效果。钢材冷峻稳固,毛棉柔软而温柔,玻璃细腻、洁净,竹藤纯朴和流畅,这是材料给人的心理效果。

肌理是指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给人的审美体验。肌理效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材料表面的高低起伏使人产生粗糙的、或平滑的、类似立体的效果;另一种是材料的纹路、彩色的疏密产生的视觉效果。

在任何作品开始创作之前,除了考虑材料的功能外,还要考虑制作材料的装饰特征。对于设计者来说材料不仅是完成设计的一种物质保证,更是一种积极交流情感的媒介和自我意识的表达。一般来说,材料的设计效果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态效果。运用重复、方位变化和空间距离的变化、对比排列等手段,创造立体和平面的空间来突出形状效果。(2)光感效果。材料具有明暗亮度和发光性能,运用材料的这些光感肌理,给人心理以明快、流畅、运动变化的审美效果。(3)触觉效果。这是人体与材料接触所产生的条件反射,在对材料的接触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温暖感、舒适感,获得光滑、柔软等方面的感觉。(4)视觉效果。这是利用制造材料外表的不同纹理和色彩而给人的视觉张力。

四、结语

由此可见,材料是承载设计的介质。从设计诞生起,设计的表现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就无法割裂。设计作品是在表达”某种别的东西”,但在作品中能够使某些别的东西敞开呈现是设计作品中的”物”的因素。材料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已经成为审美的主体,成为艺术设计重要的语言符号。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4

一、加强政治思想及业务学习,提高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

1、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力度。使档案工作人员知法、懂法,做到工作有据可循,行为有法可依。

2、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重视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档案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档案归档工作是档案管理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基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必须强化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熟悉和掌握档案业务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疾控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心业务,明确归档范围。

随着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的频繁化、多样化,中心主要业务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要准确把握业务档案归档范围,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多加强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业务的学习,深入了解和掌握现前中心主要业务。对明确业务工作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并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材料确定为归档范围,以确保中心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工作水平。其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管理工作

1、疾控中心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和内部会议文件、会议记录、纪要、简报、快讯、重要电话记录、各种统计报表、出版物原稿和样本等文件材料以及反映重要活动的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等材料。

2、相关业务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指导原则、方法及各种规章制度等。

3、辖区内居民的年度人口资料和反映当地居民经济生活、文化卫生、健康教育水平的相关资料。

(二)、传染性流行病工作

1、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调查处理、分析、总结性报告;如:结核病项目、虫媒消杀、艾滋病防治等工作中形成的调查报告;

2、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的各项监测计划、方案、总结以及专题性调查分析与总结报告;

3、慢性非传染病的疫情分析、防治工作方案、计划与专项总结等报告。

4、开展鼠疫、炭疽、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疟疾等寄生虫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流行因素的检测和报告。

5、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异常反应、接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总结性报告;

(三)、计划免疫工作

1、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漏报率、接种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等专题调查资料;

2、疫情、接种率、疫苗滴度、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病原学、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冷链系统监测等资料。

3、 AFP、疑似麻疹、乙肝、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等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个案调查表。

4、人口构成情况统计、行政区域和卫生网点统计;免疫服务形式统计表;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统计、从事计划免疫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计划免疫冷链装备情况统计表;生物制品年度统计、下一年度生物制品需求计划表;疫苗质量监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统计表;免疫监测统计;接种率调查(含随机抽样、快速调查)统计表。

5、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实种人数、接种率(包括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扫荡免疫)、未接种原因分析;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四)、检验工作

1、各类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及相关卫生产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器械、各类传染病等样品的检测检验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

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害有机物-食物中农药、兽药残留等的检测报告;

3、与职业病诊断及工作场所卫生有关的有害化学物的监测报告;

4、传染病疫情、碘缺乏病、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及相关的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报告;

5、疾病监测、消毒监测及卫生监测的微生物检验和抽样以及菌、毒株的收集、鉴定和保管报告;

三、归档立卷工作要求

1、各部门、各科室要加强对归档工作的领导,各兼职档案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移交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齐全,并按时移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归档材料据为己有。

2、单位发文包括文件正本、底稿和发文标签,有附件的文件材料一定要附附件。底稿保存原始手改稿,重要材料要保存历次手改稿。

3、重要请示类文件材料如已答复,须提供相关批复材料。各部门有关报表、名册、图册等已装订并符合装订要求的,以册(本)为单位移交。

4、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复印件原则上不得归档。凡不符合档案归档要求的文件材料,必须按要求纠正后方可移交。

5、归档的声像、实物档案须标明事由(事件)及时间;归档的电子档案标明与纸质档案相符的标题及时间。

四、档案的移交

1、归档验收:档案移交时,交接双方要当面检查,按立卷归档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归档部门,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

2、移交手续:归档部门移交档案材料时必须填写“档案移交清单”,清单一式二份,交接双方签字并加盖所在部门印章后各留一份备查。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技术原理;应用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测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因此当其应用在电气测量设备中时,电气测量设备也不断的在发生变化,慢慢向自动化与高精度方向发展。目前电气自动化测量技术在实验室以及其它行业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1 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技术原理概述

1.1 电动系仪表的技术原理

电动系仪表是通过可动和固定的两组不同线圈来合成相应的电气测量系统,通电后形成一种能量,根据指针稳定时能够计算可动线圈受到的驱动力矩。当其作为电压表或者电流表使用的时候,如果两组线圈检测的是电流的一部分,或者两组线圈检测的是同一电流,被测电流的平方或者被测电压的平方与指针偏转角成正比;指针偏转角与互感随偏转角的变化率也成正比[1]。电动系仪表的典型特征是:当其作为电压表使用时,可串联不同的附加电阻来控制量程大小;当其作为大量程的电流表使用时,可以将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并联;当其作为小量程电流表使用,可将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串联。

1.2 电磁系仪表的技术原理

电磁系仪表的结构分为扁线圈吸引型和圆线圈排斥型两大类。其中吸引型线圈通电后会对可动铁心产生吸引力,使指针偏转;而排斥型线圈通电后会使固定铁心和可动铁心同时磁化,并且两个铁心同一侧的磁化极性相同,从而产生排斥力,使指针偏转。当驱动力矩与游丝产生的反作用力矩平衡时,指针便稳定在某一位置,从而指示出被测量的大小。电磁系仪表的特征是:当接入交流电后,由于可动铁心有一定的惯性会引起瞬时值的快速变化,指针偏转角与被测电流的瞬时值的平方以及交流电流有效值的平方都成正比关系,电磁系仪表既可以测量直流电,也能用于测量交流电。这些情况导致电磁系仪表的标尺刻度具有前密后疏的平方律特性。

1.3 磁电系检流计的技术原理

磁电系检流计的原理是利用检流计可动线圈在通电后产生力矩,并且在力矩的作用下进行运动,按照牛顿第二定律,产生的力矩与惯性力矩、阻尼力矩之间具有平衡关系。一旦驱动力矩发生变化,可动线圈夹角就会变化。所以磁电系检流计在从静止到稳定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外电阻产生的阻尼的影响。阻尼能够决定可动线圈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由于可动部件质量轻、摩擦力小,如果对其施加一定的驱动力矩,因惯性冲力会越过平衡点,一旦超过平衡点,就会导致可动线圈左右不停的摇摆;但是如果可动线圈与外电阻产生的回路电阻较小,那么就可以产生比较大的阻尼,从而有效避免振动状况的发生。

1.4 磁电系仪表的技术原理

磁电系仪表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可动线圈通电,使线圈在磁场中电磁力矩的作用下,引起指针转动,可动线圈稳定后,驱动力矩等于反作用力矩,偏转角与流经可动线圈中的电流成正比[3]。磁电系仪表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只能用于直流电路。如果一定要在交流电路中使用该仪表,需要安装整流器。由于磁电系仪表的指针偏转角与可动线圈的电流成正比,标尺的刻度也很均匀,标尺制作很方便。除此之外,磁电系仪表灵敏度高,这是因为磁电系仪表采用的永久磁铁和铁心间的气隙相对比较小,所以气隙间的磁感应强度比较高。当磁感应强度较高的时候,驱动力矩就会逐渐增大,而采用反作用力矩系数大的游丝就可以保证指针达到稳定。内部磁场强度很大,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从而保证磁电系仪表准确度比较高。另外磁电系仪表消耗功率很低,被测电路对其的影响较小。总之,磁电系仪表是灵敏度高和消耗功率低的一种设备。

2 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机械、电子等领域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测量技术在周边产业中也有相应的发展,而且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各种领域中,比如复合材料结构的自动化测量、焊缝以及管棒材的自动化测量等,其应用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2.1 电气自动化测量的一般应用

原材料的自动化测量主要是针对批量生产的原材料进行测量,根据原材料的特点,采用超声或者涡流等测量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新材料新工艺结构的超声自动化测量,主要是针对近年来航天航空等重要现代工业中迅速发展的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等中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应用不仅给自动化检测技术增添了活力,同时还为科学研究中材料的微结构表征、缺陷评估等方面的测量带来方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用自动化测量来测量重要锻件和铸件,可用自动化超声扫描、基于射线的成像方法、焊缝的超声自动化扫描等方法。这个过程主要是针对重要管道、特种设备以及服役设备等的电气自动化测量。

2.2 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典型应用

某个企业生产的用于航天工业的某种复合材料,如果用已有的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需要众多的技术人员花费几天的时间来进行测量,同时由于复合材料的承力结构和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复合材料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这时应采用自动化测量设备对复合材料进行测量。具体可以运用超声穿透法,利用安装在两个对称的多轴扫描机构上的超声换能器,使两个探头能够在被测复合材料的构件之间进行自动化扫描,利用入射声波在复合材料的衰减变化来测量复合材料的缺陷[4]。此外,通过具体的技术控制和全面扫描,超声测量设备可以同步控制邻近工件的型面,并利用入射声波评估与识别复合材料中的反射信息的不足之处,在多轴扫描机构上安装超声换能器在数控系统和运动编程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检测。一般来说复合材料的单个铺层厚度为0.15mm,因此我们采用反射法来进行测量,方便之处是如果要跟踪测量多个型面,只测量一个工件就够用。

3 结语

科学研究与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在于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技术理论研究对电气自动化测量技术的发展尤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自动化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研究电气自动化测量设备的技术原理,同时结合具体应用促进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温澍萍.电气自动化仪器检测原理及技术性能[J].价值工程,2012,4(8):15.

[2]董世芳,黄娟.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新技术的若干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2):54.

代表工作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岩彩画 发展 中国 日本 现代

“岩彩画”,即以矿物质颜料(又分为天然矿物颜料和人工矿物颜料)为主要颜料,用胶调和后,表现在纸、布、木板等承接物上的绘画。虽然在中国美术界尚算一个新名词,但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却是可以上溯原始岩画,下延隋唐敦煌石窟壁画,是一个古老东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隋唐时期我国绘画达到高峰期,岩彩壁画是当时绘画主流,是融汇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多民族文化艺术精华的具有国际性特质的艺术。但随着北宋时期文人画的兴起,由多人共同完成的壁画被认为是工匠、画匠所为,中国古典岩彩壁画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式微。千年的停滞更使中国古典岩彩壁画中的很多传统绘画技法失传,却在邻国日本得以继承与发展,这个事实足以令国人深思。(图1、2、3)

6世纪中,随佛教的传播,中国岩彩壁画艺术传入日本。并与9世纪的平安后期形成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大和绘风格。明治维新使日本画家开始从西洋绘画中吸收营养,并以“日本画”的名称来区别于西洋画。二战后,大量吸收了西洋绘画的许多造型要素的日本画得到了极大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日本画的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画的表现及教学又重新开始关注中国敦煌初唐以前具有西域异文化风格特点的壁画,以及克孜尔壁画、中亚的土耳其、印度阿旃陀壁画等东方的表现特点,使现代日本画的艺术表现有了高度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以中国艺术文化为母体,融入日本本民族艺术特点,并吸收了西洋绘画表现要素的现代日本画开始回流影响到正在发展变革中的中国绘画。(图4、5、6、7、)

一、中国现代岩彩画发展初期

20世纪90年代,一批留学日本的中国画家接触到日本画,即日本岩彩绘画,初画时,内心也曾有过不知为何画、不知前进方向在哪里的困惑,但经过深入的研究与国内各大石窟壁画的考察、摹写实践,深刻认识到日本现代岩彩画的源头在中国,一种复兴中国岩彩绘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学成回国后便积极投身于岩彩绘画的创作与教学工作中。

岩彩画在国内刚刚复兴之时,曾在美术界引发争议,有些国画老先生认为这是在画日本画,不清楚日本现代岩彩绘画与中国的关系,一味的抵制,唯恐这种材质、色层丰富,表现空间强大的绘画颠覆了“中国画”在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限定。提到“中国画”就只想到水墨画、工笔画,这是一种思想禁锢。其实,北宋文人画兴起之前的几千年里,一直是以岩彩壁画的表现为主流,这个时间跨度远远超过了文人画的发展历史,只因文人画兴起后,壁画被贬为画匠所为之事而被排斥在历史记载之外,导致了中国画外延的缺失。

岩彩画在中国大陆的复兴,最初是以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中吸收采用一些岩彩矿物颜料为切入口,岩彩颜料的使用及一些创作方法的改变,扭转了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长期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画面变得鲜活起来。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赴日留学岩彩画家的陆续回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岩彩画创作。

二、中国现代岩彩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岩彩画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了,在强调全球流与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岩彩画越来越受到美术界的关注。

1991年留学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日本画系的王雄飞创立北京天雅中国岩彩画研究所,引进了日本岩彩材料的制作方法,大大缓解了中国广大岩彩爱好者购买颜料难的问题。1997年国家公派留学日本近十年的胡伟教授归国,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成立胡伟工作室,招收中国画当代艺术表现与材料语言研究方向研究生;1998年,文化部成立了“中国岩彩画高级研究班”,聘请留日归国的中国岩彩画家及日本著名岩彩画家执教。并在2001年8月28日―9月2日,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届中国岩彩画展”;2002年曾以国家公派研究员身份先后赴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张小鹭教授开始招收岩彩画方向研究生,并成立岩彩与综合材料工作室,这是在中国大陆率先以“岩彩画”命名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单位,并与日本诸多艺术院校岩彩画专业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2005年与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签订两校互派教师学生学习交流之协议,进行大陆岩彩画与台湾胶彩画的学术交流学习,还与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古石窟岩彩壁画研究单位共建研究摹写基地;2004年曾先后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和多摩美术大学,以国家公派研究员身份留学的中央美术学院胡明哲教授,开始招生材质语言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此外,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院、天津大学、湖北美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院、中国美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及山东、江西、安徽等地的各大高校也纷纷成立工作室、或开设岩彩画选修课及岩彩画研修班,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岩彩画家。

另外,除不定期举办的全国性岩彩画展外,中国岩彩画家、台湾胶彩画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国的岩彩画家也开始陆续在中国大陆举办个展或联展,并且岩彩画在各大官方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的几率正逐年增加。

2006年4月20日成立岩彩艺术研究中心,文促会主席高占祥出任名誉主任。随后开展了由旅日著名岩彩画家卓民提议并参与组织的“大漠寻源―中国岩彩画家采风行”活动,沿古丝绸之路,追寻现代岩彩画发展的源头,感受岩彩画曾经的辉煌。这次活动的意义重大,它让岩彩画家们进一步深入领会到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更坚定了复兴、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决心和信心。2007年1月出版发行了第一期《东方岩彩》杂志创刊号,杂志主要报道岩彩艺术现状,刊登优秀岩彩作品,研究探讨岩彩及相关学术问题。

以上种种说明,中国现代岩彩画已走出初期的“争议期”,进入“发展期”。随着这些年对岩彩画的深入研究,有志美术青年的积极参与摸索,至今已不是“引进一些日本的画材和运用技巧”来为中国画服务的幼稚阶段了。由日本岩彩画的启发使我们意识到中国古代传统美术中岩彩画的存在,而中国岩彩画的复兴,对正在变革中的中国绘画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

三、中国现代岩彩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追溯岩彩画之渊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岩彩画是折射着各国各民族文化光彩的艺术表现样式。它既有东亚文化艺术之共性,又融入了本民族本土的艺术和审美意识中,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的我国岩彩画就具有超越国界的国际化特性。

进入21世纪,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后现代主义的凸现,以及对各种本土文化价值的强调和对多元文化的国际理解理念的提倡,给立足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岩彩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代岩彩画由于所使用材料的包罗万象及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更使它拥有了广阔的艺术发展前景。

1、恢复东方传统审美,并在画面上保持岩彩材料的材质美感

中国现代岩彩画家中的一部分人,由于倾心于东方古典的传统审美表现,画面主要采用较细颗粒的岩彩,同时也注重吸收外来形式的表现精华,注重用线、用色、形态构成与笔触肌理的变化,在艺术上追求一种薄彩斑驳、色层丰富的表现效果。但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首先表现在绘画材料上,工笔重彩画多采用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虽有少部分石色,也只是用于局部的罩染或提色;而岩彩分天然矿物色与人工合成新岩,且有颗粒粗细之别,大量不透明材质的大面积使用,加之金属箔、胡粉、水晶末等不同肌理的材料及现代化学手段的参与,使画面出现不同于工笔重彩的色彩肌理效果;其次表现在作画的程式上,两者也是截然不同的。工笔重彩画讲究墨线勾勒、以线为骨、三矾九染、通过植物性颜料反复薄罩而达到以薄见厚的画面平滑无肌的效果,且整个创作过程是一个向着已确定的预期效果逐步接近的过程;而岩彩画讲究肌底的制作,创作有其不可预见性,随意性、偶然性贯穿始终,以色面为骨、随色缘物。这种利用“意外之象”主动的去构思画面,以期接近作品原先的立意和主题的创作方法是很写意的,极具东方性。岩彩颗粒的层层薄施,不同色层的交错叠加、水与色的冲撞、色与色的交融,以及不同肌理材料的应用,使画面色彩丰富、变化微妙、饱和而有光泽,这也是和工笔重彩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中国现代岩彩画家们既能通过追求传统韵律的感觉,恢复东方传统审美,又能在画面上保持岩彩材料的材质美感。如,广州美院岩彩画家陈文光及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小鹭教授的岩彩实践就是这类风格表现的代表。(图8、9)

2、挖掘材质美感,趋向综合材料

受到立体派、抽象派绘画等西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现代岩彩画丰富材质的启发,一些岩彩画家开始热衷于利用岩彩画创作的不可预见性,从岩彩材料本身的特性出发来构筑画面,并在画面中引入绳子、木、纸、黄麻袋等各种各样生活中现存的综合材料,或者和丙烯、油画等绘画颜料搭配、混合使用,脱离描写性。他们在以岩彩材料的使用为主的综合材料的表现中,探索画面肌理抽象元素的对比调和趣味,追求画面的现代材质感和强度性。如,中央美院的胡明哲教授和胡伟教授是此类创作风格的代表画家。(图10、11)

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变,使人们开始关注画面材质肌理的微妙而独特的“可读性”,并成为艺术家们新的追求时尚。这就对材料技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具有跨文化背景和异文化诸多因子的中国现代岩彩画在“可读性”方面,其材质特点本身就已决定了画面具有与众不同的、足以吸引人的眼球的许多“亮点”。此外,它还融入了许多西方的现代造型要素,打破了画种之间的材料媒介的界限,并且许多非绘画材料也被尝试性的应用到画面上,大大加强和丰富了画面肌理的材质美。在现代审美的肌理需求的促进下,中国现代岩彩画在利用自身的独特效果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已开始向多种材料综合运用的综合材料艺术,甚至装置艺术方向发展。

3、从岩彩艺术的形式表现语言及其审美理念进行拓展

在强调多元文化并存、又重视本土艺术文化表现的当今时代,中国岩彩画的复兴恰恰迎合了这种时代需求,它的具有东方文化艺术底蕴的材质表现以及饱含异文化因子的文化背景,受到美术界乃至设计领域的关注。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装潢设计、汽车设计及首饰设计等领域,笔者已发现不少岩彩艺术形式表现语言的应用实例。在利用岩彩艺术审美理念做设计方面,最为成功的当属日本著名艺术家村上隆,他曾是东京艺术大学研究所美术研究科博士,主修日本岩彩画(日本画)。观念的转变使他成功的将岩彩艺术审美理念贯穿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作出了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日本传统岩彩绘画风格特点的作品。村上隆还巧妙运用了曾经在岩彩绘画中的色彩经验,使原来LouisVuitton成熟经典甚至有点老气的形象瞬间转换成缤纷与轻盈,从而广受追捧。村上隆的作品不仅在全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展出,而且在商业上他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业绩。村上隆成功转型为制造流行及商业文化的人,这个事例也影响到了一些中国现代岩彩画家,开始从事岩彩艺术表现中的流行文化因素在当代动漫艺术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岩彩画是一个古老的表现形式语言,在中国的复兴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岩彩画的现代形态在艺术表现上强调材料所具有的肌理的触觉感、材质美和视觉冲击力,及其融多民族文化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背景和国际化特性,符合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审美需求。加之中国现代岩彩画家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岩彩材质肌理表现的潜力的不断发掘,使岩彩画这个古老的画种焕发了青春活力,具有了现代艺术表现的某些特征。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岩彩画也将会放眼世界,兼收并蓄,不断寻求新的艺术表现途径,发挥自身材质优势,开拓出更新、更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小鹭.现代重彩画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2] 张小鹭.现代日本重彩画表现[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 胡明哲.岩彩画艺术[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4] 刘晓路. 日本美术史话[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